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

时间:2019-05-14 05:0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

第一篇: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近两年以来,全国已有60多所本科大学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重点大学。我们认为,从总体来看,此举利大于弊,对我国高职改革与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本科大学,尤其重点大学办高职,属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难免会引起一些争议。最近有同志以“重点大学办高职的利弊分析”为题撰文明确反对重点大学办高职,认为此举“没有经过任何可行性论证与研究”,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它“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会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国际上也无重点大学办高职的先例,属“中国新生”。对上述观点,我们难以苟同。本文就重点大学办高职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诸同行。

一、从大学高职院产生的背景看,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本科院校办高职,是基于“三改一补”的四类学校总体办学力量欠缺条件下发展高职的必然选择。

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年的历史,从起步阶段的争议纷纷到后来从上到下的一致认同,大力发展高职已是人心所向。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中国的高职教育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面和更大范围的变革和拓展,仅仅依靠原有的80多所职业大学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于是国家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组及改制,并可选择少量的重点中专通过转制作为补充的发展高职途径(即“三改一补”)。毋庸置疑,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近年来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三者在性质上也较为接近,通过它们改制应该是发展高职的重要途径和合理选择,但这三类学校在中国高教系统中一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而且近20年规模高速扩展过程中有许多多年形成的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具体表现在:

1、科类结构仍然不合理。师范、财经、政法、管理等专业所占比重过大,而工程技术类专业和人数增加缓慢,这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愿望相违背。如普通高专的在校生中,师专生的比例最高时达66%,近年来也在40左右,师范专业和其它人文类专业改办高职困难很大。

2、高职特色和专科特色仍不突出。三类学校中不少由中专升格而成,一些学校尚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在办学上仍沿用中专的一些作法,充其量只是“扩大了的中专”;另有一些学校把“升本”作为奋斗目标,片面追求“高大全”,搞压缩式本科模式。

3、办学条件差的状况仍没得到根本的改观。从师资来看,不仅硕士以上学历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严重不足,而且师资结构也存在问题,教师多为单一学术型,“双师型”严重缺乏;从办学的其它条件来看,三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经费紧张、设备不足、校舍拥挤、图书资料缺乏等问题。至于中专,虽然长期以来,它在各类中初级人才培养上发挥过重大作用,但由于其本身不属于高等教育性质,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因此,“三改一补”的四类学校,总体办学力量欠缺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仅仅通过“三改一补”不能很好实现21世纪初期高职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才作出“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决策,希望通过部分本科院校的参与,来增加高职的办学途径,拓展和充实中国的高职教育。在新中国高教史上,当专科学校力量较为薄弱,无力承担大规模专科人才的培养任务时,本科院校(包括重点大学)举办专科教育不失为培养专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看,高职和高专皆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任务,其本质是基本相通的。50年代和80年代本科大学所办专科专业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比较接近高职性质。因此,不结合中国高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考虑问题,简单把重点大学办高职的动机归结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恐怕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二、重点大学办高职无论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是对重点大学本身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来看,重点大学办高职有这样几个意义:

1、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受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被不少人认为是“稼穑百工之艺”,在高教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连一些本来应该实施职业教育的专科学校也不愿与高职为伍。重点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它们中的某些大学参与办高职,对于冲击落后的传统观念,提高高职地位和社会影响显然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重点大学具有相当雄厚的师资、设备、经费和无形资产的优势,而且已有部分专业属于应用技术性质,依托这些专业来办高职,能够有效提高高职人才即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建院4年多以来,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各种资源和名牌大学无形资产,作为办学的强大后盾。一方面联合校内有关专业,利用校内办学力

第二篇:浅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浅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来源:液压扳手 http://www.xiexiebang.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因此笔者提出要从教材的选编、教学设备的完善、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便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为当今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古代汉语是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它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可这门课程的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汉语非常难学,它去今甚远,言语陌生,枯燥乏味,犹如天书,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什么学生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如此的厌学情绪呢?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透外,很大原因则是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供使用的教材 《古代汉语》课在高校开设三四十年来,其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材。大致有以下五种:

1、只讲通论(或称常识)。代表教材有周秉钧的《古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通论与文选相结合。这是大多数《古代汉语》教材的编选方式。代表性的有:

①周本淳主编的《古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②赵廷琛主编的《古代汉语》(河南大学出版社),山东省中学教师培训教材。

3、通论、文选、常用词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②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推荐教材。

4、通论、文选、练习、参考资料相结合。代表教材有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5、通论、文选、题库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赵光智主编的《古代汉语》(齐鲁书社),山东省教肓委员会“九五”立项教材。

②邹德文主编的《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由此,我们看出无论教材内容如何选取,目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除了邹德文的《古代汉语》外,基本上都是针对本科院校学生设计的。因而教材的缺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中《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了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教、学、做”一体化,强调 “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个特点决定了高职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加大实践力度,增加实践学时,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的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忽视这个问题,除了常用的多媒体教室外,可供学生体验、实践的语言实训室、实训基地少而又少,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自从王力先生确立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后,其合理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并成为众多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首选教材。但是也应该看到,《古代汉语》系列教材在高校使用的这几十年里,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高职院校,对知识的选取,往往偏重于一些简单的文选和理论常识,和初中高中文言文学习有很大的重复,练习题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性的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新鲜感,学习兴趣不大。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势必会对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对象兴趣不高

古代汉语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听、写之外,顶多就是采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直观的画面辅助教学,千篇一律,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再者,虽然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血脉相通的,有一定的传承性,但是古代汉语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它和学生之间存在这历史的鸿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古代汉语认同感不高,心理上有一种“畏难”情绪,加上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讲解,忽视学生兴趣,机械地传授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古代汉语课堂往往是鸦雀无声,学生兴趣不高。

二、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选编教材或者讲义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在于教材的改革。目前我国国内教材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各有其特点与不足,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教学安排有不尽相同。因此,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合理选择,自编教材或者讲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笔者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应体现五个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科学性。科学性是指选编教材或者讲义,要符合实际,符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古代汉语是一门严谨缜密的学科,无论是对字形的考证辨别,还是对同义词的训释界定,都要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能凭空臆断。作为教学的基础教材,必须是一部体现辨析思想的著作。

系统性。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材编写要体现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教材和讲义具有系统性,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

创新性。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就必须在编写教材或者讲义中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要把任课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吸收进去。

实用性。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突出实用性。依据“构词频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课文。每课包括繁简体对照的课文,解题或者学习提示(历史背景,思想文化提示),语言点,文化知识点注释,帮助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学习内容的联系。

趣味性。古代汉语教材或者讲义编写的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引起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编写教材或者讲义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个原则。一方面,课文内容选择要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教材设计也要体现这个原则。

(二)完善教学设备,突出实践教学

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作为古代汉语的载体。《古代汉语》的教学媒体应是以文字教材为主,文字辅导教材、录像、CAI课件等为辅助的多媒体所有的有机结合。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教师应在制作多媒体上下功夫,录像教材和CAI课件不应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应增加新的内容。在制作录像教材和CAI课件时,在文字设计上,语言知识点背景介绍、课文内容分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图标、颜色清晰地列出来;在声音上,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图文处理上,多采用“动”态的效果表示出来。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就可以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古代汉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实训室可以建成“书斋+语音室”形式,书斋中摆放各种经典书籍、笔墨纸砚、文诗雅画等,学生可以在书斋中翻阅各种古籍、练习书画、学习各种民间工艺;语音室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软件诵读各种经典名篇,查阅文选中字、词的解释,句子的分析等,真正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实践性活动,将藏书楼、各类书院、各种名胜古迹中当作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基地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方言调查,用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加深对古汉语的认识,又可用古汉语知识分析、研究方言。总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三)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实际,以邹德文的《古代汉语》为例,文选部分共选文章42 篇,大部分选文是语言上具有典范性的优秀作品,通俗易懂,但由于目前古代汉语的学时已大大压缩(只有68个学时),如果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把文选与通论的比例定为1:1的话,区区68学时又能讲授几篇作品呢?因此必须压缩精讲篇目的数量。而且在确定精讲的篇目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古文阅读实际。由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很大一部分作品已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因此这部分选文没有必要再“ 炒冷饭”。其余篇目,有些可以作为略讲篇目,有些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教师根据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给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把精讲与略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课内讲读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在通论方面,邹德文的《古代汉语》大部分吸取了王力先生的观点,没有吸收当前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个别观点颇有争议,拿来供学生学习不太合适,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为学生介绍、补充一些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及时修正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结论。总而言之,在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上,教材固然起指导作用,但教师还必须发挥主动性,选讲什么,精讲什么,补充什么,删减什么,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取舍。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那么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授古代汉语课程的时候,不能单纯的把学生看做“教育对象”,而应当看做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工作。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应当充分承认和尊重学生兴趣、兴趣和知识水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古代汉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如果能提出疑问又能解决时,就会提高他对古代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教师要经常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互动交流。在这样民主和宽松的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积极性一定很高,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实地考察对古代汉语教学往往是非常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部分地方史的材料。结合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去有关的博物馆、历史遗址去参观考察。这种做法可以既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又可以去的课堂上不能取得到的效果。

3.人文素质渗透在古代汉语教学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古代汉语的课堂里是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譬如:在给学生讲人称代词“足下” 时,告诉大家古代汉语中,下辈称上辈或同辈相称,均用“足下”。《战国策燕》:苏代谓燕昭王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足下”之称始于春秋时晋文公称介子推事。晋文公(?—前628年),名重耳,献公之子。献公宠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奔翟。流亡19年,以秦穆公之力,得返为君。当年随重耳一起逃难的人分别都封官加禄,唯独把跟随逃难并割大腿肉给他充饥的介子推也给忘了,没有提名。后经人提醒,重耳才想起来。于是派人去请介子推,谁料介子推早随母“逃禄隐迹”于绵上山里。重耳立即派人到山里去寻找介子推,但历尽千辛万苦,费时数日也没有找到。重耳心中十分着急,为逼他出来,遂命人放火烧山。然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树木烧光了,还不见介子推娘俩儿走出来。最后发现介子推已经抱树烧死了。“文公拊树哀嗟,伐而制履。”重耳每当想起介子推的“割股之功”,便低下头看看脚下的鞋子,以示对介子推的悼念。重耳与人谈及介子推,总要看看鞋子,沉痛地说:“悲痛啊,足下!” 从此,“足下”之称便广为应用,成为尊称对方的代名词了。并且事后,重耳将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上下都不能烧火做饭,以纪念介子推。刚好寒食节的第二天就是清明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把这两个节日合二为一了。将这些人文精神渗透在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古代汉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好处,同时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大有裨益。

(四)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

古代汉语考试方法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当前古代汉语考试就内容来说,一是知识介绍部分,考试形式主要又选择、填空、改错、名词解释等;二是文选部分,只有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白文标点及段落翻译等几种类型。这样的考试形式对于检查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知识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很难了解到学生真正的应用能力。考试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些课外的知识。这样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古代汉语的水平。至于考试形式,可以采用笔试,也可以采用口试,两者混合也可以。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考试形式,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情况自由确定。

三、结语

古代汉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好了古代汉语,我们才有可能了解我国的古代文明。当今,我们应该珍惜古代汉语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地继承它并使之发扬光大。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从教材的选编、教学设备的完善、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适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改革,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就一定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为当今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第三篇:高职学院就业办工作总结

高职学院就业办2012工作总结

一、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1、圆满完成了高职学院首届(2012届)737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截至6月20日,除49名学生升学或出国深造外,713名学生顺利就业,真实就业率达到96.7%,其中379名学生成功签约,真实签约率为51.4%,1名学生自主创业。

2、完成2012届毕业生就业方案上报工作,及“报到证寄发”、和“档案核对寄发”工作。

3、完成2012届“困难生帮扶”工作。2012届有就业困难生34 名,经济困难生50名,残疾生1名,共85人,我院安排14名职业指导老师从2011年9月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在老师们的关心指导下,截至6月20日,有82人成功就业,占96.5%。

4、继续开展2012届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为24位待就业学生提供单位招聘信息和咨询服务,截止12月15日,有17位待就业学生已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有7名学生因各种原因继续待业,我们也将继续提供就业服务。

5、完成2项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1)2012年8月底,对毕业生开展“就业真实性”调查,调查结果为“无虚假就业”。(2)2012年11月下旬,开展毕业生及单位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为“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8%”、“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度为97.6%”。

6、就业办老师为2012届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本为实习学生和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单位招聘信息170多条,咨询服务500多人次,内容涵盖毕业生档案、如何签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的解除与更改、如何签订劳动合同、报到证地址、毕业生生源地的确定、档案寄发地址的更改、如何办理毕业生报到手续、查找档案、如何办理就业方案、浙江省高校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系方式、处理个别学生的投诉和埋怨等等。

7、根据学校就业中心的考核细则和本院的工作要求,在2012年2月15日 和4月22日2次抽查09各班的就业情况数据,抽查覆盖率80%,确保我院学生就业的真实性,杜绝虚假,维护本院的声誉。并根据本学院《2012届班主任就业工作目标考核细则(试行)》对09级班主任进行第一阶段就业率统计考核,和第二阶段第一小段的考核数据统计。

8、完成2012届毕业生每月就业数据收集、核对和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上级部门。

9、统计各班主任的就业工作情况数据(进行中),为院领导对班主任就业工作的考核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

二、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1、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学院各部门紧密配合、分工合作,于2012年6月15日成功举办“高职学院毕业生校企对接会”。本次对接会引进用人单位69家,提供各类岗位近900个,招聘岗位与我院的各类专业基本对口,因此受到10级学生的欢迎,885名参会学生共投简历962份,有319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92.4%单位对本场对接会表示满意,并建议学院

多举办这样的对接会。

2、完成2013届1010名毕业生的生源信息核对和输入到省厅网上就业市场管理系统工作,并按照省厅要求组织学生激活个人账户并完成“个人综合素质信息”的填写,我院在一周内完成激活率96%。

3、启动2013届寒门学子、就业困难生的“帮扶工程”。安排14名职业指导老师与69名寒门学子、19名就困难生结对,开展就业心理疏导、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落实实习岗位。

4、召开10级班主任就业工作例会4次,向班主任介绍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高职学生的就业特点,布置实习安全教育任务等工作。

5、完成《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登记表》和《2013届毕业生就业导航》等资料的发放工作。

6、为10级未就业学生通过用人单位招聘信息53条,三、大一大二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和活动

1、完成本大一大二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及教学任务。本10级、11级、12级的职业指导总课时为228节课时。

2、举办职业指导系列讲座6场:上半年的主题讲座是《职场形象塑造》《优秀毕业生谈职场》《2012年就业形势分析》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下半年是《创新简历的制作》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走好人生之路》。3、2012年5月,就业办和团委实践部联合举办了“高职学院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出6份获奖作品,并选送前3名学生参加总院的决赛。10月-11月举办高职学院“第二届个人简历大赛”,选送4份优秀作品参加大院的比赛;

4、指导我院学生参加校级以上比赛获奖情况如下:

《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 《XXX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省赛选拔赛》三等奖2项 《XXX学院第二届“印象·简历”简历制作大赛》二等奖1项

四、部门工作

1、建成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宣传网络。健全大三年级各班信息交流网络,通过QQ群等网络手段向学生及时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

2、建立高职学院就业工作资料档案:职业指导课程资料、毕业生数据信息库、毕业班班主任就业工作考核记录;职业指导活动资料;用人单位信息库等等。

3、参与职业指导师团队的课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发表论文1篇

4、积极参加职业指导业务培训和业余进修学习:

以上是高职学院就业办2012的工作总结。

就业办

2012年12月20日

第四篇:2012高职办工作总结

高职办公室2012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高职院的正确领导下,高职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的办学方向,按照高职院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教学工作

一年来,根据工作情况,高职院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高职办认真准备会议资料,联系落实与会的各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开好每次会议。协调水产教学点做好教务工作,如联系落实各班级上课的教室,检查落实上课用的多媒体设备等。

帮助教务办做好课程表、考试安排表的通知、发放工作;协调水产教学点考试使用教室的准备工作及教室多媒体设备故障维修的联系工作。

组织开展高职教学督导工作,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并将专家们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教务等部门,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为使高职学生学习和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我们联系区人社厅、卫生厅及护理学院职业鉴定所,为学生提供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有77人参加了培训,有120人参加了考试。

配合学校做好高职招生计划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多次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相关信息,为学校制定招生计划提供参考

数据。

配合学校做好新生报到接待工作。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我们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制定《新生入学须知》、《新生报到安排表》、《新生报到卡》、《新生报到流程图》等,准备好各种接待工作使用的材料,按时提供给有关二级学院。联系后勤部门,为接待新生报到现场准备好桌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协调水产学校教学点安排、落实好新生报到接待工作,保证接待工作顺利进行,使每一位到教学点学习的学生和家长都感到安心、放心。

二、学生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根据高职院的工作部署,及时联系各有关二级学院,传达工作任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解决好相关问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比如,除了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向各有关二级学院强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出现一些违纪行为,我们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学院反映,并按照高职院领导的指示,提出意见及管理措施,指导班主任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我们高职办老师经常到学生当中,向他们宣传学校的办学方针及有关规章制度,鼓励同学们遵守纪律,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我们经常向同学们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并督促解决。

协调好我校与水产学校的工作关系,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每个学期,高职办老师与水产学校老师组成检查组,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予以纠正,并通报有关

学院,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维护好教学秩序。

协调各有关部门,安排好新、老同学的住宿。根据工作需要,每个学期开学、放假,我们协调有关二级学院及有关部门,安排好学生的住宿及学生返校、离校等事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证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

组织学生成立方块队,并安排、指导训练,代表高职院参加第四十二届校运会,展示出高职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组织学生参加由南宁市体育局主办的各类体育大比拼游戏,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文体生活。

组织安排好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协调、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工作。

协助教材科做好学生购买教材的组织计划工作。

协助做好学生购买校园卡的组织工作。

协助财务处做好学生缴费的组织工作。

协助做好新生参加军训的组织工作。

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的工作。

三、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我校学生档案管理的规定,高职学生档案由高职院集中统一管理。我们现在管理高职各年级学生档案2600份(护理专业学生档案由护理学院管理)。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分别做好各种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寄发等工作。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五篇: 刍议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文

1、前言

近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但是高职院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生活的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现状却不尽人意。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并未做到与时俱,其后勤管理信息化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早已无法与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高职院校不断地扩招,师生人数逐渐增多,这就意味着广大师生对于高职院校的吃住等后勤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高职院校的校区内各种基础设施都不断地在增加,后勤管理服务的内容及范围都不断地在扩大,再加之高职院校的部门越来越多,这都要求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不断地提高,来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成为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

2、分析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广大师生对于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推动着后勤管理工作必须迈出新的一步,而解决学校复杂的后勤管理工作最好的办法则是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为:

第一,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有力的后勤保障可以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创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后勤管理服务。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后勤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的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管理的坚实后盾,才能使后勤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通过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使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不仅可以使服务质量与效益提高,还能够带动高职院校的管理向着科学化与人性化发展。

第二,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日常的生活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网络早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学、办公室业务、宿舍、校园网络等,网络已遍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强信息化教育。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后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发展以及广大学生及教职员工服务。

3、我国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3.1高职院校对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重视。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都被院校领导忽视,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加上高职学院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较少。日常的后勤管理当中,主要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高职院校当中,从事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年纪都较大,很多都是临近退休的干部和教师,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后勤管理人员在内心存在着严重的消极与抵触情绪,大多都沿用着自己熟练的传统管理办法。同时,一部分管理人员并未深入理解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在意义,片面地认为只要在后勤部门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应用系统,就算是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了,致使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并未将其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2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相关规范与合理的框架。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普遍缺乏相关规范与合理的框架,工作模式与工作流程相对落后,后勤各项工作很难协调的运行发展。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技术上已经完成了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是信息系统却缺乏完整有效的规范与操作标准,后勤管理当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仍不完善,为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很多困难,制约着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3后勤管理信息互通性相对缺乏。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服务范围及管理范围极其广泛,其信息分布范围较大,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很难采集到全面的信息,后勤管理信息化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再加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人员在后勤管理经验上差异性较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后勤管理工作外包给校外企业,而相关企业通常都是在自主经营,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相对欠缺,导致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源互通性较低,难以形成资源共享。

3.4高职院校后勤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而比较先进的管理意识及管理理念更是严重不足,难以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4、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探讨

4.1必变后勤管理工作的观念,统筹发展。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各系、各部门全力配合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对此,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后勤管理对于学校发展以及师生教学与生活需求的重要性,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为前提,加快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后勤部门必须牵头组建以学校各个部门参加的信息化建设小组,加强统一领导与全面协调。通过统一的领导,能够统筹规划后勤管理工作,使各项数据与系统接口形成统一,实现信息的互通,并且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工作当中如果出现分歧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建设小组领导可协调各部门工作,针对相关问题做出解决对策,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4.2强化基础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要想使后勤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为管理、教学、科研服务,使高职院校能够始终在市场经济当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这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支持。首先,必须加强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因为一旦基础设施无法与信息化建设步伐一致,将导致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其次,还要加强引入新技术,才能够使信息化建设事半功倍。在改变观念加大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上,加大资金投入,是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4.3加强后勤人事制度改革,改变人事结构。很多高职院校的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都是临近退休的干部和教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遍偏低,而且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都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走关系等方式而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当中的,此种老化的人事结构导致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学习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普遍偏低,改变后勤人事制度及人事结构势在必行。对此,可运用企业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将管理能力强、综合文化素质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的优秀人才引入到后勤管理部门,通过合理的竞争,挑选出适合的人才签订用人合同,以此来改善后勤部门老化的人事结构以及人事制度。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后勤管理工作发展必然的趋势,后勤管理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一站式的后勤服务,使教师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适,才能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以及学习当中,促进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下载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大学办高职刍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制度和模式困境刍议5篇范文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制度和模式困境刍议 【摘 要】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既是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更是对劳动者职业道德与素养的的考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师德刍议[本站推荐]

    师德刍议 四化伟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这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由此势必引发以下一些问题:何为师德,即师德的内涵、外延、核心各是什么?师德的核心......

    重点大学校徽设计点评

    A类:以校名缩写为设计中心,好处是识字的就能看懂,问题是与学校标牌混淆,所谓校徽其实与标明人员身份的“XX大学”胸牌区别不大,难见寓意。 【北京大学】:篆书“北大”,原初寓意似乎......

    重点大学大学生自荐信[推荐五篇]

    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中翻阅我的简历。当您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您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成功的第一扇大门。感谢您能在我即将踏上人生又一新的征程之时,给我一次宝......

    重点大学2019届毕业典礼致辞(精选合集)

    重点大学(key university)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守于重点大学毕业典礼致辞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

    中国重点大学变迁记

    中国重点大学变迁记 一、1954年确定最早的6所重点大学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

    非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1.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军委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5. 中国......

    我国的重点大学建设

    从211,985看中国的重点大学建设 什么是“211工程”?什么是“985工程”? 所谓“211工程”,是指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工程。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