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办法最终审定稿

时间:2019-05-13 23:0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办法最终审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办法最终审定稿》。

第一篇: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办法最终审定稿

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环境

综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后续管护,巩固工程建设成果,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牧区整体面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实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群众自主”的原则,全面推行“一体化、网格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除市中心城区、各旗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各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以外的农村牧区,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村镇建设管理与综合执法、乡风文明建设等。

第二章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第四条 旗区人民政府是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应当制定长效管理办法,保障基础设施配备、机构人员和管护资金,督查落实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任务。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环境卫生负总责,应当建立和完善管护制度,并负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队伍管理和保洁设施日常监管。

嘎查村民委员会负责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组织动员村民自我管护、自我服务,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

第五条 旗区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农村牧区垃圾治理实施计划,合理规划布局垃圾填埋、处理场,每个旗区至少应建设一座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垃圾处理场;苏木乡镇合理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站,在主次干道路出入口等关键节点建立固定垃圾收集点。根据实际保洁工作量,合理配置保洁管理和清运人员以及垃圾清运车、服装和工具。

第六条 旗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旗处理”机制,因地制宜确定环境卫生管理保洁模式。其中城郊接合部、距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苏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居住规模在30户以上的村庄、工业园区周边、旅游景区周边及农贸市场周边,由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采取成立物业公司或者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管理保洁;居住规模在30户以下的较小村庄,由嘎查村民委员会负责,采取雇用保洁人员或者群众志愿服务方式管理保洁;牧区或居住分散的半农半牧区,采取由农牧户自行分类减量、就地处理的方式进行保洁。

第七条 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界内环境卫生,由市公路管理局负责监管,各旗区养路工区、内蒙古高等级路建设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负责保洁;经营性公路界内环境卫生,按照道路行政等级,由市公路管理局、旗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

管,经营业主负责保洁;县乡村道路环境卫生,由旗区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管,由当地旗区人民政府划分卫生责任片区的单位或当地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保洁;村内巷道卫生由嘎查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保洁;入户通道卫生由农牧户自行负责管理保洁。

第八条

推进农牧业清洁生产,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在新建村庄整合点和人口居住集中的村庄应当统筹建设畜禽养殖区、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设施,实现生产区与生活区的科学分离。牧区、居住分散的半农半牧区,农牧户应当单独建设棚圈、贮草棚等生产设施,做到畜禽归舍、柴草入棚。

全面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坚持农作物秸秆不加工转化不进村,坚决杜绝乱堆乱放、就地焚烧现象,实现农牧业生产性垃圾源头减量。

推广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合理规划布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组织专业人员及时对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妥善处置农药化肥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最大限度地控制农牧业生产面源污染。

第九条 规范处置农村牧区工业固体废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农村牧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相关工业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

物,落实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措施,坚决查处在农村牧区非法倾倒、堆置工业固体废物的行为,严厉打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推动农村牧区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化、建材化等综合利用技术,依托现有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集中处置农村牧区工业危险废物。

第十条 旗区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郊接合部、距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实行城乡污水一体化管理;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并承接周边村庄污水处理;苏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居住规模在30户以上的村庄以及新建村庄整合点,由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牧区、居住分散的半农半牧区,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开展农村牧区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

第十一条 依法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采取保护措施,加强污染防治。开展河道及水域污染整治工作,对沿河小企业、餐饮业等重点污染源和污染治理未达标的其他企业的治理,做到水系畅通,水体清澈无异味,水面无漂浮杂物和有害水生植物。

第十二条 鼓励新建村庄整合点和集中居住人口较多的嘎查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取暖,有条件使用天然气的嘎查村推广天然气入户工程,切实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

第十三条 旗区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嘎查村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全面达标。

苏木乡镇应当成立环境卫生监管小组,作为日常环卫工作监管机构,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建立健全检查管理、督查记录等工作制度。

嘎查村应当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农牧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制度,与村民签订“三包”责任书,引导和督促农牧民对自家院落和房前屋后进行打扫清理,确保院落及周边干净整洁,物件摆放整齐;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负责监督群众环境卫生保洁和保洁队伍日常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 农村牧区应当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评比活动,实行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公示,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远程教育、道德讲堂、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管护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保洁、爱护周边环境卫生,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第三章 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维护

第十五条

旗区人民政府应当严把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关,建立健全管护责任体系,依法对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进行资产登记,明确管护责任主体,保证各类公共基础设施设备管护到位。及时制止查处破坏行为,确保所有设施正常运转,长期有效发挥作用。

本办法所称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指乡村公路、街巷硬化、村镇广场、村级阵地、供电设备、水利设施、绿地林木等。

第十六条 旗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管养分离、运转高效的乡村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

旗区交通运输部门具体负责乡村沥青路、水泥路养护,应当依照道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养护、安全、监督机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定养护标准,加强业务监督考核工作,确保路面干净、设施完善、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及桥涵完好。

交通路政部门应当及时制止、依法查处各种侵占、损坏乡村公路及破坏附属设施等违法行为,禁止在乡村公路、路肩两侧倾倒垃圾,禁止私自设置障碍,禁止在路面上晾晒、碾压农作物。合理设置路牌路标、限高架、减速带,禁止重型、大型车辆在乡村公路上行驶。

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负责辖区砂石路、村庄环路、入户通道、村镇广场、街巷硬化、景观围栏、文化墙、路灯等公共设施养护管理工作。聘用乡村公路

护路员,定期巡查道路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反馈侵占、破坏、损坏道路行为。

第十七条 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由项目法人负责管理;规模较小的供水工程,由苏木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站负责管护;单户或联户建设的小型供水工程由用户自主管理。旗区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水质检测,保障水质水量达标。

第十八条 农村牧区供电设施管理维护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片区供电所应当定期巡查、维护农村电网,确保供电畅通和供电安全,供电入户设备由用户自行管理,出现供电故障时,管护责任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排除。

第十九条 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工程发射、传输、监测设施由当地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发射台站应当配备专职维修技术人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信号畅通。用户设备出现故障时,客户服务中心应当在24小时内解除故障。

实施“宽带下乡村”工程,通过光缆接入、基站接收、无线覆盖等方式,实现行政嘎查村宽带全覆盖。

第二十条 校舍建设安全改造工程管护主体为旗区人民政府,所属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定期排查校舍安全隐患,学校承担校舍日常使用、管理和维护责任。

应当完善基础设施管理、校舍安全年检、校舍安全预警、安全隐患排除、安全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对校舍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确保所有校舍满足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确保学

生学习、居住安全。

第二十一条 构建旗区监管、苏木乡镇主管、嘎查村直管的“三级联管”村级阵地管理维护责任体系。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村活动阵地以及与活动阵地一体建设的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的规划建设、牌匾设计、氛围营造和日常维护。提升阵地规范化建设水平,整合服务功能进驻村级阵地,设立便民服务厅或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农林牧水、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法律维权、矛盾调处等服务工作。

第二十二条 按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建设要求,提升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服务水平。加强卫生室日常运行监督,配齐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有资质的预防、保健、医疗服务人员,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开展镇村新农合即时报结。旗区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监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农村牧区医疗垃圾。

第二十三条 落实《鄂尔多斯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和广播电视、技能培训、便民服务(5+3)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有条件的嘎查村引进电影院线建设,不断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加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设施、设备及器材管理、维护

工作,落实日常管理和维护责任人,定期检查、保养、维护,确保运行良好、安全使用。

第二十四条 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完善农村牧区便民连锁超市配送体系,规范农村牧区便民连锁超市经营行为,加强流动小货车管理,满足群众日常消费需求,确保商品质量安全。支持便民连锁超市拓展农资和日用消费品经营,开展电子商务、农畜产品代购代销、便民金融服务、可再生资源回收等多种业务。

第二十五条 道路绿化、街巷绿化、村庄绿化等绿化工程,在建设合同期内由施工或承包方负责养护管理,合同期满验收合格后,归属集体产权的林木由所在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和嘎查村民委员会负责养护管理。农牧户房前屋后、庭院绿化苗木等归属个人产权的由受益群众自行养护管理。林木养护主体单位应当定期浇水、修剪,并做好防晒、防冻、防病等养护工作,有效提高成活率。

旗区林业(园林)部门负责对绿化工程养护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有条件的村庄实行城乡一体化养护。旗区林业部门应当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建档和专门保护。

第四章 村镇建设管理与综合执法

第二十六条 旗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编制和完善村庄规

划。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牧区实际、满足农牧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根据苏木乡镇、嘎查村人口变化等情况,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模,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

村庄各项工程建设必须遵守村庄规划要求,经规划、国土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

相关部门应当在苏木乡镇设立村镇建设服务窗口,为群众建设审批提供方便。

第二十七条 加快城乡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推进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场监督、国土管理等向苏木乡镇、嘎查村延伸,建立“城乡一体化”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旗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向苏木乡镇派驻执法人员,苏木乡镇整合人员力量配备协管员,组建成立苏木乡镇行政综合执法中队,监管任务较重、居住在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可以设立行政综合执法小队。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在苏木乡镇统一指导下开展联合执法,负责村镇建设、市场监督、环境保护、村容村貌等方面综合执法,有效遏制私搭乱建、乱采乱伐、乱垦滥牧、乱摆乱放、乱倾乱倒、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

苏木乡镇综合执法中队应当聘用嘎查村监督员,负责日常监督巡查和信息反馈。畅通群众举报信息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八条 建立健全苏木乡镇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提升装备水平,保障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苏木乡镇行政执法中队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其法定职责,致使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 乡风文明

第二十九条 旗区文明办、苏木乡镇应当指导嘎查村按照“532”工作法,制定包括环境卫生、村务管理、村民行为规范及奖惩措施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并根据实际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农牧民自治组织。

第三十条 各级宣传部门应当深入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宣讲教育活动;各嘎查村要建设精神文明宣传栏,并在公共区域建设文化墙,通过宣传栏、文化墙、景观小品等载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十一条 各旗区应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好婆媳”、“好邻居”、“好妯娌”等典型人物评选,大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进万家”活动,各苏

木乡镇在农牧户中广泛开展立家风挂家训、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推进农村牧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不文明行为劝导、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十二条 各旗区应当积极开展 “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务实管用的荣誉激励机制。

第六章 工作保障

第三十三条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集体投入、群众自愿的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资金筹措机制,设立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维护费(简称“农维费”),用于农村牧区新技术推广、集中供热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卫保洁和公共设施维护等。

市级每年预算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奖励;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对秸秆综合加工利用、新能源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等给予一定补助。

旗区是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资金保障主体,按照不低于“3+100X”(3是指每个行政村每年补贴3万元;100是指按常住户每户每年补贴100元;X是指常住户)的办法,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维费”,确保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资金足额保障。应当加强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

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调动农牧民参与农村牧区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管护等公共服务。

第三十四条 各苏木乡镇应当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探索向村民收取一定费用或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建立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长效机制;嘎查村要依据自身优势、条件,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农村牧区环境改善提供资金补贴。

第三十五条 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审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建立相应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嘎查村对下拨及收取的卫生费,专账管理,不得挪用。

第三十六条 市级、旗区、苏木乡镇成立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的组织、指导、督促、检查、验收等工作。

建立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推行嘎查村内事务“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管理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七条 建立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将农村牧区环境综

合管理任务纳入市委“五位一体”实绩考核指标,突出对旗区、苏木乡镇“一把手”的考核,市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部门职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并组织考核验收。市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验收,考核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各旗区、苏木乡镇也应当将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任务纳入岗位职责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考核结果将与干部评先评优、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对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补贴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及时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各旗区可依据本办法,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篇: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

通辽市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市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确保农村牧区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我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通辽市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和自治区及市投资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公路质量监督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行政行为。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从业单位是从事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项目法人、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试验检测机构以及相关设备、材料的供应单位。

第五条 通辽市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实行质量监督分类管理制度。通辽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市质监站)受通辽市交通运输局委托行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权,对 市交通运输局负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各旗县市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组(以下简称质监组)受各旗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委托行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权。

第六条 公路建设质量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是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依法承担公路质量管理责任,主动接受质监机构的质量监督。

第七条 公路建设实行质量责任备案制,根据质量责任备案登记追究从业单位及个人的质量责任。

第八条 施工过程中的桩基检测、桥梁荷载试验、桥隧监控等专项检测以及重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竣(交)工前的质量检测,由市质监站负责实施管理工作。

第二章 质量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严格管理、监理单位严格检验、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政府监督全面到位”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实行分类管理:25公里以上(含25公里)铺装沥青或水泥砼路面的四级公路、15公里以上(含15公里)的三级公路和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的二级公路、独立大中桥、隧道项目为重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由市质监站为主体按照三个阶段(即开工前资质审查,施 工过程中实体质量抽查,完工后质量鉴定)实施监督;其他一般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由质监组按照三个阶段实施监督工作,市质监站业务指导。

第十一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实行统一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重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监督采用巡回监督抽查和现场跟踪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市质监站组成巡回监督小组对重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巡回监督,质监组组成现场跟踪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一般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由质监组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市质监站负责审批重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前的质量监督手续,负责对从业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组织公路建设项目质量检测与鉴定工作,出具抽查意见并跟踪落实。质监组负责审批一般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开工前的质量监督手续,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出具抽查意见并跟踪落实,参与市质监站组织的质量检测与鉴定工作。

第三章 质量监督程序及内容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履行质量监督手续。重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在办理施工 许可手续前三十日内以正式文件向市质监站提交《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项目法人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质量监督申请书(包括项目名称及地点、建设单位、联系方式、提出质量监督的申请等);

2、项目法人组织机构、项目法人资格的审批文件;

3、项目法人及其他从业单位的质量责任备案表;

4、项目审批文件;

5、项目从业单位的合同文件;

6、项目从业单位、人员及设备的证明材料和经项目法人初审后的“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备案登记表”及 相关资料;项目法人及从业单位的质量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 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建设项目,市质监站(或质监组)自收到质量监督申请资料二十日内出具质量监督通知书。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建设项目,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质量监督申请并告知原因。待建设项目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后,项目法人应当重新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擅自开工。

第十五条 按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质量监督工作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第一阶段为施工前的监督:对从业单位的资质和人员资格、质量保证体系、关键设备及工地试验室等履约情况进 行监督。

(二)第二阶段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对从业单位执行国家、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和行业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对使用的材料、中间产品、工程实体质量、施工工艺和原始资料及试验检测活动等质量行为进行监督。

(三)第三阶段为竣(交)工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工作:

1、交工前质量检测:项目法人提出工程质量交工检测申 请,并附项目法人的质量报告,由质监站(组)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交工检测并出具交工检测意见。

2、竣工前质量鉴定:项目法人对交工质量检测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提出质量鉴定申请,由质监站(组)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质量鉴定报告。

项目法人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意见通知书》提出的意见,应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质量缺陷,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质量,并及时将整改落实情况反馈质监站(组)备案。未进行整改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十六条 从业单位人员实行岗位备案制。在质量监督第一阶段实施后,由质监站对从业单位人员信息录入质监站《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信息评价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第四章 社会监督与处罚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施工现场设立标示牌。标示牌应当标明该项工程的作业内容、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和主要负责人姓名。

第十八条 公路工程的质量缺陷、质量事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质监站和其他有关部门实名检举。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按国家、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质监站对从业单位及人员进行信用评价;对忽视工程质量的从业单位,造成质量事故的,对从业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或暂停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第30条规定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对未经工程质量检测或者质量检测不合格的工程,按照合格工程组织交工验收的,责令改正,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第31条规定并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勘察、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责令改正,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第32条规定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三条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第33条规定对单位处以罚款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发生重大公路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期限的,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试验检测机构违反本规定,对不合格的公路工程出具不真实的试验检测数据及意见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通辽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解释。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宅基地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宅基地管理办法

颁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颁布时间:1992-06-24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宅基地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1992]第44号 1992年6月24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牧区宅基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宅基地,是指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的农业户口或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居民(以下简称居民),在农村牧区的住房和杂屋等附属建筑物占地及庭院占地。

居民在自治区境内使用宅基地,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居民建房,应利用旧宅基地。在空闲地、劣地、废弃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和好地。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农村牧区宅基地管理,严格申请、审核、批准手续。

第五条 居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第六条 居民使用宅基地,应符合苏木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

未作村镇建设规划的,应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搞好宅基地规划,经旗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和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审查,由旗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迁并分散的村庄和零散住户,复耕原址,扩大耕地面积。迁并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

鼓励城市郊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口密集地区集中建房和建多层住宅。

第八条 旗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宅基地用地计划,经盟行政公署、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下达执行。

第九条 居民建住宅实行一户一宅。宅基地面积按照《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宅基地的申请、审批程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新的宅基地:

(一)因国家或集体建设占用土地,原住宅需要拆迁的;

(二)因土地利用规划及村镇建设规划,原住宅需要拆迁的;

(三)因腾优占劣将原址复耕复植,需搬迁的;

(四)达到婚龄,确需建住宅的。

第十一条 宅基地使用者应按批准用途使用,不得买卖和非法转让。

第十二条 居民依法使用的宅基地,由旗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确认使用权,核发使用证。

第十三条 居民住宅依法出售、继承、赠与引起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的,应向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或嘎查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苏木乡级人民政府审核,由旗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宅基地变更登记手续,换发使用证。

第十四条 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的原则。对超过规定标准,确实不能收回土地的,应按超占面积数量加收使用费;对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可以减收或免收费用。具体收费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宅基地使用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嘎查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各级土地管理、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其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

第十六条 宅基地使用权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苏木乡级或旗县级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七条 宅基地争议处理期间,双方应维持宅基地及其附着物使用现状,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和破坏。

第十八条 宅基地纠纷处理期间,故意制造纠纷、煽动闹事、阻挠处理工作正常运行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处罚,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或旗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行政处罚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审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中,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假公济私的,由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篇法规已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部分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2年6月27日 实施日期:2002年8月1日)废止 查看全文

内容分类: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抵押,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6年第7次主席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农村牧区公路是我区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基础条件。为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步伐, 加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 保障农村牧区公路安全畅通, 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自治区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农村牧区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农村牧区公路, 指县道、乡道、村道。

第三条

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乡村配合, 建养并重、协调发展, 依法治路、保障畅通 的原则。

第四条

旗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 对本地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筹集负主要责任。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本地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 监督本地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全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 监督全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工作。

第五条

农村牧区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任何单位和个人 , 都有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

第二章公路规划

第六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 符合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和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的原则。

第七条

旗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发展规划, 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并由旗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各盟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审核和汇总上报本地区农村牧区公路发展规划, 指导旗县级人民政府编制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发展规划。

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旗县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及全区农村牧区

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出行的实际需要,编制全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发展规划。

第八条

经批准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发展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雪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报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三章公路建设

第九条

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与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编制上报全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计划。

第十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行业审查意见后由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第十一条

县道、乡道原则上由旗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村道原则上在苏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牧区公路的建设标准。

县道和乡道一般应当按照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村道的建设标准,特别是路基、路面宽度,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

第十二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充分利用旧路,完善排水防护设施,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和拆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确定技术标准,严格控制

工程造价。

第十四条

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并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各地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适合本行政区域特点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 加强对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第十五条

各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第十六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十七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用地依法列入农用地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路建设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及所发生的费用由项目所在地旗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第十八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涉及的取料场(土、砂、石)、弃料场以及工程建设临时用地由沿线县级、乡级人民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工程完工后,由项目法人单位负责恢复原貌并采取相应措施复垦,防止发生新的水土流失。

第四章管理养护

第十九条

自治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和监管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资金,指导、监督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工作,编制和下达农村牧区公路自治区补助投资和养护计划,监督检查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

第二十条

各盟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上报所辖区域内的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计划,监督检查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和养护质量,监管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指导、监督本辖区的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旗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编制农村牧区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牧区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保护工作。

旗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牧区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订公路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二条

旗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苏木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立

专(兼)职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负责农村牧区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农村牧区公路养护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检评标准、操作规程 , 保证农村牧区公路状况良好。农村牧区公路养护按规模分为养护工程及日常养护。养护工程内容为养护改建和大中修,日常养护内容为小修、保养。

第二十四条

农村牧区公路的养护改建、大中修工程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施工单位。同时应当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公路小修保养实行养护目标责任制度。

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牧区公路,可实行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牧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

第二十五条

农村牧区公路的绿化要纳入旗县、苏木乡镇人民政府的绿化计划,并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旗县、苏木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农村牧区公路的绿化规划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农村牧区公路交通受阻或中断的 , 旗县、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立即组织抢修,并可视情况动员和组织附近驻军、机关单位及沿线群众

共同参与公路抢修。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应修建临时便道、便桥或者指明绕行路线,同时按规定设置醒目的警示、警告标志牌,确保安全畅通,并及时将灾害情况逐级上报。

第二十七条旗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政府负责、部门执 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 的农村牧区公路路政管理体制,由当 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内蒙古自治区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具体实施路政管理工作。

第五章建设与养护资金

第二十八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实行地方自筹为主,国家、自治区补助为辅的投资政策。同时鼓励开展社会捐助、群众捐资投劳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筹集方式。

第二十九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一是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安排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资金;二是国家和自治区的补贴性资金。

国家安排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应全部用于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工程项目 , 并严格执行自家对农村牧区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从中提取咨询、审查、管理、监督等费用。

第三十条 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经费包括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经费。

农村牧区公路养护工程费来源:一是自治区汽车养路费用于农村牧区公路养护工程的补助资金。其补助标准为:县道每年公里 7000 元,乡道每年每公里 3500 元,村道每年每公里 1000 元。二是旗县级人民政府安排的农村牧区公路养护工程的配套资金。

农村牧区公路日常养护经费来源:一是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三是自治 区财政安排的补助资金。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正常需要。

各地征收的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全额用于农村牧区公路的日常养护。

第三十二条

旗县级人民政府在统筹安排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及养护资金时,要充分发挥苏木乡镇嘎查村两级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鼓励农村牧区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及群众自愿出资、投工投劳建设和养护农村牧区公路。

鼓励利用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投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鼓励单位和个人捐款支持帮 助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

第二十三条

自治区补助投资按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

到位及 工程进度同比例拨付旗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养护费用,由相应的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旗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各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

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资金使用应当接受审计、财政和上级财务部门的审计检查。

对违反资金使用规定、工程未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未能按照 项目的实际需要安排足额配套资金、提供虚假情况骗取补助投资的,自治区将缓拨、停拨或收回已拨付资金,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以及旗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结合本办法,困地制宜地自行制定本区域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标准和管理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

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青海省农村牧区饮水管理办法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计委关于青海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来源: 颁布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编辑:cllc01 添加日期:

2004-12-8 11:12:16

文件编号:青政办[2004]12号 颁布日期:2004-01-16 实施日期:

2004-01-16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程管理 第三章 供水管理 第四章 水费计收管理 第五章 奖惩 第六章 附则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水利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的《青海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一月十六日

青海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省水利厅、省计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农村牧区供水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改善农牧民群众生活用水,保证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畜饮水工程是指县以下的乡镇、集镇、村社等各类入户或集中式供给农牧民生活用水的供水工程设施(以下简称供水工程)。

第三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辖区内的所有供水工程,负责工程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

供水工程必须在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任何单位、个人投资兴建的农村牧区供水工程,必须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报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条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供水工程,应明晰产权,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修建的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

分散型供水工程由受益农牧户负责管理。

第五条 供水工程水费标准以饮水保本、非饮水盈利的原则合理制定,凡因不缴纳水费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供水困难的,应当加强管理,国家不再给予补助。

第六条 要积极推行供水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确定管理方式,明确管理权限。采用专业管理机构和用水户协会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骨干工程由县水利部门或专业机构管理,一般工程由用水户协会管理。

第二章 工程管理

第七条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供水工程负责组建工程管理单位,明确管理职责,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

管理单位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以水养水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八条 供水工程可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明确所有权,搞活运行管理权。实行承包、租赁等运行管理形式的供水工程,要依法签订合同,并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

第九条 供水工程要实行名册管理,对所解决的饮水困难工程建档立卡,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查。

第十条 供水管理单位所需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业务能力和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供水工程的定员应根据其供水规模确定。

第十一条 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供水管理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 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根据《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供水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在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和管理范围内,兴建工程、建筑物及其它建设活动,必须首先报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在其它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和工程保护范围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

第十三条 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要根据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

为保证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工程管理人员应对供水管网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第三章 供水管理

第十四条 供水工程实行计划供水,计量用水,有偿供水,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十五条 供水工程入户的,由管理人员统一安装计量设施,所用计量设施必须是经过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确保用水计量准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动、破坏、拆装供水设施和私自在供水管网上接水。

第十六条 供水管理单位要树立服务意识,搞好对用水户的服务工作,满足用水户对供水水量、水质的要求。

第十七条 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管理单位应请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对供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查和化验,确保供水安全。

第十八条 供水工程管理单位首先要保证项目批准实施范围内的供水需要,在不影响原供水区供水的情况下,可根据其供水能力,适当扩大供区范围,以充分发挥效益。

第十九条 工程管理单位应对供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巡查,加强工程的维修和养护,不得随意停止供水。由于维修、养护确需停止供水的,应提前通知用水户。

第四章 水费计收管理

第二十条 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用水单位和用水户都应按规定向供水管理单位缴纳水费。

第二十一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水费,逾期不缴纳的,供水单位可每天加收2‰的滞纳金。超过一定期限仍不缴纳者,管理单位报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限制供水或停止供水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供水工程成本水价构成主要包括:定编人员工资福利、管理费、材料费、折旧及大修理费、水资源费、动力费及其它费用。

第二十三条 供水工程水费计收标准:

(一)供水入户工程,按每立方米0.6~1.0元计收,无计量设施的,按每人每年10~12元计收,水费按月或季度征收;

(二)集中供水工程,按每人每年6~8元计收;

(三)牲畜饮水水费,按羊每只每年2元,猪每头每年8元,大牲畜每头(匹)每年8元计收。

第二十四条 供水工程的水费收入,要纳入财务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更新改造、管理人员工资、水源地保护、职工培训、宣传费等,年终决算,结转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五条 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接受有关业务部门对水费收入、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用水户的监督,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每年对水费的征收、使用情况向用水户公示。

第二十六条 供水单位在每年收缴的水费总收入中,提留30%的资金建立工程的维修养护和岁修基金,并纳入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结转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和挪用。

第五章 奖惩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供水工程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奖励资金不得从项目建设资金中列支),并对该地区的供水工程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工程管理不善,造成不能正常供水的地区,视情节核减工程建设资金。

第二十八条 对私自接水窃水者、不按时缴纳水费者,工程管理单位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停止供水或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的决定。对于私自拆迁、毁坏供水设施者,工程管理单位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供水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擅离岗位、违章操作造成经济损失的,贪污、挪用水费,伙同用水户营私舞弊窃水的,视其情节,由工程管理单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开除等,对公共财产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对造成供水工程水源污染、损坏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其负责治理水源地污染,恢复水源地原状,并赔偿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故意破坏供水工程水源、投毒等触犯刑律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规定,会同价格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由省水利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的《青海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这个办法对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水费计收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

据了解,上述办法所称人畜饮水工程,是指县以下乡镇、集镇、村社等各类入户或集中式供给农牧民生活用水的供水工程设施(以下简称供水工程)。按规定,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其成本水价构成包括定编人员工资福利、管理费、材料费、折旧及大修理费、水资源费、动力费和其他费用。供水工程水费计收标准分别为:

(一)供水入户工程,按每立方米0.6—1元计收,无计量设施的,按每人每年10—12元计收,水费按月或季度征收;

(二)集中供水工程,按每人每年6—8元计收;

(三)牲畜饮水水费,按羊每只每年2元、猪每头每年8元、大牲畜每头(匹)每年8元计收。用水单位和个人要在规定期限内缴纳水费,逾期不缴纳的,供水单位每天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上述办法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下载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办法最终审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牧区环境综合管理办法最终审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 动 态 第7期 (总第32期)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9月15日 本 期 目 录 ▲ 自治区召开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

    2012农村牧区党建

    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农村牧区,扎实开展“双服务双促进”活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镇......

    青海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水利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的《青海省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成品油零售网点管理办法五篇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成品油零售网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我区农村牧区成品油市场网络体系,加强农村牧区成品油零售网点管理,保障农村牧区成品油市场供应......

    农村牧区卫生情况汇报

    磴口县农牧区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的农牧区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拓创新,勤奋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卫生体制改革,积......

    农村牧区反邪教工作浅谈

    农村牧区反邪教工作浅谈 邪教是精神毒品,是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公害,曾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践踏了被邪教蒙骗的群众人权,在邪教本质不断被揭露,违法行为受到......

    农村牧区公路工作总结

    农村牧区公路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交通厅和公路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力抓好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各部门积极响应,相互督促,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

    农村牧区教育事业发展材料大全

    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事关国民素质和民族的进步,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旗委和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旗上下的共同努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