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马克思农村生态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
论文摘要:马克思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基础着手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生态问题的恶化,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生态良好的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势,努力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具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七大又将生态文明这一崭新亮点写入党的报告中。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马克思很早就开始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对此马克思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基础来探究生态问题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深化对生态文明观念认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一、马克思对农村生态问题的分析
1.马克思重视农村生态问题
马克思一直都非常关心农村生态问题,努力地寻找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人口与生态平衡的问题上,在如何保持土地的持续利用等问题,马克思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和阐释。《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曾经记述过这样的问题:在英国农村,土地的进一步种植需要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化学肥料,而另一方面,伦敦城中每天要花费大量金钱来处理人们排泄的粪便。面对土地肥力的不断流失,为什么人类排泄物这种天然肥料没有返还给土地?通过大量研究,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制度基础对生态问题的根本性影响,并意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导致了这种不可持续的现象。
2.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
为解释这一生态问题,马克思将新陈代谢的概念引入到对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质交换的分析。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人口极端分化为特征的阶级社会,其根源就是人口对土地的极端分离。资本不断追逐利润的生产使更多人口汇集在城市中,同时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通过衣食住行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够返还给土地(留在城市中成为环境破坏的毒瘤,最终还会波及到农村),这才是破坏了土地持久肥力的根本原因。人类本来应该是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加工,再以循环的方式返还给土地,使新陈代谢的产物补充土地流失掉的肥力,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方式。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使这种良性的新陈代谢链条发生断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逻辑使它无法给生态以合理,持久的保护。[1][2][3]下一页 3.马克思对农村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究 [!--empirenews.page--] 人类想要使土地得到长久的利用,就需要寻找可持续开发土地资源的办法,使土地永葆所需要的肥力。在这种条件下,人类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成为土地的私有者,而仅仅应该成为它的利用者,并且人们必须照顾好改良好土地,再将它们传给子孙后代。以人类食物和纤维从土壤中移走的养料应该返还于土壤,否则其对应物就是城市的污染和现代排污系统的不合理。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以及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作为完整的新陈代谢循环的一部分,需要返还于土地。这样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使那些城市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极大的废物得到了最合适的利用,同时也就减少了其向自然无序的排放,减轻大自然的环境压力。那么,从城市到农村,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才能进入一个完美和谐的状态。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基础 现代世界的生态问题比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严重的多,也复杂得多。农村生态建设涉及土地持久利用等诸多难题,我们也面临着技术落后、资金少、污染源增多增重等难关。但是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探索精髓给当代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根本解决农村生态问题。马克思指出要彻底的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要从它的社会制度根源下手,必须要走向劳动者联合的社会,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要消除生态危机建立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消除私有财产权力在人与人之间制造的竞争和对抗,消除不同利益主体在物质利益上的冲突,冲破资本主义制度为自然生态套上的枷锁, 1.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将生产者联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下,人们为着共同的利益而努力。为了社会的未来,社会主义劳动者一定会更珍惜土地资源,使其得以永续利用。在我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不懈努力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依靠广大人民集体的力量战胜了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历史证明团结的社会主义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更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齐心协力。
2.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破除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桎梏,使人类合理的调节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才可以通过最小的最合理消耗来满足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使城乡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良好之间达到统一。
3.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注重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只是为追求短时经济效益而大肆挥霍土地资源、破坏农村环境,才能使农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三、运用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城乡内外共同努力,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做好很多工作。上一页[1][2][3]下一页 一方面,从城乡关系看,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促城乡和谐发展。
要恢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城乡之间不再对立,在物质变换的链条上断裂的城乡关系必须得到弥合,使两者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马克思指出要致力于消除城乡之间对立的劳动分工,使农业和工业的结合,通过土地营养物质循环而实现土地的恢复和改良。[!--empirenews.page--] 在我国,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将目光过多的集中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而忽视城乡和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农村的利益,致使整个社会发展受到阻碍,生态危机隐患丛生。现在我们必须要更深一步认识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走好城乡结合的道路,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发展良好,城乡生态双向协调互动。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广大科学工作者要做出更多的研究,国家也必须加大生态科技的投入;政府需要在相关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可以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另一方面,从农村内部看,努力发展生态农业,重视农民团结的力量。
在处理好城乡生态关系的同时,更应加强农村自身的建设,首先立足于自身。在农村发展清洁、低廉的新能源,不过度浪费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之路。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农村解决自身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是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品,不使用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的过程。这种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符合生态良性发展要求的,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生物之间相互协调,能通过促进系统内部循环来维系系统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地区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实践,并在坎坷的摸索中不断进步着。生态农业需要长久的科学推广,社会主义中国可以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完善生态农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法和途径。
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定要高度重视他的建设者——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我们必须要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投入,要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等措施。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民的政策措施,切实保证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将广大农村人民团结起来,从自身发展出发,科学技术武装头脑,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路。
农村内部和外部是紧密相关联的,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方面和谐发展,农村内部生态健康发展,城乡之间形成良性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突破片面城市化发展的窠臼,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会努力实现完整和谐生态系统的建立。
从马克思时代早期的探索,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取得的最新成果。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正在逐步的形成,而我们必须要在这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
第二篇: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简介:宫金萍、饶刚、赵男,防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0-02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
自然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然观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想阐述了他对自然观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概述
马克思提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概括起来就是主张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即“人自身的自然”,它同外在的自然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是一个有机存在的自然和无机的身体的结合。
马克思对自然观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过程:其一是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力、自然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吸纳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其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应“合理的调节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让自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依靠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耗最少的能量,在最合适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物质交换”。其三是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社会。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总结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自然就是人自己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从而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或征服或服从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与两类主义
马克思所崇尚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自然观。因此他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
早期的人类主义将自然界的价值仅仅局限在作为人类手段的工具价值,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以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其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利益是其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对人类的工具价值,只是人情感折射的产物。(3)人类具有超越自然万物的优越特性。(4)人类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和唯一的道德顾客,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帕斯莫尔赞同该观点他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自然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义务。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若没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历史就会停止不前,它引导人们走出愚昧和无知,对近现代的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仅仅视为人类物质需求的源泉,夸大了人类的主体性。在这种片面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做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等行为是不可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免的。
2.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自8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哲学中除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理论,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目前最流行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称生态整体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理论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有机体都是生物圈网格中的一个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有序而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体。(2)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在生命形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方面平等。(3)要积极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完整与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利于跳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将伦理观念带入自然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它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否认这一点,人类将回到无所作为的局面。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物不是道德主体,也不拥有道德的地位,一切以人为尺度,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平等的,以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超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马克思则主张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和解,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对人类、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弱化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
二、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有必要理性审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再次关注生态文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们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改变自己向自然索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局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这与马克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的耦合
马克思并没有总结提出生态文明理论,但他的绿色自然观却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绿色自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实际上表现为物质循环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自然物质的有机统一,即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2)针对历史上已大量上演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马克思的自然观指出要反思和矫正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克服其盲目性和片面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既保持生态平衡,也保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先实现人类利益时,更不能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源。法国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指出“自然问题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我们应从马克思深邃的绿色自然观中探寻适合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佳路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归宿,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逐步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个人、政府、企业实行整体联动,将低碳发展道路进行到底。
(二)实行生态补偿,坚持环境公平
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回报自然。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其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补偿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为实现环境公平,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用规划、法律、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根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即“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区域、资金、政策补偿等方式实现环境公平,早日走出人类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真正实践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绿色自然观。
(三)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化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生态教育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生态问题及解决,培养环保意识,传达环境知识,增加公众对国家环境政策的认同感,促进人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自然,更要回归社会关注自身。建设生态文化,对生活方式、消费进行新的革命,提倡绿色的消费观,节约利用能源,倡导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四)克服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悲观色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认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存在,人类必然以自然为代价换取个别发展,无限追逐个别利益,分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失衡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彻底的和谐。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悲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保持乐观,应坚信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最终归宿的必由之路,坚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理论支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进而回归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在今天仍然绽放光彩,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而是互相依赖、共生共荣、互利共生、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指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注释:
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第2页.毛百战.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烟台大学学报.2002(1).第10页.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第45页.王岑,等.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第75页.张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国环境报2012-1-26,第2版.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07(5).第10页.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09(7).第26页.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启示。要以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关键词:马克思 生态自然观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这既是对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和创新,也展示了我党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说明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地位,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无疑会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系统的研究,站在人类历史生存的高度去考察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这个多维自然观以实践的人化自然为中心,提出了极具价值和富有内涵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就是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把自然界看作是同人类有机联系着的“无机的身体”,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这说明了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将同自然界共存亡。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有利于人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自然界的凋零衰败最终必然会导致人类逐渐灭亡。因此,我们应该要以爱惜自己身体的悉心态度来善待我们的大自然。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也正是源于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劳动是联系人和自然关系的中介
人类的劳动实践是改造自然的基础,是实现人的目的与遵循自然规律的统一。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的劳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这说明了人正是以劳动这种特有的方式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用劳动实践来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然而,进入人类活动范围内的物质,并没有失去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依然保持着人的意志所无法改变的固有本性。所以,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和遵循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因此,人的目的的制定要服从自然物质的规律性,人的目的只有与自然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相一致时,人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人类的劳动实践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仅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还会遭到大自然以各种自然灾害的形式来进行的“报复”。
(三)人与自然相处的真谛是和谐共生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性上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就是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这不仅仅表现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不可分割性的强调之中,更是体现在了马克思对人类劳动实践应该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重视上。人类应该要预见到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长远影响,恩格斯曾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个报复其实就是指人类的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受到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既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客观规律,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和遵从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真正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它有两种尺度: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内在尺度就是指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尺度;外在尺度就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考虑其他物种以及整个自然界生存发展需要的尺度。只有这样的生产才是与动物生产区别开来的真正的人的生产,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只有这样的自然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二、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面对这些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刻不容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以往的旧的农业文明和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理念和态度。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又要充分考虑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马克思认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出现,不仅有人类认识和实践上的错误的原因,还有社会关系不合理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去积极面对资源环境的挑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有效运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
启示二:弘扬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爱护大自然。理论指导实践,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改造大自然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知到生态危机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建立合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还与我国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水平较低有关,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亟须提高。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最大限度的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而是要将人们从物质的拘役中释放出来,使一个人发展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丰富内涵的全面发展的人。
启示三:健全社会主义制度,重视环境法制建设
从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协调在环境保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环境法制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尽快制订有关环境影响评估、化学物质污染防治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当然,仅仅立法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健全协调环境执法的有效机制,将部分强有力的措施纳入到法律体系中,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社会监督也是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群众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制度,确保公众参与到环境监督中来,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来。
启示四: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社会消费同生产一样,都依赖于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来兴起的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作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这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人们更愿意选择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是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的、现代化的消费方式,是一种适度的消费。
参考文献
[1]朱洪强, 黄健.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J].学术论坛, 2011, 34(12): 15-19.[2]宋春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沧桑, 2011(4): 78-80.[3]张会伟.马恩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3(2): 8-10.[4]宋开元, 杨文选, 杨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4: 003.[5]黄斌.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 2010, 22(005): 22-24.[6]崔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0(5): 11-12.[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 15-21.[8]邹德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D].兰州大学, 2010.[9]黄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 2010, 1: 009.[10]赵成.当代自然观的生态化转向及其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23(6): 1-4.[11]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 [D].2008 年, 2008.[12]吴蔷.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010.[13]陈墀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2007.[14]宋冬林.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探析 [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5: 025.[15]栾亚丽.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 2012(12): 5-7.[16]贾军, 张芳喜, 沈娟.生态自然观与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反思[J].系统科学学报, 2008, 16(1): 78-81.[17]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博士论文, 2009.
第四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姓名:娄永飞
学号:0915104025
班级:09经济学一班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二十字目标”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农村精神文明是农村发展现阶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表现。在农村发展硬件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把农村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现状
当前,各地都积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主线,有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并与农村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
2、农村社会治安呈现稳定。各村多制定有涉及公益事业、计划生育、老人赡养、地界纠纷、邻里矛盾、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村规民约,近80%的受访村民认为执行村规民约对村风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85%的受访对象认为近年来村内风气逐年好转,迷信、赌博等陋习总体减少;村民反映“如今外出不锁门也不用担心被盗”。
3、村镇环境面貌有所改善。近年来,各地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村镇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首先是基础设施逐步配套。以柯城区坎底村为例,近3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50余万元用于开展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实施了外墙粉刷、路面硬化、公路拓宽、改水改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停车场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内路面硬化面积达8300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无公害化公厕1座;安装路灯35盏;新建景观亭2座,蓄水坝5条,恢复水碓1座;建造标准垃圾收集房1座,添置垃圾桶58个;配备垃圾车2辆,基础设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提升。进而促使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受访村民认为村内卫生状况正在逐年改善,其中85%认为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十分明显。而82%的受访村民则对党委政府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清洁家园”活动、农村“五整治一提高”工程表示支持。
二、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农民观念呈现复杂。调查显示,45.1%的农民赞同“想办法同时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只有10.9%的人选择“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而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依然独占一隅,金钱意识浓厚,44%的人认为“有钱好办事”,15.1%的人认为“有钱就有地位”。而在创业致富问题上,52.3%的受访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学科技用科技、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创业精神。自信不足、妄自菲薄、小富即安等思想仍然严重,78%的村民选择“赚钱后盖房娶妻”,只有7.2%的村民选择了“积累资金,扩大生产”。
2、文化阵地利用率低下。近年来,各地村级文体俱乐部创建数量明显增多,但普遍存在重建轻用的问题,活动场所使用率难有保证,管理不到位,功效发挥无从谈起。如一些村购买了建设路径等已于器材,却往往选择在进村入口、村办公楼边等场所,由于偏离农民居住集中地,使用率不高,甚至被一些群众认为是形象工程。另外,农家书屋很少添置新的书籍,相当不逢属于东平西凑的陈旧报刊杂志,缺少农民需求的农村种养适用技术、致富信息和实用书籍,吸引力不强。
3、村镇卫生状况差距明显。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各地新村建设的不配套,使农村脏乱差现象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城市差距明显。村与村间差距也集中显现,少数整治试点村有质的改变,环境面貌堪比城市,但仍有相当部分村镇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备,改水改厕还未完全达标;个别地方人、畜混居,禽、畜放养,粪便横溢,垃圾没人管理。问卷调查显示,有56%的村民认为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二)分析上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不知从何处入手,往往停留在年初忙计划、忙布置,年终忙总结、忙评比那种“两头重、中间轻”的浅层次上;还有的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可抓可不抓,没有硬性指标,且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抓了也是白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号召的多、落实的少;布置的多、督促的少。
2、工作方法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手段单
一、方法陈旧。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设施老化、陈旧落后,同日趋发展的农村经济和不断增长的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此外,大多数基层组织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未能针对目前农村现状和外部大环境思考出切合当前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缺乏特色,只停留在上级布置上。
3、主动性激发不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和效果较难实现统一,这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比较虚,其工作的抓手通常靠“组织”推动,有时容易停留在喊口号、唱高调、一阵风、走过场的状态,把群众束缚在完全行政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之下。
4、组织领导不到位。有干部群众反映,有的基层组织存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松一阵,紧一阵”的现象,习惯于为应付精神文明检查突击应付了事。说是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党委责任制,实际上往往出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难以排上议事日程,不分工抓这项工作的党委成员基本上不去过问或主动参与这项工作。
5、资金投入不到位。乡镇村财力普遍困难,乡镇普遍存在“实实在在干事业”的想法,尽量挤出经费搞基础建设,上项目。
三、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提高农民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突出德治抓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方略,突出思想道德教育.2、注重提升农村发展服务功能。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当前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科技致富的热情和积极性日益高涨。要顺应这一新的形势特点,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步伐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实效的切入点。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用好农民信箱、农技110等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向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价格信息、营销物流、产品加工等多种服务,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网络,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信息后援保障。深化城乡共建同促发展。用好结对资源支持农村建设。
3、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完善领导组织机制,强组织。解决好谁来抓的问题。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创建目标,落实各项工作,关键在领导。各级要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以文明办为主体的工作班子,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评比和表彰。要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不搞“大突击”、“一阵风”,兴师动众,无实际内容的检查,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克服和避免形式主义和突击应付的被动状况。
第五篇:建设农村沼气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吴桥镇2010年沼气建设工作小结
吴桥镇认真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启动2010年民生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心倾力打造“村风正、村庄美、村民富”新村庄。
根据年初县委县政府工作计划,给我镇安排全年新建150口沼气池任务。3月20日,我镇启动了2010年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把它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惠农富农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的部门,落实了具体责任人,由镇里向社会公开招标有资质的建工队具体负责实施。截止到2010年12月20日以完成全部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吴桥镇党委政府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提出针对方案,采取全宣传,大发动,多引导,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宣传,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行动,政府在优惠政策上重点倾斜,每口池国家给予2000元补贴,在新建选址上重点照顾,逐点逐村推进。今年,重点在吴桥村、路西村、郑庄村、周湖村等4个村启动新建工作,使用新技术,落实新机制,建设新气池。
一 干部挂点。明确一名机关干部挂点负责指导沼气池新建工作,做到经常下村指导,重点督促建工队认真施工,加快进度,经常为其排解困难,协调关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度,让每口沼气池都顺利建设,按期完成落实,并投入使用。
二 资金保障。镇政府本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镇财政实行沼气资金专款专用。对村经审核合格的沼气池,根据招标合同要求及时拨付转移资金,保障这项民心工程惠民暖民,让村民真正得实惠。
三 跟踪服务。镇政府聘请了1名沼气池技术员,每月定期下村给予技术指导,解答村民相关疑难,定期开展维护工作,确保沼气池维护有专人,保障有落实,让村民建得踏实,用得放心,建立一条长效服务机制。
存在问题,由于沼气池建成后已是深秋,气温过低,不能填料,很多就没有起用,随着开春气温逐步回升,由技术人员指导装料后,问题会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