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观

时间:2019-05-13 03: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教学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教学观》。

第一篇:我的教学观

我的教学观

——浅谈学生的培养与转化

摘要: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怎样教,能让学生的潜力最大的发挥;育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应该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地教育教学工作与总结过程中,不断思考,实践尝试,有了一些感受,希望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学生培养

情感纽带

教育

作为普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已经七年的时间,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很多的想法,也做了一些尝试。在每一次的教学难题的解决、还是学生事情的处理,心里边也有不少想法与感叹。每一次,我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事情记载在心底,作为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教学工作反思类的札记也伴随我七年。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这三年,我感受颇深。

现在就把我这几年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也许这些想法显得肤浅与不成熟,但我也想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与大家真心交流,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更加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一、了解学生,为学生的培养奠基

作为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

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就意味着很多是留守儿童,由于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难免会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缺失,而我们的教育要触及孩子灵魂,教育的功效才会最大化。由于孩子情感的缺失,情感纽带脆弱,所以想利用情感打通通向学生灵魂的道路,就十分困难,往往表现出来就是教师教育很久,学生却是无动于衷。这时教师哦如果对学生了解的比较透彻,就可以很快找到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就抓住了学生“脉门”。深入了解学生的背景,使我们教育成败的关键点。

二、分层教学,促进发展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抓住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相互的转化,这使中等生想优生转化、后进生相中的生转化成为可能。对于初中这个阶段来讲,保优、促优、稳中以及转差不是一个教师或者班主任之力能解决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有计划地对提升对象施加外力,更需要整个班级同行的通力合作,需要学校搭台子。

在促进学生转化的过程中,要选目的性地选好转化对象,认真分析学生已有成绩,对已选对象每次检测都要进行深入分析,班主任要对其谈话,对其进行思想鼓动,让其找到学习的快乐,上进的乐趣。充分发挥优生在班级中的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对于后进生向中等生转化,要明确目标,对其作业或者检测试题进行跟踪监测,促进其转化。

另者,在后进生向中等生转化、中等生向优生得转化过程中,选择适当时机,让学生感受到成绩提高的快乐体验,之后以适当时机给与展示。这样激发需要转化对象的学习动机和展示的欲望,无论学生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有学习的欲望,转化学生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里,这样完成学生转化的华丽变化。

三、责任,教育成功的翅膀

无论怎样好方法,无论多聪明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责任心,那将是一句空话,前面的优势都将无限趋近于零。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是矛盾的关键之所在。

反之,教师如果有了责任心,就会在不断变化的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的任何行为都会引起教师的思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对于一个学校,只有一个负责的教师团队,学校才会有发展的希望。

七年的的时间,也许太年轻,看法太肤浅。但我一直认为,好的方法是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我也将以我校老同行为师,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对职业坚守的责任!

参考书目:

1.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加涅等著,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06月 3.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安德森等编著,皮连生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修订版

4.学习心理学:面向教育的取向(第三版),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01月

第二篇:我的教学观

我的教学观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数学知识原理、数学符号语言等本身就蕴涵着简约之美。简约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约背后不仅是大气、精要,还是深刻、智慧,更是超越。

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教学之路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回顾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个历程,老一辈的专家们在追求数学教学简约化的道路上早已进行过深入的探索,比如刘德武老师的“生活化数学”,翟裕康老师的“四了”教学法等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谈到教学观,我个人也比较提倡简约教学,加之有专家们的前瞻性引领,我也由此投入到了研究当中,多年来曾数次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和同行们的共同研究下,我们数学学科组决定以“简约数学”为学科教学特色和研究方向,并开始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在探索之路上我们有很多的收获,当然也有很多困惑和需要反复琢磨的地方,希望通过两年高研班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研究的方向,并能在导师的引领下更深入的探究简约式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近几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对简约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简约教学的立足点

很长一段时间,数学课堂承载了过多的额外任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看点”,在例题与习题上大做文章,挖掘数学本质之外的东西,人为地添加了许多非数学因素:花哨的情境、精美的课件、繁多的环节、形式的合作„„结果是课堂热闹非凡,学生欢天喜地,而效果则大打折扣令人担忧。众所周知,简单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要想教师教得不辛苦,学生学得不痛苦,那就得“简单”地教“简单”地学。简单的教学就是一个遵循自然规律去传授给学生知识不折腾学生的过程。如何直面课改、去粗取精,构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理想课堂,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

二、常态课中看“简约”

1、步入正题慢。精心设计的一个导入看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可是却偏离了学习目标,迟迟说不到重点,为了情境而情境,纯属形式。

2、教学内容多。课堂预设的容量大,教学环节紧,一环压一环,课堂学习犹如走马观花,又似蜻蜓点水,近乎似懂非懂。

3、教学时间紧。40分钟的时间经常不够用,到了课尾要么仓促收场,要么超时拖堂。

4、教学结构散。课堂预设的环节过多,重点不够突出,阶段目标模模糊糊,整堂课下来一盘散杀。

5、习题机械练。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不曾筛选,按部就班,一道接着一道练习。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无重点无目标。

三、简约教学的关注点

简约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更体现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思维训练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约教学关注目标,聚焦有效。它提倡删繁就简,保留本质,寓丰富于简单之中,将深刻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追求简约,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实实在在地经历知识建构、内化和应用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表现自我,和同伴分享快乐,享受数学学习活动的生命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课堂生成更有价值的资源。

四、简约教学的四特征 1.教学内容简单、精练

选材“少而精”,用材“单而丰”。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使每一个材料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2.课堂环节简洁、扎实

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简约课堂教学环节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活动环节要注意层次性,力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逐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3.教学方法简明、巧妙

教学方法要灵活应变,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生活经验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及时进行数学化引领。动手操作时,要毫不留情的砍去价值不高的操作环节,用想像,推理等数学的思考来代替,一定要到非操作不可时再去进行,达到操作不可替代的效果。

4.教学评价简洁、真诚

课堂评价语言要渗透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五、简约教学的三步走

一、从学生入手。弄清学生的认知起点,由此确定教学的现实出发点,弄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从教材入手。根据学生的自身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合理的进行取舍,凸显主干,挖掘简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从教法入手。考虑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各个因素,从改变课堂教学时间结构着手,揣摩教法和学法。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内化和应用过程。

六、简约教学的五方法

1.教学用具的简化。模型、图片、工具等数学用具,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支架。科学、合理地简化数学用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语言表达的简化。丰富的表述虽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事实,掌握数学知识,但适当地简化表述形式,也能减轻学生记忆知识的困扰。

3.人为规定的简化。数学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人为规定,合理地简化这些规定,同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4.教学情境的简化。片面追求情境的表面繁华和热闹,忽视其所应承载的数学思考价值必会让数学学习适得其反。简约而富有实效的数学教学情境,一定是情理交融,重情更重理。

5.教学环节的简化。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去除旁枝末节,逼近主题,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当然,数学内容的简约还有很多途径。我们可以对解题方法进行简约,让学生获得一种一以贯之的学习策略,促进知识迁移;可以调整知识的呈现顺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还可以删减当前难以掌握且用处不大,也不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容,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

七、简约教学的合理性 1.数据中看简约

我曾经对不同学校的学生做过相同的问卷调查,问题很简单:你觉得数学是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有的说数学就是计算,反复的算;有的说数学就是阿拉伯数学;还有的说数学就是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甚至有的孩子会说数学就是一个麻烦接着一个麻烦......面对孩子的回答,我们怎能不去思考,数学到底是什么?我们心中是否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呢?孩子们也许不知道未来的数学是什么,可是我们一定知道,在生活中我们何时会去列一个方程并求解,又何时会去应用一个证明题,还有学了很多年都学不完的奥数题。面对这些,我们是不是也觉得儿童的数学真的不用那么麻烦呢?

2.课标中看简约

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更应该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本,体现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基本精神。小学数学不应该是一场比赛,优胜劣汰。每一个身心发育正常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学好数学,达到标准中所说的目标。我们应该从有利于所有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哪些内容可以简约,哪些内容还不能简约。并以此为线索,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更大的范围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梳理、严谨论证和科学调整。基于此,儿童的数学简约一些又有何不可呢?

3.教材变化中看简约

在教研室工作近20余年,接触的教材可以说是最多的了,纵观各版本教材,人们从未停止过追寻数学教学内容的简约。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数学教育界就开始在这条路上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统一了“乘”和“乘以”的说法。将数字“0”明确界定为自然数。删减了步骤多、数据大的繁杂运算。减少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等等。

八、简约教学的困惑

每次提出一个新的理念之后,老师们就会盲目的效仿,简约教学更是如此。我们深知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简单地追求数学教学内容的简约,否则,学生就会因为缺少必备的数学基础而影响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好简约教学的尺度呢?这一直是我们教研员的热门探讨话题。

对于这一点,我也有自己的理解,个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把学生的基础打好,因此双基是不能简约的,它是学生数学素养中最基本的“因子”,缺少了,学生就难以参与进一步的学习了,更谈不上让数学满足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需要了。另外,那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联系紧密的综合应用和探索性内容,即使有一定难度,也不应该简约。我们可以通过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收获自信心。学生也会因此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在践行儿童数学简约的路上,许多时候需要对所有转变成习惯套路的模式提出寻根问底的质疑,对那些被日常化了的操作概念进行实际意义上的的追问。惟有这样,追寻教学内容的简约才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意义。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到底这个尺度该如何把握,还需要实践来支撑,也希望在此次高研班学习中可以对简约教学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简约是一种智慧,有效是一种追寻,让简约有效成为数学教学的本色回归!

第三篇:晒晒我的教学观

我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 2007-11-23 14:51:00 | By: 含笑儿 ]

1、学生是有学习能力的个体。所以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一部分错误能够进行自行纠错(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教师需要集体订正的是普遍性的理解有误或困难的题目。所以学生作业中出现一些错误,我总会让他们先自行纠错,不懂再问。

2、学生是有思维能动性的个体。我的课堂应尽量避免陷入细嚼慢咽般的喂养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质与量保证,否则就脱离了数学课的本质。问题情境的提出,总会让一些学生感到有难度,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这不好吗?我认为,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学任务的达成不是靠讲解知识点的完整度来保证,反倒应是看不见的思维的流动的质来标志。包括当天的作业,也应该尽量避免讲什么题目,练什么题目,最起码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式训练,因为数学的本质应该是思维的训练。它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其自身的特点。

3、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对学生没有必要的分析研究,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课堂教学确实应该追求“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的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进行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应该重点研讨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具有探究精神,教师更应该身先垂范。于是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标志就不再是教师是否上了新课,让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收获,那就是成功的课堂了。

4、学生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教师没有办法改变学生的想法,但可以用自身的人生观与行为去影响学生,让他们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模仿,有所收获。比如教师一向认为学生成绩提高维有苦教才行,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只会使苦力,蛮力。到了高中段的学习怎会不失去潜力?!相反,教师多钻研多反思自身的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与方法,让学生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效率的提高,那么学生也会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调整。

5、相信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我不能保证非常而且平均地爱每个学生,但作为师者最起码的爱生之念肯定是有过之而不及的。尊重他们!把他们当孩子,把他们当学生,把他们当朋友。让他们当有自尊的人,能积极进取的人!这是我最基本的爱生原则。相信他们有巨大的潜力,一定学好各门功课,这是我的第二个爱生原则。事实上,确确实实有好几次,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了。有时候,上课中忽略讲解的某些个知识点,学生主动去钻研,而且不比老师所讲的肤浅,让我感觉到他们巨大的学习能量的涌动。只是我或者是我们学校,还没有找到突破口,让他们的潜能喷薄而出。

6、提高自身课堂的有效性,让自己的课“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才对得起那些闪着智慧之灵气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的学生们。我爱他们。

我的教学观(2010-01-15 17:55:23)转载▼标签: 杂谈

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活动。”这是传统的教学观。他强调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凸显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于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完全成为了盛装知识的容器、没有自我的机器,教学活动变成了由教师操纵的“单边活动”,学生的主体性、生命力遭受严重的遏制。同时,教师也是受害者。由于教学变得越来越机械,越来越没有色彩,所以教师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缺少热情,越来越难以实现专业化发展,于是逐步走向了平庸。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们对教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学生没有得到发展,教师同样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教学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在教学过程的要求上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化学教学上,教师应该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的语文教学观

广西融安县板榄中学戴宗彦欲说我的语文教学观,先得从做学生时我对语文的感受谈起。

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次语数考试,我都拿到满分。期末一领完手册,自豪的爷爷都会带着欢蹦乱跳的我到商店去买奖品。可上三年级后,我的语文成绩开始飘浮不定,究其原因,全是因为有了作文,而老师又从未做过任何辅导。于是,我开始由怕作文到怕语文。直到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前两天,语文老师在黑板上抄了两篇作文让我们背。从那时开始,我学会了“花儿向我们点头,小草向我们招手”这个句子。念中学后,老师换了,但做法依然未变,我从同是中学语文老师的爸爸那得到一些《作文周刊》,于是唯一的作文技巧就是东拼西凑。凑得好时,能捞个八九十分;如“剪切——复制”不当,就只能拿到基础知识分——六七十分了。那时候,我更讨厌语文了。进了师范,我庆幸自己有个学识渊博、声望较高的文选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来说都还不算落后,但他当时一定万万没想到,他那一套先进的教法仅适于他那几个能说会写的得意门徒!多数同学都与我一样,昏昏愕愕地过了四年。直到现在,我都是谈“写”色变!记得刚毕业时,我一直在祈祷:千万别让我当语文老师!可现实偏偏捉弄了我,让我教了十六年的语文。

所以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的语文教学观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现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中,无论哪个板块,课标都强调:要重视兴趣的培养,重视动机的激发。诚然,学习是艰苦的,但同时也蕴藏着无穷的乐趣。片面强调苦学,是曲解苦

学。学习当然要吃苦,如果怕吃苦,贪安逸,不下功夫,是学不会的;但吃苦要吃得是地方,下功夫,要下在点子上。把学习当做是不得不应付的差事,被动地学就苦不堪言;学得主动则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掌握前人积聚的知识财富,需要记忆,更需要心领神会,一味地强制和灌输只能使学生厌倦学习,扼杀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而目前在我们这种山高皇帝远的落后地区,强制和灌输之风还是盛行的。

在激发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之后,关键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标与大纲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旨地让学生在经历过程中掌握方法,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就阐明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教学生学,教得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小到组词造句写作文的方法,大到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因此,我平时的教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力争使孩子们能够一课一得,能够举一反三,让他们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万能钥匙,避免重蹈我当年的覆辙。

再次是要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教学,顾名思义,应当是教和学两方面的双边活动。教和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谁也不可偏废。学是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什么,怎样教,都要从学的实际出发,这不正是今天所提倡的“以学定教”的思想吗?不正是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吗?总之,学生学得主动,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单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处于应付的、被动的抑制状态,教学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回想我的师范学习生涯,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第四,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某位哲人说过:“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作家萨克雷甚至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教师可以一劳永逸,学生也必定终身受益。基于此,我平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学会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孩子们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即常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疑惑,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班有一位所谓的“学困生”,数学老师特别讨厌他,因为每次作业他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住。可学语文时,他都能按我的要求去做,特别是学写批注。后来有好几次,他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同学们都怀疑他是抄工具书的。事后经过调查核实,他哪有什么相关工具书呀,只不过是日积月累后,他的分析和感悟能力越来越强了而已。这也足以证明“爱其师而信其道”!

最后,我认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还呼唤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培训期间黄亢美老师一再告诫我们的。大文豪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都感叹名师们的课精彩,这何尝不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呢!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我认为: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因为现代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一个孩子仅有 一次学习黄金期,孩子输不起,家庭更输不起!为师者,可谓责任重于泰山!主管教学者,更是责无旁贷,更应率先垂范。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只要我们能身体力行,又何愁教不好语文?学生又何畏语文?

我的语文教学观

增村学校梁艳平

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产的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甚至还扭曲的发展了。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一个人为什么而接受教育?这个问题太大。但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宣扬什么,却必须明确,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是见仁见智。我时常在思考这个本体性的问题,谈不上什么观点,只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如下。

一、关于语文本义的思考

《现代汉语词典》将语文定义为“语言和文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对于这四项基本功的重要性每一位语文教师认识得都很充分,不需我再多言。我只是想谈一谈语文的另一半——文学。

当然,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符合语言规则的,都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将其作为学习语言的工具,那么就是对文化的浪费,思想的漠视。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她表现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理解、对情感的思辨和对真、善、美的感悟;她是思想的宝库、理想的源头,更是现实的写照,未来的指导。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应试教育只重视对现实功利的趋近,从而忽略了对“道”的体悟,从而导致了如今意识形态的混乱,谁之过也?

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正常的人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性,发展人的潜能,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是通过学习,了解自我,发展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之境。语文教学应当之无愧的扛起这面旗帜——文化的旗帜,以道为本,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二、教书育人?

这实际上涉及到“教师观”这一问题。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要突破自然人与其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牺牲自然之我,成就社会之我。教师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不能等同于一般工作人员。作为人类文明的主动传播者,其工作对象是一群个性各异、具可塑性、有鉴别力的活生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人类文明的形象大使,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他的思想意识,他的学识风范,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应符合“圣贤”的规范。所以教师的社会属性要多于自然属性。教师角色的社会化、公众化,必然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进行到底。

说到教师的社会角色,一般有两种称谓,一曰教书匠,二曰教育工作者。别看这只是一种职业的两种称谓,其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做教书匠就是以教书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把教学工作作为一种手艺,作为换取报酬的等价物,那么他在工作中必然以追求利益为目标,从而缺乏主动性,以工作为任务,被动接受,勉力而为。而教育工作者却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事业,正因为有了做事业的大抱负,才会有育栋梁的勤耕耘呢,才会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有事业心,才会敬业,才会奉献,才不会言少钱,才不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三、积累、消化、创新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就是一个积累。不是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说吗?这恐怕也是天下学文之人向往的最高境界吧!古之学者,无不博览群书,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诸子百家无所不晓,凭什么?积累使然!杜甫有读破万卷书之决心,孔子有“韦编三绝”之耐心,李白有铁棒磨成针之恒心。日积月累,成就了他们万世之美名,千古之佳话。古人背书,背出了唐诗宋词之无限风光,背出了唐宋八大家,背出了四大名著,所以说积累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

厚积薄发,说的就是消化和创新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积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达到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质变,从而创造出新的东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哪儿来?当然要靠平时积累,水满则溢,意足则淌,“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说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就能融会贯通,恍然大悟,由积累到消化到创新就此实现。

四、爱为起点,亦为终点

现代著名教育家王企贤曾说:“要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 爱,一切生命之源,一切力量之源,一切体验之源。没有教师博大无私的爱:爱学生,爱事业,爱生活,爱生命,爱自然,爱历史,爱理想„„就不会有学生的爱:爱父母,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爱未来,爱我们这古老而又悠久的文明。有爱方有情,唯有师生共爱语文,才会有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融,才会有人与文的交流,今与古的交流,东与西的交流,现实与理想的交流,传统与未来的交流。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回归传统,皈依“民主”与“科学”,以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化、文明来浸润学生心灵,使之趋于“至善”之境。

第四篇:我的音乐教学观

我的音乐教学观

福安市范坑中心小学陈安铃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每个教师的师德观也不尽相同,但教师的“教”永远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却是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我的音乐教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拿来”用于我的教学

“拿”字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这个“拿”字在这里应解释为“得到”比较确切。教学中要“拿”的东西很多,有新课改教育理念;有专家完美的教学理论;有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有名课精彩的教学设计;有一线教师生动的课堂案例等优秀东西。过去我们在学习运用时,只是信手拈来,随手就用,结果导致失败。

记得2005年参加全区音乐艺术教育学科年会,听了市音乐学科带头人王晓颖老师一节《班级演唱组合》观摩课受益匪浅。回到学校后我主动向教研组请战上一节汇报课,心想,这节课我要让所有的音乐老师来个惊喜。因此,我不折不扣地把王老师的教学模式搬进课堂,结果我的学生不吃这一套,很多环节上出了问题。就拿学生展示演唱组合这个环节来说,亲眼目睹王老师班级的学生纷纷将网上查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课外自己创作的,即“BOBO、SHE、A眼豆豆、八只眼、520”等演唱组合展示给大家。课堂活跃、秩序井然,学生乐于参与,而我的课堂学生却别别扭扭、乱成一团,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课后在老师们的评点声中,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

1、名课中的好东西,要虚心学习、借鉴,但要因地制宜、而人而异,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被名课所“圈住”,仅仅停留在模仿和移植上,要知道别人的精彩在你的课堂上并不一定会发光。

2、虽说“它山之后,可以攻玉”,但在本课上,我忽略了城乡学生间 1的差异性,犯了“拿来主义”的毛病,认为名课的东西是经典的,不能改动。

3、丢失了自我,生搬硬套别人东西,没有把别人的经验融化到自己的思考中,只是照葫芦画瓢,只能形似而神离。

教学实践表明,没有学生的实际,就没有为学生而教,唯有学生学得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拿”到这样的“美食”,只有品尝、消化,才能为自己所用。

二、“引来”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离不开音乐学习兴趣的支撑,否则,学生的学习如同嚼蜡,索然无味,效率低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源点”很多,但许多教师仅着眼于迎合学生的喜好,将引来的案例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激励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案例的引用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是短暂、肤浅的。

案例在教学活动仅是一种辅助材料。在引用案例过程中,要像有经验丰富的果农学习,懂得取舍。“果树开花之前他们总是要把旁枝剪掉一些,以保证剩余枝条有充足的营养;果实结得过多,他们总是要用棍棒打掉一些,以防压断树枝。”因此,我们要像果农那样灵活地把好案例选用关,在拓展的同时要注意删除不适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开展活动的内容,对已有的或共享的案例资源要做到灵活使用,不可过于依赖案例,防止出现照本宣科,用案例“教”或“讲”的现象。只有懂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取舍,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如,在教会《声音的强弱》时,我从教学参考书中引来了这样一个案例——鼓面弹粉笔头。教师把粉笔头放在鼓面上,敲一敲鼓面,鼓声强粉笔头跳得高;鼓声弱粉笔头跳得低,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特征。

在运用这个案例时,我从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指名1人当鼓手,1人当旗手,当旗手举起标有“f”的小红旗,鼓手重敲鼓面,学生跳得高;旗手举起标有“p”的小红旗,鼓手轻敲鼓面,学生跳得低。通过变换了活动方式,改变了教师指手划脚的演示,让学生耳目一新,乐此不疲,不但亲自动手、用肢体参与音的强弱体验,还学会了强(f),弱(p)符号。把原本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东西,提升音乐兴趣的深刻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三、“学来”提升业务素养

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素养,离不开终身学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奔流不息的活水”,在教学上游仞有余,精彩纷呈。

同事问我,近年来你的业务水平提高的这么快,我却坦诚地告诉他们,教学这条路很广阔,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1、向书中学。书给人们知识;书给人们力量;书是人们智慧的源泉。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书籍更要多读。从事音乐教学20多年,曾经反反复复订阅过许多有关音乐教育书刊,唯有《儿童音乐》伴随我走到今天。每当我拿到它时都会认真阅读,细细品味,精心收藏。一次次把刊物上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引为己用,并结合自己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融合、创新,然后将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向名师学。学习名师,不能只关注名师一堂精彩的课,关注的不是名师们的“技法”,而要多关注课堂上的精彩究竟从何而来,应该关注他们“技法”背后的“理念”精神、人格和境界。只要科学,有效地学习名师,从中就能提升自己的经验和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3、向同事学。同事近在咫尺,他们的课虽然平淡,但很平实。有位

教育专家这样说道:“最好的、最适合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是哪个专家讲出来的,而是一线教师在认真研究后,在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课堂后,在和同事交流后总结出来的。”因此,要向一线教师学习那着眼于面向生活实际,着力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去浮华、留真淳的宝贵经验。

教师的学习除了源于书本,向名师、同事学习外,还要向年轻人,后起之秀们学习,向学生学习,有时候学生独特的视角也能让我们突破常规,产生新的知识。只有辗转不断地学习,加强自己的功底,才能使自己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四、“用来”全面服务学生

1、“曾经有教育前辈将世上的教师概括为四种:第一种是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得浅显易懂,很受学生的欢迎;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习起来就费点劲;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的,把自己懂得的东西讲出来;第四种老师浅入深出,本身无太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显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

看了上面描述的四种类型的老师,心理一直在默默地告诫自己,切不可做第四种老师。既然踏上为师这个门槛,选择音乐教育专业,就必须树立高尚的师德风范和良好的师表形象,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做一名深入浅出的音乐老师。

深与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对我而言,“深入”的功夫体现在“拿来、引来、学来”上,表现的是学科专业知识;“浅出”的功夫体现在“用来”上,表现的是教学艺术。只有“用来”能全面服务学生,才能体现“拿来、引来、学来”的价值。因此,教师的水平主要不是体现在如何“教”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合适服务。

一切教育都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每一门学科都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在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时,应根据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考虑,衡量教学效果应以全体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程度为标准,多鼓励和赞扬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音乐课外活动中,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适应众多学生不同音乐能力不同兴趣的需要。就我所在班级,学生团结向上、兴趣广泛,我就因势利导地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成多个兴趣小组。如,把嗓音条件好的学生编入演唱队;把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学生编入舞蹈队,把弹、拉、吹、奏擅长乐器的学生编入器乐队;对音乐有兴趣却无特长的学生编入锣鼓队等。积极为每个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想方设法帮助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上的成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世界,也就会用什么样的观点、方法去观察人生。”在当今充满挑战的艺术教育领域中,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锐意进取,永不满足,努力使自己掌握教育教学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做学生欢迎、家长尊敬、社会公认的合格教师。

第五篇:我的语文教学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语文教学贵在“四重”

润城小学 赵伟平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动人的诗篇、精美的文章;语文是悦耳的吟诵、激情的演讲;语文是得体的表达,通畅的交流;语文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教近十年来,语文走进了我的生活世界,走进了我的精神家园,因此,我在不断地为自己挚爱的语文事业反思与实践着。

当前,语文教学的费时低效积弊重重,众所周知。我依托教材,经过数年教学实践,重新思考语文课的教学,总结出语文教学贵在“四重”。

一、学习语文,重教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方法。

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就要掌握构成这个工具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掌握使用工具的“听、读、说、写、书”的基本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教给方法就成了学生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比如,学习每课的生字时,不一一讲解,而让学生畅所欲言,这课中你觉得最重要的字是什么,最容易写错的是哪个,最容易记忆的又是谁,应该怎么记。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当然识字的效果不亚于教师的逐一分析。随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我们也应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自己归纳本课易错的读音有几个,本课易错的字是哪几个,本课的形声字有几个,本课中哪些字是形近字,容易混淆。日久天长,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不仅提高了,而且经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效果要比老师反复强调深刻得多。然而,尽管我们想的很细致,但是学生第一次写错的字,在以后的书写中仍然会屡屡亮起红灯,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字专项纪录本,经常翻看,时时提醒。1

如果觉的错字本不好保存,就让学生记在生字表中,这样更容易翻看,每次写字,只要写写这些出错率高的字就可以了,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效果甚佳。对于词语教学,我引导学生总结出的方法是:换词法,拆词法,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等。对于篇的教学,我也引导学生总结了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如叙事文,找出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然后用通顺的话连起来。说明文,课文写了相关事物几个方面,然后把这几个内容连起来就可以了。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时时有方法,事事有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功到自然成。

二、学习语文,重教会学生学会积累。

语文新课标十分倡导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期,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诗文到老都不会忘。老舍的儿子舒乙先生曾经说:“等到自己年纪大了。孩提时代在课本上学过的很多东西都忘记了,但唯独背诵过的一些古诗词耳熟能详,由此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性格与修养,更是如影随形般地跟随人的一生。”因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大量诵读经典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天天诵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录音跟读、游戏唱读、个性领读、竞赛比读等多种形式,辅之以故事激趣、激励表彰、家校协同等措施,让学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保持持久的诵读积极性。

1.精选内容。诵读经典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延续时间长,值得诵读的诗文浩翰如烟,需好中选优。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需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2.抓住时机。诵读贵在坚持。学生在校时间非常宝贵,我每天抓住三个时段的时间坚持诵读:一是每天早上到校还未上课前的几分钟,每天轮流由语文小组长将背诵的内容事先抄在小黑板上,早上学生一到校即可诵读。学生神清气爽,摇头晃脑地背上一段,自然事半功倍。第二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的三、五分钟,由科代表带领大家齐读数遍。第三是每天晚上挤10-20分钟将当天诵读的内容加以巩固复习,读至会背。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以后不用老师提醒,小干部们会把每天的诵读安排得井井有条。除了每天诵读之外,每周还有专门一节经典诵读课,对一周来诵读的内容加以整理复习。

3.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经典时同样见效。著名学者傅璇宗曾说:“我小的时候,也曾在父亲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文,虽然当时不解其意,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发现那些东西已渐渐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经典诗文本身就意蕴丰厚,许多古诗词意境优美,只可意会不可描述;许多典籍古文言简意丰,详细讲解反显深奥,不如不讲,让学生自读自悟。许多事实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的历练,学生会在某一天对经典幡然醒悟,感触于心。

(二)大量阅读

除了诵读经典诗文外,我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篇。

1.自由阅读。每学期教师推荐书目,学生自己确定本学期的应读书目。如一二年级以带拼音的辅助读物为主,内容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如《新编儿歌365夜》、《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三四年级引导学生阅读不带拼音的读物,内容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科幻小说为主,如《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等。五六年级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科普文章、人物传记等,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自由阅读以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主,引导学生建立阅读记录本,记录好词佳句,概述主要内容、抒写感想体会,评点作品人物等,学生自由记录。时间一长,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就“硕果累累”了,我又通过多元评价、定期展览等让学生见证阅读足迹,分享阅读成果。

2.“主题”阅读。具体做法是 “主题阅读”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如学习了《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课文,确定本周的阅读主题为“神话故事”;二是根据学校、班级,学生拥有的图书及其它活动确定主题,如结合母亲节活动开展“感悟亲情”的主题阅读,也可以以作者或某一部作品为主题展开阅读。

三、学习语文,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课标中,把“发展思维”列入了学生要获得的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我们要通过学习语文,使儿童聪明起来,书读得越多越聪明,而智慧是要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的。有人把数学称为思维的体操,这是因为数学中有大量思维的方法、技巧;那么语文应该是思维的全能运动,因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经受着全方位的多层面的锤炼,字、词、句、段、篇与听、读、说、写、书的学习过程,无不同时包含着思维的过程。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有意识的进行一些想象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有的同学说这是一条蚯蚓,有的同学说这是水面的波纹,有的说这是一座座小山峰,有一个同学说,这是一条方便面,有一个学生最有意思,他说是妈妈头上的卷发……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想象的翅膀放飞了,我让学生从想一句到仿一篇,比如学了《秋天》这首诗歌,就让学生根据课文自己编一首小诗。为了防止学生有畏难情绪,我告诉学生,编的不好没关系,只要是自己的作品,那就是了不起的,伟大的,凡是著名作家都是从无名小卒成长起来的。不怕写不好,就怕你不敢。于是,学生个个摇头晃脑,一首首稚嫩的诗歌就在他们笔下诞生了。

2、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最后”说一句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这个动作如果发生在教室里,你会怎么说?我们走出教室,来到校

园,你又会怎么说?迈出校门,来到广阔的社会,又会发生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他们七嘴八舌“来到公园,我会——”“来到电影院,我会——”等。这样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教给了学生扩散思维的方法。

另外,我认为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顺序思维、完整思维能力。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深刻。

四、学习语文,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以人为本,语文教学也应德育先行。而每篇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篇篇都是精品,都从一个角度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启迪着学生的智慧,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年龄小,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要让他们空白的心灵丰富起来。21世纪的孩子环境优越,生活富足,但是心里却有很多的缺陷。思想是行为的动力,只有内因起了变化,学生身上无穷的潜力才能像火山一样爆发。

“四重”语文教学遵循了母语教学的规律,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给学生授之以“渔”,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语文学习与积累。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喜欢学语文,能自己学好语文。我在三尺教坛勤奋地耕耘着,努力去做一轮太阳,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尽显自己的光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揣着教育改革的热情,带着不断探究的心理,去放飞教育教学的新理念!让我们满怀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信心,迎接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曙光!

下载我的教学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教学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识字教学观

    我的识字教学观遍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发展,着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以至于个别地区或个别教师对识字教学愈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其实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张祖庆先生,在前些年就曾对......

    我的写作教学观

    我的写作教学观 何洁明 【摘 要】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活的艺术,同时,写作教学困难重重,有时候,写作教师全身心投入,却收入甚微。指导初中学生习作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

    我的小班化教学观

    我的小班化教学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实行计划生育后,儿童的数量在逐年递减,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特别高,小学教育......

    浅谈我的作文教学观

    浅谈我的作文教学方法 沐川县凤村学校 陈兴秋 我想在谈我的观点之前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关于作文的定义。百度解释:作文(composition)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

    我的文言文教学观

    我的文言文教学观 龙潭中学 彭勃 刚刚拿到新教材时,我心里也产生过不少困惑,例如, 文言文不集中安排,如何进行系统的古汉语知识教学?如何进行扎实的词语训练? 我以前的文言文课......

    我的教育教学观的心得体会

    [我的教育教学观的心得体会] “我的教育教学观”宣讲活动心得体会蟒河中学 杨敏霞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我的教育教学观的心得体会。变革开放的社会造就了学生五彩斑斓的多元......

    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谈谈我的语文教学观 在大多数人的思想里,语文可能没有数学那么有系统,也不像英语那样在现代社会为人所迫切需求。很早就有人认为人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可能视而不见,对语文......

    我的教学观演讲安排

    “我的教学观、学生观”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咸安区实验中小学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教师做好示范引领的作用,响应我省我区“课内比教学”活动,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