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下册全英文教案设计
Unit Three
Where did you go?
Part B
Bowu school Ding Longhua Teaching aims :
1.To learn the new words : ate fresh food , bought gifts , went swimming , took pictures
2.Key sentences: How was your summer holiday, John?
It was good.I went swimming every weekend.3.Student can make sentences use the key sentences.Important points :
The key sentences Difficult points : 1.Make sentences
2.Translate sentences into Chinese Teaching aids : The word cards , a tape Procedure: Step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Free talk
Step2: Revision
1.Review the words
2.Review the “ Let’s talk ” of Part A
Step3: Presentation
1.Open the book “ let ’s learn ”
2.Show cards of the new words : ate fresh food , bought gifts , went swimming , took pictures
3.Listen to me carefully
4.Read after me
5.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Key sentences :How was your summer holiday?
It was good.I went swimming every weekend.7.Translate into Chinese and teacher explain
Step4: Practice.Read new words by themselves.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
3.Give enough time to read them
Step5.Blackboard design :
Unit Three
Where did you go?
Part B
Let’s learn : ate fresh food went swimming
took pictures
bought gifts
Amy:How was your summer holiday,yifan?
Wu yifan:It was good.I went swimming every weekend and took lots of pictures.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设计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第1课
欧阳询书法赏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欧体例字与赵体《三门记》选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模仿能力。
2、通过对欧体例字欣赏与临习,使学生明确欧体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的风格特点,达到初步临习的要求。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体的风格特点,明确欧体与赵体的异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这个学期的学习重点,主要是楷书。楷书是汉字的重要字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东汉末年,经三国至魏晋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家改变体式、创立法则而成为最规范、最实用的字体,它处于汉字从隶书向唐楷演进过程中,是一种过渡书体,我们将在第二单元学习;唐代是楷书发展极度成熟的阶段,是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因此后人学习楷书,都离不开唐楷。唐楷名家,以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为代表。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欧阳询和他的《九成宫醴泉铭》。
二、新授过程
1、教师出示介绍欧阳询照片并介绍其人。
2、教师介绍《九成宫醴泉铭》及其风格特点。
3、教师出示欧体“地”与“月”和赵体的“地”与“月”。
4、单字临习指导:
①“地”字:欧体“地”字与赵体《三门记》“地”最大的区别是:欧体竖画上拔—土旁竖画采取稍向中心内厭,呈“)”形的处理方法;“也”部中间竖画也比赵体高出许多,因而在字形的对比上,欧体偏瘦劲、挺俊,赵体偏丰腴、朗润。书写时要稍作停顿,避免生硬模仿。
②“月”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收笔处干脆利索;第二笔横折钩在转折处和钩出处已经模糊不清。
三、巩固练习
1、教师示范书写。
2、教师辅导个别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3、全班展示。
四、拓展讨论
1、“我知道了”模块所讲述的欧阳询“露宿观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历史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哪些?
五、小结:
1、楷书的两大类型是什么?
2、欧体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的特点是什么?
第2课
欧体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欧体例字“怡情养性”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欧体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欧体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欧体字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继续了解欧阳询的欧体字的特点,并能用欧体字的笔法完成“怡情养性”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怡情养性”出自归有光《上王中丞书》,意思是让自己精神愉悦以保养本性。
2、参见书4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怡情养性”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3课
褚遂良书法赏习
教学目标:
1、赏析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对其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玄奘西天取经典故的了解。
2、通过对三、以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拓展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褚遂良的楷书笔画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应用正确笔法完成“褚字”联系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褚遂良和他的《雁塔圣教序》
二、新授
1、介绍褚遂良其人。
2、《雁塔圣教序》及其风格特点。详见教材6页。
3、单字临习指导三、以。参见书7页的书写提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6、拓展讨论
“我知道了”模块所讲述的褚遂良《圣教序》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上相关的故事还有那些?
三、总结:
1、楷书的两大类指的是什么?
2、褚字楷书《雁塔圣教序》的特点是什么?
第4课
褚体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褚字例字“爱我中华”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褚字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褚字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褚字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褚遂良和他的《雁塔圣教序》的字例“爱我中华”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爱我中华”出自明朝归光《雁塔圣教序》,意思是爱国要有实际行动,爱国精神要传承。
2、参见书8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爱我中华”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5课
颜真卿书法赏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颜体例字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颜体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颜体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颜体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颜真卿和他的《颜勤礼碑》
二、新授
1、介绍颜真卿其人。
2、《颜勤礼碑》及其风格特点。
3、单字临习指导。参见书2页的书写提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6、拓展讨论
“我知道了”模块所讲述的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上相关的故事还有那些?
三、总结:
1、书的两大类指的是什么?
2、颜体楷书《颜勤礼碑》的特点是什么?
第6课
颜体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颜体例字“见贤思齐”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颜体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颜体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颜体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颜阳询和他的《颜勤礼碑》的字例“见贤思齐”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见贤思齐”出自明朝归光《论语》,意思是见到贤人就向他看齐。
2、参见书4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见贤思齐”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7课
柳公权书法赏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柳体例字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柳体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柳体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柳体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柳公权和他的《玄秘塔碑》
二、新授
1、介绍柳公权其人。
2、《玄秘塔碑》及其风格特点。
3、单字临习指导。参见书15页的书写提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6、拓展讨论
“我知道了”模块所讲述的柳公权“心正则笔正”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上相关的故事还有那些?
三、总结
1、楷书的两大类指的是什么?
2、柳体楷书《玄秘塔碑》的特点是什么?
第8课
柳公权字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柳体例字“见贤思齐”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柳体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柳体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柳体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柳阳询和他的《玄秘塔碑》的字例“政通人和”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政通人和”出自明朝归光《论语》,意思是政事顺畅,人心和乐。
2、参见书17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政通人和”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9课
《张猛龙碑》赏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北碑之王的例字“是、其”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北碑之王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北碑之王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北碑之王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张猛龙碑的的字例“是、其”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是、其”结构中宫收紧,横、撇、捺向外舒展。
2、参见书20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张猛龙碑》的特点?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0课
《张猛龙碑》集字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张猛龙碑》例字“青云之志”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柳体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解北碑之王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北碑之王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的《张猛龙碑》的字例“青云之志”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青云之志”出自明朝归光《滕王阁序》,意思是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2、参见书23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青云之志”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1课
小楷赏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汲黯传》例字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历代小楷书法例字欣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汲黯传》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汲黯传》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赵孟頫和他的《汲黯传》的字例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了解锺繇小楷《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赵孟頫的《汲黯传》及其风格特点。
2、参见书27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历代书法家小楷的特点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2课
行书和草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历代名家书法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历代名家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历代名家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柳阳询和他的《玄秘塔碑》的字例“政通人和”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行书、草书”的意义。
2、参见书29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行书、草书”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3课
《兰亭序》书写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兰亭序》例字“一、情、骋、故”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兰亭序》例字的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柳体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柳体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的字例“一、情、骋、故”四个字。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一、情、骋、故”出自明朝归光《兰亭序》的书写特点。
2、参见书35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一、情、骋、故”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4课
篆书和隶书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篆书和隶书例字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隶书和篆书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隶书和篆书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隶书和篆书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历代书法名作的书法特点。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篆书和隶书”的意义
2、参见书38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历代书法名作的释义是什么?
1、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5课
《曹全碑》书写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曹全碑》例字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曹全碑》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曹全碑》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曹全碑》风格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曹全碑》的书法风格特点。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曹全碑》简介及风格特点。
2、参见书42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曹全碑》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第16课
书法折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通过观察分析教材选用的董其昌扇子范例的特征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对董其昌例字欣赏与临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结构布势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扇子书写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扇子上毛笔书法的临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以及坐姿、执笔姿势。
2、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就是楷书。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董其昌和他的扇子书法的例字赏习。
二、新授字例解析。
1、释义。擅自与书法的历史技术谢特点。
2、参见书44页的书写提示。
3、章法布局:建议幅式。
1×4的横幅或竖幅;1×1的斗方或1×2的扇面。
4、学生练习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与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评选佳作。
三、总结
1、扇子书法的释义是什么?
2、布局要点是什么?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跟我学写话(写物品)
跟我学写话(想象类)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数字杂说》教案设计
指导预习:
1、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
2、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3、画出课文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熟记牢。
检查预习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嵌()
上乘()
目不识丁:
饱学之士:
不胜()枚()举
雅俗共赏
浑()然天成无稽()之谈:
新课研习:
1、背景说明导入,解题,了解“杂说”的含义。
(课文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梦天集》,可见时代感较鲜明。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普及科学知识和强化科学精神是强国大计。本文讲科学反迷信,批判了“占数术”,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杂”原意为“多种多样”,此处可理解为“几方面”,课文正是从三方面来说明的,正好对应。)
2、讲读第一部分(第一段)
学生熟读,找出全文的关键词“数字的身世……遗憾”;批注该段。
3、依据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三方面,把第一部分后的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4、讲读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
(2)出示“数字发展过程”表,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填空。
时间 地 点 创 造 者 称 谓 主 要 内 容
4000年前 地中海东岸 腓尼基人 字母表 用字母代替数字
2000年前 地中海周围及欧亚非三洲 古罗马人 罗马记数法 罗马数字
2000多年前 印度 印度人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7000~5000年前 河南(半坡)中国人 中国数字 一、二、……
十、百、千
5、讲读第三部分。
大声朗读第三部分,画出表现“数字的情趣”的句子。
讨论:
(1)“数字的情趣”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易于记忆,便于交谈;生活中给人无穷乐趣)
(2)这部分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使说明的问题--数字的情趣更加具体,有说服力)
6、讲读第四部分。
朗读,体会作者的用意。
讨论:
(1)“数字的苦恼”是什么?
(被人为地赋予了一定含义,发展成为“占数术”)
(2)作者写这部分的用意何在?
(反对现代:数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体现强烈的科学精神。)
(3)举出一个”占数术"的新例子,并加以批判。
7、小结迁移。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教案设计
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教案设计
www.xiexiebang.com 六年级下册内容,五年级学生探究
教材分析:通过前面两年半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对身边世界的许多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六年级下册,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认识较微观的世界。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阔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
第1课“放大镜”。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过程与方法、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2个,手撕的报纸(有图片)、计算机屏幕、布料、记录表。
2、放大镜片
1、放大镜片
2、凹透镜、普通玻璃片、围棋子、记录表。
滴管、玻璃片、烧杯、水、装水的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导入:师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生:放大镜。师板书并问:“大家还记得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过什么吗?”“你们平时玩过放大镜吗?”
2、学生回答,教师继续问:你还知道放大镜有哪些用途或者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放大镜吗?
3、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结合展示图片。
4、小结:用放大镜观察比肉眼观察有什么好处呢?
二、放大镜的使用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出示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出示:
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报纸的字、图片和边沿、布料和电脑屏幕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记录单上。【拿出放大镜,报纸、布料、记录表】
3、分组观察
4、交流,师小结: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师: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品,请同学们找一找。完成实验记录表。
2、带着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放大物体的图像
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
凸度大,放大倍数大、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D、3、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的 放大倍数最大。
第小组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观察记录表
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进行对比
观察的物体
新发现
报纸
字
图片
边沿
布料
电脑屏幕
放大镜的特点记录表
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镜片1
镜片2
镜片3
玻璃片
围棋子
能否放大物体图像
我们发现能够放大物体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有:
放大倍数较大的是
我们觉得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有关。
A.直径大小B.厚度c.凸度D.都有关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一》教案设计
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感悟人生的道理。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最有启示的事情并能完整的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3、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启发学生灵活地运用已学到的写作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体验写作的快乐。
【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时安排】
3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
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
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第二、三时
(习作)
一、明确要求
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
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可翻阅手头资料)
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
三、自主成文
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
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
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后反思:
在这一堂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1.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2.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不足之处:有些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掌握。因此,语言的感悟还不是很到位。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设计还不够充分。设计注意教师的引导,重视了学生读后谈理解和感受过程,而学生自读会产生什么问题,自悟会有什么困难,怎样适时机地指导、帮助他们考虑不多。对学生读书过程和读后发言,表达之间的轻重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