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时间:2019-05-13 22:1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第一篇: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摘 要:当今众多教学模式的创建大多是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建构,对职业教学来说,就形成了产教分离的结果,大大阻碍了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而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体现工、学、产、教结合模式。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法 角色轮换教学法

一、传统教学法的特点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学以固定的复习、新课、作业三段模式贯穿始终。这种“开会式”的学习枯燥、呆板,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垄断性和单一性。教师针对此情况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出现厌学、“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况,难以提高自我创新、自我提升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学校的实习课件与工厂中生产的工件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学是学,生产是生产,在学校的学习只是应付考试。最后的结果就是,学归学、做归做,根本无法融合,部分知识无法得到应用。这充分说明了传统教学主要的问题是“产教”分离。二、一体化教学法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生产任务为典型学习任务。教学中凸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宗旨,实现教与学之间,学与做之间,工与学之间,角色与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与转换,培养、锻炼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此种情况、改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溜号等现象。一体化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分组讨论法、角色轮换法等新兴的教学方法,根据班级的人数把学生分成小组后进行角色分配,包括:组长、资料员、协调员、保管员、发言人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发出工作任务单,学生围绕引出项目,明确任务;制订方案,明确步骤;小组合作,实施方案;检查评价,完善方案;巩固训练,总结提高;期间组长对任务进行分配,组织组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总结,监督组员填写工作页;资料员负责任务、问题的查找并与其他组员讨论并得出结果;协调员在讨论过程可以与其他小组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学习,将讨论的结果带回本组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果;保管员负责保管教学资料及相关物品;发言人将本组组员讨论得出的结果进行总结,组织语言代表本组进行展示发言;以上这5种角色按照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互换。此种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可以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中,以企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主线。由情景教学转变成场景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由于学校的设备的限制,在加工中会有部分学生溜号、打闹、看小说,因此,我们继续采用角色轮换法。角色包括:车间主任、车间调度、仓库保管员、车间维修员、安全员、记录员,检验员。每位扮演角色的学生都严格按照工厂制度执行自己的职责,比如说:车间主任每天宣布当天的生产任务,强调安全及批阅相关资料、申请单等工作。车间维修员负责车间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作修理;检验员对工件进行抽检和检验,填写检验单等工作。这样使每位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可以感受到工厂的工作模式,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以准员工身份要求自己。不仅学生在未毕业之前就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为学生提前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沈阳技师学院)

第二篇:浅谈钳工一体化教学方法

浅谈钳工一体化教学方法

摘要:在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校采取“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进行钳工“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总结经验体会,探索如何深入贯彻“一体化”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

钳工

一体化教学

改革

我自2007年至今一直在从事钳工“一体化”教学工作,在此期间不断学习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感触颇多。下面就有关认识与思考与读者探讨。

一、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对此问题的认识到目前仍然有分歧,其中较流行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其一,专业理论加技能操作训练的一体化;其二,基础理论加专业理论加技能操作训练的一体化;其三,任务加基础理论加专业理论加技能操作训练的一体化(任务教学法)。在笔者看来,这几种观点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都是典型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不同的只是组织形式与教学对象上的区别。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因材施教,接到一个新教学班,首先对这个班级情况摸底调查,掌握该班的纪律、学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上述三种方式之一。具体是如果是各方面情况较好的预备技师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任务教学方式;对于基础课学习情况较好的高级工班采取专业理论加技能操作训练的一体化;而对于基础、纪律、学风较差的班级采取教师主导下的基础理论加专业理论加技能操作训练的一体化方式。

二、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1、一体化教学能贴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能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但摸不着、看不见,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应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在实践训练获取他们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一体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另一套,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让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反过来能促进理论的发展。同时一体化教学能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使教师时刻在学生身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一体化教学能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 “我要学”的转化。在一体化教室上课,就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就能很好地

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提问、启发、演示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效果显著。

三、钳工一体化教学过程与方法:

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我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至今已实行五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钳工专业课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大部分一体化教师是这样做的:

1、接到教学任务后,调查了解该班基本情况,如班级级别,学习基础,学风、班风情况等,拟订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作好相关教学器材的准备;

2、进行为期一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纪律管理规定,钳工相关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实习场地“7S”管理等内容。学习完成后进行课题考试,考试成绩98分以上合格。

3、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学生列队进入车间(教室)后,首先进行理论教学,主要讲授涉及该课题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步骤要领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设计实训工件图,强调加工工艺步骤及注意事项。

4、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5、视情况中途进行集中纠正错误动作及注意的问题事项。

6、课题结束,进行总结及评价,作业的批改。下面以“钻孔”这一课题进行具体说明。

1、工件设计,如下图。通过制作此工件达到:掌握钻床基本操作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会正确选择钻削用量,正确装夹工件;掌握孔的视图表达及技术要求,进一步练习锉削、锯削基本技能。

名称:孔板

材料:Q235A

2、主要知识点。视情况可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也可采取教师讲授为辅,学生自学为主等方式。本课题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孔的图样表达,孔的视图表达及技术要求。2)专业理论知识:钻孔的概念,钻削的运动,钻削特点,麻花钻的组成及几何角度,钻孔的方法和步骤,钻削用量的选择,钻床基本操作及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3、拟订工艺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拟订此工件的加工工艺步骤。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本工件的加工制作,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5、中途点评,指出加工难点解决办法:孔距尺寸如何保证。

6、收取工件测量评分,指出问题较多的环节和改进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钳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法,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这就需要制订“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案一般包括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学组织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理论知识归纳、实践环节安排、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评价等。一体化教学 3

体系要适应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我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因此,在钳工专业教学上要突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目前我校钳工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成功的,贴近生产实际,基本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了用人企业需要。但通过近五年的实践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

1、教育是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局限于校内,应该校企相结合,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向纵深延伸,培养出开拓型、创造型人才。

2、训练内容和设备较单一。目前我们的主要设备工具是台虎钳、锯弓、锉刀、台钻等,教学及训练内容也主要集中在锯削、锉削等钳工基本技能上,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

3、训练时间较短,大多学生尚未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全部教学内容就已提前进行顶岗实习。

4、由于近年学生人数的迅速扩大,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不足,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

5、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操作过程较盲目,缺少理论的指导。如何在现有的实际条件下整合资源,充分培养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进一步让教学和训练生动形象,如何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杨国良主编《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中国劳动出版社;

李秉德

《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第三篇: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本文以贺州学院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分析传统教学方式着手,就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探索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48-02

新时期,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均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直接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问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也是必然趋势。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之下,对《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进行优化设置,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教学理念的变革

当前,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都将使就业岗位发生重大变化,人才培养结构亟需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因此,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准确地定位地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是专业人才,普遍采用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主要偏重理论体系的教学,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然而,应用技能型大学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很大区别。应用型大学主要是培养服务于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有针对性的给学生做培训或训练,从而达到迅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让学生学过相关课程之后就能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

正是借鉴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与研究。本文以贺州学院《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主要分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实施条件。

二、《建筑制图与识图》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及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与建筑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它不仅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还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课程。所以,这门课程在大土木建筑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入门级基础课程。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发展相关专业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当前,很多高校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在理论教学上普遍存在诸如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1.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贺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是是一个集工程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交叉复合型学科。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管理学、土木工程技术及建筑制图方面的综合知识。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建筑制图与识图》是该专业一门与土木工程技术有关的课程。该专业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和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不同的是,它要求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和深度不同。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应与其他专业的有所不同。而笔者在认真分析贺州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教学大纲之后发现,现有的教学大纲与其他专业的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教学上的侧重点。所以,笔者认为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所取舍,主要教学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绘图和阅读建筑图纸、熟悉建筑基本构造等能力。

2.教学内容落后,未能与时俱进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建筑施工技术及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还要能够使其与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内容太过滞后,主要表现为新的规范已经出来,可是书本上的仍然是沿用老版本的规范,建筑施工技术和图纸设计的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等等,这就造成教学改革的步伐跟不上建筑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使得现有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没有与时俱进。

3.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动手实践

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但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大都采用讲授的方式,在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个人在给学生灌输知识,缺乏积极有效的互动环节,造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兴趣度不高,课堂参与意识薄弱,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被动局面。而且这种不具启发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方法的失效也会导致教学工作滞后,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上理论课,再到实训课,有时甚至纯理论。这样就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活动陷入混乱,使得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既浪费学生的宝贵课时,又浪费学校教师的教学时间。

三、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一体化设计思路

《建筑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和设置,删除过时的内容,增加新规范要求的内容,让教材内容编排得更趋合理,从而避免内容重复,缩短教学过程所花费的课时,最终能够达到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性结合、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水平。为了达到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和就业岗位对接,设计一套基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1.制度保障和师资保障

要想加快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发展,高校首先要从制度上来保障。实施《建筑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设立有利于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学校层面力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使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能够相互渗透,有效衔接,保证教学活动的统一调度和相互协调。

教师要进一步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用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来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发展。教师要积极深入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高校要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才能有利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建筑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就是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理论教学、实验课和实训课程的界限,将这门课的理论教学、生产和实践教学、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全过程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学场所灵活安排。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实习,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增强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认识。绘图技能的学习安排在电脑房,以实际的建筑施工图纸为模板,让学生反复操练,能真正学到绘图技巧。

3.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保障

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设好《建筑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室和实训机房。一体化教室应该配备制图模型、投影仪和制图教学配套用具,建成集课堂教学、专业制图教学和建筑模型制作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实训机房应配备网络设备并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辅助绘图技能及从事工程建设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建筑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同时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到施工现场参观实习,亲自动手绘制图纸。这样既能加强师生互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又能享受学习的乐趣。

第四篇: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

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汽车维修市场的日益壮大,为汽修专业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理实讲授法、理实指导教学法、理实实验教学法、理实对比教学法、理实归纳教学法、理实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达到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汽修教学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家用汽车市场的悄然崛起,家庭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流,汽车维修市场的日益壮大,为汽修专业的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途径。我校针对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对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的要求,打破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 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一、理实讲授教学法

理实讲授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结合实物向学生传授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的方法。汽车专业知识是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知识。汽车部件、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传统的汽车专业课教学方式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论知识而无法与实践结合。

例如在讲到差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时,由于无法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部件的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于学生对齿轮认识,对于直线行车和转弯行驶时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的工作状态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是听得一知半解。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一边拆卸差速器,一边介绍差速器的结构,在差速器构造讲授的基础上对照实物介绍其工作原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差速器在车辆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时,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的工作状态。因此,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时采用理实讲授法,可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理论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理实指导教学法

理实指导教学法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让学生从实际操作经历中获得知识与感悟,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自我发展。

汽车部件总成的拆装、检测是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主要工作环节,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必修课。汽车维修手册作为专业维修资料无论从原理、结构、电路图、还是零件的拆装步骤,甚至详细到拆下每一颗螺丝都会使维修人员一目了然,是维修过程的重要依据。车型不同,维修要求、技术规范不尽相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汽车维修手册通过理实指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理实实验教学法

理实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教学设备、诊断仪器,通过控制试验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理实实验教学法在汽车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检测与维修的教学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桑塔纳3000空气流量计的检测与维修”为例:空气流量计是将吸入的空气转换成电信号送至电控单元(ECU),作为决定喷油的基本信号之一。

通过理实实验教学法即能让学生通过桑塔纳3000空气流量计的检测,掌握空气流量计检测方法,判断空气流量计性能的好坏。又能使学生理解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四、理实归纳教学法

理实归纳教学法是通过一系列汽车故障让学生从中观察、体验,从而归纳出某种故障的现象、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该故障成因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疑难故障,甚至同一故障现象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这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汽车电控部分的故障可以借助先进的诊断设备进行诊断,而汽车机械方面的故障仍需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排除。擅于根据故障现象、特征分析故障的成因是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汽车机械故障教学中,教师可使用理实归纳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故障现象的归纳,确定故障点。

五、理实情境教学法

理实情境教学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教学仪器或多媒体创设出特定的情境、环境或氛围,真实的或模拟的,遵循认知的客观规律,通过情境的再现,引出新知识,诱导理解,试用并演习,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目的。

六、寓教于学,寓教于用。

理实情境教学法一般用在汽车综合故障排除。教师提前设置故障,引导学生按照咨询车辆的状况(询问汽车故障特征、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试车自感、下车目测各真空软管和线束连接器连接情况有无漏油、漏气等情况,然后利用解码器读取故障码,根据故障码的提示进行检查排除故障,试车再次检查汽车的运行状态,清除故障码的诊断流程进行故障诊断。通过理实情境教学法加强了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学目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应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从事专业工作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定要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以理论为指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实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只有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和维修工作实实在在地融汇在一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教学相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湖南: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3]杨信,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4]姜勇,汽车维修技术与质量检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五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总结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总结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电工职业岗位技能,也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课程教学团队对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电工技术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经过两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鉴定考核的需求

我国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专家委员会,逐步制定了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建立了健全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考核和管理机构,每位上岗职工都必须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要参加本专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由此可见鉴定考核贯穿于每位职工的职业生涯。

(二)现场的需求

各行各业都相继采用了世界相关科学和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和装备,采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越来越多。设备的淘汰越来越快,尤其是电气(电子)方面,一线技术工人接触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这就要求生产一线的骨干、技术工人才不但要掌握超前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做到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制约院校结合生产需求将新设备、新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快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教学的需求

各类职业院校把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如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高质量地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很好的满足了上述需求,成为了当今职业院校首要的教学模式。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从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为中心转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构成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构成一体;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客体主体化和学习主体客体化,“教、学、做”融为一体。

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已明确了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起咨询和辅导作用。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实训中心营造的职业氛围,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多媒体、活动教具、计算机网络、动态仿真软件等的综合运用于一体,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小组讨论为一体,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和实践捆绑在一起,教学方式灵活机动,淡化理论和实验环节的界限,将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教学仪器、配套设备,现场展示或演示出来。理论通过实验获得理解,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领悟。课堂上学生身临其境,教师讲解直观、详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其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相当丰富,既包含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法、引导法等),也包涵教学设备一体化、教材文件一体化等等,只要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电工技术课程简介

《电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工科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涉及电机与电器、模具、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及应用等专业。课程组首先对企业电工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度剖析。电工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电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按照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开发与工作实际紧密相连的任务体系,围绕任务编排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发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确定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强调职业性、实践性、协作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和技巧,强调学生如何做以及如何做的更好,淡化为什么这么做,理论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淡化理论分析,强调理论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体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成就感和探索的快乐。课程组不断地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并以活跃的教学思想、锐意的改革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提出“教学重点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并以此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进程的量化管理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融入了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先进性,内容更加新颖,信息量增大,富有时代气息。

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实施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教学以指定题目与自拟题目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硬件搭建的实验平台与以软件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有机协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使教学体系立体化,教学环境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四、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理念

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工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坚持能力本位观,以模块(项目)为载体构建内部结构,以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结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从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融合原则的贯彻,来进行《电工技术》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具体思路如下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由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电力行业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研究讨论,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讲授电路功率因数概念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工程实际应用的情况,带学生到变电所参观无功补偿的实际装臵,讲到三相电路时,结合我校变电所和各教学楼的用电情况,讲授三相电源及负载的连接方法,学生易于接受。

3、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的应用,尽量减少数学推导过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4、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学方法研究,个别难点教学单元课程组组织集体备课。

5、合理选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既考虑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又考虑相关知识向课外延伸及拓展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实验过程进一步化解教学难点。

6、在实践教学方面,为配合《电工技术》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前考取电工上岗证和电工中级证打下基础,我们加强了电工技能实训。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正确使用各种常用电工工具,掌握常用导线连接方法,熟练地进行室内照明电路的配线和接线操作,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生经过电工技能实训后,直接可考取电工上岗证,也节省了师生的大量培训时间和支出费用。

五、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对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和学生就业情况反馈,本课程以维修电工、电气试验工、电气装配工、电气检修工为工学结合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电工职业岗位技能。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一)职业技能目标

1、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电工工具等;

2、能阅读简单电气原理图、电器平面布臵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3、具有查阅电工手册等工具书与产品说明书、设备铭牌等资料的能力;

4、具有常用电路的分析、设计、安装技能;

六、采取的措施

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确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习、动手操作、实践训练、考核评价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为了有效的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实训教室与授课教室合为一体,从教学场所上保证“教、学、做、训、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2、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将讲课内容与实践内容合为一体,并编写了自编讲义,从内容上保证“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一体化教材编写的原则及要求

一体化教材的开发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与以往相比进行系统的改革。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必须要有理论基础作为依据,要从实际出发

下载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理实一体化模式下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 “两段六步”教学程序、“三策联用”教学策略和“三、六相融”教、学方法组......

    积木式教学方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探索大全

    积木式教学方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探索 摘要: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实训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

    关于PLC控制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一)

    关于PLC控制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一) 摘要:通过对PLC控制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作品为例,阐述了在职业中学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理论实习......

    Web系统开发与设计一体化教学方法论文(含5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Web系统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从理论实验一体化和项目模块化两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关键字】一体化;模块化1.独立学院《Web系统......

    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尝试

    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尝试 摘要: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高职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体化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工作任务,要求从工作任务出发选择相关教育内容并确......

    一体化教学体会

    山西国防军星技工学校 太原市杏花岭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韩俊丽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原有三段式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

    一体化教学心得体会

    一体化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2012年5月17日下午3点40分,我们煤电化应用系全体教师来到学院一体化教学主楼,认真听取了青年教师陶清华主讲的两地一灯配电开关的设计。在这节课上,老......

    工学一体化教学

    “工学一体化”让传统课堂大变脸 ——电气工程系一体化教学改革纪实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是我在开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来教学中感悟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