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21: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第一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城关中学音乐组 代虹

转眼我已经在城关中学教学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我收获很多,碰到了很多困难,遇到很多可爱类型的孩子,有的闪闪惹人爱,有的调皮的让你无奈,而有的真的让你想死的心都有……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学生,才有了我们多彩的校园。和这在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点缀纷繁!应该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有了工作本身就是快乐,幸福的。我们应该享受这份快乐,珍惜这份幸福。用感恩的心快乐的去工作去奉献。即使多舛的命运给你带来苦难,带来绝望,但我们仍要心怀感恩。一个人学会了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世界的主宰―――人,更要充满感恩之情。一颗感恩的心,化干戈为玉帛,一颗感恩的心,化腐朽为神奇;一颗感恩的心,化冰峰为春暖。人生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阳光雨露。心怀感恩,就能回报社会,报答自然。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

作为一名教师,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敬业。因为我们拥有着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我们的信念!每个人的心灵之花就会绽放最美丽的笑颜,我们的世界才会越变越美好!其实,奉献对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种善良,收获友爱;播种希望,收获未来。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如今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通过我校师德建设的学习和探讨,是我懂得: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的导航灯。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以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音乐的学习就是以学生为本,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可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这样不仅可以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但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学生的音乐兴趣、潜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是不一样的,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也不一样。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能以同一标准去对待学生,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的差异,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把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学,让他们享受音乐的乐趣。

总之,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第二篇: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形象,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从音乐中体验美,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使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所以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光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许多抽象的音符变得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用而用。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节课仅仅依靠课件、视频、录音机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节奏,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感到这堂音乐课是不是谁都能来上,教师的个性,教师吸引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吗?这就是,突然没电了,这课也别上了。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对于学生理解处理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如果单一教学这首歌,相信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上一只小青蛙在歌唱。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要谈度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发展展开《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不弹琴,不范唱,不打节奏,不用小乐器练习拍子,完全依靠课件、录音机,而教师只是一个将这些电子设备联接起来的人,有什么意义,学生是否可以真正从内心情感中体会到这首儿歌的可爱呢?所以,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反复的范唱试唱,教师的丰富情感表现直接感染着学生;学生最喜欢的小乐器打击节奏,还有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边唱边跳边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很快就体会到小青蛙欢快的心情了。

所以说,新授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掩盖住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掩盖住教师的教,学生是和人来学习,不是和机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在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将音乐的美感影响给学生。其次,欣赏课的运用,要内容丰富,要恰当。

当然,音乐课并非都是新授课,欣赏课也占了很大比重,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欣赏课时,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与提示的作用,而当学生达到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体验音乐的美感就有了千差万别,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级《彼得与狼》这一课中,各种乐器的运用是教师拿嘴讲不清楚的,而且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能将每一件乐器都熟练掌握。所以,当比较抽象的欣赏交响乐,配以合适的画面,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帮手。反复欣赏过乐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里面都会出现哪些乐器,之后,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听和看各个乐器在单独演奏的特色与特点,让学生学着分辨,通过听和看还体验乐器的不同点与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验乐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最后,再听,再看,从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最后,可以通过引深,来体验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赏课大可多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未知的知识,从而体验来自于世界知名乐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心情。

因此,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用个人高超的音乐素养来折服学生,让学生欣然地接受你音乐上的造诣,喜欢你的课,才能上好你的课,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助手,仅仅是应教学需要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仅仅是一样比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乐教学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真正做到既使学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又让教师开开心心上好课,不断展示个性,激发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第三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处在艺术和教育的交叉领域,不但要有艺术的本质,更有科学的基础;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个学科。因而,音乐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充分的教学实践来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完成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任务,但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对音乐教育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成果化,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这门学科向着更完善、更成熟的目标发展。关键词:音乐教育;课堂;教材;多元化 一、课内教学的问题

1、“音乐”容量不要太过

音乐课就像语文课,语言及文字解说的还是比较多的,讲到音乐语言、发掘艺术情感的还是比较少的。有那么一些老师上音乐课,他们讲的理论及常识很多,但是给学生用心聆听的机会和时间却非常少;把自己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学生想象的很少;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欣赏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非常浅薄,总是对老师讲的一些知识似懂非懂,最终造成学生感觉音乐课很沉闷,对音乐课没了开始时的热情。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音乐课实际教学中讲解知识与欣赏音乐作品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乃至吃透可以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以至于不会“左耳听、右耳冒”。音乐课不是一个沉闷的讲解课,所以要结合学生的理解层次和水平去逐步欣赏音乐作品。

2、注意运用“教材”不要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此运用教材时不要过死。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加以创新,使得学生能够获得与之相近的、容易理解的知识。

3、注意“教师”定位不能失衡

有许多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教师呢?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4、注意更新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一边是高保真立体声音响、钢琴、家庭音乐教育;而另一边是简易的手提录音机加劣质的教学磁带,还有一个领不到奖金(甚至工资)的音乐老师。一边是歌厅、音乐会、尽情享受;而另一边还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认谱再唱歌,剩余时间听录音。

如此强烈的对比、反差,再加上领导的管理水平与意识,家长们的“务实”,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偏见,还有新闻媒体的导向,足以能把我们的课堂音乐教学挤进可有可无、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进行多元化教学

1、表演进课堂

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择优鼓励。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时,让学生担当相应的角色,可以是童话角色,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种即兴表演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总之,只要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只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引入课堂。

2、创编进课堂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我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大胆迁移。低中年级学生进行自编歌词,自编动作表演等,中高年级学生进行节奏、旋律设计,或者简易词曲创作。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个个兴趣盎然,连平时怕羞、胆小的学生也变得积极了。尽管课在学生的喜悦中划上了句号,但学生的创作欲望还会在课后得到延伸和发展,我也在组织和参与中分享学生的成功和快乐。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在没有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得到了发挥。

3、图画进课堂

音乐和绘画是姐妹艺术,正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可以用图画表达;许多让学生难以想象的事物,可以靠图画再现。《外面的景致多么好》这首歌曲调虽简单,但要真正唱出西藏民族曲调的风格却很难,这时,可以利用一些描绘西藏风光的图片或录象,特别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西藏的辽阔,然后体会这首歌的长音该怎样唱。这样学生就能发自内心地唱好这首歌,并把歌曲的广阔表达出来,而不是“依葫芦画瓢”,数着拍子唱歌曲中长音。如此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4、简笔画进课堂

教师用生动的、形象的简笔画能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歌曲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我也经常鼓励学生用简笔画把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形象描绘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积极地展开想象,把美妙的音乐变成了流动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我鼓励他们说:“你们要大胆些,哪怕只是一条曲线,一个色块,也表达了你们对音乐的理解。”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用绿色表现了广阔田野的勃勃生机,用红色表现热烈欢快的喜庆场面„„艺术是相通的,一幅幅五彩缤纷、显得有些稚气又不失大胆创造力的画从他们手中随着歌声与音乐流淌出来,音乐与色彩相映成趣,图画与音乐融为一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美、表达了美、创造了美。

5、器乐进课堂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吹奏乐器、拉弦乐器,有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将各类乐器引进课堂教学。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自制“土乐器”,比如,一个空易拉罐,几只碗碟或者几块竹片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当然器乐进课堂应该注意不可脱离教材,不可在课堂上自由练习,不可重理论轻实践,不可用同一种要求对待所有学生。

6、实验进课堂

实验不应该成为小学自然课或者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教学的专利,音乐课同样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比如用玻璃杯盛不同刻度的水进行音阶教学实验;将乐音与噪音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体验不同的感受„„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将一些精密仪器搬进课堂,让学生通过波形的变化观察音乐。

同时,音乐也可以容入其他学科的课堂,还可以采取到室外上音乐课,在班级不定期召开小小音乐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创新和搞活课堂,多元化的课堂可以找到音乐教学的新视角。

三、关于学生的自信培养

1、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中肯地分析

通过我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准或其它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我一般明确地告诉他,他在器乐演奏或节奏模仿等方面能够超过别人,鼓励他用其它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

3、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模唱等,都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5、随时巩固学生的自信心

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面对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音乐这门学科,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等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不但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乃至对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而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篇:新课程中音乐教学设计初探

新课程中音乐教学设计初探

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志馨

新课程实施六年以来,音乐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推动了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那些致力于课改研究的、不知疲倦辛勤耕耘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们,能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探索研究中发展,使课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毋庸臵疑的是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那末,究竟怎样进行教学设计能体现以音乐为本、以人为本、以音乐育人的理念呢?下面本人就本着在实施中收获,在校正中前行的规律发表一下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确立合理实际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立课题之后,第一步要制定该课题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根据以下几个条件制定: 第一:《教师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用书》是由音乐教育专家研究制定的,不但具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性,还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是面对大多数学生可接受程度而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本身的教学目标具有高度,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目标的科学界定。

第二:学习音乐的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例如,针对中学生变声期的特点,七年级的唱歌课设计的教学教学目标,要以唱歌为主,通过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技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进入八年级,因为变声比较明显,这时的课堂教学类型要以欣赏课和综合课为主,即便是唱歌教学的教学目标也要设计出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不应把演唱的技能技巧定为具体目标。

第三:教学目标目的要明确,体现知识的认知层面,要囊括新课标的三维层面,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还要体现各学段内容目标。即各段内容标准的四个领域。一是感受与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二是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是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四是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表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无论忽视了那一个,你所确立的教学目标都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二、科学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课题确立了,教学目标严密准确,进行下一个程序就是科学合理重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安排则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一脉相承。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教学内容容量要适度。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有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是多就是少,多时把整堂课弄得满满的,老师忙的不亦乐乎,生怕落下哪一部分,直到听见下课铃响时老师还忙得马不停蹄,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压得学生喘不过起来。少时老师显得过于清静,学生无所世事,课堂气氛也显得松散拖沓。所以教学内容的重组问题,要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容量要科学合理。体现重点和难点的分布。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搭配适度。这节课所选内容要都是比较难掌握的,显然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只有进行对教材内容逐个单元加以理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能体现有利于学生欣赏、歌唱、演奏、创造性的综合活动,使音乐与相关文化相互渗透。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要有机的渗透在音乐活动中,所选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分量要适度,要有利于教学的规范性,还要有利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优化巧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一般教师在撰写教学设计时,都习惯的在教学方法一栏下写上:演示法、讲授法、启发式、情境创设法等等,那么一堂课下来教师哪一方法运用得恰如其分,使师生在教学中融洽交流沟通,少走弯路呢?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绿色家园》时,一个导入环节前后两次教学方法的不同设计,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一个是费了很大劲摄制的几组打扫卫生的情景,要说明的是环保问题,再通过环保进入《九寨沟音画》的音乐,改动之后便是先播放有关九寨沟由容中尔甲演唱的《神奇的九寨》的歌曲,生动直接的把学生带到了九寨沟音乐境地。显然,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其教学效果会截然不一样。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它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少走弯路。采用的教学方法一定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结构,否则,产生的教学效果就会被动或尴尬。特别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问题更应谨慎,多媒体的优势是视听结合,声像统一,直观生动,信息量大。但有很多老师往往过分运用,一统课堂,好像老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播放者,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体现关注学生,关注音乐,即贯彻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本、以为音乐本的新理念。教师要深入领会课标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学守法,树立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

四、合理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音乐教学新的主渠道,那么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学生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音乐的殿堂里徜徉。因此,新课标强调出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时,首先要立足教学目标,针对重组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最佳的教学氛围,做好教学节奏的设计,做到张弛有度。不断用生动有趣的方法组织教学,引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设计出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教师要在第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上强调音乐情感的体验,并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让学生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其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场上的创造性的有效发挥。俗话说得好,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相当于音乐家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如果音乐家的一度创作再好,没有音乐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的二度创作也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思想艺术内涵。同理音乐老师课堂教学也如此,教育界名人曾经说过,教师是天才的演员,那么,音乐教师则号称帝王艺术的传播者更具有崇高的使命。与此同时还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所以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全过程的活动中。只有聆听,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对音乐作品加深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

2、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3、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喜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4、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不容忽视,应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让整个课堂的教学,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趣,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深入学习课标,领会精神实质,搞好教材分析,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教学目标,科学合理重组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教学行为,特别是在新课改进行若干年后的今天,一些老师还不知教什么,怎么教,对教材把握不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说明问题或陈旧,教学过程混乱的教学现象必须给予重视。

以上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初探,实在粗浅,还有待向音乐教育同行们学习,提高自我教育教学能力,发现和解决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五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随着“课改”在常规教学中的开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关注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部分老师已经在这方面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过于重视多媒体的材料展示,而忽视了教师自身技术素质及教学能力的体现,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新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 小学音乐课

正确应用

引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充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何谓多媒体音乐课

多媒体音乐课,即指“多种电教多媒体组合优化的音乐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音乐课”。尤其是后者,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具有突破时空的局限,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1、德育、美育作用。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组合、融入,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看与听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体验。

2、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状况。教者可通过多媒体在课前或课后制作好谱列,上课时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谱例和音响,有的课程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音视频)结合演示授课。并通过音响感受择选出最佳效果。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

三、音乐课中多媒体应用的一些误区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机械性。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究以情动人,因而它需要音乐教师的情绪投入,并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胜任的。有的音乐教师却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一节课所涵含的文化面越广,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教具越多,就越能显示出教师思路的新颖和教学水平的高超,于是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调研课,或者评优课,课堂上几乎都有电教媒体,而且更换频繁,看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节音乐公开课,课题为《小乌鸦爱妈妈》,由于歌曲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就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学生津津有味地一会儿看动画片、欣赏图片,一会儿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角色表演等等,这样的课,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只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的吗?我不由大惑:为什么一定要用多媒体?又有表演和创作?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画面,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去仔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学生又哪来表演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课后询问这位教师,她说:“这是公开课,要有教学形式的创新,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呀!”恍然大悟,原来她把新课程改革仅仅理解为在传统教学手段上加入多媒体,仅仅理解为教学形式的创新!

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 首先、一定要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

1、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进入教学艺术境界,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抛弃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的错误倾向。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学媒体必须依靠教师精心设计,操作,才能发挥它的效能,它是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工作的。

2、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他在课例点评中强调:“要适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师不要忘记自身教学能力的体现,不要完全借助音响;教师教学语言在逐步散色,脱离了与学生交流情感的过程。师生对话很有必要,人—机对话代替不了人—人对话。作为情感教育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五年级第九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对歌曲旋律也许略知一二,但对于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于是我将台湾的地理﹑风土人情及澎湖湾的美丽风光等录象资料做进了课件,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画面了解宝岛台湾的人与景,并且结合教师精心组织的语言导入本课课题。在让学生欣赏澎湖湾风光的时候,我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进行声情并茂的现场范唱,而不是让他们听磁带里的范唱。当时,我发现同学们似乎被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感染,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基于这是一首来自台湾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热爱祖国,为祖国大一统事业祝福!我让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从现在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看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豪情壮语,我也被感动了。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我的中国心》结束课堂,课堂顿时被浓浓的爱国情包围着,每个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其次、要分辨主体与辅助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只能起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著名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也曾告之我们:“教师应当把握住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只作为音乐课堂的辅助工具,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象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教学质量。例如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教师上课不停地按键边放边讲,成了一个“解说员”这不仅以计算机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而且改变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

再次、使用多媒体要服从教学实际需要,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为教学媒体而教学媒体,而是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音乐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宾夺主。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第一册第7课欣赏曲《小青蛙》中,我设计了小青蛙、荷叶、月亮、狂风、暴雨、公鸡等不同形象。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又根据音乐力度的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地展现了故事的起始、经过和结果,学生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确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方法,来达到辅助教学,获得实效的最终目的。最后、要认清优势与局限的关系

选择制作多媒体时要从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那些符合教学上实用,内容上正确,形式上美观,制作上经济,手法上创新等要求的多媒体,以实现整体优化的目标。比如,第三册“音的高低”一课,学生最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来。在教学中,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讲解交给了《音乐殿堂》来完成。软件中有一个活泼有趣的卡通小精灵,就是他带领孩子们畅游音乐的宫殿。打开“知识的宫殿”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间布置得较为凌乱的卡通房间,小精灵告诉我们:这间屋子里放的都是与音乐有关的物品。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点击了放在暖炉上的一个娃娃,这是娃娃一边向上跳,一边讲解什么样的音是高音,并用女声尖叫声为例子,既生动又形象:点击了放在暖炉下的一个娃娃,他一边向下跳,一边讲解,并以大提琴浑厚的低音效果来示范。学生在学习时有如看动画片,兴致十分高。演示结束后,学生能很快并且准确回答“高音”与“低音”的概念。优秀的媒体教学作品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更需要优秀的二维动画片、三维形象美工制作人员,需要高配置的电脑与大型制作软件。可以这样说:需要各种非常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由于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基层学校无法实现大家理想中课件的各种表达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考察市场上已有的教育软件着手,认清优势和局限的关系,将其对学习活动极具价值的部分引入教学活动,各取所长,整体优化。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⑴《音乐课程标准》 ⑵《中小学音乐教育》 ⑶《中国音乐教育》

下载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音乐是幸福的音符,是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灵丹,是事半功倍的催化剂。在当今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全面发展学生,音乐教学就尤为重要。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司荣秋 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

    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 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仍然是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器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竖笛的优点......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教学仍然是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器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

    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音乐教学中的困惑 花海中学 梁国平今天,我想把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一些粗浅的想法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困惑一:音乐欣赏课怎么上? 我们又该怎样让学生学会......

    浅谈如何音乐教学中创新(精选五篇)

    浅谈如何音乐教学中创新 汨罗市城郊乡双塘小学 刘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听觉、感受、联想、想......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

    音乐教学中的语言美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语言美 音乐的教学过程是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的语言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若在音乐中没有优美、形象生动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