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淇: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_百度文.

时间:2019-05-14 07:0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淇: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_百度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淇: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_百度文.》。

第一篇:刘淇: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_百度文.

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

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10年 12月 01日 来源 :《求是》 作者 :刘 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指导我们推 进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对“十二五”期间加强 社会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结合北京实际,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有力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认真学习贯彻《建议》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进一步增强 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议》 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首都的社会建设与管理 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指示精 神, 结合北京市的工作实际, 先后召开了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和谐社区建设 座谈会和社会建设大会, 制定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北 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一批重要文件,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一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二是确立了以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思路, 提出了大民政的工作理念和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 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拖欠工资问题的“五无”工作 目标。围绕解决民生问题,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健全了领导体制。抓住

奥运机遇, 深化市、区两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经中央批准, 成立了社会建设工 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组建了市委社会工委和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 并在各 区县逐步设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体制。四是

完善社会建设的工作制度, 在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选 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任职、福利养老金制度、社保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 设、志愿服务工作及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实施了 以 “九养” 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 初步形成了推进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 框架。五是健全了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在街道、乡镇建立了社会工作党委 , 形 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会建设工作网络。在工会、妇联、共青团 等群众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委具体协调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机制。六是加强了社 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北京市目前共有社区 2600多个,社会组织近3万个, 全市 1249座商务楼宇中有 6万多家法人单位、83万多从业人员,社会服务管理 工作难度很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探索了以“一分、三定、两目标”为主要 内容的社区规范化建设模式, 以 “枢纽型” 社会组织为龙头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模式, 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工作模 式以及 “五站合一” 的商务楼宇党建等工作模式。七是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动 员新机制, 在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面防控、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 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作经验。

总的看, 北京市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 并且发挥了 作用,特别是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 6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首都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

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 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极 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抓好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 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 大增强, 新经济、社会组织快速发展, 流动人口及境外来华人员日益增多, 对社 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 性的趋势, 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 有顺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创 新的力度, 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不断巩固党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 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紧迫性。一方面, 我国国情国力和国 际地位的变化对首都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以更高标准 做好首都的各项工作, 提高首都建设管理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另 一方面, 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 流动人口增长过快, 有的地方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现象;部分地区人户分离情况 严重, 等等。应当说, 我们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特别是社会 服务管理主体单

一、责任不清、层次不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社区发育不够完善, 社会组织还未能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些制约社会建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 机制性束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落实中还有不平衡的现象, 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 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 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下大力气统筹推进, 努力取得社会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要切实增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改 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执 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科学发展, 只有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影响 和谐稳定的因素;只有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 才能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 群众基础, 凝聚强大的社会动力;只有把社会建设与管理这项工作抓好了, 我们 才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 真正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承担起稳定这个第一责 任。

二、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 《建议》 中关于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关键在于创新。重点 是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通 过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第一,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 是 社会的安全网, 是经济的调节器, 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 不少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正在实现从家庭保障、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 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加 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提出 到 2020年,要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北京作为首都,各 方面条件比较好,应当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十二五”期间,应当紧紧围 绕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任务, 抓住重点、加强整合、提高水平, 使绝大多数基层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当前, 要着力

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 特别是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 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起普惠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 着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当前, 北京市的社会服务管理面 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不少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 特别是随着 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人户分离、党员与党组织关系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管理 与服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还亟待改革 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经 验, 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服务管理、“两新” 组织服务管理、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外籍来京人员服务管理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服务管理 等, 不断满足各类社会群体的服务需求, 努力扩大社会服务管理的覆盖面。要在 郊区全面推广村庄社区化管理的经验, 实现城乡统筹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二是要 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完 善政策体系, 形成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三是要着力扩大社会领域党 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积极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方式, 力争今明两年实现社 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努力以 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带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推 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第三,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当前推动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当前, 我们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好社会矛盾。一是注重 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正确处理好 社会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正确反

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 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好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 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特别是坚持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 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四是积极 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形成“大调解”格局。总结推广牛街民族 和谐创建、原崇文区“信访代理制”、西城区“调解进所”、北京民营高新技术 企业家协会调解商事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等先进经验,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 机制、矛盾排查和信息预警机制。认真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四,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在认真总结发展 “群防群治”、北京奥运会社会动员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 理,积极应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一方面,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加强引导和规范,健全管理法规,完善监控体 系,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筹管理起来,使新媒体成为弘扬正气、传播文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效途径与载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新技术的优 越性,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在 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动员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扩大网格化管理的范围,推动网格化管 理由事件、物件管理向宽领域、动态管理升级,努力实现社会

管理信息资源的共 享,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认 真学习贯彻《建议》以及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切实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要把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 “十二五” 规划之中,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 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管理新格局。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 留空白。同时,把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与绩效评定、选拔使用挂钩。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工作合力。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单位、部门很多,加强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起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协调有效、运转 顺畅的工作机制,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资源、集合力量,共同推进社会建 设与管理。党委、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工作统筹、加强 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同时要加大对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社 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 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落脚点,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共服务。通过继续落实 “五无” 目标、特别是要在老年、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福利制度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纵深发展和全覆盖,让广 大人民群众从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四要加强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学习与研究。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一项新的 任务。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理论,认真学习中央关于社

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建议》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工作 要求,认真学习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有关知识,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社会建设与管 理基本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任务的认识,不断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加强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调查研究,特

别 是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及政策的调查研究,等等。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 高推动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以及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社会建设与管理中 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环境

——大井镇创设“和谐基金”为民解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乡镇政府面临着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维稳任务尤其艰巨繁重.为确保辖区和谐稳定,大井镇党委、政府创新设立综治维稳和谐基金,和谐基金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社会和谐稳定事业的新平台,是为社会困难群体雪中送炭的新帮手。

和谐基金设立的背景

近年来,因“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特殊群体、特困人群、涉诉涉法、赡养老人、山林纠纷等矛盾纠纷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不断增加,加大了乡镇维稳工作压力和工作成本。为切实解决“老大难问题”,预防新问题,减少解决实际问题中攀比、连带的负面影响,大井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和参与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依托综治维稳协会,设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基金”。

和谐基金运作模式

基金构成:基金以政府划拨、镇综治维稳协会成员单位,会员募集和社会捐赠组成,由镇政府设立专户存储,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

基金救助对象:为经济纠纷以外的涉法涉诉、信访及影响社会稳定重大案件中有实际困难又难以从其他途径解决的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仅限于自然人,不包括企、事业单位

等法人及其他组织。

资金救助范围:涉法涉诉案件中因被告人或一方当事人因缺乏经济赔偿能力,履行能力致受害人或另一方当事人遭受严重生活困难需维稳专项基金救助的;难于依据法律、政策进行界定的历史遗留问题,经协调可以用资金补偿方式解决的;因历史原因或客观因素而难以处置的涉法涉诉问题、信访积案、信访老户问题,当事人愿意接受基金救助息诉罢访的;特大火灾、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大交通事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大的不稳定事件,需应急处理的事项;涉及有影响的群体性不稳定事件,无法适用通常协调方式处置的。

基金使用原则:一是实行专款专用原则。维稳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同时接受镇财政、镇纪委、镇综治维稳协会的监督。二是小额救助原则。每次个案救助一般不超过2万元,特殊情况需放宽的,须从严审批。三是一事一议原则。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视情况区别对待,由综治维稳领导小组和维稳协会成员一事一议决定。四是一次性救助原则。维稳专项基金一般不重复救助同一案件同一当事人。

基金使用程序:需要动用维稳基金时,由当事人或者近亲属提出申请,填写维护社会稳定专项基金申请表,村组干部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镇维稳协会审核,经调查审核后由综治维稳办公室与申请人签订《调解处理协议》,然后提请镇

维稳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审批同意后拨付维稳专项基金。和谐基金发挥的作用

大井镇自建立 “和谐基金”以来,积极动员社会捐赠力量,已筹集资金6.5万元。通过维稳协会民主协商,运用“和谐基金”成功化解了6起社会矛盾纠纷,妥善处置了4起多年来的信访积案,改变了全镇年年有人到省进京越级上访的现象,促进了辖区内的社会和谐稳定。和谐资金最重要的就是“和谐”两个字,旨在通过小支点,让群众对政府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第三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心得体会

下面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的材料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此次学习,我认为要切实增强学习、决策、发展、创新、廉政、为民六种意识,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结合我镇工作实际,我来谈几点体会:

一、要增强学习意识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要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注重知识更新。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领导科学、现代科技尤其是农业管理方面新知识的学习,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要注重学用结合。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学习掌握具体政策,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致富户。

二要增强决策意识

要深入调研。要主动“接地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并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论证,形成符合实际、体现群众意愿的正确意见。要坚持民主。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让群众评判工作得失。严格按照民主“5+2”决策机制运行,决策前认真吸纳群众意见建议;决策中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不断补充完善方案;决策后勇于面对现实,真心听取反馈意见,该修正的修正,该中止的中止,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科学和高效。要遵循程序。严格遵守决策行为规程,加强制约和监督;坚持听证、公示制度,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保障群众参与权;坚持论证评估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降低决策风险。

三要增强发展意识

要抓好党建促发展。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加强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进、争优秀,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带动群众共发展。努力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真正落实到群众中去,更新群众观念,激发群众的发展热情,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加快发展。要找准路子谋发展。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动脑筋、做文章,开拓出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好路子。

四要增强创新意识

要善于辩证思维。要善于用创新思维、换位思维、逆向思维,深入研究当前各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要善于吸收转化。坚持把上级精神和农村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干”与“谋”很好地统一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把外地经验与本地情况结合起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找准发展新路子。要善于创新方法。坚持刚柔相济,既用好硬办法,严格管理、依法办事,又善用软办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五要增强廉政意识

要廉洁从政。要通过抓好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更好地实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依法行政。要公道正派。凡事出以公心、处事公平、待人公正、主持公道。特别是在发展党员、培养干部、计划生育、调处纠纷等问题上,要一碗水端平,在群众中树立形象,赢得声誉。要坚持原则。要有“硬”与“敢”的精神,碰到难事敢干,遇到坏事敢管,自觉抵制歪风,弘扬正气,维护稳定。

六要增强为民意识

要以心换心增感情。要多替群众着想,听得进群众意见,经得起群众抱怨,不断增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要深入实际听民声。要经常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争取把一些矛盾纠纷发现和处理在萌芽状态。要设身处地排民忧。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的生活更舒适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查日苏镇结合创先争优等活动,通过与群众亲密接触,加强对农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及时化解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

以上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的文章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第四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汇报材料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重点从优化服务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工作水平,为地区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项服务,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服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镇始终将民生工程作为工作首要目标,今年,更是加强了民生工作落实力度,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促进非农就业。一是坚持“以培训促就业”,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特别是紧盯北京现代三工厂和印刷产业园在建企业的需求开展培训,引导劳动力到高端产业、高效企业、高薪岗位就业,累计培训劳动力245人次,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就业指标任务的131%,全镇“纯农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归零”。二是为劳动力安置转移搭建平台,举办**镇招工招聘会,实现51名劳动力就业;还积极组织镇域劳动力参加南彩、杨镇等乡镇举办的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全镇实现转移就业180人。三是就业转非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已实现67人就业转非,完成全年指标(88人)的83.8% ;“绿色就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是积极宣传城乡医疗保险各类政策,增强群众的投保意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6%,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实现100%,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二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划拨10万元对镇域80岁以上老人进行补助,扩大补助范围(往年只针对90岁以上老年人补助)。三是依托 1

**区慈善协会**分会,吸引社会资源助推慈善事业,拓展救助范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为各类困难群体捐赠救助款物价值10万余元。四是落实“九养”政策,增设老年人餐桌、电器修理等服务项目。

(三)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人口、教育、医疗等工作发展。坚持利益导向机制,深入推进优质服务,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 96.9%,农村新生儿入非率达100%;立足培育新型农民,依托“兴农讲堂”,邀请中国农科院、市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授课,向群众传授园林绿化、保洁等专业知识,提升镇内劳动力就业技能;与中日友好医院等知名医院联合开展2次义诊活动,累计为4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二、完善五项机制,推进社会管理精细化

镇党委政府将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作为提高社会管理实效的保障,通过完善五项工作机制,提高了社会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完善基础事务管理机制。一是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换届选举,我镇共设立大选区3个、小选区19个、投票站19个,拟选举区人大代表6人、镇人大代表48人。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重点从健全组织领导、出台应急预案、规范工作流程和加强外围安保四个方面入手,多次召开换届动员会和部署会,确保了换届选举一次成功,为镇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按照北京市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的要求,作为**区的试点乡镇之一,我镇在15个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软硬件条件,其职责主要是对村务决策、村级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村级重大事件进行监督,收集、受理村民意见和建议,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三是结合“小金库”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在线审计,提高财务管理的透

明度。

(二)完善社会面防控机制。一是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按照“以专带群,专群结合”的原则,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整合治保、民调和专职巡防队力量,建立专群力量“同步部署、同步上勤、同步调整”的工作机制;加快科技创安步伐,目前,我镇电子监控探头达到304个(镇级39个、村级177个、企业88个),技防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二是全面开展“打非”工作,对镇域企业、出租房屋、违法建设等领域开展隐患排查,累计检查47家企业,排查隐患94处,责令28家企业当场整改、19家企业限期整改,现已全部复查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净化了镇域经济市场秩序。三是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镇相关科室部门年初与各村委会和镇内企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责任书,每月召开企业负责人交流座谈会,总结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联合执法检查,对不规范及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三)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推进信访代理制度,完善镇村两级信访代理机构,充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室的“调和”职能,及时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诉求,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反映利益诉求;实行包村工作月报制度,包村组长每月填写包村工作月报表并上报镇组织部,详细记录各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基本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在下月报表中详细说明问题解决的程度和结果,实现对工作的动态管理,搭建镇村联系的桥梁。

(四)完善矛盾多元化调处机制。一是继续落实信访、纪检、综治、司法、民调“五位一体”的联合办访工作制度,加强责任村及责任部门与信访部门的联动、村级信访信息员与镇信访办的互

动,形成以信访维稳部门为主,全镇上下整体联动、紧密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继续落实《**镇重大决策信访风险评估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着力减少决策出台过程中的涉稳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三是发挥信访信息员作用,及时发现信访和纠纷苗头,协助参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构建多元的矛盾调解机制,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继续保持“三无”态势,为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一是实行联审制度,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重点引进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实地建厂企业,吸引高端人才,抬高低端行业的准入门槛,逐步减少和消除小、低、散等低端业态,着力构建“数量与地区承载力相适应,质量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流动人口格局。二是坚持“村企联管”和“四集中”管理制度,做好基础信息登记工作,严格落实房屋租赁登记和流动人口“二次登记”制度,加强对信息的动态管理;推进两个村的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实现一站式办公,下移流动人口管理的关口。三是开展流动人口调研工作,今年6月份,镇主要领导分批次与15个村书记、镇域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流动人口专题会议,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方法,探索好措施、好方法,并逐步写入村规民约,发挥群众参与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性作用。四是坚持寓服务于管理,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给予帮扶,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宿感,促进流动人口逐步融入镇域环境,与本地群众和谐相处。

三、紧跟发展形势,谋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发展

我镇党委、政府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认真总结并推广我镇在精细化管理、矛盾调处、农村基础事务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

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新途径,创新服务项目,加强社会管理,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探索创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理念,以村为单元,划分若干工作网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人、地、物、事、组织、服务资源、管理项目等纳入其中,打造区、镇、村“三级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二是突出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完善各级就业帮扶体系、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度,促进我镇劳动力充分、优质就业;大力推进就业转非工作,使农民进入城镇职工基本保障体系,与城镇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三是建立社会保障全覆盖工作体系。继续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第五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这次有幸参加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辅导、研讨交流,思想受到了洗礼,认识得到了升华,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特别是听取专家辅导之后,对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自己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联系基层工作实际,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谈一点粗浅体会:

一、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社会分层日趋多元,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尤其在县区基层,随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征地拆迁、下岗就业、群众增收、贫富差距等各种矛盾和利益诉求不断涌现,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党中央、国务院敏锐地发觉社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因此,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自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1

把握关键,狠抓薄弱,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提升各级统筹兼顾、把控大局、科学发展的水平。

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基层基础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府机关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础。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基础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坚固可靠的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镇、村级和社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三、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高度关注民生改善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顺民意,解民忧,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当前,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大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证,但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成为社会管理的弱点和难点。以**县为例,全县共有残疾人2.8万名,涉及全县1/5的家庭,残疾人绝大多数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下,无劳动技能,生活质量堪忧。同时,**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数量较多,许多村成为典型的“***部队”。这些群体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础上,更需要精神、文化上的扶持和帮助,才能确保他们与社会的完全融入,实现社会真正稳定和谐。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民生为先”战略,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开展干部帮扶贫困户活动,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好事。特别是要加强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管理,使阳光照耀到这些弱势群体,让其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的温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四、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抓好平安创建工作

平安建设的成效、社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大局稳定、保障科学

发展的迫切要求。在现阶段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转变的大背景下,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矛盾和既有矛盾相互交织,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相互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社会不同阶层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怨气,社会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诸多不可预料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基于此,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部署,并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加以推进。因此,我们必须把平安创建工作当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抓手,狠抓平安创建工作,把“平安之福”送到千家万户。一要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对留守儿童、孤寡、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关爱活动,努力让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群众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成果。二要积极组织实施立体防控“天网工程”,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杜绝重大案件和不安全事故发生。三要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活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亲自过问、抓紧解决,依法、公正、公平解决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五、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相互交织,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社会。在信息化时代,单靠传统的行政性、直线性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已俨然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至为关键的一环。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建设增长的“倍增器”,是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助推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作为基层政府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以人为本、强化服务、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通过用户体验、多渠道服务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便捷,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通过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牵引的应用创新,使群众切实参与并感受到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益处,从而自觉地成为社会管理的热心参与者、支持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效能,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创新。

六、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党委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握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引导人民群众和

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及时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治理工程,摆上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不断深化改革,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县域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总之,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下一步,我将结合实际,理清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全面谋划,真抓实干,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刘淇: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_百度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淇: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_百度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强荣文[5篇模版]

    浅谈检察机关如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强 荣 文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核心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最终目标是......

    流动人口人性化服务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2012年)

    流动人口人性化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目前,我镇登记办证流动人口1.3万余人,私房出租户1675户,全镇常住人口约39448人,流动人口在我镇现居住人员中占32.9%。为了做好流动人口创新管理......

    市政协常委发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谐社会5篇范文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谐社会 ——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全会上的发言 (2012年2月 日) 按照会议要求,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谐社会发言如下。不妥......

    创新社会管理推动联防治安

    创新社会管理推动联防治安 荔城区多措并举做好综治维稳工作本报讯年终岁末,“两抢一盗”易呈多发态势。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连日来,荔城区黄石工业......

    服务人才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服务人才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我市召开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近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人才服务中心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会议回顾总结了......

    以政府的管理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合集五篇]

    宁波学区2010级研究生班学号:100622730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以政府的管理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楼丽萍 [内容摘要] 加快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创新社会管理 服务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是与城镇化进程伴生的人口现象,对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我国......

    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与统一战线工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