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5:4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第一篇: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摘要]当前,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基层党建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组织保证,在整个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核心作用。深入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和谐校园;创新

[作者简介]梁桂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6-0163-0003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高校基层党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一)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支撑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和谐校园也将直接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软环境。

(三)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高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即软实力

任何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促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的发展,这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

二、高校基层党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势头良好与深层次矛盾并存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和谐发展问题,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匹配等问题,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强高校基层党建,才能使高校在应对现实发展的挑战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只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巩固,才能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创新工作思路,做出新的成绩,实现新的跨越。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必将促使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关系趋于协调,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统筹、协调、全面的社会发展体系中来;并且根据社会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之成为高校工作进入新轨道、打开新局面的重要战斗堡垒。

(一)高校基层党建在应对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浪潮全球范围内的推动下,作为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智力资源载体――高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高校作为最前沿的思想阵地,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必将对高校整个特定范围的思想阵地造成重大影响。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多元经济不断涌现,多元的经济推动多元的思想,尤其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高校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思想冲击。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关系着党在高校这一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层级领域内的执政能力的完善,关系着党在高校领域内的执政基础的不断巩固和提高。如何在诸多外来思想的冲击中加强思想统一,形成思想合力,把高校师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通过党的建设加强不断粘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推动高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原动力,具有重大影响。

(二)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保证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先锋队”[1]。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业务组织和管理能力及驾驭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最终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整个高校工作能否良性推进。领导班子作为一个学校或单位的领头羊和火车头,必须对高校领导班子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采取中心组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请专家辅导与深入研究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计划性、时效性与针对性。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形成集中精力干事业的领导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

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在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肩负使命,责任重大。为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2]。党员遍布学校的各个岗位,有的是行政领导,有的是业务骨干。他们的作用决定了各级党组织的状况,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党员要以党的事业为重,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党员形象,认真解决好自身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问题。

要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尤其是学生党员工作。做好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和经常性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关于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的需要,对于提高党员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党员遍布于各系部、各班级学生当中,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组织性、纪律性,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对于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指导和导控,具有重大现实功用。

三、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刘云山在2006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京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曾强调,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努力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巩固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不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发展[1]。

(一)加强发展院系党员工作,发挥建设和谐校园的骨干作用

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学校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在发展学生党员方面,学校党委应充分利用二级党校这个教育培训阵地,对所有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实行分级教育培训机制,即入党启蒙教育、入党前的重点教育以及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切实将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为例,应当不断完善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与系部之间的有机对接,发挥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与系支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尤其以学生辅导员作为此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争取把学生工作做足做实。

(二)巩固和完善学生党支部,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源自基层,因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要落实到基层,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最终也体现在基层[2]。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牢固的组织保障作用。

(三)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1.依托学生党支部,不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大力倡导学生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学习党的重要理论等活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方面,形成360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覆盖,不断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原动力。组织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机体系,教职员工要做学生的知心人、领路人和贴心人。创新形式、开拓多种渠道,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把学生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通过学生党支部的覆盖不断地加以发扬。

2.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用QQ群的形式,把学生积聚到一起,把定期班会和“QQ班会”结合起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正确指导。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同时,给予和谐校园建设新的活力和思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把握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是高校和谐发展,营造师爱生、生尊师的良好氛围的重要基石。

现代社会,网络发展风起云涌,网络具有跨时空、低成本的特点,在当今大学生这类年轻群体应用更加广泛,事实上已经成为高校思想状况重要的交互平台。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建立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和“三个代表”理论学习网站,对于学生的网络教育由“围堵”变“疏导”,也应该成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途径。通过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自己的邮箱及其QQ号码,及时回答学生问题,解决生活、学习上的疑难,在网上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也可随时预约谈话,不断交流思想,用互联网在学生和党员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网络教育成为随时向学生敞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教育的重要辅助课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地处偏僻,虽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定上网条件,但仍无法百分百满足学生的网络需要。所以,利用互联网的组织形式,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对于减少学生外出上网,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3.拓展大学生党建网络阵地,建立“网络党组织”

现在,各种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猛发展,舆论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舆情导控也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进行导控。因此,高校党建要从这个时代特征出发,适应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开拓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这不仅是工作载体和手段上的创新,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程度,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虚拟的网络党支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网络虚拟情感需要,维系了学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又可以使党支部的工作发挥得充分;既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又满足了和谐校园的情感基础,可谓双赢。

[参考文献]

[1]陆恒,周屹峰,褚衍松.略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3).[2]高校党建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EB/OL].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创新学校党建工作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创新学校党建工作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党委

一、科学定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 《江苏省中小学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指出:在中小学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党组织应发挥监督保证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负责同志首先要对校长的工作给予信任、理解和支持。在日常工作中,党组织应积极参与重大决策,形成决议后要全力贯彻执行,努力多干事,多出力,多支持,多排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做到支持而不包办,保障而不代替,监督而不挑剔。

目前,学校“一校四址”,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都加大了。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党政组织经常宣传、反复强调要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顾全大局的意识、责任服务的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在保证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党委十分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使党组织在学校一切工作中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应有的地位。其具体做法有三:

一是完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集体。⑴继续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委员、校级领导每月一次的集中理论学习的制度,努力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心组的学习带动全校教职工的学习。⑵参加上级安排的学习和培训,如每年的暑期校长培训班。⑶认真组织寒暑假期干部学习班,努力办出实效,办出特色,将学习班办成提高认识、明确

思路的“加油站”。

二是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目的是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在校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评选先进工作者程序”、“招生工作程序”、“引进教师工作程序”、“重大财务支出、工程招标工作程序”,保证了决策、办事的制度化、规范化。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我们努力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做到“三个支持”、实施“七个沟通”: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党政关系、正副职关系、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做到“三个支持”,即做到中心工作全面支持、日常工作主动支持、棘手工作热情支持。实施“七个沟通”,即实施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决策之前预先沟通、涉及全面主动沟通、认识不一再三沟通、决策改变重新沟通、正常工作定期沟通、情况紧急事后沟通。这些做法,使领导班子形成了按规矩办事的习惯,强化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在创造政绩中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整体合力。三是完善对干部“培养、使用、教育、引导、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提高干部的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学校中层干部是否得力、精干,对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干部。我们积极探索干部管理工作新机制,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实施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对新提拔的干部实行一年试用期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培养干部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干部交流和轮岗,进一步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步伐。我们坚持扩大选任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使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促进干部奋发向上。2000年开始,我们加强对中层以上干部的考核工作,实行考核通告制和考核工作责任制。我们把学校骨干教师对中层干部的评议情况以及中层干部互评的情况如实地转告本人,对中层干部的触动很大。许多同志自觉对照评议结果,反思自己的工作,积极改进工作。2002年,我们又组织新上岗的干部述职,并逐个谈话,促进了干部的健康成长。

2004年,又组织全体校级领导面向全体教师述职,并请教代会代表进行评议,反映也很好。在区委组织部和区教育工委对我校干部的考核中,中层以上干部26名,综合得分80以上为100%,是全区教育系统

得分率最高的学校。

2005年以来,党委每年都在教代会或全校师生员工大会上,让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并接受群众的测评,促进了干部队伍综合素

质的提高。

2006年暑假干部培训班上,学校常务副校长孙汉洲向集团中层干部作

了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的报告。

2007年1月,为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各校区又顺利地开展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选拔出一批德能兼备、享有群众威信的中层干部,增强了中层干部队伍的活力。

二、突出重点:坚持抓好学校三支队伍的建设工作

学校党建工作,主要是人的工作。教职员工往往从党员身上、党组织的工作中来看我们党。我们常讲,我们党员的点滴表现、我们党组织的点滴工作,应汇成我们党的形象。我们强调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同时也根据党委的职责,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工作,让师生们看到

和体会到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多年来,我校党政组织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提高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等“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龙头工程、形象工程、师表工程等“三个工程”为抓手,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楷模,一个支部一座战斗堡垒等“三个一”为主线,为推动

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做积极贡献。

⑴建设一支能承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领导班子的龙头作用,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在2003年校风建设中,学校出台了《心态决定一切》一、二、三、四系列文章。《心态决定一切》之一,把干部应具备的心态归纳为三个方面:对自己为人要“公正清廉,胸怀宽广”,对工作岗位要“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对学校发展要“开拓进取,永不满足”。这是学校对干部的总体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自觉地经常地用这三句话检查、对照自己,努力按照这三句话去做。在具体工作方面提出干部要做到“四勤”,即勤学习,勤思考,勤干事,勤总结。只有做到这“四勤”,才能成为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学校党委以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目标,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学习制度,开展学习活动,完善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制度。这些措施,加大了对干部管理和培养的力度,实现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目标。⑵建设一支团结、奋进的党员队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

校三个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党委结合学校的工作,不断提出一些响亮的口号,要求党员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强化党员的表率作用,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2001年,我们提出“共产党员的思想素质高于群众,师表形象好于群众,各项工作业绩超于群众”的口号;2002年,提出“共产党员的表现要让群众能看出来,共产党员关键的时刻能站出来,共产党员经过努力能把群众带出来”的口号;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党员教师做‘教育教学科研的排头兵,做精神文明的示范者,做教师、学生的知心人’”、“在学校工作中,困难面前有党员,争挑重担的是党员,突击攻关的是党员,多做贡献的是党员”的口号。我校共产党员在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表率作用、旗帜作用。在这方面的主要活动

有:

一是2001年鼓楼区教育工委号召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我校党委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策划,按照设立岗位、确定岗员、岗位承诺、在岗示范和小结评价等五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为期三年的党员示范岗活动成绩显著:第一批示范岗2001年“7•1”前挂牌,共28人;第二批示范岗2002年元旦前挂牌,共56人;第三批示范岗2003年前挂牌,55人;2003年“7•1”前做到全体党员都参加了示范岗活动,示范岗活动覆盖率100%。党员在岗的示范性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2002年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优秀的师德是党员教师的标准。学校党组织以“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题,在2002年师德建设年活动中,组织党员教师谈师德,用特级教师、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其他教师。我校在代表江苏省中学接受教育部的师德建设检查、验收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得到了较高的评

价。

三是2003—2004年开展“做教育教学科研的排头兵”活动。在整个社会呼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党委号召党员教师争当“教育教学科研的排头兵”活动,要求党员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带头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2003—2004年两年里,校党委和校长室组织了全体共产党员在各校区开展观摩课、研究课活动。我们要求每一位党员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必须上一堂公开课、观摩课或示范课。我校党员教师“实践课改新理念、争当教学排头兵”的实际行动,在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我校每次中考、高考及各项检测年级成绩第一名的基本是党员教师任课,他们确实表现出“思想素质高于群众,师表形象好于群众,多项工作超于群众”。群众评议时教师们说,“二十九中党员教师个个是好样的”。在他们的带动下,二十九中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求入党的人数特别多,愿望也特别迫切。党员示范岗活动,展示了党员教师的风采,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先锋带头作用,树立了党员

优秀群体的形象。

四是2005年下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区委、区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党组织从2005年7月份始开展了长达半年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开展的学校党员干部“五带头”(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解决在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干净干事、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三党小组“一带三”(一位党员教师带动三个后进学生)、各支部“八查”、“六比六看”(“八查”即:查宗旨观念牢不牢,查纪律观念严不严,查思想观念新不新,查群众威信高不高,查整改意识强不强,查工作作风实不实,查工作方法对不对,查表彰作用大不大。“六比六看”即:比敬业,看谁为民执教诚;比形象,看谁师生口碑佳;比专业,看谁专业业务强;比效率,看谁办事效率高;比管理,看谁管理服务水平好;比业绩,看谁教育、教学工作成绩优。以及在全集团党员教师中开展的“真心向你承诺,真诚为你服务”等系鲁专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测评结果表明群众满意度高,认为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和党员思想实际,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进展顺利,发展健康,成效显著,在全体党员教师中产生了良好影响,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推动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五是2006年在全体党员教师中开展的“有效教学”活动。2006年,为配合学校提出的“三个有效”(有效管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治校方略的实施,党委专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投入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先后召开有效教学文章学习会、无效教学表现排查会和有效教学方式方法交流会,有力推动了全校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2006年高考取得了创历史新高和获得全市高考综

合奖的佳绩。

⑶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能的优秀教师队伍,全面

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校本培训论文《心态决定一切》之二,把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要求要“为人师表,与人为善”,二是对工作岗位要“勤勉敬业,忠于职守”,三是对学校发展要“渴望崇高,追求卓越”。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经常用这三句话来检查、对照自己,努力按照三个方面的要求去做。对教师也提出做到“四勤”,即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创新、勤于研究,以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办人

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修师德,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我校广大教师以自己爱生敬业的大量事实表现出极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学校赢得较好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二十九中教师形象。各校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身边的模范典型事例教育教师,用正确的集体舆论鼓舞教师,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和弘扬教师中爱生敬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人好事,让教师用真心、爱心、耐心、信心、进取心来对待学生和鼓舞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二是立师规,健全师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师德教育是一个促进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正面教育,铸师魂,修师德,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也要立师规,健全师德教育的保障机制,营造一个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团结、奋进的氛围。学校党委根据《南京市师德评估细则》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从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工作纪律、行为情操、仪表风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运用评比、检查等手段推动师德建设。三是练师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真功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是为人师表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们狠抓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使办学质量大大提高,使我们的教育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多年努力,学校现有全国劳模1人,省劳模1人,市劳模1人,省333工程人员3名,南京市名校长和名教师各1名,市学科带头人16名,区学科带头人21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50多名,是南京市中

学人数最多的学校。

三、精心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和提升党员综合素质的形

式多样的大型活动。

党委自2001年至今的六年中,发展了16位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党组织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新的活力。

六年来,党委几乎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党员活动,例如:2000年在省消防指挥中心举办了“拥抱新世纪”卡拉OK大赛;2001年在山西路广场举办了“教师回报社会”教育咨询活动;2002年在校风建设中开展了“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活动;2003年开展了“党员教师谈师德”和“有效教学研讨”活动;2004年在先进性教育中,开展了“真心向您承诺,真诚为您服务”、“六看六比”和“一带三”活动;2005年开展了“做有觉悟、有本领、有作为的共产党员”活动;2006年为庆祝建党85周年,开展了参观华西、无锡、苏州工业园活

动。

六年来,党委还先后邀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杨瑞清、感动中国人物张云泉等英雄模范人物作事迹报告,邀请省教科院副院长杨九俊、南京大学王德宝教授、南师大赵凯教授、省党校汪教授、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等专家学者为全体教师和党员作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先进性教育

和国内外形势的报告。

由于六年来党委工作的开展富有成效,使得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较大的进展: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在成为省重点中学和国家级示范高中之后,又顺利转评为省四星级高中;1999年,学校党组织评为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教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师群体;2002年,我校代表江苏省中学接受国家教委师德检查团的验收,受到了很高的评价。200年,学校党委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南京市党建工作创新先进集体;还先后被为江苏省“教师回报社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江苏省红旗团委、南京市退协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志们的通力合作和积极支持,在此我代表党委向大家付出的辛劳和智慧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四、展望未来:创新党建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党委六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的认识集中到一点,那就是:没有创新,党建工作也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生命力。学校基层党组织只有注重对工作对象的调查研究,才能在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只有坚持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才能在教育教学这个工作重点上有创新;只有抓住党员干部、教师群体的先进典型,才能在工作实效上有创新;只有规范对教育活动的管理,才能在工作机制上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必由之路,只有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党建工作才会充满活力。我们将沿着党建工作创新之路走下去,使我校党建工作不断攀登新台阶,不断提升新水平。

1.工作思路

明确一个工作目标:以党建工作,促校园和谐。

完善两个工作机制:完善党内工作制度,完善群众组织工作机制制

度。

抓实三支队伍建设:抓实干部队伍建设,抓实党员队伍建设,抓实教

师队伍建设。

牢记四句工作口号: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党建工作制度,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

2.工作要点

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及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做好五个方

面的工作:

(一)明确工作重点,增强党组织为师生服务功能,提高师生凝聚

力,合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完善工作机制,为领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党委将着重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机制的建设:一是工作决策机制,坚持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二是检查评估机制,坚持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干部述廉述职制度与考评制度。

(三)完善工作职能,发挥党委统领师生员工思想、推进学校和谐发展、协调各方利益、服务师生员工、建设党员队伍和发展党内民主等

六个方面的基本职能。

(四)创新工作方法,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以增强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五)巩固党建工作成果,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环境。多年的党建工作实践,我校党委积累了一些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经验成果,我们要充分把这些宝贵成果运用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上来。一是要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拓展和谐校园建设内容。二是要努力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以树立和谐校园建设的榜样。三是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坚持以校园精神作引领,以校园物态作配合,以校园行为作印证,以校园制度作保障,营造和谐校园建设的氛围。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学校党委的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党委在切实发挥学校政治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的同时,将着力夯实基础,认真抓好各校区党总支及其各个党支部的各项工作。目前,全校有4个党总支和13个党支部。党委首先将通过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政共同负责的科学的运行机制,强化各党总支的地位和作用,以保证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完成;党委还将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坚持目标考评制度,以增强党建意识,进一步促进各党总支部和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总之,我们要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事业责任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好党建工作,在“追求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发展”的征途中,再创辉煌,再立新

功!评论

第三篇: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摘要: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内涵、特征以及重要性的探究,研究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些要求,我们得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互相支持,构建和谐校园对今后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意义深远,因此,今后必须加快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步伐,以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参考文献:《论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及其意义》方正泉著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保障,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社会由众多社会组织组成,只有各个组织和谐,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高校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校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为此,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应从和谐校园开始。

和谐社会的起源于发展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模式。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和谐”的概念:“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并提出了“整个天是一个和谐”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和谐”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之中,早在传说的上古时代,伏羲就制作出了八卦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阴阳和谐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便开始把“和”作为一

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究。儒家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等“和”理念的经典描述。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很大。因此,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了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关于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学界并无定论,例如,方正泉认为,和谐校园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公平正义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诚信友爱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

因此,我们就各方面对和谐校园的不同定义总结出一点个人的看法。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总之,高校和谐校园就是指高校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包括高校内部各要素的和谐和高校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

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促进高校和谐的基本要求。周济同志讲,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和培养的场所,要自觉树立并带头实践“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第一、“ 以学生为本”,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分析判断、成为有道德判断能力的人;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与他们一起感受生活、体验道德成长;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

第二、“以教师为本”,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落实教师的办学主体地位,要着力改善教师工作、学习与成长的软硬件环境,做到物质条件尽量要好,软环境一定要优,为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教师的可持

续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关键是人,关键在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和表现。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高校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校园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校园外部的人际关系。

校园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第一、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学校领导要尊师爱师,善于倾听教师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第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与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重要渠道。教师首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自己高尚的节操,渊博的知识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学生则要尊重老师,刻苦学习,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教育工作;第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应该真诚友爱,通过人际交往,满足自己对友谊、归属、安全点的需要,从而更加进步,获得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首先,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校园的和谐,高校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的摇篮,高校校园的和谐,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而高素质的人才,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是必不可少。

其次,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高校的发展,稳定是基础,只有社会稳定和谐了,高校才有可能获得一片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互相分不开的。

最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利于传播和谐社会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具有示范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榜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将会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至关重要。

第四篇: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深化“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切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就要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倡导创新观念,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创新文化氛围。高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增强推进党建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当前,党建工作创新就是要围绕这些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的贯彻落实来进行。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展开。一是把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学懂弄通,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来。二是把这些新部署、新要求、新举措落实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中去。三是善于抓住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拓展视野,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最后党建工作创新,应当注意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效。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高校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这个中心,围绕“十一五”奋斗目标,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取得实际效果。二是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国情、省情和校情,紧密结合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对策。三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基层党组织大胆实践,开拓创新。要善于发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1

用以推动面上的工作。四是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实现继承。五是必须坚持落实与创新的统一。通过抓好落实,呼应以前工作,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通过改革创新,把高校党建工作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地推向前进。

第五篇: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分会范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内部关系协调,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3)师生员工宽容谦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谐相处;(4)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高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教职工自愿相结合的群众组织,同时,又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是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会员和教职工利益的代表。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基层工会是高校工会组织的前沿阵地,是落实上级工会组织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增强高校基层工会的活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意义

1、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会工作的领域进一步拓宽,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责任进一步加重,工会工作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广大工会干部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到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从活动载体、运作方式到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都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走出工会工作的新路子,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

2、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各级工会必须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机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积极作用。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发展大局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目标任务上来,是高校基层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因此,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和内容,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建立具有时代特色和内涵的教职工服务保障体系,已成为高校基层工会积极构建和谐学校

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创新高校基层工会的工作理念

1、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要努力完善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工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推进民主化管理。其次,要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指导他们用改革的精神破解工会建设中的难题,用创新的思路增强工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第三,工会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研水平,增强研究能力,深入教职工,及时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中。第四,要加强工会的宣传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倡导工会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积极向媒体刊物投稿,为改革与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教职工

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净化人际关系,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上来,把教职员工的兴奋点、关注点吸引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基层工会要紧密联系学校的中心工作,主动思考,努力创新,用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参与和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建设,使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更加有利于人的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是校内矛盾调节器、和职工生活减压器的作用,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和主题活动,化解各种矛盾,促进教职员工将个体追求与学校办学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使和谐校园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三、创新高校基层工会活动方式

1、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是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动力

作为高校基层工会组织要想有所作为,也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创建学习型工会正是基层工会增强活力的必然选择。第一,要将创建学习型工会与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履行工会基本职能结合起来。工会干部要带头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通过不断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教职工的知心人;要通过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办

事效率,增强为教职工说话办事的本领;要通过学习,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理论研讨,总结经验,大胆改革和创新。第二,要将创建学习型工会与加强岗位练兵、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结合起来。基层工会要积极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加强教师业务素质;要特别重视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在教学、科研、进修以及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条件;要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进修提高,支持教师申报高级别科研课题,支持其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第三,要将创建学习型工会与凝心聚力、提高决策民主化结合起来。基层工会在创建学习型工会的过程中,要通过开展业务学习、交流研讨、召开教职工大会和工会会员大会等形式,不断提高教职工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项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是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基石

高校基层工会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基层工会要围绕学校的奋斗目标,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为载体,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会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要把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项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抓手,帮助呼吁解决关系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3、加强师德建设是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灵魂

高校基层工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院教职工的头脑,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组织教职工参加政治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建设维权机制是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有力保障

基层工会作为高校基础工会组织,同样肩负着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一是基层工会要进一步完善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要通过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组织广大教职工积极献计献策,共谋学校发展

大计。二是基层工会要坚持密切联系教职工,热心为教职工服务,反映教职工的合理意见和要求,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积极参与研究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三是基层工会还要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办实事、解难题,真正把教职工的生活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5、创新活动载体是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加强学校与教职工利益共同体建设。增强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沟通,致力于通畅教职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联系渠道,增强相互间的沟通、理解、信任,奠定构建学校和教职工“利益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围绕弘扬和宣传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文化,提高和开发教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增强学校对教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和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团队意识。第三,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在新形势下深化“教工之家”建设,要不断赋予其具有时代特征的深刻内涵,突出“关爱、敬业、双赢、强基”主题,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建家合力。通过建家工作,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有为工作”的新理念,切实办好教职工的活动阵地。把教职工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使基层工会“教工之家”真正成为教职工充分信赖的“温馨小家”,进而在广大教职工中逐步形成以校为家、爱校如家的氛围,使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6、丰富文体活动是增强高校基层工会活力的润滑剂

基层工会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如联谊会、乒乓球比赛、寒暑期疗养、健身活动、师生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等。在组织开展好全院性教职工文体活动的同时,基层工会还要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摄影、征文、演讲、大合唱、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教职工乒乓球比赛、教职工排球比赛等,以充分展示学院教职工的风采,从而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

下载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筑健康和谐企业文化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构筑健康和谐企业文化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字数:2618 来源:民生周刊·学术版 2013年10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引导、规范员工的工作行......

    加强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加强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勾画出了未来农村社会的发展蓝图,为当前和今后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

    坚持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推荐)

    坚持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创......

    坚持创新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创新党建,构建和谐校园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我院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院学生党支部在校党委组织部和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党支部和全体......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讨(精选)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讨 培训党总支巴特尔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

    刘建平:加强高校党建 推进教育创新

    党的十六大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任务。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教育创新,必须把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作为......

    推进经济发展和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沱江

    推进经济发展和基层党建,构建和谐沱江——省领导来我市视察汇报沱江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位于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三峡和三峡的东大门。全市国土面积1310.4平方......

    我校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我校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校园新闻 2009-5-15 宣传部 发布 构建和谐工大,建设和谐校园,对于三校合并、大力促进全方位融合、建设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我校来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