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边富民工程”让佤山插上腾飞的翅膀
“兴边富民工程”让佤山插上腾飞的翅膀
沧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彭玉娟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西面和西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有出口通道30多条,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县内森林覆盖率高,空气常年温暖湿润,是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境内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亚洲象、白掌长臂猿、印支虎、野生豚鹿、董棕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118种,金、银、铜、铅、锌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宏伟壮观、保存完好的司岗里溶洞及溶洞群;有雄伟奇峻的云南最大天坑群;有距今3500多年的沧源崖画和象征汉、佤、傣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建筑广允佛寺;有热情奔放的司岗里狂欢“摸你黑”和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和发祥地。
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64年,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跨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过区”,同时也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县,全县辖10个乡镇,93个村(社区)委会,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族、拉祜族等多种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县,总人口1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8.41%,佤族人口占79.74%。
借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东风,沧源佤族自治县自2005年启动建设第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沧源佤族自治县围绕县委、政府提出培育“十大产业”和实施“七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顺利实施了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县内交通、农业、水利、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培育步伐加快,群众收入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3亿元,比工程实施前的2007年增长51%;完成财政总收入1.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9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43亿元,比2007年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68元,比2007年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比2007年增长264%。
2008-2010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共启动6大工程22件惠民实事164个项目。共完成投资16.5亿元,其中上级补助9.2亿元,地方自筹7.3亿元,比规划8亿元增206%。其中:2008年完成投资2.1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4.3亿元,2010年完成投资10.1亿元。有了资金投入作保障,各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益。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三年间,重点建成了耿沧二级路、勐建线、班老线、通村公路(通达工程)及芒回至东南海、焦山至154界碑2条边防公路,建成公路总里程达560.16公里。
先后实施了86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7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干支渠防渗配套工程27公里;110KV变电站2座,10kV线路0.5公里和∏接线路 2.531公里;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兴边富民开发的3个(勐董、芒卡、糯良)片区项目,共涉及七个类别17个项目。
二、安居工程成效显著,居住质量全面提高。
三年来共实施完成安居房重建3804户,加固2193户;完成廉租房建设600套29950㎡;整村推进项目90个村;易地扶贫搬迁210户1152人;对14个村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建设。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效益逐步显现。完成橡胶种植面积8000亩(其中高优胶园5000亩),茶叶种植面积10735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7177亩),完成甘蔗新植面积5000亩,烤烟种植2万亩。完成核桃种植28万亩,种植竹子25万亩。
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扩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生活费的补助范围,改善教学设施,解决了边疆地区孩子上学难问题。三年来,共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6.8万平方米,实施“两免一补”及扩面补助学生3.6万名,中职教育在校生助学金补助946名。同时建成了职教中心实训综合楼、民族中学科技楼和兴边富民国门学校,举办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培训4.7人次。
五、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
结合“边疆解五难”工程的实施,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得已发展,顺利完成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及直播卫星“村
8个乡(镇)村通”工程;建成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900平方米;52个村级组织场所1.3万平方米;勐来乡、糯良乡敬老院共1615平方米;和谐社区910平方米。对13834户62664农村低收入群众进行了最低生活救助;建成了县医院门诊楼及24个村卫生室1440平方米,并配套了医疗设备。
六、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结合项目开发,实施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共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2730口,完成了8个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对国际界河格浪娘河进行治理,全长达4.95公里。
七、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佤山群众得到实惠。
“3+1”对口帮扶工作是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措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对口帮扶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分别是红云红河集团、富滇银行、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帮扶过程中,沧源佤族自治县积极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的沟通联系,在人才培养、项目资金及技术支持、贫困学生资助、野生动物保险等方面得到了3家省级单位的鼎力支持,在帮扶期间,3家帮扶单位共25次150人深入沧源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和检查工作,尽其所能,共投入资金1160万元,其中红云红河集团投入600万元,主要帮扶了县职业中学红云红河实训楼、单甲乡永武红云红河希望小学、芒卡镇马落红云红河希望小学、民族中学爱心助学活动、保护区野生动物伤害保险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等6个项目。富滇银行投入280万元,主要帮扶了县民族中学富滇科技楼、县医院富滇门诊楼和勐来乡曼来村人畜饮水3个项目。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投入280万元,主要帮扶了勐来乡拱弄村人畜饮水,编制完成《芒卡至立新二级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勐董至芒回至上嘎嘎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撒丫口至邦考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办1期工程机械操作培训和3期乡村公路养护培训。
通过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的实施,沧源佤族自治县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边防更加巩固,边疆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团结和谐,为早日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干部群众总结说:“兴边富民工程”实实在在的解决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系统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总结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了以下五方面的经验:
--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建全机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沧源佤族自治县委、政府成立了“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发改局,同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成立工作机构,组成纵横联动、统一协调的组织网络。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是扩大“兴边富民工程”知晓率的有效途径。沧源佤族自治县通过《临沧日报》《佤山报道》、《沧源佤族自治县公开信息网》和广播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了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目的、意义、任务和工程实施情况,把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是“兴边富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按照“统一协调,整体配合,分线作战”的原则,“兴边富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组织动员项目区群众,支持并参与项目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深入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是工程取得成效的关键。
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等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实施,从而达到真正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条件的目的。
--强化项目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发挥效益的有效手段。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四制"管理,确保项目进度的质量。
总结过去,倍感欣喜,展望未来,我们还需更加努力。沧源佤族自治县属民族“直过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目前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难题。沧源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扎实抓好“十二五”“兴边富民工程”,让佤山各族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二篇: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如果连达到梦想的信心都没有,那就不会搭上通向成功的快车。所以,让梦想腾飞的前提,就是给它插上自信的翅膀,使你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英国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刚出生时,医生就对他父母说:“你们的儿子总体很健康,但他的双腿有先天性的缺陷,不过可以通过治疗矫正。”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他的双腿被打上了石膏。在他5岁以后,你看他走路的姿势,决不会认为他的腿有缺陷,他的父母也没有告诉他这件事。他和其他儿童一样,进入学校学习。在中学时,有一天,他对双亲说:“我想参加学校的越野队。”父母都同意了,但父母没有告诉他,他跑步能力不如别人。经过自身的努力,他成为了越野队唯一一名低年级的正式队员。当教练问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腿有问题时,少年说:“身体是我自己的,父母没有告诉我,但我知道。”教练又问他对自己是否有信心,他坚定的回答:“有,正因为我相信自己会成为越野队的一员,我才有了动力,正因为自信才能使我到达成功的终点。”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男孩正是因为拥有梦想,并不顾一切往前冲,所以他冲到了终点站。
命运给我一点颜色,我正好开个染房;命运给我一堆碎玻璃,我把他们制成能跳天鹅飞舞的水晶鞋。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有梦想,但有了梦想却爱,只有实现的过程才能让青春更加耀眼。同学们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冲破挫折和失败的海浪飞越阻碍的高山,到达成功的彼岸。
放飞梦想,为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信息技术让农村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信息技术让农村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长春市第一五九中学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汇报
尊敬的市局、电教馆的领导,各兄弟学校的校长、老师:
大家好!
长春市第一五九中学座落在中国梅花鹿之乡鹿乡镇。始建于1966年,2011年与鹿乡中心校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886名,教职员工131人。在近几年的办学中,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改革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3年,根据双阳区教育局十大行动计划我们规划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设备,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第二阶段:构建学校教学应用平台,建立完备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第三阶段:构建学校德育、教学、后勤等部门的管理平台,辐射村小,初步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今天向各位领导展示和汇报的内容,就是我们初期发展阶段的一些作法和取得的点滴成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夯实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的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十个重大项目之一,按照要求,双阳区教育局把我校列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校,校园教育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在36个班级实现了班班通,接入10兆的光纤网络。配备了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校园广播系统,一个校园监控系统,装备了有48台计算机的标准化微机室。我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在成为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校以后,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员的数量。由过去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8人。在组织机构中,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委员,并将班主任及部分特岗老师纳入到信息化组织中。
为了使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学校坚持把信息技术应用和学校中心工作一起抓,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开展、同总结、同考评。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每学期开展课件评比,在办公经费上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学校定期召开信息化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同时,多次组织研究讨论专题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并通过调查、座谈等互动形式,制定了《数字化校园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为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训、突出实效,营造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学校以加强使用电子白板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教师制作课件为重点,做到课后研讨不间断,集体备课定方法,力争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环境。
我校开展大容量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学习、分科推进、层层包保、检查验收的方式,先后进行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能力的培训,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技能培训,学科教学平台使用能力的培训等等。为了开阔教师视野,我们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思路。我校多次派人到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市153中学,区一实验小学观摩和学习,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拿回来形成了资源共享;学校先后二次请东师理想软件公司的老师来学校进行培训。一年来,集中培训电子白板的使用6次,东师理想教学软件的培训8次。分散培训达到100余次。通过学习培训,我校教师都已经掌握了此项技能。
三、注重实践、活动引领,丰富信息技术应用内涵。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突出课件的实用性,通过看一看、讲一讲、比一比等形式,让教师感受使用课件引起课堂新变化。利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自信心。
1.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增强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2013年以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同课异构、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等。在同课异构中,教师对是否使用课件上课有了鲜明的认识;在展示课中,教师展示了制作课件的高超技艺;在研讨课中,教师对如何使用课件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明确的方向;在竞赛课中,教师耳目一新的课件带来了阵阵喝彩„„此外,在教师微课程培训中,展示教师的电教技能。每周的集中开会,都有一名小学和初中教
师进行微课程的展示,或是案例分析,或是教学叙事,或是班级管理„„在其中,教师运用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手段充分的表达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诵读是我校特色办学活动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东师理想语文学科平台资源,和学校的经典诵读相结合,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观看经典故事和成语故事,在其中接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熏陶。
3.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师生运用电化手段的技能。我校在2013年进行了“分层次,多展示,勤质疑,善评价”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为了让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入课程改革,教师在导学案中明确要求学习小组制作课件的内容。如,语文学科的字词、作家作品、诗句、格言、心灵感悟等;数学学科的错例分析、规律总结、做题经验等等„„在课堂教学的展示环节当中,每组学生结合课件或讲解,或总结,或强调,或演示,或表演„„学生利用课件不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他们的制作、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4.课题引领,研究信息技术应用难题。2013年5月,我校确立了《数字化校园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在课题的带动下更加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难题。为此,我校结合初中部“分层次,多展示,勤质疑,善评价”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小学部的“学科教学团队研修”活动开展此项工作。以“集体备课”和“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何让课件真正
发挥作用,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我们把评说课件是否有效做为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不同教师设计了不同的课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讨论,最后选择最佳的课件作为本课的参考课件。这样做之后,不但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而且教师对课件的使用就不盲目,使用也越来越科学合理,自然它的有效性就发挥出来了。
四、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电化手段的利用不是为了一时的检查或展示,如何让它的使用常态化是我们每个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为了使课件的使用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采取调课,推门课对教师使用课件进行监控,并把它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2统计教师每周使用课件数量。学校制定学科教师课件使用统计表,由班级是学习委员负责,把教师在本班上课的课件使用情况记录,周一早晨上交到教导处。学校负责每周的统计。以此监控教师运用电化教学的使用。
3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每个学期末,教师都要上交一学期的课件,学校负责统计,并选择优秀的课件作为共享资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我校的吕妍岩老师在长春市区教学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李伟老师荣获长春市优质课一等奖;2013年,我校的王东梅老师在鞍山举行的东北三省的信息技术课上荣获一等奖;2014年李伟、张晓红老师荣获双阳区教师
技能大赛特等奖,并代表双阳区参加长春市的比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我校师生树立了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深知在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殷切希望兄弟学校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得更好,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四篇:让农远工程为农村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农远工程为农村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我镇共有10所小学,2800多个学生。中心校本部就有学生2358人,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2007年我校农村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各完小校全部实现卫星接收农远资源,配备学生专用电脑室一间,各初小校配有专用电视机和VCD以及教学光盘,为全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深受全体师生的喜爱。白沙中心校本部作为“模式二”项目校,根据“模式二”系列设备,我们又添置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机,接上了5M光纤,构建了校园网,完善农远应用管理制度,从而又一次迎来了我镇教育改革的春天,为我镇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从安装到现在,我们边摸索边实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了远程教育工作。现将我们的各项工作作如下汇报,请各位领导评审指导。
一、让农远发挥效益,领导意识是关键。
农远工程是一项针对农村中小学、薄弱地区而实施的利民工程,我校非常重视这项工程的实施。2005年9月,中心校本部搬到新校区,只有两座大楼和学生课桌椅,以及教师简易办公桌;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在县局大力支持下配备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和一间电脑室。到了2006年我们花大力气大力充实图书馆建设,通过省级示范馆的验收。同时开始筹备“农远”设备建设。2007年上半年市局领导和县局领导特别关心我校硬件设备建设,又为我校新添电脑室一间,电脑64台,多媒体教室一间,为“农远”资源的接收和利用打好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工程施工前派专人参加省组织的技术人员培训班以及县级培训指导活动,使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在平时教学中,校长经常带着教导主任,电教管理员,教研组长推门听课。
二、基础培训,掌握技能。
万事开头难,针对学校老师零基础的现状,首先,我们建立以校为主的远程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对全体教师进行“五轮十小次”资源应用培训,对“农远”工程接收资源的专任教师进行软硬件管理培训。培训工作主要由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刘坚老师负责,他首先对教师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角度最基础的培训,在多媒体教室边讲解边演示,对于投影机开关的操作都予以详细介绍,可以说是手把手面对面零距离的逐个培训过关。在此期间,我们还穿插观看了一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师们有理性的了解也有感性的认识。培训的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进行。两周后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自己再找师傅培训。我们电脑室,每天除学生上电脑课外都开放,周一至周四晚上也开放,便于教师自练本领,熟练技能;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可作为教师岗位培训课时。对考核合格后,部分教师有创新,并上传采用的“农远”课件,进行奖励。采用的课件和其他资源在校内网络上共享,便于教师选择再利用。此外,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农远资源,人人共享”、“农远课题,人人参与”。做到“参训有记录,考核有成绩,合格有证书,创新有奖励,资源可共享。”
三、通过教研求进步,利用农远促应用。
学校领导意识到,要推动现代远程教育,仅仅注重设备和资源的建设,不注重教学应用是不行的,本着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原则,通过教研求进步,利用农远促应用。教研活动由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成员认真收看远程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从而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真正达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提高成绩的目的。校农村远程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做到“六个一”,即
1、参加一次优质课观摩活动,并写出心得体会;
2、制作一个简单的ppt课件;
3、写一篇教学设计;
4、进行一次说课展示;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举行说课和片段教学比赛—);
5、上一节利用农远资源的公开课;
6、利用农远资源开展一次活动。
另外,“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是我校近年来开展校本教研的特色教研活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利用“农远”资源上同一节内容的研究课。或者,一个老师在本年段不同班级上同一内容的公开课,积极探索有效应用“农远”资源的新课型和新模式。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过一学期的使用老师均熟练掌握了这一套设备的使用,并能顺利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
此外,“结对帮扶”也是形式之一。年轻教师要积极帮助中老年教师,年老的教师要积极向年轻教师请教,使用“农远”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方法、技能,达到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
四、发挥农远优势,教研活动成效显著。
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在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老师们不断探究,不断超越自我,教学成绩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校罗梅兰、王娟秀教师撰写的教学设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识字6》分别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张翎燕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神奇的水》,参加省教学设计大赛获三等奖;罗梅兰老师执教的《数字与编码》一课,在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会录像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她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闽侯县优质课评选活动获一等奖,在福州市优秀教学案例和课件评选中获小学组二等奖;陈榕老师执教的《可能性》在闽侯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优质课评选活动小学组一等奖;在省级“农远”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陈榕老师执教的《年、月、日》获市级“农远”网上优质课评选一等奖;邓海燕老师制作的课件在福州市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宋依弟老师执教的《莫高窟》获闽侯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优质课评选活动小学组二等奖;在闽侯县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比赛中,我校数学、语文学科再次捧杯,英语学科获得一等奖,创造了我校在县教学大赛中
连续获奖的喜人成绩。我校郑章钦老师还在省电教馆录制了《神奇的纸牌》一课,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展播;罗梅兰老师送教到莆田仙游枫楟中心小学;有关信息技术论文也多篇发表并获奖。此外,我校的教学成绩也逐年上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同类学校的认可。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得益于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得益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得益于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鲜活资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深知远程教育应用非一朝一夕之功,虽然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起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以农远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其农远工程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使农远工程真正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提升的必要手段,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使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使远教资源和设备真正达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五、几点建议。
1、现在我们的教学资源还是相对匮乏,往往一节课只有资源库里一个固定的课件,可供选择的可能小,而且每个年级的课件还不够齐全,自己做不但耗时还要有技术。建议市或县能否组建一个资源库,让全市或者全县的部分优秀教师收集整理和制作一套课件,或者通过优质课件评比的方式收集课件,共享后供大家使用。或者由市教育局统一购置成品课件,组成资源库供全市教师使用,这对解决农村学校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经费困难等问题帮助很大。
2、希望能尽快实现班班有多媒体仪器设备,让所有教师都去搜集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人力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有了依托,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多元化的空间。愿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依托“远程教育资源”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
第五篇:让数学插上“多媒体技术”腾飞的翅膀
让数学插上“多媒体技术”
腾飞的翅膀
作者:蒋亮(男)
中学二级教师,镜湖新城实验学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黄山东路
镜湖新城实验学校(邮编241000)
联系电话1515535528
5邮箱:445771881@qq.com,让数学插上“多媒体技术”腾飞的翅膀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本人从事过中学教学,也从事过小学教学,经历过多媒体成为“稀罕”的年代,也经历了在我市一所实验学校“信息化”的普及。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同时也能优化教学,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增进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提出自己在一线教学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化解难点;师生互动
多媒体技术给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的媒介。作为一名从事中小学的数学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近年来,对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积极努力并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孩子的“纯真本色”,调动思维。近年来,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的学生喜爱电子产品,喜爱信息化所带来的“新奇”感,因为在我们学生的家中,家长的智能手机的普及,IPAD的使用,无非给学生提供了接触新事物的来源。而信息化教学的普及,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例如,在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讲到“轴对称”和“旋转”的概念,如果单纯的的文字概念上的教学,显然不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形象化”的特点,于是从相关网站上特意下载了一组动画课件,通过一组图片的展示,把原本朴素无味的数学概念生动形象的演示,相对于单纯的图片,似乎“动感”更加十足,再如,在设计情景中,我更是用多媒体手段,录入孩子们的录音,在上课前播放孩子们自己的声音,似乎孩子们兴致更加高涨,明显提高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瓦解“教学困惑”,让学生“明明白白”突破难点。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对化解中小学数学课程的难点教学作用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抽象内容为具体教学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之一。我在中学教学中,当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简单。例如,关于双曲线与坐标轴不相交的问题,我第一次在黑板上画图了,但是学生似乎始终不信服,凭什么双曲线就一定不相交,是不是我画的双曲线是特例,而借助了多媒体,我不断的绘画出不同的双曲线,既节约了画图的时间,又直观的给学生以信服。在我小学教学中,尤其是遇到“扫雷”游戏时候,如果我不给学生演示,学生始终不能承认我的规律,因为他有想法,而直观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判别”功能,当我输入的“不对”时候,学生就会惊奇,原来电脑是第二个老师啊。
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它,只有这样,舒展心灵的教学艺术才会源源不断。
(二)化无形内容为有形教学
中小学的几何图形的变换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通过图形的变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
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化静止内容为活动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运动状态的数学图形能够有效刺激他们的大脑视觉神经。例如,在小学教学圆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来辅助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特别是用于教学半径处处相等以及圆周率的求法等方面,只要鼠标轻轻一动,教学结论就可以显而易见。
(四)化繁琐内容为简明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全面优化教学的过程环节,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教授孩子平均数的概念时
候,孩子突然问道老师,你能现场帮我们算出我们班同学体重的平均分吗?当时我灵机一动,利用电脑的信息技术的求平均数的功能,直接输入表格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会显得复杂化和效率低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过程的简洁和优化,只要把数据输入电脑中的Excel,孩子在教师输入过程中看到数据一目了然,且神奇般的看到了信息化处理的过程。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正确说出规律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这个问题如果用嘴巴讲或者用静态的图片解释,不但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而且学生的掌握效果也普遍不理想。可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你和我联系更加紧密”
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教学活动增添无限精彩,生成无限活力。例如,在开展“摆一摆”内容的探究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结合探究思考题,积极开展以几个人学习小组为单元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探究学习活动的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在做好知识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教室形式,对探究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和交流活动。此时,学生把自己的探究学习成果公布在局域网上,分各个小组开展交流与归纳活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家校联系作业”更加有趣了
在小学阶段,为了切实减轻孩子的负担,教师的“作业”应该是生动活泼的,我布置了在家用电脑上的完成作业,通过信箱的方式传给我的方式,孩子们“作业”热情似乎更加高涨,而且每当孩子看到
我能“回复”他了,并且留言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似乎也点燃了,孩子们多么希望我能“给他指导”,关注他,不仅仅是在课堂内,课堂外我依然是他最好的朋友。而信息技术带给我的家校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似乎家长更喜欢通过QQ等方式来发问,共同参与学习中,也增加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解。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实施因材施教,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活动中去,并能做到图文并茂,增强课堂色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为有效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丽华.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
[3]蔡艳艳.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探究.新课程研究,2009(8)
[4]孔凡哲.上好课有效技能.长春: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