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乘分数》教案
《分数乘分数》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分数连乘的简单实际问题,拓展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教学难点:
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下面每个条件分别是以谁为单位“1”的。
23A是B的3 B是C的5
口答,说说可以列成什么数量关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新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6。(1)理解题意。
83这里的9和4分别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分别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三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 二班做的朵数和谁有关?(2)画图分析。
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所做绸花的朵数。可以怎样表示二班做的绸花朵数? 怎样表示三班做的绸花朵数呢?(3)讨论方法。
要去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呢?怎样算? 讨论交流,汇报方法。2.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核对。2.完成第7题。
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年级去了多少人?怎样算?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完成第8、9题。
理解题意,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第二篇:分数乘分数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先涂一涂,再乘法计算。(1)12的1/3 是多少?(2)20的1/4 是多少?
2、李伯伯家有一块3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3,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二、合作探究
1、师出示课件例3: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1/5。生齐读题目。
思考: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这是求1/2的1/5是多少?怎么列式呢?指名生回答:1/2×1/5 师板书:分数乘分数
该怎么计算呢?请大家认真阅读并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
学习单
活动一:•图上的一张长方形的纸表示1公顷,先用颜色涂出它的1/2,表示1/2公顷。‚再用别的颜色涂出1/2公顷的1/5。ƒ观察手中的长方形,想一想,1/2公顷的1/5是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谁还能再说一说?2×5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汇报:我们是拿这张纸表示1公顷,1/2公顷是一半,求1/2公顷的1/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1/2×1/5=1/10(公顷)2×5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生观看师播放的1/2×1/5的动画。
2、师出示课件问题(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也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怎么列式计算?请同学们仿照问题(1)完成学习单上的活动(二)•你能用颜色表示1/2的3/5吗?‚用问题(1)的方法,•你能用颜色表示1/2的3/5吗?‚用问题(1)的方法,请同学位自己先动手操作,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小组汇报。请同学位自己先动手操作,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小组汇报:用一张纸表示一公顷,1/2公顷是一半,求1/2的3/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5)份,不同的是这里要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2×3/5=1×3/2×5=3/10(公顷)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观看播放的动画课件。
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讨论并总结,师板书: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练习书P4做一做第1题。书P5做一做第2题。书P5做一做第3题。书P6练习一第4、5题。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第三篇:分数乘分数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唐山市唐马路小学 孙雪静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加法的计算等。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能对于上述知识点有些遗忘。通过复习热身,是想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法计算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例题教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通过直观操作,连续追问,帮助学生由“实物感知”向“算理理解”的自然过渡,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学情简介】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体验用乘法解决连加问题的价值,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思
师:同学们,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举国上下一片欢愉,瞧,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妈妈正精心挑选着春节食材。出示:一袋大米 25kg,2 袋共重多少千克? 师:你能帮妈妈算算吗? 生 1:25+25 师:有不同想法。(引导学生说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生 2:25 × 2 师: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一袋大米 25kg,2 袋就是 2 个 25)
师:题意分析透彻,想法表述清楚!出示:一瓶香油 12.5 元,4 瓶共多少元? 师:有答案吗? 生: 12.5 × 4=50 元
师:真是家里的小管家,账码挺清楚呀!通过刚才的问题解决,老师发现整数及小数乘法计算已经难不倒你们了。
二、问题探究 交流点拨 1.学习分数乘法
出示例题:每袋糖重 2/5 千克,3 袋糖共重多少千克?
师:妈妈在买糖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读题,你能继续帮妈妈算一算吗?可以怎样列式呢? 生: 2/5+2/5+2/5 生 2:2/5 × 3
生 3:0.4 × 3 师:为什么是 0.4 × 3(引导学生说出是将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能口算得出结果吗?(1.2)师: 2/5+2/5+2/5 这个加法算式也能解决吧?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所以 2/5+2/5+2/5=2+2+2/5=6/5。师:你能说说像这样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应该如何计算吗?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师: 2/5 × 3 怎样计算呢?先把你的思考过程在习题纸上记录下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师:谁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
追问:为什么可以直接用分子乘整数 3,而分母不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完整:
讲清: 2/5 × 3 可以写成 3 个 2/5 相加的和„„分母不变,分子相加,3 个 2 相加就是 2 × 3,所以积的分子 6 实际是由分子 2 直接乘整数 3 得来的。师:你能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知识,数学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后我们会经常这样应用。对于他的想法谁听明白了,你能把他的思考过程再说一说吗?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在计算时,借助加法来想的过程我们可以省略。揭题
师: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是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结合刚才的交流,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刚才 2/5 × 3 可以怎样来计算吗?(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约分
师:在帮妈妈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知识。看到妈妈买了这些糖,爱吃甜品的小红非让妈妈多买几袋,现在你一定能很快帮小红计算出 5 袋糖共多少千克。习题纸上快速完成。交流
你们看这位同学做得对吗?
师:真是细心的人,最后还注意了约分。
师:谁和他的算法相同?其实还有一种算法,看这位同学的
师:比较两位同学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发现前者是先乘再约分,后者是先约分再乘。)你觉得哪种做法更简便一些呢?(引导发现先约分,算得的积直接就是整数或最简分数,相乘起来也比较简便)师:真是这样吗?算一算你便深有体会。计算
3.总结计算方法
师:做了这么多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又有了刚刚的解题经验,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三、巩固拓展
师:能探究,能总结,你们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接下来的任务相信你们一定顺利完成。1.看图列式计算
2.改错
师:读图列式、计算都没问题。在你们完成任务的同时,小红也做了两道计算题,我们帮她检查一下。
师:小红虽然做错了,但我们应该感谢她给我们做题时提了个醒,你可别犯小红的错误哟。
师:其实分数乘整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请看题,习题纸上独立完成。
师: 5、10 小时呢? 1 天呢?能不能计算出来?小小一个水龙头,看似不经意的小滴水,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竟然浪费了这么多宝贵的水资源,在我们国家,尤其在西北部地区,水资源却是极度缺乏的,在缺水的甘肃地区,每个农民人均每天的用水量仅为 20 升。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师:水是生命之源,但是这宝贵的生命之源也是有限的!让我们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这小小的水龙头做起,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让我们的生命之源永不断流,生生不息。
师:不管是看图列式,还是解决实际问题,你们都轻松运用所学 知识正确 解答。出示
1.画图表示算式的意义及得数。
2.编一道用这个算式计算的实际生活题目。(若有例:一桶油 4 升,2/9 桶有多少升?引导学生发现此类题型与本课所学题型不同,求的是 4 升的 2/9 是多少。渗透下节课所学知识。)
四、本课小结 师:同学们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学习了新知识,再回头看以前的旧知识就很简单了。运用旧知来探究新的知识更是其乐无穷,希望在以后数学学习中你能乐在其中。
第四篇:分数乘分数教案
《分数乘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4、交流展示:
(1)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2)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巩固提升
(1)达标检测(课件)(2)课堂练习册(3)拓展延伸(课件)
6、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分子与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反思:
第五篇:《分数乘分数》教案
《分数乘分数》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形成对分数相对完整的认识。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与分数相乘计算方法的过程,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分数与分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个数可以是哪些数呢?可以是分数吗?
1121求80的2是多少怎样列式呢?1.8的3是多少怎样列式呢?3的2呢?
今天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与分数相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1)依次出现长方形图。
1涂色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是2的几分之几?又是这张纸 1 的几分之几呢?
1113求2的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呢?求2的4呢? 1113板书:2×4 2×4
(2)完成填空。集体核对。
根据你的算式和结果,你能说说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结果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2.教学例5。
(1)理解算式及意义。
21242你能说说3×5和3×5分别表示3的几分之几? 2124在图中画斜线,表示3的5和3的5。
你能看出斜线部分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吗?斜线部分就表示什么? 完成计算。(2)讨论方法。
观察例
4、例5,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3)小结。
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3.教学试一试。(1)完成第1组题。独立完成。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2)完成第2组题。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几的分数?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明确:实际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不必要将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照原
来的方法算。(3)统一计算方法。4.完成练一练。
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完成计算。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核对。
说说计算过程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12求3小时和3小时各完成的公顷数,实际是求什么? 11你能在图上用斜线表示出2公顷和3吗?怎样列式计算呢?
独立完成计算。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
展示作业,集体核对。3.完成第3题。说说错误原因,并订正。4.完成第4题。
说说左边两组题提醒我们注意什么? 说说右边两组题提醒我们注意什么? 5.完成第5题。
应怎样列?为什么这样列式? 独立完成计算。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一节课,又收获了什么?能说说分数与分数相乘时怎样计算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