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新课程教学理念也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并逐步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但在近数年的观摩学习、实践探讨中,笔者观察到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一、重视了“综合性”,淡化了“语文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深入人心,经常发现语文教师无意中在引导学生研究其它学科。笔者曾听过一节观摩课《死海不死》,竟有10多分钟由学生画死海地形图,大讲特讲中东历史,甚至如今的以巴冲突等等。无可置疑,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并不是不可以,但未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功能和作用。新课标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设置目的是“加强语文课和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课程要进行学科渗透,但更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即语文要上得有“语文味”。“语文味”是指“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程少堂先生语)新课程强调“大语文观”,重视学科的综合性,最大限度的体现知识整合性,但并不否认每门学科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知识整合决不是学科拼凑,也决不是不分彼此。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若滥用学科渗透,势必会把语文课变成一个“大杂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语文学科的意识,使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着语文课的需求来展开,对于文本中存在的那些自然科学的知识,我们要把它们作为拓展“语文味”魅力的沃土,使学生认识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的表达和阅读也是多么富有语文味。这样,语文课的教学才不会“走题”。
二、热衷信息技术的运用,削弱语言文本的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学习工具。”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文教学的视野扩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成功运用在辅助教学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实际教学中却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教师们普遍热衷于图像媒体的应用,往往一节课一‘点’到底,似乎多媒体课件运用得越广泛,就越意味着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其实,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语言文字教学的高科技工具,而不能取代对语言文本的解读。再说,文学本是语言的艺术,它以文字为媒介,借助文学形象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阐明事理。图像化的过分应用,无疑淡化了对文本的研读,文学形象个性化的解读便无从体现,也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久之,会使本已被图像化侵占的文本阅读空间“病入膏肓”。
三、以太多太滥的肯定,替代真正的“赏识教育”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给点阳光就灿烂”,我们“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实践证明,大多数暂时落伍的学生都是在老师的鼓励声中迎头赶上的。泰戈尔说得好:“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然而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却矫枉过正,随意一味称好。试想,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师问该向谁学习时,有生语惊四座:“该向骗子学习,因为他们骗术高明,敢向权贵行骗。”难道教师仍会无动于衷吗?如果仅仅为了满足学生求异的愉悦而宁愿扬弃对大是大非的辨识,这可绝不是我们教育者所愿意看到的。作文教师,我们应摈弃这种纵容学生脱离教材去空泛讨论问题的做法,因为这会养成学生错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忽视根本、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甚至养成哗众取宠的恶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有其独特性,即多角度和开放性。有许多问题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答案可以丰富多彩,但决不等于说,教师不应该给予中肯的评价和正确的引导。为此,课改新理念强调“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即不应该只是敢想敢说,更要追求思维的质量和说的质量。
四、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观摩课中,教师普遍忌讳“讲”,尽量少讲或不讲,而是想法设法让学生去讲、去展示,并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传统教法,“讲授法”自有它的展示舞台。如果课堂上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缺少教师的精当讲授,学生的思维难以引向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的适时点拨,智慧的大门便很难敲开;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缜密的思维和连珠的妙语,语文课便丧失了其独特的魅力„„实践证明,于漪、魏书生等优秀的语文大家都善“讲”。试想,没有于漪老师的“以情激情”,能够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吗?只不过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和“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绝不是束之高阁、弃之如履。
五、轻视对教材,注重课外资料
在公开课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材可讲可不讲,过分注重课外阅读的引申。其实,语文教材选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无论从语言、思想、意境、情感各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如摒弃了文本,语文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再说,只有理解了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时,进行创造性的探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叶老的这番话,明确指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地位及具体运用。
六、以为有了“讨论”就是合作性学习
小组讨论是新课标中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恰当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但讨论的前提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何谈思维碰撞?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尚未熟悉文本,教师便要求学生就近围成一团,提几个问题去讨论。几分钟后,又一声令下,学生便发表看法。作为一线教师,也许是都清楚,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充分展开,所谓的“讨论”无疑成了花架子。然而现实中往往发展成无讨论不成课,这便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教学改革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但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在教学中能重视实际效果,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实实在在,为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
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
东阳市巍山高中
陈伟东
[摘要]:本文从为用而用、削足适履、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五个方面透视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提出多媒体语文教学中应注意适用、适量、适当的问题,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字]:多媒体
语文教学
误区 适用 适量 适当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它比传统教育手段有无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辅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可以编制各种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进而极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辅助工具,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正在走向一些误区:
1、为用而用。
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一定要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做出的课件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界面做得很“花哨”,仿佛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不是多媒体就不够档次一般,多媒体辅助教学演变成了一种纯技术展示。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了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一曲《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教学实际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泥淖的评课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削足适履。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图方便,将教学内容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下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探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也就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有的教师已没有板书了),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压制教师和学生的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副作用。更有趣的是,如果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或出现其他意料之外的情况,电脑便上演“蒙太奇”手法,这种情况,多少会给师生带来些许尴尬。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教学思想,并且它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非但未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反而是课越上越死了。
3、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自己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老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课件颇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总归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
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甚至班级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4、以辅代主。
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甚至一个小小的提问,以及本应由教师对学生活动作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劳了,这种机械僵硬和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取代了师生交流,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因为,教学过程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5、忽视文本。
当前一些语文课件讲究视听冲击(图片、影视片段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比如上《祝福》,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放了一段电影剪辑,看毕即让学生讨论祥林嫂的形象;上朱自清先生的《春》,不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情态,而是用动画设计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文字本身的感悟的。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这是无法用一两个或一组画面来固定的,如果忽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而试图将有着丰富想象空间的语文直观化,图像化,那就把语文课上死了。如一味以直观形象的画面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针对上述情况,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适用
适用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现在,多媒体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诗人自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通过选取平凡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和祖国的血肉联系,真挚、委婉地抒发了对祖**亲的拳拳深情,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儿女对祖**亲不可遏止的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文中由“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可借助名家配乐朗诵体会,四组表达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的意象群,可用一系列相关画面展现。授课时,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导入,同时打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氛围当中。在讲课过程中,将四组意象群的画面依次再现于屏幕:“贫穷、落后的祖**亲的形象,就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希望渺茫的祖国,就像飞天袖间的花朵;从苦难中奋起的祖国,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和正在喷薄的黎明;和我不可分割的祖国,……”,随着画面的展开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呈现电视诗歌的效果。学生听得到、看得到,触景生情,感受到女诗人对祖国的爱,感受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对祖**亲的爱。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再略加点拨,学生就能化难为简了。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的
更新。就直观性而言,语言文字虽然逊于其他传媒,但文字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让我们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其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盲目介入(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却使这个巨大的想象空间缩小了,试想,如果哈姆雷特只剩下影视屏幕或图片上的一个形象,那么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从何谈起?如果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以牺学生想象为代价的,这对语文教学绝不是好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千万不能被潮流赶着,在运用多媒体手段的上,要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在适当的教学环节和范围内应用,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这里不妨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删去,毫不可惜。”
2、适量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手段面前,就好象一个穷急了又被逼急的饿汉一样,不知如何办才好,一味地依赖这种电教手段,有时一节课学生基本上是看他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花俚呼哨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这种手段的本质意义了。多媒体做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代替一切,不能滥用,但有些教师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要么整节课全然不用,要么仅靠它来帮助板书而已,这都是不妥当的
3、适当
多媒体手段好,但既不能滥用,又不能不用,那么,何时用才是恰当的呢?笔者认为,一是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用能将形、色、味、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劳动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之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能,也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二是用在弥补教师素质本身的不足。素质再高的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是一个全才,他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不一定让人恭维,而语文教学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范读课文,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解决,调用绘声绘色有情有意的朗读;有的教师的板书字迹不漂亮时,难以给学生以示范,这时亦可用电脑里的字体帮忙,等等。三是用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或延伸学生思维空间处。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课文所及的实景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传统教学法在思维开启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鞭长莫及,常常造成遗憾,但多媒体在这个方面却又显得得心应手,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让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课件只提供与诗歌意境有关的画面,教师做一适当的提醒,任由学生据画面去联想想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们在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冷静,忌盲目,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应用它,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
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篇: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
七年级语文:蔡丽巡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但是,目前,有的教师仅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形式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编成程序,然后播放,教师整堂课没有离开鼠标;又有人给有关作品提供的文字配画,输入电脑,学生整堂课没有离开读连环画。
可见,目前,相当一部分人误认为只在把教材搬进电脑,或简单地给文字配以图象、声音;然后播放,便是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以上种种做法都有为用电脑而用电脑的倾向,而对于学生是否受益,受益什么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电脑的使用成为一种肤浅的赶时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运用一样,不是盲目、无原则、杂乱无章的、应该十分注意这种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用恰当,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理由如下:
其一,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科学也不同。其它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其二,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汉姆莱特”。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其三,文字作品贵在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不容忽视情感的作用。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作为用语言构筑起来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十分重视情感的交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是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首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另一种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的“满堂灌”。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我们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冷静,忌盲目,不能忽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上饶市第六小学 郑水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的欲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肯定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多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误区 对策
误区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资源
有些教师不知取舍、不辨真伪、不加整合,只顾一味地把搜索到的网址和网站的资料展示甚至灌输给学生。他们始终认为多媒体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这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资源不是越多越好,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能一味地认为资料越丰富越好这只会导致,学生或一片茫然,或无所适从。如在教学《赠刘景文》时,有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瞻”“洵”“辙”等都为生字,而“一字”“名世”等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唐宋八大家”又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知识点。将这段摘自网络的资料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其初衷是促进学生对苏轼的了解,但事实上学生反倒稀里糊涂,难以消化。而在随后的教学中,教师一会儿出示作品鉴赏,一会儿又出示创作背景,令学生目不暇接,听得一头雾水。对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教师应有“弱水三千水,只取一瓢饮”的清醒意识,通过取舍、整合,选择最合适、最有效的资源为已所有;而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对相关资料进行再加工,使之适合学生阅读。以课文《钱学森》为例,因特网搜索到的钱学森的资料是应有尽有,视频,文字资料有其的成长历程,有其回国历程,有其丰功伟绩等等,视频资料有新闻采访,有钱学森的记录片,有发摄导弹成功等。音乐也有为其量身定写的歌等等,面太大,如果要包罗万象,把这些资料都制作进课件的话,不仅费时费力,想必播放课件的时间也很长,试问如此的话,课堂上学生除了观看课件外,还有时间交流,探讨吗?所以我决定围绕课文中心只索取和钱学森回国后介绍功勋的部分资料,视频方面,只要一个回国的画面就可,音乐方面让学生回家去搜索来听,课件里更多的幻灯片只出示文章中钱学森所说的话,通过朗读,分析走进人物内心,感受钱学森浓浓的爱国情。这样整个课件,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紧扣文本,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才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学习的目标。误区二:课件里来百花开,花红柳绿宴浮桥
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对教材缺乏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都不遗余力地通过动画、音乐、录像等将其直观化,出现了课件“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现象。表面上看来这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实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教师无意间剥夺,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多媒体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字所提供的想象远大于图像,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更有教师把一节课是否运用课件、课件是否精美当做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课件制作时间远远多于备课时间,可谓舍本求末。对策:“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要改变课件“花红柳绿宴浮桥”的现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能简不繁。故事性强,景物描写生动细腻,而且书上配有彩图的课文,学生感知其基本情节和内容并不困难。对于这类课文,让学生诵读,留空间给学生想象和思考,不仅需要,而且必须。这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理解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想象出春色满园的美丽画面,教师就没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二是当“艳”不让。适用于远离学生生活,凭借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于大部分学生对瀑布缺少直观感受,如果精选一段瀑布飞泻直下的视频,有声有色的意境就能让学生对诗句有更深刻的感受。误区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有的却是纯粹为了点缀画面而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求得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格格不入。对学生而言,这样精彩的画面、好听的声音的确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可是,令学生眼花缭乱,一节课在学生们的惊呼和感叹中过去之后,又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呢?这样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课堂,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对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课件要简洁实用又赏心悦目,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追求这种效果,要做到两方面:一是追求和谐宜人的视听感受。文字规范醒目,插图美观大方,音乐清晰悦耳,界面一目了然。我曾听过一堂中学语文课《背影》,执教教师精选了两张背景图,配上恰当的音乐背景,整个课件清清爽爽,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追求简便快捷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花样繁多的课件,在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平时的书面备课。因此,制作课件势必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把大部分心思和时间都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忽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钻研。有时制作一个高质量的精美的课件往往要对求助于或委托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但这样容易造成制作的课件针性差,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如将之应用于教学中,则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弄巧成拙,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制作上应追求简捷方便,操作上简单快速,保证教师不被课件所羁绊,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上。误区四: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板书换课件
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整节课除了黑板上出现的课题之外,其它的一字未写,真正做到了惜字如金。这种情形除了教师本身书写功夫不过关外,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偏差,他们忽视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性作用,忽视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忽视了教师作为人师在汉字书写上的示范作用。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大大削弱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策: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管使用了什么多媒体,都不可忽视板书,“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那些极富个性的板书在教学上也是有很大利处的,决不能把它做进课件就能替换的,因为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有文字参与的被几千年文化浸润的独特艺术。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情感。如:《落花生》一文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像花生。”这一纵式板书能立体的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上至下的流线式视觉感悟,让学生一目了然,为学生理解记忆文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又如:《詹天佑》一文中的图画式板书“中部凿井法”,“两端凿井法”“人字形路线”,这些板书如果事先做进课件的话,就使得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容易让学生过眼就忘,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究文本后,再共同绘出的话,学生就印象深刻,从而发自内心的佩服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教育中国——当代优秀教育论文集粹》,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
3、《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张万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4、《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多媒体的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吉林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容易走入的误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容易走入的误区
凤冈县龙泉二小
陈红艳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进入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它以声像、图文并茂的直观优势,让老师在教学中能轻松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于是,原本朴素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语文课堂,因有了多媒体而变得热闹非凡,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因有了多媒体的辅助而变得花哨。但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的滥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不良的效果,让语文教学走入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容量。
多媒体为教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提供了便利,有的教师唯恐传授知识不够多、不够深,便把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全带进课堂塞给学生,结果使课堂容量过大,出现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不良教学现象。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于是搜集了很多有关北京的风景图,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北京的“亮”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时,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句子来朗读,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揣摩,而是直接出示这些图片,学生的视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虽然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是完全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和理解。
二、过度追求知识的直观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文本信息的局限性,使许多知识能够直观化、形象化。因而有些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总是想方设法实现文本信息的直观化、形象化——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事实上,使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得以再现,仅是语文学习的内容之一,绝不是终极目标。多媒体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声音、图像等方面的处理,只能使学生达到对作品的初步审美要求,是无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的。久而久之,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然导致学生想象力的缺失。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代替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玩味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德国有更多的了解,于是,课前大量搜集了有关德国人养花的一些精美的图片,在教学中,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时,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出示几张图片,虽然这些图片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但是,却让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受到限制。如果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词语后,再出示这些图片来辅助、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否更加恰切?
三、忽视语文基本功训练。
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往往由声情并茂的音频资料所代替,这对于有效指导学生朗读显然利少弊多。课堂上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已经有所减少。如: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老师完全可以声情并茂的师范朗读来引导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一个盲女孩对生活、生命的热爱,但是,在一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中,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制作精美的课件上了,而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在引导学生理解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时,老师出示一些制作的安静放飞蝴蝶、蝴蝶飞翔的动画幻灯片,学生看得全神贯注,加上老师播放配乐的示范朗读,学生完全忽视了文中优美句子的品读、美读,想象力受到了限制,学生的听说读写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把语文课的语文味完全摒弃了。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如在教授诗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音频资料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它绝不能代替教师的朗读指导;可以运用多媒体营造诗歌的意境,但绝不能代替学生潜心体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如果在教学前看是否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教学效果时,就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去制作课件,而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才能促使我们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语文素养,真正让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