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苏州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2018年苏州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环境监测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环保厅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贯彻落实《江苏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稳妥实施环境监测系统垂直管理改革,加快推进独立、权威、高效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为苏州生态文明建设、“263”专项行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1、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市环境监测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相关活动,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贯彻落实《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完善苏州市水、气、声等生态监测网络,根据国家《“十三五”土壤环境监测总体方案》要求,开展我市建成区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与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3、配合实施省以下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江苏省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稳妥完成苏州市环境监测管理体制调整。创新环境监测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全市环境监测改革,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优化调整职责任务,进一步明确我市环境监测机构职责任务和工作范畴,协调完成改革过渡期各地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确保改革平稳过渡,业务持续发展。
4、全力配合做好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落实好《关于做好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2017〕70号)、《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7〕176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采测分离和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2018〕14号)文件要求,2018年5月底前完成新建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站站房、采水系统等建设,7月底前完成联网,已建成的自动站5月底前完成填平补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建水站前期建设工作,包括选址、征(租)地、“四通一平”、站房和采水系统建设,以及安全防护、消防、避雷、防洪、视频监控、采暖和制冷设施等,保障水站正常运行;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站,按照国家要求更新补齐仪器设备,完善质控、数据传输等功能。
继续做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联网工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在国控空气监测自动站事权上收的基础上,继续配合国家和省环保厅做好全市非国控空气监测自动站的联网,配合省环保厅开展省控及市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上收及环境空气质量多参数站与省级平台的数据传输和联网工作。
二、深化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预警,有力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
1、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发布。省市联动每日开展辖区内空气质量预报、会商与发布,提升城市及区域空气质量5日预报能力,完善与气象部门、省中心会商机制,细化重污染期间的预报预警工作程序,提高空气质量的准确率,及时、准确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为应急管控提供决策支撑。
2、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试点监测。按照国家和省环保厅有关要求,从2018年4月起,在苏州市区开展环境空气VOCs试点监测,调查环境空气VOCs和臭氧污染状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开展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协同控制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削减PM2.5及臭氧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3、配合做好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按照国家、省环保厅有关要求,结合监测点位调整方案,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网格化建设和管理体系,落实属地治气主体责任,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覆盖到每个镇(街道)。凡属新建的站点,需做好站房建设工作,依法保障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按规范稳定运行。
4、全力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空气自动站的运行维护和质量控制管理,确保所有监测站点稳定运行,数据真实有效。每周、每月测算全市空气质量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编制全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周报、月报,向各级有关部门提交相关报告。结合全市“263”行动,针对PM2.5、臭氧和NO2污染,开展城市空气质量和区域大气环境形势专题分析。
三、强化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有力支撑“清水行动”
1、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水十条”技术支撑。按照《“十三五”江苏省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和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做好国控、省控、市控、国考、省考、市考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工作。逐月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为实施水环境质量考核、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支持。
2、强化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加强全市已建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的运行管理,及时捕捉水质异常信息,努力提高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水平。特别是要围绕“两个确保”目标,继续做好太湖安全度夏和枯水期应急预警监测。制定苏州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完善全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控网络,配合做好新建水质自动站的选址、勘察和论证工作。
3、继续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对全市乡镇以上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全面掌握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并按规定统一公开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
四、扎实推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有力支撑“净土行动”
1、全面完成国家网土壤环境例行监测。根据2018年国家和省环保厅有关要求,开展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核实已布设的国控监测点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要求认真做好样品采集、制备、分析测试以及质量监督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编制上报土壤环境监测报告。
2、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按照2018年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并完成已关闭搬迁化工企业用地调查的总体部署,全力做好土壤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配合省环境监测中心做好信息采集、采样、制样、流转、分析等全流程质控,加强现场质控检查、样品定期考核、数据质量审核,编写质控报告与总结。
五、加强生态遥感监测,开展生物、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1、做好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与评价。加强生态监测体系建设,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与评价工作,采用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全市生态系统类型数据,综合分析、客观评价苏州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继续开展生态地面监测、流域水生态健康监测与评价工作。
2、全面推进环境遥感专项监测工作。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优势,开展太湖、阳澄湖蓝藻水华监测,关注太湖水生植物分布范围变化情况。拓展监测分析手段,开展太湖水生植被遥感监测工作,努力为太湖水污染防治和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开展生物、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继续开展全市生物例行监测,做好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的技术工作,加强分子生物学监测能力及应用;按要求开展全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六、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大力推进企业自行监测
1、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按照《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工作。配合省级环保部门开展辖区内固
定污染源VOCs专项检查监测。
2、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继续做好省环保厅安排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任务,配合国家和省环保厅做好垃圾焚烧厂“二噁英”监测工作;各市、区监测机构应根据环境监管执法、排污许可制实施等环境管理需求,开展具体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并及时公开监测结果。对同级环境监测机构不具备能力的监测任务,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监测。
3、大力推进企业自行监测,加强企业自测管理检查。各地要加强对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及信息公开情况的监督管理与现场检查,配合国家和省环保厅做好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开展自行监测专项检查。2018年底前完成火电造纸行业的专项检查。组织好辖区内排污单位,按照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要求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按照《“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企业自行监测和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性监测信息,继续在现有信息公开平台发布。
4、做好已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监测数据联网工作。按发一个企业联一个企业的要求,同步做好相关行业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工作,及时上传监测方案和监测数据。各地应加大数据管理系统联网工作力度,做好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审核。发证企业在取得排污许可证后3个月内,须完成与数据管理系统的联网。
5、加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按照《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做好本行政区域2018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确定和发布工作,按《企业事业单位名录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按时公开名录,并做好定期维护
管理。
6、做好全市环境统计。积极探索环境统计改革,推进环境统计与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排污许可证管理衔接。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人员到位,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年报及季报工作。
七、组织做好各类专项监测,提升为环境管理服务水平
1、认真做好声环境质量监测。配合省环保厅做好声环境功能区划及监测点位调整优化工作。增强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道路交通噪声、城市功能区噪声例行监测能力,提高数据质量,提升评价水平。加强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网络建设。
2、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和重金属重点企业监督性监测。继续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监控重金属污染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影响,评价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状况。结合《关于开展重金属重点防控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7〕390号)要求,调整完善监测点位布设,更全面有效反映重金属污染防控区环境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加大对重点涉重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对锰、镍、铊、锑等非必测但存在环境风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监测。
3、继续做好全市水环境区域补偿监测。根据《江苏省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苏环办〔2016〕341号)、《苏州市水环境区域补偿监测管理办法(试行)》(苏环计字〔2015〕3号)和《苏州市阳澄湖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试行)》(苏环函字﹝2017〕8号)要求,认真开展水环境区域补偿断面监测工作,及时在线上报监测数据,确保补偿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4、做好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按照《关于开展全省污染源普查入河(海)排污口普查与监测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8〕115号)要求,配合污染源普查机构分别与2018年5月底前(枯水期)和9月底前(丰水期)完成市政入河排污口补充监测工作。
八、健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
1、配合各类环境监测监督检查。按照《江苏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配合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环保厅《2018-2020年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及其实施计划。根据生态环境部2018年监督检查方案和省环保厅要求组织开展自查。
2、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监管能力。全面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和质控能力建设,2018年底前具备对区域内环境空气和地表水监测进行质量控制与监督核查能力,按照国家质控平台要求对区域内环境质量监测活动进行监督。
3、确保大气、水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持续做好大气、水质自动站的运行管理,开展飞行检查和质控考核,确保自动站有效运行;落实《关于开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2017〕76号),继续做好我市地表水采测分离的协调配合、监督指导和同步监测工作。
4、加强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制订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计划,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在本市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检查结果在江苏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信息管理平台上进行公开。联合质监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规范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行为,促进
环境监测市场健康发展。
5、配合省环保厅开展环境监测条例立法调研。为进一步明确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法律地位、事业属性、网络建设、职能任务、报告制度等重大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垂管改革基础上,全力配合江苏省环境监测条例立法调研。
九、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及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研技术水平
1、加强全市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结合垂管新要求,定期开展环境形势联合会商,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围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战略,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综合分析。配合省环保厅开展改革开放40年全省环境状况分析及报告编制工作。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深度分析与专题研究,强化环境质量发展趋势研判和环境污染追因溯源。探索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改进表征方式,更加形象直观表达环境信息。
2、推进监测数据集成共享及信息公开。完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有效实施全市监测数据联网共享。推进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测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提升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利用水平。及时发布空气、饮用水源、地表水等监测数据报告,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环境监测数据与信息产品,不断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加大环境监测科研力度。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加强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空气复合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环境空气复合污染现状、成因及变化规律;扎实做好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省市环保科技计划项目和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增强环境监测核心能力,破解环保难
题、提出环保对策。
4、深入开展环境监测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结合国家及省、市有关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要求,积极开展环境监测重点、热点、难点及前瞻性问题科学研究,切实发挥环境监测的基石作用。加强对太湖湖体的综合观测,进一步强化水生态环境功能区水质、水生生物监测及蓝藻发生机理研究;依托全市各类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工程项目,针对区域流域污染特征,组织开展专项研究。
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防范系统廉政风险
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环境监测一线岗位。加大监测技术培训力度,创新技术培训和交流方式,注重评估与改进培训效果。创新培养和激励手段,充分用好第一批国家监测“三五”人才。积极参加全省环境监测大比武,充分展现苏州环境监测队伍技术实力与精神风貌。
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坚决纠正“四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深化环境监测系统行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将廉政要求贯穿、细化于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全过程。深入践行“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职业理念,规范执行监测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组织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隐患防控机制,加强对容易产生腐败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
责任,坚决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促进监测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程序及要点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程序及要点
【摘要】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的监测、控制也迫在眉睫,给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程序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为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监测程序;技术要点 前言
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对特定监测区域内的生态的系统组合、类型、结构及功能要素等进行分析,采用可比的方法对人类活动行为可能给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对其不利的影响进行规避。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海洋、森林、农田、森林、气象及物候等,可为人们的经济、生产、生活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关注,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也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议话题。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1.1现场调查并收集资料
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内容多、过程繁琐、涉及专业广的工作,再加上时间跨度通常较长,因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一定的开展难度。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监测流程来进行。生态环境监测是建立在安全、全面、准确的资料基础上的,因此收集材料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性一步。生态环境污染会随着时间、气象、季节及地形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对现场进行动态的实地调查,从而获取客观、真实的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为特定区域内的污染源、自然环境特征及污染程度等,而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相对较多,可利用GRS技术、GIS技术及RS技术。此外,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也有不同的调查方法,如海洋污染问题,可利用传感器、生物芯片、生物免疫法等方式收集数据。1.2确定环境监测的项目
生态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目的性,而环境监测项目则给监测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面,保障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项目的确定方式通常需要结合现行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及经济项目发展需求进行判断。通过判断该区域内污染源及主要排放物对环境、项目发展的影响,根据判断结果将会对环境、项目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项目作为监测的对象,而监测的项目可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做出选择,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如可将水文、气象、污染源及主要排放物等作为监测的项目。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之前,需要根据已知的相关信息制[1]定技术路线、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监测方案的制定建立在经济项目的发展需求与国家环境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监测方案的内容包括生态问题、监测台选址、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设备、生态系统要素、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监测频度、监测周期11项。1.3处理监测数据处理并上报结果
环境监测通常需要对监测区域进行长时间、多项目、跨物种的监测,因而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再加上监测中存在的误差,导致数据处理工作相对复杂。因此需要采用可靠的采样、分析测试及先进的数理统计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客观、标准、清晰的成像技术反应生态环境信息。此外,在上报结果之前,还需对得到的数据、图像信息等进行多次复核后才可上报。按照一定的监测程序开展监测工作可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2.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点 2.1GRS技术
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对技术具有较高要求的工作,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利用GRS、GIS及RS技术3种主要的技术来进行,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技术控制要点。GRS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全球性的定位系统,能够对被监测物体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可及时、有效地获取生态环境的变化的数据,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出生态的变化规律,预测出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生命体的跟踪监测,还可以用于非生命体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在生命体的跟踪监测,通常用于海洋、深林、草原等领域的环境监测。如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可将可定位的芯片植入一只海洋生物的体内,根据海洋生物的移动状况,不仅可以观察到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及海洋环境。特别在对海洋濒危物种的跟踪定位,可保护珍稀动物。对于无生命体的检测,如汽车等,通过检测某一地区汽车的数量推测出该地区的尾气污染问题。2.2RS技术
RS技术是一种远距离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又可称为遥感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空气环境、森林覆盖面积、海洋监测及植被生长等地表各类环境的全天候的监测。该技术可先对所监测物体进行高空扫描、拍摄活动,采集的信息快速、准确且全面;然后利用卫星、雷达等对地面的电磁波进行监测,再利用处理软件传输、处理、分析、反馈接收到的电磁波,根据电磁波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出所监测物体现当前的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环境恶劣,但是又有开发需要的区域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化的研究中,可利用RS技术对沙漠进行监测,观察沙漠的面积变化,从而推测出其沙漠化
[3]
[2]速度、趋势等,为沙漠周边人群的生产、生活提供指导。对于我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农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还可将该技术用于对农田面积的监测中,及时了解我国农田面积的变化,从而为国家农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2.3GIS技术
GIS技术又可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可容纳大量地理信息的大型数据库。该系统由管理员、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数据库4个主要的部分构成,能够为人们提供动态的地理信息。该信息技术依托于由地理研究人员提供的地理、地形环境性质,通过将收集到地理信息与原本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所研究区域的地理特点。研究人员提供的性质包括每一种地理、地形环境的性质,较为全面、详细,因而可作为地理特点比较的模板。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管理员只需要在计算机数据库内输入收集到的地理信息,系统会自动匹配、比对原有的地理信息,能够较为迅速地得出结果,具有强大的运行能力。此外,GIS系统能够根据分析结果将信息模拟成直观、清晰的图像,可为人们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当前,该技术普遍被应用在农田管理、地理资源管理、生态规划及灾害预警等多领域的监测中。GRS、GIS及RS技术是当前用于生态环境监测中最为先进的3项监测技术。为实现监测有效性、及时性,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结合上述3种技术的优势与互联网技术一起实现一体化网络设计。通过一体化的监测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提高对环境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能力,保障环境监测系统对人类活动的预警能力。3.结束语
生态环境的变化问题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监测也成为人类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为了对生态环境进行更为有效的监测,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决策,当前应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应用、创新,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能力。【参考文献】
[1]阎凤军.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及方法解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6(03):79.[2]严文斌,黎文辉.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4):89.[3]葛虹.简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程序及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1454.[4]李晓雪.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15(08):72-75.[4]
第三篇:2012年甘肃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0207
2012年甘肃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2012年是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全省环境监测系统要认真贯彻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2012年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各项要求,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监测行为,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监测能力,强化监督考核,提升监测形象,加快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
一、加强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建设
(一)召开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全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落实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2012年全国环境监测会议和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布署2012年全省环境监测工作,发布我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表彰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和专项工作等先进。
(二)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认真总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修订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办法;建立或完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定甘肃省环境监测自动站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检测机构能力质量的监督考评与奖惩机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三)健全污染源监测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源监测工作制度建设,落实国家《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修订)》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我省实施细则,提升污染源监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组织实施各类环境监测工作
(一)组织完成全年监测任务。按照“十二五”环境质量监测网开展工作,加强监测网络运行管理;科学制定环境监测方案,确定环境质量监测范围、项目、频次等,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完成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制定的《2012年甘肃省环境监测网监测计划实施方案》。
(二)组织编制环境状况公报及各类环境监测报告。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制本辖区环境状况公报,并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发布;组织编制本辖区环境质量报告书及本辖区的全年环境质量概况,以及环境监测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及年报,并报省环境保护厅、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三)及时发布环境监测信息。进一步推进地表水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网上实时发布工作;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状况通过互联网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逐步实时发布空气中各项常规监测指标的小时浓度值,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进一步推动建立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认真做好重大环境监测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
(四)强化风险评估,提高预警预测水平。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数据的作用,加强对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根据不同流域的污染特征,适当增加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充分发挥自动监测的预警监视作用,研究开发预警表征发布平台,准确把握环境安全隐患所在,提高说清潜在环境风险的能力。
(五)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的要求,做好总量减排监测工作,尤其是“十二五”新增的两项总量控制污染物(氨氮和氮氧化物)监测工作。
(六)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组织对国控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工作,加强监督性监测质量抽测工作,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为污染源监督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推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的应用;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及时上报自测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性监测结果,满足社会公众环境监测信息知情权。
(七)组织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监测意识,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组织应急监测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并及时上报监测数据;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污染特征和自然环境状况,做好应急监测物资、设备的储备和更新;继续强化应急监测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演练,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争取应急预警监测工作的主动。
(八)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根据国家和我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做好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
三、完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一)不断完善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有关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做好落实工作;落实在国控地表水监测网中的省界断面建立上下游联合监测、通报制度。
(二)开拓卫星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推进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环境遥感技术在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内陆水体监测、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监测、沙尘暴监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环境遥感技术业务化运行水平。
(三)探索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根据国家要求,按新的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开展试点监测,同步推动“监测下乡”工作。
四、加强环境监测监督考核工作
(一)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大检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采取国家查省、省查地市、地市查县的做法,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监测数据行政干预的问题,提高监测数据的公信力。
(二)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督考核。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应用,强化环境质量管理,做好环境质量半年会商工作。根据国家要求,向地方政府通报突出的环境质量问题和超标的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名单,使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监督检查。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各地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省厅将不定期组织对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以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组织开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工作。各地要努力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减排监测体系,切实发挥减排监测体系在污染减排等重点工作中的作用。省厅将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检查情况和考核结果通报地方人民政府。
(五)认真开展有效性审核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认真开展有效性审核工作,切实履行对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职责。
(六)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各相关市(区、县)要高度重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引导基层政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认真做好被考核县的水、气污染源的监测和数据填报工作,把好数据审核关,按时上报考核数据。
五、做好环境监测管理专项工作
(一)落实《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各地要把《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工程纳入地方相关规划中,确保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升市、县级监测能力。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办法(征求意见稿)》,组织完成全省监测站达标分析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落实目标,力争两年内省站率先达标;提升市级站骨干能力,实现例行监测项目全覆盖。进行县级监测站工作能力调查核实、争取尽早形成监测能力目标,达到整体验收标准。
(三)推动企业自行监测工作。根据国家要求组织开展企业自行监测现状调查,督促国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和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说清本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
六、大力加强全省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一)举办全省环境监测技术竞赛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竞赛形式,激发和调动广大环境监测人员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技术的热情,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实现全面提升省、市县监测水平目标,更好地适应环境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的要求,从而促进我省环境监测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继续推进环境监测持证上岗工作。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制度,做好全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核发证工作。
(三)认真做好环境监测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开展全省环境监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测站长培训班,全面提升监测人员素质。
第四篇:广元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7〕14号)要求,结合广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说清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全面设点、全市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为基本要求,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测管协同、分工负责”为工作原则,以“完善网络、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精准服务、强化保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及时提供客观准确、统一完整、科学权威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风险监测评估与预报预警能力,全面掌握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与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为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和“中国最干净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强有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点位全覆盖,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基本建成,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实现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测管协同、部门会商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初步建成环境要素统筹、标准规范统一、责任边界清晰、生态环境一体、各方协同合作、信息共享、信息发布规范的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三、主要任务
(一)整合监测资源,完善监测网络。
1.整合生态环境监测资源。统一规划,建设跨行业、跨区域,涵盖大气、水、土壤、森林、生态、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统一规范、数据互补、资源共享、科学高效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构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监测制度和生态监测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全面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全市的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生态状况及变化情况和环境风险。(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2.构建全市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构建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及水源地水质、土壤、声环境和辐射环境在内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通过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自动监测、模型演算等手段,开展全市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3.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包括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源在内的污染源监测体系。通过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自动监测、统计核算等手段,开展全市污染源排放监测、评价和监控预警,全面推进排污单位组织实施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市环保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能职责配合组织固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面源污染监测和移动源污染监测工作;排污单位组织实施自行监测工作)
4.加强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统筹包括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农村生态系统在内的生态监测体系。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手段,开展对市、县区二级行政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水库、湖泊湿地、重要农产品产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等对象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的监测、调查和评估。(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二)推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5.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和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市级政务云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收集相关部门履行涉及环境保护职责工作中所产生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等监测数据,搭建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资源库,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实现大数据分析对环境应急、环境执法等工作的有效支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高速汇聚、有效集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辅助决策。推进市级生态环境监控平台与省级、国家平台无缝对接。不断推进广元市与周边地区网络共享机制建设。(市政府办公室、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6.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依法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确保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强化社会监督。(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7.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从技术上统一规划、建设和实施,从管理上统一监管和运行维护,切实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加强环境监测数据及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交换通道、有效的数据存储和灾备措施、快速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检查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漏洞,适时调整安全策略和措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三)科学规范管理,严控防范风险。
8.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健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强化污染源追踪与解析,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加快嘉陵江和白龙江流域(广元段)、县城以上饮用水(含备用)水源地水质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下水、重要湖泊水质监测与预警研究。开展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监测。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包括水、气、土壤、生物在内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9.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完善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企业建成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加快建设市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等信息的报警和追踪能力,加强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监控,实现对排污单位的智能化监控。增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能力,特别是加强石化、电镀和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的自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防范与处置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10.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定期开展全市生态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估。对生物质多样性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典型区域的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开展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加强耕地质量、农产品产地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对农田生态系统(包括耕地质量)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的风险监测、预警与评估。(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四)创新工作机制,严格生态考核。
11.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的测管协同机制。各级相关部门按法定职责,建立部门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的测管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监测在行业环境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在应急管理、抢险救援、自然灾害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和重大事件处理工作中,建立应急监测服务于应急处置的协同工作机制,有效应对和控制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12.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会商制度。切实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在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实施生态补偿、推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对生态环境异常情况和污染趋势的跟踪监测、对比分析和工作会商,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加强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监测分析和工作会商,开展特征污染物、重点污染物等专项监测,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13.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成果运用。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质量与评估指标体系,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环境保护督察、环保目标考核、干部离任审计、生态补偿、环境质量改善激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绿色信贷等领域的重要依据。(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五)稳步有序推进,强化保障措施。
14.积极培育和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市场。依法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有序开放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服务性监测市场。积极推进公益性环境监测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对从事环境监测服务单位和机构的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依法查处和追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监测技术规范等,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等行为的机构和人员。严禁行政干预,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市环保局、市质监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15.强化环境监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环境监测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对潜在污染物及其危害的风险分析和评估研究,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开展各级各类合作,借鉴监测科技先进经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16.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继续加强对全市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机构在编制、能力和运行经费上的投入保障,不断完善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监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环境保护监测津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100号)要求,落实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环保局牵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负责相应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定期研究解决网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工作措施的落实。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二)落实工作责任。市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做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气象局等部门要组织开展本系统监测网络和监测工作现状调查,梳理现有监测点位、指标、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情况,制定本部门监测网络建设规划,2018年1月31日制定本部门监测网络建设规划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发布工作,2018年7月1日起组织实施。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依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各项任务。
(三)强化督促检查。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内容。办公室加强工作协调,适时组织专项督查,确保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广元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范学臣 赵文峤 胡国民 赵
彬 宋明强 盛
锦 张
骏 袁明胜 郭
俊 彭广林 赵晓春 匡顺华 孙洪方 赵廷延 李昱隆 田刚富赵
潜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市水务局局长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市政府副市长
市政府副市长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
市旅游发展委主任
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局长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市环保局局长
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局长
朱国勇
市农业局局长
卢春刚
市林业园林局局长
冯治勤
市质监局局长
李兴荣
市统计局局长
淳廷才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李国建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李浩生
市白龙湖管理局局长
邓小林
市气象局局长
罗厚攀
四川省广元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筹备组组长
吴
勇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日常工作,赵廷延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自行撤销。
第五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全文印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26日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与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影响了监测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政府公信力,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明晰事权、落实责任。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推进部门分工合作,强化监测质量监管,落实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和权利。
健全制度、统筹规划。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统一规划布局监测网络。
科学监测、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综合集成、测管协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四)建立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五)健全重点污染源监测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必须落实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的法定责任,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监测要求。国家重点监控排污单位要建设稳定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开展监督性监测,组织开展面源、移动源等监测与统计工作。
(六)加强生态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发射系列化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环境卫星后续星并组网运行;加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大范围、全天候监测。
三、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七)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和单位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要实现有效集成、互联共享。国家和地方建立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将自行监测结果及时上传。
(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快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九)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依法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渠道等,及时准确发布全国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信息,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
四、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
(十)加强环境质量监测预报预警。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预警水平,强化污染源追踪与解析。加强重要水体、水源地、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等水质监测与预报预警。加强土壤中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监测。提高辐射自动监测预警能力。
(十一)严密监控企业污染排放。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提高污染物超标排放、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和重要核设施流出物异常等信息追踪、捕获与报警能力以及企业排污状况智能化监控水平。增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处置能力。
(十二)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进行监测、评估与预警。开展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特征污染物及危险废物等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能力。
五、依法追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
(十三)为考核问责提供技术支撑。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监测与评价结果,为考核问责地方政府落实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等职责任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十四)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执法同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责,依托污染源监测开展监管执法,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和自动报警信息,实施现场同步监测与执法。
(十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各级相关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健全并落实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部依法建立健全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环境监测设备运营维护机构的监管制度,制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监测质量核查巡查力度,严肃查处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
(十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条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统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态、污染源、噪声、振动、辐射等监测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增强各部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确保排污单位、各类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
(十七)明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承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环境应急监测与预报预警等职能。环境保护部适度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准确掌握、客观评价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对地方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管理。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应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逐级承担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环境应急监测等职能。
(十八)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开放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等环境监测活动。在基础公益性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等。环境保护部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有序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
(十九)强化监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环境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促进和鼓励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手段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国内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促进国产监测仪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监测科技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二十)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相关规划,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完善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重点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等能力建设,提高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分析及现场快速分析测试能力。完善环境保护监测岗位津贴政策。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