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王晓讲话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

时间:2019-05-14 07:5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讲话王晓讲话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讲话王晓讲话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

第一篇:讲话王晓讲话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

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06年7月25日,根据录音整理)

很高兴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干部就加强团的制度建设进行研讨和交流。大家知道,制度建设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制度涉及团的建设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团的建设和工作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团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共青团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共青团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和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比如说体制环境变了、发展基础变了、团青关系变了等等,对团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次,团中央组织部在这里以制度建设为主题举办研讨班,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向研讨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为团的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借此机会,我就加强团的制度建设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加强团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制度是基本的工作规则。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短短十几个字,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实践,既给共青团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实践舞台,也对共青团组织加强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想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是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国家国有经济的基本载体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变成了国有资本,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从原来的实物形态变成了价值形态,非公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对我们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党正在积极运用新的理论、新的实践经验去丰富自身制度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路径,缓解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制约,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同党的建设形势相一致,我们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青年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共青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存在形态、作用方式和路径也面临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所以说,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团的制度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就能够从体制上畅通团组织参与经济建设的渠道,有利于共青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更好地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是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求我们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要求我们构建一种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使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社会秩序是各种制度相互联系结成的制度体系所表现出的社会状态。制度是社会生活中的稳定因素,制度一经产生便稳定地存在,并且可以使一些不稳定因素趋于稳定。因此,制度是协调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载体和保障。共青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团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团组织更好地引导团员青年强化秩序观念,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更好地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避免青年个体和群体利益的非制度化表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特征。制度和文化不同,制度是有形的,文化是无形的。制度管理是刚性约束,强调的是工作方式;文化管理是柔性导向,强调的是思想方式。制度和文化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比如说,在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无形的文化,而无形的文化又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说,先进的制度和先进的文化相融合,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党正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模式和目标,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全方位地展示我们党的领导和制度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价值取向,即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对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如何塑造当代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对于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加强团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我们遵循文化引领青年、文化塑造青年的规律,培育青年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青年在知识、品德、能力上的相互融合,引导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第四,加强团的制度建设是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实现我国政治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考虑到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运行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着重从制度层面上解决好如何执政的问题,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当前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党正在以加强和改进领导体制、组织制度为突破口,以完善党的制度为依托,以法制为保障,大力推动民主政治生活的完善。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作好青年群众工作,引导团员青年积极有序地参加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因此,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加强团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我们引导团员青年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永远跟党走。

所以,我希望各级团组织能够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团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制度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

二、正确把握加强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团的制度建设,我们应该把握和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科学性。坚持科学性,是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也是共青团组织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实践。坚持科学性,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团的制度建设的时代方位,使团的制度建设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体现科学精神,实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统一。各级团组织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规律,充分考虑团的制度建设是否符合团的组织结构、工作活动、项目运作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努力排除各种非科学的因素,推动团的制度建设进入理性、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切实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第二,要注重适用性。注重适用性,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使团的制度建设可行、管用。要善于调查研究,认真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地作出制度规定,使制度建设和现实问题相对应,使制度约束对象和问题涉及的方面相关联。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使制度建设能够充分反映青年的需求,使制度程序能够充分表达青年的意愿,使制度内容能够充分代表青年的利益。要注重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升华提炼为制度规则,确保制度行得通、做得到。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有的制度内容比较空洞、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制度不符合团的实际工作需要,规范功能弱化;有些制度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失去了制度应有的效用。所以,我们在加强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弄清楚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健全哪些制度,用这些制度去规范和约束什么样的行为,制度不健全会造成什么危害,制度建设是否符合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第三,要增强系统性。增强系统性,是加强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制度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实现制度功能的整合,提高制度体系的整体功效。要培育整体眼光,立足于全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强制度的对接和联系上,努力形成一种既能发挥各种制度作用,又能让各种制度协调配合的制度分工格局。要优化制度建设结构,既重视基本制度建设,又重视具体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制定;既重视单项制度的建设,又重视各种制度的优化配置;既重视团内制度的建立健全,又重视团的制度和党的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形成制度合力。要树立开放性的工作理念,增强制度建设的“吐故纳新”能力,提高团的制度体系的开放度。

第四,要维护权威性。维护权威性,就是要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自觉接受制度制约,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实践反复证明,好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如果没有权威性,也是发挥不了作用的。要强化制度的规范功能,制定有效措施,规范操作程序,改进执行效果,逐步扭转变通执行制度的现象,坚决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不良行为。要注重体现平等,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因为特殊化对制度的破坏作用非常大,会导致制度废弛。要配套组织处理措施,争取纪律约束的支持,以组织处理为手段,着力解决制度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措施不力等问题,严肃维护制度权威,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切实抓好加强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

制度建设是一个在制度供给和需求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制度配置结构的过程。在供给方面,制度建设重在设计,设计的要求是适应工作需求和目标;在需求方面,制度建设重在运用,运用的原则是围绕工作目标落实制度要求;在供求互动方面,制度建设重在创新,创新的方向是在宏观上有效调控制度供求,在微观上着力实现动态平衡。可以说,制度建设是一个从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到不断完善发展制度的动态过程。加强团的制度建设,就必须抓好制度安排、制度落实和制度创新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抓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制度建设的基础环节。共青团的工作和建设要富有成效,就必须以健全完备的制度为保障。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长期坚持并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团的工作和建设中带有根本意义的基本工作制度,这个制度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坚持党建带团建,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切实把团的工作和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格局。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团的思想、组织、队伍和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切实巩固和扩大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成果。去年我们配合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团开展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活动达到了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的既定目标,现在已转入经常性教育阶段。如何巩固和扩大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成果,需要我们在制度建设上下苦功夫。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健全团的领导班子抓思想建设的责任制度,健全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制度,完善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网络,提高团组织教育引导青年的实际本领。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团的组织设置制度、团内民主制度、评价考核制度等,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要求,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团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比如说,通过健全学习教育制度,解决好团员青年的学习观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等问题,抓好教育培训,确保学习成效;通过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开展民主评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团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和途径,不断扩大团的管理工作成效;通过健全团内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秩序,规范落实团的组织生活,提高团员团干部队伍素质。在作风建设方面,要健全完善团的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联系青年制度、下基层抓点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全面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团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要求,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逐步纠正“联系青年精英化,服务对象少数化,工作方式行政化”的不良倾向,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把对党负责和对青年负责有机统一起来。要正确处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重视由习惯、习俗和惯例等组成的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和作用,在以正式制度影响非正式制度的同时,统筹兼顾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发挥,促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团中央提出把今年作为全团的制度建设年,并将制定下发基层团委、团支部工作规范和《关于加强共青团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文件,以进一步推动全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第二,要抓制度落实。制度落实,是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制度的作用发挥关键在于抓制度落实。有了制度不落实或不能落实,就等于没有制度,甚至比没有制度影响更恶劣。因为这样,制度的权威受到了挑战,非制度化的表达方式就受到了鼓励,所以说制度落实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们在制度落实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我们一些同志缺乏制度观念,习惯于不按制度办事;一些基层团组织在制度执行方面不很严格,导致很多好的制度形同虚设;还有一些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不知道有多少制度应该遵守,连该遵守什么制度都不知道,何谈落实呢?所以,在抓制度落实方面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让制度深入人心,把坚决执行制度的理念渗透到广大团员团干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不断增强团员团干部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教育引导团干部以认真学习制度、带头执行制度的模范行为作出表率,促进尊重制度、维护制度良好风气的形成。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制度成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确保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第三,要抓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制度建设的动力环节。制度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任何制度都有一个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完善,从而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因此,制度创新既是制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制度建设的发展动力。在制度创新方面,希望大家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我们既要根据形势和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制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制度建设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又要注重制度建设的继承性,善于总结借鉴成功经验,坚持“扬弃”原则,从而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和比较好的基础上,确保制度改革创新的成果。其次,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制度的数量和形式,不能只顾制度的制定,也不能单纯讲求制度创新的速度,而要切实注重制度的质量和功效,重视制度约束对象的消化吸收能力,重视如何去有效盘活制度存量,实现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最后,要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立足当前,通过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团的制度体系成为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强制和自觉相统一的长效机制链,为团的工作、建设和发展提供相适应、可持续的保障。

以上是我的一个研讨发言,供同志们参考。希望大家能在本次研讨班期间相互学习,认真交流,增进了解,收获友谊。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班取得圆满成功!

(2006年8月10日)

第二篇:王晓同志在2009年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晓同志在2009年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当前共青团权益工作的基本思路已经明确,即陆昊同志提出的“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共青团权益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政治性和政策性,我认为,做好新时期共青团权益工作,需要到共青团权益工作20年的发展过程中寻找脉络和启示。用哲学上的话讲,如果我们解决不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就不可能回答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我想首先梳理一下20年来共青团权益工作思想的演变过程,再谈谈对当前共青团权益工作基本思路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共青团权益工作思想在20年中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发展。第一次,在对权益概念的理解上,实现了从“整体利益”向“具体权益”的突破。大家知道,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我们强调得比较多的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不怎么讲各个社会群体由于其独特性所形成的具体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维护青少年权益自然不可能进入共青团的职能序列。这一情况在1988年发生了改变。在这一年,团中央出台了《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首次提出了团的“社会职能”的概念,并将其列入团的基本职能。而“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具体利益”正是共青团的三大社会职能之一。这一突破意味着青少年群体的利益不再被笼统地包含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之中,得到了充分重视,开启了青少年维权工作的新征程。第二次,在对工作路径的探索上,实现了从“全面推进”向“重点突破”的转变。大家如果对比1988年的《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和1998年的《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这两份文件中关于“权益工作”的表述,就会发现,十年间最大的变化在工作路径上面。1988年的文件列出了七条维护青年利益的具体路径,从改善物质生活到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基本涵盖了青年生活的各个领域。而1998年的文件则紧扣“依法维权”的主线,列出了三条与贯彻落实法律法规、保障青少年法定权利密切相关的具体路径。十年前后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工作路径明显呈现出从“全面推进”向“重点突破”的转变。第三次,在对工作地位的认识上,实现了从“工作项目”向“基本职能”的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共青团权益工作思想最大的变革是,权益工作从“服务青年”的工作板块中分离出来,成为与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相并列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这一变革对共青团权益工作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有少数同志还没有完全领会中央领导关于团的四项基本职能的深远考虑,模糊地认为“维权工作”与“服务工作”差不多,区别不大。持有这一认识的同志没有看到“维权工作”的本质特征,更没有看到“维权工作”独特的运行机制。与其他基本职能相比,“维权工作”有着三个显著特征,特殊性很强:一是权力来源不同,主要来自国家立法系统和行政系统的授权。二是工作界限不同,重点突出对青少年法定的七项重点权益的保护。三是运行方式不同,呈现出法定化、程序化、专业化的特点。

团十六大以来,在陆昊同志的领导下,共青团权益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我认为,其中最突出也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陆昊同志提出的“要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即“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的工作思路。这一思路既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对当前权益工作新情况、新挑战的科学回答。下面,我就“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的思路谈一些认识和理解,和大家交流。

第一,思路提出,要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这个结合,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展型维权。与发展型维权对应的是生存型维权。联合国《里斯本宣言》界定,生存型维权是指对青少年在人身健康、日常生活等方面最基本权利的保护,是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的底线。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取向加速了我国同质性、整体性社会的解体,我国正在出现公民社会的空间和元素。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成型的公民社会,但公民社会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正在广泛地影响着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随着80后、90后青少年群体的日益成长,当代青少年的权益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突出特点是主体意识强烈,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已不再满足于对传统的“生存型权益”的维护,对公共参与、职业发展等对其社会化进程有着支持作用的“发展型权益”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可以说,“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工作对象方面的新变化。

第二,思路提出,要注重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这个结合,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普遍性维权。大家知道,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揭示出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利益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利益关系由同质化走向差异化,利益实现由行政化走向市场化。作为党的青年组织,共青团要正确处理“个案维权”和“普遍维权”的关系,更加关注青少年的普遍性权益问题。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没有争取到绝大多数青年群众,即使个别战役或战斗打得再漂亮,我们也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当然,更加关注普遍性权益问题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个案的关注,而是要通过个案维权,积极探索普遍性需求,总结共性规律,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因此,可以说,“注重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工作领域方面的新变化。

第三,思路提出,要注重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这个结合,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程序性维权。程序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过程中最具有普适性和公信力的方式。组织学认为,在结构化的社会环境中,能否代表和联系某一部分社会群体,是衡量一个现代政治组织存在必要性的重要标准。对以“群众团体”为属性的共青团组织来说,如果丧失了青年群众基础,也就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具体就权益工作来讲,在当前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青少年流动分布结构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科学地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课题。比如,青年群体利益的同质化程度大大下降,青年利益需求的群体差、时间差、地域差在显著增强,我们不能奢望也不可能仅仅用

一、两个平台或载体就能覆盖和影响广大青少年。再比如,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权益维护出现了“零和博弈”,即利益主体之间的诉求相互冲突,满足一方,就必定损害另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统一的法律规范下,大家按照相同的程序步骤协调争端,才是最理性的选择。因此,可以说,“注重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工作路径方面的新变化。

第四,思路提出,要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这一思路,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制度性维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团的权益工作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一些优质存量资产。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存量资产向制度成果转化的比例还不高。此外,由于很多行政部门的职能中都包含着“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内容,对这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工作发展很快。而共青团由于制度性资源相对缺乏,在“维权领域”面临着地位下降、角色边缘化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识到,制度性安排具有更普遍、更广泛的意义,可以支持共青团持续稳定有效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因此,可以说,“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工作模式方面的新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的指导思路,涵盖了“工作对象”、“工作领域”和“工作路径”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逻辑层次,同时,也从将实践成果升华为制度成果、强化工作保障的角度对新时期维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整个思路逻辑清晰、体系完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今年共青团权益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权益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的部署,落实“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的思路,努力在一些领域和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有关具体工作在《2009年共青团权益工作要点》中已讲得很清楚。这里,我想强调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要抓好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制定和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是做好共青团权益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我们长期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的重要成就和经验。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要建立和加强与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开展联合调研、执法检查、社会监督等方式,了解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了解和推动解决落实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惠及青少年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各地团组织要积极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地方配套法规的修订工作;抓住《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十周年的契机,大力推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地方配套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和青少年事业发展实际,推动其它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力争在法规修订、制定或出台的过程中,为共青团组织开展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创造更好条件。

二是要参与研究制定涉及青少年利益的法律法规。通过开展立法研究、提出立法建议、制定法案草稿等方式,主动向人大和党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青少年立法和解决涉及青少年利益的重要问题,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各地在这方面需要团中央提供支持的,要及时提出来,我们将积极予以配合。

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关键在于创新形式,把娱乐性、时尚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0周年的宣传活动要努力体现以上要求。

2.要探索建立制度性安排

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标志着共青团权益工作从短期应对性措施向长期制度性建设方向的转变。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建立完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交流制度。这一沟通交流制度是共青团引导青年实现有序参与的创造性成果,为广大青年与国家权力机关、参政议政机构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建立沟通交流制度,关键是要解决好“听”和“说”的机制。在“听”的方面,我们要发挥团的组织优势,直接听取各类青年群体的诉求;也可以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调研等活动来了解、掌握青年诉求;还可以通过社会有关机构了解青年需求。在“说”的方面,团组织要发出权威性的声音,要集中力量、集中声音、集中行动。要特别注意发挥各级政协中共青团、青联界别的组织化平台和力量。

二是要为“两法”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化平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各级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建设。要指导和支持各地“两办”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要修订考核办法,改进考核方式,把年底一次性考核与全年过程性考核结合起来,把全团性项目考核与区域性项目考核结合起来,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今年,团中央将安排省级预防办主任进行年中述职。要积极探索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的有效机制,建立专项督察制度,建立集中整治与日常预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今年适当时候,团中央将联合有关部委对文化市场、执行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中小学安全教育和权益保护、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等工作开展专项督察。

三是要制度化地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最关键的是使已有的合法、有效、制度化的参与渠道能够为青少年所知、所用。目前,我国青年在公共参与过程中存在着六个“并存”的特点,即在参与状况上,高公共责任感与低实际参与率并存;在参与动机上,权利意识与现实考虑并存;在参与条件上,主观制约与客观制约并存;在参与效果上,工具性功能、发展性功能与稳定/均衡性功能并存;在参与定位上,政治现代化取向与政治社会化取向并存;在参与趋势上,内部动力与外部限制并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尊重青年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愿望,通过制度框架内的安排,引导青年变“单一式参与”为“复合式参与”,即引导青年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多个层面的政治生活,而不仅仅是拥挤在某一层级的“票决式”选举中。比如,通过引导青年参与所在村的“村民议事机构”、所在社区的各类议事组织等途径,把青年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3.要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

载体,是推进工作的有效途径。下一步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面对面”活动是共青团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是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名称上要统一。我们的活动是“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而不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青少年面对面”。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们是坚持通过共青团组织来收集青少年普遍性的利益需求,由共青团来反映和呼吁。因此,名称上一定要统一。第二,时间上要统一。要在各级“两会”召开前夕,集中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交流共青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见、建议,通过他们向“两会”提出议案、提案;争取在各级“两会”上的大会发言、分组讨论等环节,表达青少年普遍性的利益诉求。第三,主题上要统一。各地团组织要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围绕同一个主题,完成好规定动作。当然,各省在坚决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还可以有自己的自选动作。在今年年初的“面对面”活动中,绝大多数团省委的开展情况是好的,体现出了共青团组织的全局意识和整体合力。同时,对“面对面”活动中青少年反映比较集中的普遍性利益诉求,要继续跟进了解并做好相关工作。要通过邀请代表委员专题调研、集中视察青少年工作等,推动“面对面”活动经常性开展,形成常态化机制。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四,准备上要提前。各省(区、市)团委要认真总结今年开展“面对面”活动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订改进措施,在积极筹备省级“面对面”活动的同时,指导地市级团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明年活动顺利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要积极推进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是共青团权益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收集青少年权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下一步,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要总结试点经验。从第一批试点的情况看,目前还很难说已经形成了相对清晰的发展模式,多数服务台还处在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为主要功能的热线的阶段,在经费支持、后台服务能力、数据汇总分析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各试点地区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遵循积极稳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本地实际,努力提升服务台的运行水平和服务能力。二要强化核心功能。在建设和发展初期,不要盲目追求服务项目、功能上的多元化,应找准自身比较优势,选准工作重点和突破口,逐步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要围绕青少年的就业创业、健康教育、公共参与等权益需求,做好信息咨询、知识介绍、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工作。同时,要特别注重提高服务台收集青少年普遍性权益诉求的能力,加强对典型案例的跟进、分析和服务台工作数据与情况的统计汇总等工作。三要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招募和培训工作,推行法律、心理专业志愿者注册制度,做好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等工作。同时,要着眼于探索12355服务台向网络的延伸,注重加强对网络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三是要继续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一要拓展领域,主动向与青少年学习教育、就业创业、恋爱婚姻、身心健康等方面需求密切相关的部门、行业延伸,推动人大、政协和更多的党政机关以及“两新”组织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二要创新方式,针对各部门工作中涉及青少年的重要问题和青少年反映强烈的权益问题,推动各级维权岗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适应青少年需求的司法和行政执法模式,开展经常性维权服务。三要规范管理。在实践中完善创建标准,建立健全考核、培训等配套制度,引导创建活动的良性发展。今年,团中央将联合高法、高检就贯彻落实《全国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管理办法》的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四是要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当前,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从数量上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量将高位稳定运行。在短时间内,犯罪总量将难以出现显著下降,但上升态势会逐渐平稳,增速将逐步趋缓。二是从范围上看,青少年违法犯罪将保持扩散态势。随着大众传媒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流动的进一步加剧,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很多种类的“城市犯罪”将向中西部地区农村扩散,目前农村地区不断攀升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就印证了这一趋势。三是从种类上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类型将不断出现。随着当代青少年生活形态和知识技能的多样化,其违法犯罪的载体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正在不断诞生新的违法犯罪形式,其中有些形式在法律上尚属空白。在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扎实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以实施重点项目为支撑,以解决重点问题为途径,以服务重点群体为关键,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管,人大监督,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学校、社会团体、家庭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这一方面的工作要点已经通过文件下发,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4.要注重加强工作研究

加强维权工作研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层次的工作。一是信息收集。行政学上有句名言,叫做“信息的边界就是权力的边界”,这句话对我们拓宽权益工作的信息渠道很有启示。如果没有有效的联系青年的渠道,没有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我们的权益工作就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应充分发挥团的组织体系的作用,通过各级共青团、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广泛接触青少年群体、深入了解青少年需求;充分发挥青年社团和各类青年组织的作用,通过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联系,以他们为窗口收集、了解青少年的权益需求;充分发挥12355服务台、青年中心、青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阵地的作用,广泛听取青少年权益方面的愿望和需求;充分发挥研究机构、调查机构的作用,借助“外脑”,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型传媒的作用,密切关注、跟踪了解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所反映的涉及青少年权益问题的典型案例。在网络时代和3G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和手机是青年最喜欢的沟通、联络方式,他们乐意也善于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等表达自己的权益诉求。可以说,在互联网及其衍生领域中,蕴含着当代青年利益诉求的绝大多数密码,做好了这一领域的信息收集工作,我们就能更加广泛和快捷地了解和把握青少年的群体利益诉求。二是研究提炼。要在广泛收集青少年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汇总提炼出青少年普遍性的利益诉求。比如,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下一步要强化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收集分析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整合借助各方面力量,分析研究青少年利益诉求分布的动态和特点,提出可行的建议,形成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三是成果应用。要重视“成果转化”环节,确保研究成果能够及时、顺畅地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现实力量。比如,可以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两会”上的提案议案。比如,对涉及青少年权益的重要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内参、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党政部门反映。再比如,可以以研究报告、信息专报、情况汇报、参考意见等形式,向社会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发布或报送有关青少年普遍性权益问题的具体研究成果,引起他们的关注,争取他们的支持,从而实现“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的良性互动。

三、做好共青团权益工作的具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权益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在此,我提四点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是共青团一项极富时代色彩的职能,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首先,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是党的政治理论创新发展在青少年工作领域的体现,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四项职能之一,充分体现了党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其次,维护青少年权益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领域,事关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的质量和水平。第三,维护青少年权益是广大青少年的共同要求和热切期望,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共青团巩固自身社会基础、证明自身存在价值的重要方式。多年来,经过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艰苦努力,共青团权益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党的期望相比,与团中央书记处的要求相比,与青少年的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面对青少年日趋多样化的权益需求,我们的维权供给能力明显不足。比如,面对青少年群体的普遍性利益需求,我们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更缺乏可靠的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再比如,面对分散的维权工作资源,我们的工作体制仍然停留在简单汇总的层面上,有力度、有深度的协调工作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是客观环境所致,有些则是主观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部分省级和地市级团组织不重视权益工作,不注重研究工作,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工作开展;部分团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工作不主动、不投入,遇到矛盾和困难绕着走,遇到工作任务拖着办,长此以往,不仅会耽误工作,也会影响自己成长。如果我们不重视和改进这些问题,维权工作有可能会成为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的短板,拖全团的后腿,同时,也自然拖住了自己成长发展的步伐。的确,维护青少年权益是一项开拓性很强的工作,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凡事都是辩证的,困难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磨刀石”。我认为,与其他领域的团干部相比,我们的一个重要优势可能就是有更多的机会和压力来迎接挑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权益工作就是锻炼我们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的重要平台。希望各省级和地市级团委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要求和全团部署上来,把维护青少年权益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研究工作方案,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健全完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以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姿态,奋发进取,攻坚克难,推动共青团权益工作不断实现新发展。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多年来,我们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培育出很多优势工作项目,打造出众多品牌。但面对基层工作力量的不足、工作资源的紧张和青年需求的变化,我们应着眼于打造支柱项目,通过科学评估和统筹规划,实施项目整合,提高工作项目的关联度和工作的集约化水平,努力打造以品牌为核心的权益工作产品供应链,提高权益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同时,要坚持求真务实,不贪大、不求多、不冒进,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坚持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不搞虚假成绩,把全力以赴和量力而行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办事,办成事,务求工作实效。

3.重心下移,服务基层。尽管权益工作是一项全团性工作,但在团的不同层级上,该项工作的侧重和具体体现都有所不同。从全团的维权工作体系来看,基层团组织处在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直接面对着广大青少年,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最直接、最具体、最关键。但同时,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却最薄弱,工作资源最匮乏,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最集中。我们要坚持重心下移,牢固树立“基层第一”的思想,始终把重心放在基层,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确保维权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首先,要进行资源倾斜。我们都知道,越是到基层,条件越艰苦,资源越匮乏,工作也越难开展。因此,关心基层、服务基层就要切实体现在为基层整合资源、输入能量上,真正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把工作力量集中到基层,把工作资源配置到基层,为基层维权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再次,要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先导功能和保障作用。在争取政策支持、优化政策环境方面,省级团委和市(地)团委比基层团委拥有大得多的优势和能力,而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相对省级和市(地)级来说,又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益。我们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努力为基层维权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最后,要实施项目带动。要针对基层维权工作实际,注重项目扶持和带动,把配置了工作资源的项目以打包的形式交给基层团组织去做,使基层团组织维权工作上有具体抓手和发展支点,增强工作的能力和活力。

4.着眼长远,稳步推进。共青团权益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以“干事业”的胸怀来筹划和推进。各级团组织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规律,抓住本质,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着眼于共青团权益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客观分析青少年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深刻认识权益工作的新任务新挑战,始终保持一股钻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推动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要摆正心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既看到已有的成绩,也看到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难题,科学把握节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本质目标,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按照陆昊同志的要求,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各团省委要确定三到五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重大调研课题,5月10日前汇总到团中央权益部。然后,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全团确定两到三个重点课题开展中长期的调研工作,同时,各省也可以结合实际再确定一些自选课题,共同努力把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做好。

同志们,当前共青团权益工作任务重、难题多、责任大。让我们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求实创新,埋头苦干,努力推动共青团权益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

第三篇:王晓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四届一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王晓同志在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四届一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22日)

今天,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四届一次全委会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中央国家机关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是全国青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履行各项职责,团结引导机关广大青年留下了扎实奋斗的青春足迹。特别是在服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中,在抗震救灾、抗旱救灾等斗争中,中央国家机关广大青年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赢得了广泛赞誉。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对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青联工作和青年健康成长。今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的贺信中,要求青联组织顺应形势发展,贴近青年实际,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新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所致祝词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增进共同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智慧力量”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引导机关青年按照党的要求健康成长,在实现“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青春业绩。

一、切实践行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的本质属性

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努力为党广泛团结凝聚青年,是青联组织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积极 1

传播党的重要思想主张,加强思想引导始终是青联组织第一位的任务。中央国家机关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指挥的“直属部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战略性要求很高,青联委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体现出明显的政治优势。新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委员,引导委员和机关青年努力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引导青年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增强委员个体的代表性与增强组织影响的广泛性相结合,准确把握机关青年的思想活动特点,通过自我教育、沟通交流、思想碰撞等方式,引导青联委员积极影响和带动机关青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努力开创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工作新局面

中央国家机关作为国家发展的宏观指导者和综合管理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责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人才荟萃,有着突出的智力优势和较高的专业水准,在全国青联工作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要突出青年人才工作主线,拓宽联系青年人才的渠道,搭建培养青年人才的平台,加大举荐青年人才的力度,探索建立服务青年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对青年才俊的吸引和凝聚,努力构建汇聚各界优秀青年的人才高地。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组织委员开展社会考察、专题研讨、课题攻关等活动,广集睿智之言,广聚务实之策。要努力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动员青联委员和机关青年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奋发有为,在完成“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中建功立业。要竭诚服务青年,动员青联委员热情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热心支持青少年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示范作用,引导更多青年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成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要紧紧围绕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办理涉及青少年事务的人大

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高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三、大力加强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的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青联组织的永恒课题。新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要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影响服务广大青年、支持青联委员发展的统一,把思想性、联谊性和扩大组织影响力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永葆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组织的生机与活力。要加强组织建设,充分调动会员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优化界别设置,强化青联秘书处的功能和作用,善于运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扩大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组织的影响力。要加强队伍建设,引导委员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始终保持锐意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经得起政治、事业、名利和生活的考验,以表里如一的道德力量、知行统一的意志品格、创先争优的工作业绩为青年作出表率。要加强机制建设,努力传承青联组织文化,积极探索形成有利于发挥机关青联整体力量、有利于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组织环境的体制机制,为不断提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委员,同志们、朋友们,新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已扬帆起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团结引导中央国家机关广大青年在实现“十二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篇章!

第四篇:王晓同志在全国青联十一届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王晓同志在全国青联十一届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党中央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向大会发来贺信。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书记处的其他领导同志,去年在听取团中央书记处汇报时,要求我们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在组织人事、会议文件和会务安排等方面积极做好工作,并出席了大会开幕式。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刚才又接见新当选的全国青联常委并即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切都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广大青年和青联工作的成绩,深刻揭示了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内在规律,深刻揭示了青联组织目标的质的规定性,深刻揭示了青联组织发展的科学逻辑,深刻揭示了青联组织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所致祝词和刚刚即席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陆昊同志在致辞中提出的要求,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回顾青联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历史逻辑来看,还是从现实逻辑来看,青联常委会都承担着重大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上午,在青联委员们的信任和支持下,我们当选为全国青联新一届领导机构的成员。从那一刻起,青联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就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接过的不仅是青联组织的光荣历史和奋斗成就,更是带领青联委员共同续写青联组织光荣的责任与担当。下面,我就青联常委会的自身建设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切实履行全国青联常委会的决策功能

大家知道,决策功能是全国青联常委会的核心功能。长期以来,历届青联常委会高超的决策智慧、决策能力和决策方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组织环境,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履行决策功能方面遇到了一些新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青联常委会决策机制的内在张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峰值,具体来讲,就是如何在一个200多人的组织里实现有效的决策参与。其实,组织规模和有效参与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苏格拉底到孟德斯鸠,很多学者都研究过这个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组织规模越大,决策参与越难,因此才有了“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才有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现实尴尬。从青联常委会的实际来看,确实存在着组织规模与决策参与这样一对矛盾,而且在决策参与方面还存在着若干次级矛盾。比如,大家的“第一角色”即本职工作与履行常委会责任义务的“委员角色”之间的矛盾;比如,常委会会议召开时间难以较早确定或固定、会期较短与常委们紧张的日程安排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都使常委会的一些议事过程表现为“鼓鼓掌、举举手、听听报告”。所以,如何在很短的会期和现有组织规模内实现有效的决策参与,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下一步,全国青联秘书处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在议题设置方面,事先与青联常委们进行充分沟通、酝酿,充分听取意见;二是积极运用现代组织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通讯会议、视频会议、网络平台等途径,拓宽青联常委参与决策的渠道;三是适度扩大票决方式的适用范围,更加充分地尊重青联常委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第二,要充分发挥全国青联常委会的比较优势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是一个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彰显自身比较优势的过程。准确把握青联常委会的比较优势,是我们确定工作方向、进行有效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是要充分发挥青联常委会的智力优势,树立青联智库形象。从去年开始,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为标志,“中国智库”的概念开始流行,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结构正发生新的变化,智库类机构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我想,这对于改进和完善青联常委会的功能是有借鉴意义的。青联常委都是本行业、本领域的杰出青年才俊,思想敏锐、智力过人,完全有条件围绕国家发展、青年成长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我注意到,很多青联常委通过各自的渠道,结合本职工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在建言献策方面做得是很不错的。但是,全国青联作为一个组织来说,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今后,一方面,我们将着眼于强化青联常委会在建言献策方面的组织化整体力量和作用,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完善全国青联信息专报制度等途径,使青联常委们个体的“智力高峰”通过组织化平台形成“智力高原”,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树立和展示青联智库形象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将尽快建立完善与有关党政部门的专家库、人才库相衔接的青联人才库和人才举荐机制,按照进入专家库的标准,依托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等重要培训阵地、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对青联委员进行培训,培育好、巩固好青联智力密集的优势。

二是要充分发挥全国青联常委会的结构优势,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从人员组成来看,本届青联常委会结构优势更加明显,代表性

进一步增强。在当前利益多元、群体多样、思想多变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注重发挥青联常委会“代表性强、联系面广、信息源多”的结构优势,引导青联常委发挥熟悉本领域青年群体特点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优势,广泛深入地了解青年群体中的社情民意,及时反映青年诉求,提出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对常委们的意见进行归纳和提炼,提出具有普遍性的议题,形成一致的工作方向和具体行动,更好地反映青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代表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比如,如何建立完善属地召集人制度,与地方和行业青联组织、青联界别工作委员会良性互动,为青联委员参加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比如,如何在大幅提高委员活动频率的同时,努力使青联活动既面向委员、又面向广大青年,密切青联委员与广大青年的联系,增强青联委员和青联组织的代表性;比如,如何通过品牌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吸引凝聚青联委员在骨干性工作项目上献计出力,通过组织化平台有效集成青联委员的个体优势,充分展示青联组织的整体力量和整体形象,等等。

三是要充分发挥全国青联常委会的渠道优势,扩大青联组织影响力。大家知道,在结构化的社会环境中,能否联系和代表一部分社会群体是衡量一个组织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全国青联和青联常委会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全国青联有着完备的组织体系,拥有较为成熟的组织化渠道。青联常委会应善于通过青联的组织化渠道,切实加强对地方青联、行业青联、青联界别工作委员会及其他会员团体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注重发挥青联之友联谊会的作用,提高青联对各类青年组织的影响力和

凝聚力。其次,青联组织在国家政权体系中有着良好的制度安排,拥有较为稳定的制度化渠道。青联常委会应善于通过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等制度化渠道,集中发出组织呼吁,努力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扩大青联的组织影响。第三,青联常委作为杰出青年代表,对本行业、本领域的青年有着较大影响,拥有联系、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的个性化渠道。因此,青联常委应注重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积极联系、影响青年,努力产生吸引凝聚青年的乘数效应,共同坚实青联组织的社会基础。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现代传媒也是一个重要传播渠道。我们常说的“渠道为王”,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传媒的影响力。我们应与时俱进,通过内容供给、话题引导等多种方式,善于通过大众传媒、新型传媒等载体,不断扩大青联组织的影响力。

第三,要传承塑造全国青联常委会的精神魅力

长期以来,系统的制度建设、规范的运行程序,为全国青联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独特的精神文化也构成了青联清新的组织气质,凝结成令委员们心驰神往的青联情结。作为全国青联常委会的成员,我们有责任把青联的文化、青联的精神魅力传承好、塑造好、发扬好。

一是要增进共同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代表着我们新一届青联常委会的精神高度。一个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组织,即使它的制度再完善,也是一盘散沙;即使它的活动再活跃,也是“空中楼阁”。全国青联常委会不仅是一个决策执行机构,更应该是一个传播党的重要思想主张的重要前沿阵地。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为党广泛团结凝聚青年这一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引导带动广大青年坚定

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青联事业不断从光荣走向新的光荣。

二是要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道德问题是为人做事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具有表率作用、充满精神力量的青联常委会,必然是一个成员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魅力的组织。因此,我们要共同努力,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到做事专心、对人诚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表里如一的道德力量和知行统一的意志品格,为青联委员和广大青年做出表率。

三是要传承优秀组织文化。充满理想主义气质和人文主义情怀的组织文化是青联的“传家宝”,是青联事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我们看到,在青联组织文化的熏陶下,一批批青联委员健康成长,在这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大家庭里面找到了归属感,共同营造了平等真诚、和谐包容、创先争优的良好组织氛围。下一步我们要和委员们一起继续努力,不断增进平等真诚的纯真友情,努力形成和谐宽容的组织环境,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为青联组织发展增添新的精神魅力。

各位常委,十一届全国青联已扬帆起航了。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开拓创新,扎实奋斗,努力开创青联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王晓光同志在全市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3

学习提 纲

时 间:2014年11月20日 地 点:乡政府二楼会议室 主讲人:罗磊书记

成 员:在家班子全体成员、乡直机关股室及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 内 容:

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21日)

王晓光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总结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精神,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坚定信心,推动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新局面。

最近,中央、省委相继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五项重大成果,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六条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八点明确要求。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快党的作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充分体现了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体现了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政治自觉,体现了主动适应发展要

求、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治清醒,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赵克志书记在全省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

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巩固扩大成果,坚持从严治党,以优良作风开创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新局面。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新时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工作要求和主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巩固好、拓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定不移推进管党治党,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坚定不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过去十个月,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第二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自上而下推动有力,分层分类进展有序,活动成果不断深化。陈海峰副主席、毛崧组长恪尽职守、身体力行,率省委督导组全体成员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真蹲实驻、严督实导,指导我们把握要求、把握重点、把握节奏、把握质量,帮助我们明晰目标、找准问题、提炼经验做法、提升活动成效,有力保障了全市教育实践活动见真章、出实效。他们对事业无限忠诚,对工作严谨求实,对遵义非常关心支持,为我们树立了标杆。遵义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凝结着省委第二督导组领导和同志们的智慧和汗水,在此,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会儿,海峰副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市委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巩固群众基础的重大机遇,作为端正党风、改进作风的重大机遇,作为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 —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忠实践行“三严三实”、“三实三同”,深入推进“五梳理三带头”,教育实践活动稳扎稳打、务实创新。活动期间,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莅遵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赵克志书记、陈敏尔省长等省领导亲自听取遵义工作汇报,深入遵义调研,对遵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7位省领导先后17次对我市教育实践活动作出批示,推动提升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全市党员干部普遍认为,这次活动是触及思想最深、针对性最强、转变作风最实、联系实际最紧、距离群众最近的一次党内重大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坚持令行禁止,切实确保中央、省委政令落地生根,执行政治纪律更加严明。有的放矢事易成,无的放矢事难成。市委切实把严明政治纪律作为维护中央权威、强化党性锤炼的根本要求,在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联系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中坚决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认识上深化提高、行动上迅速跟进。早在去年11月,全市就以梳理思想、思路、作风、问题、目标,为教育实践活动作了积极的思想准备,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具体抓手,自我加压、持续推进,用问效强化责任,用目标倒逼工作,用纪律制约作风,有力强化了全市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党纪意识、执行意识。在活动推进中,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高强度宣传、高标准督导,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研究和贯彻上级精神,解决活动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落实,切实维护了政治纪律的严肃性。良好的政治纪律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证,无论是在平常的工作中,还是在应急处置、抗洪救灾的紧急时刻,全市上下做到了政令畅通、反应快速、落实有力。

第二,坚持思想洗礼,切实浇铸精神之钙,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更加坚

定。坚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营养、第一武装,认真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推动学习触及灵魂、洗礼思想。市委常委班子认真制定学习计划,长短结合、昼夜结合、自学与集体讨论结合、参观考察与辅导讲座结合,组织到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会址、瓮安等地上政权课、群众课、发展课,深入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活动和“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照好“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做到重点内容反复学、党纪党规深入学、革命传统引导学、先进经验总结学、反面教育警示学、联系实际互动学。市委常委班子开展专题集中学习9次12天,全市各级班子专题集中学习均在6次9天以上,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28期,一把手亲自上课1700多场次,全市党员干部思想上充了电、精神上补了钙、行动上提了劲,更加自觉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同群众一起过、一快苦、一同干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与群众之间的相互情感认同明显增强。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开门整改,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更加有力。作风建设要让群众叫好,就必须向问题叫板。市委态度鲜明,行动坚决,真开门、开大门,真正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用铁的纪律推进“7+4+3”、“六风一卡”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六查八照四剖”,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楼堂馆所的豪华”,切实净化党员干部“生活圈”、“朋友圈”。着力整治“庸懒散慢浮”等通病顽症,针对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自满、自怨、自傲“三自”心态和不愿、不敢、不会抓落实“三不”问题,突出层级和行业特点,狠抓“五去五求”,大力开展以“晒职责、晒作风、晒廉政,上评下、下评上,向群众和服务对象报告”为内容的“三晒两评一报告”工作,点燃干事创业、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激情。截止目前,全市清退办公用房33738平方米,清退公务用车340辆,压缩三公经费13641.89万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46项,减少各类领导小组、议事 — 4 —

机构613个,清理清退和完善市、县机关借用人员手续1404名;查处“四风”方面问题案件356件,党纪政纪处分151人,移送司法机关22人。市卫计委顺应群众期盼,不仅在1700多个村卫生室探索启动了乡村医生“签约式”服务,覆盖人群已达270万余人,而且针对病人出院后护理断档引发的问题,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回访中心并推进回访工作规范化,大幅提升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第四,坚持强化基层基础,切实织牢工作网络,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更加畅通。坚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升级创建为引领,以健全群众工作网络为抓手,大力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升级五级网络服务功能,加强党员便民服务点代理代办服务,开通党务政务一号通“12343服务千万家”和“马上帮你办”直通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生产力工程”,派出5000名干部深入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建强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全市11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整顿转化完毕。群众工作中心(站、室)、道德讲堂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全市投入243亿元民生建设资金,扎实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四民社区·美丽城市、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小康建设“6+1行动计划”、民生十件实事、城乡建设八大工程,切实把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变成群众“口袋里的实惠”。

第五,坚持标本兼治,切实扎紧制度笼子,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按照务实管用和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星探索系统化的要求,破立并举,强化刚性约束,遏制越界犯规,切实做到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市委围绕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建立完善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等6项制度;围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市级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23项制度;围绕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调查研究、基层联系点、定期接待群众

来访等9项制度;围绕社会民生和公共治理,建立完善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围绕强基固本,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党务政务及财务公开等制度。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查缺补漏、废旧立新,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初步建立完善了一批富有效率、务实管用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工作推进更加规范有序。

第六,坚持真督实导,切实严字当头,活动推进更加扎实过硬。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坚持督导从严到底,狠抓关键人关键事,在活动质量上钉钉子,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坚决防止搞形式、放空炮、走过场。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全程督导、上门督导、点对点督导,坚决摒弃“差不多”、“无所谓”等思想和做法,严守“六个不放过”,切实做到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复查。各环节都下发督导工作重点、开展督导业务培训、制定具体评估标准,不合格的坚决“回炉”、“补课”。建立对照检查材料“四级联审”机制,中央活动办在抽查我市部分县(市、区)委常委班子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后,认为质量高、辣味足,代表了贵州水平。各级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以兰考、息烽县为标杆,真刀真枪、见筋见骨,脱去“隐身衣”,捅破“窗户纸”,实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为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推动发展,全市有10家单位以发展为主题召开第二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切实把作风暗访督查和整改督办作为重要工作手段,积极开展暗访抽查和专项检查,对整改项目实行台账销号管理,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真正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到活动全程。

第七,坚持强化导向,切实深化成果提炼,活动影响更加广泛积极。宣传之要,提神鼓劲、凝聚人心。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动权,坚持外宣与内宣、新闻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组织策划“中央媒体圣地行”、“遵义会 — 6 —

议与群众路线”、“五梳理三带头”征文、“百名书记访谈”等活动,充分展示遵义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特色亮点、经验成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反结合,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又及时通报处理一批违反八项规定、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坚持把镜头对准基层、对准一线,集中宣传报道了一批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一批充满遵义特色、富有生命力的做法和探索得到肯定、引起关注。“党的声音进万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升级创建”等一批典型经验先后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求是》、《学习与研究》、《党建研究》、《组工通讯》等权威刊物上刊载。中组部、中央活动办、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先后7次刊发我市教育实践活动做法,中央主流媒体刊载报道17篇,省委活动办采用40期,位居全省前列,切实做到了有声势、有成果、有影响。

第八,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推动“双促进”,改革发展正能量更加凝聚。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我们坚持把活动激发出来的进取精神,转化为推进后发赶超、建设全面小康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园区主战场还是城镇建设工地,无论是机关还是一线,“白加黑”、“5+2”,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广大党员干部站得稳、冲得上、顶得住,齐心协力冲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专家技术评估,创模迈上了具有决胜意义的台阶;齐心协力推动四大区域差异发展、协调发展,市委今年先后两次分片区召开八个会议,专题研究推动四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措施,推动四大版块彰显优势、加快发展;齐心协力推进增比进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继续位居全省前列;齐心协力抗击“8·11”、“8·17”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取得了把损失降到最小的胜利。三岔河乡杉林村主任袁贤忠同志,不顾个人安危挨家挨户动员帮助撤离,在成功转移最后两名被困儿童后,和垮塌的房屋一起被洪水卷走,英勇牺

牲。中央第四巡回督导组《督情快报》以我市在抗洪救灾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交出人民满意答卷为题,对这次成功抗灾救灾及宝贵经验进行了专题刊载。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一名名让人肃然起敬的党员干部,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激励着我们去拼搏、去奉献、去创造。

遵义的工作充分印证,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成功实践;是强化宗旨意识,升华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站稳群众立场的成功实践;是强化发展意识,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部署深得党心民心,是完全正确、行之有效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衷心拥护、积极参与的;社会各界是充分认可、高度赞扬的。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政治定力坚如磐石,政治胸怀博大宽广,政治智慧超凡卓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一次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的重要准备。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实践活动仍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总开关”拧得不紧;一些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长期性、作风问题顽固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认为已经“差不多”,得过且过;活动推进不平衡,上下之间、条块之间缺乏联动,没有形成合力;个别地方和部门压力传导不足,避重就轻、敷衍塞责,在抓落实上存在上紧下松、时紧时松现象;有些问题的整改还是初步的,有些成果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有些违规问题日益转向隐蔽,顶风违纪的问题仍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充分说明,解决作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践行群众路线永无止境,从严治党任重道远。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活动收尾不是收场,盘点不是终点,我们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8 —

坚定不移地把作风建设抓下去,把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好作风真正落地生根。

二、认真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切实强化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坚定和行动自觉

全市坚持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践行党的宗旨、改进群众工作等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总结了不少宝贵经验,收获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必须始终如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坚持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高,群众才会把党组织看得比山重。市委坚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既原原本本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又注重向焦裕禄、文朝荣等先进人物学习;既认真总结推广群众工作“余庆经验”,又深刻汲取仁怀“7·21”、“12·7”群体性事件的教训;既通过干群结亲、包案督访、“四直为民”、“百姓龙门阵”等方式,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上钉牢钉子,又创新形式教育引导干部算组织培养账、算群众养育账、算工作差距账,有效推动党员干部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你把群众看得有多重,群众就会把你围得有多紧;把群众看得有多轻,群众就会把你甩得有多远”,这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实践体会和共识。正因为站稳了群众立场,增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感情,袁贤忠等一大批干部在暴雨倾盆、洪水涛天的紧急关头,高度自觉地把群众安危置于个人之上,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成功营救受困群众1453人,安全转移4.6万群众,用忠诚和生命践行了誓言、守护了群众。

第二,必须始终如一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依靠群众敞开大门,才能与时俱进做好群众工作。“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

好的尺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组织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始终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受监督,创新方式手段不断推动工作资源下沉、工作关口前移。全市坚持宣传政策与落实政策同步、服务群众与引导教育群众同步、普惠民生与激发内生动力同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推动改革发展同步,大力推进“党的声音进万家,万家声音有回应”,探索了“结双亲”、“双算帐”、“四直为民”、“书记记实”、“百姓龙门阵”等一批有效做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比如,征集到返沪生活的061企业退休人员医保报销两地奔波,手续多、成本高的意见后,多次与上海市对接协调,解决了7000余名退休人员医保异地报销的问题,改作风改到了群众心坎上。我们深切体会到,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党的正确主张不断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既要切实知民情、化民怨、解民难、帮民困,又要创新群众工作载体和方法,有效调动群众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群众工作能力大提升、群众满意度大提高。

第三,必须始终如一用好批评武器,坚持以整风精神严肃党内生活,才能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探索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拿起批评武器,在党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普遍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收到了脸红心跳、出汗排毒、治病救人、加油鼓劲的效果,提高了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一次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很多问题,通过严肃的党内生活就能得到遏制和纠正,干部就能得到及时的提醒、帮助和挽救。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力武器,突出经常化,突出效果评价,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让其成为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和防“疾”治“病”的有力武器,不断推进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 — 10 —

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四,必须始终如一把动真碰硬作为基本工作态度,坚持以上率下,才能以作风整改实效赢得群众信赖。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大力发扬“认真”精神,总书记在全党率先垂范,赵克志书记为全省树起标杆,全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以向我看齐的姿态听意见、摆问题、管自身、抓督查,工作推进坚持“一把手推一把手”,监督把关突出“一把手盯一把手”,切实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全市在聚焦“四风”、转变作风上下真功、下苦功,群众的意见听得广、听得深、听得真,整改工作跟得紧、抓得实,不避实就虚,不避重就轻,特别是对一些久拖不决的难事,成立工作专班“扎桩攻坚”,不断以整改实效取信于民。比如,针对原八五厂职工危旧公房搬不出、廉租房住不进的问题,找准症结、合力攻坚,用20天解决了绵延两年的难题,1116户困难职工喜迁新居。坚持从严管理干部,针对从政不勤、为官不为问题,果断调整一些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严正昭示了市委动真碰硬的决心。我们深刻体会到,讲认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以上率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解决问题才会势如破竹,改进工作才能立竿见影;只有认了真、动了真、较了真,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成效才会尽善尽美。

第五,必须始终如一狠抓执行落实,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才能让铁规发力生威。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场思想和行动上的洗礼,更是一次制度机制上的变革。我们找准靶子,点准穴位,对那些顽症痼疾、陈规陋习、歪风邪气下猛药,并切实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轨道,大力完善制度体系,固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同时,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推动制度执行落实,全市党员干部制度意识、规则意识明显提升,执行能力、工作成效明显提升。过去不以为然、司空见惯的“四风”问题勒紧了“紧箍咒”,一人说了就算、— 11 —

一拍脑袋就定、一拍胸脯就办,什么饭都敢吃、什么人都敢交、什么事都敢做等现象受到有效节制。我们深刻体会到,解决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要靠制度,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与时俱进地修改和完善,进一步解决界限不明、刚性不足等问题,把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更实。

三、在加强作风建设走好群众路线上持续发力,坚定不移从严治党 总书记告诫我们:“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我们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深刻领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具体而不抽象地、认真而不敷衍地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把总书记从严治党八点要求植根于心、落实于地,为推动遵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纪律保障、动力保障。

第一,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加强思想建党,在拧紧“总开关”上持续发力。作风好坏、战斗力强弱,根子在于党员干部是否拧紧“总开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深受拥戴、绝对信赖的领导核心,只有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学、真懂、真贯彻,才能切实做到思路清、方向明、干劲足,确保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我们要坚决执行中央决定,坚决落实省委部署,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一致、政治上同心、行动上同步,确保中央和省委政令畅通、同频共振。要深入研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持续深入开展“十破十立”思想大讨论,继续深化“五个梳理”,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持续推进“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提升精神境界,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 12 —

切实做到政治过硬、思想过硬、本领过硬。

第二,严格责任、严管干部、严明党纪,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上持续发力。要完善党委抓、书记抓、各有关部门抓的治党责任体系。各级党委要落实好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过程管理,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和基层党建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定项目、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要围绕“三严三实”从严管理干部。完善激励、约束和惩治措施,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办法,在实践中识别、考察、检验、用好干部,建立健全高效、廉洁、勤政的干部管理工作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要突出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这个重点,严格监督、严格考评,强化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坚决整治“为官不易、为官不为”,推动各级干部自觉履行职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既严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要围绕“令行禁止”从严执纪。党纪如铁,必须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执纪职责,狠刹说情风、打破关系网、斩断利益链,通过执纪必严来防微杜渐,教育和挽救干部,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重点对象、重点问题、重点领域案件的查办,切实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查。坚决查处一批顶风违纪案件,坚决把对纪律规定置若罔闻、搞“四风”毫无顾忌、搞腐败心存侥幸的人清除出干部队伍。

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上持续发力。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

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四风”问题的滋生蔓延,与一段时期党内生活不健全、不严肃,批评利器钝化、党性锤炼弱化密切相关,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坚持每年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总结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成功做法,抓紧研究制定完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相关制度,进一步严格开会条件、规范会议程序、细化会议效果评价标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要加强督促指导、从严从实把关,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生活会制度,推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常态化,增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活力。各级党组织,不论层级领域,都必须自觉提高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每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切实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坚决抵制随意化、平淡化、娱乐化、庸俗化,坚决铲除利益联盟、防治利益固化。

第四,切实防止“风过草抬头”,坚持制度治党,在强化作风上持续发力。“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一减压就反弹,一放松就可能“涛声依旧”,必须持续打歼灭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落实好“四个回应”,兑现整改承诺,持续抓好问题整改,推动“7+4+3”、“六风一卡”等专项整治任务落实。要持续对通病顽症出重拳、下猛药,明确了整改期限的要坚决如期完成,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要盯住不放,任务不完成不收手。作风建设须臾不可松懈,这就是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举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主题展的用意。要坚持制度治党,用法治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固化从严治党成果,切实做到抓常抓细抓长。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众工作制度、选人用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工作制度,在突出制度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上下苦功,在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上下苦功,画出“红线”,标出“雷区”,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牛 — 14 —

栏关猫和破窗效应,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五,坚持不懈加强基层基础,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持续发力。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必须始终扎根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改善民生。一方面,坚持推进“党的声音进万家,万家声音有回应”,察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切实增加并大力推动民生资源向群众所需延伸,深入推进交通“三年会战”、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全面小康建设等工作,打好民生保障攻坚战和“减贫摘帽·率先小康”攻坚战,加快解决“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要以“六强六创”为总抓手,大力完善群众工作体系,推广“一线工作法”和“三不出”治理模式,做到掌握情况不迟钝、解决问题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积压,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受监督,切实从方式、程序等方面,不断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两个渠道,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交给群众评判。要完善开放性工作机制,多层次、面对面、背靠背地征求群众意见,特别要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新探索,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账务公开,完善安全畅通的群众举报渠道,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让“隐身人”无处藏身,确保权力在群众监督下运行。

第六,积极应对新常态,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在追赶跨越上持续发力。赵克志书记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加,发展矛盾增多,这正是我们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好机遇。我们要用坚强作风凝聚克难攻坚、奋力争先的强大动力,坚持不懈落实主基调主战略,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奋斗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为实现率先小康和“十二五”规划蓝图夯实基础。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求突破,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大力推进四化同步,抢抓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

区建设重大机遇,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四河四带”,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同志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珍惜好、巩固好、拓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打下的新基础、收获的新成果,进一步发扬认真精神、钉牢钉子,以坚韧不拨的政治定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作风,全力确保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及时、精准落地,不断开创从严治党新局面,努力谱写后发赶超、率先小康的新篇章!

下载讲话王晓讲话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讲话王晓讲话王晓同志在团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专题研讨班上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