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静脉治疗小组工作计划
2012年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工作计划
在医学快速发展、护理质量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专科护理已成为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并能在专业领域发挥领头作用已成为护理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为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促进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护理人员向专科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现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将小组人员进行分组:
1、质控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定静脉输液质控标准、负责参与全院静脉输液质控、监控全院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指导药物合理使用。制定院内会诊流程。
2、科研教育小组:主要工作内容是分层次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知识的培训、开办学术讲座、制定静脉输液相关健康教育手册、制定操作规范。
3、操作培训小组:主要工作内容是分层次对静脉输液、留置针使用、PICC操作及维护、CVC的维护、ACL技术等进行培训。做好院内有关输液问题的会诊,解决专科护理疑难问题。
二、规范外周静脉输液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由外周静脉小组成员评估全院经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情况,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制定外周静脉输液相关流程及质控标准。
2、全院开展留置针静脉输液比赛,进一步规范留置针的穿刺与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
三、规范中心静脉输液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对全院的深静脉置管数进行统计,监测其并发症尤其是感染的发生率。
2、制定PICC操作、维护流程及质控标准
3、选派护理骨干进行PICC的培训,使其掌握PICC穿刺技能。
4、对全院使用中心静脉途径输液的科室进行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四、有计划地对全院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1、由教育小组制定具体培训计划,每月利用院级业务学习的机会对全院护士进行血管解剖生理、药物性质、感染控制、血管通路的选择、穿刺工具的选择、特殊人群的输液治疗、静脉输液的维护、并发症的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2、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请院外专家及BD公司教员来院授课,每年计划培养静疗专
科护士2-4名,选派小组成员外出参加学习。
五、制定静脉输液治疗十大安全目标,质控组定期对安全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质控检查,并将结果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六、开展护理科研工作
1、聘请院内、外专家就论文撰写、科研和统计学等方面知识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小组成员的论文写作及科研设计水平。
2、积极撰写静脉输液方面的论文,并向省、市静脉输液专委会、及各类期刊投稿。
3、开展静脉输液治疗基础数据收集,为科研开展做准备。
2012年4月
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各小组成员
一、质控组
组长:刘晓英
组员:罗颐、杨桂芳、文奕、李蓉
二、科研教育组
组长:吴晓蓉、周涓
组员:毛莹、曹璐璐、何珊、赖冬梅、朱群华、李莹、苟丽
三、外周静脉组
组长:石艳
组员:李秀兰、杜艳、漆桂林、肖理、陈林、刘雪松、谢丽华、曹可 中心静脉组
组长:毛蓉娟
组员:李花艳、杨燕、章传凤、晏敏、余鹭、宋珊珊
3月28日活动安排
11:30从医院出发
12:00---13:00午餐
14:00---14:30宣读今年计划及分组情况(刘主任)
14:40---15:30参加组长集训营的学习情况(尹军)
休息10分钟
15:40---16:20各小组分组讨论今年工作安排并汇总
第二篇:静脉输液治疗小组
目的:根据广东省护理管理要求,加强对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保证静脉输液质量及安全。
方法:在专科管理委员会属下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并落实小组的职责,按计划每季度开展活动,及时指导医院输液护理工作,实现安全输液持续质量改进。
结果:没有发生因感染或操作不当而导致静脉炎, 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没有因静脉输液不当引起不满, 护士穿刺安全防护意识增强,防护措施得当,药物不良反应得到系统管理,有效保证输液安全。结论:组织静脉输液专科小组,明确管理职责并积极开展活动,给临床一线提供专业性指导和支持,能规范静脉输液管理,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品质和内涵,有利于护士素质的提高,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住院病人在接受输液治疗时, 输液风险客观存在。部分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静脉炎、药物外渗等, 不但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近年来静脉输液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成立专业化组织可以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输液专业化管理, 是提高输液质量的有效途径。我院区开放床位近300张,以妇、产、儿科为主,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区静脉输液操作, 提高输液护理质量,减少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有效预防护理投诉、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从2007年起,按广东省护理管理要求,成立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 并积极开展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方法
1.1 按广东省护理管理要求,于
2007年2月成立院级护理管理委员会,包括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委员会、专科管理委员会、维权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静脉输液小组是专科管理委员会属下的专业小组, 主要成员由各科输液操作骨干精英和护士长组成,目标是建立、健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规范、安全指导网络, 覆盖全院各护理单元,对疑难静脉输液个案进行会诊指导,及时给临床一线提供静脉输液动向新信息。1.2 明确输液小组的职责。
1.2.1每位成员分管所在部门片区信息及主要联系,负责管辖区域的静脉治疗质量监控,运用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临床护士解决有关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疑难,包括了协助评估患者血管、用药及全身情况,向临床提出输液工具和输液通路的选择、各种静脉输液导管的护理、维护方法的建议。
1.2.2指导并协助给疑难个案建立静脉通道,随时承担静脉输液疑难个案的护理会诊:包括外周静脉穿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置管术、穿刺部位护理、管道维护。
1.2.3制定各种有关静脉输液治疗的操作指引和特殊用药观察规范。
1.2.4各自深入临床管辖片区,定期听取在静脉输液工作方面的反馈, 了解静脉输液工作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指导解决静脉输液安全隐患。
1.2.5每月与药剂科联系,及时获取新进用于静脉输入药物的使用要求并提示给使用科室,掌握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每季度汇总并组织质量分析,给临床予以指导,保证病人的安全。1.2.6定期在网上收集关于静脉输液最新动态并给一线提供信息。
1.3 制定年工作计划并落实,每季度组织活动总结一次,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实现持续质量改进。2 结果
2.1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成员职责明确,按计划积极开展活动,各成员在所管片区能充分发挥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的作用,患者的护理安全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中。
2.2 全院区统一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修订了输液操作指引及操作评分标准、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反馈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各种药物过各敏试验操作指引、药物配伍禁忌表、化疗药物使用提示表等,每年定期审核并根据药剂科用药信息及药品使用要求及时更新各种指引。
2.3输液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每年完成近十万例输液工作任务,没有因感染引起静脉炎;除新生儿科外,于2009年妇科开展PICC置管业务,用于妇科肿瘤和乳腺肿瘤化疗病人,避免了因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药物刺激导致血管损伤;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针刺伤从2007年13例降至2008年4例、2009年5例;药物不良反应能及时上报。
2.4 每月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没有因输液护理不当引起不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3 讨论
3.1 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护理专业内容的深化和工作范围的扩大, 输液护理人员专业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这有利于对输液领域各种问题认识的深化, 是输液护理发展的需求[2]。经过2年多的实践证明,静脉输液管理小组的成立,进一步健全了院区护理管理制度。以往,静脉输液质量主要由护士长或护理部组织质控,较注重输液操作是否符合操作标准、无菌操作规程、穿刺结果的一针见血、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现在,输液管理小组成立后,从责任和职能来看,所起的作用有别于质控管理组的职能,输液小组更注重于对临床疑难穿刺操作的指导和帮助,在操作流程的更新、操作人员资质、配药过程质量、对患者的情况的评估与告知、合理选用输液用具、恰当的输液速度、感染控制、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提供专业性支持,为促进静脉输液质量、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3.2 PI CC的应用不仅避免了药物外渗和引起静脉炎的风险,而且节省了护士输液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进行护患沟通,使患者的身心均得到高质量的护理,这也是减少和消除护患纠纷隐患的一个重要环节[3]。成立输液专科小组,指导对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开展新业务,为拓宽专科业务打下基础。
3.3 以点及面,有利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静脉输液管理小组的成员是各科室的骨干和精英,加入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后,每年有机会参加相应专业培训和交流,由于职责所在她们需要定期查询本专业的新动向,使她们了解静脉输液发展的前沿信息,通过参加疑难个案的会诊,使她们对个案评估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总结出经验,有效提高小组成员专业素质,然后,通过她们,分别带动和指导,促进护理人员相关专业素质的提高。
3.4 加强了与横向部门的沟通,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2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4]。目前,临床药物商品名更换频繁,新药层出不穷,其药名、用法、配伍的查对很易出错。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表现,临床用药效果正是药物作用两重性的综合体现。输液管理小组组长定期直接与药剂科联系,及时掌握院区用药动向,将新到药物使用的特殊要求及时向临床一线通传;指导一线正确使用,能保证用药准确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5 有利于加强护士操作安全意识,防针刺伤发生。造成静脉输液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护士工作粗心、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有关。为避免发生针刺伤,应要求护士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行为,增强安全防护意识[5]。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成立后,每季度追踪针刺伤情况并分析原因并公布,起到警示作用;组织业务学习、操作示范、提高护士操作水平;推荐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减低针刺伤风险
第三篇:静脉输液治疗总结
我们的静脉输液治疗还仅限于单纯穿刺及遵医嘱用药。我们的护士各方面知识都有欠缺。因此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我院特举办了培训班
第四篇:静脉治疗护理知识点
静脉治疗护理知识点
一、密闭式静脉输液(2011版临床护理指南知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二)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臵针。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7.发生留臵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臵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二、经外周静脉臵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一)PICC的维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经PIC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2、PICC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 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臵。
3、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4、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5、肝素盐水的浓度: PICC可用O~10U/mL。
6、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7、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8、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 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 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三、相关知识点(基础护理学第5版)
(一)静脉输液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crystalloid solution):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常用的晶体溶液包括:
(1)葡萄糖溶液 临床常用的葡萄糖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 常用的等渗电解质溶液包括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等渗溶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3)碱性溶液 常用的有碳酸氢钠(NaHCO3)溶液、乳酸钠溶液。(4)高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
2、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分子量大,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临床上常用的胶体溶液包括:
(1)右旋糖酐溶液(2)代血浆(3)血液制品
3、静脉高营养液
常用的高营养液包括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
(二)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
在输液过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数称为该输液器的点滴系数(drop coefficient)(gtt/m1)。目前常用静脉输液器的点滴系数有10、15、20三种。静脉点滴的速度和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用的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60(分钟)
例如:患者需输入2000ml液体,每分钟滴数为50滴,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请问需用多长时间输完? 输液时间(小时)=2000×15 =10小时 50×60
2、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的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分钟)
例如:某患者需输液体1500毫升,计划10小时输完。已知所用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20,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器= 1500×20 =50滴 10×60
(三)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反应
1、原因 因输入炙热物质所致。多由于用物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行无菌操作所致。
2、临床表现 多余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③对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clrcuIatory overload reaction)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为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
1、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人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哕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
(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慎重。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min,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⑤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一种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最直接的方法,但应慎用,贫血者应禁忌采用。
静脉炎(phlebitis)
1、原因
(1)主要原因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臵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②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③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2)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3)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均有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2、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护理
(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安排专人在旁守护。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2)处理:①如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立即将患者臵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高位。该体位有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血液打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③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四)、其他相关知识
1、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2、外周静脉留臵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呋消毒范围直径应≥5 cm,外周静脉留臵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 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4、外周静脉留臵针应72~96 h更换一次。
5、指导臵管期间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等注意事项。
6、指导患者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有异常及时通知护士。
7、指导留臵PICC患者臵管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提重物、拄拐杖,衣服袖口不可过紧,不可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第五篇:2015年静脉输液小组工作计划
2016年静疗小组工作计划
为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使输液治疗程序化、规范化,同时发现并解决目前临床输液中的问题,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现将静脉输液治疗小组2016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完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在护理部授权下,进一步完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作为我院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的重要文件在全院执行并实施质量监控。包括: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风险评估、外周静脉输液管理、PICC置管与维护、CVC置管与维护、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病区静脉输液工作量及高渗性、刺激性、发泡剂化疗药物输液方式传报、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等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二、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践行国家颁布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修订和完善我院的静脉输液实践标准:如静脉输液技术,PICC、留置针穿刺技术、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技术、留置针封管技术、肝素帽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术等操作规程、考核标准及管理规范;建立《静脉输液质量评价表》、《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风险评估表》等。
三、静脉小组成员的专业化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为了提高静疗小组护士在输液知识、技能、能力及对特殊药物外渗、特殊病人静脉输液护理水平,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化静疗队伍。
1、计划全年进行理论培训2次(①输液技术与临床应用;②胃肠外营养;③药物渗出、药物外渗、药物外溢的处理和预防;④感染控制;⑤输血治疗;⑥抗肿瘤和生物治疗)。
2、技能培训4次(①留置针静脉输液;②留置针封管技术;③中心静脉导管维护;④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技术。
3、计划送2-3人参加四川省静疗专科护士培训。
4、积极为省市静疗专委会组稿,鼓励小组成员撰写论文,选派骨干参加各级静疗学术会议,逐步提升我院静疗队伍的知名度。
5、积极开展静疗领域的护理科研,邀请院外专家为静疗小组成员培训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基础数据收集软件》的临床应用,为在院内开展输液治疗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及监控工作正准备
6、定期组织与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的应急演练,提升全院护士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开展全院静脉输液疑难病例会诊:小组中的骨干成员组成全院会诊小组,各科室遇有疑难问题,由小组长指派会诊小组成员前往会诊解决,并完成会诊记录单。
2、小组每季度开展活动一次,讨论、解决临床输液中的疑难问题,交流、探讨静脉治疗中的经验。反馈全院静脉输液方面所存在的
问题(含输液器材),了解药液外渗处理效果等,提高全员静疗护理水平。
3、成立静疗品管圈规范静脉输液管理,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4、推进PICC技术、超声引导下PICC技术在全院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