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努力促进工业实体经济由大变强
举办这次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对换届后新任分管经信工作的县(市、区)长进行集中培训,目的是认真总结“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研究我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使新任职同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尽快熟悉情况、熟悉政策、提高本领,在发展县域工业、壮大工业实体经济上迈出更大步伐。下面我谈几点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我省工业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运行质量稳步提高,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工业稳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5566户,工业增加值增长14%,“十一五”以来连续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2011年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2470亿元,实现利税超过万亿,达到11136亿元。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工业总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2011年占GDP的比重为46.86%),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二是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竞争力不断提高。非公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发展到109家和747家,建立省级行业技术中心33家。全省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68个,中国驰名商标300个,位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011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3%。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新材料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34亿元,增长30%。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110户,过1000亿元的8户,5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位列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0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4.6%,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以能源消费年均7.4%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3.1%的增长。三是工业经济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和就业增加。2011年,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317亿元,税收贡献度为83.15%,拉动增收16.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0%。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财政增收、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县域工业成为我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各县(市、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全省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迅速膨胀、结构逐步优化、贡献度进一步加大的良好态势。据统计,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县域工业企业户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省的70%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上交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县域工业对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正视困难和问题,增强做好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壮大工业实体经济的紧迫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山东工业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也会遇到一些风险和挑战。一是产业结构偏重。我省传统工业占65%以上,产业链较短,原材料、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在重工业 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5%,低于广东(33.6%)、江苏(41.1%)。在轻工业中,缺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我省纱和布的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服装产量仅为广东的45%,浙江的66%,江苏的70%。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偏弱。2011年我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8%,低于全国0.04个百分点,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来看,2011年全省专利授权58843件,不及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二分之一;发明专利授权量5856件,不及广东的二分之一。我省高技术产品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三分之一。
三是能源资源消耗偏高。我省能源消耗量居全国首位,2011年,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6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增长16.7%,高于全省工业2.7个百分点。全省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有的县至今缺乏相应的工业企业,有的县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集群,有的不重视本土草根企业的培育,没有形成企业家队伍,县与县之间存在不平衡。从国际上看,近年来欧洲国家普遍“去工业化”,部分国家工业地位不断下降,产品竞争力削弱。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致使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欧 洲各国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4日发表国情咨文,提出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将考验中国,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夺回制造业的十年,这对全球制造业的区域布局、产业定位、竞争格局等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既要应对来自越南等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又需应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竞争。
从国内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工业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攀升,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工业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扩大内需的消费热点不明显,进出口增幅呈回落趋势,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
工业实体经济是稳增长的基础,是扩内需的保障,是控物价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我国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不会改变。面对世界制造业格局的新调整和国内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作为制造业大省,我省要保持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就必须高度关注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筑牢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而且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坚持工业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工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坚持打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工业实体经济。
三、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促进工业实体经济科学发展
工业实体经济要保持长久活力和竞争力,就不能走老路,不能在产业链低端徘徊,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经济要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力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重点做好八个“坚持”。
(一)坚持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重要途径。技术改造具有用地少、投资省、技术新、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投入产出比一般能达到1.5左右,高于新上项目,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多年来,我省一直把技术改造作为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技改项目,产业升级、产品换代、装备更新跃上新的台阶。例如:广饶县重视技术改造,全县轮胎产业集群积极应对困难 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11年轮胎出口额达到26.1亿美元,增长88.5%。下一步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
1、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5.2万亿元以上,比“十一五”翻一番,年均增长15%左右。
2、优化投资结构。重点突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省、市、县每年都要抓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点项目,以此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今年,我省在已经实施两批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的基础上,再实施6大类1000个技改项目。各县(市、区)要按照省里的部署,以这些项目为引领,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4、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搞好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二)坚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省委、省政府已确定将“四新一海”(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重点,并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全省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例如:2011年全省低速电动车企业产量增长167.6%,今年一季度生产2.1万 辆,增长130%,整车带动关键零部件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1、突出重点领域。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围绕“四新一海”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落实有关规划和政策。
2、强化关键环节。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建设等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十二五”期间,续建和新建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3、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链,如:太阳能、电动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设备、新材料产业等,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三)坚持把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自主创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多年来,我省全面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创新驱动机制,积极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提高了全省工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例如:浪潮集团在海量存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下一步,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000家,行业技术中心超过60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加快组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2、组织实施好技术创新项目。“十二五”期间,围绕重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3万项,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300项。
3、深化合作创新。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模式,把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紧紧连接在一起,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今年争取100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
4、形成自主创新的人才优势。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四)坚持把打造区域发展高地作为重要引领。近年来,我省围绕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自身实际,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区域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工业经济由大变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实施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着力抓好以下3个方面。
1、打造高端工业聚集区。落实规划,加强引导,努力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制造业聚集区、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鲁南经济带、菏泽发展高地和济南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带等打造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工业聚集区。
2、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到200个。
3、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到10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基地20个。
(五)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坚持把开拓市场作为重要抓手。无论是转方式调结构,还是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场都是决定因素。近年来,我省把开拓市场作为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任务来抓。例如:海尔推行“人单一体化”的营销模式,做到了与客户现款现货,有效地避免了目前企业界共同面临的两大难题:库存和应收账款。
下一步,要引导企业占足省内市场、多占省外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1、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举。在国内,大力推动山东名优新特产品“南下”、“北上”、“西进”,增加产品销售,10 扩大市场份额。国际上,在巩固日韩、欧美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中东、非洲、拉美、西亚市场。
2、实施市场战略推广工程。以差异化战略、渠道战略、品牌战略为重点,组织工业品市场战略推广活动,创新企业营销渠道模式。
3、企业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发挥企业开拓市场的主体作用和各级政府导向、调控、服务功能。组织好重点会展活动,扩大经贸交流合作,带动市场消费。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各项政策,引导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例如:目前我省实施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工程,这一政策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带动太阳能光热等相关产业发展,还能促进节能减排。
(六)坚持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基础。企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体。近年来,我省引导企业开展“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活动,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高度重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350户重点工业企业,实施了中小企业“四项计划”,“十一五”共培育规模以上中小企业16633户,引导中小企业走出一条“专、精、特、新”的路子。
下一步,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继续抓好企业管理创新。认真学习齐鲁石化的先进经验(齐鲁石化坚持“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 理出最大效益”的经营理念,在产能和外部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2010年靠精细化管理“抠”出利润14.4亿元),深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加大推广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方法,加快推进企业管理项目化,积极引导企业挖潜降本增效。
2、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91家企业实施了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国内外企业142家。成立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重工集团等,进一步提高了我省产业聚集度。要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尽快在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制定实施一批地方标准和联盟标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和激励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7%以上,管理水平、研发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例如:泰安鲁普耐特公司在材料深加工上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各类绳子品种上万个,成为材料深加工典型。今后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广泛开展“一企一技术”活动,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协作配套能力。
4、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通过纵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提高盈利能力。如:鲁泰纺织拥有从棉花种植—纺纱—染色—织布—成衣制造—零售的最完善的产业链,销售利润率连续15年大幅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初 级产品较多的县,要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摊薄单位耗能量。
(七)坚持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内在动力。信息化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要始终坚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紧紧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关键环节,深化企业、行业、区域三级两化融合推进模式,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推动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等信息化体系,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信息化步伐,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3、强化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以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中心,切实增强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努力在重点领域、核心产品、关键技术上填补空白、实现领先。
4、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等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推进三网融合,实施宽带提速工程。
(八)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我省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17%,任务十分艰巨。
要抓好以下工作:
1、调控总量。将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各县都有自己的任务,必须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耗的组织协调。
2、限制增量。完善项目审核配合联动机制,严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门槛。去年全省6大高耗能行业增长过快,这些项目大多在县一级,请各县务必严格把关。
3、优化存量。进一步强化节能管理,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能效对标,查找能源利用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
4、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电力、化工、煤炭、建材、钢铁、造纸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
5、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综合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调度,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提高领导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都是换届后新上任的分管领导,在经信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能否带好队伍,打好工业转方式调 结构这场硬仗,加快发展壮大工业实体经济,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是否过硬。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能力。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十二五”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把认识坚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努力把握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注重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对关系本地区经济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学习研究,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增强对形势变化的预见性和工作指导的针对性。
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总结和推广经验。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和产业发展态势,关注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和先行指标的变化情况,关注典型地区、敏感行业、骨干企业的变化情况,提高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搞好分类指导。要加强与企业家的沟通,及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增添动力,尊重职工和企业的首创精神,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努力营造实业致富、创业创新的氛围。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用地难和融资 15 难的问题。做好困难企业帮扶工作,妥善安排好困难职工生活。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县(市、区)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把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工业调整振兴的任务纳入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政策推动、要素保障、考核约束和舆论引导力度,形成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合力。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增强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等方面所占权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振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实体经济发展上来,消除各种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使转方式、调结构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
第二篇: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
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总结全省三年工业调整振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1〕47号),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工业中长期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部署,省政府出台了贯彻国发47号文件的意见(鲁政发〔2012〕17号),对全省“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落实。刚才,省经信委全面汇报了我省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打算,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发了言,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坚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工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一是规模总量进一步壮大。“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 17.6%,2011年增长14%,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9%,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二是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5.4%、24.2%和24.0%,2011年收入突破10万亿元、利税突破1万亿元。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3.9个百分点,达到87.1%;2011年,制造业增加值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3%;“四新一海”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万元GDP能耗由1.33吨降到0.85吨标煤,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节能目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研发成功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如意纺)、MDI生产技术、巨型工程子午轮胎成套技术与设备、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等一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实现了产业化。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9家,增加了65家。五是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竞争力增强。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10户,其中过1000亿的8户;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368个,其中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195个、过100 2 亿元的108个。魏桥创业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不断深化,欧债危机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各经济体为摆脱困境,重振实体经济,在工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我省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一步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层次偏低,结构偏重,产业链短,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研发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自主创新成果远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需要。三是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偏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一步增大。这些问题都有待于通过转型升级加以解决。
国务院制定出台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这是转方式、调结构,应对各种挑战,振兴工业实体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实现向创新驱动、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内需主导转型;“升级”就是通过全面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涉及思想观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 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深刻变革过程,是突破工业发展瓶颈制约,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打造竞争新优势的根本之策。
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姜异康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山东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创优、求好求强、以强胜出,努力保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持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良好态势。工业是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迅速行动,刻不容缓。我们要牢牢把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思路,积极作为,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打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战,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二、把握主题主线,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工业转方式、调结构要取得新突破。按照中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推进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全面优化技术、组织、布局和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助力,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以上;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围绕创新改造、品牌质量、节能减排、信息化、中小企业、重点区域发展等重点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七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把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坚持质量兴省,正确处理好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关系,实施品牌战略和商标战略,改善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努力克服“路径 依赖”和“低端锁定”,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提高工业附加值,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实施“双轮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要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原材料工业要向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保障能力;消费品工业发展要走大品牌、高质量、多品种的发展道路,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增强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新一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尽快发展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向“新、特、优”转变。三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系,努力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以先进生产能力替代落后生产能力,以高附加值新产品更新低利润老产品,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四是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 度,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快促进发展理念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五是更加注重集约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充分发挥蓝、黄两区两大引擎作用,推动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城市群、鲁南经济带工业布局调整优化。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和基地的产业支撑能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配套,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共赢的组织结构,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按照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的部署,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抓住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的机遇,进一步优化重大产能布局,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六是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切实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向服务型转变。抓好宽带提速、光纤入户工作,推进三网融合。要统筹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寓军于民,融 合发展,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科技对国民经济的强大牵引力。
七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协作和市场竞争,在改革中实现自我完善,在开放中增强素质。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积极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着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工业运行向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改善、内需外需协调转变。
三、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
工业转型升级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任务复杂而艰巨,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在我省三年工业调整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决定将省工业调整振兴联席会议调整为省工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加强对全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的组织领导。联席会议要继续发扬三年调整振兴 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措施,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努力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增强对形势变化的预见性和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扎实工作,为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落实责任措施。省政府的贯彻意见(鲁政发〔2012〕17号)明确了全省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并对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分工。各部门要把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提出本部门的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任务目标,强化措施,着力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要加强监督指导,组织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各项工作,指导好各市、县的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确保各项任务措施层层落实到位。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促进全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强大合力。
三要优化发展环境。各部门要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长效机制,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要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产业、金融、土地、财税、环保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不断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引导力度。要落实好增值税转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进口设备免关税,以及国家和省支持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 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切实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实施好结构性减税、鼓励民间投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宽带提速、光纤入户等扩内需、稳增长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王军民同志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安监局袁策局长通报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了四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特点;省公安厅王献增副厅长、省交通厅迟焕然副厅长分别分析了冬季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海上运输的形势特点,提出了加强冬季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两方面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中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动员讲话中,中央和省领导都把解决好安全生产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对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使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出现整体好转。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好我省的安全生产问题。
一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把事关人的生命和健康这一根本利益的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绝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盲目追求发展、片面发展、不顾代价发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很关键一点就是要坚持和落实安全发展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二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是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是否推进和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作为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认真解决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树立和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对照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7‟54号和鲁政办发„2008‟22号文件精神,认真解决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和干部职工全覆盖的责任体系。
三是对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着力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不认真、不扎实、走过场的问题。对已经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要全部进行整改和监控。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解决执法方面的问题,对于群众举报和检查发现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开采等行为,各有关部门要迅速打击和查处。总之,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省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警钟长鸣、警示高悬、慎言成绩、常抓不懈的思想,继续发扬奥运和抗震救灾精神,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全力开展好“隐患治理年”第五战役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促进了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各类事故大幅度下降。今年1至9月份,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6.7%和12.4%,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按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第四季度要开展以冬季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第五战役。从近年来的事故统计分析看,第四季度历来是我省事故的易发期、多发期,事故死亡人数约占全年事故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冬季,极端恶劣天气事件频繁,雾雪天气增多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时期;海上风大浪急是海上运输安全的关键时期;冬季风干物燥是各类火灾事故的易发季节;年底是工矿、流通企业的生产经营旺季,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任务将更加繁重,形势更加严峻,责任也更加重大。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深入研究和排查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细化完善第五战役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工作重点,全力抓好整治和防范,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确保冬季安全生产,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事故控制考核指标。从全省范围看,第五战役要突出抓好尾矿库、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和水上交通、烟花爆竹、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进一步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是重点抓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督促煤矿企业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要逐矿查明矿井周围的水文地质情况,全面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情况,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严防溃水、透水、突水事故的发生。二是要突出抓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要以瓦斯煤尘治理为重点,加快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积极推广“一通三防”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三是认真研究煤矿冲击地压(矿震)防治工作。要研究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煤矿深层的冲击地压,要加强预测预报,落实防范措施,减少冲击地压造成的危害。四是严格落实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08‟22号和42号文件及鲁政办发„2007‟54号文件规定,进一步细化、分解和落实好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级煤炭、煤监、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深入到每一个矿井进行执法检查,凡是发现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供电系统不可靠、通风系统不完善的或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且综合防尘措施不到位的,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要立即停产整顿。五是加强煤矿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井下炸药库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炸药库的最大贮存量不得超过矿井3天的炸药需要量和10天的雷管需要量,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开贮存。
第二,认真开展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为深刻吸取山西襄汾“9〃8”尾矿库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教训,根据国务院安委会的部署要求,省政府确定在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10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尾矿库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明电[2008]180号),对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作出了具体部署。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共有366座尾矿库,其中有31座病库,个别尾矿库下游还存在人员聚集场所,如果安全措施不落实,很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180号电报要求,认真开展尾矿库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做到三个查清:查清尾矿库基本情况;查清尾矿库下游工矿商贸企业、居住区、人员聚集场所、水源地等情况;查清每个尾矿库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在逐一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逐矿建立信息资料档案,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二是分类监督管理。各地要针对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不同类型的尾矿库,分类制定具体的安全监管、监控和管理措施。对危库、险库和情况不明的尾矿库,要责令立即停产;对病库,要按照《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要求,制定隐患整改方案,限期消除隐患;对要闭库的尾矿库,在闭库前要进行闭库设计,闭库工程结束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闭库;对已经闭库和废弃的尾矿库,要加强巡查,严禁非法开发使用;对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尾矿库,要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要一律停下来整顿,符合条件的,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的,抓紧发给《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抓紧进行整改,对经过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依法关闭取缔。三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一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及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一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并逐一填写《尾矿库企业主体责任及政府监管责任登记表》。四是县(市、区)政府对辖区内的尾矿库要全部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面要达到100%。市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要全面督查,督查覆盖面要达到100%。省政府安委会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地进行重点督查。各地在开展尾矿库大检查和专项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对金矿、铁矿、石膏矿和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装备水平,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三,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各级各部门和化工企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这个《意见》,对照《意见》逐项抓好落实。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就是要抓紧推进危险工艺生产装置安装安全自动控制或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凡是涉及硝化、氧化、氯化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要逐步实现安全自动控制,并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对于工艺复杂的大型联合装置,除安装安全自动控制系统外,还要安装安全联锁和紧急停车系统。各地要尽快制定出工作计划,加快进度,早日完成这项工作。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化工企业,要按照省政府安委会印发的《全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方案》(鲁安办明电[2008]20号),认真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大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41条禁令的执行情况,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验收情况,试生产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企业应急管理及预案演练情况,与消防队伍的应急联动等情况。这次大检查,各级政府的督查面要达到100%;企业自查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确保不漏查隐患,不留有死角。
第四,加强道路交通和水上运输安全整治工作。省政府确定,从9月下旬到年底,在全省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百日集中整治活动,通过集中整治,排查治理道路交通事故隐患,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势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预期成效。一是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由公安部门牵头负责。重点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进行逐车检查、登记,严厉查处超载、超速、非法载客、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二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集中整治。由交通部门牵头负责。要严把企业经营资质关、车辆技术状况关和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关,凡是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谁不按规定把关审查,谁就是失职、渎职,就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突出抓好对运输企业挂靠车辆的全面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营运车辆的管理,严格许可条件,对存在只挂靠不管理的企业,要责令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要解除挂靠并追究企业主要领导责任。同时,要建立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考核制度,将遵守交通法规、安全生产等情况作为主要记分考核依据,对于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考核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要撤销其从业资格。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道路交通和运输车辆整治工作不力,发生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对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对于一年内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或者发生5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的,市政府要向省政府作出检查。
要进一步加强海上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海事、交通部门要加强对渤海湾客滚船的安全监管,督促运输企业严格执行“逢七不开”的规定,加强对客滚船车辆装载物品的检查检验,凡是夹带危险化学品乘船的,要严肃处理。各级政府和交通、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内河水域船舶、渡口和浮桥的安全整治,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及非法载客行为。沿海各级政府和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加强对渔船和渔民的安全管理,严禁超航区作业和恶劣天气出海作业。气象和海事、交通等部门要建立巩固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做好信息共享并及时通知沿海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第五,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当前,我省烟花爆竹已进入生产、进货旺季,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乡镇政府要认真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组织安监、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切实抓好烟花爆竹“产、供、销、运、燃放”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治理“三超一改”和反“三违”工作。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和改变工房用途生产“三超一改”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是引发烟花爆竹事故的主要原因。各地要将治理“三超一改”和反“三违”作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来抓,凡是发现存在“三超一改”现象和“三违”行为的企业,一律责令其停产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依法暂扣相关许可证。二是加快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改造升级。我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本质安全水平低的问题。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市县,要通过推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快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改造升级,淘汰一批工艺落后和安全生产水平低、规模小、管理差的企业,促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凡是从事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三是及早研究和部署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经营工作。对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零售点的布局、定点问题,要继续坚持“严格控制、压缩数量”的原则,减少零售点的数量。对零售点的设立条件、周边环境,要严格把关,确保经营安全。四是继续加强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打非”工作体制,公安部门牵头,安监、工商、质监部门全力配合,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排查和检查,以及对社区内租房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检查,建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奖励制度,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第六,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和公安消防、工商、文化、体育等部门,要认真吸取深圳“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对歌舞厅、俱乐部、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及“三合一”和九小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整治消防安全隐患,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到“五个一律”: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是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装修的一律停业整改;公共娱乐场所一律不得使用任何烟花和火炮。要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林业部门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对重点林区要加强巡查,进山道口要控制住各类火源。建设部门要做好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整治,抓紧清理占压管道的违章建筑,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筑施工、农机、渔业船舶、民航、铁路、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也要根据行业特点确定安全整治重点,全面消除事故隐患。
特别强调一点,今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管理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8号),通报了我省淄博市张店区“10〃10”塔吊倒塌事故。各级政府和建设、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迅速行动,全面排查学校及周边建筑安全隐患。对排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要及时治理整改。要加强对学校及周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教育,把保护学校安全纳入周边企业的安全责任,严格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同志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时刻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真抓严管,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我们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xx同志在全市公务员法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从明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将正式开始实施。为了使全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和熟悉《公务员法》,明确颁布实施《公务员法》的目的和重大意义,掌握《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程序,为正式实施《公务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省、黑河市委组织、人事部门关于开展《公务员法》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对全市党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公务员法》培训。我市的处级干部由黑河市进行培训。我市的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的培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共同组织实施,科级干部培训分5期进行,一般干部分10期进行,计划将全市党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全面轮训一遍。今天,我市的第一批科级干部《公务员法》培训班就正式开班了,而且参加首次培训班的同志大多为各部门、各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借此机会,我就做好这次全市的《公务员法》培训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提高认识,增强学习贯彻《公务员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务员法》的制定出台,非常必要,意义重大。《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务员作为治国理政主体,依法履行公职,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其素质和能力决定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公务员的工作质量和效果,直接决定着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公务员(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法》,加强公务员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机关工作系统,保证机关工作有效运转,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这次的大规模培训,以此来不断提高全市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本领,提高公务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本领,提高公务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使全体公务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觉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提高对《公务员法》出台重要意义的认识,全面理解和掌握《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从而使这次培训班取得预期的效果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公务员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
学习贯彻实施好《公务员法》,前提条件是要学深学透,关键是要领会精髓,也就是说要突出掌握《公务员法》的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握《公务员法》的四点精神、四个原则和四个机制。
四点精神:一是始终坚持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始终坚持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作为贯彻《公务员法》的一条红线;三是始终坚持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法治、监督约束激励保障并重作为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环节;四是始终坚持把《公务员暂行条例》作为制定《公务员法》的前提和基础。
四个原则:一是体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之法制化。《公务员法》既从总体上体现党的干部路线,全面反映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的根本要求,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同时又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干部人事管理经验直接在法中予以反映,将党的干部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法律规范。二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法》从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体现和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要求。《公务员法》根据公务员的职业特征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确定凡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这样规定,既符合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现实情况,又有利于加强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和保持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性,有利于干部在不同机关之间进行交流。我国公务员制度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管理经验,但同时又强调,我国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工作性质是一致的,这样就把公务员对党和国家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三是保持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并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公务员法》以暂行条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为基础,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如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前公示、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部分职位的聘任制以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公务员制度。四是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分类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实行公务员制度国家的普遍做法。《公务员法》贯彻了分类管理的思想,如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分类管理是为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使党政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服务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四个机制:一是新陈代谢机制。公务员队伍能进能出,才能保持活力。《公务员法》设置了考试录用、公开选拔、调任等制度,注意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建立健全公务员退休、辞去公职和辞退等制度;在公务员队伍内部建立交流制度。总的要求是,严格“入口”,畅通“出口”,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二是竞争择优机制。《公务员法》明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在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注意贯彻这一原则。公务员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可以实行竞争上岗,一部分岗位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另外,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实行奖励,考核不称职的要降职,违纪的给予惩戒等,体现了优胜劣汰、优升劣降的精神,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三是权益保障机制。《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八项权利,并专章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和聘任制公务员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以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改革完善了职务级别制度,扩大级别的功能,使级别成为除职务晋升之外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拓宽了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四是监督约束机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九项义务和不得违反的十六项纪律,健全了考核制度、惩戒制度、辞退制度、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等,形成了对公务员严格监督的制度保障;设立了专门防范为政不廉的回避制度,对领导职务和一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实行有计划的定期转任制度,以及公务员辞职或退休后一定时间内的从业限制制度等。
第三、严格要求,确保《公务员法》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为了确保这次培训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各位学员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一要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确保培训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希望大家要换位思考,当好“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这次集中培训中来。要珍惜为期不长的培训时间,珍惜每一次的授课内容,真正做到静下心来,钻进去,使这次培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二要严格遵守纪律。参加培训的同志要安心学习,排除干扰,真正把《公务员法》学习好、掌握好。每个参加培训的同志必须遵守纪律,严格要求,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坚持参加学习培训。凡确因有事,不能参加培训的同志,必须请假。组织部和人事局将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勤、考核、(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并派员全程监督。培训结束时还要进行考试。对无故不参加培训,或者不按规定学时听课,或者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要进行补学、补考,严重的要进行通报批评。三要确保培训质量。今天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单位的领导同志,对公务员的日常管理都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精通《公务员法》的内容,熟练掌握《公务员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公务员法》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要按照建立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树立勤奋学习的观念和良好的学风,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带头学、坚持学,做好表率。要认真研读法律条文,全面掌握《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坚持“问题引导学习,学习解决问题”的好传统,把学习中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调研论证,形成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本领,并以此为契机,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
第五篇:王军民同志在2011年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王 军 民 同 志
在2011年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3日)
同志们:
刚才,我们收看了201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领导对今年春运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今年春运工作的责任感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的春运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高度重视春运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从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决克服侥幸思想和松懈麻痹情绪,圆满完成今年春运任务。
今年春运从1月19日开始至2月27日结束,共40天。从预测情况来看,今年春运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一是客流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我省旅客运量预计将达到6718.8万人(不含城市公交3.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二是节前节后将出现多次客流高峰。由于大专院校提前放假,部分民工提前返乡,节前的客流高峰较往年有所提前,过渡时间稍长。节后探亲流、民工流、学生流重叠,每天将有220万人次流动。三是重要物资和节日生活用品需求旺盛,运输保障任务十分繁重。四是雪雾等不利天气和不确定因素,给春运带来新的更大困难和压力。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今年春运形势,按照国家提出的“科学组织、安全第一、以客为主、优质服务”的目标,全面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创建和谐春运主题,落实责任制,按照全国会议的部署,切实抓好组织协调、运力安排、安全监管、服务质量、应急保障、部门联动等重点工作,防止重特大生产事故、防止旅客大面积滞留,确保春运安全便捷畅通
二、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严格落实春运安全责任制
春运安全直接关系到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省政府已经制定了《全省春运工作组织保障方案》,明确省直各有关部门职责和分工,各部门要根据分工,认真抓好落实,细化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春运工作首位,建立“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工作协调机制。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司乘人员、经营者、私家车主的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上路巡查力度,防范超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行车安全。抓好源头治理,严格把好人员、车辆、线路、场所四个安全关口,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到了实处。沿海港口、航运和内河运输单位要加强节日前后安全管理和检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严格执行“逢七不开”规定,防止各类事故发生。海洋与渔业、海事、农机、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强拖拉机、渔船和营运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严禁拖拉机、渔船、货船、货车等非法载客。要落实各运输单位安全责任,加强车船的安全管理,认真做好车船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运输车船和消防救生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严防不合格运输工具投入春运。要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的信息互通,对恶劣天气早预报、早预防,针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春运的影响,建立保障道路畅通的联动机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封路办法,尽可能缩短封路区域和时间,减小恶劣天气对车辆通行的影响。要加强车站、机场、码头等场所防火防爆防恐工作,严格对危险品的检查,严禁旅客携带危险品乘坐车船和飞机。
三、科学合理安排运力,保障旅客出行和重要物资运输需要 春运期间各运输部门和企业要坚持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生、民工、探亲、旅游四种客流和不同时段出行特点,加强运输组织,统筹安排运力,科学合理地增加线路,提高车船、航班密度,深度挖掘运能潜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要完善应急预案,在春运期间出现恶劣天气和其它情况时,要加强组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运旅客,防止出现旅客集中滞留现象。教育、旅游、人力资源部门要主动提前与运输部门联系,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加开学生、民工、旅游团等包车。要完善运输方案,保证正班正点,加强城市公交与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机场等客运枢纽的衔接,方便旅客中转换乘。鼓励企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旅游车等社会运力接送本企业职工返乡、返岗。
春运期间,在保证旅客运输的同时,各运输部门和企业要统筹做好货运组织工作,尤其是电煤和节日物资运输,落实好支持电煤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保障粮食、蔬菜、成品油等物资和节日商品运输需要,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
四、优化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提高春运服务质量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要树立品牌服务理念,把方便乘客出行、满足乘客需求放在重要位臵,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创造文明温馨的旅行环境,让广大旅客放心满意。要增加售票网点和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减少露天排队时间。组织票务部门到大专院校、厂矿企业和建设工地等客流集中地办理售票、托运、现场发车等服务。要改善服务设施和条件,保障运输车辆、候车地点和旅客乘降通道安全、整洁、卫生。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加强运输组织和协调。气象与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公安等部门要建立春运信息共享联动预报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春运气象信息。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强化运输市场监管,打击“三无”车辆和倒、宰、甩客现象,严厉打击倒卖车票、乱涨价等各种侵害旅客权益的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要规范执法,文明服务,预防公路“三乱”问题发生。运输企业要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春运动态、运力状况、车船班次、天气路况,以及延误车次和航班信息,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各运输窗口单位要细化服务内容,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春运生活。要制定春运防疫措施和应急预案,重点指导和协助运输企业、客运站、码头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做好防疫工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配合,保障春运安全、便捷、畅通 春运工作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要求,加强对春运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省政府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具体负责春运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市及省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工作制度,分管领导要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受理旅客的意见要求,处理突发事件,遇有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要关心一线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新闻媒体要加大春运宣传力度,及时反映春运动态,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尤其是广播电台要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和谐春运的宣传活动,滚动式发布春运交通运输信息和动态,创造良好的春运氛围。要关注互联网上民众对春运的反映,及时做好相关处臵工作。
同志们,春运工作关系民生,关系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运输企业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国家和省里的部署,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的春运任务。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春运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全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