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文化强县
◎王蕾部长在我县督查调研文化强县工作
9月19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勋会、段利民一行,莅临我县督查调研文化强县工作。县领导郭宏、李旸、王建军、郭淑文、张锐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王蕾一行先后参观了解我县窑头村剪纸艺术、神郁工艺品有限公司、天鹅风情小镇和虞国古城生态文化园等。
在随后的座谈中,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旸向王蕾一行汇报了我县推进文化强县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打算。全市文化强市动员会召开后,我县立即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开展调研,精
文化强县战略深入实施,为全市“两强”战略实施和转型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县委书记郭宏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表态发言。县委书记郭宏表示,将在全县广大干群中进一步提高一个认识,打造一个亮点,强化一支队伍,创新一个机制,打造文化精品。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把文化强县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力争三到五年时间,把我县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办公室 供稿)
◎ 我县争创市级文明和谐县城工作有序推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县城品味和市民素质,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生态优美的新平陆的建设步伐,我县于7月20日召开了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动员大会。县委书记郭宏与创建责任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县创建办利用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向全县机关干部发放《平陆县机关干部职工文明行为规范》,向市民发放《平陆市民文明手册》共计3000余本(册);在县交通局的配合下,在县城公交车上张贴宣传标语35条,在出租车上滚动播出创建标语;在县工商局的配合下,在有电子显示屏的商店、超市上滚动播出创建标语;县文明办和卫
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大班子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淑文主持会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杨文革宣读了《平陆县文明办关于上报文明和谐县城创建资料的通知》,并就窗口行业和实地考察需要准备的工作作了说明。县委书记郭宏就创建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创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三点要求。
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提高
文明县城是一个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是县城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全县上下要准确把握这一定位,充分认识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的重大意义,增强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工作措施一定要落实
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是我县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创建活动,积极搞好市级文明和谐县城创建工作,展示平陆新风貌,提升平陆新形象,扩大平陆影响力,进而激发全县人民爱我平陆、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的热情,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抓好落实就要瞄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在2012年成功创建成市级文明和谐县城;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把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县城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
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生态优美的新平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郭部长对各部门、各单位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对照目标责任书,认真排查不足;二是要高标准做好迎检测评工作;三是要加强督查,明确职责。
供稿)-7-
(文明办
第二篇:扎实推进“文化强州”战略实施
扎实推进“文化强州”战略实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发展道路作出了明确指向,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和“惠民”两大主线,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我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化强州”建设进程。
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进全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以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城乡、分布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管理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平台。加快推进延边图书馆新馆、延边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内部管理进程,全面实现明年州庆前顺利开馆。认真实施一乡(镇)一个综合文化站、一村一个文化大院、一个社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的“三个一”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立健全乡镇综合文化站相适应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做到建好一处,用好一处,管好一处,确保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挥好作用。
二、以迎州庆60周年为契机,繁荣艺术精品创作
紧紧围绕明年建州60周年重大节庆日契机,精心组织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演出,调动和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与活力,不断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认真策划和创编州庆60周年重点献礼剧目,尤其是策划好大型歌舞表演节目(剧目)。
三、以文化阵地为依托,以“送戏下乡”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的文化阵地作用,发挥好免费开放的平台作用,引导和服务广大群众。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基层服务站点,大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认真组织各艺术团体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精心组织群众文化馆(站)创编适合基层群众演出的文艺作品,并深入基层开展演出活动。积极开办各种辅导班和培训班,辅导和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和相关群众,提升基层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村屯、进社区活动,不断满足各类群体的欣赏需求,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继续做好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做好我州渤海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期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动渤海中京考古遗址公园申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程;加强朝鲜族古村落及传统民宅“百年老屋”的保护力度,全面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加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展示点、传习所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图们江—中国朝鲜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进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点到面的转变。积极做好联合国、国家、省和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
五、坚持繁荣与监管有效结合,促进文化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积极培育新兴文化市场的发展,加快建立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挖掘、培养和引进国内外动漫创作和动漫制作人才,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继续扶持和引导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向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转型。
六、积极实施项目带动,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促进演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长白山阿里郎》、《四季如歌》等精品剧目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深度整合延边歌舞,打造延边歌舞的优势品牌。继续遵循“规范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思路,引领网吧服务业、休闲娱乐业、工艺美术业等产业健康发展。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
按照国家和省文艺院团改革的精神,全面做好专业艺术院团的整合工作,优化配置资源,提升延边歌舞的竞争力。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文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新动力,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期,为不断提升延边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州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筑牢发展根基 推进文化强企(推荐)
筑牢发展根基
推进文化强企 全面加快千亿元产业基地建设进程
——在吉林石化公司三届二次员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光军
(2012年1月1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筑牢发展根基,推进文化强企,全面加快千亿元产业基地建设进程。下面,分三个部分向大会报告工作。
(第一、二部分略)
第三部分
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文化促进管理的氛围逐步形成。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不断开创管理新境界,实现发展新跨越。为此,公司把2012年定位为“文化年”。
“文化年”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以“夯实基础、文化强企”为主题,围绕“六促进六增强”开展工作(以文化促“三基”,增强执行力;以文化促安全,增强防范力;以文化促发展,增强竞争力;以文化促管理,增强控制力;以文化促和谐,增强凝聚力;以文化促党建,增强保障力),搞好“一项活动”(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突出“两项任务”(大检修和管理创新),推进“四个文化”(安全文化、传统文化、基层文化、创新文化),持续对管理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提升、扬弃固化,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水平。
要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以文化促“三基”,增强执行力
“三基”工作是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坚强保障。加强基础建设不折腾,丰富“双五工程”等“三基”建设载体,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以文化提升执行力,促进“三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扬“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对一级负责”等优良传统,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配齐配好各级班子,确保公司90%班子达到“四好”班子标准。继续深化“双五工程”创建,分别于4月和9月召开“五型班组”“五好家庭”经验交流会,发挥“根基”“榜样”“铁军”展室的基层建设示范作用,选树第四届“十大金牌工人”;完善一线班组长培养机制,将优秀大学生充实到班组长队伍中,建设一支由400名骨干操作人员组成的班组长后备队伍,打造坚强的“兵头将尾”。
二是持续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坚持“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事后有考核”的基础管理工作传统,不断强化干部员工基础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技术、质量、计量、标准化专项业务整合优势,持续深化基础管理建设工程,保证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制度年修订率30%以上,启动计量监控系统三年建设规划,确保内控流程设计适应公司管理要求,提升基层管理的控制力和执行力。
三是持续加强基本素质建设。以提高员工基本素质为核心,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和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引导员工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增强员工执行意识,加强以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规范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基层执行力。深入落实“十二五”培训规划,进一步完善分级培训体系和培训考核机制;借助高校和网络教育资源,继续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退伍军人技能培训等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提高培训效果和水平。继续抓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在职学历教育,建立高层次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培训机制,实施技能操作骨干人员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持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二、以文化促安全,增强防范力
充分认识安全环保是否决性、归零性、颠覆性指标,改进控制风险的手段和工具,促进员工安全行为养成,实现削减风险目的。
一是全面推进HSE体系建设。增强做好安全环保工作的政治责任感,继续总结提炼安全管理经验,固化“第一个会议”、“第一个文件”、“一把手授课”、“安全型”模范班组及个人评比等特色安全管理工作,改造和完善安全展厅,不断丰富吉化特色安全文化内涵。落实好目视化管理、上锁挂签、持卡操作等要求,规范事故调查处理、事故事件分析、隐患项目管理等流程,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实效。
二是持续完善“三级防控”体系。坚持把“防患于未然”的理念贯穿安全环保管理全过程,强化防范意识,提升应急水平。持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二季度开展公司级综合性大型演练,基层定期组织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三级防控”设施改造,重新核定现有防控能力,将新建、改建项目纳入体系建设,确保得到有效防护。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实施8个污染物持续减排项目,加强外部污水入网控制,确保外排污水COD总量同比降低2.5%,COD浓度稳定控制在72mg/L以内。抓好清洁生产,确保9套新装置通过吉林省清洁生产验收,2个单位创成中国石油清洁生产企业。
三是不断深化“三违”记分管理。突出习惯培养,强化制度约束,提升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增进本质安全水平。继续完善“三违”记分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落实奖罚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利用通勤车视频、班组活动,强化“三违”制度学习和工作8小时以外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明晰管理责任,理清公司、工厂、车间、班组四级管理界面,在试点基础上继续探索设立“督查科”的做法,持续提高“三违”检查质量,确保对“三违”人员的提示、警示、教育达到100%。深挖“三违”行为成因,落实风险削减措施,减少违章行为发生,使良好的安全习惯成为员工共同的行动准则,促进安全环保工作由严格监管阶段向自主管理阶段转变。
四是继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按照集团公司第二轮三年重大隐患项目治理计划,建立隐患管理考核机制,加大对电气系统、机电仪设备隐患的排查和整治,突出抓好集团公司挂牌督办的46项隐患治理项目,落实专项资金,强化分级管理,确保隐患监控、整改、防范到位。强化风险防范,高度重视项目设计缺陷、操作规程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风险,重新修订和完善操作规程,开展10套在役装置HAZOP分析,全面整治罐区、高危泵、隔油池、电气隐患、设备防腐“五个短板”,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三、以文化促发展,增强竞争力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优化布局与结构调整同步推进,兼顾当前效益与长远发展,加速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是在发展规划上,坚持走高端化、差别化之路。进一步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继续围绕解决总量与结构矛盾做文章,按照“四加一”发展定位,坚持炼化一体化,确保8个项目按期开工,提升油头总量,调整炼油结构,解决二次加工能力偏紧和丙烯原料不足等问题。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完成6个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展7个项目机会研究。统筹吉林和外埠燃料乙醇项目发展,确保浙江燃料乙醇项目上半年开工。继续支持产业联盟工作和化工园区发展,发挥在地方经济中的骨干和龙头作用。
二是在项目建设上,坚持质量、速度与效率相统一。进一步强化质量成本意识,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费用”全方位管理,确保7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重点加强施工承包商监管,严格审查承包商和分包商资质、业绩,认真履行审批程序,杜绝违规分包;建立承包商诚信档案,完善评价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选择重合同、守信誉的合作伙伴,从源头上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三是在科技创新上,坚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立足产业化方向,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重点抓好国家发改委低碳技术创新等项目,继续开展炼油、丙烯腈生产“瓶颈”攻关,乙丙橡胶B线生产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科技贡献率。持续推进重点工业化试验项目,开展4个中试研究,4个系列新产品开发,力争取得新突破。完善ERP、MES系统及深层次应用,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以文化促管理,增强控制力
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入总结和挖掘管理创新优化成果,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与创效水平。
一是以计划管理为龙头,优化全区生产运行。树立“平稳运行就是效益”的理念,立足全局视角,强化调度指令,突出炼油优化,做好渣蜡油、乙烯料及大检修、新装置开车等生产和物料平衡,优化加工流程,改进技经指标,增产高效品种,力争实现原料及产品优化创效2.5亿元。科学组织新装置开车,确保平稳开车成功。开发装置异常自动报警功能,推行移动视频实时监控,提高生产受控水平。深化装置达标和专业达标活动,力争实现节能2万吨标煤,节水20万立方米。树立“降低损失就是增加效益”的理念,强化生产环节损失率和废次品率控制,确保原油综合损失率降到0.85%以下,降低各类损失增效4000万元。
二是以责任落实为重点,严密组织“四年一大修”。发扬“严细实快”作风,精细做好检修各个环节责任落实。超前做好计划,严格过程控制,做到工作前安全分析100%,进场安全教育100%。重点强化现场风险识别,严格做好“两个界面”交接,高度重视“第一把火”和“最后一块盲板”管理,严格检修项目安全、质量责任追溯制度,执行确认制和监护管理规定,建立安全监护奖惩机制,确保检修作业全面受控。完成12个项目甩碰头,保障发展项目建设。强化检修队伍HSE管理责任,加大对外来检修单位及人员“三违”行为管控和处理力度,落实包保措施,严把设备材料质量关,不断提升安全检修水平和检修质量。
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细化商务营销管理。强化市场观念,加大统销产品价格干预力度,区协产品实现价格公式化。研判市场走势,深入做好前瞻性分析,利用时间差、库存差对大宗原料和主要产品实施库存优化,力争创效3900万元以上。进一步深化商务管理“三分开”,紧盯内部资源市场,确保石脑油全部在集团公司内部采购,丁二烯、丙烯、苯乙烯等低价互供量达到58%以上;做好新装置开车增量原料采购,保障项目建设和大检修物资供应,全年物资招标率达到88%以上,直采率达到75%以上;优化营销结构,增强主动营销和策略营销的实效性,加强新产品及增量产品市场开发,确保产品直销率达到85%以上,高效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强化储运潜能挖掘,确保产品及原料运输顺畅。对全区通用材料实施信息化集中仓储管理,借助ERP系统优化库存和物资利旧,加快库房数字化改造,完成三年以上无动态物资报废处理,全年降低库存5000万元以上。
四是以资金和成本管理为核心,保障经营平稳顺畅。增强质量效益观念,深化经济活动分析,完善资金全额集中管理机制,积极争取资金政策,保障企业现金流和经营管理秩序。学习“台塑”经验,强化精细管理,深化全业务对标管理,由财务向生产和市场等环节延伸,确保完成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及时处理低效资产,创新资产利旧机制,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推进财务一体化管理进程,强化北方公司财务集中,促进业务整体协调发展。加大依法清欠工作力度,有效控制在途应收账款。强化依法治企,培植诚信合规的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做好重要风险领域和业务薄弱环节的内控审计、效能监察,提升合同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三季度,召开管理创新大会,激发创新潜能,推动管理升级。五是以完善机制为重点,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按照“先机关,后基层;先边缘辅助,后核心骨干”的程序,年内完成公司管理人员和操作服务人员“五定”工作,在册合同化用工降至3万人以内。进一步理顺干部管理、选拔任用程序,完善定期交流制度,加大竞争上岗力度,重点提拔年轻干部,实施青年科级干部培养计划,建立一支300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强二线干部管理,充分发挥巡视工作组作用,调动二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探索用工总量控制与分配奖励挂钩的新模式,控总量、增收入,奖金分配向重点车间、关键艰苦岗位和核心骨干人员倾斜,实现员工收入合理增长。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提升全员业绩考核水平,增强员工公平感,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五、以文化促和谐,增强凝聚力
今年召开党的十八大,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始终牢记化工长子的责任与义务,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和谐。
一是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带着责任和感情开展稳定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工作”,严格执行重要信访事项领导干部接访制度,信访问题解决处置追查制度,完善风险评估和地企联动机制,提升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建立疑难信访案件终结机制,确保“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继续做好扶贫救助工作,完善三项长效帮扶机制,确保企业大局稳定。
二是持续深化和谐矿区建设。创新服务观念,提升服务功能,研究探索矿区投入机制,完善医院和疗养院用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内部运行机制,实现矿区规范运营。持续推进医疗资源整合,管理和运营好专业化重组业务,持续提高矿区保障能力。继续开展民宅屋面防水、墙体保温等民生项目,深入开展“心系万家”主题工程,积极拓展“一站式”服务功能,确保综合服务满意度达到92%以上。完善离退休业务管理机制,关爱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建树特色矿区服务文化理念,丰富内涵,完善体系,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加大文体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矿区服务文化感染力。
三是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落实集体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改革与发展并行,进一步加强对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落实“三条路线”“三个阶段”部署,配强班子,健全机构,输送人才,派遣干部,强化关键环节管控,年内完成资本运作,全力维护大局稳定,确保厂办大集体改革稳步推进。支持北方公司实体化经营发展,给予相关优惠和支持政策,统筹发展、管理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以上,不断提升北方公司规模实力。
六、以文化促党建,增强保障力
继承和创新优秀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优势,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形成合力,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
一是切实发挥党建思想政治优势。把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充分运用到工作中,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成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打造示范队12个,选树和培养优秀党员典型、高技能党员、“本岗精”青工各100名,开展责任目标管理、党员责任区、“一岗双责”3个创品牌活动,持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文化年”形势任务教育,继续开展“岗前情绪监测,岗上心理疏导,岗下家访谈心”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强化突发事件应对,加强媒体沟通协调,维护公司良好形象。扎实开展效能监察、专项检查、案件查处等工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持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促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切实发挥企业传统文化优势。3月份开始,结合各单位实际,用半年时间,开展针对性的“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强化企业精神、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吉化“四种精神”和“严细实快”作风成为干部员工的核心价值理念,增强干部员工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继续开展“讲述我们的故事”、“提升软实力、塑造新形象”等活动,引导干部员工积极践行企业精神和优良作风。以承办中化政研会全国企业文化促进大会为契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不断推动管理实践和理论创新。
三是切实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落实依靠方针,走群众路线,开展好群众文化工作。深化“我爱发明,我爱创新”活动,组织特色劳动竞赛,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激发全员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助推青年建功立业、岗位成才。继续做好综合治理、治安保卫、人防武装、统战、科协等工作,形成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公司正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壮美的历史画卷已经展开,宏伟蓝图等待我们去描绘。新征程,任务艰巨而繁重;新发展,前景美好而光明。让我们切实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脚踏实地,全面完成2012年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文化强区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筑牢全区人民的思想基础
强化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努力在全区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基本道德规范。以学习型城区建设为载体,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调研交流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习型互动平台”,办好《学习型》期刊,举办好东丽学习节。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推动科学理论进基层、进课堂、进头脑。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科学提炼新时期“东丽精神”,使之成为东丽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开展“学经典、读党史、讲传统、树信念”活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基层讲师团,深入开展国情区情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百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办好“记者在基层”、“百姓关注”等栏目,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推进全民文明行动,提高文明城区创建的影响力。深化“诚信东丽”主题活动,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形成“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深化“六进乡村”共建活动,以文育民,以文富民,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深化“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选树一批身边好人。深化“义工服务”志愿活动,打造全国蒲公英爱心聚集地,筹建义工服务指导中心,举办国际义工文化节。加强青少年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推进少儿书屋、主题文化公园建设。制定“八大环境”规划,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二)实施文化事业惠民工程,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坚持建设、管理和使用并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筹建东丽博物馆、少儿馆等标志性建筑,各街建设示范型文体中心,各社区建设标准型文体活动站。健全社区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使用率。各街成立数字电影放映队,建立固定放映与流动放映相结合、公益放映和商业放映相补充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文艺特色精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精心选取题材,创新艺术手法,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倡导文艺创作本土化,推动“爱家乡、赞东丽”系列文艺创作,力争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地域特色鲜明的精品力作,不断有优秀作品获全国大奖。提升“文化杯”文学评奖的总体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全国群众文学评奖第一品牌。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抵制低俗之风。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依托传统节日和本土民俗民风,培育新市民文化、节庆文化、企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开展“书香进万家”和各类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实施“百团计划”,充分挖掘整合演艺资源,打造一批群众文化品牌。组织“名人名剧”下基层活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的文化载体。支持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廉政文化、科普文化、和谐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挖掘大郑剪纸等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对我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文化传承。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完成对所有文物普查登记和建档工作。精心做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姆庙、泰山行宫的修缮利用。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好基本符合条件的区、市级非遗项目的升级申报工作。加大对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广泛开展本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发挥群众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健全协调推动机制,出台东丽区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成立东丽区文化产业协会,形成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打破文化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建立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有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显著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催生文化创意企业,发挥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带发展。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支持华侨城天津文化演艺中心、旅游创意岛和天津市印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链合作与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培育群众文化消费理念,培养健康文化消费习惯,引导文化消费热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有力促进文化消费。建设集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东丽文化广场,改造提升老影院,建设区级数字影厅和街道小型数字影厅,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挖掘整合我区生态、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充分挖掘本区丰富的历史文物、人情风俗等文化资源,开发东丽旅游纪念品,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四)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促进文化市场繁荣规范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新华书店转企改制,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文化市场监管,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加强综合交易平台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建设一批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完善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
拓展文化对外交流渠道。深入挖掘我区大郑剪纸等特色文化资源,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交流,搭建具有东丽特色的文化产品对外推荐和展销平台。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推动图书、音像、影视等文化产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推动特色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五)实施文化传播促进工程,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更好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的重要作用。区“两台一报一网”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主题、重大典型,创新载体形式,大力宣传中央和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崭新精神风貌。
搭建对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媒体,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将中央市级主流媒体的主要新闻栏目确定为主攻方向,整合区内新闻资源,加强合作与策划,形成对外宣传舆论强势,充分展示全区发展成果,提升东丽整体形象。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区广播电视新的节目制作和播出平台,提升广播电视服务的传播能力。
规范互联网管理。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形成以“东丽在线”为骨干的网络媒体群。强化网上舆论引导,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深入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建立舆情监视平台,掌握运用网络搞好对外宣传的主动权,加强新闻传播秩序的规范管理,确保导向安全。
(六)实施文化人才聚集工程,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
抓好各级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配好配强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设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实行定向招录。落实关于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各项规定,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抓好区文联建设,健全各类文艺专业协会,发展和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制定本区文化人才培养规划,造就一批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一批既懂文化工作又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研发能力、能够占据某一领域科技制高点的科技型人才。对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高层次文化人才实行特殊政策,重奖突出贡献者,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
提高文化人才综合素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文化专业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教育引导文化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克服浮躁心态,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争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道德品行的示范者。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措施
健全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各级党委要切实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发挥作用,推进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宏观统筹。全区各领域、各部门要结合城市化进程,围绕经济、文化、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要素,研究制定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长远规划和政策措施。区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发展环境。
营造舆论氛围,督促检查推动。召开全区动员大会,明确责任主体,制定责任分工,分解目标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协调推动,创新开展工作。各新闻媒体制定宣传方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区委成立督查组,定期编发督查简报,确保全区文化建设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区委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区委的统一部署,以坚定清醒的政治自觉,以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干事成事的创业激情,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用心实践,全力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共同兴起全区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进东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第五篇: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聂辰席
文化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阶段,尤其需要充分运用我省文化资源激发精神力量,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文化建设,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鲜明提出“十二五”时期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宏伟目标。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对今后五年的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强调河北要发展、要振兴,必须构筑起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
河北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提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红色太行:英雄河北的文化血脉
-核心元素: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李大钊纪念馆、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
□文化内涵:革命文化
巍巍太行是一座革命的大山,是河北的文化血脉和标志性符号。我省境内太行山区分布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或遗址。在风雨如磐的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太行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了中华民族救国图存的光辉篇章。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主席曾在这里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举行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的光辉论断,谋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色太行,还流传着狼牙山五壮士、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太行儿女展现出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着眼激发人们爱党爱国、建设河北的热情,近年来我省立足弘扬革命传统、传播太行精神,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建、管、用并举,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特别是对位于太行山区域的西柏坡纪念馆、129师司令部旧址、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和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进行了规划建设和改陈布展,极大增强了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各级教育基地为依托,以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教育基地巡学、共建共育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有力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充分运用红色太行资源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教育,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双百”人物评选学习宣传等活动。以“红色太行”为题材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举办大型文艺晚会《魅力河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推出电影《谁主沉浮》、交响乐《柏坡交响》、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电视纪录片《毛泽东1949》等系列重点作品,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进一步打造提升“红色太行”文化品牌,一是坚持以“红色太行”为主线,串连起几大革命圣地,辅之以沿途各个革命旧址,大力发展太行山红色旅游,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牢牢凝固在河北大地上,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心坎里。二是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展示、讲解和服务水平。按照统筹规划、连点成片的思路,推进教育基地及其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群。当前要重点推进“大西柏坡”建设,做好中央部委旧址修复工作,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更加丰富、更具感染力的教育资源。三是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之路,整体设计、系统打造,倾力构建太行山文化产业带,培育和发展山区特色文化产业,促进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四是以弘扬太行精神为主要内容推进精品创作生产,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等重大活动,突出抓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使相关作品成系列、扩影响,成为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载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和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壮美长城: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
-核心元素:老龙头、山海关、姜女庙、喜峰口、潘家口水下长城、金山岭、鸡鸣驿、大境门等。
□文化内涵:爱国文化
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渗透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最好历史见证。
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境内长城长达2000多公里。世人普遍认可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说法,而万里长城的入海口就是我省秦皇岛老龙头。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地区流传着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哭长城以及戚继光练兵抗倭等历史故事。秦皇岛抚宁县长城素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美誉,是明长城的精华。张家口“大好河山”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上独一无二的“门”。位于承德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保存完整、奇峻壮美,更是明长城的典型代表。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片头长城画面就取自这里。河北省长城沿线,底蕴深厚、风光雄奇、故事众多、文化独特。
长城是一座深厚的文化富矿,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展示和宣传,大力弘扬长城文化体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转化为人们做好各项实际工作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省完成了长城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展示长城的历史与文化、长城建筑的结构与布局、历史上发生在长城内外的重大军事活动,以及长城沿线分布的历史名胜、人文景观,堪称中国长城的“百科全书”。实施了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作为长城保护工程中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被誉为长城维修保护工作的典范。加大长城沿线重要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实施了鸡鸣驿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包括商业、文化、宗教三方面建设内容的张家口标志性建筑———长城大境门综合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推进。举办山海关国际长城节、中华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等多项大型节庆活动,推出以电视剧《大境门》等为代表的一批反映长城历史文化的文艺作品,有效扩大了长城文化的影响力。
进一步打造提升“壮美长城”文化品牌,一是扎实做好长城文物遗产维护和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好、利用好与长城相关的文物古迹和遗迹遗址,发掘整理涉及长城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古城旧区保护开发,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使长城修复维护工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二是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长城文化的理论研究,特别要注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新的实践发展,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拓展长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彰显长城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持久魅力。三是充分发挥长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利用长城宝贵的文化资源,深化拓展思想教育内容,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力发展长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吸引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观游览,激发热爱祖国、建设河北的动力和热情。诚义燕赵:人文河北的历史源头
-核心元素: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涿鹿县三祖圣地、磁山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王城、中山国遗址、涿州三义宫、正定古城、永年广府古城等。
□文化内涵:根脉文化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被世人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这里有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千古文明开涿鹿、合符文化定中华。涿鹿较完整地保存了黄帝城、炎帝营、蚩尤寨、釜山等20多处华夏三大始祖的遗址遗迹。在涞水与易县交界的洪崖山上有后土黄帝庙、黄帝崖、轩辕洞等,相传是黄帝祭祀远祖、后人祭祀黄帝的场所;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涞水县南高洛音乐会,相传是黄帝祭祀音乐的传承。位于邯郸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历史见证。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境内燕、赵双雄并峙,还有号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分布着丛台赵王城、邺城遗址、广府古城、古中山国遗址、正定古城、定州汉中山国都、燕下都、涿州三义宫等古都古城遗址,真实记录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足迹;散落着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蔚县剪纸、武强年画、衡水内画、曲阳石雕、井陉拉花、冀东皮影等文化艺术瑰宝,生动演绎着燕赵历史文化的不朽传奇。
“诚义燕赵”是河北文化的根脉,是人文河北的源头。无论是燕人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中国改革之先河,廉颇蔺相如外敌当前摒私欲存大义的将相和,无论是中山以千乘之国在七雄虎视中不甘平庸、奋发有为的无畏气概,还是流传民间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常山赵子龙忠心事主,都在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燕赵”这一称谓直观体现着河北的历史,也凝结出了仁厚诚朴、重信尚义、慷慨忠勇的人文精神底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悼念冀东杨十三烈士亲拟挽联“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尤见典型”,就是燕赵文化的生动写照。燕赵文化所特有的忧患意识、牺牲精神和进取品质,已经深深融入河北历史文化的根脉之中。
为再现“诚义燕赵”的文化意蕴和魅力,近年来我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燕赵文化资源,不断深化燕赵历史文化研究,推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切实加强燕赵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建设了磁州窑、邢窑等一批主题博物馆,启动了永年广府、正定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全面加快古城风貌恢复进程,打造古城文化品牌。围绕弘扬燕赵文化中的忠诚大义精神,推出“唐山十三义士”等一批先进典型,创作推出了一系列历史和现实题材的戏剧、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出版了多部反映燕赵历史文化的图书。秉承“诚义”优良传统,着眼新的实践要求,广泛开展“城镇面貌大变样、市民素质大提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诚信河北”建设,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引导推动各市县结合各自历史底蕴,彰显地域风格,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和精品,以多种形式传播和弘扬河北人执著、忠义、慷慨的良好形象,优化了河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进一步打造提升“诚义燕赵”文化品牌,一是加强资源保护。大力实施燕赵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工程,深入推进古中山国遗址公园建设、永年广府古城保护整治与文化旅游开发、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大名县“宋府明城”保护开发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非遗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播基地和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二是用好科技力量。深入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充分运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研究、修缮、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新兴业态,推进宣传文化展示方法创新,情景再现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开发丰富多彩的数字和网络文化产品,增强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体验燕赵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在继承弘扬传统燕赵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特色内涵,在全社会广泛传扬。深入推进我省“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建设,推出一批体现燕赵文化特色、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培育催生具有燕赵风骨的文艺现象、文艺形式和文艺流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体现“诚义燕赵”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共铸诚信”活动,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诚义”精神化为全省干部群众更加自觉的道德认同,变为促进河北科学发展更加强大的文化力量。神韵京畿:护城河畔的文化之春
-核心元素:直隶总督署、承德避暑山庄、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张北县元中都遗址、宣化钟鼓楼、义和团廊坊大捷等。
□文化内涵:畿辅文化
河北环绕北京,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首都“护城河”。元、明、清时期,河北一直为畿辅之地,地位十分显赫。“元代三大都”之一的元中都在张北,清代直隶总督统管京津冀衙署在保定,第二政治中心在承德,清朝皇家陵寝东陵、西陵分别在遵化和易县。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和清东(西)陵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北洋军阀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会在京、津、保、石之间曾经数次变迁,这种大交流大融合使河北文化呈现出浓郁的京畿色彩。
着眼充分发挥“神韵京畿”文化优势,彰显服务北京、发展河北的良好形象,近几年我省主动承接京津文化辐射,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增长极,重点建设了保定亿万泰动漫基地、石家庄动漫基地、吴桥世界杂技博览园、曲阳雕刻艺术城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实施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修缮维护等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大力发展环京津文化休闲旅游。聚焦“京畿之地·希望河北”加强对外宣传,成功开展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宣传河北工作,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开展河北文化集中展演和交流,连续组织“百家媒体看河北”、“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北行”等活动,推出6个版本的河北形象宣传片,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举办“河北文化周”,有效扩大了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当前,河北正在充分利用环首都地缘人文优势,着力打造体制、政策、服务和综合环境梯度差,增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借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加快推动河北文化建设,正在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打造提升“神韵京畿”文化品牌,一是推进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建设。深入挖掘环首都有关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印装和物流、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产品及销售、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等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组团式、集约化发展。二是突出抓好相关重大项目建设。突出大型主题文化公园和休闲度假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北方文化创意产业“硅谷”;建设“梦廊坊·杂技谷”项目,打造京津文化旅游第一站,形成世界级杂技文化产业基地;深入推进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帝》。三是继续深化以“京畿神韵”为主题的河北文化外宣活动。进一步打开视野,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深化与省外和国外媒体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国内突出京津沪等一线城市,在境外突出与河北开展合作的重点国家和地区,继续深入开展河北文化集中展演活动,不断提高我省的知名度美誉度。
弄潮渤海:崛起的海洋文明
-核心元素: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北戴河、黄金海岸等。
□文化内涵:开放文化
河北外环渤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沿海省份,海洋文明是助推河北腾飞的重要引擎。河北环渤海地区有著名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唐山,有始建于1898年的目前世界最大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秦皇岛港,还有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等系列综合性大港。特别是唐山,现代工业文明底蕴深厚,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件卫生瓷,唐山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抗震精神更令世人瞩目。渤海岸边还有北戴河、黄金海岸等众多旅游胜地,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临港产业发展明显提速,近代工业文明迸发出新的活力,为我省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提供了新支点、开辟了新领域。
围绕提升河北“弄潮渤海”的文化形象,引导全省干部群众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以开放的视野推动各项工作改革创新,近年来我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选树了一批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开放发展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干部群众建设沿海强省的信心和决心。充分挖掘沿海和近现代工业文明资源,启动了河北(唐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和秦皇岛玻璃博物馆等项目,有力促进了我省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增强了文化发展活力,展示了河北作为沿海省份所应有的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气概。推出电影《唐山大地震》,创国产电影多项票房纪录,扩大了渤海明珠唐山的影响;创排《海上生明月》等大型实景演出,彰显了山海龙岛秦皇岛的开放气度;办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分会场)、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展示了沧州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宏大气魄。
进一步打造提升“弄潮渤海”文化品牌,一是着力构建沿海海洋文化产业带。建设现代产业展示体验文化集群,大力发展旅游度假、杂技武术、创意设计、道具生产、广告会展等产业,探索推进开滦中国矿业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园、唐人主题公园、北戴河创意文化产业园、纪晓岚文化产业园、大运河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二是谋划推出系列文化精品。借鉴电影《唐山大地震》成功经验,围绕彰显河北的沿海开放形象,不断打造有影响力的影视剧、舞台剧和实景演出。特别注重河北现代工业文明和改革开放题材的精品创作,提升沿海地区的文化品位,充分展现河北的海洋文明。三是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立足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局,建立健全宣传文化与商务、外办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推动河北文化“走出去”。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出口企业,支持我省文化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四是大力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展示我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新举措新成效,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开放意识,抓住用好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难得机遇,向开放要发展、向开放要转变、向开放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海洋的胸怀构建我省内外融通的开放发展新格局,使河北真正成为宜居宜业的投资热土和创业福地。
打造提升以上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始终站在产业链、价值链和艺术链的高端,运用世界眼光、开放思维和市场方法,高起点规划设计,大力度改革创新;注重资源整合、亮点聚合,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形成整体合力,在凸显比较优势中聚焦重点、打造亮点,加强各地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多赢;注重项目带动、务实推进,树立现代理念,组织专业策划,全面提高文化项目的谋划、包装、运作、融资、实施水平,深入运用“五式工作法”,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注重营造环境、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努力营造关注“五大品牌”、发展“五大品牌”的良好环境。通过以上“四个注重”,进一步打响五大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步伐,为推动河北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彰显特色 集中优势 倾力打造“五大文化品牌”
国家最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倡“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在国家新的战略高度上,文化产业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环境之下必将开始一轮新的增长。河北省也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3月8日,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这是河北省第一个由省政府发布的文化产业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确定了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使得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引擎。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聂辰席于2011年年初发表《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指出河北文化遗存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必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提高,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倾力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河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6月28日下午,由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北省五大文化品牌展”在省博物馆开幕,展览面积近800平方米,展示了近年来我省围绕“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的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情况所取得的成就。“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植根于燕赵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鲜明的脉系,特色鲜明,凸显区域优势,其核心元素依次彰显了革命文化、爱国文化、根脉文化、畿辅文化和开放文化等河北文化的精神内涵: 文化品牌一 红色太行:英雄河北的文化血脉
-核心元素: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李大钊纪念馆、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等。
□文化内涵:革命文化
文化品牌二 壮美长城: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
-核心元素:老龙头、山海关、姜女庙、喜峰口、潘家口水下长城、金山岭、鸡鸣驿、大境门等。
□文化内涵:爱国文化
文化品牌三 诚义燕赵:人文河北的历史源头-核心元素: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涿鹿县三祖圣地、磁山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王城、中山国遗址、涿州三义宫、正定古城、永年广府古城等。
□文化内涵:根脉文化
文化品牌四 神韵京畿:护城河畔的文化之春
-核心元素:直隶总督署、承德避暑山庄、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张北县元中都遗址、宣化钟鼓楼、义和团廊坊大捷等。
□文化内涵:畿辅文化
文化品牌五 弄潮渤海:崛起的海洋文明
-核心元素: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北戴河、黄金海岸等。
□文化内涵:开放文化
如上所述,结合河北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因素,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以“五大文化品牌”为着力点,倾力彰显河北文化整体魅力;找准区域比较优势,构建“五大文化品牌”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壮大区域文化产业,活跃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是河北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努力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境界的又一新战略。
如何打造提升河北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聂辰席同志提出“四个注重”:第一,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始终站在产业链、价值链和艺术链的高端,运用世界眼光、开放思维和市场方法,高起点规划设计,大力度改革创新;第二,注重资源整合、亮点聚合,在优化资源配置中形成整体合力,在凸显比较优势中聚焦重点、打造亮点,加强各地各有关部门协作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多赢;第三,注重项目带动、务实推进,树立现代理念,组织专业策划,全面提高文化项目的谋划、包装、运作、融资、实施水平,深入运用“五式工作法”,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第四,注重营造环境、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努力营造关注“五大品牌”、发展“五大品牌”的良好环境。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名片。我省倾力打造五大文化特色品牌,是中央和省委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品位不断提高的结果,同时也是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基础深厚、要素支撑有力密不可分的。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我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文化脉系,浓缩燕赵文化精髓,弘扬历史人文精神,彰显自然地理特色,集中区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进一步打响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这对于加快推进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将为推动河北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京畿之地,希望河北,上演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传承;在历史所承载的文化血脉里,燕赵大地将在百花齐放中迎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抓住文化的“魂”
文化建设既离不开形,更离不“魂”,尤其是文化品牌的建设,更需要有“魂”来提升。近年来,河北省按照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提升了河北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五大文化品牌建设,提升了河北文化的魅力、扩大了河北文化的张力、增强河北文化的影响力。
河北省梳理河北文化脉系,提出打造“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品牌, 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亮丽的文化形象。
河北省境内太行山区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赤岸129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知名革命圣地,河北省大力发展太行山红色旅游,继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倾力构建沿太行山文化带,打造提升“红色太行”文化品牌,长城是古老中国的文化象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做好长城文物遗产维护和相关产业发展工作,深入发掘长城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长城文化的教育功能,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打造提升“壮美长城”文化品牌。
“诚义燕赵”是河北文化的根脉,是人文河北的源头,具体体现为仁厚诚朴、重信尚义、慷慨忠勇的精神底蕴。打造提升这一文化品牌,就要加强燕赵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挖掘燕赵文化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赋予其时代特色,培育催生具有燕赵风骨的文艺精品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神韵京畿”文化品牌,显示了河北与京津的唇齿与共关系,为利用好“梯度差”、实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创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和心理条件。打造提升这一品牌,需要充分利用地缘人文优势推进环首都文化产业带建设,抓好相关重大项目建设,搞好文化外宣活动。打造提升“弄潮渤海”文化品牌,要谋划推出系列文化精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展现沿海经济发展隆起带和河北沿海的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改革开放意识,向世界展示河北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不难看出,河北省打造的“五大文化品牌”,正是抓住了文化之“魂”,文化才有了无限魅力。依托“五大文化品牌”,聚焦核心元素,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文艺表现形式,努力彰显革命文化、爱国文化、根脉文化、畿辅文化和开放文化等河北文化的精神内涵,就把河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推动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