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时间:2019-05-13 22:1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第一篇: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面临转型的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思想家开始从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窠臼中摆脱出来,将目光投向百姓的家常日用,试图摆脱那种脱离百姓的日常生活凭空讨论学问的学风。而与此同时,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备受打击的天主教为了弥补自己在欧洲失去的领地,来到亚洲布教。在日本传教的过程中,日本人的一句: “ 如果你信仰的宗教是一种真正的宗教 , 为什么中国人却不知道这种宗教”,将天主教传教士的目光引向了中国。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继日本之后成为了天主传教士们的下一个攻克目标。为了使中国也成为天主教的领域,传教士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 纵观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其中充满了曲折与反复。从最初的南京教案到清初历狱 , 再到后来的礼仪之争直到 “ 百年禁教 ” ,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可谓一波三折 , 直至最后也未能在中国成功立足。为什么这样一个在欧洲、美洲乃至亚洲其他许多国家都能得以顺利传播的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却步履维艰?这其 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东西方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差异。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及固有的价值理念的国家,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若想在中国立足,就必须融入中国文化。天主教的教义及信仰,本身就存在着诸多与中国文化冲突的地方,而传教士们对天主教义的固守与忠诚又使得他们不愿意为了拉拢中国而放弃自己的宗教原则。所以二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下面我将试着对中西文化,或者说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差异进行一下分析。

一、儒耶之争一一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 , 而这个社会一切最主要的社会规范及信仰则 来自 儒教这个贯彻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体系。儒家自汉武帝 “ 罢黠百家 , 独尊儒术 ” 以来便确立了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但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守则 , 同时也是历朝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 , 它渗 透 到自姓的日常生活中 , 成为中国人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点 , 为天主教 在中国的传播打开僵局的利玛窦 , 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因此他才脱下僧炮 , 潜心学习儒家经典 , 力图融入到中国 的知识分子中 , 他为耶儒关系制定了合儒、补儒、超儒三个步骤 , 用儒家经典来解释基督教教义 , 竭力证明基督教的神学理论 , 与原始儒学的同一性 , 并借此攻击宋明理学太极观念。应该说 , 利玛窦的这一尝试在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最初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它使天主教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中国士大夫的认同 , 而将其作为儒家学说的有益补充。但随着夭主教的深入传播 , 它与儒学之间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逐渐暴露 出来。部分士大夫察觉到高举合儒大旗的天主教对儒学 以及以儒学为理 论基础的伦理秩序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为了维护圣贤道统 , 他们举起了卫 道 的旗帜。此时即使传教士还在勉力合儒 , 也只是徒劳。天主教与儒学之间的矛盾 , 在当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关于 “ 天 ” 与祭 天

2、众生平等与礼教纲常

3、关于祭祖与祭孔

基督教强调耶稣是宇宙之间的唯一真神 , 禁止教徒崇拜上帝以外的偶像 ,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 , 祭孔与祭祀是不可或缺的两个仪式。对于习儒家圣典的中国知识分子 来 说 , 祭孔不但是为了表示对圣人先师的尊重 , 同时也是为 自 己求取功名凭添一种心理上的保证。利玛窦为了争取士大夫阶层对 天 主教的支持 , 极力避免与他们的习惯发生冲突 , 将祭孔仪式定性为单纯的为表达对圣人先师的尊敬的行为 , 不属于偶像崇拜 , 因此也不是迷信。但他的这种解释 , 即使在今人看 来 也显得颇为牵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祭孔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孔圣人保佑自己在科举考试中高中 , 取得功名 , 光宗耀祖 , 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 很难说不带有偶像崇拜的性质。因此 , 作为基督教的信徒再去祭拜孔子 , 在很多极力维护 天 主教 “ 纯洁性 ” 的传教士看 来 , 的确是难以容忍的 , 传教士之间关于是否允许中国信徒祭孔的争论便是导致康熙年间礼仪之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 因。同样的 , 祭 祖 也是中国人 自 古以 来 最为重视的仪式之一 , 这不但是出于人们对先人的缅怀和尊敬 , 同时也与儒家极力宣扬的孝的观念有很大关系。在儒家文化中 , “ 孝 ” 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 亦是忠君理念的基础。因 此 ,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推行孝道。天 主教不允许中国教徒祭 祖 , 不但老 百 姓在感情上按受 不了 , 统治阶级也不会允许。在中国的 天 主教传教士在这两件事上各执一辞 , 纠缠不 清 , 是导致基督教 在中国遭受巨大挫折的重要原因。

二、基督教的涉世性格

基督教有谋求世俗权利的传统 , 自 从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 国 教 , 基督教便 在 欧洲具有了及其崇高 的地位 , 并有着 自 己最高的宗教领 袖—— 罗马教皇。虽然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在它将基督教定 为国教后的第二年(395 年)便分裂了 , 但罗马教廷的权威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 而是继续统 治 了欧洲 几 个世纪 , 在著名的 “ 君士坦丁赠礼 ” 之后 , 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之前 , 罗马教皇的权威一直凌驾于世俗君主之上 , 是整个欧洲的精神领袖。

但基督教 来 到中国之后 , 它那种根深蒂固的涉世性格却使得它与中国至高无上的皇权发生了矛 盾。中国是一个君权至上的社会 , 几 千年来 , 皇帝一直是整个国家独一无二的统治者 , 没有任何权 威可以凌 驾 于君权之上。天 主教士在进入中国之初 , 就很注意政治上的钻营 , 他们结交 达官贵人 , 并进入宫廷内部传教 , 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凭借自己的天文知识 , 把持钦天监要职 , 受到中国皇帝的宠信 , 后 来 , 传教士们又卷入了康熙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的纷争。在民间 , 他们为教徒划分教区 , 派教士管理 , 按时讲解圣经 , 并干涉教徒生活 , 形成强大的世俗权力。传教士们的这些做法 , 先是引起了一些地方官员的警惕 , 后来又进一步招致了朝中大臣以及中国皇帝的不满。在中国皇 帝 看 来 , 传教士们的这种做法 , 无异于要代替他统治自己的臣民 , 因此是绝对不能听之任之的。基督 教 企图 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实现自己本 来 就有的那种很强的政治和社会的运作性。但中世纪欧洲 罗马教廷与世俗君主各司其政的政教分离所导致的二元对立,是 “ 地理大发现”以前西方所独有的现象。而在中国 , 政教合一是一种支配性的局面 , 而且政权永远处于主导地位 , 佛教、道教等宗教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所以它们的命运往往因皇帝的好恶而起伏不定。基督教在欧洲社会长期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它不甘于只扮演这样一个任人支配的角色 , 罗马教廷试图在中国教民也建立象征欧洲那样的权力系统。当它的这种企图随着传教事业的发展而一步一步暴露出 来 的时候 , 就终于和中国 以皇帝为代表的世俗权利发生了冲突 , 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 礼仪之争 ” 的发生。所以 , 基督教 的涉 世 性格使得它不能为中国的统治者所容忍 , 当然也就不可能在中国顺利传播。

三、价值观的差异一一一此岸与彼岸

提到中国文化 , 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儒、释、道三教。其中儒教 和 道教是中国 土 生 土 长的文化 , 这两种文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生现实的生活。儒教倡导人们为社会服务 , 为社会尽一己之 力 , “ 达则兼济天 下 , 穷则独善其身 ” , 提倡知识分子们以天下为己任 , “ 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 , 强调的是人现世的作为。道教家们则整天炼丹制药 , 目的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 , 延长现世的 生命。佛教进入中国之初 , 虽然要人们多积善行 , 以换取来 世 的幸福。但到六 祖 慧能创立禅宗 , 主张顿悟 , 见性成佛 , 重视的也是现世的成果 , 这可以说是佛教在中国彻底本 土 化的一个标志。可见 , 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来讲 , 重视人今生的作为是一个大趋势。而基督教关心的是身后的世界 , 现实的彼岸 , 强调人一生下 来 就有原罪 , 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赎罪。一个人活着不是为 现世 的幸福 , 而是为了死后进入天堂 , 赎罪的方式就是不停的祷告及对物质生活的极力节制 , 即所谓的禁欲主义。这是基督教另外一个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相背离的地方。中国人既然重视现世 , 就不可能不去追求现世的幸福。中国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庸 , 这同样体现在中国人对待物质文化的态度上。

四、信仰兼容与信仰唯一

中国是一个以儒教为主其他宗教并存的社会。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十分崇尚儒教 , 以 儒教 教 作为治国平天 下的理论基础。儒家 自 形成之初 , 便只是重视 “ 仁礼 治世” 的理论探讨 , 而非以宗教的形式确立 , 因此少有狭隘的门户之见。对于佛道二教 , 儒家虽与它们有所冲突 , 但却不是对它们一味排斥 , 而是将其合理性的因素加以吸纳 , 至于不能调和的部分 , 儒家也更多的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而佛道二教 , 也充分认识到儒教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 , 而安于自己作为儒教补充的地位。到封建社会后期 , 三教相互渗透 , 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儒教扮演意识形态主角 , 佛教、道教及各种民间宗教充当意识形态配角的稳定结构。儒教主要在政治方面发挥作用 , 佛道则作为世俗化的 工具 , 三 教的关系相对而言是和谐而稳定的。而传教士们在进入中国之初 , 便在利玛窦 “ 合儒斥佛 ” 方针 的引导下对佛教展开了强烈的攻击。利玛窦等传教士对佛教缺乏必要的了解 , 只是为了迎合 自 己的 需要而肆意的贬低佛教 , 攻击佛教教义 , 他们这种做法不但伤害了佛僧们的宗教感情 , 也激怒了许多具有崇佛思想的中国士大夫 , 于是二者结合起 来 排斥 天 主教 , 这是利 玛 窦所未能料想到的。利 玛 窦的 “ 斥佛 ” 策略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 它产生的负面效应对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制造了很大 障 碍。但利氏 “ 排佛 ” 政策的根源 , 还在于基督教那种强烈的排他性的性格。因为佛教与儒教不同 , 儒教的 “ 教 ” 主要是指它的教化功能 , 而佛教是一种正式的宗教 , 利玛窦将佛教作为 天 主教在中国的 竞 争对手 , 就是 因 为他将佛教作为一种偶像崇拜者的宗教。需知上帝是 宇宙 间唯一的真神 , 基督教对 于 有着自己偶像的其他宗教 , 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敌意 , 有基督教存在的地方 , 决不允许有其他宗教的神灵的权威存在。

另一方面 , 就中国的民间信仰来说。对于对神 袛 的崇拜 , 是以多神信仰为特征的。儒家虽不相信鬼神 , 却不反对民间对鬼神的崇拜。如孔子虽然说过 “ 未知生 , 焉知死 ” , “未能事人 , 焉能事鬼”。但是他却对神道设教却很感兴趣 , 将祭祀鬼神当作一种培养人道德精神的方式加以保留 , 其着眼点,在于这一方式所具有的“民德归厚” 的教化功能。由此可见 , 儒家对中国民间杂鬼诸神的信仰采取的是 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佛教虽是一种在本质上排斥一切神灵的宗教 , 但在民间的形式却是一种多神教。原本意指悟透人生 , 一切皆空的人的佛 , 在老百姓的眼中却是比神仙更有力的神 袛。于是 , 如 来、观 音、文殊、普 贤等纷纷成为老百姓崇拜的偶像。道教则更不用说 , 它本身就是一种多神宗教。所以 , 中国民间供奉的神灵十分庞杂。在中国社会 , 信仰完全是个人的事 , 旁人一般不会干涉。所 以 , 一个人往往可以同时信仰几种不同的宗教。既可以去寺庙上香拜佛 , 以求平安 , 也可以在家中 设孔圣牌位 , 每日参拜。有不少老百姓基本上是逢神必拜的 , 丝毫不会在意自己所拜的神属于哪一 种宗教。

基督教对于自己内部的神灵的态度尚且如此 , 就更不用说对其他宗教的神灵了。基督教是一种有着强烈的排他性的宗教 , 如果有其他的神的存在 , 他们认为 自 己的神的权威便会 下 降。因 此 , 基督教要求教徒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 ,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只有纯 洁 的信仰才能得到上 帝 的 眷 顾。正 是基于这一点 , 基督教徒们经常为了一 丁 点儿教义上的分歧而产生冲突 , 甚 至引起战争 , 这种 几近疯狂的态度是崇尚中庸之道的中国人所不能理解的。传教士们试图让中国教徒放弃多神崇拜的努力最终的结果便是为 自 己树立了 一个 又 一个敌人 , 直至最后引发礼仪之争 , 彻底葬送了在中国传教的希望。

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压制殖民地的工具”。参与贩卖鸦片。在鸦片战争前的几十年间,以英国人为主的外国商人一年比一年多地向中国贩卖鸦片。英国从1767年的二百箱到1837年的三万九千箱,总计在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间,共偷运进中国的鸦片不下四十二万七千箱,从中国掠夺走了三至四亿银元。沙俄、美国商人也从中亚向中国贩运鸦片。鸦片商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而中国人却从中深受其害。西方学者摩利生在《马萨诸塞州海运史》一书中指出的,对于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经营毒害人民的鸦片贸易,当时在华的 “基督教传教士都不反对这种贸易,他们乘坐贩运鸦片的飞剪船到中国去,他们还从贩运鸦片的公司和商人的手中接受捐款。他们都说,鸦片对中国人是无害的,就像酒对美国人是无害的一样。”他们认为只要中国人接受了基督,鸦片的危害也就自然会消失。一些传教士不仅乘鸦片贸易船只来华的,接受鸦片商人的资助,更有甚者,有的传教士还直接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传教士们邀请大鸦片商人充当对中国传播基督教的宗教团体的头面人物。如在广州的“马礼逊教育会”,就让大鸦片商颠地任会长,另一大鸦片商查顿任司库,传教士裨治文任秘书。1838年2月21日在贩卖鸦片的垄断组织东印度公司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华医药传教会”,传教士伯驾为副会长,大鸦片商颠地、查顿为终身董事。

由于外国传教士与鸦片贸易有着利益相关的密切关系,他们对于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和举措十分关注。1839年初,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传教士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林则徐的身上,通过各种办法,尽力刺探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搜集中国官方的动态。1839年9月,裨治文在虎门与中方代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告诉林则徐的代表,英国如何强大,中国是打不过它的,力图从思想上动摇林则徐禁烟的决心。林则徐的代表用“打仗不怕”铿锵四个字作为回答,令裨治文十分恼火。

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毛主席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传教士在鸦片战争中,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综上所述 , 由于 基督教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的操作层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 制度存在着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 , 因此它在中国传播的最终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 , 是基督教固有的涉世性格和强烈的排他性导致了它在中国的失败。天主教试图植根于中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西文化对抗与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天主教文化在与儒家文化的对抗中最终败下阵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它强大的生命力维护了自己的领地。在中国孕育并发展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面前,任何一种新的文化想要将其动摇都是十分困难的。直到今天为止,儒家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它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中国文化区别与他国文化的标志。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取的,这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 , 当要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时,怎样才能在一个新的环境里立足,找到或者说培育出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尊重别国原有的文化及传统 , 不能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原则与特殊性,抱着打到一切的态度对抗别国的传统,这是不利于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的。各种文化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展开平等的对话 , 才能促进彼此的交流 , 从而使各种优秀文化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

第二篇: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区别

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 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天主教信徒称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 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稣、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职人员均为男性。主教、神 甫、修士、修女,必须独身。天主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天主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教徒在天主教节日和星期日到教堂 望弥撒。

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 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基督教《圣经》只有66卷,《旧约》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没有塑像,只挂一个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是主教、牧师、长 老、传道员。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结婚,基督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基督教节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主教的主张:圣经的权威+教会的传承 信心+行为=得救与永生,信徒的自治+教会的引导。

天主教其实是中国化的一种称呼。天主教强调普世性,其总部设在罗马梵蒂冈,称为梵蒂冈教廷。所以天主教也称为罗马公教。其教会组织体系自上而下,集中统一,教皇(即教宗)是全球天主教会的领袖,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除非渎职或犯有异端罪,任职终身。

天主教的所有神职人员,包括修士和修女,均遵守独身制度。这一独身制度确定于公元12世纪,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神职人员。由平信徒组成的在俗修会的成员则不受独身制度的约束。

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弥撒”,而新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礼拜”。

基督教(又称新教)的主张:唯独圣经,坚持圣经本身的绝对权威,不赞成以教会来主导对圣经的解释,而应主要由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心和良心还有圣灵的感动来理解。

唯独恩典,认为既然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救赎中保,那么神人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不需要教会发挥太多的中介作用。

唯独信心,强调首要的是对上帝的信从,反对单凭行为或主要凭行为得救。

各教会团体一般比较独立化,较为自由,但也容易造成新的分化。实际上,基督教也的确不是一个统一的教派,而是分化的数十个教派的总称。其中,路德派、加尔文派、圣公会是三大全球性的主流教派,这三大主流教派内部也有不少不同的派别,并非铁板一块。

基督教的所有教牧人员都可以结婚。

基督教教堂里立的十字架上没有耶稣基督被钉的受苦难的像;教徒祈祷时也不在胸前划十字。基督教教堂内外的装饰是最简洁、最朴素的,雕塑和壁画一般都没有。

基督教的一般教牧人员称为牧师或长老,而不象天主教和东正教那样称为神甫(非正式地可称为神父)。

东正教强调正统性,所以也称为正教。他与天主教的差别主要是以下方面

保守性:坚守古教义和古礼仪,基本不做什么调整。封闭性:不太强调传教工作,对与天主教和新教开展交流和对话也不大热心。

依附性:历史上一直强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权,受其严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样一直政教分离和教俗二元结构。

分散性:一直没有统一的全球性的教会首脑机构。名义上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大牧首处于首席地位,但实际上莫斯科大牧首、耶路撒冷大牧首、安提阿大牧首、亚力山大里亚大牧首并不受其节制,而且这些大牧首对非本国的正教会辖区的影响也很有限。

神秘性: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这种个体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信仰体验。主教以下的神职人员可以结婚(修士和修女除外)。但是,有了家室的那些基层神职人员,比如神甫,就没有机会再升迁到主教及以上职位了。

东正教不象天主教,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但教堂里有大量反映宗教性内容的壁画。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这是公元8——9世纪拜占廷境内“圣像破坏运动”的结果。

不过,东正教的教堂里的其他装饰物还是比天主教教堂丰富,而且宗教仪式也更盛大和繁复。

东正教的教堂里一般都没有坐椅,教友们要站着参加宗教活动。这与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正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小于天主教和基督教。

╃ ╃ ╃ ╃ ╃ ╃ ╃ ╃ ╃ ╃ ╃ ╃ ╃ ╃ ╃ ╃ ╃ ╃ ╃

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

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基督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基督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基督教占主导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中国。

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天主教和基督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东正教占主导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东仪天主教(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教宗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国内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主要区别: ★ 1.教义: 天主教↓

强调「罪」与「罚」、「天堂」和「炼狱」。基督教↓

强调「因信称义」、和 神之间的亲密关系。★ 2.崇拜: 天主教↓

除了三位一体的 神之外,还崇拜玛利亚被称为圣母。基督教↓

只敬拜三位一体的 神(圣父、圣子、圣灵)。玛利亚就是一般妇女,而不是神明。★ 3.活动时间和名称: 天主教↓

主要是望弥撒,时间有星期五或星期

六、日。基督教↓

是主日崇拜,时间在星期日。★ 4.对 神的称呼: 天主教↓

称 上帝为「天主」(这也是天主教这名称的由来)。基督教↓

称 上帝为「上帝」、「天父」、「耶和华」 ★ 5.经典: 天主教↓

使用天主经、圣经、圣母经、圣三光荣经;玫瑰经是在念经时手拿一串念珠的方法。基督教↓ 只读圣经。★ 6.组织: 天主教↓

有「主教」、「修士」(又称神父)、「修女」…等组织架构,并且有阶级之分。基督教↓

分为「全职同工」和「半职同工」或「平信徒」,基本上并没有阶级的分别,只是有没有领受全时间服事 主的差别。通常读完神学院的信徒就称为「传道」,如果有在教会里面服事,通常隔了一段时间就会被按牧,也就成为我们所称呼的牧师!★ 7.祷告: 天主教↓

必须透过神父来祷告、认罪,他们认为这些人可以在人和 神之间成为带领者。基督教↓

没有这样的分别,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向 主(耶稣)祷告。

★ 8.服事人员: 天主教↓

神父和修女终身都要实行「独身」,并且在修道院透过简单的物资来生活。他们每天都有内部的望弥撒,并且一天有数次。基督教↓

牧师可以结婚生子,并且因为不同的呼召而在不同的环境中执行不同工作。★ 9.圣餐: 天主教↓

认为圣餐「就是」,耶稣的身体和宝血。基督教↓

认为圣餐是「纪念」 耶稣的受死。★ 10.洗礼: 天主教↓ 有婴儿浸礼也有洗礼。基督教↓

则要看不同牧师的想法,而不一定认同,甚至实行婴儿浸礼;洗礼。★ 11.食物: 天主教↓

认为「血」是耶稣的宝血,拒绝食物的血。例如:米血、猪血汤…等。基督教↓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食物,但是带血的食物也是不可以食用的。

★ 12.偶像: 天主教↓

是敬奉偶像的宗教,虽然对偶像行敬礼是偶像崇拜,但不认为那些像为偶像,其实所行的敬礼是表示「尊敬之意」。基督教↓

则是完全拒绝偶像的,认为是崇拜偶像之罪恶行为,因为有圣经上说「除了神外不可事奉偶像」。★ 13.祭拜: 天主教↓

有遵照中国传统礼俗举行祭祖典礼。基督教↓

认为祭祖典礼祭拜祖先是崇拜偶像之罪恶行为,「除了神外,不可把神的荣耀变为偶像」。★ 14.十字架: 天主教↓

天主教教堂的十字架上有耶稣基督像。基督教↓

而基督教教会的十字架上是没有耶稣基督像。

第三篇:基督教的传播与近代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变迁

基督教的传播与近代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变迁

吕延涛邹晓辛

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的变迁,、在近代有着特殊的遭遇。来自西方的基督教传教士伴随着浸

略者的铁蹄, 踏进了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 基督教获得了迅速发展, 从而在近代贵州少数民族的厉史上, 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基督教在贵州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从很早就开始了。鸦片战争以前, 夭主教势力尚存一 息。鸦片战争后, 西方传教士大规模浮海而来, 偏居一隅的贵州开始受到更大的震动。鸦片战争刚刚结束, 天主教的传教士就深入到贵州少数民族居住地。对于夭主教传教士 来说, 他们是在过去的废墟上重新修建圣堂。年, 成立了独立的贵州教区, 法国巴黎外 方传教会的神父白斯德担任主教职务。后来, 陆续有大批的天主教士穿越崇山峻岭进入布依 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传教。其中庞大的安龙教区的传教范围基本上是以少数民族为传 教对象的。直到近代历史的结束, 贵州的天主教神父一直把在少数民族中传播基督教作为工 作的重点。

基督教新教势力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传入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一贯重视在大城市发展教 会。这种情况只是在戴德生创立了内地会后, 才有了较明显的改变。大约在年前后, 内 地会派遣祝名扬、· 和巴子成· · 两名牧师来到贵州省省会贵

阳。这是新教传教士首次抵达贵州。此后, 先后有花国香· · 夫妇、克拉克 · · 夫妇、安德烈· 夫妇、秦尔锐· 等来到贵州。

这些传教士大多先在省城集结, 然后分头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最先是亚当和文藻 · 二人在安顺和威宁等地的少数民族中布道①。另外还有著名的内地会牧师

党居仁和圣道公会牧师柏格理②。他们都因在黔西南少数民族中传播基督教而闻名。在闭塞的贵州民族地区, 基督教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较沿海地区和汉族居住地更为突出的 发展。世纪初期, 当基督教会势力极盛时, 贵州省的安顺、平坝、大定, 石门坎、通州、独山等地, 都成为基督教新教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教的中心, ·

天主教会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教活

动较新教会更有成效。夕年教会的统计数字表明, 全省仅有新教传教士人, 但却拥有 个布道区, 其中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布道区内, 受餐信徒达到夕。余人, 他 们分别属于美福音会、内地会、圣道公会、内系女执事会和内系立本责信义会。同一时期, 天主教会在贵州省约有传教士多人, 约余名天主教徒处于余所

天主教堂的管理之下⑧。法国“ 巴黎外方传教会” 系统占了相当比重。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形

成了。人的教徒群体, 而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

贵州少数民族中信奉基督教人数的急剧增加, 在当时的全国宗教界引起了震动。而少数 民族教徒所占比重甚大, 也成为贵州近代宗教业的突出特点。这些古老的高原居民, 为何在 很短的时间内敬奉一个来自异邦的神呢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寻寻, 第一, 西方传教士在贵州民族地区采取了不同于汉族地区的做法, 大批少数民族传道员 在基督教的传播中起了较大作用。

贵州的苗、彝、佗佬等族, 都通行本族的语言, 且居住极其分散。基督教传教士在汉族

地区通常采用的传教方法不能适应。基子此, 教会采取了新的手段。许多外国传教士都穿着 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装, 学说少数民族语言, 甚至与少数民族共同吃住。然而传教士人数甚 少, 势单力薄, 因此教会从一开菇就雇佣于大滋丽旨簇厂鬓簇暮新痛漏玉薪藻簇霭誓茄石簇 传道员进行游说布道。这些本族传道员有的从教会那里领取少量津贴, 有的则没有津贴。他 们往往组成一支三五人的小型宣教队伍, 游行各山寨。巡回布道一次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 间· 行程数万里, 但一般只在一个地方停留很短的时间, 进行简单的教义宣传。本族同胞传 教, 在血缘观念浓厚的苗族等少数民族社会中影响很大, 他们不仅没有外国传教士那种语言 和生活习俗方面的困难, 而且他们的行动更容易带动人们信奉一个新的神灵。因此, 在少数 民族传道员进行过普及性的《‘ 圣经》宣传之后, 外国传教士只须进行收尾工作就行了。’ 游行

布道在其它地区只是传教的一种辅助手段, 而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则成为主要形式, ’ 这是针

对居民分散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传教手段。

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长期在葛布少数民族中传教的内地会牧师艾萨克·佩奇

写道“ 久而久之, 始察知在苗人中布道者, 必用苗族人才方能驾轻车而就熟路也。厥后苗 族中之布道人才崛起一时, 相助为理, 于是本省教会受圣灵之恩赐不亚于当年使徒时代。盖 苗族中此辈人才虽学识不深, 而仍能胜任愉快, 使教会得建不拔之基于磐石之上‘ ” ‘盖各

地宣教事业常系苗族中之信徒自行担任, 逢人证道, 舌敝唇焦, 工作极形踊跃, 宣教师仅尾 随其后收束佳果耳。” ④ 这也是对少数民族布道员极为重视的用心所在。除了这些职业半职业的游行布道员之外, 还有少量的少数民族人员担任了高丫级的神界 职务, 他们被册立为牧师和神父。据勿夕年的统计, 整个贵州省华人职业宣教人员共有余 人, 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成为基督教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迅速传播 的主要媒介。

第二, 贵州民族地区文化落后, 是基督教在这里获得成功的客观原因。

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 地处险峻, ’

交通闭塞, 绝大多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使悠久的

卒明无法完成深厚的积锭和在此基础上的突破前进, 他们仪仅依靠口头的传说来记载自己的

历史与卒化, 从而限制了本民族文化向广阔和深层发展的可能。个别民族虽有女字、· 但由子

长期与外界隔绝, 加之艰苦的生存环境, 阻止了其文化随着外部世界的发展实现飞跃。因 此, 与发达地区文化存在很大距离。‘ ·

贵州少数民族社会中存在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即使象彝族这样具有悠久文化的民族也不 例外。如现存的彝文古籍中, 内容大多与宗教有关。而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中, 又表现出 多神崇拜的特点。强烈的鬼神崇拜, 不仅盛行于各少数民族中, 而且这种崇拜尚停留在原始 的层次。对祖先的崇拜, 少数民族也不象汉族那样界垒森严。

总起来看,近代历史上, 大多数少数民族社会在宗教信仰上处于原始状态, 没有形成自 己完整的体系, 与发达地区比较缺少顽强的传统力量。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的状况正是如此, 从而使基督教神学有了一个良好的落脚处。以《圣经》为主的完整的基督教神学在近代的传 入, 相对来说较容易地打破了贵州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层保护圈, ·

它带给人们的是经过午年

演绎而趋向完善的宗教哲学, 耶稣的神力更多地弥补了少数民族宗教的缺陷, 解释了他们生 活中存在的许多神秘的东西。正基于此, 我们才苛以理解基督教神学为什么能够在很短时间 内, 取代了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文化的发达与否,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宗教。恩格 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 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 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因此从宗教的 本质来说, 它与人类文化的不发达密切相关。而近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蒋后, 恰恰为 ·

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

第三, 清政府民族政策的失误相少数民族社会本身的特殊结构, 有利于基督教在少数民 族中的传播。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的地区。清政府为加强其封建娥治, 在这里实行了一套 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 不断挑拨各民族的关系, 从而加深了本来就存在的民族间 ’ 的隔

阂。而民族隔阂的存在, 又为基督教会势力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外国炮舰作后盾的西方传教士,二在中国拥有各种特权, ‘ 因而对于加入教会圈子的人来

说, 犹如置于特殊的保护网下。利用这一点来引诱招揽教徒, 也成为在贵州的基督教传教士 招揽教徒教友的重要手段。几

它吸引着饱受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苗、彝、布依等族人民加入

基督教, 以求得到教会的保护。

贵州的少数民族社会, 有着特殊的社会结构, 血缘关系在这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 族的统治力量非常强大。外国传教士利用这个特点, 重点对少数民族中有威望的人士宣扬基 督教。这些人士入教后, 附着于教会的少数民族群众便越来越多。关于这一点, 传教士自己 记述道“ 各乡村苗族中之信徒多有被任为长老执事各职, 此辈为会众领袖, 宣讲圣道颇具 口才, 并管理各乡村中之集会事宜, 更能设法使不到会者均能到会听道。各总堂每月有长老 会议, 凡信徒有不规则行动, 即可会中提出讨论云。” ⑥ 无疑, 长老执事所拥有的特殊权利, 成为近代荃督教在贵州少数民族内获得突出发展的

重要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 往往出现整村整寨加入基督教的现象, 这几乎完全是因为家族 力量强大的缘故。当族长们信教后, 整个家族也就入教了。、’ ‘ ’

第四,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的恶劣, 使传教士能依靠慈善事业发展教会势力。贵州山高水险, 气候恶劣, 卫生条件差, 少数民族缺医少食, 生活环境十分艰苦。西方 教传士使在这些地区采取兴办育婴堂、贩灾和发放药品等手段进行传教活动。一般来说, 在 各井会总堂和夫的天主教堂内都各有常用鱿品。除了一些专门教食医院夕年有所, 另 有药房所⑥ 和专职的传教医生外, 把患者拉入教会。

一般的传教人员也常携带药物, 在分送药物的同时, 对缺医少药的少数民族来说, 这种手法十分有效。

传教士柏格理及其妻子, 经常为来往的苗族发放药品, 并点种牛痘, 法。对于妇女来说, 这种做法更具吸弓力, 在著名的石门坎教堂, 成为发展教民的常用做

取药品和做礼拜的⑦。直到最后, 多的传教医生到少数民族中去。、大多数女教徒, 都是因为家人患病而前往教堂领

在少数民雄地区传教的外国传教士, 还在呼吁应当派遣更

育婴堂多为天主教团体所兴办。另外, 教会还创办了规模较小的孤儿院和麻疯病院, 在 那里培养教徒, 但由于工作范围的限制, 其影响远不及利用行医送药来进行传教活动。基督教事业的发展, 对贵州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一“ 社会乏动荡孟

随着传教士、教堂和基督教徒人数的增加和教堂实力的日益雄厚, 在少数民族社会中形 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团—教会集团。这个集团以外国传教士和教会总堂为核心, 包括所有的 教徒外但。尽管只有传教士受到清政府明文保护, 实际上, 教民的利益又处在教士的保护网下, 分别享有与各级地方官员相应级别的待遇, 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庇护。

国传教士保护教民的行动很多都取得成功, 其中最突出的是传教士干涉清政府诉讼以使教民

免受政府法律处置。在教堂拥有土地的地万, 教徒佃户只向教堂交租, 教堂周围成为独立的 地盘。教会, 尤其是天主教会, 往往拥有大量财产。如在天主教安龙教区, 年一次就购 买了七八里长的一道河沟和十数里宽的一个山林。然后在这块地上建立自己的统治。这种情 ’ 朽今

况表明, 教会集团是一种事实上的新的少数民族阶层。

? 教会阶层的出现, 与原有的社会秩序发生了剧烈冲突。在基督教势力兴盛的少数民族地 区, 首先, 传教士势力的介入和膨胀, 加速了原有的民族矛盾。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容易 获得教徒, 因此传教士多努力于少数民族中。为获得少数民族的信任, 传教士不惜挑拨他们 与汉族的关系, 从而激化了原有的民族矛盾。其次是地主统治阶层的失势。原先许多地主在 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相当的实力, 教堂势力的突起, 无疑削弱了他们的统治。受到教堂保护 的教民, 不再对官府负责了。因此, 地方官吏和士绅不断起来反对基督教。夕年洪君“ 夫妇在黔东一带的苗族中传教时, 遭到理绷红汉族地主的反对, 后被杀死。同时被杀死的还有

明鉴光牧师⑧。夕年— 年, 在威宁苗族地区, 发生了普遍的土司地主

攻击苗族基督徒的事件。他们关押、拷打教徒, 甚至焚毁了苗族教徒的村寨。虽然它最终由 子传教士的压力而平息下去, 但类似的**仍经常出现。

教会势力成长所引起的少数民族社会阶层的变化,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统治的 原有秩序, 但是它同时也是侵略势力壮大的标志。教堂作为独立的王国, 出现在中国这个主 权国家的领土之上, 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侵略者的嘴脸。教徒在摆脱一层压迫之后, 又遭到 来自传教士的残酷剥削。这种记载举不胜举。

信奉基督教, 引起了贵州少数民族社会本身的变化。

首先是信仰和习俗的变化。

贵州的少数民族是崇尚多神的民族, 有丰富多彩的敬神活动。但信奉基督教后, 就必须 按照严格的基督教教规生活。他们要经常性地颂读《圣经》里的话, 并前往教堂、布道所听 神职人员讲道。在许多地方, 教徒还要组织起来, 向非教人士宣传教义。传教士还推行禁食 祷告, 这种活动有时长达一个星期。

与此同时, 少数民族传统的许多东西都被禁止了, 代之而起的是教会组织的体育运动会 等。苗族、布依族等贵州少数民族, 天性能歌善舞, 每当春暖花开时, 山山寨寨一片欢歌笑 语。他们经常举行隆重的敬拜山神、雨神和驱除鬼怪、敬拜祖先等活动。后来这些活动都被 强行禁止了。因为基督教信奉唯一神耶稣, 除此之外的其它信仰均被视为背叛。在少数民族 中世代相传的跳芦笙舞、唱山歌、耍端阳等活动, 均被视为邪恶而加以废止。夕年, 党居 仁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 成立了“ 苗族改良会” , 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这些章程规定禁 止苗族奉行传统的跳花、跳月、跳场活动, 禁止苗族教徒听讲苗族民间传说, 演唱苗族史 歌、民歌等。并焚毁了一些苗族的民族乐器。同年, 党居仁还强行驱散郎岱地区苗民的跳花 场活动。夕年前后, 柏格理亦曾在苗寨将苗民崇拜物及偶像毁去。其次是婚姻关系的变化。

苗族等少数民族有自由恋爱的习俗。每逢节日时, 男女青年齐去野外坐花会, 在劳动和

对歌中结成美满良缘。但是, 在少数民族婚姻中也存在着诸如近亲结婚等严重的陋习。如苗 族中的姑舅开亲, 在许多地方都存在。包办婚姻及早婚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一夫一妻制并不 稳固, 保留了许多原始群婚制的遗迹。这种婚姻状况, 严重危害了少数民族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基督教势力较为发达的地区, 传教士对教徒婚姻实行严格控制。在众多的限制中, 有

很多属于进步的婚姻观念。如同村不婚、同姓不婚等规定, 实际上是对近亲结婚的限制。由 于交通等多种原因, 少数民族很多是就近而婚的。对同村、同姓的婚姻关系的限制, 客观上 促成了少数民族社会婚姻发展的重大进步。夕年前后, 柏格理曾召集苗族布道员, 就婚姻 问题提出变革的方案。规定必须男子岁、女子岁后才能结婚婚后新娘必须住在夫家, 男女双方不得再与另外的异性谈恋爱。同时撤除了苗塞中为非正式婚姻男女常设的“ 宿夜 房”。·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遍存在的早婚现象, 同时也有利于稳固的一夫一妻制的形成。传教士关于非教不婚、不同教派不婚的规定, 是出于传播宗教的需要, 把教徒婚姻作为 扩大基督教影响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 传教士干涉此类教徒婚姻的事件极多, 从而人为地 子

恶化了教徒和非教徒之间的矛盾。对于违犯教会有关规定的教徒, 教堂往往采用吊打、游街、火烧等极残酷的手法, 从重处罚, 从而对许多青年男女造成伤害。从婚姻变迁史上看, 这样 强行干涉婚姻, 无疑是对少数民族中长期盛行的自由恋爱传统的沉重打击。

其二, 文化之动荡。

传教士在贵州少数民族中进行了许多文化教育活动, 而传教本身也属于文化活动的范 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 引起了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在文化上的新变化。新文字的出现。

文字的出现, 主要针对苗族而言。贵州的苗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外国传教士 要在苗族地区传教, 就必须创造一种为苗族所能接受的文字。为此, 很多传教士对苗族的语 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创造了一些特殊的文字。柏格理创造了一种苗文, 后来被命名为柏格 理苗文。这是一种拼音文字, 分元音和辅音, 以元音字母的高低位置定调。他曾用这种文字 翻译了《马可福音》、《马太福音》及《新约全书》。其优点是简单易学, 可以很快掌握。除 唱赞美诗、诵读圣经外, 尚可用来写日记、记帐等。因此, 它在柏格理所在的石门坎教堂辖 内及周围地区较流行。很多苗族教徒都能运用这种文字习。另外还有一些用罗马拼音改写的 文字, 但由于记忆和使用的困难, 难以流传。

一般说来, 传教士创造的文字只用来诵读圣经和进行简单的联系。教徒们还常用它来自 编自刻自印《圣经》字句皿。传教士曾用其创制的彝文、苗文等翻译并出版过《新约》。长 期在北盘江一带布依族、苗族地区传教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方叉和还撰写过《苗法辞典》和 《夷法辞典》, 免费或减费分送路人。

从客观上来说, 虽然传教士创立的拼音文字低劣而不实用, 但它毕竟曾在部分少数民族 中使用过。对贵州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 从没有文字到开始使用本民族的文字, 这是个跃 进, 对推动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当肯定。教会学校的兴起。

夕夕年, 新教各差会在贵州全省拥有所初级小学, 就读学生约有人, 另有高级小 学所, 学生不足人。在这些学校中约有名女学生就读。

天主教也拥有自己的学校, 且大多也限制在小学程度。著名的教会学校是圣道公会石门 坎教堂所属的光华小学。建于夕年, 以后凡其附设教堂的地方都开办小学。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主要招收苗族子弟, 后来又招收不少彝族子弟。学校最初采用汉、苗文教育, 学生要上 苗文课, 并使用苗文课本。学校还设有游泳池、运动场等, 规模相当大小。这所学校第一次 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带给了闭塞的石门坎地区。

这些水平并不高的学校, 却开设了《圣经》课, 这是学校的主要任务。这一点在夭主教

会所办的学校内更为突出。高年级的学生还要参加礼拜。学生一般都信奉基督教。学校还开 设了诸如数学、地理、·历史、自然、生理卫生、音乐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内容当时即使在较

发达的地区也是新奇的, 对边远的贵州少数民族来说, 更是一个奇迹。

贵州的少数民族, 从来就极少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自从这些初级学校办起后, 这里的 少数民族才有了本民族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从小学毕业后, 还可以送往设在云南和四川境内 的教会中学、教会大学深造。于是教会学校里产生了第一批带有近代风格的少数民族学生。当然, 教会学校尤其是小学, 主要是以培养教徒为目的的, 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圣经》, 同时还要接受崇洋的奴化教育。但学校教育的发展, 客观上对于贵州少数民 族的进步有着深刻的影响, 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后来贵州近代教育业的发展, 与教会学校 教育有很大关系

第四篇: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唐崇荣牧师)

问:天主教是异端,在华人教会中推动天主教的东西,是否有不妥之处?请问福音派教会应该怎样看待此事?

答:你的问题,先从第一个重点来提:天主教是异端吗?天主教里面有没有异端的教训呢?天主教有没有错异的神学思想?有!天主教对基督的独一性、基督的救法、基督的救主的位份是独一的这几方面,因为有某些胡涂的教导,产生了侵害的作用。天下人间除了耶稣基督以外,没有赐下别的名,使我们能够靠着得救的。这样,耶稣是神与人中间独一的中保,我们到上帝面前来,是透过独一的圣名。为什么天主教还加上我们到耶稣面前来,得透过向马利亚祷告呢?透过马利亚向耶稣祷告,这是全本圣经从来没有的教训。如果你说,有啊!约翰福音第二章,婚礼上酒不够的时候,是马利亚来求耶稣,说没有酒了。借着这段经文来支持“透过马利亚向耶稣祷告”的教义,是荒唐的!那是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人对耶稣讲话,马利亚用人的声音对耶稣讲,不等于是圣徒透过马利亚,再产生对主祷告的功劳。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到底天主教于基督教最大的分别在那里?有两大方面。天主教与基督教第一个最大的原则性的分别,就是权威的问题。到底我们的信仰是根据什么?基督教说,根据圣经。天主教说,根据圣经加上大公教会遗传下来所有的教义和那些决定。教会根据圣经和教义的遗传来持守信仰,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太大必须争执之处。但是把两样东西等量齐观,相同看待的话,就不对了。我们不能否定在传统中,有它特定的地位和应当看重并持守的东西;但是不能把传统的教义和圣经等量齐观来看待。这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因为圣经是唯一绝对的标准。至于传统,并不是不重要,但是没有重要到和圣经等量齐观的地步。

有一些福音派的人完全不注重传统,这也是很危险的。试问传统中间有没有神圣灵引导的踪迹呢?传统中间有没有圣徒被圣灵引导得到亮光光照我们呢?有!我们今天看见许多所谓只遵照圣经的新教教徒,而完全忽略传统圣灵引导的人,他们可能产生出一些很可怕的错误和异端。所以,对传统的尊重是今天福音派需要好好再思考,再重新建立的很重要的心态。换个角度看,传统中间不符合神心意的,同样可能被人拿来代替上帝的诫命,就像耶稣所说的,他们(法利赛人)把人的遗传当作上帝的诫命来教导人,那就错误了!所以问题不是传统不传统,问题是哪个传统是神的引导,合乎圣经或者不是。如果是神的引导,是合乎圣经的,不但不可丢,我们要继续追求、继续领受、继续传下去。因为这个正确的传统精神,在圣灵引导之下,在真正合乎圣经原则之下,有圣经的根据,我们不能随便丢弃。

唐崇荣接着说:

天主教里有没有伟大的传统?天主教本身不是天主教,从第一世纪到第十六世纪,那就是基督教。因为到了第十六世纪已经走了许多的错路,我们把它拉回来,结果我们就变成回到圣经基础,回到神要我们走的路线的那个纯正的福音的基督教。而天主教披了许多、许多的外衣,许多、许多的烂布,做他们的外套。这些东西不是从神而来的,所以我们不要!

第一世纪到第十五世纪中间,上帝的灵有没有引导伟大的教父、伟大的圣徒,奠定基督教的信仰?有!这些是绝对不能丢掉的。所以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阿他拿修信经、迦克墩信经,这些都是基督教历史中间最伟大、最伟大的信仰表白。奥古斯丁里面伟大的思想,在他的《忏悔录》、《上帝之城》,在他许多的教训中,都给我们看见很多对圣经真理最深入、最深入的了解。

今天许多神学生,动不动就讲奥古斯丁的错误、加尔文的错误、马丁路德的错误;好象比奥古斯丁、加尔文、马丁路德更厉害,可以作那些人的老师一样。其实你一生学他们的东西,学到死,也不一定学懂多少。有一些人在Fuller神学院读了差传学,口里就根本不尊重别的神学家。他们以为传福音是他们的责任,然后神学就不重要,就把传统随便乱丢。他们的口中有许多轻蔑伟人在历史中留下伟大产业的那个口气,我非常反感。

我们今天不要以为我今天注重了这一点,另一点就不重要了。福音派的人肤浅到一个地步,传统是什么都不知道!叫一个念神学毕业的人,写出五十个历代最大的神学家的名字,竟然写不出来。那念什么神学?如果你念政治学,你可以念出历代最大的政治家;你念法律学,历代最大的法学家,你都可以念出来。为什么很多福音派的神学生念完神学,叫他把基督教历史中最伟大的几十个神学家的思想讲清楚,却做不到?表示你反对传统,不注重传统,轻看圣灵对历代圣徒的引导。好象圣灵睡觉两千年,忽然醒过来,找到了你,才把全部的传统交给你?真是神经不正常!我们要回头看神的灵怎样引导。

奥古斯丁有没有毛病?有!加尔文有没有毛病?有!马丁路德有没有毛病?也有!因为他们都是人.我刚才讲的,理性是被造的、是有限、是堕落的。所以没有办法,也不可能一个人完完全全没有毛病。因为他们有毛病,你能讲出他们的毛病,就以为这显示出你是没有毛病的吗?这是夜郎自大。可能你的毛病不是“毛病”,而是“大病”他们的不过是“毛”的病。求主怜悯我们,天主教当然有许多的东西,我们不能接受。但是我不能就用一句话,说整个天主教是异端,因为我们对三位一体的了解、基督论的争辩,都是在整个历史中承继下来最重要的教义。当时的改教家看见天主教教会有毛病,就把它们丢弃,并加以指责,而后回到圣经,这就造成分裂,这个分裂就变成现在所谓的新教和天主教。新教里面重要的教义,还是在十六个世纪中在神的引导之下所承继下来的。所以我们不要忘本;但是天主教里那些错误的东西,我们不要接受,我们不要混杂。

让我讲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福音是一粒很宝贝的珍珠。这个珍珠外面很可惜,包了许多的破布,那就是天主教的外表。所以天主教徒若一生一世摸索,寻找到最后,找到了珍珠,那些人就得救了。但那些不找,一直摸破布的人摸到死,那些人就是天主教教徒。正像你们当中有很多礼拜堂堂徒、宗派派徒、某某会会徒,糊里胡涂!所以,你说,天主教里面有没有得救的人?有!马丁路德是天主教徒里得救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在天主教里找到了福音。结果,他被天主教赶出去,但他是在天主教里找到福音的。为什么呢?因为天主教里还有一本圣经嘛,所以,他在圣经里面找到了福音。

如果,天主教徒有一天发现他们敬拜马利亚是不对的,他们敬拜其它的中保是不对的,他们认为遗传高过圣经是不对的,他们回转过来,还是会得救的。相反的,今天在我们浸信会、卫理公会、长老会、圣公会里面,如果没有找到耶稣基督的福音,只以为我信了耶稣以后,墓地比较漂亮;我信了耶稣以后,每年圣诞节比较热闹。那你也不一定得救!

第二样,天主教和基督教第二个不同的地方,是中保的问题。基督教相信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与人的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为人的耶稣基督,The only mediator between God and man is the incarnate Christ.这是我们的信仰。而天主教相信,在神与人中间有耶稣作中保;耶稣与人中间又有马利亚作中保;还有很多圣徒可以作我们的代求者,成为向耶稣祈求的中间人。所以他们相信所谓的圣徒功德库(the treasury of the saint)。这种圣徒功德库的说法,就是以为那些伟大的圣徒,他们的生活圣洁到一个地步,他们的信仰高超到一个地步,不但为他们自己能够将功补过,甚至还留下一部份;上帝说多余的就把它放在十二个篮里,好象五饼二鱼的神迹,五千人吃饱后,还剩下十二篮。那个篮以后就变成了“圣徒功德库”。其它的天主教徒做的得不够的时候,就从那里面得着补给。这种说法都不是圣经的教训。

天主教徒敬拜马利亚到这样一个地步,用最伟大、只有神才配得着的名称来称呼马利亚。Mary,Our Queen,the Queen of Heaven.Our life.The CoRedemptrix with Christ.什么意思呢?马利亚,你是我们的天后,天上的皇后。马利亚,你是我们的生命,马利亚你是与基督一同作救赎主!Co—Redemptrix这些话无形之中在高举马利亚的同时,已经贬低了基督的独一性、绝对性、完全性。从这里来看,我们可以说天主教是含有错误教训在其中的异端。

但是把整个天主教当作是异端,我今天还不会用这个名称。里面有一些异端的教训?是!整个天主教都是异端吗?不!因为在天主教里面的人还可以找到基督是救主、三位一体、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圣经是神的话等纯正的道理。如果他们把前面提到的那些错缪丢掉的话,他们仍有可能领受真正的福音,还可以得救。所以,求主帮助我们!给我们窄的时候,不要过窄;宽的时候,不可过宽。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确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大书20-21节)

第五篇: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不同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不同(作者:陈终道牧师)

许多人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没有甚么分别,甚至基督教范围内的基督徒也有同样的看法,以为两者之间非常接近,也有许多人以为基督教是从天主教分出来的 新教,这种思想和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只注意到马丁路得的改教运动产生了基督教,完全忘记自从耶稣降世一直到使徒时代,基督教便己经存在。天主教是使徒以后 基督教日趋腐化的产物。事实上,在第四世纪罗马王君士坦丁统治之前,在基督教里绝对没有教皇这一种位分。并且在第七世纪的初叶各教会才同意教皇作为教会中 看得见的元首。所以我们纵使按最保守的讲法,在第四世纪初叶以前根本就没有天主教,因为天主教最大的特点是有教皇,基督教乃是早在基督时代便开始存在的了。

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信仰上是绝对不相同的。宗教是讲究信仰的,不讲信仰的不是宗教。基督教的信仰和天主教的信仰有甚么差别?本文限于篇幅仅列举十点以为参考: 一.教皇

天主教以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至十九节为根据,认为彼得为教会第一任教皇,这是十分牵强而且不成理由的。他们的根据是以耶稣曾对彼得说过这样的 话:“„„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的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抑 或是指彼得的信仰──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我们暂且不谈原文的争论。但不论“这盘石”是指彼得本身,或是指彼得所承认的信仰,和教会中有教皇的位 分都是毫不相干的。相反的,耶稣明明教训门徒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一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 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25-28)所以天主教有教皇 的设立是与圣经的明文直接冲突的。

天主教传说彼得在主后四十二年到六十七年这二十五年中在罗马作教皇,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或历史根据的,而且在这些年间彼得是否到过罗马 也没有圣经的记载。保罗在主后五十六年左右写信给罗马教会,曾经向二十七位信徒问安,却没有提彼得的名向他问安,倘若当时彼得是在罗马,保罗是没有理由不 问彼得的安;因为彼得在他的书信中称保罗为“亲爱的弟兄保罗”,保罗又曾在罗马写过六封书信给其它各地教会,六封书信没有一封提过彼得的名字。天主教竟认 定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又擅自定了条例以为教皇必须有人承继。他们认为教会必须有看得见的元首,既然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就当有继承的人维持他的职位;可是他 们不能在历史上找出第二任教皇的记载。既然世上没有第一位的教皇,当然没有继任的教皇了!所以罗马教记戴他们历代的教皇历史时,从彼得以后到罗马教成立之 间,好些“教皇”都没有史实可记,况且使徒中最后离开世界的是使徒约翰,倘若教皇是应当有人继承的话,使徒约翰理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可是年老的约翰在他 的书信中没有半点吐露他是教皇,只称自己为长老,反而在他所写的启示录中,极力高举耶稣基督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二.拜马利亚

天主教敬拜主耶稣也敬拜马利亚,甚至高举马利亚过于神和主耶稣。他们认为马利亚是永远童贞的女子,在生了主耶稣后没有和约瑟过夫妇生活,马利亚 是耶稣的生母,耶稣既是圣子,马利亚便是当然的圣母。人要向耶稣求甚么,应先向马利亚求,通过她的代求,必能蒙应允,如此便把马利亚视为人与耶稣之间的中 保。把马利亚的地位抬高,实际上便是贬低耶稣中保的地位,这种讲法违背圣经的真理。

1.圣经记载的马利亚是约瑟的妻子,在马太福音第一章明载天使吩咐约瑟把她娶过来作他正式的妻子。在第一章的末了一节如此说:“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他生了儿 子。”小字注明“有古卷作等他生了头胎的儿子。”这一节经文很明显给我们看见约瑟娶过马利亚以后,并没有亲近她,但等她生了耶稣以后才过夫妻生活。

2.马可福音第六章三节记载耶稣还有许多兄弟姊妹,耶稣本乡的人议论祂的时候说:“这不是那木匠么?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么?他妹 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么?可见马利亚除了生耶稣之外,又生雅各布、约西、犹大、西门和耶稣的妹妹们,倘若约瑟没有和她亲近,她怎样会再生这些孩子呢?难道约 瑟娶了这个妻子以后,却另外再娶?既有妻子却又另娶,岂不是犯奸淫?另娶之后,如何处置发妻?无法自圆其说。

3.按圣经的记载马利亚和主耶稣除了在肉身的关系是母子以外,她便和其它的信徒一样只是一个人而已,如使徒行传第一章第十四节记载马利亚和其它一百一十九名信徒一样的向主祷告,马利亚和普通信徒只有一样不同,就是她把身体献上被主使用,让主道成肉身到世上来。

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五节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注意:“只有一位”,不能在基督以外另有一位中保,这一点明明违背圣经。倘若马利亚或是其它去世的圣徒能代信徒转达祷告的话,便是说他们也是信徒和主耶稣之间的中保,圣经完全 没有这样的记载证明基督之外另有中保。三.敬奉偶像

天主教是敬奉偶像的宗教,基督教则是完全拒绝偶像的。照毛劳主教所写的“我的公教信仰”中曾论到每一位天主教徒最少要供奉圣母像和耶稣受苦像。除了向上述两像敬礼外,还主张信徒要向一些圣徒的像敬礼。他们称对神行的礼是“崇敬之礼”,对圣徒像则是“敬礼之礼”,不是要拜圣人,乃是表示尊敬而已; 因为圣人是天主的朋友,我们理当向他们敬礼。这便和圣经的明训有冲突。十诫的第二诫是这样:“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么形象,彷佛上天、下地、和 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又罗马书第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中说“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 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天主教对偶像行敬礼,明明违反了圣经的教训,圣经叫我们不可事奉偶像,不可把神的荣耀 变为偶像,基督荣耀的形像不是人心所设想的偶像所能代替的。

天主教解释说他们不认为那些像为偶像,所行的敬礼不过对圣人表示尊敬之意而已,这是取巧的说法,实际上和敬拜偶像是没有分别的。照圣 经的话,我们就算敬拜耶稣的像也不对的,何况敬拜马利亚及其它圣人的像呢﹖天主教徒常站在教堂内外的圣徒像前念经敬礼,实际上取代了对独一神的敬拜,否认 对像敬礼是“最高的敬礼”是巧辩而已。四.圣经与遗传

毛劳主教在“我的公教信仰”第一册论到公教和圣经那一章中有两小段的话说“只有圣而公教会从天主获得解释圣经的权力,任何人不可作与圣而公教会 的传解相反的解释。”另一段又说:“圣经中并没有完全包括了为救灵魂而必须的全部真理。”举例来说,天主教徒必须守主日才能得救,但是在全部圣经中从创世 记到启示录找不到一句确定必须善守主日的诫命。

这两小段话可说是天主教对圣经的主要看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圣经没有包括整个救恩真理,换句话来说在圣经以外教会仍可以从神另得启示,指示人如何得救。他们不但不根据圣经并无记载人必须守主日才可以得救,以说明守主日不是得救的条件,反而凭天主教会定规了要守主日才能得救,而断定了“圣 经不是包括救灵魂的必须全部真理”!真是本末倒置,是非颠倒。由此可见天主教把教会的权力放在圣经之上,以为圣经的真理还不够完全,从而擅自定规各种诫 命。

请看圣经如何指出他们的错误来:启示录第二十二章第十八至第十九节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豫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豫言上加添甚 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从启示录的末了给我们看见神的启 示已经完全,人不能再在圣经以外加增甚么启示,教会无权力设立圣经以外的真理,只可以照圣经真理来定规她的原则,指导信徒在信仰上和生活上实行真理。

“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5-17)

注意:提摩太是从小明白圣经,不是作传道才明白圣经的,乃是在他还是一个犹太教徒,没有遇见保罗以前,已经明白圣经。可见早在使徒时代人人可以阅读那些远较新约难明的旧约圣经,任何基督徒可以借着圣灵的教导领悟圣经的话,绝不是只有神父或圣品人才可以明白圣经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换句话来说,只有神默示的才是圣经,只有圣经才是神的启示,人不能在圣经以外说他得了神的启示。主耶稣在约翰 福第五章第三十九节说:“你们查考圣经(小字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可见基督徒是应该查考圣经的。

在旧约,摩西勉励以色列人要殷勤把神的律法教导他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带在额上为经文,可见普遍的人当读圣经而明白圣经。

使徒保罗称赞庇哩亚人比帖撒罗尼迦的人好,“因他们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徒一七:11)可见照圣经的记载,每一个基督徒应该读圣经。

为甚么天主教说圣经并不包括整个救恩真理﹖因为他们有许多规条是没有圣经根据的,是受异教影响加上去的,而且教会的权威实际上高过圣经。五.大小罪与炼狱

天主教把罪分成大罪和小罪,大罪即该死罪,使灵魂死的罪,小罪就是不致于死的罪。“我的公教信仰”第二十章说:“大罪也称为死罪,因它夺去成圣 的恩宠,„„亵渎圣神,杀人,纵火,抢劫,奸淫等都是大罪。小罪即可赦免之罪,意即易得赦免的罪。如不忍耐,小过错,不关重要的谎言等。”在“我的公教信 仰”第二十七章又说:“在不大重要的事上犯了罪,便是小罪,或者有时虽在重大的事件上犯罪的人并未想到事情的重大,或未完全同意所犯的罪仍是小罪,如某人 偷了一只钻石戒指,原意以为只是假造膺品,那他所犯的罪便是小罪。”他们认为大罪必须借着圣洗,告解、圣事才得赦免,小罪使人失去神的恩典。人若犯了小 罪,还未做补赎的工夫便死亡,他的灵魂会下到炼狱,要迟一些时才能进天堂。这些教训完全没有圣经的根据。圣经对罪虽有轻重之说,对赦罪之道却没有大小之 别。天主教以无关重要的谎言是属于小罪,但圣经怎样论到谎言的罪呢﹖圣经说:“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 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二一:8)请注意这里说“一切说谎话的”没有说是紧要的或是不紧要的谎言,显然圣经认为 一切说谎话的都该灭亡的。谎言的罪不是小罪,和其它使人灭亡的罪同样是大罪,主耶稣说:“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 上也不义。”(路一六:10)。圣经论到人因罪而灭亡的时候,没有分大小罪的。“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又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 耀。”(罗三:23)“亏缺了神的荣耀”包括一切罪。

至于人死先到炼狱,为仍在炼狱之亲友多做功德,可使他们早升天堂,与佛教的念经、做法事来超度死人极为接近,与福音真理背道而驰。六.神父赦罪

天主教对信徒犯了罪认为当向神父告解,借着神父的宣告才得赦罪。他们主要的根据是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耶稣对十二门徒所说的话。但十二门徒之中没有一个是神父。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的应许是为着向外传福音用的,却不是说门徒自己有赦罪权,或说信徒当得着他们的 赦免才算得赦罪,使徒行传第八章使徒彼得遇到行邪术的西门,他企图向彼得买按手在人身上而赐下圣灵的恩赐,彼得对他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关无分,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请注意下面一节)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叫你们所说的,没有一样临到我 身上。”请注意西门是在主的道上无关无分的人,却希望彼得求主使他不致于受刑罚咒诅。彼得告诉他,你当懊悔这罪祈求主。彼得要他自己祈求主,不是求彼得的 赦免。此外,在使徒行传第五章,彼得曾使亚拿尼亚和撒非拉在众人面前死亡,保罗在第十三章使以吕马瞎眼,他们运用的都是属灵方面的权柄,不是因为他们有一 个特殊的地位,人家便都得来向他们认罪,乃是他们自己有那种灵性的程度,便按他们的信心运用属灵的权柄。他们照神的旨意咒诅甚么人,甚么人便受咒诅,但现 今的神父并没有彼得保罗的属灵权柄。彼得保罗运用这些权柄的时候,也不是要人向他认罪,乃是行出惩罚性的神迹来。圣经也没有给我们看见信徒要向古圣徒认罪 的例证。使徒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要信徒向义者耶稣基督认罪。约翰壹书第一章第九节: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撒该悔改的时候,是向主耶稣认罪还是向使徒认罪﹖在主十字架旁的强盗并没有向神父告解,更没有从神父得着赦免的凭据,耶稣却应许他当天便可以和祂在乐园里了。七.圣体和弥撒

天主教根据耶稣和门徒最后晚餐所设立的圣餐礼仪所说的话:“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这是我立新约的血,为多人流出。”因此他们认为圣餐的 饼和葡萄汁经过祝福之后,便变成真的耶稣的身体和耶稣的血,而且还有耶稣的人性和神性隐藏在饼和杯里,这就是天主教变质不变形的讲法。并进而推论说,既然 杯和饼经过祝福而成为主耶稣的圣体,饼和杯的任何一部也包括了耶稣基督的灵魂和神性人性的全部。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还有以下的话:“念了圣 体经,祭台再没有饼和酒的存在,因为饼酒变成了耶稣的圣体圣血,但是饼酒的形像却还存在,所谓形像便是饼酒的颜色滋味软硬、大小、轻重等,祝福过了的圣 体,就表面与原有的面饼完全一样,口味感觉也和原饼完全一样,但是它己经不是面饼,因为它整个的本质已经变作耶稣的圣体。”又说:

“另外任何一部分面形和任何一滴酒液内都有整个的耶稣存在,面形可以剖分,耶稣的圣体却不可以剖分。原是完整地存在每一个最小的部分中。”另一段又说:

“耶稣既然确实在圣体中,我人该怎样恭敬圣体﹖”

“我人恭敬圣体当如对天主本身一样的恭敬朝拜。”

“祭台上的圣龛中几时供有圣体,前面使用绣帘掩任,并燃着一盏常明灯,我人在进堂和出堂的时候,常该向圣体曲膝请安,用表朝拜。”又说:

“为要表现我人爱慕耶稣和感恩的挚情,每天可以进堂拜圣体、望弥撒、领圣体。”

所以有些虔诚天主教徒的家中设有耶稣的像,也有“常明灯”;因为有耶稣的圣体在其中,要经常朝拜。由于天主教相信祝福过的酒和饼就是耶 稣圣体本身──真正的耶稣,所以他们经常举行弥撒,把隐藏在酒和饼的耶稣当作祭物再次的献祭给神来为人赎罪,他们每一次这样举行弥撒,就是多一次把主耶稣 重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天主教举行的弥撒和基督教守圣餐有不同的意义。天主教的弥撒是要将耶稣再献给神为人赎罪,使人得赦罪;基督教的圣餐是要记念主在十字 架为我们受苦所付救赎之功,是记念的性质,而天主教乃是朝拜之意。

当逾越节的那一天晚上,主耶稣拿起饼来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拿来吃。又说,这是我的血,为多人流出来。”当主耶稣把饼和酒递给门 徒的时候,是否这饼和酒正式变成主耶稣的身体﹖其实耶稣那时还站在他们面前,饼和酒都没有变作另一个主耶稣的身体和血,天主教就是这样咬文嚼字地按字面强 解了圣经真理。

主耶稣曾说我是葡萄树,祂没有真的变成葡萄树。主耶稣说我是门,也没有真的变成门。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很明显说明耶稣所祝 福的饼和酒是表明主的死。请看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二十六节:“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并没有说这饼就是主的身体和主的血,乃是要表明主的死。天主教把充满记念基督的爱和代死意义的仪式,作为信徒敬拜的对象。使人在敬拜独一神以外又敬拜一切代表独一神的东西,就是神所厌恶的偶 像及其同类品。

希伯来书第九章二十五至二十六节──“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如果这样,他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注意:这里明明说耶稣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乃是一次献上。

又第十章十至十二节──“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 了。”这里一再的强调主耶稣只一次献上身体,成就了永远赎罪的事。现今我们每逢多得一次赦免,并不是说耶稣又多一次为我们钉在十架上。乃是根据耶稣那一次 为我们在十字架献上自己为祭,赎了我们的罪,那一次的功劳存在到永远,我们是继续的支取祂那一次的功荣而得赦免,却不是把耶稣不断的一再拿来献祭,好像天 主教所说饼和酒经过祝福,及念圣体经以后便成为有神性人性全备的耶稣圣体,然后把圣体献祭给神再一次为我们赎罪。这正是希伯来书所说的,是将耶稣重钉十字 架上,明明的羞辱祂。八.功德赦罪

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教义上和信仰上最大的不同是基督教是因信称义,凭恩典得救;天主教是凭功德赦罪得救。天主教的一切仪式和重要礼仪都一样有功 劳,使信徒可以减轻罪孽而得若干赦免,对他们的得救更有助益而已。在“我的公教信仰”一书中论及圣体和终傅,就是临终圣事第十五面中有一段关于终傅的讲解 如下:

下面的一段经文是附有临终大赦的,经文是:“吁,我天主我今准备甘心领受尔手赐我之任何情形之死亡,及一切烦恼、愁苦及病痛、如尔圣意。”又说:

“人在没有病的时候,告解领圣体后,发爱天主的心情,诵念上面的经文,可得一个全大赦,并有临终大赦的效力。我们该知道,妥善得到一个全大赦,可使死后直升天堂,为此我人该怎样热切辅助病人,为得到这样的神恩呢﹖又说:

“假如我人把这些浪费的金钱用到弥撒和行哀矜等善功去,那对死者的灵魂会有更大的益处。”

这些都是将功赎罪的方法,是世人自己设想的方法,并不是圣经中凭恩典得救的原则。

又如洗礼,他们称为圣洗,基督教的洗礼是见证现在的我不再是我,已经归入耶稣基督的死,与他同死,同埋葬同复活,天主教的洗礼却是除罪功效的仪式。“我的公教仰”中关于洗礼如此说:

“圣洗是吾主耶稣亲立的圣事,为消灭求进圣教人的原罪本罪,并一切罪罚,使成天主和圣教会的义子,也就得到领别件圣事的名分。”

论到圣洗的效能又说:“圣洗是唯一的赦免原罪的圣事,它赦免我人的罪和本罪,并赦免罪恶所当受的暂罚。”

又如天主教相信念经有赦罪的功效,天主经就是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的祷文,圣母经是马利亚受圣灵感动所称颂主的话。他们以为念圣母经,由 圣母转达他们的祷告而得神的恩典和赦免。他们念经的时候手拿一串念珠,一面念一面算,念珠中有大珠,也有小珠。数小珠的时候便念圣母经,数大珠的时候便念 天主经,每逢念了五十篇圣母经,五遍天主经,便算为一份玫瑰经,他们以为玫瑰经附有许多大赦,如果教徒拿着附大赦的念珠来念玫瑰经,每逢念一次天主经或圣 母经,或是圣三光荣颂,便可以得着三百日大赦。凡是这一类的事天主教都视为十分隆重的仪式,完全是用功德叫人得赦罪的原理。但是圣经告诉我们得救只有一个 方法,就是出于神的恩典。以弗所书第二章八至九节──“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天主教这一切的仪式是和圣经的明文完全冲突的,虽然天主教也讲信心和恩典,但他们却把信心也看作是行为的一种。圣经却告诉我们得救的信心“不是出于自己,也不是出于行为”。天主教的恩典是用工价得来的,但是圣经说:“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 义。”(罗四:4-5)九.圣体游X

天主教有每年例定的若干日子为“圣体游X”典礼:(1)在“游X队的前面常用苦像引导。两旁一对蜡烛,有时也张打旗帜等。(2)除了圣体游X外,通常要捧圣像等。”

“圣体”游X,特指抬耶稣像游X。“在游X中,司铎恭捧着圣体,供在特备的露天的祭台上,供人朝拜。”(我的公教信仰第六册页“苦像”即耶稣受苦像)

事实上天主教除了抬耶稣的“圣体”游X之外,还另有不同的节日“恭捧”其它古圣徒的像游X。而游X的目的是在公众前表现他们所信的,并联合众人的祈祷恳求天父的仁慈。这类事跟拜菩萨的人在菩萨节日抬偶像游X,以宣扬他们所信的偶像之灵验,并求菩萨保佑赐福的用意相同。十.圣徒神化

中国人民间迷信所拜的神明,不分儒、释、道,多半都是本国历史上的圣人,英雄„„被人升格为神,而成为众民敬拜的对象,由于这些由人升格为神的 神明愈来愈多,所以通常拜偶像的人仅特选一二或三数个神明作为特别虔诚膜拜的对象。天主教则把圣经或教会历史中的人物神化,并教导信徒恳求圣徒代祷。“我 的公教信仰”第三册“敬礼圣母和圣人”一章中说:

“„„当我们领洗的时候,要取一位圣人的名字作圣名;年中每日都要纪念一位或数位圣人。圣堂中悬挂着圣人们的圣像。此外在弥撒中、祷文和公共祈祷中,常在呼求着圣人们的代祷。

在一切圣像中,我们首先敬重苦像,那是我人得救的象征„„ ”

“公教人临终时,手中要捧苦像。这苦像要陪他到坟墓中去。每一个公教家庭,都应该有一尊苦像,供奉在适宜的地方。”

总括来说,天主教的教义和基督教的教义不单不相同,更是相背。天主教的原理和中国人拜菩萨的原理相似。虽然天主教用了圣经的人物和名词,却是民间迷信的原理,所以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完全两样的宗教。

有人建议天主教和基督教合一,这不是从信仰的立场提出的要求,乃是按属世利益方面或对世界政治影响力方面而提出的主张。从信仰立场来说,基督教和天主教是应当分开的,绝不应当合一。

下载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明清天主教和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由来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由来 基督教 基督教教义存在于《圣经》 和《信经》 之中。尽管基督教各派强调的重点不同,但其基本教义为各派所共同承认和遵守。这些基本教义是:......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共5篇)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摘要】许多人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教没有甚么分别,甚至基督教范围内的基督徒也有同样的看法,以为两者之间非常接近,也有许多人以为基督教是从天主教分出来......

    20世纪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研究综述

    20世纪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研究综述 作者:李传斌 文章来源:《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第4期 更新时间:2008年01月09日 19世纪中后期,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的研......

    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

    从功利主义中看基督教传播 一、基督教与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有广义、狭义的分界。广义上的功利主义强调的是功利价值、以功利为衡量事物价值尺度的价值观。而狭义上的功利主义......

    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

    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 “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儿要为天下奇。”这是黄兴的革命宣言,是他的人生理想,也是对他这一生较为恰当的写照,在近代的战火中,黄兴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为了中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不但继续进行商品倾销,而且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各国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2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1.明清之际的天主教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上层建筑趋于腐朽,佛、道诸教呈衰败之势。而在西方,宗教改革运动后基督新教各派兴起,在欧洲失势的罗马教......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义和团运动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义和团运动 民教教案应由地方公断教士毋许干预片 李秉衡 再,臣查此次会匪滋事,固由庞三杰因教民刘荩臣抢麦起衅,而民教之所有积不相能者,则以平日教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