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目标与策略

时间:2019-05-13 21:4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目标与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目标与策略》。

第一篇: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目标与策略

文|王爱华

图画书阅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已被许多人认识。在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近些年蓬勃兴起。厘清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与目标,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儿童的阅读生活质量。

一、早期阅读: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

上世纪90年代图画书传到中国大陆,其生动的图像,鲜明的色彩,简约的文字,纯美的感情(这期间只引进了情感、母爱类的大众口味作品,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等)深受人们的亲睐,有识之士大力倡导早期阅读。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在一篇关于美国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目标的文章中介绍了图画书在美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美国最新的教育目标不再只着重于识字的多少与书写的能力,而是更多偏重于口头语言的丰富流畅。他们提高了图画书阅读与自创的教育地位,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语言的魅力、了解语言的构成,提升口语的能力。同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长运先生在《图画故事书与学前儿童的发展》中谈到,图画故事书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阅读语言能力,还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情绪培养、逻辑思维、观察力、想象力有深远影响。

2004年在南京召开“多重视野中的儿童早期阅读与教育”学术研讨会,儿童图画书全面走进大陆学前教育的视野,理论与实践从此逐步深入。2006年,我国学者陈世明先生对上海、北京、厦门等地的学前儿童阅读现状进行了一次普遍调查。就大班儿童来讲,已会用更丰富的词汇语句表达故事内容,并对“汉字”产生兴趣。此年龄阶段的儿童不仅能理解故事情节间的逻辑关系,更能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阅读的集中时间更长,并且愿意与同伴分享故事内容。随后,他根据阅读现状报告,制定了一套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套教学目标以现今的时代特色为依据,提出了儿童对不同种类图像材料(如动画片、广告、画册、报纸杂志等)的阅读与理解。在这套教学目标中,儿童图画书占据了整套教学目标90%以上的成分。如大班目标为:

1.主动阅读图画书,并独立地认真看完整本图画书,不受外界干扰。

2.能够独立观察画面细节,理解画面内容,能够独立理解图画书故事情节中的因果逻辑顺序。

3.能够独立理解整本图画书的主题思想,愿意用恰当的、流畅的语句完整讲述图画书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4.学习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图画书的故事内容及人物内心进行合理想象。5.愿意倾听同伴朗读图画书,并且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6.愿意用朗读、表演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图画书的故事情节,学习和体验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转换;能够根据目录找到自己想要的故事内容,能够根据画面内容,大胆进行想象创编。

7.愿意自己尝试创编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愿意与他人合作创编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愿意阅读篇幅较长的图画书,并且初步感知分段理解故事内容的方法,能够通过图画书的阅读对中国文字产生兴趣,并开始初步的“汉字”学习。

纵观整个教学目标,针对学前儿童的图画书教学内容整体分为“听”“读”“理解”“表达”“想象创编”五个部分,图画书教学过程主要侧重于通过儿童独立自主的行动完成各项任务。从理论上讲,上述的早期阅读目标与水平可以成为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

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现实与学者的理论假设往往有距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区域儿童图画书阅读的严重失衡、图画书来源的极度匮乏,阅读题材的极端狭隘(大多局限于情感与母爱主题),中国大陆孩子图画书阅读体验的空白与多元智能开发的滞后以及教师图画书教学经验的不足等等,这给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与随意性。比如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完全可以学者的理论假设为基点,而多数地区与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阅读图画书则是十分新鲜的活动,大多数教师仍然找不到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

二、阅读能力: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目标

教师找不到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是否意味着要回到早期阅读的起始目标呢?当然不必。但明确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目标十分重要。尽管图画书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如迎合了儿童的审美需要、促进儿童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但阅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2005年,英国Book Star阅读研究中心在一则研究中指出:0—3岁的婴幼儿的言语发展的机会有大约50%是在儿童图画书中获得的。跟踪调查又显示,拥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儿童在语言表达、词汇量、理解能力、倾听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都要优于那些较少有阅读经验的儿童。由此可见,阅读能力与儿童学习能力存在着高度相关。虽说小学生已过了儿童言语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阅读图画书的过程是儿童进行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互相转换的过程,这种经验的积累也将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一本优秀的儿童图画书,其文字是有声音有重量有外形的。”儿童图画书中的文字特别容易被孩子牢记,每一个陌生词汇都很容易引起儿童的警觉,而儿童既可以通过画面的阐述对这个文字进行理解,也可以随时提问正在朗读给他听的成人。当这种阅读经验累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儿童的词汇积累也将获得大幅度提升。

图画书中的细节、空白点、特有的时空概念以及重复的情节,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是发展儿童言语能力的重要资源。江苏南通市举行的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竞赛,组织者曾选用图画书作为比赛的素材,要求教师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画,写一篇作文,以此考查教师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的水平。

阅读能力集中体现在学会阅读,即通过阅读实践活动能够自主运用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理解图画书的构图、色彩、文字所表现的主旨及艺术风格。笔者曾经执教过《麦先生的旅行》。该作品叙述了麦先生自从儿子死去以后的忧伤之旅与遇见战争中幸存的小男孩后的重燃希望,是一部哲学意味浓厚的象征主义作品。以培养阅读能力为核心,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子目标:

1.阅读文字和图画,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说说故事大意。

2.通过细读文本、观察图画、角色体验和音乐渲染,体会麦先生的心灵之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掌握一些读图画书的基本方法,注意图文对照、瞻前顾后,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验,阅读文字能抓住关键词语,阅读图画能关注图画中的人物活动、场景设计、道具摆放等。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编故事,丰富和拓展故事内容。

这四个子目标均指向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所执教的班级都没有阅读图画书的经验,但是不妨碍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对于图画书的阅读是陌生的,但是对于阅读已经有了基本的体验。完全的文字阅读变成了图文结合的阅读,既要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也要体会画面表现的意境。教师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领悟作品主旨的通道。正如周兢教授所坚持的那样,儿童阅读的重点,不是儿童究竟学会了多少词字,能够写多少个词字,而是帮助儿童在最初的人生阶段学会“学习阅读”,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技能,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才会知道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最终成为好的阅读者。

三、多元整合:小学图画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1.阅读题材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图画书的阅读题材是多元的,不仅歌颂美好的情感,更有对现实生活的眷顾。既有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幻想故事、成长故事、幽默故事,也有涉及战争、单亲家庭以及死亡等过去被认为不适合给孩子接触的主题。作为教师,既要给孩子未来的想象,更要给孩子现实的认识。台湾曾经出版了一套“大视界”图画书,专门为孩子讲述各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每一本书都是以一个国家为主轴,通过一些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相关的有趣故事,帮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不同的文化背景,感受个中差异,启迪智慧,开阔视野。2.阅读方式越来越自由。

阅读的本质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图画书的阅读同样体现这一规律,让出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亲近图画书,自己阅读或聆听教师的讲述,边读边感受,边读边思考,从而领悟图画书的内涵。阅读形式的自由主要体现在自主阅读、自我发现、自在交流、自由对话。以图画书《麦先生的旅行》教学为例。

(一)提示学生阅读的总要求,相机揭示作品的表达手法。

师:这节课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一起来深入地读这本图画书。在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自己的收获,并且启发其他的同学思考,随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

师:(深情描述)“自从儿子死了以后,麦先生就放下了一切,带着儿子的泰迪熊和一把椅子去旅行了。”有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要带一把椅子去旅行呢?

生:他为什么要去旅行呢?

生:他要去哪里旅行?

生:麦先生为什么放下一切去旅行呢?

师:四个问题了。还有吗?

生:麦先生为什么带着泰迪熊去旅行呢?

师:读到这儿,这五个问题能解决吗?再读一遍,看能否解决问题。

(生齐读)

生:因为它是儿子最喜欢的玩具。

生:他把泰迪熊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师:泰迪熊在这里不仅仅是儿子身前喜欢的玩具,它还象征着儿子。小朋友注意,我会在这节课常常提到一个词——象征。(板书:象征)

(二)组织对话,生本、生生、师生、师本对话,在对话中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领悟图画书的象征意味。

师:主人公为什么旅行时带上一把椅子?

生:抱着泰迪熊,如同抱着儿子,坐在椅子上,欣赏美丽的风景。

师:累了哪儿都可以坐啊,石凳上也能休息啊。

生:可能这把椅子是他儿子以前坐过的。

师:也许以前儿子坐在这把椅子上玩儿,也许坐在上面画画儿,在上面用餐什么的。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遍,你一定会有发现。

(生再读)

师:放下了一切,带着儿子的泰迪熊和一把椅子去旅行了。这一切和一把椅子„„

生:麦先生放下了一切,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带着泰迪熊和椅子去旅游,每当他坐在椅子上,也许会对他的儿子有些牵挂,想起他们从前美好的生活。

师:把椅子和孩子以前的生活联系起来了。椅子是麦先生从家里带来的,其他的家里的东西都没带,就带上了椅子。你觉得椅子会象征着什么呢?

生:这把椅子象征着麦先生离开的那个家庭。

师:一把椅子象征了一个家。这个小朋友已经知道象征了。

„„

(三)深化交流,在相互启发、补充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抓住核心问题,启发儿童注意色彩变化、抓住图文细节体会人物的心情,领悟文本主旨。

师:麦先生遇到小男孩,他们重新开始了旅行。(出示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麦先生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生:从第二幅图中可以看到,麦先生和小男孩都从思念的深情中走出来了,变得快乐了。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爱,什么样的伤痕都能被抚平,并且能陪伴你永远一生。

师:你是个小小哲学家!

生:图画的色彩由开始的灰蒙蒙的蓝色,变成灿烂的橘黄色,表明人物的心情由开始的悲伤到现在的快乐。

生: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不再孤独。

生:麦先生开始是朝后坐的,象征他一直在回忆;到后来则是向前看的,这就象征着他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师: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

《麦先生的旅行》是一部有着明显象征意味的图画书,理解书中事物的象征意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有难度,但是,通过教师讲述、学生反复朗读、对话交流等多种形式,学生自然被带人一个个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进而领悟了“泰迪熊”和“一把椅子”的象征意义。这是学生自主观察图画、与文本对话的结果。学生在不断的探求中,在审美愉悦及和谐师生关系中,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师把探求的时空留给儿童,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地方,更是儿童成长的乐园。3.阅读价值越来越多元。

儿童图画书拥有多元的价值内容。从儿童图画书本身的内容资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主线,带动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一般来讲,活动目标要与学习主题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内容的儿童图画书,根据不同内容的儿童图画书生成不同的教学主题。儿童图画书的多元内容提供了多元的教学可能,既迎合了整合的教学理念又让图画书教学拥有更多的教育价值。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就可以涵盖语言、数学、肢体扮演等众多学习机会。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曾说:有涵养的人,是曾经聆听丰富语言而且永志不忘的人。在心灵互通的情形下所交流的语言,才是真正的人类语言。而图画书就是在为孩子制造机会,使他们在成长之路上常常体验这种语言。笔者一直以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图画书所呈现的一幅幅图画,或者是生活的一幕幕场景的再现,或者展现了美好未来的生活画卷。图画书的阅读教学,就是陪伴学生阅读有声有色的生活,在聆听、交流源自人们内心的语言。

第二篇:想象力与图画书

想象力与图画书

松居直【日】

近年来,父母愈来愈早地训练孩子认字。有的孩子四岁左右就识字了,等到五岁,母亲们更会热心地教孩子认字,至于他们是不是了解字的含义,那又是另一回事。

父母似乎忘了图画书原本是让孩子享受的书。看着孩子们结结巴巴、专心一意地把图画书上的文字一个一个大声地念出来,我常忍不住摇头叹息。

这样的方式真的能让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吗?真的能带领他们进入书的世界吗?我很怀疑。

读书不等于识字。如果识字就能读书,那么只要是中文,再艰涩、再专业的书,我们应该都能从头读到尾。问题是,读完整本书并不表示看懂了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算是读书。

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如果认为只要识字就能读书的话,那么面对那些升上小学四五年级,却无法吸收知识的小朋友,又该如何解释呢?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识字能力大同小异,但是会不会读书,却很容易看出来。大人的情况也是一样。

也有人说,只要识字,日后不断努力,自然就会读书。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有些偏颇,只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刚刚提过,读书是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俗语说:“读《论语》而不知《论语》。”这句话就是在讽刺那些认识字,但却不了解《论语》真意的人。反过来说,我认为即使不识字,还是可以读书。

比方说,把三四年级小学生在看的《小飞龙》等长篇童话,念给还不识字的五岁的孩子听,他也会很高兴、很专注地从头听到尾,因为五岁的孩子听得懂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也是读书。自己看得懂和用耳朵听得懂,只是运用的方法不同,只要能够了解故事的内容,都可以算是读书。

一个辛辛苦苦地读完《小飞龙》的二年级小学生,和一个快快乐乐地听爸妈讲《小飞龙》的五岁的孩子,我相信后者对故事理解得更快、更轻松。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大人更要多花心思,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读书。

第三篇: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滑稽比照

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

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ss the yard(穿过院子)/around the pond(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经过磨面房)/though the fence(钻过栅栏)/under the beehives(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 back in time for dinner(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正如约翰·洛威·汤森(John Rowe Townsend)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Written 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2003)里所说的那样:《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

后面的狐狸垂涎三尺

前面傻乎乎的母鸡却浑然不觉 这就更让人觉得好笑了

文字的排列

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文字还仅仅是一个叙述者,恪守职责,默默地承担着和图画一起讲故事的任务,在排列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不过也有的图画书里,一行行排列得好好的文字会像脱缰的野马,突然挣脱束缚,变得又大、又粗、又黑,甚至歪七扭八地扭曲起来——这时的文字就不仅仅是文字了,是图画,是情绪,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画面的连贯与叙述

一本图画书有三十几页画面,这三十几页画面一幅幅连贯起来,一个故事就被叙述出来了。其实,每一本图画书的画面与画面之间都是被一根线串联起来的,只不过这根线有时你看得见,也有时却是看不见的。

像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那本被誉为“一则有关„完美‟与缺陷‟的寓言”的《失落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1976),画面上就始终有一根象征着地面的线。“失落的一角”在这根线上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失望之后,他遇上一个名叫“大圆满”的圆,于是,他走出往日的孤单,开始上路,向着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远方一路滚去,去寻找他那失落的一角……就是这根举足轻重的黑线,贯穿全书,把一幅幅画面串联了起来。

日本图画书大师长新太的《卷心菜小弟》、克罗克特·约翰逊(Crockett Johnson)文/图的《阿罗有支彩色笔》都是看得见的线的例子。

也有相当多的图画书,不是靠一条线,而是靠人物在画面里的一个个动作将画面衔接起来;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来连接画面的;有些图画书是靠一个接一个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的;然而也有这么一类图画书,并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故事,好似一盘散沙。串起这一幅幅画面的,是它狂野发散的想像力!画面不是被一根线,而是被许许多多根放射状的线连了起来。

潜在的节奏

多数图画书都有一个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重复。然而,还有一类图画书,会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如果找出它的规律,把一幅幅画面按小组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类似音乐里的节拍般的节奏了。这种类型的图画书通过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这样的排列方式不断地重复,让人产生一幅幅看下去的乐趣,并预想接下来的场面,盼望着翻页,渐渐地接近故事的高潮。

隐藏着的细节

在一本图画书里,常常隐藏着许多作者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它们有的与作品的主题无关,只不过是增加一点小噱头或是出自于作者个人的癖好,但也有的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缺少了这样一个细节,整个作品就缺少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留白与空白页

留白既是一种绘画技巧,又是图画书里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段。一本好的图画书,不一定要把画面填满,有时留下一片空白,反而会产生一种无形当有形的效果,为读者提供一片想像的空间。留白也可以用来表现距离。在《三只猪》(The Three Pigs,2001)里,当三只小猪坐着那架纸飞机飞起来的时候,大卫?威斯纳(David Wiesner)不但使用了大面积的留白,甚至还使用了整张的空白页。如果把这四页连成一个画面,你就可以看出三只小猪在天上飞过了怎样长长的一段开心而又刺激的距离了!

方向性

图画书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准则,就是从右往左翻页。也就是说,我们看图画书时是从左面一页看到右面一页的,于是,就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即故事叙述的方向也是从左到右——故事的时间从左面流向右面,左图所发生的故事在右图之前。一般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图画书都会遵循这个方向性。一旦这种方向性被强化,贯穿全书,就会形成一股流淌着的、充满了动感的韵律。

时间与空间

图画书是怎样表现时间与空间的呢?说到时间,松居直常举一个例子,就是《睡美人》里的那顶白帽子。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小徒弟,当女巫的咒语实现的一刹那,不仅公主沉睡过去了,连小徒弟也跟着沉睡过去了。你看这幅画面,这已经是许多年以后的情景了,整个城堡都被蔓延攀升的玫瑰给紧紧地裹住了,只露出几个小窗口。注意右下角的那个小窗口,胖厨师就那么扯着小徒弟的耳朵睡着了——这时小徒弟的头上还戴着那顶白帽子。可隔了几页,到了一个王子拨开玫瑰丛俯下身去亲吻公主的那一页时,这顶白帽子却离开了小徒弟的脑袋,挂到了一边的玫瑰枝上。奇怪,城堡里所有的东西都在沉睡,是谁把它从小徒弟的脑袋上拿走了呢?是玫瑰。故事里说只有玫瑰在不停地生长,是玫瑰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把白帽子从小徒弟的脑袋上拿走了。白帽子从小徒弟的头上到玫瑰枝上,这是一个空间的变化,作者就这样巧妙地用空间表现了一百年时间的流逝。说完了时间,我们再来看看空间。

有的图画书里,一个画面里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比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的《爷爷一定有办法》(Something From Nothing,1992),就描绘了地上和地下两个不同的空间里发生的两个不同的故事。地上的故事说的是小男孩约瑟和爷爷的友谊,当他还是一个婴儿时,爷爷就给他缝了一条小毯子。爷爷还会把他的小毯子缝成一件外套,把外套缝成一件小背心……地下的故事,是一个没有文字说明的故事,地板下面还住着小老鼠一家,它们和地上的人们一样,也在快乐地生活着。地上地下这两个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爷爷为约瑟缝毯子时掉下来的碎布,就被老鼠夫妇捡去做了小毯子。

颜色

颜色,除了是绘画里最基本的元素之外,在图画书里还有许多特殊的作用。

比方说,颜色有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 “米菲兔”系列当中,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和灰色就被作者迪克·布鲁纳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意思,当作了与孩子们沟通的“共同语言”。日本出版的《迪克·布鲁纳的一切》(《ディック?ブルーナのすべて》,2004)中解秘说:红色,用来表示幸福的场面;黄色,一般多用来表示孩子们在室内的背景;蓝色,作为背景使用时表示寒冷或是不安的心境;绿色,常常被用来当作原野、公园以及室外场面的背景……迪克?布鲁纳自己也在《迪克·布鲁纳——我与米菲兔的故事》(《ディック?ブルーナ——ぼくのこと、ミッフィーのこと》,2005)中强调说:颜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一种颜色都会产生惟有那种颜色才会有的特别的力量。颜色会被当成一种象征来使用,这是因为颜色会引发人们的联想。

莫莉·班,也就是《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的作者曾经写过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去感知周遭世界的颜色、大小与形状的书《图画·话图》(Picture This,1991),她在书里写道:“我认为,颜色的联想有两方面:一是颜色的象征性……我们对各种颜色的反应是来自这些颜色与某些自然物的联想——也就是说,我们将红色与血,白色与光、雪与骨头联想在一起;黑色与暗、黄色与太阳、蓝色与海及天空联想在一起。”她自己的那本《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就堪称色彩象征的一个范例。从封面到内页,火焰般鲜红的背景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小女孩愤怒的情绪。

框线与“出框”

四周加上一圈框线,画面看上去四平八稳、持重多了。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一些明明是想像力狂野激放的图画书,偏偏也要加上一个框线,是要遏制住无拘无束 的幻想吗?对此,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一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独道见解:“框线是设计效果中特别有趣的例子之一。透过一板一眼的边线所见到的事件,暗

斯·范·艾尔斯伯格/文·图《阿卜杜勒·盖萨兹的示了抽离与客观,许多描绘幻想世界的插画家都以此来加花园》(The Garden of Abdul Gasazi,1979)强效果,像克里斯·范·艾尔斯伯格的《北极特快车》(The Polar Express)、丹尼斯·诺伦(Dennis Nolan)的《恐

这部作品的幻想性并不是那么强烈,说得形象龙梦》(Dinosaur Dream),或者马里·波普·奥斯本(M一点,是一部恰好刚刚迈过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那ary Pope Osborne)的《月骑士》(Moonhorse)等书道门槛的作品:少年艾伦受人之托照看一条爱咬帽中的白色框线,都把所描写的幻想事件中加上一种记录式子、名叫弗里茨的狗,下午,弗里茨拖着艾伦来到

的真实特质……”

了一座花园面前,尽管牌子上写着禁止狗入内,但弗里茨已经冲了进去,很快就不知去向了。在房子

不只是加不加框线,有时框线的粗细、甚至是框线的里,艾伦遇到了退休的魔术师阿卜杜勒·盖萨兹,他颜色也会让画家绞尽脑汁。埃里克·诺曼(Eric Rohmann)告诉艾伦,他特别讨厌狗,他已经把弗里茨变成了的《我的兔子朋友》(My Friend Rabbit,2002)在画面一只鸭子。艾伦只好抱着鸭子回家,半道上,这只四周加上了又粗又黑的框线,但因为它讲的是一个动物们鸭子叼着艾伦的帽子飞走了……可是伤心的艾伦叠罗汉的疯狂的故事,所以他故意把框线意画得粗细不匀,回到家里一看,弗里茨正叼着他的帽子在院子里玩十分毛糙,意在强调一种与画面相配的动感。杨志成在《狼哪!可能是为了给这个亦真亦幻的故事增加一种真婆婆》里也使用了框线,他用红色的框线将画面分割成类实感,作者特意加上了一圈宽宽的留白框线,收敛似国画连屏的结构。这醒目的红色,让人警觉,一下子就了故事的幻想性。绷紧了神经,似乎在提醒我们这是一个狼外婆要吃小孩的可怕的故事。

角度与视点

角度是构图里的一个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因素了,它像迷人的色彩一样,不但会配合主题,让一个故事的视觉语言变得跌宕起伏,还会唤起人们的情感。一本图画书的画面,往往会因为角度的不同而产生明显不同的效果。如果把画家的一双眼睛比做摄影机,那么他以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注视画面,就是视点了。平视、俯视,还是仰视呢?一幅幅画面也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了。

罗伯托·英诺桑提为《木偶奇遇记》(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1988)画的这幅插图,就是一个仰角,效果让人不寒而栗,两个高高耸立的警官押着匹诺曹正朝着画面之外的我们走来,因为 透视关系,他们身后上方的那两幢楼房都倾斜了,仿佛就要压下来似的,这就更让人为匹诺曹的命运担忧了。

画面大小与色调的变化

黎明

尤里·舒尔维兹/

说到画面大小的变化,一个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例子文·图 就是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出没的地方》了。画面大小

画面大小与的变化可以用来暗示一个人的情绪。

色调的变化,是

至于画面色调的变化,最早的一个例子是尤里·舒尔维这本图画书成功兹的《黎明》(Dawn,1974)。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图的决定因素。作画书,据说作者的灵感来自于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渔翁》。者对于椭圆形的 它几乎没人什么情节,只是依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表画面、色调的变现了一个黎明的全过程。可以这样说,《黎明》是一本极化以及情绪、进其宁静、完全靠意境取胜的图画书。展的速度和节

奏,甚至静与动,都有深思熟虑的安排。

开始的一页,椭圆形画面里的景物还很黑,模糊不清。到了下面几页,光线似乎发生了微弱的变化,渐渐可以看清湖岸边的一棵树和睡在树下的祖孙两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湖面上吹起了微风,还有慢慢升腾的水蒸气,天色亮多了。当老人和孙子划船下到湖里时天色已经微明了,画面的也变成了一个跨页。

最激动人心的是最后面的两幅画面——在这之前的画面几乎都是单一的、灰蒙蒙的色调,是在渐变,但到了这里,色彩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绿色、黄色和蓝色一下子就布满了整个画面,这骤然迸发出来的颜色告诉我们,太阳就要出来了。果然,下面一页,太阳从山上露出脸来,画面上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加绚丽迷人了。

无字书

无字书一个字都没有,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打个比方,这类图画书就相当于无声电影时代的默片。

因为无字书不再是图文合奏,少了一条文字的叙述线,所以叙述故事的职能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图画的身上。而要以纯粹的图画语言演绎出一个完正的故事,它的图画就必须具有更多的解说性,说白了,就是能让读者透过图画看懂故事。我们在无字书里,常常会看到类似于电影分镜头或是漫画格的分割小图,其实,这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解说性画面了。仅仅是靠解说性的画面,还无法完整地叙述出一个连续的故事。在无字书的画面与画面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镜头的连接。从一个镜头连接到另外一个镜头,就是电影上常说的蒙太奇(montage)了。蒙太奇是将一个个镜头组合成动态系统的艺术。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借用到无字书里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正是蒙太奇把一幅幅解说性的画面连接成了一个流畅的、流动着的故事。

媒材与技法

图画书画面的内容是靠媒材表现出来的,比如铅笔或是水彩,媒材不同,作品呈现的形式也就不同。还有蘸水笔画、版画、压克力颜料、拼贴、照片以及电脑制作,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图画书拥有了迷人的外

貌。

艺术风格

什么是图画书的艺术风格呢?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给出的答案是:“风格与色调或媒材不同,是一种无法分开来看的特质。风格是整体来看的效果总和,是插图或文字之所以看来有别或甚至独特的原因。风格是从艺术家对主题和呈现方式所做的不同选择中发展出来的……”

关于图画书的艺术风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夏洛特·S·赫克(Charlotte S Huck)等人合著的《儿童文学在小学》(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2004)一书里,就被分成了八类:写实或具象派艺术(Realism,or Representational Art)、印象派艺术(Impressionistic Art)、表现主义艺术(Expressionistic Art)、超现实主义艺术(Surrealistic Art)、稚拙和民间艺术(Na?ve or Folk Art)、卡通艺术(Cartoon Art)、文化习俗(Cultural Conventions)及个人风格(Personal Styles)。

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

《小蓝和小黄》(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1959)

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抽象派作品。在这本图画书里,作者完全摈弃了我们常见的具象,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乎圆形的抽象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黑色的长方形是教室,其中排列有序的不同颜色的色块,萧然是一个个孩子了。

题材

图画书的题材非常广泛,除了像我们熟悉的民间故事,比如杰拉尔

德·麦克德默德(Gerald McDermott)的《射向太阳的箭》(Arrow to the Sun,1974);童话故事,比如南茜·艾克红·柏柯(Nancy Ekholm Burkert)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72);幽默故事,比如巴贝·柯尔(Babette Cole)的《我的妈妈真麻烦》(The Trouble With Mum,1983);幻想故事,比如戴维·劳伦斯(David Lawrence)文、德尔芬·杜兰德(Delphine Durand)图的《卡夫卡变虫记》(Beetle Boy,1999);成长故事,比如保罗·弗莱舒曼(Paul R.Fleischman)文、凯文·霍克斯(Kevin Hawkes)图的《威斯利王国》(Weslandia,1999)……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作品,涉及诸如战争、单亲家庭以及死亡等过去被认为不适合给年幼的孩子看的主题。可以这样说,图画书的题材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第四篇:足球教学目标及策略

足球单元设计

足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不仅受成人的痴迷和狂恋,而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

足球活动易于开展与普及,除正规足球比赛外,只要有一个足球,有一块场地,人们就可以开展足球活动。一般学校都的操场都可以开展足球教学,也具备基本的操场地,青少年参加足球活动所需的足球技术动作简单易学,而非正规的比赛和课后学生自发的足球活动,也可以用标志物、砖块、石头、木桩甚至脱下来的衣服代替足球门,场地可大可小,人数可多可少。足球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要,表现人们行为举止、思想感情、民族特性及风格的身体文化运动。

经常从事足球运动,不仅对青少年自身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自制力、责任感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集体荣誉感、守纪律等思想品德。

足球运动是全面锻炼和健全体魄的良好手段,是全民健身活动中一项行之有效的体育运动项目。经常从事足球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并能使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改善,尤其能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

能激发青少年团结拼搏、进取向上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足球教学主要内容建议:

足球运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但是在高中足球模块教学中应该有重点的进行教学,总体来说足球模块教学需要掌握简单的战术外还应教授以下几项基本技术。

1.颠球技术

颠球是足球运动的一项最基本的技术,其主要是要求队员在踢球的时候能够有很好的球感,在踢球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足球,使足球能够以自己希望的方式运行。

2.传球技术 传球技术是一项很重要的足球技术,它是足球场上运动链的一个纽带。在实际的比赛中,决定传球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传球方向的控制、力量的控制、脚法的控制,触球部位的控制,其次还要掌握好对传球时机、同伴跑动的位置。传球的脚法是传球效果好与差的关键,它控制着足球的路线和旋转程度。

如果与同伴距离较近,就要传直线球,可以用脚弓进行直推,脚接触球的部位比较大,容易控制球的方向,在进行直传球的时候要注意足球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如果接球者的位置离你很远,要进行长传球的话,就是适用高旋转球,这时经常使用的部位就是脚背内侧。

传球技术教学应教会:脚内侧传球、脚背内侧传球 3.运球过人技术

在足球比赛中过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采用什么方式过人要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和场上情况来具体的运用技术动作,经常被大家使用的有变向过人和变速过人。

比赛中常见的运球过人方法有:强行突破,运球假动作突破,快速拉、扣、拨球突破,穿裆突破和人球分过突破等。

运球过人技术教学应教会:脚内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利用假动作过人(如左晃右过,右晃左过)

4.射门技术

足球比赛的直接目的是射门得分,而能否把球射入对方球门是比赛胜负的关键。射门主要在攻守争夺最激烈的罚球区附近进行。现代足球比赛要求每个队员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射门技术,尤其是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背外侧和脚内侧为主的摆射、抽射、削射、弹射、推射等技术。射门技术的难度大,教学中应有重点的选择教授和学习,除掌握基本的射门技术外,准确的判断、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应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射门技术教学应教会:正脚背射门、外脚背射门、脚内侧推射 5.停球技术

在足球运动中,除了手臂,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可以用来停球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停球的时候要把球停在离自己身体合适的位置,不仅不会被对方抢断,也利于下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成,这样的停球就是标准、合适的。停球技术应主要教会:脚内侧停球、胸部停球、脚底停球 6.抢球技术

足球是一项讲究攻守平衡的运动,在会踢球的同时也要会防守,阻挡对手的进攻,所以,对足球运动员来说,抢球也是一项足球的基本技术,抢球并一定要求防守队员把球抢下来,主要是通过防守来阻止对方的进攻,所以,在防守的时候,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看人!不看球!”自己的身体要始终的树立在对手的正前方,封堵住对手的向前去路,这样就能对抢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抢截技术应教会:正面枪截球、合理冲撞抢截球 7.头顶球技术

指运动员用头的某一部位顶击球。用于进攻中的传球、射门和防守中的抢断。可用前额的正面或侧面,可原地顶或跳起顶。由移动选准顶球点和上体摆动击球两个环节组成。因头在人体的最高部位,能较早接触到空中的球,故在比赛中对争取时间和争夺空中优势极为有利。

使用头顶球技术,不仅可以进行传球、抢断球、高球射门,而且利用鱼跃头顶球可以扩大运动员的控制范围、防守时抢险。头顶球技术应教会:前额正面头顶球(原地、跳起)

足球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学习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基本掌握足球的几项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战术。

2.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能。

3.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等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教学策略: 1.足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是集快速、攻防对抗特点的集体项目,通过足球的教学应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最终学会踢足球。

2.基本技术、战术的教学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技术到组合技术。

3.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重视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基本技术与运用基本技术有机的结合,体现足球运动的对抗性和趣味性的特点。

4.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抗练习、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比赛,在运动中提高体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5.教学中,应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益。

6.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区别对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采用任务驱动和分层教学等方法以促进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与发展。

第五篇: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目录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1.《我爸爸》作者:安东尼.布朗 2.《我妈妈》作者:安东尼.布朗.3.《三个强盗》作者:汤米.温格尔 4.《大卫去上学》作者:大卫.香农 5.《母鸡萝丝去散步》作者:佩特.哈金丝 6.《玛德琳》作者: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 7.《鼠小弟》作者:中江嘉男 /上野纪子 8.《好饿的毛毛虫》作者:艾瑞克·卡尔 9.《鸭子骑车记》作者:大卫.香农 10.《菲菲生气了》作者:莫莉.卡 11《大雨哗啦哗啦下》作者:大卫.香农 12《妈妈的红沙发》作者:威廉斯

13《逃家小兔》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14《在森林里》作者:玛丽.霍尔.伊特斯

15《晚安,月亮》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16《小蓝和小黄》作者:李欧.李奥尼

17《野兽出没的地方》作者:莫里斯.桑达克 18《米菲在海边》作者:迪克.布鲁纳 19《小黑鱼》作者:李欧.李奥尼

20《爱心树》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21《古利和古拉》作者:中川李枝子 22《100万只猫》作者:(美)婉达.盖格

23《让路给小鸭子》作者:(美)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 24《小房子》作者:(美)弗吉尼亚.李.伯顿 25《克里特》作者:(法)汤米.温格尔 26《苏赫的白马》作者:蒙古民间故事

27《彼得的椅子》作者:(美)埃兹拉。杰克 28《快乐的一天》作者:(美)露丝.克劳斯

29《我的壁橱里有个噩梦》作者:美)梅瑟.迈尔 30《驴小弟变石头》作者:史塔克

31《和甘伯伯去游河》作者:(英)约翰.伯宁罕 32《壁柜里的冒险》作者:日)古田足日田烟精一 33《好脏的哈利》作者:(美)吉恩.蔡恩

34《森林大熊》作者:瑞士)约克.史坦纳约克.米勒 35《小猪离家记》作者:(美)阿诺德。洛贝尔

36《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作者:(日)筒井赖子/文(日)林明 37《雪人》作者:(英)雷蒙.布力格斯

38《莎莎摘浆果》作者:(美)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 39《小熊可杜罗》作者:(美)唐。弗里曼 40《迟到大王》作者:(英)约翰.伯宁罕 41《月光男孩》作者:(丹麦)依仆.斯劳.奥尔森 42《生气的亚瑟》作者:海华恩.奥拉姆 43《花婆婆》作者:(美)芭芭拉.库尼 44《大猩猩》作者:(英)安东尼.布朗

45《外公》作者:(英)约翰.伯宁罕 46《打瞌睡的房子》作者:(美)奥德丽.伍德 唐.伍德 47《獾的礼物》作者:(英)苏珊.巴蒂 48《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作者:(美)劳拉.乔菲 49《北极特快车》作者:(美)克里斯.范.艾尔斯伯格 50《月下看猫头鹰》作者:(美)简.约伦 51《睡不着吗,小熊》作者:(爱尔兰)马丁.韦德烈 52《我们去猎熊》作者:(英)米歇尔.罗森 53《隧道》作者:(英)安东尼.布朗

54《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作者:(美)乔恩.司奇斯卡 55《疯狂星期二》作者:(英)约翰.伯宁罕 56《晚安,大猩猩》作者:(美)佩姬.拉曼 57《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作者:(英)罗伦.柴尔德 58《奥莉薇》作者:(美)伊恩.福克纳 59《三只猪》作者:大卫.威斯纳

60《我的兔子朋友》作者:(美)埃里克.诺曼 61《比得兔的故事》作者:(英)比阿特丽克斯.波特 62《克里特》作者:汤米.温格尔 63《辛爷爷的怪兽》作者:汤米.温格尔 64《不要妈妈的吻》作者:汤米.温格尔 65《魔奇魔奇树》作者:(日)齐藤隆介 66《想念巴尼》作者:(美)朱迪恩.沃恩特 67《蒂奇》作者:佩特.哈金丝

68《活了100万次的猫》作者:佐野洋子 69《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作者:露丝.布朗 70《影子》作者:(法)布莱斯.桑德拉尔 71《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作者:(日)五味太郎 72《猜猜我有多爱你》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 73《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作者:(德)艾蜜丽.弗利德 74《不,大卫》作者:大卫.夏农 75《忘不了外公啦》作者:(荷兰)贝特.韦斯特拉 76《天灵灵》作者:克里斯.范 77《窗外》作者:查尔斯.奇宾

78《花格子大象艾玛》作者:(英)大卫.麦基 79《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作者:雀莉.桂阑 80《彩虹鱼》作者:马库斯.菲斯特 81《女巫温妮》作者:瓦拉里.托马斯 82《狐狸》作者:玛格丽特.威尔德 83《再见!小兔子》作者:约克.米勒 84《妞妞的鹿角》作者:大卫.司摩 85《米菲》作者:迪克.布鲁纳

86《和我玩好吗?》作者:玛丽.霍尔.伊特斯 87《追追追究》作者:赤羽末吉 88《树真好》作者:露丝.克劳斯

89《小艾来了》作者:凯.汤普森

90《爸爸,请为我摘月亮》作者:卡尔

91《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作者:约克.米勒

92《胆小如鼠的巨人和胆大包天的睡鼠》作者:安娜格特 93《小鱼散步》作者:陈致元

94《莎莉,离水远一点》作者:约翰.伯宁罕 95《失落的一角》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96《圆白菜小弟》作者:长新太 97《阿罗有只彩笔》作者:克罗克特 98《墙壁里的狼》作者:尼尔.盖曼 99《我的妈妈真麻烦》作者:巴贝.柯尔

100《射向太阳的箭》作者:杰拉尔德.麦克德默德

101《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作者:南茜.艾克红.柏柯 102《谁来我家》作者:安纳利纳.麦卡菲 103《梦想家威利》作者:安东尼.布朗 104《夏日海湾》作者: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 105《红色的书》作者:芭芭拉.莱曼 106《7号梦工厂》作者:大卫.威斯纳

107《诺亚方舟》作者:彼得.施皮尔

108《男孩,熊,男爵,吟游诗人》作者:格雷弋里.罗杰斯 109《黎明》作者:尤里.舒尔维兹

110《14只老鼠赏月》作者:岩村和朗 111《忍住,忍住,便便》作者:梅田俊作 112《最大的熊》作者:林特.沃德 113《木偶奇遇记》作者:科罗狄

114《我的名字叫国王》作者:柏尼.包斯

115《夜里来的鸟》作者:岩濑成子

116《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作者:莫德凯.葛德凯 117《买手套》作者:新美南吉

118《你很快就会长高》作者:安琪雅.薛维克 119《好大的风》作者:基娅拉.梅妮妮 120《走进森林》作者:安东尼.布朗 121《雪花人》作者:贾桂琳.贝格丝 122《当我困了的时候》作者:简.R.霍华德 123《星月》作者:珍妮儿.肯侬 124《大雪》作者:莎琳娜.柯恩斯

125《爷爷一定有办法》作者:菲比.吉尔曼

126《莎莉,洗好澡了没?》作者:约翰.伯宁罕 127《亲爱的小莉》作者:威廉.格林

128《钢丝上的小花》作者:罗伯托.英诺桑提 129《当风吹来的时》作者:雷蒙.布力格斯 130《我最讨厌你了》作者:贾尼丝.梅.尤得瑞 131《睡美人》作者:格林童话:费里克斯 132《当乃平遇上乃萍》作者:安东尼.布朗

133《狼婆婆》作者:杨志成

134《小根和小秋》作者:林明子 135《我的连衣裙》作者:西卷茅子

136《我可以带一个朋友来吗?》作者:比阿特丽斯.申克.迪 137《第五个》作者:恩斯特.杨德尔

138《小恩的秘密花园》作者:莎拉.斯图尔特

139《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作者:瓦那.阿丹玛 140《神秘的蝌蚪》作者:史帝文.凯洛格 141《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作者:农尼.霍格杰恩 142《你喜欢》作者:约翰.伯宁罕 143《小野兽》作者:昆丁.布莱克

下载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目标与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画书阅读教学的基点、目标与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基点 古诗教学

    儿童基点 ——也谈校本课程中的古诗教学 如皋市丁堰小学冒慧嵘(***) 校本课程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

    《幼儿园儿童图画书教学初探》

    《幼儿园儿童图画书教学初探》 浙江 朱静怡 课题研究的背景:实施“发展能力课程”的已有经验 整体背景中思考,不能孤零零地研究某一个问题。 以杂志为教材。 大班是抽象思维萌......

    《敌人》图画书教学设计

    “尊重平等 礼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 许金芝 【单元主题】 本单元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和孩子共读“尊重、平等、礼貌”为主题的图画书,激发孩子......

    一年级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及策略

    一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 目标及策略 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一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及策略》。我们将围绕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2008-08-19 19:59:23| 分类: 教研随笔|举报|字号 订阅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李作芳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教学设计支撑基点探究

    教学设计支撑基点探究 陈海琴 柯卫玲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为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案,笔者对教学设计的支撑......

    早期阅读概念与图画书阅读教学

    早期阅读概念与图画书阅读教学 2013年第7期 )(总第223期StudiesinPreschoolEducation学前教育研究No.7,2013SerialNo.223早期阅读概念与图画书阅读教学* 刘宝根1**李林慧2 2(1浙......

    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

    绘本与图画书的区别 绘本 绘本就是指图画书,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