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计算机应用与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计算机应用与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
作者:沈大强 严壮锋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关键在于实现管理的电脑化。计算机的应用,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其必要性与优越性是显著的。计算机在教务工作的应用,体现在教务管理大系统的建立方面。文章认为建立这个系统并有效发挥其功能,须遵循一些先决条件,最终才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当代的“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教育事业规模日益扩大,学校教务管理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和复杂。本文充分利用b/s体系结构,结合asp.net的优势和sql 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应用高校管理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高效;设计;应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制不断深化,受学生扩招、校区扩建、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依靠一个良好的教务管理系统来完成教务管理工作,促使其向规范化、效率化方向发展,推动高校的良好发展。
一、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系统的工作流程
在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从总体上来讲,其工作主要包括三条主线:(1)以教学培养计划为基础,监控学生的学习结果,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学生的学习进程提供咨询,管理学籍直至学生通过毕业资格审核;(2)对学生的课程和考试进行管理,包括选课、排课、开课,学校所有教学资源的协调调度,学生各项考试的管理等;(3)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比如对教师的授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等),教材与其他教学保障体系的管理等。
(二)系统需求
在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其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逐一满足各项需求,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具体来讲,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功能性需求。这个需求主要是根据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结合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用户,其中包括适用教务处管理员的校级管理用户、教学秘书用的院系级管理用户、各科教师的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等,根据用户的不同,其所拥有的使用权限、使用功能均不同。(2)性能性需求,即需要系统满足多方面的性能,包括操作需求、扩展性和兼容性需求等。(3)安全需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硬件设施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
二、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在此次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其中涉及几个关键技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一)b/s体系结构设计。据大量实践证实,b/s结构具有开发周期短、适应性强等优势,并且可以与internet/intranet完美的集成。因此,采用b/s体系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高校各类信息的及时发布。与此同时,该结构可以被应用到地理位置分散、通讯介质各异的网络中,既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用,同时又可以减少客户端的维护量。
(三)ado.net技术。采用该技术设计的目标如下:对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简单访问,将前一个数据库与xml访问统一起来,协助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在网络上充分、高效使用多层数据库应用程序。采用该技术后,用户通过登录网站的后台管理程序,可以实现多种操作,比如信息的更新、插入等。
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整体性设计。在设计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时,根据用户身份角度,在此做出不同的功能分配,包括部门管理员、教师、学生以及访客四个部分。
(二)功能模块设计。在功能模块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用户登录模块。首先,在登录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用户需要选择登录身份,即部门管理员、教师、学生或者访客,对于不同的用户,其权限是不同的。其中,在这四个用户中,部门管理员的权限最高,访客无需登录即可浏览学校相关教务信息。
(2)部门管理子系统。该系统相当于系统的后台管理,其涉及两个身份,一个是教务管理处管理员(具有最高的管理功能,学校的一切教学事务均可被管理),一个是学校各个二级学院的教务秘书。该子系统包括8个模块,即公告管理(学校各项通知、安排等)、学生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各个院系、专业等的课程安排)、考试管理、系统维护。
(3)教师管理子系统。用户以教师身份登录到系统后,就可以直接进入该子系统,起重工包括5个模块,即成绩管理(学生成绩的登记、核对等)、信息查询、信息维护、毕业设计、系统维护。
(4)学生管理子系系统。高校学生以学生身份登录后即可进入该系统,其主要包括5个功能模块,即网上报名、网上选课(根据开课情况,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信息查询(比如成绩查询等)、教学质量评估(比如给授课教师打分等)、系统维护。
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登录模块
进入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时,用户根据自身的身份,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来登录,访客则可以直接访问。其中,实现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教务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
(二)考试管理模块
在教务管理系统的考试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比如考试课程安排,考试时间、地点安排等。其中,该模块子菜单的实现界面如表2所示:
图2 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模块主界面
(三)学生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它可以实现新老学生数据导入、报到、注册等。当新生报到后,对其分班编学号、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各类表格的输出打印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该模块,可以在线网上查询或修改系统授权的个人信息。
结束语
在高效管理工作中,其核心在于教务管理工作,它是维护学校各校教学活动、研究活动等工作的保障。本文利用相关技术,设计开发一个基于b/s结构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基本可以满足高校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想保障该系统的良好运行,后期还需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完善该系统。
第三篇:浅析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 工作 问题
论文摘要:综合阐述了教务管理系统在学院教务处各工作管理部门的使用情况,对其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对提高工作效率起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教育逐步由以往的学年制模式向学分制转变。这使得高校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针对目前高校对学生信息、选课、成绩等高密度的信息管理的越来越庞大和繁杂,全面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在各高校发展过程中已成必然之势。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校中都有运用,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也各有千秋。有部分高校自行开发教务管理系统,有部分高校从市场招标各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由于软件设计的核心和侧重点不同无法进行类比,暂不去评论各管理软件的优劣。现就目前我院购买的教务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现状及作用做一个综合评述。
一套好的教务管理软件必须涵盖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所有环节,涉及到教学计划、教学资源、网上选课、课表编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考试事务、实践教学、教学考评与教材管理等方面,能够基于校园网/互联网为高校教学工作提供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为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及教务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能够适应学年/学分混合制的需要,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教务管理规范。
通过此系统,教务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专用客户端实现安全可靠的管理控制与智能批量的数据处理,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及教学管理人员使用浏览器通过WEB端完成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其中作为教学管理的基础包括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学生基础信息的管理三个模块。
教学资源负责对全院教师教辅信息的维护,教学场地的管理以及学院系部专业信息的管理。教学计划主要负责课程库的建立与维护、学生入学到毕业几年间的培养方案制订以及各学期的开课计划的摘取,教务管理系统提供了实用又方便的功能,对于不同年级或者是相同专业之间可以进行培养方案的继承,对于负责教学计划的老师只需要完善一个年级的培养方案版本,对于往后各年级的培养方案可以直接通过从上一年级进行复制,如果有差异也只是进行小范围的调整,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学生学籍负责班级、学生信息维护、学业预警、学生异动处理以及毕业审核,学业预警对于学生学业情况的警示与提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务系统根据学院设置的学业预警值进行自动预警。学生的毕业审核,如今通过教务系统的毕业审核功能,针对各专业设置对应的毕业要求模板,教务系统将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筛选,负责毕业审核工作的老师只需要针对未能满足毕业要求的学生进行复核基本就能完成一届毕业生的审核工作,学院自上该教务系统以来已通过系统审核两届毕业生,毕业审核结果基本达到预期要求。课表编排、网上选课、考试事务构成教学运行的核心。课表是学院教学秩序顺利运行的基本依据,涉及到课程、上课班级、任课教师、周次/节次、教学场地,必需考虑编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尽量满足多方面的特殊要求。由于学院本科、高职并存的情况,要求教务系统能充分适应学年制/完全学分制的编排要求。网上选课制度是高校推动学分制改革的有力手段,其必须为学生提供了完全开放,公平并简便的选课平台,我院的选课模式由学生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参与学院的三轮选课,学院的每学期开设所有课程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完全开放的,学生除全院公共任意选修之外还可以选择其它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可以提前修读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并能让学生自主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进度。同时,学生通过网络可直接查看课程简介及教师简历,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老师和时间从侧面反应出任课教师在学生当中的认可度。
考试工作是每学期的重要工作,涉及到考试安排、缓考处理、补考安排等。通过学院各系安装的教务管理系统由各系提交监考老师名单后,由分管考试工作的老师统一进行学期期末考试的时间地点安排以及监考老师的安排,并将考试安排结果和监考安排发布到互联网和校园网上,学生及老师只需用自己账号密码登录上网便可以查询自己的考试安排及监考安排,完全避免了以往发考条和监考通知等繁重的工作。
学生成绩、教学考评反映了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绩管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的学习情况及各种考核情况,其中包括了各类考试成绩的录入与管理。学生成绩的录入,任课老师只需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完成成绩的登录,并能随时打印上课班级的成绩表单。校外考试管理,对于目前学院越来越多的校外考试,各种各样的上报软件系统,通过教务系统的网上报名功能,在基于完善的学生学籍数据,针对各上报软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格式调整及数据转换就能进行数据上报。就目前校外考试来说,极大地解放了各系部上报学生报名工作以及对于学生数据的核对工作,确保了上报信息的完整与准确,减轻了工作量。教学考评我院目前只开放了学生对于任课老师的评价,每学期结束由学生在查期末成绩前对教授该课程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进行打分,教务处可以从另一方面掌握老师的教学反应,对促进提高教学质量起了一定作用。
学院自更换系统到目前使用已有近三年的时间,运行过程中逐步发现教务管理系统中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是招标购买,后续开发与维护方面软件公司响应不够及时等这些都是教务系统目前存在的比较大的问题虽然部分问题及情况已相应得到解决,但要完全与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契合还需要时间磨合。另一方面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对数据的规范、流程紧密的操作以及对教务管理工作的独特见解,其对于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试用教务管理系统其间发现了不少学院教务管理规范当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教务管理系统作为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协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个性化教务管理规范,加强教务管理部门、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规范教务信息化建设发挥的作用不可磨灭,但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仍需在高校教学管理运行中去不断完善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宏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在我校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时代教育.2009(11-12)
[2]李念良.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9(6)
[3]闫梅,田军.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4)
第四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管理
《计算机应用与管理实习》教学计划
一、实习课题的以要求
实习课题可以自行确定,如:工资管理、档案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仓库管理等。要求:一人一课题。
二、实习时间安排及要求
1、实习课题的设计为总时数为120学时。
2、上课20节,主要介绍实习课题如何设计。
3、课题设计80节(自行设计)
4、实习完成后要求书写实习报告(20节),上交实习报告一份,打印文稿。
5、系统完成后刻在光盘上,内含完整的系统和实习报告。
三、实习课题设计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题及其主要功能。
2、确定数据库及表。
3、数据库及表的创建。
4、表中数据的输入。
5、确定表间的关系。
6、设计各功能模块:如数据维护、查询、报表等。
7、设计总控模块。
四、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
1、目录
2、前言
3、关键词
4、系统的环境要求
(1)系统硬件要求
(2)系统软件要求
5、设计过程
1)、课题的来源和主要功能。
2)、数据库及表的设计。
数据库名
表名及结构、主键等
3)、确定表间的关系。
4)、各模块的设计
5)、设计主控模块。
6)、调试过程。
7)、系统的自我评价。
主要的优点
存在的不足
改进设想
6、系统的安装说明。
7、系统使用说明书。
实习报告书写格式参考样本
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会使用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一般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分析阶段
要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确定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思路。也就是要求程序设计者通过对将要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相关信息的收集,确定总需求目标、开发的总体思路及开发所需的时间等。
第二阶段:开发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全局性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总体规划,只有认真细致地搞好总体规划,才能省时,省力,省资金。而总体规划任务的具体化,就是要确立该数据库系统的逻辑模型的总体设计方案,具体确立数据库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指明各个系统功能模块所承担的任务,特别是要指明数据的输入、输出的要求等。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系统的逐级控制和各独立模块的建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开发系统。在建立系统的过程中,要按系统论的思想,把数据库应用系统视为一个大的系统,将这个大系统再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系统,保证高级控制程序能够控制各个功能模块。
实习的理论依据:
按照课题设计的要求,应考虑以下两个可行性的要求
一、系统所需的硬件要求
1、CPU:奔腾4或以上
2、内存:256M以上
3、硬盘:40G4、显示器:VGA彩显
二、系统所需的软件要求
1、操作系统:Windows 20002、支撑软件:Office 2000
系统设计人员的职能:
按照实习的要求独立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系统的实施。
实习时间:
1、实习课题的设计为总时数为120学时。
2、上课20节,通过实习教师对典型课题的分析和设计明确实习课题的设计方法。
3、课题设计80节(自行设计)
实习地点:本校机房或家里
实习结果:
主要叙述系统的优点、不足之处及改进的设想。
实习总结:
主要叙述通过实习活动的体会。
实习内容:
请附打印的实习报告文档,标题请用黑体四号,正文请用宋体小四号,约15页左右。
参考文献
第五篇:浅谈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与应用
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还没能引起充分重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再加上软件工程尚属于新兴学科,很多问题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另外,由于软件产品具有一定特殊性,其管理工作也涉及诸多方面,如何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应用效果,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
1、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工程。软件工程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算法。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用于构建模型与算法,工程科学用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用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追求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困难。
2、软件工程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2.1构建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首先,构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人才体系,意识到人才在工程进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顺利落实;其次,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渗透,对项目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了解最新软件工程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增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水平与利用价值,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再次,为了更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全面落实奖惩制度,以更好地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效益目标。
2.2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与进度管理
首先,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作为计算机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人员,应树立风险意识,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够客观识别风险并进行量化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控方法,提交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风险报告。其次,定期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风险预控与识别。对于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来说,应该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一般可采取规避、减缓、转移等手段处理风险。最后,还应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进度管理,提高工程效率水平,合理控制开发成本。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完整、有效的进度管理工作表,对工程项目的进展状况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3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合作团队的管理
一个良好的团队是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根本保障,强化团队管理工作,对实现工程目标起到积极作用。其一,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在整个工作团队范围内渗透沟通意识,在团队内实现合作;其二,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分工,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明确的任务分配,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其三,充分调动团队内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中,激发团队动力,共同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
3、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有Parnas方法、SASA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问题分析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可视化开发方法、ICASE、软件重用和组件连接等,其中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现代常用的开发方法。面向对象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它是90年代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向对象的优点有:和现实世界更接近,更符合我们人类的思维逻辑;开发出的系统容易维护和修改;适用于开发复杂、庞大的系统;开发出的程序更稳定合理;由于继承、类的机制,更容易实现重用,减少冗余;由于实现数据和逻辑的分离,维护和扩展变得更加容易。
面向对象的开发包含Booch、Coad、OMT等方法。Booch最先描述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基础问题,指出面向对象开发是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的功能分解的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分解更接近人对客观事务的理解,而功能分解只通过问题空间的转换来获得。Coad方法是1989年coad和 YourdOn提出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多年来大系统开发的经验与面向对象概念的有机结合,在对象、结构、属性和操作的认定方面,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原则。该方法完成了从需求角度进一步进行类和类层次结构的认定。尽管 CoadYY法没有引入类和类层次结构的术语,但事实上已经在分类结构、属性、操作、消息关联等概念中体现了类和类层次结构的特征。OMT方法是一种新兴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开发工作的基础是对真实世界的对象建模,然后围绕这些对象使用分析模型来进行独立于语言的设计,面向对象的建模和设计促进了对需求的理解,有利于开发得更清晰、更容易维护的软件系统。该方法为大多数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实际的、高效的保证,努力寻求一种问题求解的实际方法。
4、软件工程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现出良好的精准性、便捷性,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典型的计算机软件包括办公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人机界面等,在我国工业、农业、金融业、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融人了开发人员的智慧,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不断升级,推动了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化、细致化、普及化发展。
当前,计算机软件已经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普遍应用。例如,在企业中使用办公软件,提高各项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各项信息的上传下达;在校园建设中,计算机软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学生学籍管理、学费管理、收费管理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而实现,确保校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性。总之,当前计算机软件已经无处不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诸多便捷。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作的管理,研发更多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软件,非常重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软件工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与质量水平,加大人力与物力投入力度,积极改进思路,运用新方法、新手段,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顺利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的探讨
现代社会被描述成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管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它们发生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使人们更快捷地实现了远距离的旅行,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国际间的旅行还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使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得到传播和共享。因而,现今的人类社会大部分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之上这一说法并不为过。计算机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生产制造领域内也引发了技术和方法的大革新。计算机技术正以其绝对的优势占领着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一步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在当代软件已经在多个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涉及工业、农业、金融业、政府部门、服务业等众多领域。较为典型的软件包括嵌入式系统、办公套件、电子邮件、人机界面、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这些软件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用重大。软件工程是一种专门针对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推广的科学,它利用工程学的方法对软件进行构建和维护,以生产出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软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对软件工程管理的研究可以为软件行业的整体平稳运行提供借鉴。
一、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
计算机软件工程在影响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具体来说,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软件的生产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软件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影响因素,将会对软件工程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进一步危及信息化的高效运行。因此,要对软件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动力。软件工程管理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才,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一)组织机构
管理职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对于缺乏有效管理制度的团队来说,组织机构只是管理工作人员的集合,在权责上划分不明,在职能的行使上也会存在很多问题。软件工程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科学类别,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型人才担任组织机构管理人员。此外软件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软件的有效利用并获取经济效益,因此,组织机构的设置一定要有专门的营销策划推广职能。此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运作,还要有人事、后勤等基本部门的设置。组织机构的设置还要注意权利的分配和制约关系,深入领会现代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并加以运用,使软件工程的管理高效稳定。
(二)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由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成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体,负责各种项目的策划执行和反馈工作。涉及软件制作领域的工作专业化程度高,要求比较严格,同时要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依据各人员的具体能力和素养安排工作,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此外,在进行工作人员的管理上,还要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单单是简单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使员工具有社会地位、自身荣誉等方面的认同感,使员工建立起正确的奋斗观和长
远的职业规划。由于软件工程具有更新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能和市场观念上的培训。
(三)用户管理
用户是软件工程的受众,也是评价软件开发是否成功和软件工程管理是否合理的重要尺度。现今我国社会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正在完善,这种背景毫无疑问地加大了相同领域的竞争。软件工程是我国近些年新兴领域,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市场化同样使该领域内的相关企业竞争加剧,促成了行业内的退出机制。应对这种挑战的有效措施就是时刻了解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人性化、易操作的软件系统。这些就需要做好用户管理工作,从用户群中发掘信息,搜集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反馈和改进措施。
(四)档案资料管理
软件开发涉及相当多的资料信息,有些还是较为敏感或具有商业价值的保密资料,因此,无论是对技术的提升还是市场的占有都应该重视软件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为软件工程的运行提供保障。
二、如何有效实施软件工程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的体制的进行管理的先决条件。首先要构建合理的人才体系。计算机软件工程属于新高产业,人才是这类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只有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实现软件工程各个项目的有效开展。其次,要加强学习,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都要强化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对行业前沿动态保持关注,加强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二)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和进度管理
风险管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必备内容。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人员应加强风险管理的学习和实践,切实树立起风险意识。在对软件工程相关信息和外部环境制度研究的基础上,软件工程管理人员要能够运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做出风险评报告,并且应具有基本的风险处理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进度管理,合理控制管理成本,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合作团队的管理
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管理队伍是实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团队内部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起抵御外界风险的团队协作机制;其次要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各司其职,协调发展,激发起团队动力,共同促进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