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ax 教案3

时间:2019-05-13 21:3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dmax 教案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dmax 教案3》。

第一篇:3dmax 教案3

三、维物体造型的修改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标准几何体和扩展几何体的创建方法和参数设置;

2、掌握二维模型的建模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熟练掌握标准几何体和扩展几何体操作的基础上,创建一些基本的三维物体模型。

三、实验所需主要设备、耗材

多媒体计算机、3DS MAX 8

四、实验步骤

(一)制作休闲沙发模型(主要使用扩展基本体中的切角长发体、油罐和软管进行搭建)

1、框架模型制作。主要使用切角长方体搭建横梁和坐垫,然后建立油罐作为扶手和靠背。

(1)创建休闲沙发的横梁。在创建面板中选择几何体下的“扩展基本体”中的“切角长方体”命令,在“顶视图”中建立切角长方体,设置长度80,宽度200,高度20,圆角值3。如图2-1。

图2-1(2)切换视图到“前视图”,使用移动工具选择切角长方体并沿Y轴向上进行“shift+移动”方式的移动复制操作,在弹出的“克隆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对象为“复制”类型。如图2-2。

图2-2(3)设置复制出的切角长方体。切换至修改面板,设置长度80,宽度67,高度20,圆角值5。如图2-3。

图2-3(4)选择复制出的切角长方体,在前视图中沿X轴向两侧进行“shift+移动”方式的移动复制操作,在弹出的“克隆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对象为“复制”类型。如图2-4。

图2-4(5)创建休闲沙发的扶手。在创建面板中选择几何体下“扩展基本体”中的“油罐”命令,在“前视图”中建立油罐,设置半径值为10,高度值为80,封口高度值为9.9。如图2-5。

图2-5(6)复制扶手。选择扶手并切换视图至“前视图”,把左侧扶手沿X轴向右进行“shift+移动”方式的移动复制操作,在弹出的“克隆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对象为“复制”类型。

(7)创建休闲沙发的靠背。在创建面板中选择几何体下“扩展基本体”中的“油罐”命令,在“左视图”中建立油罐,设置半径值为10,高度值为160,封口高度值为9.9。如图2-6。

图2-6

2、装饰模型制作。主要使用切角长方体组合成沙发靠垫,然后建立软管作为装饰腿。

(1)创建休闲沙发的靠垫。在创建面板中选择几何体下的“扩展基本体”中的“切角长方体”命令,在“前视图”中建立切角长方体,设置长度55,宽度55,高度15,圆角值10。如图2-7。

图2-7(2)复制靠垫。选择靠垫并切换视图至“前视图”,把靠垫沿X轴分别向左、右进行“shift+移动”方式的移动复制操作,在弹出的“克隆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对象为“复制”类型。结果如图2-8所示。

图2-8(3)切换视图至“左视图”并在主工具栏中选择旋转工具,对所有靠垫沿Z轴进行旋转操作。如图2-9。

图2-9(4)创建装饰腿。在创建面板中选择几何体下“扩展基本体”中的“软管”命令,在“顶视图”中建立软管。如图2-10。

图2-10(5)在修改面板中设置自由软管的高度值为12.4,公用软管的分段值为44,起始位值为29,结束位置为90,周期数为54,直径值为-10,软管形状的直径值为18.5,边数为15。

(6)复制装饰腿。选择软管并切换视图至“顶视图”,把装饰腿移动复制到四边。如图2-11。

图2-11

3、渲染输出。

(1)设置布材质。选择坐垫、靠垫、扶手和靠背,然后在主工具栏上单击“材质编辑器”按钮,在弹出的“材质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第一个材质球,设置材质球的名称为“布”,漫反射颜色为浅黄色。在贴图区为“漫反射”赋予布纹贴图bu.jpg,设置漫反射格贴图的数量值为80。为凹凸赋予黑白纹理贴图auto.jpg,设置凹凸贴图的数量值为30。设置完毕单击将材质指定给选定对象按钮。如图2-12。

图2-12(2)在修改面板中为沙发模型坐垫增加“UVW贴图”修改命令,设置贴图类型为长方体。如图2-13。

图2-13(3)3.3设置木材质。选择横梁物体,然后在“材质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第2个材质球。设置材质球的名称为“木”,反射高光的高光级别为50,光泽度为20.在贴图区为漫反射颜色赋予木纹贴图mu.jpg,为反射赋予光线跟踪类型材质,设置反射贴图的数量值为15。设置完毕单击将材质指定给选定对象按钮。如图2-14。

图2-14(4)3.4设置金属材质。选择装饰腿,然后在“材质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第3个材质球。设置材质球的名称为“金属”,反射高光的高光级别为120,光泽度为20。在贴图区为反射赋予光线跟踪类型材质,设置反射贴图的数量值为50。设置完毕单击将材质指定给选定对象按钮。如图2-15。

图2-15(5)3.5快速渲染。最终效果如图2-16。

图2-16

五、思考题

学会举一反三,练习制作茶几、电脑和电脑桌

第二篇:教案3(定稿)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教学难点】

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2、学习复述课文。

3、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随声附和(hâ)

炫耀(xuàn)

勋章(xūn)

称职(châ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3.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作者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等》、《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导语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下面请看课文《皇帝的新装》。

三、正课

1.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从开头到“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二段:从“有一天”到“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第三段:从“第二天早上”到“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第四段:从“这样”到完。

2.提问: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讨论并归纳: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只

图穿得漂亮。

3.提问: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爱穿着的痛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4.提问:请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准备复述。

讨论并归纳:“为了”、“不惜”、“既不”、“也不”、“也不”、„滁非”、“炫耀”、“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等词。

5.请二、三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讨论并归纳: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7.提问: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8.提问: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

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9.提问: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皇帝也“什么也没有看见”。皇帝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10.提问: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11.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12.根据板书,复述“做新装”部分。其他同学评价。

四、小结

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技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五、板书

皇帝的新装 治装费用:“为了”、“不惜”、“所有”

爱新装 心思兴趣. “也不”、“也不“、“除非”、“炫耀”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

(骗子的手段:”任何不称职……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上当:“马上”、“马上”

做新装 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

皇帝派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看织布 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看织布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1、2、3题。

2.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 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阅读课文,准备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段。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复述了“爱新装”、“做新装”两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复述“穿新装”、“展新装”两段。

三、正课

1.提问:两个骗子为什么要装模做样赶夜工?

讨论并归纳:因为他们要赶制新衣,让皇帝穿着参加游行大典。

2.提问:课文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讨论并归纳: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衣的优点。

3.提问:皇帝穿衣时,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

讨论并归纳:写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自欺欺人。4.提问: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

讨论并归纳:写出他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

5.请几个学生复述“穿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6.提问: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7.提问: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

讨论并归纳: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8.提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讨论并归纳: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9.请几个学生复述“展新装”一段。其他同学评价。

10提问: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1)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项。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

11.提问:那些大臣们又是些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

讨论并归纳: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大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12.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访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讽刺了封建统治阶段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1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课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极其荒唐可笑的。皇帝光着身子试穿新衣,赤身露体的在大街上游行都是极度夸张的,你认为现实中有没有这种情况?

讨论并归纳:童话是生活的反映。是有其真实基础的,在封建时代,什

么荒唐可笑的现象都有。昏君确是穷奢极欲,荒唐可笑;大臣们也都明哲保身,自欺欺人,阿谀逢承,被愚弄被压迫的老百姓也总是胆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骗子们总是善于投机钻营,欺骗有术,而敢说真话的人往往反而倒霉。因此,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现象也就有可能发生。

14.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表演课本剧)

四、小结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一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子的当,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文章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五、板书

穿新装

骗子加班

骗子献衣

皇帝穿衣

大家吹捧

展新装

老自姓不敢说真话

一个小孩说了真话

所有的百姓都说真话

皇帝心里很恐慌

六、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三篇:教案3

9、鲸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

2、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问同桌或找资料等方法解决这些生字生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生读课文,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六、当堂训练

1.组词

肢()()()

肺()()()

判()()()

获()()()

应()()()

乳()()()

2.熟读课文。

七、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学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第三、四句:“„十六万公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3.指导读出感情

4.指导迁移学习4.5.6.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1.完成课后第三题

2.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七、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板书

9鲸

1、形态:大、重、长

2、哺乳动物,退化,形状像鱼

3、种类:(1)须鲸(2)齿鲸 特点

4、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反思:

在教学时,首先,我让孩子们初读课文,抓住要点,引导他们读通读熟课文,弄清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内容,采用找中心句和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接着,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特点。组织他们自读课文,认真体会鲸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研读课文,领悟说明方法,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读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如以第一自然段为例,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并分析说明鲸大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我还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概括性叙述语言,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让学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找出来,读读议议,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最后,我重视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10、松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习性特点。

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活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0课《松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生读课文,发现错误,并且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六、当堂训练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七、板书

10、松鼠

漂亮(外形)

松鼠

驯良(活动)

乖巧(搭窝)

八、反思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查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我设计了交流资料这一环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后,让学生说一说对松鼠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感知,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文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1、个人思考到教师小结—让学生先读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课件填空,教师进行对本段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2、找时间词,加以运用———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的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把学生的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我设计了采访,表演这一环节,使学生体会交流、合作的快乐,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素养。

11、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新型玻璃》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且能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等词语。

2.知道课文介绍了几种玻璃?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能将字音读准,语句读的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同桌互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答。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2.生板书文中的生字词,共同学习。

3.自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六、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型()费()付()

形()废()寸()

占()绸()阻()浅()

粘()调()祖()践()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造句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新型玻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思考:

1.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画出课文在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8分钟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说说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七、小结: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八、板书设计: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 盗

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九、反思: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有内在兴趣。教学开始我通过一个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掉足了学生胃口,引起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其次我设计了“我的自述”这个环节,让学生学完课文后以其中一种玻璃的自述介绍玻璃,更加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还激发学生发挥奇思妙想设计一下未来的玻璃,这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2、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在阅读中扫除字词障碍。

2、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2、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2、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大家都见过灰尘吧,是不是很讨厌它?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将课文读通顺、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尘都有哪些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3、熟读课文,思考:⑴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几种说明方法、我们都学了哪些说明方法?

8分钟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六、当堂训练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结: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八、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学当一名“小小推销员”

2、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内交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2、通过和学过的课文联系比较和现场实物观察,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职业道德观”

2、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口语交际时应注意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清楚你的“商品”

2.尽可能地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作。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2、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3、有关推销商品的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它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播放课件

1.观看课件中服务员的表现

2.评一评,夸一夸

三、分小组活动

1.选好各成员的角色、任务。

2.阅读“口语交际”活动要求。

注意:

(1)介绍“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3)认真听介绍并提出疑问。

(4)耐心而有礼貌地解答顾客的提问。

(5)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3.开始活动。

四、派代表全班汇报。

五、评议推销员的言行举止、态度。

六、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七、布置作业

将今天的介绍过程写成短文。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⒈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⒉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

⒈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⒉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选择物品,分组讨论

⒈根据学生所选的物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3.把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先交流。

四、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⒈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⒉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⒊自行初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按一定顺序,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⒈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⒉全班交流讲评。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⒊再次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教学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二、阅读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见识。

2.用单元小结列表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三、回忆课内外阅读过的说明文。

四、汇报、填表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你学会了写什么?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有关说明文的文章,继续体会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四时之风》

1、通过读日积月累有关句子解决生字词,方法: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讲解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4)指名读,正音。

(5)全班齐读。

2、理解诗意

(1)小组讨论。(2)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

二、推荐科普名著 1.师简谈《森林报》。2.师推荐其他科普读物。3.课堂分小组阅读科普读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2.阅读科普名著。

七、小结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第四篇:3教案

3、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学习生字,并巩固。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生字、词)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继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程序: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作业设计:

1、完成《同步练习》

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奋力

3、爬天都峰 一会儿„„一会儿„„ 勇气

(高、陡)手脚并用 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

爬呀爬

终于爬上顶峰

第五篇:教案3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一课 美丽的家乡

教材分 析

人们以为最美的风景只在远方。远方固然有迷人的景色,但在我们的身边美景也无处不在。无论是繁华的新街,还是广阔的农田;无论是鸟语花香的新小区,还是宁静古朴的水乡老街……美有千万种模样。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风情,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同时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作描绘家乡风景的作品。教学时应寓景于情,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本课的内容编排是从欣赏入手,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美感。由此学习风景画构图基础知识以及一般的表现方法,并通过造型实践提高学生表现风景的能力。本课未具体规定必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由学生自主选择,从而达到降低技能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学

目标 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3.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难点: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家乡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资料或美术作品。(教师)各种风格的风景画图片作品、课件及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第一课时 1.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2)教师课件演示:展示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景,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景具有不同美感。)2.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从这些风景画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2)教师重点讲解《雨》、《干草车》等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用不同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并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3)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美,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3.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提问:你知道怎样才能画好风景画吗?(了解风景画的构图特点。)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教师举例分析:①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美、色彩丰富、写实的风景画,如《干草车》、《村口》;②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善用肌理效果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都市情怀》;③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西递村系列之十一》。4.表达自己家乡的美。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点明课题。)(1)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风景图片和美术作品,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景色的感受。小结:我们的家乡杭州,是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城市。(2)继续分组讨论:何种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合表现自己家乡的风景特点。小结: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需要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在我们最熟悉的家乡就有最美的风景。揭示课题:《美丽的家乡》。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下节课就让我们来画画我们美丽的家乡!提问:你准备表现怎样的风景?选用怎样的材料和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适合自己的材料和工具,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图片资料。(教师)课件、范画作品、绘画工具(如水彩、水粉、素描、油画棒等常用工具)。教学过程 1.技法介绍。提问:怎样才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1)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2)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3)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如湿画法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创作思路。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提问:怎样开始你的风景画创作呢? 教师展示自己的范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1)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2)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3)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中心。(4)开始表现。3.学生创作。根据教科书中的学习建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上一节课的草图,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并作个别指导。4.作业展示与评价。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二课 街市新貌

教材分 析

中国城乡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速度,已经渐渐接近国际步伐。我们能从街道两旁的店面变化深切地感受到发展的速度。比如,街边普通小商铺的每个设计细节,都体现着个性化经营的理念。本课教学,旨在通过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让学生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美术设计与制作实践,训练学生平面与立体的美术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如:道路边上的电话亭、花坛、绿化植被、雕塑作品等公共设施,意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景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环境设计怎样体现特色?又如:具有特色的店面图片,意在提示学生,店面设计、招牌设计应考虑到商店的经营内容和所处的环境特点。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时间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生独立完成平面设计;第二课时,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并添加绿化植被、电话亭、行道树、公共汽车站等道路设施,使作品丰富完整。

教学

目标

1.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并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2.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3.通过综合探索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难点: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瓦楞纸、彩色卡纸、双面泡沫胶、彩色水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师)纸雕范作、常用的手工工具和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欣赏感受。(1)走入特色街。(播放:河坊街的录像。)提问:这条街有什么特色最吸引你?(仿古建筑、民间游戏项目、小吃食品、工艺品、扮演者等。)(2)新旧街道的对比。(播放:老照片。)提问:比一比,今昔的河坊街有什么变化?(3)小结:我们家乡的街道日新月异。提问:说一说,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特色街?(4)揭示课题:《街市新貌》。2.欣赏图片,分析探索。(1)特色街上有许多特色店铺。提问:找一找,店铺的特色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师生讨论:色彩、招牌、门面、陈列的商品等。)(2)师生互动:比较两家特色商店的店面特点。提问:你更喜欢哪一家?为什么?(店面和招牌的设计富有个性。)(3)教师为学生创设以下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① 如果你将成为特色街的小店老板,你想开一家什 样的店铺呢?②你的小店要装修啦,你有什么好主意让小店引人注目、更容易招揽生意呢? 小结:店面设计必须与经营内容、环境、色彩相协调,招牌要体现该店的经营特点。3.范例赏析,拓展设计思路。出示范作,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1)如何巧妙地利用瓦楞纸的条纹?(2)如何确定表现主题?(3)如何绘制设计草图? 4.提出作业要求。请运用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绘制店面设计草图。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教学评价。(1)欣赏同学的设计草图,并展开美术评价。(2)吸取他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设计草图。6.课后调查。布置课后调查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对家乡的特色街进行调查。调查内容:街道的历史和现状、人文特色、建筑风格与环境氛围。调查方法:可采用新闻调查、网络搜索、摄影摄像、速写笔记等方式。调查报告形式:图文结合。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瓦楞纸、彩色卡纸、双面泡沫胶、彩色水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师)纸雕范作、课件。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1)组内交流课外调查作业。(2)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师生就“特色街”展开话题。提问:说一说街道中的哪些环境设施让你觉得很美或者很有特色?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提问:假如你是城建设计师,怎么规划设计“特色街”。(1)特色街的“特色”在哪里?(文化主题、商业主题……)(2)街道的环境设施设计。(围绕主题,整体规划。)街头的电话亭、指路牌、花坛、坐椅、行道树、路灯、街边的雕塑、人行道的砖面…… 3.小组合作,同建特色街道。(1)建议:与同学一起规划,把自己设计的小店落户到特色街上。(注意布局的合理性、设施与环境的协调性,并规划出绿化植被的面积。)(2)学生合作完成作品。4.特色街的设计展示交流会:有条件的可邀请设计院的叔叔阿姨一起来欣赏我们的设计作品。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三课 首日封

教材分 析 首日封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在让学生展开首日封设计之前,教师必须引导他们知道什么是首日封。本课教材以“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首日封为例,介绍了首日封设计应关注邮票、邮戳、邮编格子、主体图形、主题等相关元素。接着又以小知识的形式,明确阐述了首日封的概念:首日封是邮票发行部门在新邮票发行首日,将该套邮票的全套或单枚贴在特制信封右上角,加盖当天邮政日戳或特别纪念邮戳的信封。教材选了六张不同内容与形式的首日封作为学生欣赏的范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它们各自的形式美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拓展设计思维,为课内展开设计奠定了认知基础。在这些范例中,有四张是已经寄递的首日实寄封。教师可就此提示首日封的实用价值。

教学

目标

1.探究首日封的形式与内容,理解它的设计主题和文化内涵。2.学会首日封设计的基本方法,形成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3.感受首日封的形式美,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

重难 重点:首日封的设计方法。难点:在设计元素中体现创意思维

课前准备

(学生)与信封相同大小的白色或淡色的卡纸若干张,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事先搜集的首日封样张。(教师)学生的优秀范作、课件、不同的首日封样张。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提问导入。(1)教师出示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成功的邮票。提问:这是为纪念什么而发行的邮票?指名回答。(2)教师出示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发射成功的首日封。提问:请知道的同学说说这是什么?(3)揭示课题:《首日封》。请学生说说自己对首日封的了解。2.小组学习、欣赏感悟。(1)请每组同学拿出事先收集到的首日封。(2)分组研究、讨论。①首日封一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你能发现这些首日封有哪些相同之处? ③首日封的主体图形和邮票的主题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3)小组讨论交流,组际反馈。(4)教师简要小结并板书。首日封:邮票、邮戳、主题、邮编格子、主体图形。3.探究学习。(1)欣赏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图片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首日封设计活动。设问:选择怎样的主体图形?主体图形安排在画面的什么地方?(3)画设计草图。(4)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评。(5)欣赏2008北京奥运会的首日封。4.创作实践。(1)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校园生活。如:每年的校园狂欢节活动、校园田径运动会、万圣节的化装舞会、六一节的庆祝活动等。(2)课件展示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首日封,学生欣赏。(3)设计一个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首日封。(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主题。)5.展示评价。(1)展示学生的作业。(2)引导学生大胆表述和评议,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3)学生相互签名留念,相互赠送首日封。6.课后拓展。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和已经收集到的首日封,在班里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会。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四课 难忘的一件事

教材分 析

生活中总有一些难忘的片段,值得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将其表达出来。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难忘经历,关注生活场景中的细节之美。本课教材围绕课题,选用了多种形式的欣赏范例,如:漆画、版画、儿童画、漫画等,意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材料和工具。教材中的4幅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漫画作品,从多角度表现了同一个主题。漫画的画风简洁,幽默风趣,人物形态丰富,叙事风格紧凑,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形式和内容的借鉴。

教学

目标

1.回忆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感受事物的细节之美。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形成将生活与创作相结合的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刻画最难忘的场景细节。难点:人物的动态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思考什么样的事最难忘,为什么难忘?常用的绘画工具,假日生活照片。(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课件、范作、班集体活动的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活跃气氛,趣味导课。(1)提问: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简单地描述当时的场景。)(2)情景表演:请一位或一组学生上台大胆地表演一场难忘的情景。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表演的情景,让台下同学充分感知肢体与表情的特征。(3)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解决课程难点。2.探究需要表现的主题。出示课件“最难忘的一件事”。展示班集体活动记录或播放班级活动视频,师生讨论确定最适合表现“难忘”的场景。3.深入讨论。(1)学生出示自己的假日生活照片,通过照片回忆场景。四人小组讨论:从什么角度选择表现内容?(2)反馈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叙事画,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4.大胆创作。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5.欣赏交流。(1)评一评同学或自己的作品。(2)教师评价: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3)小结。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五课 木版年画

教材分 析

教材提供了多幅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典型图例,给予学生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感受。教师应通过讲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和独特的色彩搭配,加深学生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本课的前半部分是民间木版年画赏析,介绍民间版画的色彩搭配原理,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由于版画的操作形式符合小学生游戏心理的需要,故学生比较喜欢。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色彩搭配的特点,以提问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木版年画的制作实践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漏版制作法和纸版制作法,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教学

目标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版技术。难点:学会拓印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厚卡纸或纸板、宣纸、中国画颜料、油墨、线绳、布料、调色盒、水粉笔、水杯、夹子、木蘑菇、刻刀等。(教师)课件、年画图片和文字资料、刻刀、拓印用纸、木蘑菇、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导入课题。(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2.欣赏木版年画。(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学生答:吉祥图案、门神、福娃、民间生活、戏剧。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3)课件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色彩鲜艳…… 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画着许多人物和动物,看起来很夸张…… 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4.学习漏版技术。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7.课外延伸: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六课 有趣的脸谱

教材分 析

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脸谱这一古老艺术非但没有历尽沧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形成很多品类,如彩塑、国画、剪纸、竹刻、烧瓷、面塑、蜡染、风筝、面具、蛋壳、皮影、木偶、邮票以及装饰包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脸谱造型,格调各异,绚丽多姿。选择这一课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元素的借鉴能力。脸谱是一种色彩浓重、线条分明、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脸部造型艺术。特别是脸谱的色彩运用,富有褒善贬恶、评判好坏的涵义。如红色脸谱大多用于表现忠义、勇敢善战的人,如关羽等;黑色常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现阴险疑诈、飞扬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这一课安排了许多脸谱人物造型以及脸谱的化妆方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脸谱艺术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有关知识,感受戏剧脸谱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2.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脸谱,并能用脸谱作为元素设计美化一件生活物品,培养艺术创造能力。.通过脸谱欣赏,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感,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教学

重难 重点:了解传统脸谱的艺术特色,能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脸谱。难点:能用脸谱作为一种设计元素,装饰、美化生活物品。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脸谱,绘画工具、材料等。(教师)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第一课时 1.京剧欣赏,初步感受。(1)欣赏京剧(音乐)。提问:我们听的是什么音乐?(2)相互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戏剧的知识?(3)京剧片断欣赏。(音乐、图像、课件演示。)(4)出示脸谱。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2.脸谱欣赏,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各种脸谱(戏剧音乐和脸谱一起出现)。提问:欣赏各种脸谱后,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脸谱: 戏剧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独有的一种化妆造型,这种面部化妆具有图案的抽象性,在用色、描纹和构图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与谱式,所以叫脸谱。在京剧表演中尤为讲究,多种人物都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课件出示各种谱式的脸谱。)(3)欣赏脸谱,初步了解脸谱的颜色和造型特点。出示各种脸谱,边欣赏边介绍各种脸谱的颜色特点:红色——忠勇;黑色——公正;白色——狡诈(重点欣赏关羽、包拯、曹操的脸谱,让学生初步理解色彩在脸谱中的运用。)3.学生创作脸谱,了解脸谱的制作方法。(1)出示脸谱,了解脸谱的造型特点。提问:脸谱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初步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脸谱以对称为主,在绘制上采用线面结合的方法,使用色彩鲜艳,对比鲜明。(2)课件演示脸谱的绘制方法。设计脸型(圆形卡纸)——勾画纹样——定稿上色。4.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在圆形卡纸片上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戏剧脸谱。(2)播放戏剧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绘制,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戴脸谱表演“戏剧脸谱大联欢”。(每人学唱一句京剧。)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各种生活物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课件、实物。教学过程 1.戴脸谱表演,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1)表演。(2)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脸谱知识? 2.带脸谱设计元素的生活用品欣赏。(1)课件出示带脸谱设计元素的生活用品(服装、U盘、开瓶器……)(2)学生欣赏、思考:这些生活用品有什么相同点?(3)教师总结:脸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在现代设计中这一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3.继续欣赏,了解脸谱元素在设计中使用的要求。(1)教师出示以脸谱为设计元素的生活用品。(2)学生欣赏、思考:这些生活用品在利用脸谱设计元素中有哪些特点?(3)欣赏交流。(4)教师以实例说明:夸张、变形、组合。4.学生设计,教师巡视。(1)设计要求:在自己带来的物品上设计京剧脸谱。(2)播放音乐。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辅导。5.组织京剧脸谱生活物品展。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七课 电话亭

教材分 析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同样,电话亭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公共设施之一。教材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组织编写了这一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本课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电话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教材呈现了一组有代表性的电话亭图片,以此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在教学设计中,应让学生体会到电话亭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与环境一起进行整体性设计,才能使之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

教学

目标

1.了解公用电话亭的造型特点,知道电话亭已经成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2.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意水平。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难点:设计出与相应环境协调的电话亭

课前准备

(学生)1.了解城市中的公用电话设施,收集图片。2.手工用具、卡纸或瓦楞纸等制作材料。(教师)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激发兴趣、初步感知。(1)播放课件中的图片(一个造型别致的电话亭),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2)教师揭题:《电话亭》。(3)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电话亭。(4)课件播放:介绍各种电话亭。提问:看了这些电话亭你有什么感想? 知道这些漂亮的电话亭有什么用吗?(5)教师小结:这么多漂亮的电话亭不仅为人们交流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还作为一种公共设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配,美化了市容市貌,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范作欣赏,加强理解。(1)请学生看书中图示,了解电话亭各部件的名称。小组交流各电话亭的材质、色彩与造型特点。(2)学生上台汇报。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1)提问:怎样设计电话亭的外形?分小组讨论外形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拓展思路。(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并示范几种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小组讨论并交流美化方法。4.欣赏拓展,学习制作。(1)出示几种学生范作。(2)明确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漂亮的电话亭。(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并提示:外形和美化上都要有创意,要实用性和个性并重。5.展示交流,小结延伸。(1)让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同学间进行交流。(2)请学生评评感兴趣的作品。(教师提示评价要点:造型、装饰、色彩等。)(3)请作者说说制作时的意图。(4)小节拓展:电话亭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

教学后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八课 路灯设计

教材分 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路灯不断呈现在我们生活中,并从单纯的照明功能向欣赏和实用相结合发展。本课设计意图是将生活中的元素与美术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路灯的观察、欣赏,了解路灯造型设计的演变以及路灯的造型、色彩、功能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关注生活,认识到美妙多彩的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同时通过对路灯设计的尝试,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其设计意识。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路灯的种类、形式和功能,了解设计路灯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2.初步了解路灯造型的基本要素,能设计一组造型新颖、构思巧妙与环境协调的路灯。3.感受路灯造型的美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设计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路灯的造型设计。难点:灯杆、灯罩及灯体的统一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和责任,各组做好拍摄、收集图片等工作。(教师)课件,各种路灯造型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直观感知。播放不同地方的路灯(农村、不同城市之间),让学生欣赏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路灯。通过欣赏,让学生述说看到的路灯基本结构(灯罩、灯体、灯杆)。2.交流反馈。通过课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汇报成果。可以是文字述说,也可以是图片、DV展示。3.探讨研究。(1)结合书中图片,交流路灯的设计思路。(2)探讨灯杆、灯罩、灯体的设计元素。4.拓展思维。路灯功能的创意,如: ①可以通话、拍照、放音乐; ②可以在热天喷出水雾给人以凉爽; ③路灯灯具可以如同花朵一般,白天成花蕾状,晚上绽开时具照明功能;

④可以投币充电(无论是手机还是电动车等)。5.尝试练习。设计一组造型优美、功能独特的路灯,并说明设计意图。注意造型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次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6.交流评价。表扬有创意的路灯设计。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课题

第九课 适合纹样

教材分 析

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外形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就是适合纹样。适合纹样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在确立了外形之后,定出骨架线,再在骨架上具体表现纹样的动势走向。这种纹样还可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如有适合纹样装饰的地面装饰品、靠垫、桌布、瓷盘、茶杯垫、手帕、方巾等。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可以用花卉、人物、动物、风景等来设计。虽然适合纹样有多种外形特征,但本课主要是设计方形和圆形两种适合纹样,但不阻止学生设计其他形状的适合纹样。从方形和圆形适合纹样的图像形式来分析,一般有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要设计一个漂亮的适合纹样,不仅图纹形态要美,色彩搭配也很重要。学生已学过冷暖色调,教师只须借用作品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便可。教材中有相应的图形介绍,教师可以作为教学参考,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直观感知适合纹样的美和适合纹样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可课前收集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欣赏感知适合纹样的特征。本教学内容可以上1至2课时,上2课时的大致安排为:第一课时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设计适合纹样。绘画材料可以拓宽到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第二课时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设计适合纹样。可以尝试用彩纸剪贴、实物拼贴、雕刻等。

教学

目标

1.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构成特点。2.学习用多种方式制作适合纹样。用颜色绘制、雕刻制作、剪纸粘贴、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泥于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形成开放的思维意识,并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3.通过学习,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特色,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难点:掌握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适合纹样图片和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绘画工具。(教师)课件、范作,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第一课时 1.欣赏揭题。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师展示部分图像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由于师生未曾探讨过,所以学生还不能讲清楚纹样的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引出课题——适合纹样。2.讨论研究。(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2)结合教材中的图例,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同时小结板书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教师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感知图案样式。(3)组织学生讨论适合纹样的内容选择。①教师播放课件收集的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②师生共同归纳纹样内容选择: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①学生看图片范作。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3.学生作业。作业要求:(1)设计创作一幅适合纹样作品。(2)允许用不同的绘画工具。(3)圆形或方形均可。4.交流评价。(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5.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6.提示学生: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用不同材料设计适合纹样:编制、雕刻、剪贴、物品粘贴等,以便学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设计制作材料。(教师)收集手工制作的适合纹样作品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 1.表扬上节课学生们的良好表现。2.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适合纹样的样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强调作品的色彩搭配:冷色调、暖色调、强烈对比色等。3.欣赏启发。(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感知手工制作的适合纹样。(2)教师再出示实物作品。(3)师生共同讨论手工制作应注意的问题。①材料选择合理。②材料搭配合理。③工艺制作精细。4.作业要求。①可以合作完成,但参加人数最多为四人。合作时最好分工明确,配合协调。②制作时要注意安全。③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作品。5.交流评价。①展示学生的作品。②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③同学之间评价,并提出建议。④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6.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十课 泼墨画

教材分 析

本套教材中,低年级学生已开始尝试学习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让学生在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泼墨画的表现方法,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发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水墨画与泼墨画都是传统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泼墨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泼墨画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泼墨画法是在了解掌握水墨画墨色调配的基础上,用泼墨的方法直接泼洒在宣纸上,然后利用形成的自然外形及墨色,添加作画而完成,具有自然淋漓、气韵生动的效果,不失为一种丰富多彩、奇妙新颖的绘画方法。让孩子们在泼墨、泼彩实验中玩起来,感悟自然,创造丰富想象的表现形式,开辟出儿童绘画活动的新天地。本课以欣赏名家泼墨画与普通中国画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泼墨画的水墨韵味之美,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才能,来学习完成创作。教师在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与利用泼墨过程的各种变化,体验比较泼墨画法的技法特点。想象与自由创造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特点,本课让学生通过轻松愉悦的泼墨、泼彩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泼墨画的特点及表现力,体验、感受泼墨画独特的艺术之美。

教学

目标

1.认识泼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泼墨画的艺术特点。2.学习泼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懂得泼墨、泼彩方法的运用,在泼墨的基础上作添画的造型练习。3.感受泼墨中国画独特的韵味,体验泼墨的乐趣,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学习泼墨画方法及泼墨效果的巧妙利用。难点:泼墨、泼彩方法的掌握及有效利用。

课前准备

(学生)调墨盘、墨汁、国画颜料、纸杯、宣纸、毛笔。(教师)多媒体课件、中国画若干幅、8开宣纸两张、墨汁、颜料、纸杯。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导入教学。(1)课件展示:认识泼墨画,欣赏我国历代名家的泼墨画作品,若干幅一般写意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①一般中国画与泼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泼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泼墨画运用何种表现方法来完成创作,说说画面墨色变化的感觉。(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泼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一幅漂亮的中国画。2.深入教学。(1)课件展示:近现代泼墨画名家张大千等人的泼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泼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教师介绍泼墨画用具及泼墨方法,并作操作示范。(3)教师在泼墨形成的自然外形上作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泼墨画。3.泼墨游戏。(1)学生将调好的墨汁泼洒在一张宣纸上,做泼墨游戏,体验观察形成的自然外形特点。(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泼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4.泼墨画尝试。(1)学生在另一张画纸上,再次进行泼墨或泼彩,并在形成的自然墨色及外形上进行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泼墨画。(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3)收拾工具材料。5.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到美术馆或在网上欣赏泼墨中国画作品,感受体会泼墨画表现的韵味意境。

教学后记

春江小学备课工作表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组长 吴祥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2010-08-30

课题

第十一课 指墨画

教材分 析

本教材在学生已了解用毛笔作中国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用手指作画的表现方法,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美术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指墨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手指作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指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作画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到了现代,已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但指墨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未能引起重视。其实,用手指作画与用毛笔作画一样,都能产生奇妙的效果。指墨作画,所产生的特殊风格与情趣又是毛笔难以达到的,它与水墨画、泼墨画一样都能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从而开创一块儿童绘画的新天地。想象与自由创作是美术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本课让学生通过用手指作画的探索与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欣赏并了解祖国传统指墨画的特点及表现力,体验、感受指墨画的艺术之美。

教学

目标

1.认识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2.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墨效果练习。3.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

教学

重难

重点:各种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运用。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手指作画,体现水墨效果。

课前准备

(学生)调墨盘、墨汁、颜料与宣纸等中国画工具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和指墨中国画各两幅、墨汁、宣纸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导入教学。(1)课件展示:认识指墨画,欣赏我国清代高其佩等名家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①毛笔画与指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指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指墨画有几种指墨表现方法,说说指画墨色变化的感觉。(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指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一幅中国画。2.深入教学。(1)课件展示:近现代指墨画名家潘天寿等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指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教师介绍指墨画用指表现方法,并作示范。(3)教师在宣纸上作各种指墨效果示范,完成一幅指墨画。3.指墨游戏。(1)学生在一张宣纸上,试作各种用指方法,体验、观察形成的指墨效果。(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指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4.指墨画尝试。(1)学生在另一张宣纸上,再次用手指作水墨画,完成一幅指墨画。(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3)收拾工具材料。5.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到美术馆或在网上欣赏指墨中国画作品,感受体会指墨画表现的特点和韵味。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十二课 光与影

教材分 析

光与影是什么?是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挚爱伉俪的如影随形,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是绿叶对根的深情相依。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六年级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发现光与影、表现光与影。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透过音乐般律动的光与影,将认知的体验反映于表现光影给人的强烈效果上,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创意上给观者强烈心灵体验的光与影才会美丽,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

教学

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难点: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大胆地表现光与影。

课前准备

(学生)自选画笔。(教师)各种形式的画笔、色彩卡纸、图片、范画。(教师可采用的游戏参考:皮影、手影、剪纸、踩影子等加强对光与影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有趣的引导及互动。(1)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方法:在拉上窗帘的教室里,教师请五六位同学上来,表演光与影的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手电筒分别从前后左右向其余几位同学照去,下面的同学分辨光源,体会光与影的变化。同时配音乐:可将阿牛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一束光线照过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种光影都不一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影子随着光在变化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称这些光源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逆光、顶光、正面光源等等。教师鼓励:我们也来表现在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好吗? 教师示范:用各种形式的画笔表现规则几何形体的黑白光源。学生练习。2.继续了解——光影的黑白灰。拍一段视频,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操作如下:选取一个很暗的房间,突然照进一束手电筒的光,问学生,这个时候有什么样的对比光线,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手电筒强烈的亮光和房间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总结,只有黑和亮两种光影。这时微弱的电灯光亮起,黑暗的房间里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色彩光影效果,但那束手电筒的光依然强烈。教师提问:这时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这里光与影产生了层次,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如果要表现的话,只要在暗的旁边加一块灰的面即可。请结合刚才的视频,参考课本上的图片,在你们刚才画的几何体上尝试一下好吗? 3.深入探究——有趣的色彩光影。(1)教师提问:对光与影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后,想一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光与影?你打算怎样来表现? 学生回忆、表述。(2)展示光与影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光影效果,还要发现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会形成互补色,了解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为补色的关系。4.布置作业,表达创意。(1)教师提出工具与题材:选择你认为适合的笔在色卡纸上,画你心中的光与影。尝试用“光怪陆离”、“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等等与光有关的词句为主题,表现你心目中花(也可选用其他简单且易表现的题材,比如:树与天空、房子与云朵……)的光影效果。(2)教师提出创作建议:注意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注意点线面上下聚散的排列变化,可以表现具象的,也可以表现抽象和意象的,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心灵的体验。(3)学生进行作业。5.评量。(1)能否表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2)能否表现色彩形式的黑白灰光影效果。(3)能否感知并欣赏作品的美感。6.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1)课外可以和同伴或父母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光与影。(2)可以用相机把生活中所见的光影拍下来。(3)也可以把你对光影的审美感受写下来。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十三课 正负图形

教材分 析

正负形,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在一个正负图形中,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称为“图”,也叫做“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形”。按照“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这一物理学原理,正负线形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抗衡、这种矛盾而显示出艺术化图形的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与快感。图底关系,有时就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大师们精到掌握和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正负形作品大放光彩。设计师们利用正负图形这种形式,让我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 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中国先哲们很早就认识到阴和阳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天地人关系的本质。同时本课中借助了埃舍尔的较多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在常人看来,理性的思考与生动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在设计家眼里,这二者的结合正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途径。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为其根,相互依存。

教学

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难点: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等。(教师)课件、彩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1)游戏激发兴趣。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2)广告引导探索。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荒诞表现等等。2.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①形的重复表现。②多形组合表现。

③同构异质表现。

④解构与重构。

⑤形的虚实表现。(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 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第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3.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4)小结:大量大师创作的经典正负形,让学生感受其采用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交流总结,正负图形使创作者和欣赏的再创作者走进了一片如此广阔而神秘的创造图案的新天地。

教学后记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十四课 圆筒造型

教材分 析

《美术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设计·应用”领域中分别提出了关于纸材料的教学活动建议,要求从“平面造型的练习”向“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发展,因此,本学段设计了《圆筒造型》一课,旨在让学生用撕、剪、刻、折、揉、捏、卷曲、插接、粘接等方法进行纸的立体或半立体的造型活动,展开联想,赋予圆筒造型各种不同的用途,并且在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中渗透现代艺术观念,让学生树立自己也能设计出有创意、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信心。考虑到小学生在纸工制作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平面化、程式化倾向,缺乏奔放、自由、富有想象力的立体表现等因素,因此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可操作情况进行拓展。本课设计《圆筒造型》的初衷,是从结构和材料上表述圆筒造型的丰富形式语言。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圆筒造型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圆筒等基本形在自由线体造型, 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层面排列(重复、渐变)等创造重组设计后,多变而富有节奏感的艺术特色。2.通过收集材质、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圆筒造型作品;初步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了解圆筒纸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难点: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

课前准备

(学生)纸杯、各种可装置的圆筒材料。(教师)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1)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作简单分析与归类。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1)感受纸杯造型的形式美。

①书中橙色纸杯造型图:插接构造。②课件展示,作品欣赏。a.纸立体扭曲组合 b.纸立体多型组合c.纸立体经典作品 提出问题:你了解纸造型吗?你曾接触过纸造型吗?作品的哪些地方紧紧地吸引了你的眼球?你能感受这些作品的特点吗?(教师参考:长短、粗细、圆切面、斜切面、材质、色彩等给我们的造型带来的多样的形式美:圆润、鲜亮、跳跃、稳重、富有节奏感……时而像精灵,时而像跳跃的音符,时而是后现代的奇锐武士……)③文中三件单体造型组合圆筒纸造型作品欣赏,交流纸造型技法。④教师引导并归纳:a.纸造型基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b.纸杯造型中的可参考尝试的形式美法则。(基本形)变形与分解

(等分割:切刻、切形)

组合与堆积

(插合与粘贴)

板式结构的聚散联系

(半立体)

柱式结构联系

(立体)

单体造型组合(主体+附加:卷曲……)

转体组合框架组合3.探究方法,技法解析。(1)提出问题:你想动手试一试怎么做吗?那你觉得在制作中会有什么困难?(2)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3)教师引导指点并逐一演示具体方法:分割、组合、折叠、卷曲、叠加、接插…… 4.尝试设计。假设你现在是一位知名的艺术设计师,要求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件纸杯造型作品,美化我们的校园。接到这个业务,你将如何展开工作呢? 提示:①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②小组协作,各展特长,设计、构思、选材。③色彩形体搭配方法。5.成果展示。(1)优秀作品展评:自评、互评。(2)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6.拓展。(1)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造型与装置的圆筒材料? 比如:笔杆、竹子、吸管、象棋、硬币、队鼓、电池、纸杯、饮料罐……(2)交流分析不同材料适合的造型方式,为多角度、多层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十五课 彩点拼图

教材分 析

点是一切形态的基本,点是力的中心。静止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作用。点的连续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集合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不同会产生深度感。点、线、面、体及色彩,是美术造型最基本的形式元素,它是美术家构成视觉形象、传情达意的艺术语言。欣赏美术作品,只有熟悉这些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作品,与作品对话。凡·高、修拉、波洛克等画家,都是不同门类最擅长以点来造型的大师。本课主要从点的视觉特性、点的构成方法以及点色彩组成规律等方面来探求点造型的丰富多彩性。材料的传统性与时尚性相得益彰,使得彩点拼图佳作不断。

教学

目标

1.学生能了解点的视觉特性,掌握点造型的基本语言(形状、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能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彩点拼图。2.学生以演绎、欣赏、联想、对比观察等方法,交流、分析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彩点拼图。3.能用自己的眼光赏析和评价彩点艺术作品;对点的色彩美、材质美、图案美、工艺美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点的魅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发现、认识、探索点的造型基本语言(形状、色彩、材质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难点:选择合适材质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彩点拼图。

课前准备

(学生)综合材料。(教师)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共案

个案

1.情境演绎,激发兴趣。(1)教师演示课件:用特殊的点组成的画面,演绎自编的童话故事。点的规律(兴趣)。(2)学生欣赏由自然物——点构成的彩点拼图,感受从点引发的奇妙联想。点的材质(创意)。2.巧妙联想,探究方法。(1)读图:点的视觉特性。(2)演绎“点”:在非常洁净的黑板上,画单点图①,引导描述对这一点的视觉观感。小结: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感觉一起向纵深消失于无尽处。(3)演绎“多点”:有序地添加点,图②至图④,自由描述多点形式的视觉观感。小结: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3..深入感知,尝试表现。(1)读图:点的构成方法: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①点的多种构成(形色)。

②思考:通过观察,你觉得以上作品各以点的哪一构成方法为主?产生了怎样的视觉效应? ③教师小结:这些视觉形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总之小巧简洁、活泼灵动的点创造演变着多姿多彩的视觉华尔兹,请让点的形与色达到完美的结合吧!(2)读图:点的色彩对比(情感)。(教师参考:作品《星》反映出米罗采用单纯的点、线和明亮干净的色彩,用天真无邪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但同时,通过作品《子夜之歌》可以看出他对这个混乱的世界发出嘲讽的笑,血红色或古蓝色的各种形状,散布在深浅不同的背景上,大小相间着的黑点、黑团、黑块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反复无常的滑稽世界。)4.拓展材质,创造表现。(1)讨论:不同材料适合怎样的构成方式? 回归书中提问:采用镶嵌和拼贴的方法拼出的图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认为它与一般绘画有什么不同?(教师参考:在色彩、肌理、纹理、质感、光泽……都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是彩点拼贴的特色。)(2)创作小尝试。①拟题:快乐没有什么道理!②选择材料,彩点拼贴小品图。③利用简单色笔,进行点的构成设计或创意小品。(延伸)

年级

册 美术

学科

备课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十六课外国传世名作

教材分 析

我们了解从古至今的人们如何生活,除了文字记载之外,感性认识主要依靠美术作品中看到的形象。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或自然环境。教材选择了从古代到现代各个时期的一些经典美术作品,供学生了解与欣赏,借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艺术素养。本课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优秀外国美术作品的同时了解外国艺术的悠久历史,知道这些传世名作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艺术源于生活,通过欣赏艺术的造型美,了解美术与社会历史千百年来的渊源关系。在欣赏各种外国传世名作的过程中研究艺术形式的多种状态和风格特点。因此,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中安排了12幅供学生欣赏的图片,主要是建筑、雕塑和油画。配备精练的文字资料便于学生的自学。教师可适当地借助其他辅助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感受。并且让学生懂得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与他们平时认真的观察以及不断创新是分不开的,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

目标

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外国传世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有感性认识。2.通过欣赏外国传世名作,学习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表达欣赏体会,评述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语言的应用能力。3.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了解多元艺术,初步认识和了解外国经典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难点:了解美术的多元文化。懂得艺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著名的外国美术作品。(教师)课件(包括经典的美术作品的照片、视频等)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个案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大家说说外国著名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2)小结: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3)交流:经典的外国传世名作有哪些?你会喜欢哪件美术作品?教师板书课题《外国传世名作》。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①观看课件,结合教师讲解,了解外国美术作品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的种类。②作品欣赏。结合教材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文字介绍说明。(2)让几名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是哪一件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1)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作品被命名为“传世名作”?(2)请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说明自己的欣赏观点,并将资料汇编成一份文档。(3)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4.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下载3dmax 教案3word格式文档
下载3dmax 教案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Урок 3 Друзья教案

    Урок 3 Друзья 备课时间:2011-8-29、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2011-8-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和用法 2、初步了解副词比较级的构成和用法 3、复习名......

    教案3

    教案3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一、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

    教案3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小说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20年代小说创作的概况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结合文本解读,探讨叶绍钧、郁达夫的创作及特点,由此导向对人生写......

    党课教案3

    正确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关系教学对象:社区党员 教学目的: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辩证思维,防止各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和谐社......

    原创精品教案 《秦腔》教案3

    《秦腔》教案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2.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3.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 情......

    信任教案3稿 - 副本 - 副本

    信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刚才我们已经初学了《信任》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这件事情作者有什么深深的感悟或者说是内心的收获呢,请你用笔画出这句话? 在......

    识字3教案

    识字3 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传统蒙学教材的一种形式,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整篇课文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

    识字3教案

    识字3 主备人:王雪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