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19-05-14 08:1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胡佩玉 工作单位:安徽省祁门县人民法院

内容摘要:

自从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工作职能转变以来,司法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转为对司法鉴定的审核和咨询、司法鉴定对外委托业务和对注射执行死刑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司法辅助保障作用,为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但是社会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着社会鉴定机构较少、管理失范、鉴定质量不高;鉴定时间难以确定,鉴定机构没有级别区分,体系较为繁杂紊乱;鉴定费用偏高,增加诉讼成本等一些在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司法技术辅助 社会鉴定机构 机制 导言: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司法鉴定管理进行了规范。全国各级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要求,自2006年10月1日起,都已严格按照《通知》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地做好司法鉴定机构改革和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职能调整,停止了具体的司法鉴定工作,将工作重点转向了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鉴定的审核和咨询工作;司法鉴定对外委托业务;对注射执行死刑的技术指导”三项职能上,充分发挥了技术人员的司法辅助保障作用,为审判工作和执行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但是,社会司法鉴定的状况不容乐观,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开展还不尽人意。本文从分析目前社会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结合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对应当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对策作粗浅的探讨。

一.我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现状

《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后,依照该决定,司法技术科不再受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共主要职能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从事本院对外委托工作。我院随后统一开展了鉴定、评估、拍卖的对外委托工作。具体现状做到:

(一)委托程序规范。无论案件在审判阶段还是执行阶段的鉴定、评估、拍卖工作均先由当事人进行协商选择机构,如协商不一致则通过抽签确定机构,这样在委托机构的选定上已经完全排除了人为因素,做到了公开、公正并增加了透明度,以随机抽签的方式使得鉴定、评估、拍卖机构之间的利益达到了一种概率上的均衡和协调,避免了“暗箱操作”存在的可能,同时也加强了法院对外委托工作的协调性与规范性。

(二)操作管理公正。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委托、评估、拍卖工作有了重要的监督、管理尺度。逐步加强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在进行鉴定、评估、拍卖的过程中及时通知当事人到场参加监督,明确了应将司法鉴定书、评估报告送达双方当事人,并在一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等规定,确保委托工作的程序公正,使当事人所要求的公正更加直接和直观。

(三)具体操作明确。对鉴定、评估、拍卖的时间,公告的方式,业务质量,收费标准及款项的支付等方面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委托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较好地理顺了法院与鉴定、评估、拍卖机构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鉴定机构在司法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鉴定机构较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我县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家司法鉴定机构,全黄山市也仅有几家,且门类不全,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鉴定问题无法及时找到相应的鉴定机构,如动物类、农作物损害鉴定、文书鉴定、痕迹鉴定等,都是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需到外地寻找可接受鉴定的机构。

(二)、社会鉴定机构管理失范,鉴定质量不高。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鉴定机构随意性很大,这给当事人带了许多不便。双方当事人已协议选择了鉴定机构,鉴定内容也属于鉴定机构的注册登记范围,但是当事人前去鉴定,鉴定机构却告知不能进行鉴定,又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不但给当事人带了许多不便,也增加了法院技术工作的难度,法院只好重新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另选鉴定机构。到头来,鉴定机构埋怨,当事人指责,法院是出力不讨好,两头受气,影响案件的审理;而且出具的鉴定文书极不规范,有的鉴定书只有分析意见没有鉴定结论,有的鉴定结论提供多种可能性意见仅供参考。如此质量低下的鉴定无助于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和判断,无助于查明案件事实,与法院审判工作公正高效的要求极不相称。

(三)、鉴定机构的鉴定时间难以确定。鉴定机构对法院送达的的委托材料不能及时审查、及时鉴定,延长了案件在法院审判阶段的处理周期。由于社会鉴定机构鉴定效率比较低下,其接受法院委托后往往半月或一个多月以上,多则4、5个月甚至7、8个月才出鉴定结论。由于司法鉴定占用时间过长,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办案效率,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虽然法院在统计审限时可以除去鉴定的时间,即鉴定时间不影响审限,但案件审理阶段的处理周期过长,容易引起当事人的猜疑,甚至有的当事人对法院发泄不满,在案件的鉴定期间信访上访,从而影响法院司法审判的公信力,损害司法权威。

(四)、鉴定机构没有级别区分,体系较为繁杂紊乱。按现行司法管理条例的规定,所有社会鉴定机构的资质都是平等的,没有级别高低之分,而且鉴定业务不受地域的限制。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倾向于认为外地的鉴定机构更具权威性,水份少,从技术、公平、公正、公信力都强于本地、本市或本省的鉴定机构。多头鉴定另外一个原因是,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系没有形成。按照《决定》第三条的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鉴定人员和机构的登记管理都应由司法行政部门主管。但现实并不如此,在《决定》出台后不久公安部即出台了自行管理办法,自行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不受《决定》“束缚”的五种对象。随后最高检察院也出台了自行管理办法。在此情形下,司法部不得不于2005年底下发了关于公、检、安内部鉴定机构的管理工作无须再到司法行政部门办理登记准入程序的妥协性管理规定。因而,目前是司法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鉴定机构与公、检、安等机关内设的司法鉴定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鉴定机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行政机关内设鉴定机构(劳动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及政府指定医院等所属部门、行业管理的鉴定机构并存,形成一种多头管理的司法鉴定管理体系,司法鉴定管理更加混乱。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鉴定工作常造成多头鉴定;由于司法鉴定机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社会公信力不高,使得司法鉴定质量令人堪忧,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现象愈演愈烈。

(五)、鉴定费用偏高,增加诉讼成本。以前法院自主法医鉴定的收费一般是每件控制在200元以下,对特别困难的当事人甚至减免鉴定费,而现阶段鉴定费用少则500-600元、多则1000元以上,甚至高达上万元,致使诉讼成本明显增加,迫使很多当事人即使有理,但因经济困难不得不放弃对自己有利的鉴定;对于鉴定费用过高的问题,鉴定机构也有苦衷。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后,鉴定机构名为中介机构,实质成了司法行政机关的下属经营机构。鉴定机构除了每年支付年审费、公告费外,鉴定人员每年还要负担培训费、注册费。有的司法行政机关干脆就将鉴定机构发包出去,每年收取几万元“管理费”,这种“管理费”比起律师事务所交纳的费用要高出好几倍。而相对于律师收取的代理费,鉴定机构的业务收入只是微乎其微,何况还要交纳税收、维持鉴定业务的正常开支和支付鉴定人员的劳务费。鉴定人员报酬太少,鉴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也是造成鉴定拖拉的一个原因。

除上述问题外,人民法院内部自身的司法技术辅助机制也不够健全,设备亦很落后。根据我院实际工作情况和业务量的需要,现在的司法技术辅助部门人员较少,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同时,也缺乏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机制,硬件的配备也不够完善,比如摇号机、摄像机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配备的设备。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完善硬件设施的配备。三.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采取措施加强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司法技术辅助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服务审判、保障审判公正、高效的技术性辅助工作。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这项工作。

(二)、加强司法技术队伍建设。基层法院应当具备解决技术咨询和技术审核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整合法院司法技术力量,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民法院内部技术型人才,以法官职业化建设为契机,明确法院司法技术人员的技术法官定位。按照技术辅助工作的职责和工作范围,每个基层法院应配备至少一名相关鉴定的司法技术人员,负责为本院审判工作提供技术资询、技术审核服务,对法官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解释或答复。落实待遇,司法技术人员应有不低于审判业务庭的职级待遇,以稳定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队伍,提高司法辅助工作的吸引力和调动司法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鉴定机构的服务方式和收费标准。

建议有关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制定统一的鉴定收费标准,并下发各法院以便做好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时机成熟时,再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立法的方式,将社会鉴定机构的职能,服务方式,鉴定流程以及相关的费用标准,法律监督与责任统一规范,制定专门的法律或者法规,以保障社会鉴定工作的稳健运行。

(四)、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鉴定机构、鉴定人员的监督管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鉴定机构的设立门槛,以及鉴定执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加强对,加大对违规鉴定机构和执业人员的查处力度,改变对鉴定机构的现行事务管理方式和参与利益分享,使鉴定机构真正成为中立于双方当事人及任何机关的中介机构,以利于其公正、独立地行履行司法鉴定职能;对现有司法鉴定人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司法鉴定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鉴定业务水平,以适应审判工作对司法鉴定的需求。

(五)、人民法院要完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制度,发挥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对外委托工作的各项制度,如审鉴分立制度、规范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程序、协商确定鉴定人制度等。落实细则,做到程序公正、委托鉴定公开,扩大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以程序公正、公开为对外委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对外委托工作的质量。

(六)、加大对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资金与装备投入,保证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权威。法院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业务多,范围广,出外勤频繁,工作量大是对外委托鉴定的特点。既有办公室的大量鉴定材料、法律文书,还有外出委托、组织勘察现场、组织听证会、提取鉴定证据材料等。但装备与工作性质不相适应,如我院只配备了一辆微型车。建议配备:越野勘察车、委托工作车、照像机、音像检查器材、录音器材、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

(七)、司法技术人员应当严格自律,时刻紧绷廉洁公正弦。司法技术人员须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能力与水平,理顺与审判执行部门之间的内部委托关系及与受托单位的外部委托关系,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公正、高效、廉洁地运行。实行统一管理、阳光操作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制,将有效的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和暗箱操作问题的发生。

参考资料:

《屯溪法院成立司法技术辅助机构我市首个“司法技术办公室”挂牌运行》 作者:gov 来源:中国黄山政府网

《浅谈司法技术辅助工作》 作者:金水法 来源:河南法院网 《基层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萍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西湖法院反映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者:吴云 王奇 来源:江西法制网

《关于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常秋实 来源:广西法院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机构的通知》

《人民法院司法辅助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彭良诗 来源:彭良诗个人博客

《祁县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中心关于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调研报告 》 作者:苗 焱 来源:祁县法院

第二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颁布实施已一年有余,它对指导、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工作,提高司法警察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据笔者对基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工作的调查了解,其存在问题不容忽视。本文拟就《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其自身不足与实训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探索司法警察训练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司法警察、训练、问题、对策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警种之一,是人民法院直接管理使用的一支司法武装力量,是人民法院编成的一支准军事化队伍。其人员素质的高底,对外直接影响人民法院的形象;对内直接影响审判服务保障。造就一支“忠诚可靠、业务精通、装备精良、威武雄壮”的司法警察队伍,全面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保障能力,是司法警察职能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欣喜的看到:最高法院司法警察职能部门从2003年3月--2004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相继出台了“四个规则”,它对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2005年3月为规范、指导司法警察的训练工作,提高司法警察的素质,制定下发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可见高层对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纵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这支队伍,应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然则现阶段司法警察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不能不说是制约这支队伍发展壮大的一个问题。因而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的训练工作,着力提高司法警察素质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大工作。

一、司法警察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

司法警察的训练工作是一项经常性、艰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工作,训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审判服务保障及其它职能的发挥,各级人民法院在积极开展训练工作、努力提高司法警察的素质上进行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据笔者对基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工作的调查了解,其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重“新警”训练,轻“老警”训练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对新入警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入警训练关系到新警队员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基本工作范畴、应具备的业务技能及基本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全新认识,是新入警人员的第一课,上好这一课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工作状态与工作实绩。各基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部门对新入警人员的培训,均能按照训练大纲的要求,认真组织好“入警”训练。但对“老警”的训练,却普遍存在有认识上的偏差及实际训练中的懈怠现象。一是有的认为“老警”已经基本掌握司法警察的基本技能,具备了司法警察的基本素质,只要其工作责任心强,则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有的认为基层人民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比较单一,只要掌握了“四个规则”(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值庭规则、押解规则、看管规则、安全检查规则)即能完成好工作。三是由于工作与训练的矛盾突出,有意无意地淡化了训练工作。

2、重“专业”训练,轻综合素质培养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由总则与分则两大部分构成,分则由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入警训练、技能训练四部分组成。训练内容的适应对象在总则的第十一条及分则中均以明文规定,但在实际的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在那些内容单

一、简单的课目内容上,对于那些内容较为复杂,组织比较困难的课目,则是避而不训,很显然这与“大纲”总则第三条所规定:“司法警察训练的基本任务是学习司法警察的基本理论,警务基础知识和司法警察履行职责必备的法律法规,掌握司法警察专业技能,培养坚强的意志、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锻炼强健的体魄全面提高司法警察队伍的素质”要求不相适应。

3、重“达标”训练,轻实际效果

《人民法院训练大纲》从训练时间,训练课目,目的要求、内容、标准及考核方式均作了详细规定,为司法警察的训练提供了依据,司法警察总队,支队每年一次对辖区司法警察的全面考核验收,亦对完成大纲规定的训练时间,参训人员及测定训练课目成绩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而对于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训练到考核,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司法警察的值庭、押解等日常工作比较单一,衡量一支司法警察队伍是否训练有素,应该着重看它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与实际效果上。如果仅限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时间与内容,甚至还打点折扣,不是高标准,严要求地组织培训,将严重阻碍我们司法警察队伍素质的提高。

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存在的问题。

法发[2005]3号文件,向各级人民法院下发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大纲从训练工作的指导思想,训练的基本任务与原则,训练的对象与时间,训练课目的设置、内容、目的要求与考核均作了较为细致详尽的规定。它为规范、指导司法警察的训练、提高司法警察的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大纲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1、训练时间偏少

“大纲”总则第六条规定:司法警察领导干部在职训练每年不少于10个训练日;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司法警察每年训练不少于20个训练日;新任司法警察每一年训练不少于30个训练日。很显然不管是司法警察的领导干部、老警,还是新警,训练时间偏少,尤其以新警训练较为严重。一是因为新入警人员,在30个训练日内从一个毫无法律专业知识及警务知识的社会自然人转变为司法警察,从而担任司法警察的任务,应该说有相当的难度。二是作为司法警察基本素质之身体素质在30个训练日要达到标准要求更是相当的困难。

2、体能训练课目内容有待完善

新警入警训练课目六,体能训练内容设有6项,分别为

1、体能训练常识;

2、俯卧撑(女警仰卧起坐);3、、100米跑;

4、1000米跑(女警800米);

5、单杠引体向上(女警免修);

6、5公里越野(选训)。老警技能训练课目四,体能训练内容与入警训练基本相同,只是将选训内容5公里越野改为游泳。以上内容设置用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分析,它分别包含有速度训练(100米跑),上肢力量(腹肌力量)训练,(俯卧撑、引体向上、女警仰卧起坐),耐力训练(1000米,5公里越野)力量协调性训练(游泳),缺少下肢力量训练与跳跃能力训练。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下肢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速度与耐力。而速度与耐力作为司法警察的基本体能特征,在执勤与处置突发事件中尤为显得重要。

3、体能训练标准偏低

“新警”入警训练课目六及“老警”技能训练课目四体能训练,标准普遍偏低。以男警达到合格标准60分为例:100米15秒9,1000米5分15秒,引体向上7个,作为自然人很显然只要稍加训练甚至不需要训练即可达到上述标准。若将此标准与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相对照,100米、1000米及引体向上只分别相当于18周岁男子的45分、0分及30分,显然标准严重偏低。

4、体能训练年龄标准,有待科学分划。

从总则第十一条:“本大纲之训练标准适用于全国45周岁以下男司法警察和40周岁以下女司法警察„„”之规定看,体能训练,把18周岁至45周岁(女40周岁)划分为一个训练标准,违背人体生理机能之自然规律。人体的生命历程从胎孕、发育、成长、衰老及至死亡经历着生、长、壮、老、死的过程。生、长、壮、老、死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运动机能在14周岁-18周岁为迅速发展期,18周岁-22周岁最为发达,22周岁以后为逐渐衰退期。因此体能训练标准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科学分划,分别规定。

5、“大纲”格式有待规范

“大纲”由总则及分则两大部分构成。分则由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入警训练、技能训练四部份组成。分则中专业知识部份考核成绩如何衡量,采用合格、不合格两级制,还是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记录成绩没有作任何规定,此其一;二是入警训练与技能训练部分课目,考核评定成绩方式模糊,到底采用二级制还是四级制没有明确规定;另外总则第六条“„„训练起止的时间为年初开始,年终结束”的表述,不甚严格。应改为“„„训练起止时间为本元月一日起至本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司法警察的训练工作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多方面的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的过程加以提高的。那么作为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包括有哪些?据笔者认为:作为司法警察的生理素质应具备强健的体魄与矫健的行动;心理素质应具备健全的心理、敏捷的思维与承受非一般压力的能力;社会文化素质则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因此作为司法警察的训练工作应紧紧围绕上述内容展开。

1、全面提高生理素质

人体生理素质包含有:形态类、机能类、素质类三大部份。2003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实施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形态类主要指身高与体重;机能类主要指人体器官的功能,从生理学分类主要包括有运动系统、调节系统、代谢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其评定指标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中主要用肺活量(反映肺的容积与扩张能力)及台阶试验(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作为衡量标准。素质类主要包括力量、柔韧性、爆发力、平衡性以及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其评定参数主要有握力、俯卧撑、1分钟仰卧起坐、纵跳、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等。司法警察的工作具有明显的体能要求特征,因而作为司法警察的生理素质应明显高于一般国民体质。因此在体能训练方面,应对《司法警察训练大纲》体能训练课目适当加以修改。一是提高标准。可以参照《国民体质标准测定手册(成人部份)》,将其优秀标准作为司法警察的合格标准。二是适当增加测试项目,如机能类、平衡性、选择反应时等。三是增加训练的时间。人体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其他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力量的发展,发展肌肉力量的关键是超负荷、长期性与经常性。因此增加训练时间和力量训练强度是有力提高生理素质的保证。

2、全面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司法警察的工作,提押、值庭、看管、执行死刑及参与强制执行等,面对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甚至是穷凶极恶的罪犯,是世界十大高危险性工作之一,其心理承受的压力非一般人所能接受,尤其在执行死刑工作时尤为显得突出。从心理素质的内涵来看,加强司法警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心理卫生的培养等应纳入司法警察训练的内容,要贯穿在平时的教育学习活动中。

3、全面加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练大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克服训练中只注重某个侧面、或重点的学习,忽视某些看似与我们平时工作无关紧要的内容的学习;只重视实用性训练而忽视平时应用很少的内容的学习;把每的训练作为一项事务性的工作;简单重复训练内容;把完成最低训练日做为训练的标准等问题。在集中训练中应该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并加以严格实施。每次集训集中解决二--三个重点、难点、突出的问题;要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把训练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化;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重点抓好自学环节,一个阶段学习一个相关法律、法规,假以时日大纲所规定的法律知识内容将会为我们逐一消化。至此司法警察队伍的面貌将是焕然一新。(杨 跃 喜)

参考文献:

1、《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年6月出版 2000年8月12次印刷

2、《国民体质标准测定实施办法》 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 国家民委 民政部 劳动保障部 农业部 卫生部 工商总局 全国总工会 团中央 全国妇联

体群字[2003]69号

3、《国民体质标准测定评分表(成人部分)》

国家体育总局

4、《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

1996年7月2日国家体委第22号令

5、《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1990年1月6日国家体委第10号令

第三篇: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司法行政队伍承担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重任,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县司法行政队伍进一步壮大,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主要表现在: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步增强,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上下左右之间的联系、协作日益紧密,整体作战优势得到较好发挥;队伍的活力明显增强;各类管理、考核和奖励制度日趋完善,争先创优的氛围日益浓厚;教育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开展,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司法所专项编制偏少,队伍不够稳定。按照派驻司法所或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司法所一般应有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1-2名工作人员。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矛盾纠纷多、群众法律意识弱,司法所任务十分繁重。而我们目前可用的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平均每所仅0.84人,只有中心镇及光华、度门等27个乡镇司法所配备有专职司法助理员,其余30个乡镇仅靠兼职司法助理员勉强运行。但兼职司法助理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工作经费也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二)干部流动机制不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存在进人难、对外交流难、提拔使用难的“三难”局面。目前编制严重缺乏,按最低标准每所3人计算,全县应配别司法助理员171人,现仅配48人,下差编制123人;提拔使用难,主要是非领导职数少、横向交流少,系统内外领导干部进出极不平衡;各级文件中明确指出“司法所人员队伍管理参照派出所执行”,但我县没有将司法助理员的管理、交流权限下放给司法局,优秀的司法助理员想交流到局机关没有权限,还得经人事调配小组研究,严重挫伤了基层司法助理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司法行政单位地位低、职能弱,严重影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司法行政各项职能靠的大多是嘴功、腿功和磨功,既没有经济部门立竿见影的突出贡献,又没有公、检、法等部门强制执法权。现有的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工作均需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司法行政队伍在接触社会不同区域、各个阶层的人和事,正面的积极作用,负面的消极作用同时影响着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少数司法行政干警的价值取向在其中悄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部分干部职工责任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够,视野不够开阔,工作要求标准低,工作热情衰减,甚至不安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干部横向交流力度。要注重政法队伍建设,组织人事部门要形成职能强的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间横向交流机制,让司法行政部门工作的同志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二)加强机关与基层的纵向交流力度。按照“德、能、勤、绩、廉”的要求并结合工作需要,将工作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基层干部选拔到局机关或重要部门工作,政进一步加大机关与基层之间的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参照公安派出所的管理模式,由司法局决定编制内干部的任用。

(三)充实基层司法行政力量。在继续向上争取增加政法专项编制的同时,用足、用好现有司法所专项编制。加强司法所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司法所专编人员管理。

(四)落实从优待警的有关措施。重点解决事关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司法所干部的职级津贴有待进一步调高,他们的住房、办公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通讯等条件有待进一步保障,以更好地发挥他们为各级政府决策参谋,服务群众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物理学科为例,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在实验器材不齐全的农村边远地区物理教学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很好地弥补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物理器材的局限性,打破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将大量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图、文、声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教和学的多元化,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教研中发现,在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开展,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使多媒体在辅助物理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问题

一、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媒体

有些老师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律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教师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表“黑板板书”,讲课只需点击鼠标,配上讲解。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屏幕上巳经显示出标准答案——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实际上多媒体教学成了节省板书、节省徒手画的投影仪,表面精彩纷呈的热闹课,效果却很差。

对策:多媒体的选择要适时、适量、适当。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些可以由教师讲清楚,由其他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在中学物理中如热现象等方面的内容适合于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也并非一堂课全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其它教学手段又无法实现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能体现其价值,防止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教师设计课件,不要只注重外在形式,应注重实效,应遵循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注意力规律。

问题

二、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 虽然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一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为了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临时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在上课过程中为了事先设计好的完美得以体现,对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预先设想的“意外”简单地给予“开除”,使学生能在“完美的轨道”上走到下课,甚至在某个时刻必须做什么事情都在课件中安排好,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或由于部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又不熟练,课件的设计、制作还需求人帮助,因而使用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成了教师一种负担,使得教师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敬而远之。

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首先,不能把是否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评价一节课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其次,评价一节多媒体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是否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

问题

三、用多媒体模拟课件完全取代了实验。

毋庸质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对有些实验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像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形成等类似这些不易被接触、被看见,或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实际状况,在很难或不能直接体验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模拟演示,其效果往往是不错的。但是,部分教师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甚至要力争把所有的实验全部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到大屏幕上去,最终由课件来代替实验,这样做必然会使学生丧失创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与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曾看到这样一个课件,“怎样使小灯炮发光”,从灯泡的结构、与电源的连接、以及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流在电路中的

流动,课件做得非常漂亮。但我认为这个实验完全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探究怎样使小灯炮发光的,多媒体动画只能用来分析和解释电子的定向流动形成电流这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容。

对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中学物理的教学。新课程标准始终贯穿“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而实验教学恰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实验中“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想象、动手操作、分析判断,在不知不觉中既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同时还体验了固队的协作精神和探索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特点和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演示。那种认为只要有了多媒体技术,其他都不可要的观点,是极端片面和错误的,必须防止单纯地使用电脑模拟来代替演示、分组实验。

总之,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中,只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探讨、解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出现问题,从而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真正感受到多媒体的神奇和巨大的潜力,使其为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第五篇:完善司法技术辅助工作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司法鉴定;辅助t作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4-0292—0

2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

《决定》),《决定》实施后,我国已经运行了近20年的司

法鉴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法院把司法鉴定工作

交付给社会机构,法院不再拥有自主鉴定的职能。《决

定》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鉴定机构的独立、鉴定人资

格的确定以及鉴定人负责制度的实行等等,都很好地

完善了司法鉴定体制。

人民法院取消自主鉴定权后,不是不需要司法鉴

定人员,而是不再开展司法鉴定工作。但是对于司法

鉴定文书的审查,对于司法鉴定委托的规范、高效运

作.却是必须的。因此只有在法院内建立起司法技术

辅助工作机制,完善司法技术辅助t作管理制度,发

挥司法技术人员的辅助功能,才能保证审判工作和执

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留下业务精湛的鉴定人

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

作。技术室的职能由自主鉴定向司法技术辅助工作转

变。技术室的鉴定人员作为司法技术辅助人员,专门

从事司法技术辅助工作。技术室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证

据展开。司法鉴定有“证据之王”的美誉,对案件的发

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诉讼就是一

场“鉴定大战”,矛盾和焦点都集中在司法鉴定上。技

术人员对司法鉴定的审查判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

法官在专业问题方面限于自身知识、经验、技能的不

足.需要技术人员的辅助以弥补缺陷。同时司法鉴定

体制改革过程中,鉴定体制尚未完善,在鉴定启动、鉴

定管理、审查监督、鉴定结论质证、违法鉴定责任追究

等制度方面还有缺陷,容易造成鉴定结论的不科学、不客观、不公正。因此人民法院的技术室工作不仅不

能削弱.还应当加强,以控制、影响、促进鉴定质量的提高和帮助法官认定鉴定结论,对于如何转变和加强

技术室的t作。笔者作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技术室人员帮助审判人员对诉讼中的案件行

使鉴定和重新鉴定决定权。并进行鉴定的委托和组织

监督

(一)司法鉴定的启动需要中立性,中立性是司法

鉴定的本质要求.在程序上必需体现司法公正性。司

法鉴定与当事人单方的举证鉴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委托管理模式,在诉讼中,当事人单方委托的鉴定,因

其鉴定人的中立性和送检材料的真实性、全面性有程

序上的缺陷,难免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合理质疑,而由

人民法院依职权或应当事人申请决定启动实施司法

鉴定.从形式上和程序上保障了鉴定的中立性、鉴定

主体的合法性、鉴定客体的真实性。有助于法官对事

实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判,对消除诉累、上访等现象

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审判人员在判断某一专业问

题是否有鉴定的必要和可能时.也需要技术人员辅助的帮助,因此,在诉讼中应该由技术室帮助审判人员

行使鉴定决定权来保证程序正当。

(二)根据《决定》规定,鉴定机构之间具有平等

性。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是平等的。从表面上看,鉴定

是中立了.而在实际的运作中鉴定机构由于经济利益

驱动.鉴定结论往往为了迎合不同当事人的需要而有

所差异。很有可能违反其中立地位.同时各个鉴定机

构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和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经验

差别较大,都有可能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准确

性,从而使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整个过程和结果都可

能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由司法技术人员指派或

委托鉴定人符合程序规范.所委托鉴定事项及送捡材

料是经过审查确定的,并由司法技术人员对鉴定过程

进行组织、监督.不会随意委托一些不合格的机构进

行鉴定,从而保证了鉴定质量,避免浪费人力物力,防

止出现不必要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二、技术室在对外委托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应

进一步完善相关委托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越来越

[作者简介]刘长远(1971一),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主检法医师,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主要人事司法鉴定

制度的研究。tel:+86—0831—2322315;e—mail:llleha@163.cor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4期)

多,司法鉴定范围日益扩大。审判业务庭在碰到需要

委托检验、鉴定、审计、评估、拍卖等t作时,将统

下载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C S市人民法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C S市人民法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十八大已经顺利召开了,我国已经要从“法律体系”的国家转变为“法治体系”的国家。这一字之差的区别乃是有天壤之别的:虽然法律文本没有变,但......

    浅谈检察机关司法经费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检察机关经费保障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检察经费保障不足仍是制约司法工作发展进步的突......

    司法拘留执行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对策

    司法拘留执行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对策 作者:王晓宝发布时间:2006-02-10 16:39:24 近几年来,由于少数法院执行人员在执行程序中,不能正确适用强制措施,不仅没有有效地解决执行难的问......

    论民事司法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2000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对 经济 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大大向前迈进一步。按照《规定》,审判机关在民事......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终定稿]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对与电力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关键......

    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工作暂行规定(汇编)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人......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过20多年的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都相应推迟了几年,为缓解全球人口压力做......

    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些年,我市做为农业市,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很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拥有抗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