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2
《高等教育》
P2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
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传授高深学术与技能的专业教育。
P5大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大学教育是高等教
育的次级概念,因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除大学外,等学校强化科学研究。
5、科技发展强化了高等院校与产业的联系。
6、科技进步提升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了理想的社会氛围。P67大学亚文化:高等教育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其基本特点是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主要特征。
5、团结协作,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集体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劳动集体性的反映。P178并重模式:是指处于集权和分权之间的,或者说是集权与分权并重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其主要特还有学院、专门学校等各种形式,“大学教育”只是高
等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日常情况下,“大学”一
词常常被扩大到泛指高等教育。这是一种不严格的日
常用法,在严格的高等教育学体系中,“大学教育”与
“高等教育”是有明显区别的。
P18世俗化:是高等教育挣脱宗教与神学的桎梏,顺应现实社会生活需要的过程。高等教育世俗化的表
现是多方面的,例如,在体制上摆脱教会对大学的控
制,在专业上减小神学的比例,在教学环节上淡化宗
教的形式。与此相应,便是增加世俗政权对高等教育
进行管理的范围,增设面向现实生活的新大学,增设
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的科学和课程,并按照这些课程
本身的特点安排教学形式与环节等等。
P19国家化: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变化之一就是国家
化趋势,这也是统一的基督教世界瓦解、资产阶级国
家建立和公共教育体系形成而导致的必然结果。高等
教育国家化的主要表现,一是高等教育机构有了国家
归属,其服务范围和入学对象有了国家限制;二是国
家逐渐介入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P21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著
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1808年,他担任普鲁士教育
部长,对德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在高
等教育方面,他从人文主义的理想出发,比较系统地
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思想,发动和领导了对德国大学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从而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
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他坚信:人所拥有的最高天赋就是他的精神,就是他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把他所认识到的东西连贯地予以表述的能力。人越是使用这种能力,越是发挥这种能力,他
就越日臻完善,他的价值就越大,他的人的质量和尊
严也就越高。洪堡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
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从
这样的教育目的出发,洪堡高度强调大学中的哲学和
语言学科教育,将他们列为各科之首,其次,还强调
纯粹科学的教育,认为纯粹科学的抽象思维是精神训
练的极好材料。与此相应,洪堡反对在大学中进行任
何有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
在洪堡的进行的德国教育改革中,提出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第二是学术自由原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
不受任何权力掣肘。二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
由,他们可以不受任何威胁地探索真理,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
P28洋务学校:19世纪60年代初,清王朝中洋务派,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动了一场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西方先进机器为中心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学
校,主要有三类:一是外国语学校;二是实业技术学
校;三是军事学校。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也最富
高等教育性质的一所,是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京师同
文馆。
P42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教育民主化运动是指社会的下层人群,为争取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而形成的政治观念、政治要求、利益主张和政治行动。它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表现
在三个方面:
1、扩大高等教育机会。
2、调整教育结构。
3、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
P42反向歧视原则:是在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和高等
教育过程中,优先顾及在文化、经济、政治、种族和
民族背景方面处于劣势的人士,通过优先照顾,弥补
或缩小劣势人群和优势人群之间的差距,形成平等的高等教育体制。反向歧视原则在实践中意味着如果入
学标准和入学条件相同,那么,在文化、经济、政治、种族和民族背景方面处于劣势的人士将优先获得高等
教育机会。
P45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认
为,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
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总是那些人力资本
投入和积累较多的国家。相应地,个体的人力资本与
其工作效率和收入水平之间也存在明显相关。工作效
率和收入水平较高的个体,通常投入和积累了较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人力资本的量主要是指个体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时间等等可以计
量的内容;人力资本的质主要是指个体具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适应工作的品质。
P50高等教育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人们在购
买高等教育这种商品时,实际上是在进行劳动力投资。
这样,人们在购买高等教育需求时,实际上其购买取
向已经与劳动力市场发生密切联系。因而,劳动力市
场和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对高等教育规模共同发生着影
响。
P52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技术不仅仅
是生产经验的凝结和生产需要的结果,更是科学活动的物化形式。同时,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呈现全方位和深刻性的特征:
1、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
新的高等教育职能的产生,拓宽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空
间。
2、科技进步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极大地
丰富了高等教育内容。
3、科技进步改革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其中研究生教育层次不断扩大。
4、在当代
社会,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表现为促进高所谓学术自由是指大学的学术研究在探求未知、寻求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共同承担高等教真理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压力,充分发挥人类的智能。育管理职责,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能,其中,中央政府文化创新是与学术自由相伴而生的。追求真理是大学发挥宏观协调职能,与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共同行使亚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决策权力。P73高等教育目标:是指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高级P181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技术、专门人才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和专业规格。高等教育文化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学习经历。高等教育制度中的目的: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学历是一个专门的术语,它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美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P197高等教育私营化:教育的私营化是20世纪70P88《教育法》规定的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穿新景升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其主要表现是在高等教育经费结构中来自私有资源的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部分不断扩大。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P84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学术人才专指从事基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增加,公立高等院校按照私营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与此模式来管理和运行。相关的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的基本使命是运用各 种抽象的价值符号系统构建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概念、定律和学说,创造新知识。所谓实用人才,泛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使命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区别:他们的劳动都属于高级的“复杂劳动”,一个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创造,一个偏重于新知识的应用。培养这两种人才的教育过程和形式不同。P85通才与专才:
1、可以通过知识面以及职业适应面来考察。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
2、从更深层的心理机制上分析,专才在确定的专业方面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的一般能力去工作,通才能在许多不同的方向上工作,通才之“通”,不仅是知识技能之“通”,更主要的是基础理论之“通”,一般能力之“通”,一般方法之“通”。P90专业:被用来称呼那些需要特殊知识、有义务不断探索进一步知识以适应职业实践和服务需要的专业职业,他们也被人们视为有声望的职业。P91专业层次结构:就是学科门类、专业种类和具体专业三个层次的结构。P95专业课程:指某“种”专业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业务上的特殊要求设置的课程。它体现了该专业的特点,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趋向。P99编写高等学校教材要处理好的关系:
1、科学逻辑与认识逻辑的关系
2、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少而精与多而全的关系 P10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性质表现:
1、专业理论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要任务,围绕这个具体专业而展开教育学活动的过程。
2、独立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从事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从事科学发现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3、创造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还是一个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从事一定地科学研究活动,发展创造能力,获得科研方法和探索精神的过程。
4、实践性:是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已发展知识应用技能与改造世界的态度和意识的过程。P111博与专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
2、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贯彻博与专相结合原则,对教师同样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既有专业所长,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大学教师应该“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P126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它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暗示教学法:教师应用暗示技术,让学生处于舒适和充满乐趣的情景中,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P137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1、通过科研,高校教师能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敏锐地觉察当前社会对高校的动态要求,从而,能对教材进行深刻剖析,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对教材内容驾轻就熟,并把现代科技发展中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通过科研,师生之间能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启发教师新的思想和科学的创见,并将课堂中讨论的焦点问题移至科技领域继续深入,尝试攻破科技领域新的领域。
3、使教师授课更加紧密联系实际,为高效的课程改革和教师教学改革找到新的解决途径。P148教师的角色特征:传授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代理人的角色 P156教师职业道德:按照国家颁发的《师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概括以下方面:
1、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规定。
2、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3、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楷模,
第二篇: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自我鉴定 2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自我鉴定 光阴似箭,学习生活悄然从指间滑过,回顾这2年半的成人教育,有辛酸、有汗水更有收获的喜悦。我一直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回望过去的日子,不禁让我感慨万千:这一段时光不但让、充实了自我,而且也让我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这段岁月不仅仅只是难忘,而是让我刻苦铭心。年华虽逝坚,带不走的记忆却历历在目。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掌握了学习方法,变成了学习的主人,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为自己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上,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掌握如何运用会计知识进入日常工作中,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乐于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并能即使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其它流
行软件能熟练操作,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营销、管理、策划等课外知识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使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我持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团员,怀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且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重要思想和党的报告,以及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而且在现阶段,我踏踏实实的工作,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敢于
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社会实践上,大学对于我们这群接受成人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更深刻的含义,通过社会的实践和自我的发现,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所以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认真刻苦,要求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对学习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取得良好成绩。今后,我将再接再厉,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本人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第三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四组汉字中,均为形声字的一组是(C)A、颖 行 路 公 B、裁 毓 戚 修 C、哀 赖 佞 雒 D、耆 豪 疆 眉
2、在商代金文中,字体笔画的明显特征是(B)A、线条笔画 B、块面笔画 C、平直笔画 D、方折笔画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同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B)A、尺虫隻之屈,以求信(伸)也。B、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
C、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丧期无(無)数。D、他日发,则有馈其兄生 鸟我(鹅)者。
4、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5、下列工具书中,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专门解释虚词的工具书是(D)A、《经传释词》 B、《说文解字》 C、《经籍篡诂》 D、《助字辨略》
6、《后汉书·斑超传》,“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句中,“脚”字的词义发展成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C)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没有变
7、下列各旬中,“*”字用其本义的是(B)A、立名者,行之*也。
B、(蔡茂)梦坐大殿,*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C、譬众星之环*。D、平原远而*目兮。
8、《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其中“辩”用的是(C)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常用义
9、在“既至匈奴,置幣遗单于”中,“幣”用的是(B)A、本义 B、假借义 C、今义 D、引申义
10、下列四句中,“且”作为副词,表示 “将要”义的是(D)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C、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人乎? D、楚人尚在,君必左,元与王遇,且攻其右。
11、下列四句中的“尔”,用作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成分的是(A)A、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B、今尔出于崖矣。观于大海,乃知尔丑。C、盍各言尔志?
D、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2、下列四句,与“男不耕耘,女不蚕织”具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现象的是(A)A、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B、(班)超手格杀三人。
C、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D、孟尝君客我。
13、下列四句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C、秦兵尚强,未可轻。
D、帝壮超(班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
14、传统“三十六字母”中的下列字母,属于舌音的是(D)A、帮滂并明 B、见溪群疑 C、精清从心邪 D、端透定泥
15、《广韵》:“夸,大言也,苦瓜切。”这说明“夸”与“苦”的关系是(D)A、叠韵
B、韵母完全相同 C、声调相同 D、双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C)A、春 B、朝 C、孟 D、鼎 E、伐
2、下列汉字中以“火”为形符的是(ADE)A、然 B、燕 C、鱼 D、烈 E、照
3、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CD)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
4、下列各句中,“比”用作引申义的是(ACD)A、家人失火,屋比延烧。B、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C、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D、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5、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CDE)A、草创未就。B、三窟已就。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6、下列句子中,“为”作介词,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的是(BCE)A、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B、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C、父母之于子也,岂可坐观其为寇贼之所屠剥。D、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E、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7、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CDE)A、惟兄嫂是依。B、无乃尔是过与?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8、下列工具书中,按音序排列的是(ACD)A、《经籍篡诂》 B、《辞海》 C、《辞通》 D、《词诠》 E、《康熙字典》
9、《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BD)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 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 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 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 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
10、下列古注术语中,用于注音的术语有(ACE)A、读如 B、读曰 C、读若 D、言 E、如字
三、填空题
l、“贼”字的声符是则。
2、“归还”的“归”的繁体是歸。
3、《国语·晋语》:“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句中“干”字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勤”的意思是辛劳(或辛苦)。
5、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和一些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这些古籍汉以后被尊奉而称为经。
6、《毛诗正义》中包括了汉代毛亨作的传、郑玄作的笺以及唐代孔颖达等人作的正义。
7、《左传·鞌之战》:“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蔽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齐侯请战的表达方式,在修辞上称作委婉。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的首联出句是“城阙辅三秦”,那么它的颔联出顺的平厌句式应是平平平厌仄
9、中古的平声调分化为现代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这种分化是以字的声母的清浊为枢纽的。
10、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
四、解释题
(一)解时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与:参加
2、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诮:责骂
3、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弭 消失
4、式于政,不式于勇,不式于四境之外。式:用
5、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释憾: 发泄不满
6、秦王有虎狼之心,杀入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尽
7、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入。桀:通“揭”,举起
8、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倍:背叛
9、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尽
10、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白;显赫,显明
(二)说明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豕人立而啼。
而:连词,连接状语“人立”和中心语“啼”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乎:介词,相当于“于”。
3、臣不意永昌风俗敦值乃尔。
乃: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
4、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
曾:副词,表示加强语气,可译为“竟”、“竟然”。
5、射其御者,君子也。其:指示代词,那。
五、简答题
1、指出下列5个字的形符,分别说明它们与字的本义的关系。颇 髡 耨 融 段
1、①颇:从页,从页的字本义与人头有关。
②髡:从*(该字的上半部分),从*的字本义与毛发有关。③耨:从耒,从耒的字本义与农具有关。④融:从鬲,从鬲的字本义与炊具有关。⑤段:从殳,从殳的字本义与击打有关。
2、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词。
②“之”、“焉”都可以充当及物动词的宾语,如例②④。相异:①“之”可作定语,如例①;“焉”则不能。
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是”,在句中作补语;
“焉”常用在结尾,兼表提示性陈述语气,如例③⑤。列例句分析“之”、“焉”的异同。
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以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③制,岩邑也,虢叔死焉。④非曰能之,愿学焉。⑤晋国,天下莫强焉。
六、古文今译题(将下面一段文章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1)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2)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贯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见我,尚可得乎?”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4)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5)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甸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1)会论虞常
一同判决虞常。
(2)复举剑拟之 又举起剑来对他比划着。(3)空以身膏草野
白白地让自己的躯体去作野草的肥料。(4)何以女为见 干嘛要见你。(5)反欲斗两主
反而要使两国君王互相攻打。
七、古文标点短(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
凡 治 国 令 其 民 争 行 义 也 乱 国 令 其 民 争 为 不 义 也 强 国 令 其 民 乐 用 也 弱 国 令 其 民 争 竞 不 用 也 夫 争 行 义 乐 为 用 与 争 为 不 义 竞 不 用 此 其 为 祸 福 也 天 不 能 覆 地 不 能 载 晋 文 公 伐 原 与 士 期 七 日 七 日 而 原 不 下 命 去 之 谋 士 言 曰 原 将 下 矣 师 吏 请 待 之 公 曰 信 国 之 宝 也 得 原 失 宝 吾 不 为 也 遂 去 之 明 年 复 伐 之 与 士 期 必 得 原 然 后 反 原 人 闻 之 乃 下 卫 人 闻 之 以 文 公 之 信 为 至 乃 归 文 公 故 曰 攻 原 得 卫 者 此 之 谓 也 文 公 非 不 欲 得 原 也 以 不 信 得 原 不 若 勿 得 也 必 诚 信 以 得 之 归 之 者 非 独 卫 也 文 公 可 谓 知 求 欲 矣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
八、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妆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的词语(5分)l、孝闻于楚国
闻:闻:闻名,使„„听到。
2、吾欲妆之相也 相:相:担任相。
3、申鸣将往死之 死:、死:为„„而死。
4、往劫其父以兵 劫:劫:劫持。
5、援桴鼓之
援桴:援桴:拿过鼓锤。
(二)通过分析对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 ”词各自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4分)
1、与
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
前一个“与” 动词,“和„„在一起”或“帮助”。后一个“与” 介词,和、同。
2、其
①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 其:代词,他的。
②弃父而死,其可乎
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或表示委婉语气)。(三)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文(6分)
1、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
如今既然离开父亲事奉国君,恐怕该为国君的灾难去死吧?
2、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
现在率领军队包围我们,我们该对此怎么办?
3、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
象送择生存(活着)的话,有什么脸面在天下人面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C
2、B
3、B
4、C
5、D
6、C
7、B
8、C9、D lO、B
11、A l2、A
13、A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
l、AC
2、ADE
3、CD
4、ACD
5、CDE
6、BCE
7、CDE
8、ACD
9、BD
10、ACE
三、填空题
l、则
2、歸
3、引申义
4、辛劳(或辛苦)
5、经
6、孔颖达
7、委婉
8、平平平厌仄
9、清浊
10、词调
四、解释题
(一)解释句子中加“ ”的词。
l、参加
2、责骂
3、消失
4、用
5、发泄不满
6、尽
7、通“揭”,举起
8、背叛
9、尽
10、显赫,显明
(二)说明句子中加“ ”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连词,连接状语“人立”和中心语“啼”。
2、介词,相当于“于”。
3、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
4、副词,表示加强语气,可译为“竟”、“竟然”。
5、指示代词,那。
五、简答题
1、①颇:从页,从页的字本义与人头有关。
②髡:从*(该字的上半部分),从*的字本义与毛发有关。③耨:从耒,从耒的字本义与农具有关。④融:从鬲,从鬲的字本义与炊具有关。⑤段:从殳,从殳的字本义与击打有关。
2、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词。
②“之”、“焉”都可以充当及物动词的宾语,如例②④。相异:①“之”可作定语,如例①;“焉”则不能。
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是”,在句中作补语;
“焉”常用在结尾,兼表提示性陈述语气,如例③⑤。
六、古文今译题(1)一同判决虞常。
(2)又举起剑来对他比划着。
(3)白白地让自己的躯体去作野草的肥料。(4)干嘛要见你。
(5)反而要使两国君王互相攻打。
七、古文标点题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
八、古文阅读题(一)
1、闻:闻名,使„„听到。
2、相:担任相。
3、死:为„„而死。
4、劫:劫持。
5、援桴:拿过鼓锤。(二)
1、与
前“与”:动词,“和„„在一起”或“帮助”。后“与”:介词,和、同。
2、其
①其:代词,他的。
②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或表示委婉语气)。(三)
1、如今既然离开父亲事奉国君,恐怕该为国君的灾难去死吧?
2、现在率领军队包围我们,我们该对此怎么办?
3、象送择生存(活着)的话,有什么脸面在天下人面前。
第四篇:高等教育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理特性两个方面。
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过程。认识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4.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存在一下稳定的、经常出现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就是下位学习。上位学
种迫切要求了解的心情,大学生也不例外。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不仅能够使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其学习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四)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颖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在保证教学内容新颖性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五)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是按照人们自尊的需要、获得成功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它被认为是有助于提高工件,但知识的掌握并非创造性地充分条件。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以及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态度。
2、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常见的技巧有缺点列举训练、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进行推理和联想训练、图形想象训练等。
3、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主要涉及对认知资源、环境、时间三方面的管理。
(二)激发创造性动机。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确立目标和意图;(2)激发好奇和探索;(3)鼓励自我竞争。
(三)塑造创造性人格。
1、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确立创造的信念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并列结合学习是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上位关系又非下位关系,是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46.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定义不同、测量方式不同、表征形式不同、意识控制角度不同、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
47.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
48.策略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元认知阶段。
策略、调节策略。
:目标、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障碍、方法。
51.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3.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适中的情绪激动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54.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在擅长的领域内表现突出、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解决某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又要善于变化问题,以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消极作用。
第五,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不良反应等消极心态,以便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5、论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许多情况况下,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什么和如何学。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什么何学到什么程度,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一
作效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烈诱因。
6、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
一、动机激发策略。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的激励作用;及时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以促进学生自愿生成意义的习惯;告知其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唤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二、注意选择策略。采用符号标志技术;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
三、复述策略。在新课的导言,讲授中的知识穿插以及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等都是复述策略的具体表现。
四、意义构建策略。主要包括精加工、设计组织者、鼓励猜测、及时反馈等多种形式。
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经常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学生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加强抽象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练习;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多提指向知识结构问题。
7、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有效地策略性教学一次最好只教少量的策略性知识,否则就可能出现贪多部消化的现象,容易出现策略掌握的的知识化倾向,而不能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学习中。
(二)教会自我监控。当学生执行策略和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应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教会他们尝试进行补救。
(三)在教授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教师既可以通过提供策略可以应用的情景,使学生有充分的应用体验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提醒学生注意他们所使用策略的使用场合是否合适等反思途径来完成。
(四)激发维持的学生动机。如果学生意识到策略的确提高了他们的成绩,就可能得到激励,就可能倾向于继续使用策略。而且也应引导学生懂得,通过采用成功的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他们也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五)在具体情境中教授策略。策略知识的应用离不开具体学科内容的支持。
(六)长期教学。众多研究表明,复杂的信息加工所涉及的许多策略必须经过充分练习才能掌握。
8、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完善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认知结构。
1、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丰富的领域知识被看作是个体进行创造活动俄必要条
(四)创设创造性环境。
1、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2、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
9、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3)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4)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5)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大学生要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1)学习负担要适量;(2)生活节奏要合理;(3)用脑要科学。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1)培养个人的幽默感;(2)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第五篇: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作为第三级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高级教育,在三级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
2.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专业教育,有别于以普通教育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和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3.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4.普通高等学校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统招生),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5.高等层次岗位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点,学历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6.远程网络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实施教学
7.中国近代开办的第一所具有大学雏形高校 “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
8.1898年在维新运动中孕育、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由政府正式开办的第一所最完备的公立大学。
9.构成大学亚文化的价值与促进文化发展的价值
10.高等教育价值的基本属性:精神价值
11.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系: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
12.行而上学层面就是大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13.操作层面就是大学制度: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和学生自治
14创造精神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15.自由精神表现为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16.培养的人才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7.开展的科学研究始终占据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18.产出的成果时常引领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往往在激烈的高科技国际竞争中扮演着国家代表队的角色.1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0.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学习方案、有计划的学习经验。)。
2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2.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3.美国大多数大学的管理组织都由大学董事会、评议会及教授会等组成。多数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内部普遍采取校、院、系三级管理方式,学术行政两权分开
24.大学的治理结构一般设立三个独立机构:校董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
25.自治的理念;个人自治;对外自治;校内自治
26.在12~13世纪之间,大学开始出现。最早的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著名的有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
27.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1、规模化
2、中心化
3、综合化
4、国际化
5、职业化
6、终生化
7、多元化
论述题
1.可能的战略选择: 以人为本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
2.巩固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与均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时间表;职业教育面向就业和市场需求;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体制创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