第一篇:2005—2011年某地区9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005—2011年某地区9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析
作者:杨瑛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6期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我国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比重,由于致病菌的不断变化,人们进食食品种类的日益丰富,其发生次数也不断增加。该地区对2005—2011年期间某地区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进行分析,为掌握某县致病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篇: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罗运山 万献尧
【摘要】目的 了解ICU中血流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Bactec 9120血培养仪和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耐药特征。结果 124例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14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G)菌83株,占55.7%;革兰阴性(G)菌63株,占42.3%;真菌3株,占2.0%。其中ICU感染菌112株,占75.2%;G球菌55株(占49.1%),G杆菌55株(占49.1%),真菌2株(占1.8%)。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33株,29.5%)、表皮葡萄球菌(31株,27.7%)、肺炎克雷伯杆菌(7株,6.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6.3%)、人葡萄球菌(6株,5.4%)和鲍曼不动杆菌(6株,5.4%)、铜绿假单胞菌(5株,4.5%)和溶血葡萄球菌(5株,4.5%),提示G菌中以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为主,G菌中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结论近5年多来ICU内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G菌与G菌基本持平。在G菌中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在分离到的G菌中以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为主。
【关键词】血流感染;细菌培养;细菌耐药;ICU +—
+
—+
-
+——
+
+
血流感染是ICU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尽管近年来大量新型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但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未减少,且其耐药菌株
[1,2]逐渐增多。据报道,ICU中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1%,粗病死率27%~53%。美国1980~199
4[3]年间因此病而住院的患者每年呈10.5%的速度递增。因此,了解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我科2004年1月~2009年9月间,诊断血流感染且血培养阳性的1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其中排位前5位的细菌进行耐药特征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4年1月~2009年9月间ICU中124例血流感染住院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9株。
2、微生物培养
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生产的Bactec 9120血培养仪。
3、药敏试验
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
4、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对血培养分离出的149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根据病历记录和2001年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ICU内、普通病房获得性血流感染的诊断。结果
1、ICU内、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构成比
124例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49株病原菌。其中分离出2株者12例,3株者5例,4株者1例。在ICU内发生的血流感染89例,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分离出2株者10例,3株者5例,4株者1例。普通病房发生的血流感染35例,共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分离出2株者2例。
+—分离出的14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G)菌83株,占55.7%;革兰阴性(G)菌63株,占42.3%;真菌3株,占2.0%。其中,ICU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G球菌55株,占49.1%;—+G杆菌55株,占49.1%;真菌2株,占1.8%。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G球菌28株,—占75.7%;G杆菌8株,占21.6%;真菌1株,占2.7%。发生于ICU内的病原菌共112株,占75.2%;入住ICU前的病原菌37株,占24.8%。病原菌的检出时间为2~100天,平均14.3天。
表1 ICU及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构成比
病原菌 G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G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人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 肠球菌 耳葡萄球菌
真菌 光滑假丝酵母菌 白假丝酵母菌
合计 +—
+
ICU
株数 55 33 7 6 5 4 55 31 7 6 5 4 2 2 1 1 112
构成比 49.1 29.5 6.3 5.4 4.5 3.6 49.1 27.7 6.3 5.4 4.5 3.6 1.8 1.8 0.9 0.9 100.0
普通病房 株数 8 1 2 0 2 3 28 13 2 7 1 5 0 1 1 0 37
构成比 21.6 2.7 5.4 0.0 5.4 8.1 75.7 35.1 5.4 18.9 2.7 13.5 0.0 2.7 2.7 0.0 100.0
ICU+普通病房 株数 63 34 9 6 7 7 83 44 9 13 6 9 2 3 2 1 149
构成比 42.3 22.8 6.0 4.0 4.7 4.7 55.7 29.5 6.0 8.7 4.0 6.0 1.3 2.0 1.3 0.7 100.0
2、ICU、普通病房血流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
发生于ICU内的89例血流感染患者基础疾病情况见表2,且这些患者均有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发生于普通病房的35例血流感染患者,基础疾病情况见表3,部分患者存在误吸、化疗等危险因素。
表2 ICU内血流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 基础疾病 肺部感染、ARDS
肿瘤 冠心病、心衰 多发性外伤 消化道疾患 脑血管疾病
其他疾病(中毒、手术等)
合计
例数 19 13 12 11 8 8 18 89
构成比(%)
21.3 14.6 13.5 12.4 9.0 9.0 20.2 100.0
表3 普通病房血流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 基础疾病 肺部感染、ARDS
肿瘤
例数 6 6
构成比(%)
17.1 17.1
冠心病、心衰 脑血管疾病 消化道疾患 多发性外伤
其它疾病(足坏疽、手术等)
合计 4 2 2 9 35
17.1 11.4 5.7 5.7 25.7 100.0
3、药物敏感试验 +—G球菌、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分别见表
4、表5;多重耐药率高。
表4 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抗菌药物 头孢呋辛 阿莫西林/棒酸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头孢唑啉 克林霉素 呋喃妥因 苯唑西林 青霉素 四环素 复方新诺明 万古霉素 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氯霉素 左氧氟沙星 替考拉宁 奎奴普丁/达福普丁
利奈唑胺 亚胺培南 红霉素 利福平氨苄西林 链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n 4 9 9 9 9 9 6 9 9 9 9 9 4 4 8 8 4 4 4 5 5 5 5 耐药株数 6 7 7 6 7 0 6 9 5 2 0 3 4 0 6 0 0 0 3 5 0 5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n 31 64 64 65 65 65 32 64 65 65 65 65 31 31 61 63 30 32 32 34 34 34 32
耐药株数 26 58 54 38 58 42 0 59 64 21 41 0 24 28 25 41 2 1 0 33 34 4 31
耐药率 83.9 90.6 84.4 58.5 89.2 64.6 0.0 92.2 98.5 32.3 63.1 0.0 77.4 90.3 41.0 65.1 6.7 3.1 0.0 90.1 100.0 11.8 96.9
n 9 9 9 9 6 2 6 6 7 7 9 9
肠球菌 耐药株数
6 6 4 0 5 0 2 0 6 4 6 5
耐药率
88.9 66.7
66.7 44.4 0.0
25.0 83.3 33.3 0.0 85.7 57.1 66.7 55.6
耐药率 75.0 66.7 77.8 77.8 66.7 77.8 0.0 66.7 100.0 55.6 22.2 0.0 75.0 100.0 0.0 75.0
60.0 100.0 0.0 100.0
表5 主要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大肠埃希菌
抗菌药物
n 7 3 7 7 7 耐药株数 1 2 0 4 3
耐药率 n 14.3 0.0 57.1 42.9 4 9 9 8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株数 5 3 6 7 8
耐药率 62.5 75.0 66.7 77.8 100.0
n 6 2 6 6 6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株数 2 1 2 3 1
耐药率 33.3 33.3 50.0 16.7
n 35 22 41 37 41
假单胞菌属 耐药株数 33 13 31 24 20
耐药率 94.3 59.1 75.6 64.9 48.8 替卡西林/棒酸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 氨曲南 头孢吡肟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亚胺培南 哌拉西林 妥布霉素 复方新诺明 头孢哌酮/舒巴坦
美罗培南 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 氯霉素 氨苄西林/舒巴坦
氨苄西林 头孢唑啉 阿莫西林/棒酸 加替沙星 6 7 7 7 7 7 7 4 7 6 7 3 7 3 4 4 4 4 4 3 3 4 6 4 0 1 6 3 6 2 1 2 2 2 3 4 2 0 3
50.0 42.9 57.1 85.7 57.1 0.0 14.3 85.7 75.0 85.7 28.6 14.3 28.6 75.0 50.0 75.0 9 9 9 9 9 9 9 5 9 6 5 5 9 4 5 5 4 4 8 8 8 6 0 5 9 2 2 1 0 5 8 1 4 5 4 0 3
88.9 88.9 88.9 88.9 66.7 0.0 55.6 100.0 40.0 22.2 16.7 0.0 100.0 88.9 25.0 80.0 100.0 80.0 75.0 6 6 6 6 6 4 6 2 6 5 5 4 4 4 2 2 1 1 5 1 0 2 2 2 1 1 1 4 3 2
16.7 33.3 16.7 16.7 85.3 16.7 0.0 33.3 0.0 33.3 20.0 20.0 25.0 100.0 75.0
37 41 41 41 41 40 38 24 37 32 31 16 17 17 5 21 31 36 11 3 21 23 4 3 4 12 16 3
67.5 13.5 51.2 75.6 87.8 26.8 7.5 55.3 95.8 10.8 9.4 12.9 75.0 94.1 17.6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7
100.0 5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介入性诊疗方法和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放化疗以及长期广谱﹑强效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均为血流感染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及时掌握本地域、本科室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作用。[4]Lepper等研究表明,实行全院监测药物消耗量与细菌耐药率,对及早发现耐药菌株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耐药菌株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针对原因予以控制。
血流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血培养又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依据,亦可及时反映治疗效果,临床应重视对疑为血流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最好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血液;如果已经应用了抗菌药物,最好在下一次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血液,并使用含有能中和抗菌药物的树脂血液培养瓶采集。为提高培养阳性率,最好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采集2~3份血液送检。同时根据培养结果早期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严重感染
[5]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2004~2009年5年多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共分离出149株病原菌。发生于ICU内血流
+—感染的病原菌112株,其中G球菌55株,占49.1%;G杆菌55株,占49.1%。说明ICU内
+—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G菌与G菌基本持平。分离到的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依次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鲍曼不
—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等。在分离到的G菌中以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为主,—+共33株,占G菌的60.0%;在G菌中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31株,占G菌的56.4%。
+—发生于普通病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37株,其中G球菌28株,占75.7%;G杆菌8株,+占21.6%,说明普通病房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G球菌为主。分离到的血流感染常见病
—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在分离到的G菌中以大
—+肠埃希菌为主,共3株,占G菌的37.5%;G菌中仍以CNS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13+株,占G菌的46.4%。有报道,院内血流感染病原菌由上世纪60、70年代的G菌为主到目前的G菌逐渐增加[6][7]—,而Lakshmik等报道院内血流感染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达53.3%,然而Wisplinghoff[8]+等报道则以G菌为主,可达65%,这可能是不同地区之间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构成比例
[1]有所不同之故。病原菌的检出时间为2~100天,平均为14.3天。这与Warren等报道的平均检出时间为15天接近。
+G球菌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其中又以CNS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本组研究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说明万古霉素仍是目前治疗葡萄球感染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国外已发
[9]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利奈唑胺等药物敏感性均在90.0%以上,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耐药率均高于90.0%,提示这些药物目前已不适合作为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性用药。CNS既往认为系与人体皮肤、黏膜共栖的非致病菌,且因不产生血浆凝固酶,毒性较弱,曾被误认为极少致病,但近年来由于侵袭性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术、导尿、纤支镜治疗等)的应用增多,尤其是ICU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由此类细菌导致的感染明显增多。本研究亦表明此类细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菌株,感染途径主要为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及皮肤接触等。研究证明CNS可产生黏质物,后者在致病和耐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黏质物有助于CNS的黏附定植,还可作为一种物理屏障阻止抗菌药物向细菌细胞渗透,同时CNS具有抗吞噬作用,比其他细菌更易生存并繁殖。且黏质物也是一种毒力因子,有异物存在或创伤时CNS在其黏
[10]+质物的作用下极易引起感染。但也有文献报道,在G菌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11]的产生主要是由DNA旋转酶的GyrA亚单位和拓扑异构酶Ⅳ的ParC亚单位突变引起。本研究中肠球菌属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此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在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生殖道,为常见条件致病菌。本资料统计的肠球菌未见耐万古霉素菌株,其敏感性达100.0%,对四环素、氯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敏感性为55.6%~75.0%,而对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庆大霉素、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均达66.7%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6.7%,说明肠球菌的耐药率并不低,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肠球菌感染患者,用药时应慎重,以免给治疗带来不利。
—G杆菌中假单胞菌属分离率最高,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而大肠埃希菌也占相当的比——例。在G杆菌中,除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6.7%外,其余G杆菌对氟喹诺酮类均呈现出59.1%以上的耐药趋势,这可能与近些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量应用有直接关系。假单胞菌属耐药机制非常复杂,包括外膜孔蛋白的缺损、碳青酶烯酶的产生和药物外排泵出系统的表达等,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敏感,耐药率为7.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氯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4%~26.8%;其余耐药率均达51.2%以上,尤其是头孢西丁、替卡西林/棒酸、妥布霉素,耐药率达94.1%以上。由表5可见,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最敏感,耐药率为0.0%,其次为美罗培南、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4.3%,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在28.6%~42.9%,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50.0%以上。而肺炎克雷伯菌以碳青酶烯类为最敏感,耐药率为0.0%;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在16.7%~4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5.6%,其中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避免应用不敏感的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ESBL大多是由质粒介导的,除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外,产ESBL菌往往同时携带其他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12]磺胺类的耐药基因。同时大肠埃希菌作为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继产ESBL之后,又出现质粒介导的AmpC酶,其水解底物范围更广,耐药菌株往往同时携带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常呈现多重耐药的特点。本研究发现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较不加酶的耐药率低,这是由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有相当数量的菌株能产ESBL。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均为83.3%,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达75.0%、83.3%和100.0%,本研究尽管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数较少,但有报道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呈平稳上升趋势,该菌常对多种药
[13]物耐药而使治疗更为困难。
由于目前真菌培养技术的滞后,使真菌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从而导致血流感染患者不能得到早期治疗,最终导致了高病死率,由于此研究的真菌株数较少故在此不做讨论。
总之,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监测,是临床了解血培养病原菌和耐药动态的重要途径,临床需及时掌握血流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这样既可迅速控制感染,又可预防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扩散。
参考文献
1、Warren DK,Zack JE,Elward AM,et al.Nosocomial primary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in a nonteaching community medical center: a 21-month prospective study.Clin Infect Dis,2001,33:1329-1335.2、Wisplinghoff H,Bischoff T,Tallent SM,et al.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US hospitals: analysis of 24 179 cases from a prospective nationwide surveillance study.Clin Infect Dis,2004,39:309-317.3、Mylotte JM,Tayara A,Goodnough S.Epidemiology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 evaluation in a large cohort from multiple homes.Clin Infect Dis,2002,35:1484-1490.4、Lepper PM,Grusa E,Reichl H,et al.Consumption of imipenem correlates with bete-lactam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2920-2925.5、万献尧.Sepsis诊治进展.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5,28(8A):51-54.6、Diekema DJ,Pfaller MA,Jones RN,et al.Age-related trends in pathogen frequency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bloodstream isolates in North America.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1997-2000.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2,20:412-418.7、Lakshmi KS,Jayashree M,Singhi S,et al.Study of nosocomial primary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 Trop Pediatr,2007,53:87-92.8、Wisplinghoff H,Seifert H,Tallent SM,et al.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in United States hospitals: epidemiology,clinical features and susceptibilities.Pediatr Infect Dis J,2003,22:686-691.9、Moubareck C,Meziane-Cherif D,Courvalin P,et al.VanA-type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 VRSA-7 is partially dependent on vancomycin for growth.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3657-3663.10、黄翠雯,周晓光,黄嘉言.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71-1073.11、黄伟,教鸣,王晶,等.重症监护病房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细菌致院内感染的临床调查.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2:291-293.12、Grik K,Dierich MP,Pfaller K,et al.In vitro activity of fosfomycin in combination with various antistaphylococcal substances.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1,48:209-217.13、Iskandar SB,Guha B,Krishnaswamy G,et al.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neumoni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Tenn Med,2003,96:419-422.
第三篇:近十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近十 年 食 物 中 毒 情 况 分
析
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食用菌方向)班级:1204班 姓名:李金刚
学号:20120707512
(—)近十年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汇总表见下:
年份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报告起数 2004 82 135 136 44 397 2005 51 67 84 54 256 2006 55 196 221 144 596 2007 64 150 194 98 506 2008 57 96 174 104 431 2009 34 77 114 46 271 2010 32 59 97 32 220 2011 13 57 73 46 189 2012 17 51 66 40 174 2013 25 39 61 27 152 由上表可以绘出图表见下:
图 1
图2
根据折线图1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从2004年到2013年近十年间的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总体呈下将趋势,从图2中可以发现每年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第二第三季度。由上可以初步得出我国近十年对食物中毒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食物中毒的发生可能与气温气候等的变化有关,温度的升高使微生物活动旺盛,使食物更容易发生异变从而引起食物中毒。
(二)近十年食物中毒人数汇总表见下:
年份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中毒人数 2004 1786 4762 5800 2238 14586 2005 1244 2129 3751 1897 9021 2006 1271 5542 6573 4677 18063 2007 2054 3508 5681 13280 13280 2008 1216 3348 5035 3496 13095 2009 1100 3020 4742 2145 11007 2010 792 1947 3331 1313 7383 2011 566 2640 3224 1876 8324 2012 438 2586 2436 1225 6685 2013 758 1494 2033 1274 5559
由上表可以绘出图表见下:
图3
图 4
由图3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近十年来食物中毒的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客观的反映了我国近年来的食物中毒防范措施在逐渐健全。由图4可以看出总体来说一年当中食物中毒发生最多的多集中在第二第三季度,这两个季度的温度一般较高,湿度的条件较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使食物腐败等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三)近十年食物中毒死亡人数表见下:
年份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死亡人数 2004 61 101 102 18 282 2005 41 59 96 39 235 2006 27 58 73 38 196 2007 25 70 109 54 258 2008 27 29 62 36 154 2009 33 50 80 18 181 2010 27 59 80 18 184 2011 16 29 61 31 137 2012 12 31 50 53 146 2013 19 25 45 20 109 由上表可以绘出图表见下:
图5
图6 由图5可以看出近十年来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与食物中毒人数的变化趋势相似,都在逐渐下降,我国的卫生水平在提高,对食物中毒的防范措施在提高。由图6可以看出食物中毒死亡人数在第二第三季度较多,不过相差不是很大。
(四)近十年食物中毒原因分析统计表见下:
选项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报告起数 136 51 265 174 172 118 81 78 56 中毒人数 8481 3882 11053 7816 7595 7882 4585 5133
3749 微生物性 死亡人数 34 10 18 5 5 20 16 14 报告起数 138 84 103 89 79 55 40 30 21 中毒人数 2428 1721 1671 1502 1274 1103 682 730
395 化学性 死亡人数 165 106 78 74 57 66 48 57 报告起数 75 65 151 189 125 81 77 53
有毒动植中毒人数 1367 1426 3158 2789 2823 1269 1151 1543 990 物 死亡人数 69 76 85 167 80 93 112 51 99 报告起数 48 56 77 54 55 17 22 28 25 中毒人数 2310 1992 2181 1173 1403 753 965 918
1551 不明原因 死亡人数 14 43 15 12 12 2 8 15 12 由上表可以绘出图表见下:
图7
由上表和图7可以发现由微生物性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人数较多,但它引起的死亡人数不多。化学性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不多,但致死率较高。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较多,但中毒人数不多,致死率也不高。所以应更加重视化学性中毒的宣传和预防。总体上各个人数都处于下降趋势,说明了我国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高。
2013 49 3359 1 19 262 26 61 718 79 23 1220 3
(五)食物中毒场所统计表见下: 2004 报告起数 133 中毒人数 6561 集体食堂 死亡人数 15 报告起数 188 中毒人数 4299 选项 年份
2005
3498 6 123 1907 2006 237 8265 5 181 3263 2007 2008 142 162 5082 5302 1 4 219 147 2657 3110 2009 50 2978 7 145 4139 2010 2011 2012 37 44 42 2117 2733 3096 0 4 3 106 86 96 1260 2576 1615 2013 37 2388 3 81 1563 家庭 死亡人数 15
201 162 228 132 154 145 99 128 报告起数 21 43 86 61 64 51 27 28 12 中毒人数 2014
2982 3837 2984 3042 2821 1621 1516 324 饮食服务单位 死亡人数 0
0 3 4 2 5 3 3 8 报告起数 55 28 92 84 58 25 50 31 24 中毒人数 1712 634 2698 2557 1641 1069 2385 1499 1650 其他 死亡人数 35 26 25 16 15 36 31 7 由上表可以绘出图表见下:
图8
由上表和图8可以发现发生食物中毒中毒起数最多的在集体食堂和家庭,但两者比较家庭发生起数多但中毒人数没有集体食堂多,应该是因为集体食堂人们比较集中家庭人数比较分散。家庭因食物中毒而死亡的人数最多,远多于其他。可能是因为在家里发生食物中毒不能及时发现,治疗。饮食单位和集体食堂死亡人数较少,说明相对较完全,易早发现,早治疗。
22 1207 1 12 401 10
第四篇:地坪起砂分析
一、地坪起砂原因分析:
1、水灰比太大;
2、混凝土、砂浆搅拌时加水过量,或搅拌不均匀,灰浆分离反应至表面处起砂;
3、表面压光次数不够,压的不实,出现析水起砂;
4、基层过于湿润或过于干燥,压光时间掌握不好,或在终凝后压光,砂浆表层遭破坏而起砂:收光太迟水泥面层终凝后,难以消除面层细孔,影响硬结的表面。降低砂浆抗摩能力及强度,出现起砂;
收面太早水泥水化刚开始凝胶未全部形成,存在游离水分。压光后面层出现水光,水分影响面层砂浆强度及抗磨性;
5、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过低,造成达不到要求的强度等级;
6、使用的砂石骨料级配过细,造成达不到要求的强度等级;
7、养护不当水泥混凝土在养护期由于水分或者外界因素影响到水泥的正常固化;
二、地坪起砂的预防方法:
1、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砂浆强度。水灰比过大,地面强度就低,地表面粗糙,不耐磨,易起砂;多余的游离水分蒸发,致使水泥浆面层出现毛细孔,降低了砂浆的密实性,易磨损起砂;
2、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相比,具有保水性较好、干缩性小,早期强度高的优点,对确保地面质量和施工进度均很有利。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保证水泥砂浆强度,防止楼地面的起砂所必备的前提;
3、禁止使用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水泥存放期超过三个月者称为过期水泥。过期水泥用于地面面层时,其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都会显著下降,导致起砂。受潮水泥是水泥与水发生作用凝结成块,从而活性大大降低,胶结性能差,与过期水泥相比,质量更劣,所以不能用在地面面层上;
4、地面面层砂浆不要用细砂:地面要承受各种压力、磨擦、撞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粗砂、中砂无论在强度上还是耐磨上都胜过细砂。细砂拌制的砂浆干缩性大,易开裂。保水性也差,不利于压光。砂子的含泥量不要大于3%,否则会降低砂浆强度,导致楼地面起砂;
5、掌握好压光时间: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用木抹抹平,铁抹压光。压光工作要控制在终凝前完成。压光过早,表面会游浮一层水,必然影响砂浆强度;压光时间过迟,会扰动或损伤水泥凝胶体的凝结结构,影响砂浆强度的增长,表面的毛细孔也难消除,也会导致起砂现象;
6、要有足够的养护时间:养护的好坏对地面质量的优劣关系极大。一般养护时间要大于7天。养护时间不够,则在干燥空气中,水分不断蒸发,就会减缓甚至停止硬化,面层砂浆就无法达到设计强度,起砂也就在所难免。同理,在强度较低时过早使用,势必中断养护,影响强度增长,面层会遭损伤;
7、水泥地面的冬季施工:冬季施工时,面层厚度薄,应防止受冻。确保施工环境的温度应在5℃以上。砂浆受冻后,体积膨胀,致使空隙率变大,形成松散颗粒,面层强度将大大下降,使用时出现起砂。
第五篇:下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下呼吸道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沈有期 苏丹 丘耿娴(广东省英德市英城教育东路2号英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513000)关键词:下呼吸道,病原菌,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在抗感染治疗时提供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信息。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月12月到我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合格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获得298株细菌,G-杆菌占55.4%,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稀氏菌占前3位;G+球菌占26.3%,其中以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占前3位;真菌占18.3%,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提示亚安培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最强,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酶素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占优势,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在抗感染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Lower respiratory tract specime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and drug resistance/Shen youqi,Su dan,Qui gengxian.//Yingde City People’s Hospital, Yingde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ity, YingCheng Education East Road No.2, Yingde,513000 Guangdong.[Abstract] Objective:Sputum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o understand the main pathogens and their drug resistance, Doctors for clinical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Methods:From January 2006 to 2009, 12 months to our hospital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ological culture of qualified sputum specimens,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Results:Isolated from 298 bacteria, G-bacilli accounted for 55.4%, of whic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Klebsiella pneumoniae, colon bacteria accounted for Egypt’s pre-diluted 3;G + cocci accounted for 26.3%, of which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fecal Enterococci account for the former three;fungi accounted for 18.3%, of which Candida albicans based;Susceptibilit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ole of imipenem against most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cocci to vancomycin enzyme a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Other antimicrobial agent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resistance.Conclusion:Sputum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to infections caused by gram-negative bacilli predominated Candida albicans infection rates rise, and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clinicians in the anti-infective therapy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results are reasonable treatment.[Keywords] :Sputum;pathogen;resistance;lower respiratory tract.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呼吸道正常菌群发生变化,感染菌株耐药率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状况,对患者的治疗和疗效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2006年01月至2009月12月我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298株细菌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进行调查,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菌群的耐药趋势,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来源 选择我院2006年01月-2009月12月入院的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
者。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采用美国德灵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 40 SI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药敏测定板测定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参考CLSI执行标准[1]。
1.3 试验的质量控制 以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肺炎克雷伯氏菌GY2000、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作质控菌,结果均在质控范围内。
1.4 统计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别统计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并计算出主要G-杆菌及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2 结果
2.1 痰液中病原菌的分布 患者痰液中共分离到病原菌298株,其中G-杆菌156株占52.4%;G+球菌83株占27.9%;真菌59株占19.8%。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居前几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稀氏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其次为G+球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前三位的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再次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见表1。
表1 下呼吸道感染菌分布(n=298)病原菌 株数 构成比(%)病原菌 株数 构成比(% G-菌 156 52.4 抗坏血酸克吕沃尔氏菌 1 0.3 铜绿假单胞菌 42 13.8 拉氏普罗威登斯菌 1 0.3 肺炎克雷伯氏菌 26 8.7 莫拉氏菌属某些种 1 0.3 大肠埃稀氏菌 25 8.4 奈氏西地西菌 1 0.3 鲍曼氏不动杆菌 21 7.1 脑膜浓毒性金黄杆菌 1 0.3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15 5.0 皮氏拉斯通氏菌 1 0.3 阴沟肠杆菌 12 4.0 西地西菌EF4a群 1 0.3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10 3.4 西地西菌IVC2群 1 0.3 恶臭假单胞菌 6 2.0 血格鲁比卡菌 1 0.3 鲍曼氏不动杆菌 4 1.3 G+ 菌 83 27.9 产酸克雷伯氏菌 4 1.3 溶血葡萄球菌 25 8.4 无色杆菌某些 2 0.7 金黄色葡萄球菌 20 6.7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2 0.7 粪肠球菌 18 5.4 产吲哚金黄杆菌 2 0.7 屎肠球菌: 7 2.4 布氏枸橼酸杆菌 2 0.7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0 3.4 粪产碱杆菌 2 0.7 其他G+菌 3 1.08 腐败希瓦氏菌 2 0.7 真菌 59 19.8 革兰阴性杆菌 2 0.7 白色念珠菌 36 11.1 鸡白痢沙门氏菌 1 0.3 其他念珠菌 23 7.7 2.2 G-杆菌
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居首位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安培南有1株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等抗菌药物中表现出了多重耐药性,耐药率近50%,甚至超过了50%,其中对安苄西林的耐药率更达到了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达到了100.0%,居第三位的大肠埃稀氏菌未发现对亚安培南耐药的菌株。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稀氏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奎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氯霉素等抗菌药物也大部分表现出耐药。主要G-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见表2。
表2 主要G-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4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26株)大肠稀氏菌(25株)抗菌药物
耐药株数 耐药率 耐药株数 耐药率 耐药株数 耐药率 阿莫西林/棒酸 15 57.7 22 88.0 安苄西林 42 100.0 26 100.0 安苄西林/舒巴坦 18 42.9 12 46.2 氨曲南 16 38.1 18 69.2 21 84.0 头孢唑林 15 35.7 15 57.7 22 88.0 头孢吡肟 20 47.6 16 61.5 22 88.0 头孢噻肟 22 52.4 19 73.1 20 80.0 头孢他啶 19 45.2 20 76.9 21 84.0 氯霉素 16 38.1 18 69.2 16 64.0 环丙沙星 21 50.0 14 53.9 22 88.0 庆大霉素 13 28.6 8 30.8 14 56.0 亚安培南 42 100.0 19 73.1 四环素 20 47.6 11 42.3 19 76.0 复方新诺明 23 54.8 17 65.4 18 72 2.3 G+球菌 本次的分析数据中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而耐苯唑西林的溶血葡萄球菌达到了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达到85.0%。溶血葡萄球菌除对呋喃妥因耐药率4.0%,利福平耐药率12.0%,四环素耐药率24.0%外,对其他的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 68.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表现为全部敏感。对利福平的耐药率10.0%外,对其他的几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都 48.5%。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主要G+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见表3。
表3 主要G+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抗菌药物
溶血葡萄球菌(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粪肠球菌(18株)耐药株数 耐药率 耐药株数 耐药率 耐药株数 耐药率
阿莫西林/棒酸 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 环丙沙星 克林霉素 庆大霉素 亚安培南 呋喃妥因 氧氟沙星
苯唑西林 青霉素
派拉西林/他唑巴坦 利福平 四环素 万古霉素 25 25 25 25 17 23 25 1 25 25 21 25 3 6 1 100.0 100.0 100.0 100.0 68.0 92.0 100.0 4.0 100.0 100.0 84.0 100.0 12.0 24.0 4.0 17 17 17 11 16 17 18 16
20 18 2 17 0 85.0 85.0 85.0 55.0 48.5 85.0 90.0 80.0 85.0 100.0 90.0 10.0 85.0 0 10 9 4 12 11 3 55.6 50.0 22.2 66.8 61.1 15.0 1 讨论
本文显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2.4%,低于陈泽慧等[2]报道的65.0%,G+ 菌占27.9%比陈泽慧等[2]的高但是比楚世尊[3]报道的30.4%低。真菌占19.8%比张庆文等[4]的15.6%高。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的前几位的顺序,本组资料以铜绿假单胞菌占的比例最大,与部分文献的报道不一致[3],这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深部真菌的检出率居首位为白色念珠菌,这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5]报道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关文献不断报道不动杆菌有明显上升势头,王妍报道占11.1%[6],Olsen JE报道的则高达31.4%[7],本组资料不动杆菌列阴性杆菌的第4位。这应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多重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的耐药率均超过35.7%,但却明显低于叶伙梅等报道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8]。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稀氏菌是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细菌,在这次的检测中检出率相当高,分别占到了所有检出菌株的8.7%和8.4%,超广谱-内酰胺酶是由质粒介导能赋于细菌对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曲松、头孢泊肟)和单酰胺类(氨曲南)以及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类酶,此酶不仅对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和地位带来威胁,还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人类健康产生重的影响,由于许多产ESBLs菌株在常规体外药试验中对部分抗生素现为中敏、部分敏感、甚至全部敏感,而在感染患者体内却表达为临床意义的耐药,由此常常造成治疗的失败。产ESBLs的细菌不仅对三代、四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而且由于细菌携带ESBLs质粒外,同时还带有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基因[9],所以极易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
分离的G+ 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属人体正常菌群,但随着介入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及肿瘤、糖尿病等复杂的疾病基础,使其成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表3显示G+ 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4.0以上。这可能以临床的用药有关。
此外,本次试验从痰液中共分离出59株的真菌感染,占19.8%,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由于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慢性病或长期大量使用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等广谱抗生素,致使体内菌群失调,导致真菌感染。此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10]。参考文献:
[1]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Nine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CLSI,2009,M100-S19 Volume 29Number 3:34-55.[2] 陈泽慧,李开伦,蒋火刚,等。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贵州医学,2005,29(2):171-173。
[3] 楚世尊,李玉华,孙俊,等,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及耐药监测[J].临床荟萃,2004,19(8):464-465。
[4] 张庆文,张益辉,王泽球。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5):582-584。
[5]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1-403。
[6]王妍,顾勤.人工气道患者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30-14315.[7] Olsen JE,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tic mechanisms and mobility [J].Acta Vet Scand,1999,92(1):15-22.[8] 叶伙梅,黄金霞,袁炜华,等.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9):79-82.[9] 滕琳,苏芬,甄永强,等。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肺部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948-949。
[10] 张秀珍,宣天芝,陶凤容,等。老年人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94-96。文章来源:bogounvlang.com 208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