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时间:2019-05-13 21:5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第一篇:《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2、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收集材料及口头表达能力。

②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古今地名,训练史地结合的综合学习方法。

③通过对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张骞出使西域

2、难点 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 汉武帝时期

1、西域的地理概念:狭义指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138年

(1)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大月氏遭受匈奴的攻击,其被匈奴杀死,并把国王的头做成喝酒的杯子。从此大月氏对匈奴恨之入骨,时刻想报仇雪恨,后来汉朝获知这个情况,于是想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情况:

学生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率100多人,堂邑父当翻译,出使西域。当他们经过河西走廊时,被匈奴骑兵抓获。匈奴单于让张骞娶妻、生子。可张骞心里一直怀念着汉朝,始终不忘出使大月氏的使命。把汉武帝交给他的使节,偷偷地保存好,等待机会逃走。过了十年,张骞和堂邑父终于找到了机会,偷偷地逃出匈奴,继续往西走。一路上尽是沙漠和草原,他们靠打来的飞鸟和野兽充饥,好不容易才到了大宛国。大宛国王盛情款待他们。并派人将他们送到康居,再请康居人送他们到大月氏。张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无奈之下只得回国。在回来的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后乘其内乱逃出。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和堂邑父回到了长安。张骞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

(3)结果: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河西走廊已经归属汉朝,路途畅通,张骞率领使团300多人,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各国。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带着礼物回访长安。从此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张骞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忠于祖国,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好男儿志在四方,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如:汉朝与西域各国互派使节往来。西域的汗血马、葡萄、核桃、大葱、乐器、歌舞等传入汉朝,汉朝的冶金技术、丝绸、瓷器、桃、梨等传入西域。(2)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3)开通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过渡)刚才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中讲到: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其情况如何?

(二)西域都护的设立

1、时间:西汉

汉宣帝。

2、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立是张骞出使西域后的一个重要结果。进一步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2、(过渡)东汉初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73年,东汉明帝命窦固攻打匈奴,重设西域都护,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三)班超出使西域

东汉时期

1、“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投笔从戎”:班超年青时随父母来到洛阳,靠抄写文书维持生活。班超总认为好男儿应志在四方,抄写文书没什么出息。有一次,他投笔叹息道:“大丈夫应当为国立功,怎能一辈子和笔墨打交道呢?”。后来班超跟随大将窦固攻打匈奴,建立了功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3年,班超带领36人到达鄯善国,开始其国王盛情款待,后来态度变了。班超估计是因为匈奴使者到了鄯善,他召集随从人员说:“假若鄯善王把我们交给匈奴人,将死无葬身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以死相拼,夜袭匈奴大营,才能逢凶化吉。”半夜,班超率领36人顺风放火,闯进匈奴大营,杀死了匈奴使者,然后提着人头去见鄯善王。鄯善王这才下决心与汉朝和好。

2、意义:班超不负众望,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西域和汉朝的联系更加密切了。班超是继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中西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过渡)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族与西域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条“丝绸之路”成了沟通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那么,这条“丝绸之路”情况怎样呢?

(四)丝绸之路

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欧洲大秦。

从西汉至隋唐的千多年间,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廓,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即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即古代罗马),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意义: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分析)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绘画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欧洲。西方的音乐、舞蹈、建筑、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因此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东西文明的相互渗透。这就是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今天这条丝绸之路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五)小结: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六)作业

1、用图示法表示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欧洲大秦。

2、材料解析题

张骞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后,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后匈奴发生内乱,才逃回汉朝。——《汉书·张骞传》 回答问题:(1)材料描述的是张骞第几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第一次、前138年,(2)我们应该向张骞学习什么?

学习张骞忠于祖国,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二篇:《汉朝的中外交流》教学设计3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 教案

〖内容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佛教传入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及其作用、佛教的传入等重要史实。

2.能力培养

①通过讲述张骞、班超等人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收集材料及口头表达能力。

②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地图册辨别古今地名,训练史地结合的综合学习方法。

③帮助学生运用汉朝中外交流的基本史实,归纳出汉朝中外交流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佛教的传入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让学生懂得中外交流是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需要。

〖教学要点〗

1.重点 张骞出使西域

2.难点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的东传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

〖教学建议〗

1.张骞出使西域

①结合地图向学生装说明西域的地理概念,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

②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历史教材中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知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复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小故事,强调热忱爱国,挺身而出,应募出征,是中国历史上出使西域的第一人,突出张骞不怕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③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时,应重点突出: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同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府创造了条件,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④关于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要讲清时间和意义,并指出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重要结果。

⑤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补充如下材料,作为班超出使西域的背景:西汉末年,汉朝失去控制西域的能力,西域许多小国相继分解。王莽时期,断绝与西域的交通,致使匈奴乘虚而入。东汉明帝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于73年命窦固出击北匈奴。东汉政府重建西域都护府。并于当年派班超出使西域。

⑥关于班超出使西域,可让学生上台讲述“投笔从戎”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小故事。还可联系霍去病“匈奴末灭,无以家为也”等名言,比较班超与霍去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共同点。强调班超是继张骞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中西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2.丝绸之路

①结合“丝绸之路图”讲清主要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向学生出示有关图片,说明由于古代丝路上流沙漫漫,骆驼成为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

②指出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它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丝绸之路从西汉至隋唐两千年间沟通中西方的重要道路。向学生介绍丝路沿线发现的古代丝织品、古迹及楼兰故国的故事,还可补充中国丝绸在罗马帝国引起的轰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佛教东传

①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何地?也可简单介绍佛教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参观家乡附近的寺庙,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②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适当介绍几句古诗,影视作品中的佛教故事等。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约2分钟)

师: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试卷还没有批完,总的来看,考的不理想,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次吗。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纠正自己的错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将书翻到: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西域

狭义 广义

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汉宣帝时→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汉明帝时 ↓

匈奴控制→张骞出使→西域都护→失去控制→断绝往来→班超经营 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大秦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佛教 两汉之际 汉明帝派使臣 天竺 洛阳白马寺

使中国文化别开生面

(说明:学生述点情况不好,几位同学只能就“张骞出使西域”说一些内容,没有层次,没有条理。“丝绸之路”和“佛教东传”的内容没有人能说出来。补充的同学也都是围绕张骞出使西域来说,有位同学说出了“博望侯”这个词。班超,学生没有人知道。但大多数知道“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两个成语。)△布点小结

本课内容难度较大,要求大家记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两个地理概念(西域和丝绸之路)、两个杰出人物(张骞和班超)、一个宗教问题(佛教东传)。张骞不要写错了,这次考试写错别字的比较多,写错别字不能得分,不能用拼音代替。

本课我们学习的是“汉朝的中外交往”,这里涉及到我们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外”是怎样判断的,我们前面学习过秦朝的疆域,也学过汉朝的疆域,我们取哪个时期的疆域为中国的疆域呢?这里有一个的标准――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也就是说我们取的标准是清朝中期的疆域为标准,以后我们所讲的“中外交往”都以此为标准。〔分层推进〕(约20分钟)△再读教材 △快速提问

①西域(西汉时,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为西域,这是狭义的。广义的西域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指导学生看教材P70《丝绸之路》,找出阳关、玉门关、葱岭、南山(今昆仑山)、北山(今天山)

②汉朝与西域的关系

⑴西汉初期,西域的情况(为匈奴控制)

⑵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出使西域(为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葱岭以东的控制局面)

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字部分P68-69及《张寋出使西域辞让别汉武帝图》)

⑷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开通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⑸汉宣帝时与西域的关系(汉宣帝时,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进一步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⑹西汉末年与西域的关系(西汉王朝失去控制西域能力,西域许多小国相继分裂)

⑺王莽时期与西域的关系(断绝与西域的往来,致使匈奴乘虚而入)

⑻东汉明帝时与西域的关系(73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活动了30年,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奴役,西域和汉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让学生讲“投笔从戎”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绝大多数学生听过这两个故事,但都不知道与班超有关)

③西汉和东汉与西域及匈奴的主要关系

匈奴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对匈奴发动三次战争

汉明帝派窦固出击北匈奴 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

④什么叫“丝绸之路”(从西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廓,越过今疆境内,运到安息,再由安息转动到西亚和欧洲大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再次让学生看P70的图《丝绸之路》

⑤“丝绸之路”开辟的影响(“丝绸之路”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冶金、凿井等手工业技术陆续西传,西域的葡萄、苜蓿等经济作物落户中原,西汉王朝影响直达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把古老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我国的通道)

向学生指明“丝绸之路”使西汉王朝的影响直达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指导学生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材料:楼兰故国与凯撒。楼兰学生们知道点,凯撒却没有几个人晓得。

⑥佛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两汉之际)

⑦汉明帝对佛教的东传作出了什么贡献(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法,迎回天竺高僧,并在洛阳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⑧佛教东传的意义(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文词赋融入禅意,富有深刻的哲理;一些民间传说宣传扬善弃恶,扶贫济困。寺院、佛塔装点江山,雕塑、壁画千姿百态,音乐、舞蹈超凡脱俗。外来艺术与汉文化的交融,使中国文化别开生面)

△处理问题

①思考与讨论:根据这份与西汉交流的输出、输入简表,你能看出有什么特点或问题吗?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从西域输入的都是农产品、畜牧产品,而西汉时输出的则有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品,可见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的世界所占据的先进地位。)

我的学生没有人能得出以上答案,我采用的方法是用中美之间的贸易现状为例,说明问题。

〔贯通评价〕(约3分钟)

〔资料〕 历史时期的中国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我们是如何处理历史上的中国这个问题呢?我们是拿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具体说,就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不管是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简单的回答就是这样。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就不是中国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国的政权了。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所以我们现在讲中国的统一和分裂,你不能够只是指当时的一个王朝,它的统一和分裂,应该指我们今天,中国这个范围里面,特别是我们一般的都是指清朝到十八世纪中期,就是清朝乾隆年间所形成的这样一个中国疆域的范围。具体地讲,就是北面到达外兴安岭,萨彦岭,西面到达巴尔喀什湖,南面到达南海诸岛,东面到达黑龙江跟乌苏里江交界的地方,出海口,是这么一个范围。那么在这个范围里面,历史上所有建立过的政权,我们都应该认为是历史上的中国的一部分。在这里建立的民族都是历史上中国的民族之一。等到我们现在这960万平方公里,是已经经过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分裂中国的结果。比如说从今天我们的新疆的边界,到巴尔喀什湖中间,从内蒙古往北,蒙古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这些领土都主要被当时的沙皇俄国,现在已经有的成了中亚的这些国家,都没有了,这已经丧失了,就是我们其它地方也有部分领土,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已经不是中国了。那么我们要在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中国范围里面,来判断什么是统一,什么是分裂,以及它对中国,对周边地区,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这个我想讲的第一个概念。

佛教故事

【腊八粥】(佛光大词典)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寺院所制之五味粥。又作五味粥、红糟、七宝粥、佛粥。依据大宋僧史略卷上、禅林象器笺饮啖门等之记载,宋代时以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以诸果品、五榖等制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是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飨之信徒,其后此风气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亦于此日制腊八粥,而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盖佛教界一般多以十二月八日为佛陀成道日,然亦有根据譬喻经而谓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于是日举行浴佛会,宋代之寺院即属此例,惟后世多以此日为成道日,故腊八之法会亦称成道会。

第三篇:中外交流协会规章制度

中外交流协会规章制度

第一章 基本章程

一、名称:中外交流协会

二、宗旨:融合东西方精粹,促进内外部交流。积极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介绍国内外民族文化和人文地理风情习俗等,更是搭建科技合作的一个平台,为成员和会员提供最佳的才艺展示。交流中本着沟通交流,互助互动的原则,为在中国的留学生或非留学生的在南京地区的外籍商界人士提供最好的最实用的汉语学习资料,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这里的生活,也为中国的莘莘学子和有志学习外语的人增加和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

三、基本条件和要求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烈的责任心和正义感

2.有健康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无不良嗜好;

3.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坚定的工作信念和灵活的办事头脑;

4.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一定书面表达能力,要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

5.有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协会成员享有以下权利

1.在协会各部门中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协会一切工作和决议,有质询,讨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3.有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权利。

(二)协会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1.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

2.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完成协会委托的工作,维护协会的整体荣誉。

3.各级协会干部除履行成员义务外,必须做到作风正派,努力学习,热心为协会工作。

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五、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协会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1.可参加协会内部举办的活动。

2.优先获得协会服务及资料。

3.杰出会员退会后主动申请成为协会终身制荣誉会员,继续参与协会各项活动。

(二)会员应履行的义务:

1.遵守协会规章制度,执行协会的决议,维护协会合法权益,维护协会形象及声誉。

2.及时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交有关材料,积极参加和支持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二章管理制度

一、考核制度

(一)工作组织性

1.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 ;

2.每次在开会例会完毕后,立即把会员考勤表交在秘书处;

3.认真听取广大同学的意见和要求,对工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指导老师,会长及相关人员反应;

4.例会无迟到,缺席现象,有事需向会长亲自请假(具体考核标准可参考协会例会制度)。

5.部门组织活动及协会组织活动需准时参加(考核标准与例会制度考核标准相同)。

6.部长服从会长的工作安排,定时向会长汇报其部门的工作,成员服从部长的工作安排,分工能及时完成,对形成的决议坚决执行,行动积极。

7.努力维护 协会的自身形象,接受同学监督,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

8.加强团结合作精神,各项工作能积极主动予以支持。

(二)工作原则性

1.协会成员不准搞特殊化,需坚持原则。

2.协会成员要遵纪守法,不能违反校纪校规。

3.协会成员禁止在工作中讨价还价,拈轻怕重,禁止因工作不满原因而闹情绪,更不允许

成员与成员,与会员之间发生口角和争执,有意见或不满,应当立即向会长提出;

4.协会成员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在开会(例会)时,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者必须提前

30分钟,以书面形式向会长请假。经准假后方离开;

5.协会成员如确因时间冲突或情况特殊。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缓解,决不能影响本协会的工作开展,若时间紧急,须迟到或须请假者也须向会长说明情况;

6.协会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保持友好关系,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7.协会成员必须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努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坚决杜绝挂科现象。

(三)工作方法性

1.明确工作目标,不能盲目在开展工作,必须按月制拟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各部部长每学期初要交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每项活动结束后,主要负责部门要认真总

结,并交一份活动总结书。

3.工作有主见,能提出好意见,敢于创新,不拘一格。

(四)工作成绩

1.每次大型活动前,活动主要负责人必须做好详细的工作安排,工作职责具体到各部门,各部门具体到个人,由秘书长统一记录,活动结束后,依照事先做好的工作安排严格考核。

对于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要继续保持与发扬;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必须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问题出于个人的,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反思,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并交一份“经验总结书”;问题出于部门的,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召开内部会议,认真总结经

验教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部长要交一份“经验总结书”。

2.各部门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作为考核制度的一项标准。

二、例会管理制度

(一)全体成员例会制度:

1.定期举行例会;

2.例会时间,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3.由协会会长主持,特殊情况下委托副会长;

4.协会成员必须准时到会,不准迟到早退;因故不能出席者必须提前递向协会会长亲自请

假,应及时向会长或其他成员了解工作安排及其内容,否则按缺席论,并予以纪录;

5.凡无故缺席或不请假缺席者,记失误一次,会长点名批评,达二次以上缺席作书面检讨,予以口头警告,连续三次不到者(视为自动离职,累积缺度达四次者,令其自动离职或撤消

其职务);

6.例会由秘书处予以认真如实记录。

(二)大型活动前动员会议

1.活动前一天举行

2.会议时间,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3.由协会会长主持,特殊情况下委托副会长。

4.由会长,秘书处秘书长及其他部门部长参加。

5.会议由活动主要负责人主持、具体安排各部门配合工作

6.成员必须准时到会,不准迟到早退;因故不能出席者必须提前递向 协会主席亲自请假,否则按缺席论,并予以纪录。

7.例会由秘书处予以认真如实记录。

(三)大型活动后总结会议

1.活动结束后立即举行

2.会议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3.会议由协会会长主持,特殊情况下委托副会长。由活动主要负责人进行活动总结,其他

各配合部门也要进行总结。

4.会由秘书处予以认真如实记录。

三、考核标准

1.迟到:无论因任何原因迟到三次者给予警告处分、迟到四次者记为一次缺席

2.请假:因事无法参加会议,要向会长亲自请假,请假三次者记为一次缺席。

3.缺席:无故缺席两次者,给予警告处分,无故缺席者三次者取消协会成员资格。

四、档案管理制度:

1.确保协会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制定本条例。

2.案管理工作统一由 协会秘书处负责,秘书处对 协会所有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并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在例会上向 会长汇报情况。此外,听取各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保障 协会的工作顺利进行。

3.协会档案分类为:规章制度、会议记录、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各部门学期活动记录; 协

会干部档案;平时发放的文件;调研报告等。平时有关档案都将据此分类,各类档案均要求

电子版和手稿版。

4.协会各部门每学期初,应向 协会会长团 呈交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学期末,各部门应

将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整理制作各部门本学期活动记录文档册。

5.协会开展大型活动应作详细的活动计划预算、活动记载、宣传文稿、活动图片及音像、活动总结等应认真记录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交至秘书处存档。

6.部将材料交到秘书处后,由秘书处按部门、类型存档。各部门如需查阅,归还时必须放

还原位,并不得有缺损。

7.案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如须外借,需经 协会会长同意,并在秘书处进行登记,留下证件,按时归还。

8.类档案(会议记录、活动次数、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请假条,平时表现等一切书面材料

作为个人的存档资料)将是 会长团、秘书处对各部门工作表现作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也

是秘书处对 协会干部进行考核和评优的依据。各部门应该认真对待。

五、物品管理制度

1. 协会一切物品由秘书处统一管理、调配,保管人员在秘书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具体的物

品管理工作。

2.对购入的物品,保管人员要认真验收,严格把住数量、规格、质量关,对不合格的物品

不验收、不入库。

3.对协会固定资产,要认真查点清楚,单列帐目。物品发放使用,要注明使用人姓名,对

调出人员借用的物品一定要追还,损坏或丢失要按价赔偿。

4.不论何人,如丢失协会物品按价赔偿。

六 财务管理制度

(一)秘书处的主要任务

1.秘书处对协会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合理编制财务预决算,并对预决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规范协会财务管理秩序。

3.如实反映 协会财务状况,对协会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4.协会财务部应当科学、高效地对 协会经费进行管理,不要浪费协会的资金,做到能节约的就节约。

5.协会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协会预算。

(二)协会的资金来源

1.其它创收和赞助款,其中包括开展各项有赞助活动的收入,各类有偿性服务活动的收入,举办各类培训班的收入,代理经营活动收入等等。

2.对于非以上提到的资金来源,需在不违反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取得协会主席团同意的情况下,才可视为协会的正当收入

(三)预算与决算管理

1.协会的预算是对发展计划和活动计划来对资金的预算,协会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组成。秘书处做好预算,定期准时向协会主席团汇报。

2.当协会所举行的活动结束后,协会的财务部要尽快做出活动的决算,决算是以后报销的根据。

3.协会会的财务由秘书处正副部长分管。当财务部成员完成预算与决算后,向部长汇报,审批核实后执行。

4.完成的预算与决算应在协会内部成员间公布,保证资金使用前后的透明化

(四)支出管理

1.支出是指协会开展与其宗旨、任务相关的各项活动所需经费。

2.协会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办公用品、各种会议费、表彰奖励费、卡片印刷费、设备设

施使用费、宣传用品费、场馆租金、车费、工作指导用书费、邮寄费、指导老师酬金、适当的补贴等合协会财务制度的开支。

3.支出必须符合协会的有关财务制度,不得用于购买烟、酒 等不良开支。

(五)报销管理

1.未经批准的支出项目,不予报销;

2.活动决算一般不得高于预算,据实际情况可作10%以内的浮动。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说明

理,财务部才可以给予报销;

3.任何费用报销必须使用规范的发票或单据,秘书处才可以给予报销;

(六)财务监督管理

1.协会应严格执行本财务管理规定,对于不执行或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按规定并根

据具体情况承担必须的责任。

2.协会必须设一个专管财务收支的总负责人,会长和部长不允许用权利来擅自拿取协会的资金,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循集体原则。

3.有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协会会对其进行处罚;

(1)不按时编制财务预算和决算的;

(2)隐匿其它各项收入的;

(3)虚列支出,冒领、多领协会资金;

(4)侵吞、私自处理社团集体资产的;

(5)由于保管不善,导致协会资产严重损失的;

七、文印管理制度

1.所有文印人员应遵守协会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工作中接触的协会的保密事项。

2.打印正式文件,必须按文件签发规定由会长签署意见。各部门草拟的文件、、资料等,由

各部门自行打印。打印文件 需逐项登记,以备查验。

3.文印人员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不得积压延误。办理中如遇不清楚的地

方,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校对清楚。

4.文件等应及时发送给有关人员。因积压延误而致工作失误或造成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5.严禁擅自为私人打印、复印材料,违犯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

八、奖惩制度

(一)制定原则:

1.有章必究、有奖有惩、奖惩分明、奖惩有度。

2.协会的奖惩工作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坚持民主选举、民主评议、秘书处的考核

和主席团意见相结合。

3.在奖励上要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对犯错误的成员,要坚持思想教育与处分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秘书处具体主管协会干部的日常考核、组织评优和处罚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和不称职的干部向会长团提交处分意见。

4.本制度包括原则、奖励、处罚和附则三部分,适合于协会全体成员并作为每位成员的工

作成绩,德育量化等考核内容。

(二)奖励:

1.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者

2.一学期都有参 协会组织的活动者

3.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并有一定突出成绩者

4.为协会制订计划或献计献策者

5.一学期例会全勤者

6.职能部门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

(三)惩罚:

1.在协会工作、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发生争执,有损协会形象者

2.故意欺骗主席团、各部负责人者

3.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者

4.由主观原因造成的累计两次工作失误者

5.无故缺席例会,不能按时参加活动者

6.循私舞弊,以权谋私,有“偏向性”追求特权破坏协会声誉者

7.私自挪用协会财物者

8.以协会名义处理个人或其他组织事物者

9.凡不认真.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和推辞责任者

(四)附则:

1.(1)最高荣誉奖:协会创新奖;

(2)优秀领导能力奖(针对协会领导:会长、副会长、部长和副部长);

(3)文章杰出贡献奖;

(4)优质服务奖;

2.协会设立“突出贡献会员名单”。

按会员为协会做出不同贡献,由主席团、各部门推荐表现优秀的会员并记录存档。

3.处罚等级:

(1)个人处罚:口头批评,警告、严重警告、除名

(2)集体处罚:口头批评,警告、严重警告

第四篇: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第15课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文成公主”一目内容,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及唐朝民族政策概况。通过学习“遣唐使和鉴真”一目内容,知道唐朝对外交往概况和中日交流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对周边国家的强大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及重要影响。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学生学会利用历史地图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概念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图文材料,学生提高历史学习兴趣,增强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成公主、鉴真的事迹介绍,学生能够认同他(她)们身上的坚忍奉献、追求真理等高尚品质。通过唐蕃关系,学生对国家稳定与民族自强有较深刻的体会。通过唐朝宏大的历史场面,学生体会到唐朝文明的感召力、辐射力与历史穿透力,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

难点:理解唐朝民族政策、外交政策与帝国强盛的关系。

说明:

1、唐朝时期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使和吸引各民族相互交往;边疆少数民族与唐朝加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唐朝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和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故把此两个政策作为本课重点。

2、本课是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中的一课,紧扣课题和单元主题、导言中的核心概念,通过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深刻揭示其与唐朝强盛之间的关系,从而挖掘唐朝在中国古代史专题中的辉煌灿烂之原因及影响,使学生形成对课题—主题—专题的整体感知,故以此作为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间,日本一位学者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谈起华夏文明时,他问汤因比:“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

汤回答说:“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我会选择唐代。”

问题一:你会选择唐朝吗?结合之前所学内容,简要说说理由。

教师导语: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唐朝的历史,学习第15课《民族团结和中外交流》,去了解当时唐王朝和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二、民族团结:

1、民族政策:

材料二:唐朝疆域图(投影图片,也可看课本图片)

问题二: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请同学们观察地图,说说在它周边存在着哪些少数民族政权?

学生回答:略。

问题三:为了政权的长治久安,唐朝如何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呢?唐朝初期,有一位皇帝深深赢得了西北各民族的拥戴,他就是被尊奉为各族最高首领——“天可汗”的唐太宗。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投影图片材料)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问题四:或许是因为他带有少数民族血统,因此无论胡汉,一视同仁。唐太宗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材料一:日本学者与汤因比的对话(教师口述)

学生阅读归纳:课本小字。

教师归纳:除了课本提到的这些政策以外,还有实行册封制度、设置管理机构、或对那些主动挑起战争的个别少数民族,实行先战后抚、和亲政策等。

教师板书归纳:开明的民族政策。

教师导语:唐人正是以这种开放平等的胸襟吸引了周边不少民族纷纷派遣使者赴唐朝通和、求婚,形成了一个民族融合的庞大帝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上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文成公主入藏。

2、文成公主入藏:

(1)松赞干布请婚史实叙述(学生阅读口述)

《旧唐书》、《资治通鉴》记载,公元7世纪,藏族历史上杰出的领袖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并致力于内政改革以巩固其统治。他很想通过联姻来加强与唐之间的友好关系。因而几次派专使向唐朝请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使节禄东赞再次奉命请婚时,唐太宗许以文成公主。

小组活动,任选其一:

@结合《步辇图》说说松赞干布请婚的史实?

@唐太宗为何选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藏族人民为什么如此怀念和尊敬文成公主?

材料四:(投影材料)

文成公主入蕃时,皇帝„„送了大量珍宝、绫罗、衣饰及所需物品,并赐给马、骡、骆驼等驼畜,还带去佛经360部、黄金宝鞍、碧玉马镫、奇珍异宝„„等饰物300种,饰品制作和烹饪方面的书籍多种,工艺类书籍60种,能治404种病痛的药品,100种诊断疾病的医方,多种医疗器械,医学论著4种,汉地的卜算书籍300卷,以及蔓菁等蔬菜种子,随行的有25位侍女,一个乐队和许多工匠。——藏文史书《王统世袭明鉴》

学生讨论3分钟,集体交流。

材料五:《步辇图》(投影图片,也可看课本图片)

问题五:这是唐朝著名宫廷画师阎立本的《步辇图》。它如实的记录了吐蕃使节禄东赞代表松赞干布向唐朝请婚,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禄东赞的场面。其中哪个是禄东赞呢?说说你的理由。(课本“看图学史”的问题)

教师归纳:从服饰上看,中间那个发型、衣服纹饰及配饰与另外两人明显不同的就是禄东赞。这是汉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步辇图》作为一幅绘画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之女,貌美多才,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熟读经史典籍,信奉佛教,很有政治远见。唐太宗认为她是最合适的和亲人选。

教师导语:但入藏的唐蕃古道地形气候条件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文成公主走了3个月才到逻些,也就是拉萨。可见,一路上非常艰辛。

(2)材料六:布达拉宫等(投影图片)

当然,要更多的了解文成公主以及唐蕃关系,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形式的材料进一步研究,如考古发现、文献资料、民间传说等等。史书上对文成公主的记载很少,而西藏的民间传说却很丰富,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还有很多遗迹,比如当年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造的寝宫,也就是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也依然屹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又如藏戏、壁画、唐卡、酥油画、塑像、诗歌等,无不在向世人倾诉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怀念与尊敬。

问题七:藏族人民为什么如此怀念和尊敬文成公主?

学生回答:文成公主对藏族社会进步的贡献。(略)

教师归纳:(在学生回答文成公主对藏族社会进步的贡献基础上)与大多数满腹哀怨的和亲公主不同,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的40年间,使唐蕃政治关系稳定,为此她做出了重要贡献,西藏人民至今深深怀念她。与此同时,吐蕃每年还派出使者到长安贡献地方产物,更增进了唐蕃友好关系。

到了元朝,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这一点也充分证明西藏是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一员。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三、中外交流:

1、过渡:

中华文明发展到了唐朝,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声威远扬,其魅力已不仅仅吸引周边少数民族纷纷与之融合,更令当时海外各国心驰神往。

材料七:唐朝中外交通图(投影图片,也可看课本图片)

问题八:唐朝周边有哪些国家?

教师归纳:四通八达的交通为唐朝对外交往创造了条件。

问题九:从视频中,你们能否概括一下唐朝与周边国家交往有什么特点?

材料八:唐朝对外交往(视频播放)

学生归纳:开放的对外政策。

教师归纳:与数百个个国家交往,形式多样,有宗教往来、文化交流、商贸交易、互派使者等等。

2、中日交流:

(1)遣唐使来唐(官方):

我们以日本为例。从日本地理环境看,是一个岛国。日本当时造船术幼稚,又不谙季节风规律,故海难事故较多,但依然前赴后继的派遣唐使来唐。这是为何?

阅读课本概括遣唐使简况。

材料十:

遣唐使由大使、副官、判官、录事等组成„„多为通经史、长文艺的硕学之士,甚至容貌、风采、动作、态度等也列为铨衡条件„„其下有造舶都匠、译语、主神、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手、船师、音乐长、玉生、锻生„„

——《日本遣唐使简史》池步洲

日本非常重视遣唐使仪表,说明唐朝都城长安是各国使节荟萃,人才云集,日本想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必须挑选国内各方面最优秀的人才赴唐。正是为此,日本不借倾其国力,冒着生命危险,在二百多年中,一代接一代地出没于东海波涛之中。学习借鉴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完善国家统治。

教师归纳:可见,这些遣唐使为日本文明的起飞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也让我们看到日本人对于学习先进文化的一种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意志。

材料十一:中日文字、服饰、建筑等对比图(投影图片)

教师归纳: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市,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日本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就与我国正式交往,隋唐时期的友好交往更为密切。日本文化中深深的渗透着中华文明尤其是唐代文明的影子。如:政治制度、文字、钱币、平城京平面图、古建筑、和服、茶道、围棋等。

(2)鉴真东渡(民间):

教师导语:我们说文化交流是双向,在日本官方大量派出遣唐使的同时,我国民间也有不少志士仁人东渡扶桑,讲经弘法,主动搭建起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比如玄宗时期的高僧鉴真大师。

材料十二:本校王志江老师友情录制的《鉴真东渡》故事音频;鉴真东渡图片及东渡路线图(投影图片)

问题十:请同学们通过故事与评价体会一下,鉴真身上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他在日本为什么受到如此崇高的礼遇?

教师归纳:(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点拨归纳鉴真的品质(从55岁、66岁、11年六次东渡、实现诺言、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对弘扬佛教的执著追求,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勇气等)。

教师归纳:鉴真的到来受到了日本极大的欢迎,是日本佛教界的一大盛事。日本天皇又把亲王的旧宅送给鉴真,让他在此新建了一座寺院,这就是现在奈良的唐招提寺。可见,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地位非常

高。(看评价)能否说说有哪些卓越的成就?

材料十四:唐招提寺图片、郭沫若的评价(投影图片材料)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对鉴真的评价 “禅光耀百倍,戒月照千乡”——日本人民对鉴真的评价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

教师归纳:老师也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双目失明的鉴真凭借惊人的记忆通过耳听的方式帮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经,又用舌尝的方式为日本修正了药典,并治好了病危的光明皇太后的病。他还把中国的书法、建筑艺术等带到了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如果你对鉴真东渡感兴趣,不妨去看看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

四、民族政策及外交政策实施的影响:

问题十一:那么,最后我们来看板书。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否说说唐朝为什么如此吸引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与之交往呢?

师生共同归纳:

唐朝的国家统一、政权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发达为对外开放的政策奠定了基础。开明的民族政策大大加强了与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边疆的繁荣稳定及民族融合,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得多元文化不断交融,也使得唐朝经济、文化等也更为繁荣,说明对外开放的作用是双向的。

(讨论结果灵活把握,重点突出基础、影响。)

五、课堂总结:

教师归纳:总结13、14、15课,我们不难看到正因唐朝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才使得今天的我们在回望1300多年前的历史时,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盛唐之风,震撼于唐人阔大而雄浑的眼界、自信开放的胸襟与见识。唐朝不愧为中国古代最辉煌灿烂的一个篇章!

第五篇: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同时对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也要做一些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阅读与分析材料的能力,学会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创造情景,在过程中形成感悟;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的鼎盛,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体会到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到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维护统一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本课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讲述了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因为本课重点在于讲“兴”。而汉武帝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都让汉朝达到了顶峰。由此我们确定本课的重点子目是“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大一统”的含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一个观点。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这些在认识上是有些难度的,内容上比较抽象,不便学生理解。

三、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导学法、讲解法、讨论法等力图达到学、思、练的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看《汉武大帝》及《大汉天子》的剧照,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引发思考。

2、讲授新课(1)文景之治

(课件展示)“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羊。”——《汉书·食货志》

(学生概括)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这种形势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秦的暴政、连年战乱

(对比思考)假如你是汉初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阅读归纳)汉文帝、景帝(前180—前141)时的主要措施(找出关键词)——奖励农桑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对比分析)秦始皇修阿房宫,骊山陵与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停建露台(P62动脑筋)——“成于勤俭败于奢”

(小结过渡)文景两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结果,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结合书本介绍由于国内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粮食/串钱的绳子),史称“文景之治”。

而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2)汉武帝的大一统

(思考)那么,汉武帝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呢?——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结合小字部分)

(说明)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叫“大一统”,这是古人的说法。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

(思考)那么,汉武帝从哪些方面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呢?——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1、政治:削弱诸侯国割据势力

(课件展示)“梁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地。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招延四方豪俊之士,每入朝,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

(思考)汉武帝时期诸侯国问题面临一种什么形势? 组织学生讨论为汉武帝出谋划策,投影展示:削弱诸侯国示意图,设疑:推恩令的巧妙之处?

(评价)进一步削弱诸侯国割据势力,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课件展示)汉武帝:爱卿,近来天下可太平?大臣:启奏陛下,现在有些人整天说三道四,批评您的政策,指责中央,这样下去,恐怕对国家不利。

汉武帝:爱卿说得有理啊。那么爱卿可否给朕出个主意,看看究竟该用什么思想来统治才可永葆江山呢?是法家的、道家的、还是儒家的思想呢?

(学生活动)表演历史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物:汉武帝(学生A)

法家(学生B)

道家(学生C)

儒家(学生D)

(分析)董仲舒所推崇的“儒术”是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

(思考)为什么汉武帝会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要实现政治上的一统,就需要实行思想上的统一。汉初,诸子百家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汉武帝时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过渡)我们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把儒家学说提升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那么汉武帝又是如何推行儒家思想的呢?

(课件展示)“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说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对比)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总结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3)东汉的统治

(过渡)大一统的汉朝不仅包括西汉,还包括东汉,那么,东汉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由谁建立起来的,东汉的历史是怎样发展的?组织学生自学,简要介绍东汉的统治情况。

六、课堂小结

至此为止汉朝的历史结束,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开始,为巩固统治,汉高祖及他的子孙都实行了修养生息的政策,恢复了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也为汉武帝的大一统提供了前提,汉武帝削弱诸侯国,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完成了大一统,这是继秦大一统的局面之后,汉朝又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局面。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百余年后,西汉逐渐走向衰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不久,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帝刘秀称帝,史称东汉。

七、布置作业

活动与探究: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八、板书设计

一、文景之治

原因

措施

影响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原因

措施(政治、思想)意义

三、东汉的统治

九、教学反思

大一统的汉朝

下载《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朝的中外交流》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教与学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2、过程与方法 自学和分组......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授课人:韩士芳 初一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教学内容: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西汉和东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中外交流舞会商业策划书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 中外交流舞会 赞 助 宣 传 方 案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 中外交流舞会商业策划书 一.致赞助商: 尊敬的商家: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有兴趣了解 “中外交......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13

    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课标分析: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它为西汉的鼎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汉武帝......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最终五篇)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

    《中外民俗》教案

    《中外民俗》教案目录 第1章民俗概述 1.1 民俗的定义及分类 1.2 民俗的基本特征 1.3 民俗的社会功能 1.4 民俗的形成 1.5 民俗与旅游 第2章服饰民俗 2.1 服饰民俗概述 2.2......

    第15课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第15课 民族团结与中外交流 市八初级中学 季红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及唐朝民族政策概况;知道唐朝对外交往概况和中日交流的史实。理解唐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