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肿瘤静脉治疗年会讲话
黄冈市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业委员会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
盛夏六月,黄州大地流光溢彩,万象呈辉。在这惠风和畅、湖色旖旎、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黄冈市护理学会---肿瘤和专业静脉治疗专业学术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黄冈市中心医院对我市肿瘤专业和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专题讲座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各位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
我院肿瘤科设有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00张,始建于1960年,是黄冈市临床重点专科,在肿瘤放化疗、姑息治疗、等方面卓有成效,静脉治疗小组是我院五个护理专业小组之一,在保障患者静脉治疗安全、提升主动静脉治疗理念、提高静脉治疗理论与操作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配置PICC置管室和PICC专科门诊,今年5月份,顺利通过省厅PICC临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集中答辩评审,并接受省厅护理专家的现场评审,在培训管理体系、教学体系、理论与实际操作考核方面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专家、各兄弟医院的关心与大力支持,在这里,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近几年,我市各兄弟医院在基础建设上发展迅速,与之匹配的护理管理理念也应与医院同步发展,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学习就没有提高,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黄冈市护理学会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及时组织护理专业人员对静脉治疗相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意识,转变理念,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这次学习专题讲座为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肿瘤专业和静脉治疗专业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大家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会议邀请了来自湖北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的知名专家到会授课,也提升了这次专题讲座的学术层次。同志们平时工作非常繁忙,这次组织起来集中学习培训,机会很难得,大家要珍惜,充分利用好这短暂的学习
时间,认真听取专家授课,多向专家请教。通过学习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加强学术交流,让我们用安全的理念和行为,回报病人与社会,为保障患者安全做出卓越的贡献。
祝愿各位专家在黄冈生活愉快,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绩、新发展,为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预祝这次学习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2012-06-30
第二篇:肿瘤治疗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不受假药、劣药之欺骗,不延误患者治疗时间,经济上受损失,现有甲乙双方签定以下协议:
1.甲方医师根据乙方提供的病历资料和确诊证明或口述病情;结合临床症状,并说明理由,有权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甲方根据乙方的身体状况,判断出此病属轻、重、缓、危等病症。并开出确切有效的抗癌验方_________等药物,随症加减;辨证论治,抗癌中草药验方不少于_________种,中期费用为_________元,晚期费用为_________元(扩散转移者例外),一个疗程为_________天(特快邮寄另加_________元)。确保无假药、劣药出现。
3.经甲方医师开出的抗癌中药验方,对食道癌、胃癌、贲门癌、肺癌、肝癌(肝硬化)、舌癌、鼻咽癌、肠癌、肾癌、皮肤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骨瘤、脑瘤、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等无论是病情轻、重、缓、急,一般一周左右见效(自我评价)。见效后可连续用药3-5个疗程,均可使癌瘤萎缩、软化、消失或延长寿命数月至数年。无效者不需任何理由和解释凭收据10日内免费凋方或按余药退款。对药物保存不妥致使药物霉烂变质、拆开药品包装者、无收据或超期用完者不再退款。
4.对购药时间太晚,乙方未能用上药或在用药期间突发意外,甲方可按余药(自服药之日起_________日内)退款,双方决不以其他借口纠缠。
5.凡我科治愈的患者,我科有权举例宣传。
6.本协议以购药收据日期为准,双方签字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三篇:肿瘤治疗评价
癌症化疗新的疗效评价标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冯奉仪
一.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细胞毒化疗药是通过肿瘤缩小量耒评价其抗肿瘤作用,1979年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确定了实体瘤双径测量的疗效评价标准。20多年来,这个标准被国内外的研究者和研究组普遍采用,但WHO的标准存在如下问题:(1)由WHO确定可评价的和可测量大小病灶的改变混为一体,来判断疗效在各研究组间各不相同。(2)最小病灶的大小及病灶的数量亦无明确的规定。(3)PD的定义在涉及单个病灶还是全部肿瘤(可测量肿瘤病灶的总和)不明确。(4)新的诊断病变范围的影像学方法,如CT和MRI己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多年来造成了对于单个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及治疗方法各研究组之间疗效评价存在差异而难以比较,往往导致不正确的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1994年EORTC(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美国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加拿大NCI在回顾普遍使用的WHO疗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以后又相继的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和完成尚未解决的问题,直至1998年10月在包括学术界、企业、官方当局的会议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在WHO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采用简易精确的单径测量代替传统的双径测量方法,保留了WHO标准中的CP、PR、SD、PD。RECIST首次在1999年美国的ASCO会议上介绍,并于同年的JNCI杂志上正式发表。
抗癌药物的疗效评价至少包括三个不同的目的:(1)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客观肿瘤疗效是试验药物或方案的预期目的,其结果是决定该药物或方案是否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体现在II期临床研究中。(2)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对于某一病种的特殊病人群体,是否获益是该试验的预期目的,这些临床试验常常需要随机对照或历史对照。在这种情况下,预期客观肿瘤疗效常用临床获益的其它方法代替最终研究目的(End points)如到死亡时间(Time to death、TTD)、到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生存、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包括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的症状控制。由于随机变量和选择的偏差、已知和未知因素的影响、在小样本和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是难而不受影响的,以致提供假阳性的结果。一个新药或方案的最初评价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是在充足样本大规模的III期临床研究前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3)肿瘤疗效是临床医生、病人继续治疗和研究项目是否继续进行的依据。1.肿瘤病灶的测量
(1)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 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 ≥20mm或螺旋CT ≥10mm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 <20mm或螺旋CT <10mm)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肿块和囊性病灶。
(2)测量方法 基线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评估病灶。(a)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的淋巴结 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的彩色照片。(b)胸部X片: 有清晰明确的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灶,但最好用CT扫描。(c)CT和MRI:对于判断可 测量的目标病灶评价疗效,CT和MRI是目前最好的并可重复随诊的方法。对于胸、腹、和盆腔,CT和MRI用10mm或更薄的层面扫描,螺旋CT用5mm层面连续扫描,而头颈部及特殊部位要用特殊的方案。(d)超声捡查:当研究的End poinst是客观肿瘤疗 效时,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瘤病灶,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扪及的淋巴结、皮下结节和 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的完全消失。(e)内窥镜和腹腔镜:作 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充分的应用,仅在有争议的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的高 水平的研究中心中应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的CR。(f)肿瘤 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价CR 时,所有的标志物需恢复正常。疾病进展的要求是肿瘤标志物的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 进展。(g)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在少数病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用于鉴别CR 和PR,区分治疗后的良性病变还是残存的恶性病变。治疗中出现的任何渗出,需细胞 学区别肿瘤的缓解、稳定及进展。2.肿瘤缓解的评价
(1)肿瘤病灶基线的评价 要确立基线的全部肿瘤负荷,对此在其后的测量中进行比较,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至 少有一个,如是有限的弧立的病灶需组织病理学证实。(a)可测量的目标病灶:应代表 所有累及的器官,每个脏器最多5个病灶,全部病灶总数最多10个作为目标病灶,并 在基线时测量并记录。目标病灶应根据病灶长径大小和可准确重复测量性来选择。所有 目标病灶的长度总和,作为有效缓解记录的参考基线。(b)非目标病灶:所有其它病灶 应作为非目标病灶并在基线上记录,不需测量的病灶在随诊期间要注意其存在或消失。
(2)缓解的标准 目标病灶的评价 CR :所有目标病灶消失。PR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 ≥ 30%。PD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 ≥ 20%或出现新病灶。SD :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CR :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SD :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PD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和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3.总的疗效评价(见表1)(1)最佳缓解评估 最佳缓解评估是指治疗开始后最小的测量记录直到疾病进展/复发(最小测量记录作 为进展的参考);虽然没有PD证据,但因全身情况恶化而停止治疗者应为“症状 恶化”并在停止治疗后详细记录肿瘤客观进展情况。要明确早期进展、早期死亡及不能 评价的病人。在某些情况下,很难辨别残存肿瘤病灶和正常组织,评价CR时,在 4周后确认前,应使用细针穿刺或活检检查残存病灶。
(2)肿瘤重新评价的频率 肿瘤重新评价的频率决定于治疗方案,实际上治疗的获益时间是不清楚的,每2周 期(6~8周)的重新评价是合理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应调整为更短或更长的时间。治疗 结束后,需重新评价肿瘤决定于临床试验的end points,是缓解率还是到出现事件时间(Time to event、TTE)即到进展/死亡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 / Time to death、TTD)如为TTP / TTD那需要常规重复的评估,二次评估间隔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
(3)确认 客观疗效确认的目的是避免RR的偏高,CR、PR肿瘤测量的变化必须反复判断证实,必须在首次评价至少4周后复核确认,由试验方案决定的更长时间的确认同样也是合适的。SD病人在治疗后最少间隔6~8周,病灶测量至少有一次SD。对于以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end points的临床研 究 并不需要反复的确证肿瘤大小的变化。(4)缓解期 是从首次测量CR或PR时直到首次疾病复发或进展时。
(5)稳定期 是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的时间,SD期与临床的相关性因不同的肿瘤类型、不同的分 化程度而变化。缓解期、稳定期以及PFS受基线评价后随诊频率的影响,由于受到疾病的类型、分期、治疗周期及临床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尚不能确定基本的随诊频率,这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试验end points的准确度。
(6)PFS/TTP 在一些情况下(如脑肿瘤或非细胞毒药物的研究)PFS/TTP可考虑为作为研究的end points,尤其是非细胞毒作用机制的生物药物的初步评估。
(7)独立的专家委员会 对于CR、PR是主要的研究end points,强调所有缓解都必须被研究外的独立专家委 员会检查。4.结果报告
试验中的所有病人包括偏离了治疗方案或不合格的病人必须判断对治疗的疗效(Intend to treatment、ITT),每个病人都必须按如下分类 CR、PR、SD、PD、死于肿瘤、死于毒性、死于其它肿瘤、不明(没有足够的资料评估)。所有符合标准合格的病人都应包括在RR的分析中,所有PD和死亡都应考虑为治疗失败。结论是基于符合标准的病人,其后的进一步分析可在病人的不同亚群中,并提供95%的可信限间隔。
5.WHO与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比较见表2。表1 总疗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病灶 非目标病灶 新病灶 总疗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 CR 无 CR
CR 未达CR/SD 无 PR PR 无PD 无 PR SD 无PD 无 SD PD 任何 有/无 PD 任何 PD 有/无 PD 任何 任何 有 P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2 WHO与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疗效 WHO RECIST(两个最大垂直径乘积变化)(最长径总和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 全部病灶消失维持4周 全部病灶消失维持4周 PR 缩小50%维持4周 缩小30%维持4周 SD 非PR/PD 非PR/PD PD 增加25% 增加20% 病灶增加前非CR/PR/SD 病灶增加前非CR/PR/S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NHL疗效评价标准 多年来,NHL的疗效评价借用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但这对NHL并不合适,很显 然NHL不同于其它的实体瘤,有其特殊的共同特征。各NHL研究协作组都发展了各自 判断RR和有效期的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差别无法具有可比性,为了确保临床试验间具有 可比性,促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早在1987年,Dixon等提出NHL要用临床、实验室和 影像学的研究,统一疗效评价标准,特别强调CR率、生存、到治疗失败时间(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TTF)和CR复发时间,但由于始终未能提供几个主要end points的准确 定义,一直未能解决NHL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1998年5月代表肿瘤/血液内科、放射 学、放射肿瘤学、病理学的美国和国际淋巴瘤专家在回顾、复习了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讨论、认可,取得了共识,制定了成人惰性和进展NHL的疗效评价标准。标准包 括治疗后CT扫描正常淋巴结最长径可达1.5 cm,CR/CRU(unconfirmed/uncertain)为疗后 肿瘤缩小 ≥ 75% 但仍有残存肿块。1.诊断、分期和重新分期(1)淋巴结活检 对可疑淋巴结足够的标本的活检是淋巴瘤最断所必须的。标本不够充足在区别惰 性与弥漫性淋巴瘤、纤维化或硬化病变、T细胞淋巴瘤、富B细胞的T细胞淋巴瘤或在淋 巴结仅是部分淋巴瘤侵及是困难的。(2)骨髓评估 疗前骨髓的评估对临床分期是重要的,采用双侧髂骨多部位活检取得骨髓侵犯从10% 提高到20%。在低度恶性淋巴瘤病人中,在鉴别骨髓侵犯与良性淋巴样增全是困难的,对 于淋巴瘤骨髓报告不仅仅是阳性或阴性,应描绘侵犯的百分比和淋巴瘤的亚型。(3)正常淋巴结大小 淋巴瘤病人的疗效评价是以增大的淋巴结及淋巴结肿块缩小为基础,因此多大淋巴结 属正常淋巴结是关键。通过没有恶性疾病病人的淋巴结活检、尸检和CT扫描大量的研究,一般情况下正常淋巴结上限考虑为1cm,但在不同的解剖部位如纵隔、腹部、盆腔是有差 别的。在NHL病人治疗中,有时候以淋巴结大小的变化评价疗效是困难的,淋巴瘤肿块可存 在正常结构,一个淋巴结可部分复发或全部复发。有效的治疗后肿块可缩小不消失,而是 正常的淋巴结;亦可因纤维化、坏死、炎症而导致增大;此外,融合成肿块的淋巴结治疗 后可变成数个小淋巴结,参考了英国Cotswolds会议确定HD病人正常淋巴结标准为 ≤ 1.5cm,使用最长横径能提供更准确的疗效。在治疗后的随诊中,有残存的肿块并不总意味着有残存的肿瘤,尤其是腹部残存的肿块物理检查可以是正常的,但有影像学的异常,没有其它临床和实验室疾病的证据,这些病人剖腹探查重新分期仅有部分病人有残存肿瘤。有研究者曾用“可能CR”的术语,腹部或纵隔肿块经历了缩小>50%,稳定了2~4月无其它可测量的病变应不妨碍其评价为CR。2.疗效评价(见表3)(1)CR:(a)所有临床上、影像学上可发现的疾病及疗前与疾病相关的症状、生化异常(如LDH)全部消失。(b)所有的淋巴结及肿块必须缩小至正常(疗前最大横径 > 1.5cm者缩小至 ≤ 1.5cm,疗前最大横径1.1~1.5cm者缩小至 ≤ 1cm)或两个最大垂直径乘积之和(Sun of products of greatest diameters、SPD)缩小 > 75%。(c)疗前CT扫描脾增大,必须回缩并物理检查不能扪及。疗前其它器官的增大如肝、肾考虑为淋巴瘤侵犯,必须有大小的描述。(d)疗前骨髓侵犯,需重复同样部位的穿刺或活检。目前,流式细胞计数、分子学或细胞遣传学的研究尚不常规作为疾病存在的依据。(2)CRU: 包括上述a和c且具有如下1个或2个特征。(a)残存淋巴结肿块 > 1.5cm但与疗前比较SPD缩小 > 75%,单个淋巴结与疗前融合肿 块相比SPD缩小>75%。(b)不确定的骨髓侵犯。(3)PR:(a)6个最大淋巴结或淋巴结肿块SPD缩小 ≥ 50%。所选择的淋巴结应该是:二个垂直 径能准确测量;尽可能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若纵隔、腹膜后受侵,应包括这些部位。(b)其它部位淋巴结、肝、脾不增大(c)脾、肝结节SPD缩小 > 50%。(d)除脾、肝结节外,其它器官的侵犯考虑为可评价但不能测量的病变。(e)骨髓侵犯作为可评价和不能测量的病变。(f)无新病灶。(4)SD: 缩小未达PR但不是进展。(5)PD:(a)任何疗前明确异常淋巴结在PR或无效时的SPD最小值基础上增加 ≥ 50%。(b)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出现新病灶。(6)CR/CRU复发:(a)任何新病变的出现或疗前侵犯部位增大 ≥ 50%。(b)疗前在短轴大于1cm淋巴结其最长径增大≥ 50%或超过一个以上淋巴结的SPD ≥ 50%。3.最终目的(End points)临床试验的end point 应包括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或到治疗失败时 间(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TTF),是指失败或任何原因的死亡;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到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全部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其它的临床试验目的还有有效率(response rate)、有效期(response duration)、无病 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到下次治疗时间(time to next treatment、TTT)、与 疾病相关死亡(cause-specific death、CSD)。
表3 NHL疗效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疗效 物理检查 淋巴结 淋巴结肿块 骨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CRU 正常 正常 正常 不确定
正常 正常 缩小>75% 正常或不确定 PR 正常 正常 正常 阳性
正常 缩小≥50% 缩小≥50% 无关 肝/脾缩小 缩小≥50% 缩小≥50% 无关 Relapse/PD 肝/脾增大 新病变或 新病变或 再发 新病变 增大 增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4 临床试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 疗效范畴 定义 测量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S 所有病人 任何原因死亡 进入试验
EFS CR/CRU/PR 失败或任何原因死亡 进入试验
PFS 所有病人 疾病进展或NHL相关死亡 进入试验
DFS CR/CRU 到复发时间 到首次复发时间
TTP CR/CRU/PR/SD 到进展时间 到首次进展时间 RD CR/CRU/PR 到复发或进展时间 到首次复发时间
TTT 所有病人 当需要新的治疗时间 进入试验 CSD 所有病人 与NHL相关死亡 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诊 诊断NHL复发最敏感的方法是镓扫描、物理检查、LDH,随诊的策略基于基本的影像学方法(X线、CT、MRI)和血液学检查。临术试验的病人在完成治疗后2年内,至少每3个月重新评估,然后每6月评估3年,5年后每年1次至少5年。随诊常规内容包括病史、物理检查淋巴结、腹块、脏器的增大和包括血细胞量和LDH的血液学检查。
5.特殊技术的应用 镓扫描、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ingle-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新技术已用于判断残存的肿瘤,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研究。MRI或免疫闪烁图可提高骨髓侵犯的准确性。
三、HD疾病的评估和分期
20多年来,国内外一直采用的Ann Arbor分期方法,但该方法并没有包含决定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因素的病变大小、病变淋巴结部位的多少及新的诊断病变范围技术如CT、MRI的广泛应用。1989年在英国的Costwolds会议上病理学家、放射学家、肿瘤内科学家重新评价了Ann Arbor分期,并在此框架上进行了修正补充,用“X”代表巨大病变,巨大病变的标准是单个淋巴结或数个融合淋巴结最大直径 ≥ 10cm,腹部巨大肿块是单个淋巴结或数个融合淋巴结在CT、MRI、淋巴造影、B超上最大直径 ≥ 10cm,纵隔巨大肿块是在后前位X片上,纵隔肿块的最大直径 ≥ 胸椎5/6水平胸腔内径的1/3。由有病变的淋巴结直接有限地播散至横膈同侧邻近的淋巴外组织,为结外病变,局限的结外病变以“E”表示,广泛的结外病变为IV期。对Ann Arbor主要的修正是(a)CT扫描在发现、测量腹内及胸内病变与淋巴造影有同样的作用,确立了CT扫描在腹内病变的作用。(b)在Ann Arbor分类中,剖腹探查研究已证明肝脾临床侵犯标准不确切,CT扫描虽不如肝楔形活检或脾切除,但已增加了准确临床分期的可能性,对临床上肝脾侵犯重新定义。(c)巨块是预后不良的因素,确定巨块肿块的概念。(d)放、化疗后残存的影像学异常并不总是意味着有活动的肿瘤,引起了对不明确CR(CRU)的注意。1.疗前评估 应作全淋巴结外科活检病理检查,如其它部位存在可疑的淋巴结,尽量不作腹股沟淋巴 结活检。详细的组织学资料应获取病人年龄、性别、有否原因不明的发热及延续时间、原因不明的夜间出汗及其严重性、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原因不明的皮肤瘙痒及范围和严重性、一般状况(PS)、酒精性疼痛及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家族史等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包括有各种细胞分类和统对数的血象检查、肝肾功能及生化检查、这些检查虽然不直接影响分期,但它与治疗的改变和指导其它可能疾病部位进一步研究。影像学检查应包括胸部X片、胸腹盆腔的CT增强扫描、两下肢的淋巴造影。
2.特殊情况下可考虑的评估方法 应包括同位素镓扫描、超声波检查、MRI及需要解决临床症状体症的其它扫描、骨髓检 查、经皮或腹腔镜的肝活检、CT指导下骨活检、经皮或开胸肺活检、任何结外组织部位的活检。剖腹探查一般在疗后进行。
3.临床分期(1)淋巴结侵犯:临床上可疑的淋巴结增大有理由选择病理排除;X线、CT、淋巴造影可显示淋巴结增大。(2)脾侵犯:与影像学不一致的肋下扪及或与影像病增大一致的扪及,既不是襄性病变也不是血管病变。(3)肝侵犯:至少二个成像技术证实既不是襄性也不是血管病变。(4)肺侵犯:缺乏其它可能,尤其是感染的放射学上实际侵犯。(5)骨侵犯:有X线改变支持或其它影像学症据(同位素、CT、MRI)的疼痛史或AKP增高。(6)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脊髓X片、CT和/或MRI支持发现脑脊髓膜沉积物;(7)其它部位侵犯:其它结外部位的临床侵犯,只有在此部位相邻或近瑞淋巴结已知肿瘤侵犯(即E病变)可诊断。E的范畴可包括一个明显不连续,但从侵犯淋巴结区域扩展的单个结外病变,但不包括多个结外病变。4.病理分期 病理分期决定于特殊部位如:骨、骨髓、肺、肝、皮肤等的组织学证实。
5.B症状标准(1)诊断前6月内原因不明体重下降 > 10%。(2)诊断前1月内原因不明反复发热 ≥ 380C。(3)诊断前1月内反复夜间监汗。
6.分期标志 对于临床分期(CS)和病理分期(PS),有症状均注明“B”,无症状注明“A”。I~III 期为淋巴结疾病。I期:单个淋巴结区域或淋巴样组织如脾、胸腺、韦氏环侵犯。II期:膈肌同侧二个或二个以上淋巴结区域淋巴结构侵犯,侵犯部位的数目应标明(如II 3)。纵隔内所有的淋巴结数目考虑为单个淋巴结区域。III期:膈肌两侧淋巴结区域或淋巴结构侵犯,III1为脾、脾门、腹腔及肺门淋巴结侵犯;III2 为主动脉旁、回肠或肠系膜淋巴结侵犯。“X”:代表巨块疾病。“E”:代表结外病变。IV期:广泛的结外病变。病理分期:分别用M(骨髓)、H(肝)、L(肺)、O(骨)、P(胸膜)、D(皮肤)标明。7.疗后评价标准 CR:没有临床上、影像学或其它HD的症据,需考虑治疗的影响,如放射性纤维化。CRU:病人缓解情况不清楚,处于健康的状况,无临床上HD症据,但存在影像学异常。PR:所有可测量病变最大垂直径乘积缩小 ≥ 50%,无法评价的病变有改善,但临床上有 恶性病的证据,“B”症状缓解。PD: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变增大 ≥ 25% 或出现新病灶,无法解释的“B”症状重新出现。
8.随诊 完成治疗后,第1、2年每3月重新评估,第3年每4月,第4、5年每6月,以后每年 随诊重新评估,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和部位应反映最初疾病的部位,相应的检查应包括任何 有关的症状和疾病可能复发的体症及治疗后长期并发症的判断。
参考文献
1.Patrick Therasse, Susan G.Arbuck, Elizabeth A.Eisenhauer, et al: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NCI.92(3): 205-216, 2000 2.Bruce D.Cheson, Sancra J.Horming, Bertrand Coiffier, et al:Report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to standardize response criteria for Non-Hodgkin,s Lymphomas.JCO.17(4): 1244-1253, 1999 3.T.A.Lister, D.Crowther, S.B.Sutcliffe, et al:Report of a committee convened to discuss the evaluation and staging of patients with Hodgkin,s Disease: Cotswolds meeting.JCO.17(11): 1630-1636, 1989
第四篇:肿瘤治疗协议书
肿瘤治疗协议书
甲方:肿瘤治疗康复中心
乙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结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为确保患者安全有效,不受假药、劣药之欺骗,不延误患者治疗时间,经济上不受损失,现有甲乙双方签订以下协议:
1、甲方医师根据乙方提供的病历,资料和确诊证明或口述病情,结合临床症状,并说明理由有权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2、甲方根据乙方的身体状况,判断出此病属轻、重、缓、危等病症,并开出确有抗癌功能系列的药物,国家标准合格药品,抗癌系列抗癌纯中药,随症加减,辩证论治,(经河北物价局冀费批准,确保无假药、劣药)。
3、经甲方医师开出的中药药方,对各种早、中、晚期癌瘤、肝硬化(腹水)、白血病,无论病情轻、重、缓、急,一般一周左右见效(自我评价)。见效后可连续用药3-5个月,均可使癌瘤萎缩、软化、消失、延长寿命、临床治愈。因我院是石家庄市惠民医疗机构。为弘扬我院声誉,无效者不需任何理由和解释,凭收据和协议书10日内免费调方或按余药退款。半年不愈免费用药治疗终身。
4、对购药太晚,乙方未能用上药或用药期间突然发生意外,甲方可按余药(自购药之日起10天内)退款。对药物保存不妥致使药物霉烂变质、拆封、开瓶、无收据或超期用完者不再退款。
5、凡经我科研中心治愈的患者,我中心有权举例宣传。
6、本协议以购药收据日期为准,双方签字生效,具有法律效益。
患者住址:主治医师签名:
患者联系电话:
第五篇:静脉治疗护理知识点
静脉治疗护理知识点
一、密闭式静脉输液(2011版临床护理指南知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二)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臵针。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7.发生留臵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臵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二、经外周静脉臵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一)PICC的维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经PIC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2、PICC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 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臵。
3、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4、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5、肝素盐水的浓度: PICC可用O~10U/mL。
6、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7、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8、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 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 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三、相关知识点(基础护理学第5版)
(一)静脉输液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crystalloid solution):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常用的晶体溶液包括:
(1)葡萄糖溶液 临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 常用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包括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等渗溶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3)碱性溶液 常用的有碳酸氢钠(NaHCO3)溶液、乳酸钠溶液。(4)高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
2、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分子量大,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临床上常用的胶体溶液包括:
(1)右旋糖酐溶液(2)代血浆(3)血液制品
3、静脉高营养液
常用的高营养液包括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
(二)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drop coefficient)(gtt/m1)。目前常用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10、15、20三种。静脉点滴的速度和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60(分钟)
例如:患者需输入2000ml液体,每分钟滴数为50滴,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请问需用多长时间输完? 输液时间(小时)=2000×15 =10小时 50×60
2、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的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分钟)
例如:某患者需输液体1500毫升,计划10小时输完。已知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20,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器= 1500×20 =50滴 10×60
(三)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反应
1、原因 因输入炙热物质所致。多由于用物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行无菌操作所致。
2、临床表现 多余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③对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clrcuIatory overload reaction)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为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
1、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人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哕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
(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慎重。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min,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⑤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一种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最直接的方法,但应慎用,贫血者应禁忌采用。
静脉炎(phlebitis)
1、原因
(1)主要原因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臵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②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③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2)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3)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2、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护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安排专人在旁守护。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2)处理:①如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立即将患者臵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该体位有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血液打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③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四)、其他相关知识
1、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2、外周静脉留臵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呋消毒范围直径应≥5 cm,外周静脉留臵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 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4、外周静脉留臵针应72~96 h更换一次。
5、指导臵管期间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等注意事项。
6、指导患者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7、指导留臵PICC患者臵管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提重物、拄拐杖,衣服袖口不可过紧,不可测血压及静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