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6:5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范文模版)》。

第一篇: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范文模版)

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

地资14.2 姚鹏 20141541039

一、“十二五”中国工业的发展

1.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突出表现就是重化工业的总量和在工业中的比重都得到了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产值38.68万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5%,较“十五”末增加2.9个百分点。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搭建了基础平台,另一方面也引发了部分行业突然投资过度、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就业压力加重等许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社会问题。因此,平衡处理重化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将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十二五”时期,随着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迈进,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城市化加速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预计重化工业化步伐还将加快,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然可能继续上升。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工业进程的持续推进,预计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增加速度将有所放缓,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有所降低。“十二五”时期,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将是转变发展方式,集中表现为深化发展。

2.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速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十二五”时期,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整、优化和提高,并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重点是发展数字化、精密化、集成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快向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三是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快向基于产品提供综合服务模式的方向转变。四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集群化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要打造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若干行业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国际化程度高、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强、管理先进的产业集群区。3.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国际金融危机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提速。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对于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日益深刻。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使得中国不可能再走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而必然是将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常而言,根据人们对工业化理解的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可以从三个层面予以界定,即从工业行业层面理解为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从产业层面理解为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从经济社会层面理解为信息化与整个经济社会的融合。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成就

1.产业层次结构: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并举。“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方向将是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相结合,即一方面要加快对传统产业中的过剩和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并通过技术改造等优化这些产业,另一方面则要加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行业。

2.产业组织结构兼并重组和企业差异化发展。按照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正确处理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大、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

3.产业技术结构: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提速。“十二五”时期我国着重从技术改造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两个方面提升工业的技术水平,使我国经济发展能实现由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

4.产业布局结构:集聚化发展和差别化调控。在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中,加强了现代化港口及港口群建设、布局临港工业、错落发展城市群成为核心,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肯定港口、产业、城市位“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布局,意味着我国开始按照现代临海型经济观对沿海国土进行再开发,重构沿海经济地理,推动沿海区域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

参考文献: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2003:《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

第二篇:“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是1953—1957年的“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称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段是:2011—2015年。

五年规划与每一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五年规划,既是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部分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前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增长12.7%,2007年加速到14.2%,增速仅次于改革开放后最高的1984年。2008年,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速陡然回落到9.6%。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迅速出台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各国中实现率先回升,2009年经济增长9.2%,与世界经济下降0.6%形成鲜明对照。2010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回升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年第三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负增长或停滞困境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并率先回升,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加。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创造价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5.7%,年均实际增长10.6%,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5个百分点。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财政收入2007年超过5万亿;2008年超过6万亿;2010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2009年,在外需对经济增长为负贡献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8.9%。

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0年的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6%,比2005年提高3.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城镇化率提高到47.5%。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10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7%、18.7%,分别比2005年提高0.9和1.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2010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2.6%、22.2%和11.0%,分别比2005年提高4.4、2.3和2.4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迅速,薄弱环节和薄弱领域明显加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的五年。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加。“十一五”时期,城镇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2.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高速铁路从零开始,目前投入运营里程7055公里,全国铁路日开行动车组1000多列,日发送旅客达到92.5万人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时速350公里、380公里,甚至达到416.6公里,中国高铁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速”。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速……长三角、环渤海、中原城市群等,打破时空限制,凸显“同城效应”。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推动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提前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十一五”时期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5%,实现连续七年增产,连续四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

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9.9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38.3%,年均增长6.7%。在主要能源中,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比2005年增长37.9%,年均增长6.6%;原油产量2.03亿吨,比2005年增长11.9%,年均增长2.3%;天然气产量967.6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96.2%,年均增长14.4%;发电量42065亿千瓦小时,比2005年增长68.2%,年均增长11.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1.7%。2010年,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比2005年增长55.1%;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900万户,比2005年增长1.18倍,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0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

四、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

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2009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国在保持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家电、信息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明显提高。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6-2010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是“十五”时期的1.6倍。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连续18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对外投资迅速发展。“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增长强劲。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6.9%。

五、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年均减少405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4.1万亿元增加到26万亿元,增长84.4%。普遍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1辆,比2005年底增长2.9倍;拥有移动电话188.9部,增长37.9%;拥有家用电脑71.2台,增长71.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5.2台,增长1.1倍;拥有移动电话136.5部,增长1.3倍;拥有家用计算机10.4台,增长3.2倍。201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是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在23%的县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5亿人。出台了重点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六、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五年。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继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之后,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此,“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由老百姓自编的顺口溜伴随着这项政策,一起被载入共和国发展的史册,成为一座高耸的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61.8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26.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7年,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我们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昂首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丰硕。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60个,文化馆3258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达上千种,图书出版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得到空前重视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五年。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2005年提高22.4个百分点。201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长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提高24.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深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期间,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

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投资消费出口比例失调,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创新驱动作用不明显;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群众对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和住房难意见较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尽管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但我们坚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科学发展,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第二部分 “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规划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十六篇,分别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的规划目标是47%,实际完成47.5%,超出预期。“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城镇化率51.5%、增长4%的目标。这一目标若能完成,中国的城镇人口将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当然意义重大。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相比“十一五”的20%左右,下调了4%。中国对外承诺了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这主要依靠节能来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从指标上看,人口只有4900万的增长空间。应该说,这个指标反映的是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因在人均收入、医疗、教育等方面差距,全国不同区域的人均预期寿命差别非常大,如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2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为了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三个方面部署了十项重大任务。

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使我国不仅要成为生产大国,还要成为消费大国,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时期将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时期。三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一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二是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总之,“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还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未来五年,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既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也有许多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把握形势,清醒认识自己,才能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第三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城市深入开展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广大老年群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抚养比较低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老龄工作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物质、精神、服务、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打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老龄战略规划体系、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龄服务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和老年群众工作体系,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主要发展目标。

——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全国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

——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普遍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全面推行城乡建设涉老工程技术标准规范、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新建小区老龄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标准。

——增加老年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活动设施,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办学规模。

——加强老年社会管理工作。各地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80%以上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服务对象,基层老龄协会覆盖面达到80%以上,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0%以上。

(三)基本原则。

1.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确立老龄事业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紧密联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法规制度建设,统筹兼顾,综合施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4.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

5.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资源配置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和群众的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开展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6.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广泛开展孝亲敬老道德教育,加强老龄法制工作,为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三、主要任务

(一)老年社会保障。

1.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随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机制。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减轻老年人等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和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逐步提高统筹

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3.加大老年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贫困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因灾因病等支出性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4.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研究制定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群购买服务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发放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二)老年医疗卫生保健。

1.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和队伍建设。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各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强老年病医院、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应当设立老年病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护理、卫生保健、健康监测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开展老年人卫生服务的能力。

2.开展老年疾病预防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老年人定期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开展体格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好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

3.发展老年保健事业。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提供疾病预防、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为老年人家庭成员提供专项培训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精神关爱和心理支持作用。老年性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达到40%。

(三)老年家庭建设。

1.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2.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为老年人随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健全家庭养老保障和照料服务扶持政策,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政策,建立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

3.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强化尊老敬老道德建设,提倡亲情互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努力建设老年温馨家庭,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

(四)老龄服务。

1.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城市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老龄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服务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并将养老服务特别是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作为重点发展任务。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

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

2.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把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星光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本着就近、就便和实用的原则,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

3.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力度,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与完善,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十二五”期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342万张。

4.优先发展护理康复服务。在规划、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加强老年护理院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政府重点投资兴建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根据《护理院基本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地(市)级以上城市至少要有一所专业性养老护理机构。研究探索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

5.切实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监管。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机构准入、退出与监管制度,做好养老机构登记注册和日常检查、监督管理工作。寄宿制养老机构等关系老年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场所,要列入消防安全和卫生许可制度重点管理范围。

(五)老年人生活环境。

1.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缓解老年生活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人运动健身场所。

2.完善涉老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和实施监督制度。按照适应老龄化的要求,对现行老龄设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全面梳理、审定、修订和完善,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形成有效规范的约束机制。

3.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突出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环境的无障碍改造,推行无障碍进社区、进家庭。加快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道路、建筑物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无障碍改造步伐,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研究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继续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工作。

4.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创新老年型社会新思维,树立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和家庭发展的新理念。研究编制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指南,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六)老龄产业。

1.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

2.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重视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的研究开发。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

3.加强老年旅游服务工作。积极开发符合老年需求、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道路的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旅游的导游讲解、线路安排等特色服务。规范老年人旅游服务市场秩序。

4.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研究制定老年产品用品质量标准,加强老龄产业市场监督管理。发挥老龄产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信息服务和行业自律。疏通老龄产

业发展融资渠道。

(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1.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的财政投入,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扩大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党支部、基层自治组织和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好新形势下老年思想教育工作。

2.加强老年文化工作。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鼓励创作老年题材的文艺作品,增加老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积极开设专栏,加大老年文化传播和老龄工作宣传力度。支持老年群众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老年体育健身工作。在城乡建设、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中,要安排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加强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老年人达到50%以上。举办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

4.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9号),健全政策措施,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广大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发挥作用。重视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老有所为”的新形式,积极做好“银龄行动”组织工作,广泛开展老年志愿服务活动,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0%以上。

(八)老年社会管理。

1.加强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各地要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城乡社区(村、居)要健全老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成立老年协会的城镇社区达到95%以上,农村社区(行政村)达到80%以上。

2.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面向全体老年人开展服务,切实把为离退休老年人服务工作纳入社区服务范围。推进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十二五”期末,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0%以上。

(九)老年人权益保障。

1.加强老龄法制建设。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进程,做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工作,开展执法检查和普法教育,提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水平。

2.健全老年维权机制。弘扬孝亲敬老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加强弱势老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把高龄、孤独、空巢、失能和行为能力不健全的老年人列为社会维权服务重点对象。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维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尊严,杜绝歧视、虐待老年人现象。

3.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拓展老年人维权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重点在涉及老年人医疗、保险、救助、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加大对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的处理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青少年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增加孝亲敬老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尊老敬老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十)老龄科研。

1.抓好重点科研项目。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制定国家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好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开展区域性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工作,为制定老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加强老龄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按照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领域,统筹部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好人力资源支撑,服务老龄事业发展。

3.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

(十一)老龄国际交流与合作。

广泛开展双边、多边国际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老龄领域的重要影响,深化国际合作。密切跟踪联合国大会老龄问题工作组对建构老年人权利国际保护机制的动向,积极发挥作用,引导相关进程朝有利方向发展。积极研究借鉴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理念和经验,做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老龄项目。完成《国际老龄行动计划》在中国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加强老龄工作。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解决老龄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委协调、部门尽责、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格局。

(二)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工作思路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围绕涉老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老龄事业投入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老龄服务市场准入与日常监管、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老龄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

(三)建立多元长效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老龄工作实际,多渠道筹资,不断加大老龄事业投入。进一步完善实施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政策引导与体制创新并重,调动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事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老龄慈善事业。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老龄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养老护理员、老龄产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在相关专业开设老年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等课程。大力发展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

(五)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机制。

本规划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督促、检查有关部门执行,2015年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第四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等法规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居家养老在城市逐步开展并向农村延伸,机构养老稳步发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老龄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年均增加800多万老年人口。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年均增加100万。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变化相交织,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老龄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需要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力推进老龄战略对策体系、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老龄服务体系和老龄工作体系建设,从制度、物质,文化、组织、精神等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准备,切实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基本生活,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政三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工作方针,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完善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老龄社会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工作目标,确保老主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总体目标。

综合考虑“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龄事业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满足;老年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完善;社会敬老爱老氛围更加浓厚,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老年人权益得到更好保护,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三)基本原则。

1.坚持老龄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确立老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纳入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2.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切身利益作为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当前突出的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作为老龄事业的全局策略,着重体制机制建设,实观健康持续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养老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普惠化、均等化、社会化。

4.坚持家庭养老和杜会养老相结合,完善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促进代际和谐。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形式并存的养老模式。

5.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地区特点和人群特征,立足全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布局,关注特殊老年群体,稳步推进城市老龄工作,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推动老年群体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不同老年群体之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主要任务(一)社会保障。

1.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2.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硷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逐步降低个人负担水平。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以异地退休安置人员为重点,逐步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的费用报销问题,进一步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积极研究解决退休职工医疗保险断保问题,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使在职期间医保缴费累计达到—定年限的职工,到法定退休年龄可终身享受城镇职工医保待遇,确保老年职工病有所医。研究探索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

3.完善老年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帮助解决贫困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支持各地探索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因灾因病等支出性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4.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向老年重点人群发放老年补贴,促进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老年医户卫生保健。

1.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各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强老年病医皖,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医疗、护理,卫生保健,健康监测等服务。2.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预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老年人定期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综合干预,做好老年多发病研究工作,提供疾病预防、心理和精神健康、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促进老年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3.发展老年保健。广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运动健身和心理健康意识。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提供心理干预服务,针对老年人易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开展专业咨询辅导工作,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为老年人家庭成员提供专项培训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精神关爱和心理保健作用。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精神疾病的早期发现率达到60%,其中,70%得到干预。(三)老年家庭建设。

1.改善居住条件,积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老年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减少老年空巢现象。采取政府、社会、个人共担机制,积极帮助居家养老的高龄、失能老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2.强化政策支持。改革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为老年人与赡养人随迁提供条件。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异地转移办法。健全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和照料服务支持政策,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落实各地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政策,建立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

3.重视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强化尊老爱幼家庭美德建设,提倡亲情互助,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大力推进“老年温馨家庭”创建活动,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四)社会养老服务。

1.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整合社会和社区资源,加快建立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家养老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全国城市街道和社区统筹安排服务设施,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老年日间照料,卫生站和助餐网点的基本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50%以上的农村杜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综合设施和站点。

2.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社会筹集和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三无”老年人、失能老年人、贫困老年人、空巢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专业照料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十二五”期间,全国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的养老床位达到30张,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立一所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

3.优先发展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和康复服务。需求较大且有条件的地(市)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所以长期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为主要功能的专业性护理院,全国养老护理床位数应占高龄和失能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政府投资、资助的养老机构以护理型为主,新建、改建、扩建的养老机构中护理床位应占总床位数的60%以上。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4.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和监督责任,做好养老服务机构防火、防盗、防伤害、防走失、防食物中毒等安全工作。对寄宿制养老服务机构等关系老年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场所,探索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制度,纳入消防安全和卫生许可制度管理范围。

5.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的持证上岗率达到85%以上。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发挥基层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五)老年生活环境。

1.加快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城乡建设发展战略,把老年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区发展规划。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居住、出行、就餐、就医、学习、健身、购物、休闲娱乐提供安全、便捷、良好的环境。通过新建和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缓解老年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人文化和运动健身场所。

2.加快推进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对居住小区、园林绿地、既有道路、建筑物,特别是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建设施的无障碍改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无障碍建设氛围,继续开展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工作。

3.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要求和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改善城市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和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生产与生活环境。促进科学发展与代际和谐、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六)老龄产业。

1.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引导老年人有效需求与合理消费,培育,繁荣老年用品消费市场。

2.促进老年用品、产品开发。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发生产老年用品和服务产品,重点引导老年住宅、老年康复辅具的研究开发,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项目,大力推动民办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产品。形成一批生产老年用品和提供老年服务产品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探索搭建老年用品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3.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加强老龄产业行业组织建设,培育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自律作用。研究制定老年产品用品质量标准。设立老龄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老龄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七)老年精神丈化生活。

1.加强老年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各有关方面和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加大对老年大学(学校)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2.加强老年宣传文化工作。加快老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面向老年人的文化繁荣发展。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宣传报道。将老年人纳入“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对象。研究明确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的机关报和机关期刊的增值税政策。加强基层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支持老年群众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办好全国老年文化艺术节。3.加强老年体育健身工作。加大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城乡建设、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的同时,安排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加强老年体育组织建设,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老年人达到50%以上。办好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

4.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在社区服务和管理、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大力推进老年志愿服务,积极倡导和支持老年人自助互助,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0%。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推进“银龄行动”,探索实现“老有所为”的新形式。(八)老年人杜会管理。

1.推进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居)党支部应当有人分管老龄工作。加强村(居)委会和党支部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引导基层老年协会等各类老年群众组织规范发展,发挥其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十二五”期间,设立老年协会的城镇社区达到95%以上,设立老年协会的村达到80%以上。2.做好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根据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指导地方推进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十二五”期间,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0%。逐步建立起家庭、社区、单位、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相结合的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3.加强老年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老年群体特点,研究探索老年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新途径。把老年教育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程。发挥党支部、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纽带作用,组织、引导老年人开展政治学习,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九)老年人权益保障。

1.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进程。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普及和落实工作,增强全社会老龄法制意识。

2.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重点在涉及老年人医疗、保险、救助,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加大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的处理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老年人维权法律援助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维权网络,拓展老年人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面。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监督机制。(十)老龄科研和国际合作。

1.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制定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战略研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改革老龄科研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2.加快推进老龄事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字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老龄问题沟通研商机制。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做法。积极参与国际老龄事务,广泛开展双边、多边国际交流。做好《国际老龄行动计划》的检查评估。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党政主导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老龄问题,切实加强老龄工作,真正把老龄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解决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保障《规划》顺利实施。(二)建立多元长效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老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老龄事业投入的主渠道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老龄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和资金增长机制,要实施积极政策,创新投入方式,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和国外资金投入老龄事业。研究制定金融机构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倡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对老龄事业进行慈善捐赠。(三)加强老龄宣传文化工作。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和有关老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充分利用“重阳节”、“国际老年人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系列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为老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建设。

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老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办公条件、工作经费上给予切实保证。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建设,把老龄工作人员的培训、交流、使用纳入组织部门整体计划,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继续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

(五)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纳入目标管理.本《规划》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负责协调执行、督促检查,2015年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第五篇:我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情况

今天下午,山东省“两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黄三角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牛启忠出席发布会,就大家关心的山东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二五”纲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情况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做了介绍。

我省“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情况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超超

各位记者、各位嘉宾:

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展望“十二五”发展前景。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代会正在审议的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情况。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五年,我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先后突破2万亿和3万亿,2010年达到39416.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24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比2005年翻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279.1亿元,年均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1.6亿元,年均增长18.9%;进出口总额1889.5亿美元,年均增长19.6%;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63.9亿美元。经济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这五年,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10.7:57:32.3,调整为9.1:54.3:36.6。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粮食实现连续8年增产;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达到2万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106件,是2005年的4.5倍。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量,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十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是2005年的2.4倍。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结构逐步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趋于协调。节能减排得到加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22.1%、20%和18%,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以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得到有效遏制。

这五年,我省社会民生建设得到了新加强。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004.5亿元,2010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5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0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2005年的808元提高到1510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趋于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946元和6990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2.2%。解决了52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近400万户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这五年,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突破。交通建设成绩斐然,新增铁路运营里程438公里、在建3151公里,相当于100年来山东铁路通车里程的总和;新增高速公路1122公里,通车里程达到4285公里。2010年港口吞吐量、机场客运量分别达到9.2亿吨、2237万人次,均比2005年增长1.2倍多。能源建设成效卓著,新增可用电力装机容量2707万千瓦,2010年装机总容量达到6465万千瓦。新能源发展速度加快,开工建设了一批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项目,201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55万千瓦。电网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全省的“五横五纵”500千伏主网架已经形成。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进展顺利,治淮东调南下续建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我省协调发展呈现了新亮点。坚持把促进区域发展与培植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先后获国务院批复,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省会建设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9%,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行政村通油路比例达到99.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这五年,我省改革开放形成了新局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直接融资额五年累计达到2900亿元。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迅速,2010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农村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完善,财政对“三农”累计投入4718亿元,年均增长36.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115个县市区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教育、文化、收入分配等领域改革力度加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已与国外建立友好城市168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65对,2010年外贸出口达到105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3倍。

“十一五”的成功实践,为“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持之以恒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

质量和效益。二是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山东实际不断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努力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三是必须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四是必须把富民和强省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总体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已具相当规模,产业体系更加完备,跨越提升的物质技术基础更为坚实;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更为强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提速,我省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我们完全有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提交全省两会审议的《纲要(草案)》,包括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等共10篇、33章。《纲要》编制历时近1年半,分三个阶段先后形成了60多项专题研究成果,共召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座谈会20余次,广泛征求了各市、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和专家学者等方方面面的意见,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常委会等听取汇报并专题研究 10余次,大的修改完善近30次。《纲要(草案)》的制定,坚持以中央和省委《建议》为指导,突出重大问题研究和谋划,增强前瞻性和指导性,实行开门编规划,注重搞好规划衔接,集中了全省智慧,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

根据省委《建议》,《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工作指导上坚持六项原则:坚持调整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民生优先,坚

持绿色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和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特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和富民强省这一目标贯彻始终,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创新规划理念,充实规划内容,突出规划重点,强化规划保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立足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纲要》明确了重大思路、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山东特色,积极增创发展新优势,力争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突出了提升质量效益。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是“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纲要》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预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左右,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目前的7%左右提高到8%以上。在产业发展上,强调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的效益导向,促进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有机结合。在资源环境上,明确提出转变利用方式,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突出了保障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纲要》大幅度增加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篇幅,提出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落实中央提出的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要求,《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这在我省历次中长期规划中预期增速是最高的,同时强调争取农民收入增幅更高一些,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纲要》还全面规划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等内容,这些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推进富民强省的坚定决心和工作力度,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具体体现。

三是突出了统筹协调发展。《纲要》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注重了统盘考虑、促进协调发展,提出在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繁荣各项社会事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市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完善支持促进政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相互融合联动发

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坚持扩大内需长期战略方针的同时,积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四是突出了结构优化升级。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主攻方向,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纲要》提出要突出农业做优、工业做强、服务业做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针对我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短板”,提出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力争2015年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5%以上,实现跨越发展。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优化市场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五是突出了创新引领和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是根本,培养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基础是教育。《纲要》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努力建成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由目前的975万人增加到1380万人。

六是突出了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经济、科技实力竞争的同时,文化因素和文化竞争日益突出。面向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纲要》系统规划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提出要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载体和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明山东。

七是突出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纲要》提出,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节能降耗和低碳发展。更加重视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大力推进结构性减排,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消费低碳化,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特别是强调了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占电力总装机比重由目前的5.5%提高到12%,燃煤火电所占比重由92%下降到71%,接纳省外来电1600万千瓦以上,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

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的目标。加快实施系列绿化工程,到2015年新增造林面积10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实施水系生态建设系列工程,加快生态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打造山青、水绿、天蓝、气爽的新山东。

下载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五规划后中国工业的发展和成就(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11月发布)

    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主要任务,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奇台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奇台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0-201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奇台县《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争创教育强县意见》精神,加快教育现代......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5篇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

    中国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发展现状

    中国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发展现状 From:中国钨业协会 2011-7 钨是具有独特性能的战略稀有金属,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钨资源......

    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20101213

    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地域:国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 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0-12-13 15:01:12.0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的大飞......

    乡“十一五”发展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工作调研报告35篇

    乡“十一五”发展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工作调研报告 县委理论中心组2010年第三次学习活动结束后,为贯彻好会议精神,乡深入学习领会“桥头堡”和“新高地”建设重大战略的......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90%的农药用......

    从十一五成就 看十二五规划

    从“十一五”成就 看“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赣县各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