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睁开眼看,张开嘴说
睁开眼看,张开嘴说
鲁迅的文章就先一面照妖镜,将国人当时的丑陋嘴脸,将人心的冷漠无情照的穷形尽相。
阅读鲁迅的文章特别是杂文,是压抑而痛苦的,他的文字看似幽默,实际上字字刺到了国人内心的最深处。在鲁迅的文字中,总能找到人性的丑陋黑暗,甚至于看到自己的影子。读后便像是经受了一场洗礼。
《补天》一文,乍看以为是一篇摆脱了以往鲁迅笔风的神话故事,然而往下读,终于又从神话,映射到了人。特别在结尾,补天又造人女娲的尸体,居然被人来安营,再联想之前提到的道士,皇帝等,果然又是在批判中国的封建礼教,中国人的愚昧无知。回味文中的人的形象,丑陋、嘈杂、愚昧、渺小,反思人类历史,这一切却又是血淋淋的现实,无法回避。
鲁迅是极少数敢于直面社会、人性黑暗的作家。《小杂感》中的语录更是句句精辟,字字发人深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再一次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中国人的看客心理,冷漠无情。再如“世间大抵只知道指挥刀可以指挥武士,而想不到也可以指挥文人”,更是讽刺了中国文人的软弱本质。
不仅如此,鲁迅更让我敬佩的是,他敢于在那样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冒着被暗杀被抓捕的风险,仍然张开嘴,批判国民政府的腐朽黑暗,唤醒愚昧的群众。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拐弯抹角地骂了所谓文学界的人士。在《我的种痘》一文中,这种特点尤为明显。虽然文章的主题是在回忆童年的生活,笔法幽默朴素,却在其间多次以自我调侃的方式,挖苦了一番“文艺批评家”。正直善良的国人、热血青年们读着鲁迅的文章,会随鲁迅一同嬉笑怒骂,大呼过瘾,与他同仇敌忾;相反的,汉奸走狗,读鲁迅的文章,会羞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而无言以对。
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形容石柔“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鲁迅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直面中国现状,将对民族的忧虑,对国民的同情,化作“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满腔心血,将对腐朽政府、对软弱文人的鄙视,化作“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满腔愤慨,寄托于文字,振聋发聩,却在不知不觉中,与许多人树敌,被千万人不理解。但无论如何,他仍然睁开眼看,张开嘴说,只因为爱这个民族爱得太深。
第二篇: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赴上海培训学习”有感
初秋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我怀着寻梦的心来到了“秋似洛阳春”的上海。在这里,我每一天都可以聆听到教育专家的报告,听取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他们以自身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
我想,对于几位老师的精神,只用只字片语是无法表达完的,那么我就谈谈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点吧。
一、80后班任达哥的智慧人生
他虽然有着稚嫩的面孔,却是一位有智慧的老师,一直以来都在享受着快乐教育的每一秒,他怀揣着教师梦在教育的长廊里徜徉。他内心迸发着热情,他有着智慧的思维,他还有着老师难有的坚持。感悟一:给学生极高的定位。
他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就建立“愿憬”——愿望与憧憬,给教授的学生都做规划纲要,让学生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孔子教育学生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想这个小达哥老师真正领悟了孔圣者的意图。在与学生第一次接触就在学生内心种下了美好的种子,在班级建立学规,所以他所教育的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的期待中成长、成人、成材。
感悟二:关于“温和”的持守。
小达哥老师在教育学生的生活中,他始终坚守着用宽容,反对用专制、暴力的方法,他认为暴力对于解决问题往往无济于事。只有温和、宽容地对待学生和一切事情,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把事情办好。他在学生上课说话犯错时讲“破窗子理论”,用故事告诉学生以道理。就如我们都知道的故事一样,“在极寒冷的冬天,为了把人的棉衣脱下来,冬风狂暴地刮起来,但却只是使人把棉衣裹得更紧;而当太阳出来照着他的时候,那人便自动脱下了棉衣。“故事的寓意是极其明白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绝不能简单地压制他们,用纪律制度去逼迫他们就范,用“冬风剥棉衣”的办法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二、黄静华妈妈老师爱每一个孩子的伟大人生 感悟一:教育的水就是情,就是爱。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而我们的黄妈妈老师用一个转变坏女孩的故事验证了教育的水就是情,就是爱。她用真诚,以心灵来赢得心灵。她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教育着每一个学生,拥有花苞心态去期待学生花的开放。她说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
感悟二:真正的起跑线是培养好习惯。
她说成功的教育是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但是说实在的,坏习惯很容易养成,好习惯却得之不易,如果不加以坚持,还有可能丧失。所以,她最后说改进坏习惯就要老师付出几十倍的时间,她就是这样教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的。
三、周增为书记“培育大写人”的责任人生。感悟一:热情和创造力是优秀教师的共同点
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忠于职守,对本职工作极度负责,刻苦钻研,对本职业务精益求精。每个教师都要让自己朝两大领域发展:厚重的人格魅力,深邃学问底蕴。从而追求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教育的热情给我们的动力是如此之大的,会促使我们不断地进修,不断学习,享受着和学生在一起的日子,珍惜所有的教学机会。感悟二:寻求有效的教学。
她提到要在“准备考试和传授知识之间寻求平衡”。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想,我这个不完整的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探索钻研,带着一群群不完整的人把每一步尽我所能的走好!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努力睁开第三只眼看花开
——“赴上海培训学习”有感
单位;第九中学
姓名:刘丽君
第三篇:第三只眼看教育
第三只眼看教育
——记寒假家教社会实践心得
这次寒假因为我们专业放假比较早,所以我在六启家教中心做了为期半月的助教。我的工作是每天晚上辅导学生们的课外作业以及疑难问题,家教中心那里是一个助教负责一个班的,而我班上是5个学生,他们都刚上初二。
不得不说,由于教育的改革,出来的弊端和优点是非常之多的。同时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大家会为了争取那一点成绩而放弃了一些本来很重要的技能,而由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人了。
其实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真的是感触颇深,对于孩子们的负担我也是深表同情。首先,他们晚上了还在做功课,这是父母对教育的看重,也是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也许有的是父母强迫的,有的是自愿的,有的可能坐在那里头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毕竟他们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每天我去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上他们的课外作业,做完了给我检查,然后再修改才行,而且我的工作时间标准是2小时。但是说实话,我没有哪天是准时的2小时后下班走人的。关键就在于他们的作业,他们的问题!
怎么说呢,他们的作业其实在我们眼中不算什么的了,因为我们经历了高中堆积如山的作业,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数外各一套题会是什么概念?老师们都强调的是题在于精而不在多,但是他们布置下的作业却是另一种状况了。我也看过他们的题目,我是觉得很简单的了,虽然那么多年了有很多遗忘,但是当我看一眼教科书我就可以解决那些问题的。但是学生们不一样的,他们要思考,的确也是巩固练习,因为他们的课外作业全是当天学的内容,不过他们却不会做,为什么呢?
这就应该联系到课堂了。我有看过他们做的笔记,很不错的,大家都写的很工整详细。但是当他们不会做了我叫他们看笔记时他们却不太能看懂,是看着笔记都不太能看懂那种,很严重的问题了吧!这比我们讲了题以后直接做原题做不懂还要严重!因为这说明了课堂上其实他们学的东西简直都是模糊概念的,就以一个勾股定理为例,当学了直角三角形以后处理作业就应该首先考虑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吧,但是他们都不知道,我也仔细的给他们讲过了,不过我觉得效果并不好,关键是课堂,课堂一分钟可就相当于课下十分钟了。
这可能与老师上课的方法有关吧。虽然我没有站在课堂上授课,也不太懂得教学的方法,但是我却可以看到教学效果,我想既然身为老师,这一点应该具备的吧。再联想到家长们对孩子的关爱,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所以在课下又给他们请了家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优秀的成绩,以后可以考个好的大学,学到更渊博的知识,出人头地,因此家长们见面多半都是以孩子的学习为交谈对象,这完全没有错,但是家长们忽略了知识技能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区别。一味的学习书本而不交际,不实践,是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的,就像医生背得再多的书,但是也是有局限的,只有多给人看病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同时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各行各业都是以科技为主,但是希望家长们可以看到这两面性,不要误导了还在成长的孩子们。
我记得有一次给一个学生讲题,我用了两种方法给他讲,第一是他们课堂学的,另外一种是课外的特别简单的,但是我叫他写简单的那种的时候他却说不行,因为他们老师说不能用课外知识进行解答。我顿时无语,我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都鼓励大家创新思考,课外查找资料,但是现在那老师居然叫学生只能一板一眼的按照学习的知识做题!这应该是与考试有关的吧。因为试卷答题讲究格式,而阅卷老师看答案可如一目十行是啊,所以学生的答卷必须给老师清楚的感觉,慢慢的就发展到了这一步了。这个变化是教育的悲哀吧,格式必须要的,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嘛,但是老师却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要求的,是该说老师是严格为学生呢,还是业绩为自己呢?
以小见大,学校的老师们为了业绩,多半都是这样吧,这可以说是曲折的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其实它不只是为考试,更是为了人才服务的!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组合,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健康的学习。为了祖国的栋梁,真心希望这一套组合可以给予孩子们真正的知识!
第四篇:冷眼看两会
“我们开会,前面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的没有时间了”。石钟山教授的10分钟言论,可谓是精辟。
就目前从媒体上看到的两会报道来说,也应该去除那些歌功颂德的而部分直奔主题。现在媒体报道不是明星代表、伟人后人就是民族代表、美女代表,但就代表的提案、群众的大事、国家的要事却少有提及,明显有些喧宾夺主。
《孟子·离娄章句下》讲过一个故事:子产主政郑国的时候,用自己的驾乘去帮百姓渡河。孟子对这件事的评价是:“惠而不知为政。”意思是说,这只是小恩小惠,他并不懂得为政。他要是懂得为政的话,就该把桥修好,让百姓不为渡河而发愁。君子只要把政治搞好了,他外出鸣锣开道都可以。今天人们对政治家的要求,比孟子的时代更高,即便修好了路,也应该亲民一些才好。
时下“歌功颂德”应经成为我们开会的“潜规则”。
实际上,在开会的时候,尤其是两会这样难得的会议,代表、委员们更应懂得珍惜:不仅要珍惜有限的会议时间,而且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与会机会。这样,代表、委员们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民的意志表达出来,把代表、委员的职责发挥好,这才是代表、委员所要做的事。至于代表也好,报告也罢,有什么功劳,有什么好处,人民群众心里都清楚。尤其是报告,有什么好的,好在哪里就不必说了,因为人民群众是看得懂的;恰恰相反,报告需要代表、委员们审议的不是有什么好处,而是存在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一年一次的两会,倘若代表、委员们在10分钟的发言时间里,都用8分钟去歌功颂德,那么,代表、委员们还会有时间去审议报告吗?很显然,如此低效率的两会,开与不开又有啥区别呢?同样,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应该抓住有限的版面及时间去多报道那些和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提案,不要再纠缠到代表个人的“私密”上了!
第五篇:第三只眼看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三只眼看转型
作者:
来源:《E药经理人》2013年第09期
在第五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与会者提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转型”。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是:20年前,一批民营医药企业诞生,很多产品卖得很好,并不是因为它有专利,而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之后的20年,如果中国的医药行业还靠机会主义在市场上竞争的话,将没有前途。
这是个什么样的“好时代”?听起来抽象,其实说穿了就是“以药养医”的时代。
不用回溯很长的历史,最近的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近5年来,全国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仅为10%左右,但就是在这样微薄的支持下,全国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却增长了约58%;而从医疗机构收入构成来看,药品费用占比近5年来—直维持在50%上下,撑起了医疗机构存续的半壁江山。
也就是说,尽管今天以药养医的体制积弊已是众矢之的,在很多方面医药行业亦深受其累,但必须承认,正是这一体制,使医疗和医药两个行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达成紧密的共生共荣关系,医药行业事实上多年来一直享受着“以药养医”带来的体制性红利,因而“很多药没有专利,也可以卖得很好”,因而“一家医院就可以养活几家药企”。
这些年,业内每每谈起“以药养医”,“利”的一面甚少提及,但其实又都心照不宣:当出于理性宣示要革“以药养医”命的时候,也意味着到了跟这样一个“好时代”说再见的时候。按照这个逻辑,转型是大势所趋。
然而人性是有弱点的——在紧迫的事和重要的事之间,我们会优先应对紧迫的事,而长期与结构性趋势带来的挑战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放一放”;亦或是心存侥幸,“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毕竟时至今日,以药养医虽已是明日黄花,可医改工程浩大,难以一蹴而就,既得利益还在,“好时代”尚未终结。这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转型为什么不容易?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中国医药企业的战略转型还远非到生死抉择的地步,而是为了更好地跨越,从容地进入全新的时代。因此它不是一个普适的选项,它只适合那些富有远见而非亦步亦趋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追求价值创造而非一味逐利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敢于自我否定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能够苦心孤诣的企业,它只适合那些决心赢得未来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