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个性化美术教学的思考
关于个性化美术教学的思考
教育家赫德曾经说过:“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在心理学中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涉及个人先天的某些心理特征,又与后天的社会环境有关。学习问题研究专家们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还是模式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抹杀了不同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各不相同的孩子实行普遍化教育模式,全然不顾其自我特征。总有许多孩子的学习不尽如人意,问题就在于僵硬固定的模式化教育。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者,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与潜在优势,当然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基因组合,关键是要正确科学的认识自己的“学习基因图谱”,依据孩子的独特性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策略才是这个孩子学习的最好策略。好比游泳,有人适合仰泳,而有人适合自由泳,罔顾其优势让擅长自由泳的去仰泳只会浪费他的天分,打击他的信心。教育更是如此,试想对各不相同的孩子千篇一律的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训练,自然有许多孩子不适合这种教育模式,而且数量远远超过适合者。怎么办?是泯灭孩子个性还是 尊重个性寻找个性化学习方法?当然是后者。现代的个性化学习和教育研究正是循这一方向前进。
在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中,美术学科对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美术基础教育虽然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它并非专业化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被削落,关键是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大一统思想的籀囿,没有众口一词的标准答案,喜欢多样,追求差异从而成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舞台。
一、要展开个性化教学,首先要有个性化教师。个性化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首先应当注意:要有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导,要有周密详细的计划。这是个性化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其次,要尽量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教师不妨解释说明自己的设想、目标、具体操作步骤,以取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等诸方面的理解和认同,为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搭建良好的环境平台。再有,要找准个性的突破口,让个性在教育教学中变成真正的特色和优势。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天地,不同人有不同个性,每种个性有每种个性的优势。最后,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听取意见,比照做法,反思、调整,融合、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调整偏差,改正谬误。
二、要展开个性化教学,其次是学生的个性化。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类型都是独特的,因为他们的生理条件、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类型,使孩子的个人偏好在学习环境中得到很好的搭配,营造适应孩子学习类型的整体学习条件,孩子的学习成绩才会突飞猛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传授者”的俨然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走下讲台,来到学生的中间,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创设一种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追求和强化美术课堂作业的个性化倾向已是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
在大量的课堂实践摸索和对目前美术基础教育研究状况分析的基础之下,结合地域性美术特色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把“追求和强化学生课堂美术作业的个性化倾向”作为通过课堂教学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契入点,已成为美术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尝试。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肯定有一个“物质”层面的东面存在。在这个前提下看视觉艺术所包含的丰富形式——绘画、雕塑、设计、电影、建筑、电视等等,这些形式最后反馈给他者的都是同一途径——作品。而这个“作品”在美术基础教育的课堂里面便是——课堂作业。这个“作业”同样具有作品里面所包含的情感,价值判断方式,审美取向和个性倾向特征。其中“个性倾向特征”是前面各种取向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个是为什么选择追求和强化学生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改的契入点认识的基点。
如何能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美术课堂作业的特性和个性化倾向追求和强化的特点,围绕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品质这一终极目标,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和学生作业个性化的挖掘和处理,有利于教师深入 的钻研教材,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品质,有助于教学环节的最优化设计和新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2、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因素中潜意识的发挥和自我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追求“不一样”的学习情境中,去寻找自己关注对象的个人体验,寻找具有个性化的形式来表现这一体验。
3、课堂作业方式的改变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课堂作业方式之所以要改变是为了适合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的喜爱宽泛性而言,其中学生喜好之间的差异性越大则这个作业方式改变的跨度则越大。但考虑到目前美术基础教育还是用班组集体形式,所以这个跨度在一定程度上要被规范化、秩序化,这也是如今教改形势的一个现实。
4、课堂教学内容的改变,能有效地利用区域美术资源,使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品质的培养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环境。根据作业个性倾向的表现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完全有理由有必要在教材处理中把绘画、工艺、欣赏三大块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三组美术作业在交叉和重组的过程中,有助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对个人想法体验的深化,同时也有利于开拓学生对美术视觉形象创造的视野——将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生活经验中的具象、意象和抽象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经过自行选择和组合创新,既丰富了学生的表现手段,又平衡了学生之间因技法成熟程度而形成的差异。
5、对课堂作业评价标准的重新提出,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和自信心的增强。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是“象不象”,作业是否平净、整齐、规范,这一种意识一直深藏在各种各样能影响学生的人的脑子里面,这使得学生的追求个性化倾向、违背常规的“作业”受到了许多人的责难和轻视,从导致使学生的心理受到很大的打击而显得摇摆不动,教师在课堂里所努力营造的一切在课外受到了挑战,最直接的反应是学生主动参与与积极进行挖掘个人体验的原动力减弱了,因此,对原有标准的改变显得势在必行。
三、要展开个性化教学,还必须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学习内容,开展多种美术学习活动。
美术教育一旦脱离了儿童生活的实际,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个性的发展。例如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喜欢一些富有童趣、充满想象、易于操作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融造型和游戏于一体的美术活动,像玩泥沙、树叶拼画、折纸撕纸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则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配插图,为日记、作文配画,为课本剧表演制作道具等;可以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进行描绘或手工制作。此外,还可以结合民间文化、科学技术进行一些探究性的综合活动,如做风筝、设计皮影人物、花灯以及设计制作航模、船模等。这些活动贴近儿童生活,他们乐于接受,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和谐的教育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发展。
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掘得更充分,在各个方面发展得更全面,使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更高。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正逐步被大家接受,它必将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第二篇:阅读个性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阅读个性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读一篇美文,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可以与先贤坐而论道,也可以放任自己的思潮同作者一起神游物外。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又是什么作用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语道破:教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交流与对话,让学生从中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最终升华为个人的经验和体会。
一个好的引导者,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学贵有疑,疑则生变,变则通
一个不会质疑的学生,不能算是个好学生。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设疑非常重要。记得在执教〈〈颐和园〉〉一课时,描写昆明湖景色时有一句:“游船画舫在湖面上静静滑过。”一个“滑”字,用得非常有意思;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湖面特点不大一样。因此,我向学生提出:这个词你们认为用得怎样?学生们有说好的,也有说不
好的。
生1:我认为应用“划”字,才能与“划船”相贴切。
生2:“滑”字显得轻飘飘的,游船、画舫应该挺重的。
执不同意见的学生则说:
生1:“滑”字说明昆明湖面非常静,与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正好相吻合。
生2:“滑”字说明游船、画舫速度很慢,可以让游人慢慢欣赏昆明湖的美景。
这几位学生的质疑正好抓住了昆明湖“静”的特点,这一点正是阅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再不失时机地点拨:大家把一个“滑”字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感受,真是精彩。从中同学们把握住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之处;这对我们习作也有指导意义。
质疑,不是泛泛地你问我答,它应该在最关键的地方帮学生一把,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个人的独特感受。
二、入情入境,放飞想象的翅膀
许多文章在描写的过程中,都留下了较大的思想空间。这时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文章,抒发自己的感受,一定能有不同的延伸和发现。如《秋天的雨》一课提到:“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想象感受,你能闻到什么气味?
生1:我闻到了菠萝、橘子、苹果的香味。
生2:我闻到了菊花、桂花的味道。
生3:我闻到了烤白薯、炒板栗的香气。
看,一个气味,让学生延伸出了这么多秋天的特色。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来了。”请你也做个嘀嘀哒的小喇叭,到处去广播吧。
生1:嘀嘀哒,冬天要来了,小燕子,你该飞到南方去了。生2:嘀嘀哒,冬天要来了,小青蛙,你该冬眠了。
生3:嘀嘀哒,冬天要来了,小妹妹,你该穿上厚衣服了。在这里,同学们对秋天的雨有了如此丰富的感受,都是源于对课文入情入境的体验。让学生在朗读和深刻地感悟后,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读出一片不同的天地。
三、以手写心,展现个性
阅读的体验和感受,需要得到及时的沉淀和积累;阅读的终极目的之一,也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练习,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捷径,也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最好表现方式。
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被地球母亲的美丽与脆弱深深打动之后,我让学生撰写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词,其中实在不乏佳作。如张翔雨同学的:“除了你的记忆,请什么也别带走;除了你的足迹,请什么也别留下”,其中的感受和意境,让人浮想联翩。其他的如:“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
家”等也都不错。这些短短的句子,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代表了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
及时撰写读后感,也是检验一个学生对课文感悟、理解、欣赏的最好方式。在学了《乌塔》一课后,同学们以《乌塔,我想对你说》或《从乌塔想到的》为题,写了读后感。在文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在对乌塔的自理自立精神表示钦佩之余,更对中国的少年儿童为什么做不到自理自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爸爸妈妈,放开你们的手吧,否则我们永远学不会自理自立。”(郑建华)
有的说:“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长大了又怎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张柏瑜)
有的说:“为什么中外的小朋友会相差这么大呢?我想是因为国情和教育制度的不同吧。”(张新)
这些带着鲜明个人色彩的读后感,不正是学生个性阅读后的体验吗?
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的一次次心灵与心灵的撞击。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的认知完成与文本的个性交融,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我认为,这也就是阅读教学的最佳归处了。
第三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
甘小萍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课堂上学生常常出现对文本的不同的理解,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学生们对埋在地下默默无闻的花生的做法就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大多是想法是——让大家能见到你的好处,你才能得到重用,所以应该像苹果、石榴。从这不难看出,学生的思考萌发出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深厚的个性色彩。这些个性意识是可贵的,个性化的理解也无可非议。因为,阅读是一种非常自我的行为。对同一文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即使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情绪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我们要明白《落花生》作为教材的原始价值取向就是要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做有用的人”,这一点是永恒的。如果我们不能体会到这个层次,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正确引导就会捉襟见肘,甚至可能使“独特体验”在比知不觉中成为荒唐与肤浅的保护伞。我们知道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面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多元阅读”首先要读懂文本,确定大众公认的、相对统一的普遍的意义,而后才能进入自我鉴定性阅读。如果这节课一味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追求所谓的独特、所谓的创新,而忽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本意,那教学就会走向地地道道的舍本逐末之路。
鉴于这样的认识,我灵机一动: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许地山,走进当时的情景,先引领学生读懂作者的心灵,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要曲解课文的本意。引导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真正去解读文本。而在现在的教改的课堂上,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一时间,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新课堂上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倡导个性化阅读,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生的个性得到出乎寻常的张扬。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浮躁和浅薄——游离文本、曲解文本导致文本失落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个人认为在为个性化阅读一路高歌的同时,也应该对它进行一些冷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到达阅读的最高境界。
第四篇:美术教学的思考
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新思考
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新思考
摘要:在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所学校应非常重视美术教育。目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关键词:美术教育 思考
在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所学校应非常重视美术教育。日本著名美术教育家冈仓天丹心曾说:“倘若一般民众审美趣味低劣,美术不可能有什么高尚趣味,因而必须使大众关注美术问题,纠正那种认为美术只是王公贵族玩物爱好者兴趣的偏见。”他还认为如果民众上下对美术都有了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浓厚的兴趣,那么全民族心灵将自然得到净化。目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也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
一、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不少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认为,美术只是玩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他们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之中,这也违背了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
2、美术教学设备落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而现代的教学设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CAI课件,它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材料,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目前,不少学校美术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正常的美术教学需要。
3、师资力量不足。大家都知道,目前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少,但不少学校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归其原因,笔者认为,首先由于僵化的用人体制,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能进来;其次,由于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偏见,不少美术教师改了行,从事了其他专业的教学。
二、加强美术教学的途径
1、进一步提高对美术教学的认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因此,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应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美术教学设备。人类对信息记忆保持能力与信息提供方式有关,两个小时后的保持率:谈话情况是65%、观看情况是70%、视听并重是89%,现代化的美术教学设备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教学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把音乐、诗词朗诵等同美术教学很好地结合一起,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因此,学校要舍得动用资金,购买现代化的美术教学设备,满足教学的需要。
3、提高美术教师素质。美术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学校美术教育质量,影响着我国全民审美素质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致力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美术教师不同其他的教师,对美术教师有特殊的要求。首先是审美教学能力。美术教育应善于通过审美施教,使学生逐步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理论、审美知识、审美想象、审美表现、审美技能等多方面的审美素养。其次是组织教学能力。由于美术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不同,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有一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还要发挥教学过程本身的组织作用。此外,美术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因为美术教学要求专业知识的传授要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美术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美术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事业,良好的意志品质。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和常识去影响、陶冶学生。人们常说,美术教师要有善思的头、灵巧的手、能讲的口,这的确道出了美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动手动脑有益有趣融汇思想塑造情意
【摘要】“用眼睛感受美丽,以美丽浸润心灵,用心灵提升意识,将意识融于实践”,初中美术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寻找,手脑并用体会,投之自我感情,传达审美目标”。美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包括“艺术、自然、社会和科学”四个主要内容,美术课能“陶冶情操,传承文化,提高感知和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促进个性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提高“表现、应用、评述和探索”的能力。美术的知识和专业分支内容丰富众多,像“素描、速写”等,再如“国画、油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其中“泥塑”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项,也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泥塑横跨“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和设计”四大内容,同时融合了基本的美术理论,包含了多种手工操作技能、技巧和原则,既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创意和设计”,又能夯实美术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且易激发兴趣,可谓“手脑并用,有益有趣,融汇思想,表达自我,塑造情意”。本文将围绕“美术泥塑课”展开,结合我新疆少数民族特色,围绕“民族团结”的主题,以“泥塑”为触发点展开,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泥塑课教学,同时培养学生“民主和民族团结”的情意目标,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指教。泥塑历史悠久,一般用粘土做材料,制成各种人物和动物等各种形象,另外像一般的黄泥、软陶、纸粘土和树脂粘土等材料,或素或彩,有时需加进一定材料,通过直接捏制,或塑模和脱模的方式制成,最后可以根据需要着色,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现作者的内心和想法。根据新疆少数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的主题,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泥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人物、事物和事件,表现我们民族的特色和美丽,教育学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融合能力情意目标。
【关键词】美术泥塑知识技能生动形象手脑并用
一、用粘土泥塑手拉手的小朋友,表现和谐团结
1、确定泥塑课程主题,引发学生兴趣我们可以塑造两个小朋友,一个戴维吾尔族花帽的女孩和一个汉族男孩手拉手微笑的双人泥塑,融合新疆维族服饰的民族特色,理论上教给学生泥塑的基本知识,情意目标达成“团结互助和民族团结”。相对于“汉族男孩泥塑”的装扮,维族女孩的泥塑形象复杂一些,除了准备粘土之外,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外在的材料加以补充。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我们国家的民族,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要“相互友好,紧密团结,互帮互助”,大家成为朋友和兄弟,同时教师展示给学生各民族特色的服装图片,从视觉和感官上形成印象。随后教师进行问题的引导“大家愿意和不同民族的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吗?”今天我们就用泥塑的方法,将他们手牵手,放在一起,过一个愉快的“民族日”,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纷纷跃跃欲试,用泥塑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维族女孩和汉族男孩的形象”。
2、循序渐进,展开泥塑教学过程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人物泥塑”的基本方法和要点,包括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泥塑手法和规则,形状和尺寸比例大小,维族女孩要带头饰和花帽,要有若干马尾辫,穿裙装,穿印花的绣鞋,动作是微笑侧视,迈步向前走的样子。而汉族男孩则是简洁的上衣和裤子,很少的几缕头发,微胖、可爱、憨厚的模样,也是迈步向前走,两人手拉手,表现友好和团结。女孩的帽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布料或纸片,缝制成简单的圆形状,或用纸片折成方形的装饰,颜色自己选择,或是用彩笔在纸上画出各种图案,做维族女孩的帽饰,用各种颜色的毛线做小辫,粘贴在泥塑的头部,用易拉罐环做维族女孩头部的装饰品等。教师引导学生用粘土(或超轻土等材料),用手直接捏成女孩的脸部(圆形或椭圆形),随后,女孩的身体和四肢,都鼓励学生大胆而富于想象的捏出来,允许夸张和自由发挥,按照自己心目中维族女孩的形象展开,这个阶段,“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达到尺寸和比例大小的标准和统一”只要是形象,生动,可爱就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允许“泥塑女孩形象的多样化”。教师在这个步骤可以做示范,像泥塑中的“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在女孩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像“捏头部和身体,卷头发和手部,贴睫毛,刻眼部眉毛,接四肢”等,分别运用和展示不同技法,一步步进行。比如将毛线剪成大小不等的线段,由长及短从外到内粘贴,可以用易拉罐环作为发卡镶嵌进入头发里,作为装饰。最后加入维族的花帽,这样就显的形象和可爱。在四肢的衔接中,我们可以运用牙签和细的铅丝进行有效固定,保证成型。在实体基本成型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外在的装饰,女孩的“眼睛、眉毛、衣服饰品”等,可以用彩纸粘贴和彩笔画等方式,在实体上自由展开,鼓励别具一格和创新。最后固立于桌上,调整好姿势。对于“汉族男孩”的形象,我们同样可以按照上述顺序和道理展开,要求更加的简洁明了,最后的装饰可以是短袖和短裤,不必有装饰,凸显汉族男孩的特点,最后将两个小孩的手有机的连在一起,这样一幅立体的泥塑“汉维友谊图”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表意作品,教师将其放到一起进行集中展示,对每个泥塑作品做出评价,鼓励好的作品,指出其优势,评析稍微不足的地方,做出纠正和改动,以鼓励为主,给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能自由和大胆的发挥创造。
3、泥塑创意的情意目标达成在“男孩和女孩”的泥塑创作过程中,我们融汇了“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创作理念,以“造型和表现,独立设计应用,互相鉴赏评述,最后再次探索修改”的过程,融泥塑常用手法为一体,结合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传达给学生“民主和民族团结”的观念,可谓一举三得,将“知识、能力、情意”三个目标全面提升。在泥塑的课程中,包含了“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的触觉和视觉效果等关注因素”融合了“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的基本手法,并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造型装饰,同时用语言来互相评述作品优劣,增强了对美的感受。
二、可爱动物泥塑传达爱国情意
1、以动物为介,传达课堂情意目标除了泥塑的人物之外,动物也是一个重要的素材,是泥塑表现的重要方面。与民族特色相结合,传达给学生爱国情意的生成,教师可选取新疆和国家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动物进行课堂泥塑创作。例如,我们可以选取新疆特色的“细毛羊”,这是在别的地区找不到的一种羊种,称之为“细毛羊”,用来做新疆特色的羊毛制品,质地更加细腻柔软,国家特色的动物,我们可以选择“国宝熊猫”做泥塑素材。因此,课堂的泥塑内容就是“羊和熊猫”,教师可以以“一队好朋友”的题目展开,启发学生“熊猫来到了新疆,与这里美丽的小羊一起做游戏”,同时传导给学生“爱国、爱民族、爱家、团结民主”的思想感情,通过可爱的动物泥塑来传达我们的情意。
2、教师引导制作动物泥塑,鼓励发挥创意以这两种动物为蓝本,教师这次让学生根据已经有的泥塑知识,独立完成,以讲过的“人的泥塑”的各种知识和方法同样应用于动物,也是先做好基本模型,而后进行精加工和琢磨成形,“细毛羊”的形象相对复杂,教师可让学生将其分解,做好身体的各个部分,最后用牙签或火柴棍连成,进行下一步的修饰和图画。熊猫的形象相对简单,且轮廓分明,结构较为明朗,我们用捏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塑造,用泥塑的方式将它们的形象表现出来,不求逼真,允许自由发挥和想象,鼓励创新,达到“综合探索”的美术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生的泥塑作品放在一起,让大家想象它们在做什么游戏,在交谈什么,进一步鼓励学生摆出各种姿势,让学生们用口头表达和书面文字的形势写一篇“小羊和小熊猫的故事”,以互帮互助为主题,宣扬良好的友谊氛围,适时教给学生“民族团结”的思想。
3、泥塑知识、能力和情意目标的达成包括第一和第二大项的“人物和动物”泥塑,都是注重学生本身的亲身体验,将知识融于轻松有趣的氛围之中,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引导,鼓励想象和发挥,有效的拓展思路,使创作内容新颖和丰富多彩。在泥塑作品成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鉴赏和评述,让学生大胆发言,激发潜能,通过互相的评述交流作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和评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融合泥塑特色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掌握“构思——练泥——轮廓制作——修改调整——塑造细节”的制作过程,体现美感,教给学生着重突出某部分特征,使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学会使用泥塑刀和衬板的多种工具。强调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泥塑知识体系,做帮助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亲身体会美术泥塑“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希望在实际教学中,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出现。浅议初中美术教学融入当代艺术的价值
初中生大多处于12~15岁的年龄段,尚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周围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科技的发展让他们身处一个矛盾的世界:一方面,他们会在网络、电视、电影等强大的视觉媒体中领略世界多元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身处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有时会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在笔者看来,将当代艺术恰如其分地引入美术学习的领域,可以使得学生在感受便捷、多元、丰富的现代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注入一剂强有力的“文化抗体”。然而,当代艺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变革也有异化,其中更不乏哗众取宠、暴力、色情,乃至反社会、反文化,践踏法律、道德、人性和公共利益的媚俗、恶意之作。因此,就当代艺术内容融入中学美术教育这一问题,“全盘拿来”固不可取,“一棒子打死”也显偏颇,有失妥当。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美术在当今时代已发生诸多新的变化,如果我们固执于传统的狭隘见解,对这种变化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或无论青红皂白,一概拒之门外,将会使美术教育事业陷于停滞和僵化的地步。一方面,我们不应视其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要知道这类新鲜的艺术形式已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堵而不疏,只可能会使学生越显好奇;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我们也可以藉此培养学生一种批判的态度、独立的人格以及敏锐的视觉思维能力,进而在引导学生了解新美术造型语言、艺术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一定的教育功效。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认为当代艺术内容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主要表现为: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新异性正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与传统绘画艺术的区分度显而易见:从表现内容看,当代艺术关注的是我们现实的生活,其展示、传达、传播的生活事件或价值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造型语来看,它讲求的不再只是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而可以重复与扩大、拼贴与挪用、置换与重组;从艺术创作使用的材质来看,它们不再是传统的颜料、纸张、画布、石块,而可以是一张老旧的照片、一件破旧的衣服、一匹马,甚至是我们的行为本身。由于当代艺术这些新异的特性,更容易给学生呈现一种问题的情境,从而使之形成一连串的疑问或者是渴望了解的冲动。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短暂的直接兴趣可以进一步转变为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引领学生展开对当代艺术多方面的深层认知。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心态“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美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课改认同于学生通过美术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人文精神,进而涵养一定的人文情感。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美术课程中的经典美术作品由于经过了历史的筛选,毋庸置疑,更有助于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作为文化学习的美术课程仅仅囿于传统文化、传统美术的学习够么?为什么不可以关注多样的当代艺术以及由此而展现的丰富的现代文化呢?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已不同以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接受着新文化的沐浴:数字电影、卫星电视、网络传媒等一系列新鲜的名词像魔方一般组合着我们每日的生活,它们涉及了人类思想、意识、物质、制度、风俗等一系列的文化方面的深度变革„„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0世纪末,由科技的发展所导致的信息革命的进一步深化,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类信息获取的方式,文字已不再是文化传播的唯一载体,以网络、电视、电影为主的可视化影像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然而,人们在感受着图像科技所带来的真实与便捷的同时,图像反过来也在影响着人们对文化的选择。譬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举凡艺术、电影、电视、摄影、纪录片、广告、漫画等,以及其他各种视觉文化产物,诸如日常生活物件、服装时尚、都市景观等,都在以各种视觉影像向社会大众进行价值观的传输。其中不乏一些负面的影响,“图像恶搞”便是其一。据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竟被恶搞成为男女厕所的标志,这实在让人气愤又哭笑不得。在这里,没有思考、没有批判,有的只是粗俗消遣的可笑宣言!对此,艺术教育除了在使学生涵养美感、陶冶情操、传承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发挥其作用之外,兴许还应该做些什么?笔者以为,当代艺术的“不确定性”因素恰好可以成为培养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有利载体。在这里,艺术的形式规范、价值意义不一定等同于美术馆中的“精致艺术”。譬如对“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中的材料”“艺术与观众的关系”“艺术的价值”等涉及艺术本质的话题,学生在观看当代艺术作品时,自然可以进行个性化、多角度的个人看待,而不是限于约定俗成的观点或知识。在这里,没有教科书的既定认识、没有教师的权威介绍。基于这种开放的讨论空间,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轻信、不盲从,而更容易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鉴别、去批判。拓展教学 传承文化
如何提高中小学国画教学效果 发展性美术教学评价策略浅探 小学布帖画艺术教学引领探究
将地方性课程资源融入农村小学美术课堂 “守”与“变”--小学剪纸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材料造型美术教学初探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有效导入提升美术课堂效率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美术课之我见 对于美术作业收集情况的反思
在聋校美术教学中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创新 燃烧激情
用跨学科教学突显美术学科人文性内涵的探讨 小眼看世界
关注美术课堂的生成性,实现无法预约的精彩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三引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工作的得要途径,这对于启发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教育部近几年进行教育改革时全面强化了素质教育,学校的美术教育也得到发展和恢复,但是农村的教育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独特,所以实际的美术教学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题。关键词:美术教学;现状:思考
一、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美术课没有得到重视受到农村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普遍认为美术是副科,所以很多学校的美术课时都相对较少,甚至没有美术课,很多学校即使有美术课很多情况下也会被其它课时占用了,特别是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根本就形同虚设。
(二)教学投入匮乏教学设备单一是农村的学校最突出的问题,而作为不受重视的美术课,教学设备就更加短缺,甚至简陋,除了彩色粉笔、单调的石膏模具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有些学校有些学生甚至连教材都没有,再加上有些美术老师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自己本身对美术课都不加重视,对教学方法的钻研不够,对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等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就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落实,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美术课内容安排随意很多老师对于每周的美术课内容设计都没有规范的计划,而且从现实考虑,看学校有什么就教什么,内容随意安排,最好笑的是居然有老师问学生要画什么的情形出现。而且教学内容多偏重于技巧性的,而忽略了审美教育,美术课变成了“绘画课”。
(四)老师的专业、学历都有待提高因为很多农村的学校对于美术课都不够重视,在师资的安排上也很少有科班出身,很多美术老师都是半路出家,而且老师学习、进修的机会也很少。很多老师为了掩饰自身专业能力不强的尴尬,在美术课上只得只讲不做,学生对于老师就会产生质疑,从而质疑美术课,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本就相对匮乏,而农村学校对于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资源也未加重视,其实农村有很多本真的资源可以帮助老师、帮助学生进行美育教学,比如田间的花草树叶、五谷鲜果,还有民间的剪纸、泥工、编织等,都可以进行开发利用。
二、造成农村美术学校以上现状的原因笔者归纳原因有三:一是美术不在中考的统考范围,是非考试科目,这是根本原因,除了要考取美术专业院校的学生会认真学习外,其它学生根本不会用心学习;二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美术教育,在管理上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开展,很多农村中学受到经费、师资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美术教育更加不重视;三是美术老师的专业水平,上述也提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没有经验的老师很难教出高质量的美术课。
三、改善农村初中美术课现状的教学策略
(一)相关部门要足够重视虽然美术课不是考试科目,但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能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主管部门对于农村中学的师资配备、教育经费等问题要生视起来,比如组织老师进修学习,加强老师的专业技能,添加教学设备等。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老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的训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管美术是一门非考试课程,也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钻研如何使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如何上好美术课,让美术成为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兴趣转化成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是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方式,老师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充分发掘出美术课的潜力,强化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内容、课程设置、课内外的关系、教材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比如传授技能的同时也讲一些美术史,让学生更加了解美术的发展,利用节假日组织课外写生,不必拘于技巧,旨在培养兴趣等。
(三)挖掘农村特有的乡土素材农村学生的生活总比城市学生更加贴近自然,因此这一点可以被作为丰富的资源进行深刻挖掘。老师先传授一些基础的技能,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比如粘贴装饰画,将树叶、瓜豆、石子等素材粘成美丽新颖的图画;或者用泥巴进行各种形状的泥塑;再者剪刀纸、编织等工艺,又实用又具备艺术性。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魅力,美术再结合生活再创新,二者相辅相成进入生活创造美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美术教学结构美术教学活动如何展开,美术教学的结构优化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个策略。农村的初中美术课可以分成必修、选修和课外活动三个模块。其中必修课是对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传授,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和审美认知;而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要与农村的乡土特色相结合,多开发具有农村特点的工艺品制作、野外写生等一系列的教学课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要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但统一的目标都是要发挥其教育功能,实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总之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而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学活动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而美术教育更要得到广大师生及教育机构的重视,重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实现美术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唱响“主题班会”这首歌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 班主任工作中易忽视的两个不等式 自主参与,主动发展 营造书香班级 增强幸福感觉
论故事对刚入学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作用 教师与家长关系研究:非对称信息视角 刍议在学校愿景下,班级愿景的营造与确立 赏识不是教育中的“点缀”
校园安全教育的“点”、“线”、“面”结合 浅谈利用各类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心理社团:校园心理预警的新防线 不让手机成“手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班主任也可以轻松做 忽略,也是一种爱
后进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刍议座位编排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育中的“盲点”
高中心理辅导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的构建 水的智慧:礼仪之美,文化之力
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创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心灵太极”——教师心理减负的妙方 让红领巾在校园迎风飘扬 小卡片,大文章 “细节教育”架起德育的支点 班集体建设的脊梁
坚持“五好”是当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径 老师,请放慢你的脚步 注重民主——班级管理之根本 班级成就学生 从目标教育开始 “三心”并非“二意”,意在倾听童心 浅谈农村家长教子心态的误区
思品教师和班主任联手:将初一新生养成教育进行到底 保护孩子的自尊,托起明天的太阳 如何让雏鹰飞得更高
初中学校性道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浅谈聋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香鼻 正确进行评价 规范家访行为
周记——提高农村学生有效交流的尝试 单亲学生的某些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 做一个让学生幸福的老师 说与不说都是爱 一言一行总关情 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学校园手机现象调查与决策初探 不抛弃,不放弃
帮助孩子跨好入学第一步
老师,你只错了一个字 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沈亚芬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宜兴市实验小学 王士珍 浅析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和对策 宜兴市阳羡小学 张哲军
追求阳光灿烂的心理课堂——浅议心理健康教育的“五要五不要” 宜兴市实验小学 潘 淼 找回“寸草心”,回报“三春晖”——感恩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宜兴市芳桥实验小学 蒋汇勤 责任感教育:德育的基点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庄建龙 学生“有薪”自主管理促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一些做法
无锡市渔港小学 陈 晔
我和学生同成长——对班级非正式群体教育的探索手记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陆琳琳 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 徐焕熙 探求原生态的道德教育 无锡市张舍小学 章小燕
用故事点击学生的心灵 无锡市育红小学 周丽娜、钟月芳 探究新德育 构建新体系 寻找新途径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薛云青
在德育实践中提升德育实效性 无锡市山北实验小学 奚爱华 生动活泼抓德育,千方百计育新人 无锡市锦山实验小学 李 莉
“竞选走班”,走出生命精彩 江阴市峭歧实验小学 徐 燕 营造健康群体氛围,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影响 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 王苏亚
和谐班级,幼苗成长的沃土 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 王 芳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和谐德育 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 华颖来 对核心人物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锡市金桥双语实验学校 刘婷婷
论在学校德育中追寻“和谐圆融”的道德智慧研究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王咏春
陪伴、宽容、遗忘——班主任的三把钥匙 无锡市夹城里实验小学 江 晓
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构筑与家长的沟通之桥——浅谈信息时代中与时俱进的传统式家访 无锡市中桥新村小学 朱文燕
把品德教育延伸到童话活动之中 无锡市中桥新村小学 诸庆、袁红
静静地,听那花开的声音 无锡市华晶小学 赵 冬 浅谈优秀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 叶英娟 情商教育,班级管理的灵魂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汤惠英 德育为先,文化育人,构建和谐校园 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 卞黎霞
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文气息——人文化班级管理模式的策略研究
江阴周庄实验小学 陈 芳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顾红燕
“百变”班主任,体验新感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朱 贞
德育呼唤人文关怀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薛月芬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彰显生命色彩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胡德运 论班级管理的三个“起来”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刘春媛 思考:新课程背景下班队活动的导向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孙 洁 构建个性飞扬的班级文化 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 司马黎 关于理解型班集体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无锡市港下中心小学 周君雅、李淑英
关于有效关注中等生的发展的实践报告 无锡市东胡塘中心小学 卢芳英
用真情伴学生成长——浅谈低年级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华 敏
面对面德育的“尴尬”——家园协同整合幼儿德育资源 无锡市阳山中心幼儿园 秦 兰
给孩子的心灵存款——浅议“爱”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无锡市前洲实验幼儿园 华春萍
浅谈对学生犯错的处理方法 无锡市坊前学校 周武杰 此时无声,绝胜有声 无锡市坊前学校 曹小红 换一种“说”的方式 无锡市鸿声中心小学 吴燕芳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吕美君
同一片蓝天,同一份快乐,构建和谐校园——谈本地学生与民工子女的“楚河汉界”情况 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邵 珺 帽子的故事 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 吴勤芬
让孩子的心灵有个完整的“家”——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 宜兴市堰头实验小学 顾香君 动人的细节,智慧的光芒——班级管理中的细节设计案例及反思 宜兴市大浦小学 钱丽霞 给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备忘录 宜兴市丁山小学 张 莲 学生上网行为失控的心理分析和矫正策略 宜兴市丰义小学 胡斌斌、王亚军
枝繁叶茂源自爱心一片 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 江 丽 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尝试
宜兴市新芳小学 龚平解放学生心灵的枷锁——心罚 宜兴丰义小学 胡斌斌、王亚军
在思辩中追求“财富”——《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宜兴市城东小学 尹红芬
生活是品德课教学的源头和归宿 宜兴市周铁实验小学 朱云萍 说的妙用 宜兴市潘家坝小学 万春萍
巧用暗示,对症下药 宜兴市公园路小学 程丽君 想说爱你也容易——浅谈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宜兴市新庄小学 李水洪
浅谈学生情感的培养 无锡市震泽小学 袁雪红 把握“三点”促创新——现代班集体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郭春华
让心灵的翅膀更加强健——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治策略探究
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朱红飞
使得心源极有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吴海树
德育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许 健
无锡市育红实验小学 唐雪芳
用心点灯,润物无声——浅议班级管理中对后进生的人文关怀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吴敏芳
班级文化——让每一位学生焕发生命的精彩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陆静洁 “班级网页”促进班集体建设的妙用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谈以群
让优秀生飞得更高更远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孟 斐 浅谈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思想教育 无锡市马山中心小学 张文忠
良好习惯伴我行 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苏瑞红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和转化
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陆月清、王金锋
爱与责任让我们一路同行——浅谈家长、老师的教育日记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无锡市育红实验学校 金懿毅
班主任需要“色彩”,更需要“温度” 无锡市育红实验学校 袁俊芳
批评学生三“忌”三“宜”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陈 烨 乐为春泥育红花——现代班集体建设之我见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沈爱军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鉴定和指导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顾 琦 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点思考
无锡市张舍小学 邵俊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之我见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许琳珠
运用创新手段,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 无锡市吴桥中心小学 周志芳
优良班集体——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许红丹
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生态,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的自我建构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周燕微 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自主型班集体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无锡市山北实验小学 唐 慧
探索班级管理中新的学生角色 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分校 杨 亦 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无锡市梨庄中心小学 任亚英 让每个学生享受同一片爱的天空——浅谈“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戈 洁 学会宽容,让心快乐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余 红 经历挫折,卓越发展,塑造自强 江阴临港新城实验小学 徐琳玲
用智慧营造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陆宇慧 与心灵约会,使管理增值 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 任莉娟 新时期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内涵和策略的研究 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 陆丽萍 心情树下话心情,知心卡上觅知心 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 殷倩珠
善疏导,巧点拨——化解学生矛盾例谈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何桂芬
学困生,想说爱你也容易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陈晓静 让诚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 严新玉 让班级因和谐而美丽 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 於红琴 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 何飞林 去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冯喜伟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浅谈做个快乐班主任的点滴体会 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 吉露青
优化班级教育环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徐 敏
礼仪教育,从点滴做起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殷敏华 擦亮雷锋的名字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 袁 祎 我们班的“积分表” 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 胡静娟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吴小兰 用激励的方法促后进生的转化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李 霞 赢得孩子的爱并不难——学一点技术,做到三有心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刘春芳 学会善待,为心灵安个“家” 无锡市广益实验小学 郁 琳 实行自主管理,当一名快乐的班主任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尤 伟
“以人为本”教育模式初探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周荣鲂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班集体 无锡市金桥双语实验学校 朱 娟
浅谈班集体的民主管理 无锡市广益实验小学 宋 洁 如何有效进行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毛宴文
智慧应对,提升自我 无锡市扬名中心梁中校区 蒋伟亚 让爱谱写生命的乐章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张丽芳 班集体——学生的舞台 无锡市夹城里实验小学 李伟德 让孩子在阳光中成长——小议班集体建设与学生健康心理
无锡市夹城里实验小学 曹 凌 水至清则无鱼——浅谈班级管理的模糊艺术 无锡市夹城里实验小学 颜小芳
德只可以育而不能“教”——小学英语渗透德育新思考
无锡市华晶小学 韦 叶 是“把鱼扔给猫吃”还是“用棒打猫” 无锡市华晶小学 金丽花
好习惯践行——“春游比节约”活动方案 无锡市东林小学 陈茜、何秋萍
“工程师”不妨学一回“驯兽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反思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温纯理 我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思考 无锡市夹城里中心小学 华 萍
试论班级管理激励教育模式 无锡市沁园实验小学 王 珺 让师生沟通不再成为难题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郁 莉 细节,德育教育成功之路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赵 洁 班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钱湘琦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注意“三个点”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金维红 师爱,为雏鹰起飞插上隐形的翅膀 无锡市稍塘小学 李 霞
“批评也绿色”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张微洁
德育,请不要对特殊学生说“不”!----学校德育工作中“特殊学生管理”的调查和研究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高建芳、季玲
惩罚——另类爱心教育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华茹梅 “青蛙哲学”的启示——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钱晓庆、倪丽英
细节看行为,小处抓德育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张 怡 点亮孩子心中自信的明灯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周 英 寓“德”于“乐”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厉 芬 错误也有它的价值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刘轩敏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 无锡天一实验小学 冯世坤 何不潇洒“赌”一回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宋燕兰、范莉芳 班主任不妨这样当“家”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冯丹、吴晓芳 心灵之花的绽放需要什么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陈月凤 “朽木”并非不能“雕”也——浅谈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尤志伟
“明天我不可以不来吗”?——浅谈一年级新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姚明珍
给学生一个台阶 无锡市石塘湾天授小学 丁蝶飞 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对班级的归属感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唐迎霞 正确对待学生过错,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蒋燕芳
浅谈角色扮演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无锡市前洲镇浮舟小学 朱晓玲
请中等生站到舞台前来 无锡市前洲杨家圩小学 惠 洁 情感付出也需要“预支”和“后补” 无锡市锡山区泾西小学 严君兰
让每一朵花蕾绽放出鲜艳的色彩 无锡市锡北镇八士北片小学 朱 瑜
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成长 无锡市港下中心小学 王梦霞 爱让后进生成为我们的骄傲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卜 骥 弥补孩子缺失的爱——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无锡市八士中心小学 黄林彦
为班主任的幸福奠基——浅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诸月芳
“剪枝”的学问——也谈德育中的批评艺术 无锡市东亭中心小学 蒋瑛珠
巧用班级日记,促进集体建设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王迎娣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英语学困生小云的心理辅导个案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卢 萍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无锡市东亭镇云林小学 冯继东 让德育在生活中美丽绽放 无锡市前洲实验幼儿园 殷 红 学会赏识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 陆雪莲
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热中的冷思考无锡市长安张镇幼儿园 徐 贤 让孩子学会“撒野” 无锡市钱桥中心幼儿园 邱筱莉 浅析幼儿“输不起”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 时月娟
在乐声中塑造孩子的心灵——-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德育的渗透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 陈裕君
让天使插上爱的翅膀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 张理科 用心灵的慧眼看童心世界——解析幼儿的不当行为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张 玲
呼唤绿色——浅谈幼儿生活中的环保教育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苏琴珠
让孩子学会负责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章敏娟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学 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虞 莹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班集体建设的根本 无锡市鸿声中心小学 周红娟
班主任工作中的“五心” 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周建秀 好学生——教育的盲区 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姚文华 响鼓也要重锤敲——浅谈对优生的教育 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朱春艳
小学英语中的德育教育 无锡市坊前学校 邹意敏 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无锡市新安中心小学 金 萍
宽容是一剂净化心灵的良药 宜兴市桃溪小学 沈芳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宜兴市新庄小学 欧利英
拨开乌云见明月——试谈大队辅导员的管理艺术 宜兴市实验小学 周群芬
“潘多拉现象”给予人们的启示 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蒋琴芳 润物细无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宜兴市张渚小学 丁建军、朱顺珍
蜂儿,因为带刺,所以可爱 宜兴市陶都小学 宗晓云、傅贤良 在缓慢中绽放——那个被称为乘“直升机”升级的孩子
宜兴市张渚小学 喻春梅
特别的孩子,特别的关爱——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个案
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 卢志群 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铺设绿色通道 宜兴市和桥镇第二小学谈佩华、李伟
亲子共读,学会感恩 宜兴市铜峰小学 凌伯军 吴梅芬 浅析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宜兴市茗岭小学 章仲云 学生家校判若两人的现象及对策 宜兴市周铁小学 徐全良 生活是源头,用生活磨砺品格 宜兴市闸口小学 钱立新、谈文英
用爱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宜兴市徐舍实验小学 骆夕华 让美育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绽放 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 史冬梅 关注行为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宜兴市和桥小学 谈燕、周勤 浅谈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班集体的建设管理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顾 琦
请呵护那玫瑰上的露珠 无锡市雪浪中心小学 朱芙瑛 有一种师爱叫放手 无锡市进溪桥小学 许 来
青年班主任工作“八心”要诀 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何海燕 “玩”也能获得成功——浅议游戏中学生主体性的养成无锡市育红小学 王敏娟
让批评甜美起来 无锡市育红小学 赵文英
浸润书香,凸现班级的文化个性 无锡市蠡桥小学 王 军 播种爱心,收获希望 无锡市蠡桥小学 廉 芬 走进孩子的心灵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庄丽芹 学会凝视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邹红伟
带好入学儿童要“五多”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王 洁 小学英语教学不能只是教英语——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唐英贤 小学生心理嫉妒的形成和矫治 无锡市峰影小学周新民、王晓燕
小学思品教学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无锡市震泽小学 巫维娜
品德教育——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关系协同 无锡市震泽小学 王淼洁
手拉手,把关爱献给智障生——记《他们需要关爱》引发的感动故事 无锡市震泽小学 肖明红 让含苞的花朵绽放飘香——浅谈小学中段学生的习惯养成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朱 颖
构建和谐的班级教育共同体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边未英 叩响学生的心灵之窗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吕 萍 用快乐营养孩子的心灵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陈亚红 播下感恩的种子 无锡市闾江小学 朱 华 也给他们一盏灯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吴 静 独特的育人交响曲——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陈 珉
养成教育的“三步走” 无锡市张舍小学 杨晓峰
浅谈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无锡市张舍小学 张 红 浅谈初入学儿童德育工作的几点方法 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 张红华
让德育充满生机活力——开放式德育初探 无锡市育红实验学校 钱敏高
为每位学生开启心灵之窗 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荣耀华 试论人格培养和以身立教在低年级教书育人中的重要性
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夏 蓉
爱,让教育如此美丽 无锡市峰影小学 王小燕、周新民 在班集体建设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无锡市华庄中心小学 高 燕
期望,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无锡市马山中心小学 薛雨秀 让教师之爱沐浴学生心田 无锡市马山中心小学 叶爱珍 创新家校平台,共话孩子未来——家长学校多种形式开办例谈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周晓平、何丁千 人性化管理班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 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孙 烨
德育工作以人为本 无锡市稻香实验小学 莫薇草 教育是一门科学艺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无锡市山北实验小学 周月红
探索新德育,引发新思考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林志芬 巧用心理学规律管理班级 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 龚元琴 懂得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无锡市山北实验小学 赵美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施敏君
承受挫折,健康成长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张燕红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无锡市吴桥中心小学 殷 虹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贺 倩
用爱心滋润童心 无锡市梨庄中心小学 于春娟
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后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俞文昭 做风雨中的“花朵” 无锡市山北实验小学 许晓瑚 请为“孔雀”想一想——从“换位教育”到“心理和谐”
无锡市吴桥中心小学 王晓梅
合理引导竞争,增强班级合力 无锡市吴桥中心小学 胡 燕 背起行囊,轻松上阵——谈谈小学生“考试焦虑”
无锡市吴桥中心小学 张敏红
在班集体建设中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严玲艳 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习——谈谈如何让现在的独生子女融入集体的大家庭 无锡市刘潭实验小学 张 晔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 田 春 采取多种措施,为孩子打造温暖的心灵港湾 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 朱建凤 正确看待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 陈洁锦、陈洁玉 眼里也能揉沙子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高 萍
换一种角度,等待迟开的收获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黄雅红 培养责任心,应从“小”抓起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赵华娟 表扬卡——赞赏的糖果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许雪英 现代班集体管理策略谈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陆姿霞 师爱无声,润泽心灵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陆海妹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若干有效策略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王红娟
一石激起千重浪 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 闵淳颖
用“心”奏出美妙乐章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孙金兰 培养良好习惯,塑造美好人生——浅谈低中年级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 金振华 怎一个“爱”字了得——浅谈师爱的艺术 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 刘洁卿
教育还应关注些什么? 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任青芬 人生的基石——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张丽萍
捕捉教育契机,做好思想教育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王玉华 班主任工作之单亲孩子的教育 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 孙晓平奏响育人旋律——浅谈班集体建设四步曲 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 於 皎
倾注本色的爱 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 黄赞囡 唱好“联系”这一主旋律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孙群燕 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走进你的心里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朱 玉
放飞童心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王树英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顾钰炯 打造和谐班级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吴静霞 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陶燕芳 春风化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 钱海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 周刘燕 尊重学生——班级管理第一步 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郑 琳 整合多方力量,推动班集体发展 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 张洁 德育,关注过程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杨 俊 班风建设——班集体的“灵魂工程” 无锡市广益中心小学 商锡萍
她更需要关爱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毛维维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 周 慧 牵着你的手,走进人生旅程 无锡市广新小学 陈知挺 爱心汇聚,滋润心田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朱艳华 教师如水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秦 正
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杨 方 让道德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 无锡市广新小学 马 兰
培养乐观生活态度从习惯着手 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 陈彩虹 以心育德,以德养心 无锡市扬名中心梁中小学 陈胜姣 浅谈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践 无锡市清扬实验小学 施燕红
善待课内外作业——《母亲的恩情》作业设计 无锡市华晶小学 陈敏芳
我的教育日记 无锡市东林小学 马燕妮 走向“对话”的师生 无锡市扬名实验小学 汤 毅 批评也如沐春风——“包装”批评教育谈 无锡市新联小学 王华珍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傅丽萍 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儿童自信心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潘 霞
无锡市塘南实验小学 孙 峰 初入学儿童德育方法探讨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卢 璟 用自信温暖每个孩子的心——浅谈小学生自卑心理的疏导与矫正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王 燕 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倪汉君 浅谈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陆静芳 严格之外要有方——浅谈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惠 华
用爱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世界 无锡市清扬实验小学 王 芳 在自主式阅读实践中渗透德育 无锡市塘南实验小学 赵 敏 让学生的自信在班集体建设中绽放——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无锡市新联小学 陈 全 自省——真正的教育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张 锋 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无锡市夹城里小学 江 亚 浅谈现代班集体建设中的德育 无锡市新联小学 徐晓雯 德育漫谈 无锡市新联小学 江凝芳 让“责任感”在孩子们心中升腾 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 顾 玲 让爱充满班级,用心塑造完美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孙惠芳 英语小天地现教育大目标——谈小学英语中的德育渗透渠道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李惠明
教学生做真实的人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徐晔、黄小芳 “错误”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李晓红 点燃希望,激活潜能—小学生学业不良状况的个案分析与反思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屠莉敏
化“干戈”为“玉帛”——班主任化解对立情绪初探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季 瑾
让学生在多样的社团中历练、成长——学校“社团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对策 无锡市长安中心小学 高 丽 该“放任”还是“严管”——论“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肖 俪 爱,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处闪耀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徐敏红、倪丽英 依托军校课程,创建德育品德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顾春华、陈红英
关注美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谢明亚 健康人格,成材之途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许佳龙 批评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沈丽娟 形式多样,迸发情感——浅谈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王锡东
特别爱给特别的你——浅谈普通小学特殊儿童教育 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丁莉萍
角色体验就是游戏吗?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黄海红 浅析师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冯晓芳
拓展德育教育渠道,抓好科技教育活动 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 藏一峰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张 磊
用“心”关注随班就读的孩子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沈红英 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艺术 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 薛茹霞
个别教育要“投其所好”——关注二年纪学生心理特点,实施个别教育初探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蔡敏坚
不妨容错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顾志瑶
巧用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方秀锋 点亮孩子心中自信的明灯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周 英 在行志思想指引下——“特殊”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点滴谈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边敏利
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无锡市杨市中心小学 邵联暖 红领巾广播——塑造新时代的外来民工子弟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沈丽华、张莉
用“心药”化解“心病”——一则心理减压案例的分析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张亚磊、邬依林
“嗅出”的芬芳——刍议班主任的直觉与班集体建设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华 萍
做个人文型教师——我们的责任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李新颜 拳拳爱心,铸就成就之丹 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 邹 婷 晨会课上的“四个一”工程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胡晓园 了解学生从建立学生情况记录本开始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胡晓园
班主任“不”要称职 无锡市石塘湾天授小学 孙红娟 如何走进自残孩子的心——心理个案分析 无锡石塘湾天授小学 万玉玲 小学英语教学也应渗透法制启蒙教育 无锡市石塘湾陡门小学 蒋军立 老师,请为孩子的冲动行为“买单”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陈 微
寓德于教——简析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西塘分校 周丽洁 用心托起灿烂的明天——谈谈心理健康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西塘分校 徐燕芬
浅谈班主任的非权利影响力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吴婵君 润物无声更有情——体态语的教育魅力 无锡市前洲镇杨家圩小学 李芝芬
班级管理中正义感的培养 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宋亚萍 给心灵洒点阳光 无锡市陆区中心小学 王煜华 “双信”让心理健康教育趋于无痕 无锡市陆区中心小学 刘莉梅
润物无声更有情 无锡市前洲杨家圩小学 李芝芬
关爱激发自信,欣赏引领成功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钱胜伟 润物细无声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姚惠雯 班主任,请注意你的语言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陈建红 拥有一颗孩子般纯洁的心灵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范玲燕 你有几面镜子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沈小红 无声胜有声——师生轮写周记,与班级一起成长 无锡市张泾中心小学 惠 丹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 无锡市东北塘中心小学 周桂芬 做个聪明的懒教师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臧 炜 多一点 少一点 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倪鸣霞 给自己减压 增学生自信——教师“偷懒”的艺术 无锡市港下中心小学 王琦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信息技术中的德育渗透 无锡市东亭云林小学 徐瑾瑜
用“心”做好班主任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陈彩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课型初探 无锡市八士中心小学 朱明海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无锡市羊尖中心小学 周伟、周红 让孩子在“幽默点化”中轻松改过 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 席伟新
批评无痕 无锡市东北塘中心小学 胡剑芳 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他 无锡市东亭镇东亭小学 林惠珠 从“心”出发,走向“双赢” 无锡市东亭镇东亭小学 陈晓红 自信,让每个孩子挥着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 无锡市东亭中心小学 杨蒙礼
“柔”道 无锡市锡北镇八士北片小学 陆敏燕 给“粗暴”的孩子多点爱 无锡市前洲实验幼儿园 倪 慧 从自我中走出来的孩子 无锡市前洲实验幼儿园 冯亚明 自信——植绿于童心 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 刘伟芳 播下绿色的种子,唤起环保之心灵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 陈明华 自然法则—开启幼儿纯洁心灵的大门 无锡市堰桥中心幼儿园 陆文亚
从我会做到独立生活能力 无锡市堰桥中心幼儿园 肖继峰 我谈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会交往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张静珠
以快乐的心情扬起生活的风帆—浅谈让幼儿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杨丽华
播撒阳光,张扬个性 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 王 芳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 陈 华 你“输得起”吗?——培养幼儿受挫能力点滴谈 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 张 珏
我眼中的师德 无锡市藕塘中心幼儿园 陈 敏 将德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中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幼儿园嵇文艳
小议幼儿的社会公德教育 无锡市长安街道新惠幼儿园 陈朵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无锡市长安街道新惠幼儿园 胡静亚 如何培养外地幼儿良好的品德 无锡市长安街道新惠幼儿园 许一淼
“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 无锡市钱桥中心幼儿园 钦雯虹 退一步海阔天空——谈老师情绪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无锡市钱桥镇中心幼儿园 马 咏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 张晓芬 在幼儿园开展有机的环保教育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 齐月荣 感受文明、学会文明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 石丽芳 流动的花朵也是天使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 潘莉艳
二、中学组 一等奖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无锡市东林初中 王文杰 增强学生文化判断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杨立军
班级管理的“管”和“理” 无锡市塘南中学 甘维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江阴华士高级中学 陈吕寿、秦琴 点燃感恩的心灵 江阴市长山中学 顾文伟 面对网络,构建学生心中的防护墙 江阴市山观中学 缪雪芹
精益求精常反思,事半功倍促管理 洛社初级中学 腾静霞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探讨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宋喜霞 诚信 勤实 能力——成功班主任经营三要素 无锡市堰桥中学 胡志衍
管理学视野下的班集体建设——谈高素质学生干部的培养 无锡市港下中学 杨汉安
重视班风学风建设,打造优良 无锡市港下中学 杨春燕 生命关怀: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宜兴市教师进修学校 薛 斌 创新共青团主题活动,强化青少年道德教育 宜兴市实验中学 尹家农 养成教育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宜兴市树人中学 蒋伟东 积极引导初一新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 宜兴市实验中学 任国琴 二等奖
中学生阅读兴趣调查分析及对策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张园梅 我看网言网语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朱杰瑛
“绿色童谣” 伴我成长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 动画片,提高青少年文化判断力的阵地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华徐芳
利用名言警句加强班级管理 无锡市梅梁中学 郑晓瑛 中学德育教育浅谈 无锡市河埒中学 华 晔 宽容是学生的必备美德 无锡市后宅中学 胡春晓
以地球村活动促环境道德教育 无锡市坊前学校 陆文霞 优秀班集体建设初探 无锡市广丰中学 周雪萍 培养孩子金钱观教育设计 无锡市广丰中学 潘晓芬 重视单亲家庭的孩子 无锡市东林初中 居绚春 香港中国历史教育注重品德教育的启示 无锡市塔影中学 章燕红
在班主任工作中堵与疏关系的处理 无锡市塔影中学 周 碧 谈和谐班集体的构建 无锡市塔影中学 胡 吉 春风化雨花更艳 无锡市塔影中学 吴同芳 教育从爱开始 无锡市东林初中 俞 敏
承、合、转、扬——浅谈《论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无锡市东林初中 丁星方
复活美丽的象牙姑娘——教师的期待效应浅谈 江阴市申港中学 许红娣
让心灵流淌和谐乐章——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江阴市暨阳中学 梅玉珍
顺应自然,发展个性——读《爱弥尔》江阴市征存中学 赵 亚 建设自我管理的班集体的实践 江阴市璜塘实验学校 胡琴娣 浅谈德育与科学发展 江阴市成化高中 张桂霞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江阴市顾山中学 季军方 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 江阴市顾山中学 李秀红 “逆反心理”例说及对策 江阴市顾山中学 罗新花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一个基础,三个选择” 江阴市顾山中学 汤卫平
让我们的天空一样美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江阴市石庄中学 陈建美 让“自由之花”绽放光彩 江阴市石庄中学 蒋 锋
“宽容教育”之我见 江阴市新桥中学 高良丰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学德育工作 江阴市新桥中学 吴国峰
我搭建平台,你完成飞跃 江阴市山观中学 李 美 用“四心”转化后进生 江阴市顾山中学 周 君 用高中思想政治的专业知识来引领学生成长 江阴市第二中学 刘 侠
建设诚信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江阴市顾山中学 章 莉 撒向学生都是爱 宜兴职教中心 樊玉成 建构现代化全方位的德育体系 宜兴市铜峰中学邵建平、马建军 如何与学生心理沟通 宜兴市培源中学 周 辉 “边缘”学生心理错位的调适 宜兴张渚桃溪中学吴敏、蒋新良 “班级博客”让班主任工作呈“原生态” 宜兴市张渚实验学校 姚秋芸
磨炼教育小目标自我管理的尝试 宜兴丁二中 刘琳琼 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探讨 宜兴市官林中学 冯 超 牢记感动之心,永存感恩之想 宜兴南新中学 蒋凤珍 浅谈“责任感”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宜兴升溪中学 吴解南 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宜兴市汇文中学 沈勤红 如何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瘾困扰?——一个高中班主任的思考
宜兴中学 王树庆 帮助学生用朴实去剥离“虚拟世界” 宜兴市和桥中学 杭静、何杰
班主任工作的“四”“四”“三” 宜兴中学 瞿治学 莫让表扬伤了学生的心 宜兴第一中学 吴继敏 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宜兴中学 莫明远 让每一个学困生都生活在阳光下 宜兴丁蜀高级中学 方以秀 捧着一颗心来,带着一分爱去——构建和谐班集体研究续探
宜兴市铜峰中学 蒋卫松 赏识教育,让我收获惊喜—由妈妈的“谎言”而引发的思考 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浦东杰
赏识 唤醒 理解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肖敏娟 班主任工作也需要“留白“——个留言栏留给我的思考 无锡市前洲综合高中 陆秋珍
给学生加点“火” 无锡市堰桥中学 华玉亚 浅谈从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无锡市前洲初级中学 陈晓东
正面教育在优良品德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顾芝霞
“宽容”是班主任应有的胸怀 无锡市藕塘中学 许 俊 对现代德育几个关系的一些思考 无锡市东亭中学 陆忠贤 关注生命教育,呵护生命尊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生命教育 无锡市东亭中学 马 群 感谢蓝藻,感谢“差生” 无锡市甘露学校 荣 庆 迷人的招数,温柔的挨刀 无锡市张泾中学 万志建 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徐秋燕
反弹琵琶别有情 江苏省怀仁中学 张 轶 面对“应试”,班主任该怎样做 无锡市甘露学校 姚秋菊 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张文娟 三等奖
打造职业化的班主任团队,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奠定基础
江苏省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 虞伟民 让感恩教育精彩校园 无锡市东林中学 余红萍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无锡市东林初中 黄 玫 用爱对待学生 无锡市东林初中 王 薇 春风细雨柳成荫 无锡市广丰中学 潘晓芬
“镜子”伴我共成长——浅谈“同伴教育”在班级的实施
无锡市广丰中学 李 燕
英雄文化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无锡市广丰中学 陆 银 班集体中学生进取心培养途径初探 无锡市塔影中学 冯华兰 如今,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中专学生管理工作心得
无锡市广丰中学 张 维
睿智的惩罚 教育的良方 无锡市广丰中学 李 慧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 朱立赟 老师:请你嘴下留情——浅谈教师处理问题的言行对学生的人格的影响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 丁承月 谈“传美”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 汪 嵘
建设节约型社会,学生要做排头兵 无锡市后宅中学 王彩英 一个残疾学生的改变——引领残疾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例谈
无锡市胡埭中学 夏玉芳
由“唐僧”变为“暴君”,从火山走入冰山——第一次中途带班角色转换引发的思考 无锡市胡埭中学 钱英娟 该放手时就放手——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无锡市梅梁中学 吴晶华
创小先生特色助理制,建班集体管理新模式 无锡市水秀中学 薛 莺
学生减压,期待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 无锡市河埒中学 姚霞珠 与后进生“零距离”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徐维阳 构架过渡的金桥——中小学衔接教育的几点思考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万小娟
宽容,使你的教育更有效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朱红萍 学生良好的心理形成是班集体建设成功的基石 江阴市璜塘实验学校 张一泓、张君明
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素质 江阴市征存中学 戈 力 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江阴市申港中学 黄 华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差异生形成和转化 江阴市成化高中 丁树兵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江阴市成化高中 倪彩英 高中生早恋现象及对策的初步研究 江阴市成化高中 单江平让主流文化撑起高中校园明媚的天空江阴市成化高中 赵建新 个体之惑,个体之美——兼论班主任的情感教育
江阴华士高级中学 张 彪
用爱让冰冷的心热起来 江阴华士高级中学 陈荣烂 天下本无贼——对实行无人监考的感受 江阴市澄西中学 马建中
加强理想教育,淡化功利色彩 江阴市山观中学 孙新祥 “例说”家庭教育的矫正 江阴市山观中学 姚成龙 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思考 江阴市山观中学 吴晓勇
班主任德育中的平等与不平等 江阴市山观中学 曹 鹏 班主任之感 江阴市山观中学 许 萍 班集体建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阴市山观中学 顾芸芸 孩子需要时间、爱和理解 江阴市新桥中学 李 燕 善于赏识学生,构建和谐班集体 江阴市新桥中学 季菊娣 为师之道在于“情”——浅论教师的情感修养 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中学部 王海娟
班级管理中的严、细、恒 江阴市石庄中学 朱洪亮 激励,班级管理中永恒的话题 江阴市山观中学 巩 玲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好班主任 江阴市石庄中学 金 红 用“四心”转化后进生 江阴市顾山中学 周 君 用高中思想政治的专业知识来引领学生成长 江阴市第二中学 刘 侠
建设诚信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江阴市顾山中学 章 莉 “问题学生”心理矫正个案初探 宜兴市川埠中学 浦全坤 浅谈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 宜兴张渚职业高中 潘顺中 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宜兴南新中学 王 英 青少年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之厌学案例分析与对策 宜兴市湖父中学 杭 霞
感恩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 宜兴市南新中学 赵 飞 职高师生情感交流为何这般难 宜兴市丁蜀职中 严 萍 注意师生沟通艺术,改善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关系
宜兴市升溪中学 詹水芬 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小议班主任工作技巧 宜兴新街中学 庄 丽
捧着爱心,赏识学生 宜兴宜城中学 夏琴芳 培养新生自信的原动力 宜兴和桥高级中学 李月芹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宜兴实验中学 汤雪洁 注重语言魅力,感动学生心灵 宜兴教师进修学校 高春娇 让配角来唱主角——由后进生担任班团干部说起 宜兴一中 何政军
让班级成为一个美丽的家 宜兴中学 周文红 于细微处见功夫——浅谈学生的仪容仪表与班级管理 宜兴汇文中学 邵勤琴
“六招”教你“立威” 宜兴宜城中学 王健敏 让学生自信地面对人生 宜兴中学 吴向阳 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宜兴阳羡高级中学 朱晓东
关于实施道德层次化教育的思考 宜兴丁二中 王丽英 辩证法在高三阶段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宜兴官林中学 杨俊生 创建和谐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班集体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周昌盛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腾静霞
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杨如茂 谈“赏识教育”瞻“桃李芬芳” 无锡洛社初级中学 顾建锋
校园暴力离我们越来越近前洲初级中学 丁 挺 顺应时代要求,塑造健全人格 无锡市前洲初级中学 李 健 谈谈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吕 锋 班主任的成长反思—如何轻松做班主任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杨 军
沟通从心开始,心灵从此辉映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赵玉新 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学生的爱 无锡市堰桥中学 胡文珠
谈谈后进生心理教育 无锡市堰桥中学 郭桂霞
班级管理的新视野——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家园、乐园、学园 无锡市前洲综合高级中学 杨东亮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和思考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李兴群
用心解读灵魂 以爱重塑生命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冯亚珠 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李 莉 厚德载物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强 红 良药可口人更喜——也谈批评的方法和策略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赵小丽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三大“法宝” 惠山职教中心校(阳山校区)褚文化
像花儿一样绽放 江苏无锡市长安中学 杨 敏 浅谈解决目前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无锡市长安中学 顾敏娟
育德,仅靠一颗爱的心够吗?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吴家祥 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班主任个案反思 无锡市港下中学 孙伟刚
紧握“教”和“情”这把双刃剑 无锡市查桥中学 包丽敏 春风化雨润心田——记美术课上一位后进生的转变 无锡市东亭中学 马雄华 例谈利用心理班会培养班集体凝聚力 无锡市查桥中学 王伟亚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学校“帮困”工作主旋律 无锡市荡口中学 倪伟国
第五篇:“生活化”美术教学思考
“生活化”美术教学思考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本文针对“生活化”美术教学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1)创设生活情景;(2)走进生活场景;(3)开展课外活动。
众所周知,艺术均来自生活现实。雕塑家罗丹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以生活为中心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创设生活情景
贴近学生生活,接受学生情感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孩子的生活经验虽然不是很丰富,但他们热爱生活,喜欢观察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发掘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进一个自己熟悉的、虚拟的、亲切的生活情境中来感受和创作,更好地展现学生生活中最真实最美丽的精彩。
1.1 营造环境
为了营造浓郁的生活化审美教育环境,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将学生中的优秀书画作品悬挂于教室的墙壁,或制作一些工艺品来装饰教室。如此环境营造,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浓郁的审美学习氛围,让学生仿佛徜徉在一个艺术海洋之中,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
1.2 渲染情感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充满温情的世界。艺术课程的情感价值就在于丰富人的情感,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艺术课堂应成为播种情感的乐土,成为激发师生、生生情感交流、碰撞、共鸣的磁场。新课程背景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就应彻底改变原先冷酷的、枯燥的技能训练状况。因此,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者的脸上应永远挂着亲切、温暖的笑容,应让轻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情境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教者要把关注的、赏识的目光投向学生,应让自己口中发出的永远都是甜美、鼓励的话语。如此情感渲染,必然为学生学习所向往。
1.3 模仿表演
例:一位老师指导学生练习画《雨》时,先让他们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用听音的方法来辨别不同种类的雨,然后可让他们仔细回想,将“下雨天”和“晴天”的不同情景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象表演下雨天的故事。笔者认为,如此设计教学环节,可充分激发生活体验,从而让学生的绘画作品更具鲜活个性和丰富想象力。再如,指导学生练习画《我的爸爸妈妈》时,可让学生先表演一下父母亲的喜怒哀乐,在获得具体的体验之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教学实践表明,本节课中学生呈现出来的绘画内容成了家庭生活中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爸爸妈妈的表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而是变得十分的丰富。如,有的是哭、有的是笑、有的是生气等等。
1.4 媒体创境
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应是更富形象性、直观性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具有形象性特点,为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表明,借助媒体所提供的鲜明的图像,生动有趣的动画,美妙的音乐,丰富的色彩等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符合儿童快乐美术学习的理念。例:教学《画汽车》一课内容时,可制作一段以外星人小朋友为主角的Flash动画。画面中,外星人小朋友乘着飞船来到地球,邀请地球小朋友穿越时光隧道去参观“未来汽车城”。当同学们看到无数辆有着不同个性、新颖奇特的汽车时,都被其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从而一下子提高了其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画汽车的学习兴趣。
走进生活场景
2.1 观察自然生活
生活是最美的教材,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美从生活中来,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元素,只是还没有被发现。美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实践表明,如果让我们的美术教学仅局限于教室之内,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提倡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充分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着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例: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教者可课前带领学生先参观一下校园环境,让他们数了一下学校的教学大楼共有几层,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的美丽景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始作画。如此从生活出发的美术教学,使得学生的绘画想象有了依附的现实基础,使得学生的想象显得鲜活而生动,同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再如,教学《动植物欣赏》《鱼儿游游》等内容时,都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走进生活场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其捕捉生活事物真实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就显得轻松自然,生动形象。
2.2 认识社会生活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宰,是自然社会的一部分,是改造自然的实践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生活。因此,在社会生活的认识之中,有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关于“人的美”的认识,其在整个审美教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它的教育成败与否,直接会影响一代人的品德修养。“人的美”具体包括两个方面:(1)外显体材美。具体表现在人体所具有的端正的五官、和谐统一的身体比例,健康的肤色,以及人体所展现出的美丽青春和力量。(2)内在心灵美。内在心灵美主要指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主要包括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心灵、情操、智慧等,人的内在美重于外在美。如为了人类幸福而献身的普罗米修斯是美的,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桑兰是美的等等。
2.3 引领生活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儿童画是儿童丰富想象力的再现,是儿童将自己头脑里各种奇异的想象通过手上的画笔加以表现出来的过程。美术课堂中的绘画教学对儿童而言重要的不是像不像的结果,而在于画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扬个性思维,大胆想象,如此才能使得学生的作品创作更显无尽的丰姿。例:教学《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教者首先自编故事——《我的外形最漂亮》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太阳的形状与色彩”,着力构建学生思维不同层次的发散点,促其思维在纵横向上的发展。作画中,同学们用自己大胆想象的笔触创造出了自己心中富有个性特点的“太阳”:太阳外形奇特、色彩斑谰,太阳的形状不仅有圆的,还有方的;颜色也不仅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笔者认为,这就是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太阳”。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课外美术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师应关心并组织课外美术活动,负责进行指导。如,在平时的美术学习生活中,可组织学生观看美术电影,放映幻灯片,欣赏美术作品;可组织学生参加包括:校百米壁画、中国写意画比赛、各种剪贴比赛、泥塑比赛,材料各异的立体手工制作比赛、爱心卡、贺卡设计等各类活动比赛。以笔者曾组织的一次活动为例,“六一”儿童节前夕,笔者结合学校的具体活动计划,搞了一个庆“六一”儿童画展,在所展出的每幅画的旁边,还为其添加上一段段精彩的评语。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画展之后,同学们反响热烈,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学生爱画学画的热情。
总之,以生活为本,以艺术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追求人文生活倾向的设计教学理念。笔者深信,在今后美术课堂中,只有坚持以“生活为中心”展开教学,才能有助于审美教学目的的实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