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在大多数人的思想里,语文可能没有数学那么有系统,也不像英语那样在现代社会为人所迫切需求。很早就有人认为人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可能视而不见,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也可能浑然不察。
其实,语文正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语文作为基础,就无法理解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此外,语文也是一门很有体系的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就包括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及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
作为刚刚步入小学语文教师行业的我来说,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尚浅,但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我就围绕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二方面来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语文教学实践包括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我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基础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依靠教师的备课以及所选择的上课教学方式了。
一、语文教学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儿童学习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甚至是所有教学形式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对汉字的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怎样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这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会考虑的问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接触到了一位从事直映教育的老师,从中我初步了解到了直映认字这一部分,直映认字让我对低龄儿童的识字写字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直映认字是把最常用的2000个汉字以不重复、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原则组成词语,又给每个词配上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用图来提示词语的读音,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图词对应,使汉字伴着图画直接映射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学起来更轻松快速。
如果说直映认字这种要求学生通过直接记忆直观形象的图形来联想汉字的教学方式是成功的,但它跳过了笔画、偏旁和拼音的学习,所以它也是有缺陷的。笔画、偏旁、拼音这些毕竟是基础。因此,我觉得将直映认字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才是最优的教学方式。
(二)写作教学
苏教版教材上的习作安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求变化清晰。低年级强调长短线之分,长线安排主要强调阅读的积累和在积累基础上的表达,短线安排则是老师常说的小练笔。中年级的习作话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过多的禁忌和限制,给学生铺展了更加广阔的写作空间,还提供与学生语言水平比较接近的“例文”,让学生模仿并从中领悟写法。到了高年级,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习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变化,在“观察和积累”和表达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对于写作教学,我觉得就像造楼一样,老师是施工员,监督学生完工并在其中作适当指导,而学生是兼工程师与造楼者为一体的人。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老师不能强加于他们的,只有建造自己想要的房子,造出来的房子才是牢固的,才是充满爱与温暖的。
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听命”于学生。就像苏教版习作安排里的要求所说的:要善于抓住客观世界里学生愿写、想写、乐写的“物”,然后通过话题设计撩拨起学生的“情”,再以 “情”牵动倾吐思路,诉诸于语言文字。
二、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实践包括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我主要就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要想达到较优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是关键,而教学设计又是离不开老师的备课的。
我始终认为,语文是百科知识的大融合,而老师不是百科全书,因此必须依靠百科全书,必须做好备课工作。而在备课过程中,看教材与读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钻研教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总体布局,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悟性。朗读课文又是把握课文的基础,教师要先把课文读“活”,才能在课上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中的世界,学生也会被老师的深情朗读所感动,所折服。
教学设计还包括写教案。我以前一直觉得写教案就是要把教师要讲的每句话都写下来,以及设想学生的每种回答并作出预备的回应。在见习阶段我曾上过一节课,备课写教案时,教案虽然是不规范的,却是非常具体的,几乎把我要在课上讲的每句话都写了下来,并作出不同的记号。这样做对于新老师来说,应该是踏实与认真的表现,可是随着上课经验的积累,我觉得更好的备课及教案形式应该是像于永正老师所说的“备课于心”。当然,为了使每堂课都达到“出新”的效果,还是应该根据现实因素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和资料还是应该在书本上和备课本上做好记录;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大家一起解决的问题,还是应该自己先回答一遍。
总之,教学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利于教学出发。
当然,上好一节课,仅仅会备课,会写教案是远远不够的。那就用于永正老师的话来勉励自己吧!
“上好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那么,你就成功了。”
第二篇: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语文教学贵在“四重”
润城小学 赵伟平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动人的诗篇、精美的文章;语文是悦耳的吟诵、激情的演讲;语文是得体的表达,通畅的交流;语文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教近十年来,语文走进了我的生活世界,走进了我的精神家园,因此,我在不断地为自己挚爱的语文事业反思与实践着。
当前,语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积弊重重,众所周知。我依托教材,经过数年教学实践,重新思考语文课的教学,总结出语文教学贵在“四重”。
一、学习语文,重教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方法。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就要掌握构成这个工具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工具的“听、读、说、写、书”的基本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教给方法就成了学生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比如,学习每课的生字时,不一一讲解,而让学生畅所欲言,这课中你觉得最重要的字是什么,最容易写错的是哪个,最容易记忆的又是谁,应该怎么记。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当然识字的效果不亚于教师的逐一分析。随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我们也应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自己归纳本课易错的读音有几个,本课易错的字是哪几个,本课的形声字有几个,本课中哪些字是形近字,容易混淆。日久天长,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不仅提高了,而且经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效果要比老师反复强调深刻得多。然而,尽管我们想的很细致,但是学生第一次写错的字,在以后的书写中仍然会屡屡亮起红灯,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字专项纪录本,经常翻看,时时提醒。1
如果觉的错字本不好保存,就让学生记在生字表中,这样更容易翻看,每次写字,只要写写这些出错率高的字就可以了,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效果甚佳。对于词语教学,我引导学生总结出的方法是:换词法,拆词法,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等。对于篇的教学,我也引导学生总结了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如叙事文,找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然后用通顺的话连起来。说明文,课文写了相关事物几个方面,然后把这几个内容连起来就可以了。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时时有方法,事事有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功到自然成。
二、学习语文,重教会学生学会积累。
语文新课标十分倡导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期,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诗文到老都不会忘。老舍的儿子舒乙先生曾经说:“等到自己年纪大了。孩提时代在课本上学过的很多东西都忘记了,但唯独背诵过的一些古诗词耳熟能详,由此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性格与修养,更是如影随形般地跟随人的一生。”因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大量诵读经典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天天诵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录音跟读、游戏唱读、个性领读、竞赛比读等多种形式,辅之以故事激趣、激励表彰、家校协同等措施,让学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保持持久的诵读积极性。
1.精选内容。诵读经典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延续时间长,值得诵读的诗文浩翰如烟,需好中选优。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需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2.抓住时机。诵读贵在坚持。学生在校时间非常宝贵,我每天抓住三个时段的时间坚持诵读:一是每天早上到校还未上课前的几分钟,每天轮流由语文小组长将背诵的内容事先抄在小黑板上,早上学生一到校即可诵读。学生神清气爽,摇头晃脑地背上一段,自然事半功倍。第二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的三、五分钟,由科代表带领大家齐读数遍。第三是每天晚上挤10-20分钟将当天诵读的内容加以巩固复习,读至会背。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以后不用老师提醒,小干部们会把每天的诵读安排得井井有条。除了每天诵读之外,每周还有专门一节经典诵读课,对一周来诵读的内容加以整理复习。
3.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经典时同样见效。著名学者傅璇宗曾说:“我小的时候,也曾在父亲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文,虽然当时不解其意,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发现那些东西已渐渐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经典诗文本身就意蕴丰厚,许多古诗词意境优美,只可意会不可描述;许多典籍古文言简意丰,详细讲解反显深奥,不如不讲,让学生自读自悟。许多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历练,学生会在某一天对经典幡然醒悟,感触于心。
(二)大量阅读
除了诵读经典诗文外,我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篇。
1.自由阅读。每学期教师推荐书目,学生自己确定本学期的应读书目。如一二年级以带拼音的辅助读物为主,内容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如《新编儿歌365夜》、《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三四年级引导学生阅读不带拼音的读物,内容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科幻小说为主,如《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等。五六年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科普文章、人物传记等,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自由阅读以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主,引导学生建立阅读记录本,记录好词佳句,概述主要内容、抒写感想体会,评点作品人物等,学生自由记录。时间一长,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就“硕果累累”了,我又通过多元评价、定期展览等让学生见证阅读足迹,分享阅读成果。
2.“主题”阅读。具体做法是 “主题阅读”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如学习了《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课文,确定本周的阅读主题为“神话故事”;二是根据学校、班级,学生拥有的图书及其它活动确定主题,如结合母亲节活动开展“感悟亲情”的主题阅读,也可以以作者或某一部作品为主题展开阅读。
三、学习语文,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课标中,把“发展思维”列入了学生要获得的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我们要通过学习语文,使儿童聪明起来,书读得越多越聪明,而智慧是要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的。有人把数学称为思维的体操,这是因为数学中有大量思维的方法、技巧;那么语文应该是思维的全能运动,因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经受着全方位的多层面的锤炼,字、词、句、段、篇与听、读、说、写、书的学习过程,无不同时包含着思维的过程。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有意识的进行一些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有的同学说这是一条蚯蚓,有的同学说这是水面的波纹,有的说这是一座座小山峰,有一个同学说,这是一条方便面,有一个学生最有意思,他说是妈妈头上的卷发……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想象的翅膀放飞了,我让学生从想一句到仿一篇,比如学了《秋天》这首诗歌,就让学生根据课文自己编一首小诗。为了防止学生有畏难情绪,我告诉学生,编的不好没关系,只要是自己的作品,那就是了不起的,伟大的,凡是著名作家都是从无名小卒成长起来的。不怕写不好,就怕你不敢。于是,学生个个摇头晃脑,一首首稚嫩的诗歌就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2、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最后”说一句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这个动作如果发生在教室里,你会怎么说?我们走出教室,来到校
园,你又会怎么说?迈出校门,来到广阔的社会,又会发生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他们七嘴八舌“来到公园,我会——”“来到电影院,我会——”等。这样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教给了学生扩散思维的方法。
另外,我认为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顺序思维、完整思维能力。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深刻。
四、学习语文,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以人为本,语文教学也应德育先行。而每篇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篇篇都是精品,都从一个角度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启迪着学生的智慧,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年龄小,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要让他们空白的心灵丰富起来。21世纪的孩子环境优越,生活富足,但是心里却有很多的缺陷。思想是行为的动力,只有内因起了变化,学生身上无穷的潜力才能像火山一样爆发。
“四重”语文教学遵循了母语教学的规律,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给学生授之以“渔”,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语文学习与积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能自己学好语文。我在三尺教坛勤奋地耕耘着,努力去做一轮太阳,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尽显自己的光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揣着教育改革的热情,带着不断探究的心理,去放飞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让我们满怀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信心,迎接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曙光!
第三篇: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现在,许多的教育刊物都在探讨创新,各级各类的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不断地推出各种所谓“创新教学优质课”,与此相关的音像制品也不少。这充分说明“创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教科书·新教材·语文·说明)。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著变化的时候,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
当前的语文教学是较为死板的,缺少激情,缺少活力。制约语文课堂教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填鸭式”、“封闭式”、“强受式”和“分析式”教学,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一、如果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学习语文有什么用?”有学生用这种怀疑的口吻问我这个问题。我无以回答。我总觉得,以有用无用来评价语文,实在是难以看出有多少合适的答案。
论考试得分,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得直接。论学习热情,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会外语已经成为某些招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效率,语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它如细雨润物般的耐心已经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适应。语文当真这样“没用”?我心的确难平,为自己有职业,更为了语文。人必须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
如果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语文的确是有很多不和时宜。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境界,语文学习的确也只能是味同嚼蜡。熟记再多的作家的名字而不去读书知人,记忆在大脑里的概念除了能给你在考试时换来可怜的几分和装点一下自己谈吐外,确是没有什么用处。在探求未知世界上,语文总是被多次质问:你有什么用? 但是,你的世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心灵世界。如果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这种时候,我才会很自信地说:学习语文吧,它会给你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关乎心灵的世界。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现在语文课教师口若悬河,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观众感到愉悦、才轻松善谈。我们的教师大多是传统的教法,拿起书在讲台上讲,类似一种打针注射式的教学,学生不喜欢,只有消极抵抗。这个责任不在学生,比方说开演唱会,观众不愿听,难道能怪观众吗?上《宋定伯捉鬼》时,我让同学们评论,大胆质疑。果然有同学说:“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能怎样战胜鬼,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很老实很善良的鬼,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却被人所骗,将人背了一路,没想到遭人暗算,被弄死,卖掉,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落。”气氛宽松了,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01年10月30日《中国青年报》头版文章《福州小学生质疑〈语文〉课本》,我觉得这类事在我们中国是很难得的,这位老师给学生创造大胆质疑的宽松环境值得我崇敬。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森林,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正是这样一座森林,这样的森林滋润着你的呼吸,联结你的心灵世界。走近这片森林吧,成为森林的主人;扩张这样的森林吧,让自己的灵魂充满绿色。”
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只习惯于老师讲的单向活动;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开始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方法失去了信心。我觉得,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做法是要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明白了这一点,既摆正了教材的位置,也确立了自己的位置,范文不过是个例子罢了。
在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先不做任何评价,让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以评论家眼光谈了十多点,如结构,选材,抒情等方面。可以说,凡是老师一般能讲到的地方他们几乎都说到了,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还提到了这篇文章的多处不足。一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出现用词上的重复是不应该的,作为名家名篇是应该避免的,在倒数第二段中,赞美志愿军战士时写到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其中‘美丽和宽广’这个短语与开头第三段中‘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中的词语重复”。另一位同学说:“文章开头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这‘东西’两个字用的不妥当,‘东西’一般指的是物,从全文看,感动作者的是诸多的事而不是物,所以应该改为‘事情’”。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敢于质疑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种思考的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没有批评家的眼光,就象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
三、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方法。我看过很多的观摩课,其中不乏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可有许多课,教师为了“创新”,整堂课花样百出,看起来形式新颖,也很热闹,但细细地探究一下,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并不等于学生创新,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所以他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是有好处的。在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我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创新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包括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但学习都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是为了创新!而一切在别人的安排下,只跟着别人花样繁多的指导就可以顺利得到一切,这样的学生何用创新?何来创新?何言创新?要培养学生创新,必须先使学生主动起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创新就是空谈,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才能在知识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还学生“随心所欲”(拉伯雷语)的自由,不压抑、扼杀其创造天性,创新说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四、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重视点滴的积累。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重视点滴的积累,一节课就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了。对于要几节课才能完成的课文,可定出不同的目标分别在不同的课堂上解决。如《祝福》第一课时理清情节,第二课时分析人物,第三课时分析环境的作用。《荷塘月色》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景中饱含的情,《我与地坛》中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米洛斯的维纳斯》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灯》让学生会用象征手法,《雷雨》理解戏剧冲突„„
五、希望我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革命。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随便拾取一颗,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到杜威的“五环节”(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在教学原则的旗帜下,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要么组织讨论,要么进行辩论,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变成创作间,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变成师生间唇枪舌剑的战场„„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换取“满园春色”。
钱理群先生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应该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虽然在一节课中不可能使某种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但这也说明更不能在一节课中去培养多种能力。恨铁不成钢的老师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又不能不成为我们的警言。
第四篇:我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于鹤歆
2007年9月11日至10月20日,我和其他十一名大学生在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高二年级走过了四十天的教育实习生涯。这一个多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我都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吸取了很多经验,并且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感悟,得出了一些我个人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见解、观点。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一、班主任工作方面
四十天的实习班主任工作,让我对班主任这个职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何才能搞好班主任工作呢?一番思索过后,结合我的自身实践体会,我得出两点精要结论:
(一)树立班风
教师自身形象、气质影响学生,要想树立良好的班风,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自身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良好的气质。“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级,也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在我们大四师范专业很流行。在实习期间,我们十二名实习生共同感想就是不同的班主任,班风真的不同,真的是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为此,语文教师若当班主任,头等大事就是为人师表,形象、气质要大方、得体,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让学生心服口服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对老师又敬又爱呢?作为一名语文班主任老师,应做好以下三点:
1.公平。就是说对待班级任何学生都要公平。不分相貌美丑、家庭地位、成绩好坏,一律一视同仁。试想,一个奖惩、处事不公平的班主任,学生怎么会敬他爱他呢?因此,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
2.课好。一个好的语文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课讲得好,否则学生表面服你,背地里并不服气。课好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为此语文老师要下功夫讲好语文课,为搞好班主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严、松适度。换言之,师生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在课上、在学生犯严重错误时,该严则严;在课下、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和蔼可亲,让学生感到你很平易近人。使学生对班主任又敬又爱。
二、语文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是其重点。因此,搞好语文教学,也就成了语文老师的研究课题和主攻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意识
简单地说,就是在你的头脑中要不断地告诫自己争取讲堂好课,然后付诸行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现代社会,获取资料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图书馆,我们可以到阅览室去查资料并摘抄其中对你有帮助的资料,还可以去网上查看资料,通过点击各种语文教育教学网站,及时获取最新的或者重要资料,简单整理打印出来。把上述资料加工整理,融入你所设计的教学设计中,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
(二)虚心学习,博采众长
作为初入中学的新教师来说,一定要做到虚心学习,向谁学习呢?主要是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这就如同拜师学艺,虽然我们从大学学到不少教育教学理论,但我们唯一缺少的就是实践,从这点上来讲,“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宝贵的而又务实的经验,我们如果能在刚入中学就寻找到这样一位能指引我们方向的“老教师”,那么在日后的教学生涯中将会顺利许多。找到前辈指点经验的同时,多听听他们和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各自好的教学环节、设计、策略等,及时体现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坚持学习,有恒心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恒心的,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取得进步。要想搞好语文教学,亦应如此。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其中势必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有些人会放弃,可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面对的是那么多可爱的孩子,那么多双渴望获取知识的眼睛,面对这样的情景,你忍心安于享乐不思进取吗?做老师是一个良心活!为了那么多双充满向往与活力的眼神,我们也要坚持学习,把最新鲜的、最富有营养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对学生负责。
(四)爱语文,需要激情
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教师队伍中性格各异,有内向也有外向,还有双向。面对这么多风格不同的语文教师,我还是坚持一点,在热爱语文的同时,多增添一些激情吧!作为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如果你拥有激情,同学们也会受到感染,在你充满激情的课堂上,学生们也会活跃起来,激发他们这个年龄段所独有的青春活力,课堂气氛会好很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善动脑筋,自觉创新
做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需要强调的是创新的前提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不可违背规律随意“创新”,那样得不偿失。设计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设计的原因是,语文是一门“大众课”,谁都听得懂,谁也都能讲,听懂的难讲,因为要讲好是有很大难度的,要求高,压力大。为此,我们应善于学习、分析、研究,找出自己独特之处,坚持学习,常做常新,从整体体悟,从多角度引导,例如历史、政治、地理、哲学等角度,激发学生兴趣,与时俱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融入课堂,从古典中发现现代美,培养学生兴趣。
(六)写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应在每一节课后对自己所讲课的内容、程序、课堂互动、课外拓展、时间分配等环节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找出缺点漏洞,查缺补漏,吸取教训,以便于提升下节课的教学水平。我觉得最好写在一个专门的工作日记本上,即使没时间写的时候,也应把课堂教学过程在脑中过滤一遍,记在心里,吸收经验教训,不断进步。
(七)调整心态
从容、平和、充实。做个会生活的语文教师是绝不会让自己感到累的。生活就像文学一样,是充满艺术的,生活的艺术就在于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语文老师应给自己解压,调整心态,抓住重点,提高效率,让自己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工作、学习、生活。
以上是我在大学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心得、观点,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若如愿以偿,我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争取为祖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中学生!
第五篇:我的中职语文教学观
我的中职语文教学观
摘 要: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学把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阅读理解和应用文写作等当作中职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这是一种狭隘的中职语文教学观。中职语文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把课堂生活与现实联系起来,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挖掘校本文化素材,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现代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观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颁布)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多方面需要。指导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多多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要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积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应该把文章中文学思想、文化内涵、道德熏陶、美学教育以及情感教育等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中职大语文教学观。狭隘的中职语文教学只能算是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就像专家提出的中职大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中职语文教学。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大力倡导和推行中职大语文教学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语文教学是兴趣教学
由于中职语文教学无论在教学目标还是在课时安排上,都与普通高中有很多不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实用语文的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语文在中职教学中也不再是核心科目,而是要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所以长期以来,作为文化基础科的语文向来不被中职学生重视。不要说让学生课外花时间去学习,就是在课堂上,除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学生感兴趣外,其他大部分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提不起兴趣。上课昏昏欲睡,如同煎熬。我在从事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要让中职生喜欢语文,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动脑筋,花大力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身心愉悦的去学习语文,才不会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负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二、中职语文教学是后初中语文教学
众所周知,中职生的基础差,有的学生在汉字书写、汉语拼音等方面的能力都还欠缺,更别提阅读理解能力了。中职语文教育要提高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和运用语文的各种能力,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中职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其实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总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耐心、保持平常心、不要急功近利。应因势利导,使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得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加强。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也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两者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培养目标,并且人文素养也应该做为这个目标的重要内容。
于漪老师说过,“说到底,教育是培养人的,当今的中国教育当然是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①“中学生是十分宝贵的潜在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类作出贡献,就应该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时,十分重要的是要加强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②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职业学校的有部分学生在这些领域出现的问题不少。国家意识,理想信念、公民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等都严重缺失。面对当今社会种种思潮的思想冲击、浸染,面对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思想,中职学生往往缺乏判断力,照单全收,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这对中职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严重影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的教育,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对诚信做人,环保责任,珍爱生命等方面更应该注重培养。这也应该是学生所必需的精神养料。
“中华民族文化的琼浆,醍醐对青少年而言是他们精神世界立‘根’树‘魂’的根本”。③语文学科具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天然优势,而我们的职校生在这些方面是非常需要得到提高的,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能够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责任,把我们职业学校学生打造成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都达到一定境界的社会个体。如在《五则》教学中,我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组织学生讨论“在现实社会中,有见利忘义的人;有见风使舵、委曲求全的人;有明哲保身、只图自保的人;有坚持原则,备受打击的人。在真理和正义、利益与诱惑面前,你将交出怎样一份答卷?”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教学中,结合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人生态度,与学生一起来谈谈对人生的理解和看法,特别是在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应该怎样把握人生,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中职语文教学要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生学习专业、职业就业的特点应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还应该多去熟悉学生的专业,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因素,注重增加讲解与职业专业相关的语文知识,体现“语文为职业服务”的思想。例如:在教学中,口语训练可以与学生求职、应聘联系起来,模拟招聘情景,让学生去参加普通话的训练与考级,把学生带到图书馆让他去选择一学期自己要读的书。我在汽修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曾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汽车保养服务情景,让学生对客户介绍汽车基本的保养知识。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五、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由“封闭的小课堂”转向“生活的大舞台”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所以语文教学的空间更容易扩大。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应该参与到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张孝纯提倡: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此一来,就能克服局限于书本的传统教学的弊端,也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丰富多彩,领略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六、中职语文教学要挖掘校本文化素材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环境。校园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宝藏,值得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引导中职生进行开采。如学校经常变更的公告栏上的内容,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素材;学校的板报、各种提示牌、标语、各种楼房的名称,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等,无不蕴藏着语文元素,可以为语文教学所用;在学校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新闻,也可以用来作为语文外延教学的补充。
中职语文教学的空间是广阔的。中职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从狭隘的中职语文教学观中走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引进中职语文教学中来,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现代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漪.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J].语文学习,2005,1:3-4.(作者单位:广西桂林荔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