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实验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实验课题》研究计划
2013年2月,在第一阶段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计划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由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决定
我国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进行的,阅读教学承担着多元的任务,包括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学习、各种言语技能训练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等。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综合性强,牵涉面广。因此,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需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的使用中,应该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的现代教学理论
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感知、领悟知识,井用实践来证实,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情感、智能的统一。
3、情景教育理论
这一理论古已有之,例如孔子提出的“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即通过情景的最佳设置与模拟,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发扬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改善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自主、合作、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2、通过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用创新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积累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整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四、研究的内容
(一)不同教学文体的不同的教学模式
1、写人记事的文体
2、散文随笔、写景状物的文体
3、说明文、科普类文体
4、童话寓言类文体
5、古诗文类文体
(二)不同学段的不同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环节一】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环节二】读懂课文,入境悟情【环节三】读熟课文,强化积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环节一】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重点研读,一课一得。【环节三】自学字词,语言积累。[环节四]注重积累,练习迁移。[环节五]增量阅读,提高能力。
第三学段【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环节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环节三】依据目标,自主合作,解决所疑,交流所得。【环节四】语言积累及运用。【环节五】巩固检测,能力迁移。【环节六】增量阅读。
五、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通过早上早读、平时课堂,了解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状况。
2、调查法: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同年级各班之间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以便推广研究成果。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研究的步骤
时间:2013年2月—2014年1月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为宗旨在实践中探求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2、形成阶段成果:《自主、合作、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报告。
3、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六、课题研究工作措施(1)、建立完善的课题网络
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现状反思与发展策略的研究》为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研究制定出研究效果的检测评价标准,及时进行检测,每学期进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
(2)、健全规范的课题管理机制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出成果,规范课题管理制度,完善并建立课题研究责任制,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科室的龙头作用及各教研组组的基地作用。
(3)、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我们计划在下学年设置两个实验班,重点研究语文低学段阅读教学新模式的运用和成效,并将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在全校推广,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使实验研究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成果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不同教学文体的不同的教学模式
1、写人记事的文体
(1)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借助审题、释题作品结构、规律理清思路,让学生对课文全貌有整体的印象,获得对文本的初步体验。
(2)细读品味,深层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领悟写人记事类课文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从而获得与文本对话的深层体验。
(3)自主表述,表达体验:在初读时,做上标注;在深入学习时,自由表述自己的理解;在充分理解文本时,动笔写下感想等。
(4)前伸后延,升华体验:课前,了解人物信息,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奠定情感基础。课后,了解相关信息,升华体验。
2、散文随笔、写景状物的文体
(1)创设情境,进入体验:这一类的文章往往都很美,一篇美文就应该获得美美的体验。在上课伊始就要利用录音,音乐,动画等多中教学媒体创设感染力较强的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情境的熏陶下获得初级体验。
(2)引领细品,加深体验:在教学中,即要注重整体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对句子的细细品味。通过对重点句词的朗读品味,分析理解,能够获得更深入的体验。
(3)借助想象,丰富体验:教学此类文章,不能止步于语言形式与技巧,还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和感受的触角,让诗情画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画面,从而进入诗人精心创设的意境,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丰富情感体验。
(4)情境诵读,表达体验: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诵读,或交流感悟,或进行相关创作,让学生得到有效表达体验的途径。
3、说明文、科普类文体
(1)引领初读,理解课文:这类的文章往往语言通俗易懂,学生读起来也比较轻松。第一关就是搞懂课文蕴涵的知识。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质疑问难,上网搜索等方法。
(2)积极引领,丰富体验:很多知识孩子了解的还不够全面,教师要发挥引领的作用,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立体化的体验。
(3)运用朗读,表达体验:把知识蕴藏在生动的语言中,通过个读,男女生读,小组读,赛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把读懂的知识和从文本中获得的体验表达出来。
(4)延伸整合,升华体验:通过学生查阅,教师补充,课后收集等多种方法获取相对全面的知识,从而对文本会产生更高级的体验。
(5)质疑想象,放飞体验:我们可以搞懂一些,但留给学生大部分的是未知。如《》通过质疑学生能把获得的一时体验放飞到他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去。
4、童话寓言类文体
(1)创设情境,生成体验:运用讲故事,音乐配读,动画播放,教室布置等创设一个童话的世界。
(2)进入情境,丰富体验:运用语言描述,遐想等手段,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情境,从而体会到童话寓言中人物的感受。
(3)沉浸其中,真切体验:要营造一个持续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孩子沉浸其中,如此获得的体验才是真切的。
(4)出而再入,表达体验:完成对文本的对话,理解了故事的含义也就有了丰厚的体验,再融合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让孩子二次进入文本,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可以是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
5、古诗文类文体
(1)创设情境,铺垫体验:兴趣是先导,在教学比较难懂的古诗文首先要创设吸引学生的情景,为获得良好体验做铺垫。可以用以下方式:
1、配乐,教师描绘画面;
2、猜谜引入;
3、复习背诵学过的古诗;
4、课件出示诗歌描绘的情景。
(2)感知诗意,初生体验: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如:从插图感知诗意,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感知诗意。
(3)理解诗句,深入体验: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诗文的词语和句子,对诗文进行合理的联想,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获取深入的体验。
(4)领悟诗情,丰富体验:诗情要在全诗上感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描绘,朗读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明的道理,从而丰富了阅读体验。
(5)进入诗境,升华体验:读诗文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文的意境。通过朗读,复述,表演等形式让进入意境,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
(6)诵读诗句,内化体验:指导学生抓住重音、平仄、停顿、语速、语调进行诵读,增加语言积累,增加文化积淀,并进一步体验到诗文的意象、情绪、韵味。
(二)不同学段的不同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环节一】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环节二】读懂课文,入境悟情【环节三】读熟课文,强化积累。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环节一】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重点研读,一课一得。【环节三】自学字词,语言积累。[环节四]注重积累,练习迁移。[环节五]增量阅读,提高能力。
第三学段【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环节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环节三】依据目标,自主合作,解决所疑,交流所得。【环节四】语言积累及运用。【环节五】巩固检测,能力迁移。【环节六】增量阅读。
反思: 本环节课题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在实践中,对传统教学模式与自主、合作、创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教学模式的创建还有待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2、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重视不够。
结束语
本课题作为一项行动性教育实验研究,需要把教育科学研究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研究方法要科学,管理措施要有效,以保证顺利推进课题研究。针对本环节课题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逐步克服。
第二篇:语文课题4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很好的实施呢?一年的实践,我进行了探索,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丰碑》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启动激趣,促使好奇心、求知欲的产生
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制造引人入胜的悬念,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唤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学生有了兴趣,便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取得最佳效果。教师的作用体现在:
1、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采用游戏、范读、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复现已知的知识及学法,或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为新旧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3、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探索的方向。
在教学《丰碑》一课时,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在艰若的战争年代,无数英雄为国捐躯,请大家试着用最精练的一句话介绍一位英雄的感人事迹。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英雄的事迹都已名垂青史,但是还有许多英雄。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他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地冻死,在漫天的风雪中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样以名垂青史的几位英雄引出文中的无名英雄-军需处长,进而引出他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把学生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一上课,便有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学习的情感和认知需要。
二、质疑探究,激发主动意识、进取精神
学生带着对阅读课文的兴趣和通过初步学习尚不能解决的疑问进入此环节,这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阶段。分步环节如下:
1、自主学习,个人尝试探究。
学生针对问题,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挖掘思维原动力,尝试解决问题。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充分地读,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教师的作用体现在:(1)巡视指导,了解学情。在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的同时,注重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培养,加强个别辅导。(2)注重圈划批注与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其才智”,主动阅读、主动求解。
2、协同学习,小组合作促究
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使课堂气氛宽松起来,使学生在与老师,与
伙伴的协同学习中消除恐惧感,消除拘束感;学会以他人之长,补自已之短。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组员间的互补性得到发挥,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主动交流对问题的认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收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类信息加以归纳整理,为进一步研讨作准备。
3、创新学习,大组交流启悟。
素质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所以学习能力中最可贵的便是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合理的“异”要大加鼓励;不合理的“异”要小心保护,妥善引导,因为从某种角度看,“求异”就是“创新”。教师的作用体现在:(1)因势利导,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全面互动的机会,从而使信息渠道全面畅通。(2)重视“集体开窍反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反馈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理解不当之处。(3)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巧为点拔。把语言训练、学法指导,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结合。
教学《丰碑》一课时,在学生学完直接刻画军需处长一段时,请同学们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出学习方法: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然后请学生运用学法自学3-13 自然段中描写将军的部分。这时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需要是人进行实践活动原动力,从马斯洛的学说看“自我实现是需要的最高层次。”同样,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进行自主阅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积极地投入到新的自主阅读中去。通过自学,学生们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这时就请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小伙伴交流(4人小组),也可以将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共同商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已的见解。通过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学生有了不少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此时,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合作学习信息交流处于高潮的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以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各组给予补充、评价。
三、反馈评价,注重个性发展,培植创新火花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表现、不同学习习惯,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既获得认知信息的反馈,又获得学习的信心,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活动自主感和创新成功感。
教学《丰碑》一课时,在学生自读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后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对学生说:“同学们非常善于学习。”在依照学法个人探究描写将军的段落时,我对学生说:“通过刚才的自学,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养成了不学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评价:“同学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在课堂上,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有自已独特的见解,我及时评价说:“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一个学生朗读完,我是这样评价的:“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在大组交流时,一个学生在板书“舍己为人”时,“舍”字不会写,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把这个字写了出来,这时,我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说:“这个学生不小心提笔忘字。”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则积极地起到指导、点拨、激励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以及创新精神都得到开发和发展。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应在有关的理论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因课而异,因文而异,灵活地构建和应用,从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第三篇:《小学语文目标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第一学年实验研究计划
红星小学四一班2010年9月------2011年7月
《小学语文目标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制定人:刘春芬
实施对象:红星小学四一班全班学生
一、实验研究目标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能写一手端正、整洁、美观的字,每天坚持练字10分钟。
2.第一学期全班学生能背诵80首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词;第二学期全班学生能默出80首古诗词。
3.能掌握500个成语的正确写法以及理解一些常见成语的意思。
4.每学期全班学生能背诵30句名言格言,15副对联。
5.每节语文课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内容形式多样,达到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能积累几十个小故事的目标。
6.加强课外阅读,会做读书笔记,初步养成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第一个学期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学期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两本课外书,使学生切实补充到课外阅读的丰富营养。
7.加强课内外练笔,除了写好单元作文之外,每周坚持一次针对性的小练笔,能写出中心突出、语句通顺的习作。
8.通过训练,第一学期学生在40分钟内能写出一篇350字以上语句通顺、中心突出的文章;第二学期,学生能在40分钟内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语句通顺、中心突出的文章。
二、课题实验措施:
1.写字教学中强调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随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不良习惯,每个学生购买一本正楷字帖,每天坚持练10分钟。
2.对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主要采取每天背诵一首,家长签名和小组检查以及教师抽查的方法来巩固背诵的效果。
3.定期听写相关的成语以及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4.定期背诵、默写名言、格言及对联,使学生切实学会积累知识。
5.每天每节语文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要求叙述清楚,条理清晰;每周进行一至两次的练笔,要求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条理。
6.根据班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第一学期全班学生共读一本课外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二学期全班学生共读两本课外书,如:《爱的教育》、《草房子》等,并做好相关的读书笔记和不定期地出好相关内容的手抄报。
三、课题研究时间与步骤
2010年9月----10月:制定研究计划,调查本班学生实验前的情况,确定实验目标和措施。
2010年11月----2011年6月:按实验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并适时作好相应的实验记录,特别是选定的10位学生观察对象的情况记录,并进行阶段性评估工作。
2011年7月----2011年8月:对一学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写成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教师专题研究论文、个案案例、教学案例、随笔;学生学习作品、成果。
第四篇:语文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语文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在改革的大潮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二、研究目的1、通过课题实验,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自主阅读文学作品,自由写作,能表达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有较大程度提高,将为学生的终身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及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提高科研
室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方案
(一)研究的总方案: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2、拓宽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能读通文言文。
4、通过无命题自由习作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自由写作的能力。
(二)预期方案
1、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 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 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
四、研究措施:
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在班级中进行分组,教师监督、组织实施,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2、注重学生组长的培训,加强对组员的领导。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安排,印发资料,并进行学法指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3、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首先开展课题讨论活动,使学生明确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再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定期开设学法指导课。
4、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的研究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法指导上: ⑴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题地位。
⑵指导学习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在课堂后进行交流总结。培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五、活动安排:
1、制定课题实验的方案、计划。
2、进行课题工作分工
3、进行理论学习
4、整理课题研究活动资料
5、每学年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6、总结课题研究活动成果
7、迎接课题结题
第五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分析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提高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和群体协作功能,相互学习、交流、启迪和帮助,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 1.研究方向
本课题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3.研究内容
①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念、策略、流程、评价标准和特点研究;③同一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采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 三.实施计划:
1、围绕课题的基本模式进行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方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一节没有“生气”的课,学生是掌握不了知识的,因为这样的课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于重点知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把班级学生每4——6人分成一组,选好小组长,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和群体协作功能,相互学习、交流、启迪和帮助。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选择合作的时机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