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精)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和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探讨了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提出目前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人性化设计思路。
关键字: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环境要素和特性;人性化设计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小城镇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是最能体现小城镇活力的窗口。但过快的城市化为小城镇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境车辆的增多、交通废气和噪音、排水系统的改变和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引发本文对以上问题针对性措施的讨论。
一、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每个小城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或者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或者新旧城结合。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景观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镇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小城镇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城镇空间布局的特色,小城镇街道景观格局反映了小城镇的特色。
二、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
构成要素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空间环境在构成上属于带型空间,是相对狭长的地形利用相关景观因素组织而成的空间景观;主要构成要素有:街道平面、纵横断面、垂直绿化透绿生态围墙、节点小品、环卫设施、广告、街灯、人流、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千姿百态的景观树与彩色花叶行道树成为城镇一道靓丽风景。
1)城镇街道景观道路,是交通线,又是流动风景线;街道本身是小城镇街道景片的景界,又是联系城镇各个区域的“纽带”,是街道景观构成的第一要素,具有组织交通、分划空间界面、构成街道流动空间的框架。
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各种地景设施,是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如雕塑、路标、座椅、花坛等。应布置合理、精致美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水景是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水景常有喷泉、叠水泉、水池、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沟溪等。水景观设计时应以节水为原则,充分利用水,或借水成景,或依水组景,作为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元素。
4)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规划和植物造景往往是很重要的理念,并能产生很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特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隶属的带形景观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的协调统一与连续性。
1)空间上的延展性:指由于形态的狭长而产生的空间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和展开的特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充分运用带型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运用韵律、节奏、复合以及色块、光影等手法来进行创作,进行空间景观的组织,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如带状空间布置若干节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
2)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指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就是步移景异的效果。根据视觉原理,通过空间串联在停留空间中,有一定的间隔规律。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社会性视域—0~100m”,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模数”,大约25m左右。因此,距离25m左右对城市市民为视距模数,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以25m为转换。在小城镇街道大约25m左右距离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节点,能使小城镇街道景观有序地出现在视觉范围内,以利于空间景观的塑造。
3)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好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风貌格调,一个和谐空间,人们在其间或快速而过,或漫步而行;同时也需要在25m左右的视距设置若干节点形成游憩空间以满足人们习惯和情感的需要,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了几处变调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特征,也是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三、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主体,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发展围绕的核心,因此,尊重并满足人类生理的、心理的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性化设计”的焦点。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
1)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小城镇特有的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
2)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小城镇街道景观内部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景观元素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最终促进小城镇带状空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
现代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又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具有多义的空间功能,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形式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使人能够“乐在其中”,又能“过目不忘”,从而形成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景观形象。
四、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出现的误区
1.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克隆大城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宽、求洋,热衷开大马路,往往造成街道尺度比例失调;同时割裂城乡之间在景观、居民活动空间方面的联系,使得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小城镇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
2.肆意破坏当地重要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地方风格;我们在小城镇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应该设法使这些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暴露在城市人群面前,尤其让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3.自然山水城的理念被忽略,小城镇景观建设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发不当而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
4.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节点是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游憩广场、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和街道楔形绿地等,这些节点通常是城镇不同空间的结合点或控制点,是人们对小城镇形象记忆的关键魅力所在。近年来小城镇的景观节点设计已经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节点设计手法大都照搬大中城市的一些做法:不锈钢雕塑、大型喷泉、大理石或花岗石铺地、几何形规则图案,欧式游园„„,与小城镇文化底蕴和空间形态很不协调,丧失了小城镇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5.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绿地景观中“绿楔”、“绿廊” 与道路廊道带状空间结合不够紧密,未能消除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噪声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小城镇外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入和内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出,影响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五、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小城镇街道除了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外,还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城市精神与形象。小城镇街道景观根据道路的景观特性分为生态景观型、建筑景观型、非物质型。
传统小城镇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着意塑造街道两侧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或者打造“边缘效应”,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区域和范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
而目前的小城镇建设,热衷于开大马路,设计人员不去研究道路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断面的比例关系,凡事以“大”、“宽”为先,往往造成城镇街道尺度失调。大中城市有大中城市的尺度,小城镇有小城镇的尺度,小城镇如果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尺度,按照大中城市的“体量”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要在小城镇产生“大”的效果,也应小中见大才为上策。
在当代小城镇街道设计中,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注重突出小城镇的空间环境特色和宜人的比例尺度,要与“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综合处理来进行设计创造。
街道路面材料主要分为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沥青类、混凝土类适合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目前较为先进的是在改性沥青的基础上,人工脱色的彩色沥青。其主要作用、性能、施工工艺都与沥青相当,具有抗高低温、耐摩擦、使用寿命长等特性,不易产生剥离、开裂等路面破坏现象。色彩鲜艳、持久,同时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提高了雨水循环利用率,符合环保、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而生活性道路(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游览步道等)则多采用色彩鲜明、造型自由、性能多样,易营造欢快、华丽气氛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
按路面材料及其做法还分为透水性和非透水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如有条件采用地表水“循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对硬质路面,如主要道路为水泥铺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路面要尽量采用可渗透性的材料,以形成渗透性路面,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系统循环,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
2.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传统街道绿化的种植横断面一般沿街道侧石至街道红线依次遵循:缀花草坪、灌木丛、中层林、背景林的从低、中到高次序,林冠线也依次从低至高过渡。这几个层面的绿化往往较密,视线阻塞,且整条街道种植采用一种模式,缺乏节奏与变化,景观单调又乏味。
新型街道景观横断面拟将人行道融入街道绿化之中,在绿化中穿插蜿蜒、舒展前进,直至街道交叉口处才从绿化丛中穿出,与过街斑马线相接通过。同时在街道之纵断面绿化配合路段起伏变化,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空间。
3.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人性化设计理念更应显示出小品时尚魅力的风格,让人赏心悦目,情景雕塑化能体现城镇文化底蕴与亘古历史积淀。它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精神功能。
小城镇的魅力系其自身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个性特征,是小城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节点小品设计应以区域差异为立足点。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各地小城镇特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应善于从区域大背景中去挖掘小城镇街道景观节点小品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
欧美各国,从历史上就对市镇广场和街道的节点环境小品十分重视,各色街道景观小品 “街具”与街道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形成了丰富的城市空间和多彩的人文环境,这也与其人文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①注重艺术造型。街道两旁散立的历史名人、神圣动物等艺术雕塑极尽精美华贵,呈现着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的人文精神遗风;城市街道两旁的物件设施,如护栏、树围独具匠心的不同艺术特色,各臻奇妙。②造景色彩、造型宜人。城市大多泛现出灰白、淡黄、赭红、青绿等主色调,杂以其它各类奇花异卉,在艳阳、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赏心悦目;点缀其间的各类小景和留植的各种古木花卉,修剪成型,极富图形化的艺术表现力和人性化的亲和力,别有佳致。③国外的许多小品设施,独具人体工学和人类聚居学特性,如花坛、台阶、水池等,大多与坐凳、靠椅相结合,既清洁美观,又方便大众,是多功能座椅,在一些社区里,有的摆些石礅、石板。
也有设计“断壁残垣”,孩子们在其中可以尽兴玩耍;同时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4.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由于人类有亲水的心理要求,在众多的景观设计中,“水”都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加以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但是,纵观大多数的街道景观水景,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诸如喷泉、叠水、瀑布、水池等,缺乏小城镇典型性,多是强调改造自然,即以人工环境取代自然环境,由此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中自然要素的宝贵,因而寻求城市与自然、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呼应,在人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人类空间活动尺度更为亲切,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设计中更加注重利用自然的因素,运用水景旱做、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进行人性化水景设计。
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是根据植物在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特征与水动静、深浅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配置而形成的景观水生态景观。由于水位的涨落,处于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区域,形成湿地景观。生态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生态湿地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生态湿地可产生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另外,生态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净化水体;最后,生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实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多类型的环境。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中的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就是利用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景空间;是将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绿色人性化生态空间。它是人类亲水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
生态溪沟就是在景观规划中运用新型材料,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中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营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循环环境。目前比较流行的为常年充水性地面渗透溪(沟),溪(沟)中常年有水流动,水声潺潺,可种植水生、半水生植物,构成人造天然湿地植物群落;既减少了人工和外来资源(例如水、能量、等)的投入,符合环保要求,又成为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昆虫(蝴蝶、蜻蜓、萤火虫等)和两栖动物(青蛙、龟、蟹等)的绿色源头,造就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小城镇街道水景景观。
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要素如斑块、基质、廊道等合理规划,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以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人类聚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包括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由于街道绿地景观是带状空间,其主要表现为廊道(绿色走廊)结合斑块(楔形绿地),表现形式为绿色走廊与街道廊道链接起来,在街道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联网,改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动;同时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涵盖植物群落学、环境园艺学、修复生态学等多学科,是经典植物造景(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来创造景观,发挥植物本生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自然美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一定意境和功能的艺术空间)与景观生态学的融合。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小城镇地域人文特色,加强合理植物群落设计,提高生态效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应该尽量保护小城镇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
2)景观特色上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枝、果等,配合小城镇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这有利于乡土特色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更是小城镇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为丰富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可有计划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但必须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4)引入绿量概念,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提高立体三维绿量能大规模提高植物群落与外界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效率,提高生态效益。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5)加强植物群落自身更新、恢复的能力,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H.T.Odum)指出“人类应该用尽量少的自然能而足以对自然界产生巨大作用的模式和过程”,小城镇街道绿地人性化配置,要努力把握小城镇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改变植物配置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运用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来调整和构建改善种植结构,提高植物群落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如尽量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植物群落中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利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能参与自然界的演替,达到自然力平衡,稳定而优美的小城镇自然景观等。
六、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评价原则和评价体系
在当代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中,我们要注重突出小城镇特有的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尊重并满足当地居民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可持续性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评价原则如下:
1)充分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原则。城市的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认真研究小城镇的发展史,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小城镇的历史演变、自然地理风貌、文化传统、居民心理、市民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并融入当代城市生活的新功能,形成新的小城镇街道景观文化和城市风貌。
2)以整体观念有序组织创造景观序列的原则。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要以城市设计的理念来做指导,从城市总体出发,从规划一开始,就对道路、节点小品、水景、灯光、人、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小城镇景观空间构成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有机联系在一起,把街道景观空间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并做出一体化的设计,并利用当地材料、传统建筑符号,并融合社会、文化、展现地方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来达到景观空间设计的实用性、观赏性、地方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充分展示小城镇的整体形象与个性,体现人性化。
3)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之恶化,环境的恶化要求我们尽量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另一方面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节水、节能,提高物质的循环使用率,维护生物本土性和多样性,保持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的畅通,维护自然界本生的缓冲和调节功能,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三者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4)强调可适应性的原则。可适应性主要是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建设和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根据人们的习惯、行为、性格、爱好进行空间选择,提供最佳的服务。如午间休息、等公共汽车座椅、电话亭、小卖点、夜间照明、香氛植物等。
在分析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基础上,提出初步评价体系指标,探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标准化和可评估模式。本体系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优:代表道路景观环境人性化程度超过目前的行业水平,其实现技术在现有适宜技术基础上稍有超前。良:代表比行业基准有很大提高,但仍然在目前的适宜性技术可以实现的水平内。中:代表比目前行业水平有一定提高。差:表示道路景观环境人性化水平不高于目前行业水平。但本文只给出了指标体系的一级评价因子,评价的准确性及客观性尚待提高,二级、三级指标因子量化评价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吴为廉。景观与景园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金莉。赵之枫。张建。当代小城镇和广场设计理念。小城镇建设。2005 [4]赵提纲。浅谈城市街道景观中的绿地设计。江苏城市规划。2004 [5]李迪华。李小凌。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生态学途径。小城镇建设。2002
第二篇: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小城镇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是最能体现小城镇活力的窗口。但过快的城市化为小城镇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境车辆的增多、交通废气和噪音、排水系统的改变和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引发本文对以上问题针对性措施的讨论。
一、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每个小城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或者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或者新旧城结合。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景观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镇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小城镇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城镇空间布局的特色,小城镇街道景观格局反映了小城镇的特色。
二、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
构成要素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空间环境在构成上属于带型空间,是相对狭长的地形利用相关景观因素组织而成的空间景观;主要构成要素有:街道平面、纵横断面、垂直绿化透绿生态围墙、节点小品、环卫设施、广告、街灯、人流、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千姿百态的景观树与彩色花叶行道树成为城镇一道靓丽风景。
1)城镇街道景观道路,是交通线,又是流动风景线;街道本身是小城镇街道景片的景界,又是联系城镇各个区域的“纽带”,是街道景观构成的第一要素,具有组织交通、分划空间界面、构成街道流动空间的框架。
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各种地景设施,是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如雕塑、路标、座椅、花坛等。应布置合理、精致美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水景是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水景常有喷泉、叠水泉、水池、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沟溪等。水景观设计时应以节水为原则,充分利用水,或借水成景,或依水组景,作为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元素。
4)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规划和植物造景往往是很重要的理念,并能产生很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性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隶属的带形景观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的协调统一与连续性。
1)空间上的延展性:指由于形态的狭长而产生的空间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和展开的特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充分运用带型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运用韵律、节奏、复合以及色块、光影等手法来进行创作,进行空间景观的组织,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如带状空间布置若干节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
2)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指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就是步移景异的效果。根据视觉原理,通过空间串联在停留空间中,有一定的间隔规律。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社会性视域—0~100m”,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模数”,大约25m左右。因此,距离25m左右对城市市民为视距模数,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以25m为转换。在小城镇街道 1
大约25m左右距离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节点,能使小城镇街道景观有序地出现在视觉范围内,以利于空间景观的塑造。
3)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好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风貌格调,一个和谐空间,人们在其间或快速而过,或漫步而行;同时也需要在25m左右的视距设置若干节点形成游憩空间以满足人们习惯和情感的需要,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了几处变调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特征,也是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三、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主体,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发展围绕的核心,因此,尊重并满足人类生理的、心理的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性化设计”的焦点。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
1)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小城镇特有的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
2)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小城镇街道景观内部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景观元素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最终促进小城镇带状空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
现代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又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具有多义的空间功能,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形式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使人能够“乐在其中”,又能“过目不忘”,从而形成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景观形象。
四、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出现的误区
1.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克隆大城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宽、求洋,热衷开大马路,往往造成街道尺度比例失调;同时割裂城乡之间在景观、居民活动空间方面的联系,使得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小城镇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
2.肆意破坏当地重要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地方风格;我们在小城镇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应该设法使这些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暴露在城市人群面前,尤其让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
3.自然山水城的理念被忽略,小城镇景观建设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发不当而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
4.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节点是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游憩广场、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和街道楔形绿地等,这些节点通常是城镇不同空间的结合点或控制点,是人们对小城镇形象记忆的关键魅力所在。近年来小城镇的景观节点设计已经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节点设计手法大都照搬大中城市的一些做法:不锈钢雕塑、大型喷泉、大理石或花岗石铺地、几何形规则图案,欧式游园„„,与小城镇文化底蕴和空间形态很不协调,丧失了小城镇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5.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绿地景观中“绿楔”、“绿廊” 与道路廊道带状空间结合不够紧密,未能消除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噪声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小城镇外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入和内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出,影响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
2虑长远利益,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五、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小城镇街道除了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外,还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城市精神与形象。小城镇街道景观根据道路的景观特性分为生态景观型、建筑景观型、非物质型。
传统小城镇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着意塑造街道两侧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或者打造“边缘效应”,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区域和范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
而目前的小城镇建设,热衷于开大马路,设计人员不去研究道路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断面的比例关系,凡事以“大”、“宽”为先,往往造成城镇街道尺度失调。大中城市有大中城市的尺度,小城镇有小城镇的尺度,小城镇如果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尺度,按照大中城市的“体量”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要在小城镇产生“大”的效果,也应小中见大才为上策。
在当代小城镇街道设计中,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注重突出小城镇的空间环境特色和宜人的比例尺度,要与“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综合处理来进行设计创造。
街道路面材料主要分为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沥青类、混凝土类适合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目前较为先进的是在改性沥青的基础上,人工脱色的彩色沥青。其主要作用、性能、施工工艺都与沥青相当,具有抗高低温、耐摩擦、使用寿命长等特性,不易产生剥离、开裂等路面破坏现象。色彩鲜艳、持久,同时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提高了雨水循环利用率,符合环保、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而生活性道路(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游览步道等)则多采用色彩鲜明、造型自由、性能多样,易营造欢快、华丽气氛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
按路面材料及其做法还分为透水性和非透水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如有条件采用地表水“循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对硬质路面,如主要道路为水泥铺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路面要尽量采用可渗透性的材料,以形成渗透性路面,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系统循环,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
2.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传统街道绿化的种植横断面一般沿街道侧石至街道红线依次遵循:缀花草坪、灌木丛、中层林、背景林的从低、中到高次序,林冠线也依次从低至高过渡。这几个层面的绿化往往较密,视线阻塞,且整条街道种植采用一种模式,缺乏节奏与变化,景观单调又乏味。
新型街道景观横断面拟将人行道融入街道绿化之中,在绿化中穿插蜿蜒、舒展前进,直至街道交叉口处才从绿化丛中穿出,与过街斑马线相接通过。同时在街道之纵断面绿化配合路段起伏变化,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空间。
3.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人性化设计理念更应显示出小品时尚魅力的风格,让人赏心悦目,情景雕塑化能体现城镇文化底蕴与亘古历史积淀。它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精神功能。
小城镇的魅力系其自身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个性特征,是小城镇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节点小品设计应以区域差异为立足点。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各地小城镇特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应善于从区域大背景中去挖掘小城镇街道景观节点小品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
欧美各国,从历史上就对市镇广场和街道的节点环境小品十分重视,各色街道景观小品 “街具”与街道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形成了丰富的城市空间和多彩的人文环境,这也与其人文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①注重艺术造型。街道两旁散立的历史名人、神圣动物等艺术雕塑极尽精美华贵,呈现着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的人文精神遗风;城市街道两旁的物件设施,如护栏、树围独具匠心的不同艺术特色,各臻奇妙。②造景色彩、造型宜人。城市大多泛现出灰白、淡黄、赭红、青绿等主色调,杂以其它各类奇花异卉,在艳阳、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赏心悦目;点缀其间的各类小景和留植的各种古木花卉,修剪成型,极富图形化的艺术表现力和人性化的亲和力,别有佳致。③国外的许多小品设施,独具人体工学和人类聚居学特性,如花坛、台阶、水池等,大多与坐凳、靠椅相结合,既清洁美观,又方便大众,是多功能座椅,在一些社区里,有的摆些石礅、石板。
也有设计“断壁残垣”,孩子们在其中可以尽兴玩耍;同时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4.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由于人类有亲水的心理要求,在众多的景观设计中,“水”都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加以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但是,纵观大多数的街道景观水景,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诸如喷泉、叠水、瀑布、水池等,缺乏小城镇典型性,多是强调改造自然,即以人工环境取代自然环境,由此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中自然要素的宝贵,因而寻求城市与自然、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呼应,在人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人类空间活动尺度更为亲切,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设计中更加注重利用自然的因素,运用水景旱做、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进行人性化水景设计。
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是根据植物在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特征与水动静、深浅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配置而形成的景观水生态景观。由于水位的涨落,处于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区域,形成湿地景观。生态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生态湿地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生态湿地可产生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另外,生态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净化水体;最后,生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实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多类型的环境。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中的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就是利用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景空间;是将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绿色人性化生态空间。它是人类亲水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
生态溪沟就是在景观规划中运用新型材料,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中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营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循环环境。目前比较流行的为常年充水性地面渗透溪(沟),溪(沟)中常年有水流动,水声潺潺,可种植水生、半水生植物,构成人造天然湿地植物群落;既减少了人工和外来资源(例如水、能量、等)的投入,符合环保要求,又成为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昆虫(蝴蝶、蜻蜓、萤火虫等)和两栖动物(青蛙、龟、蟹等)的绿色源头,造就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小城镇街道水景景观。
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要素如斑块、基质、廊道等合理规划,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以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人类聚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包括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由于街道绿地景观是带状空间,其主要表现为廊道(绿色走廊)结合斑块(楔形绿地),表现形式为绿色走廊与街道廊道链接起来,在街道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联网,改
4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动;同时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涵盖植物群落学、环境园艺学、修复生态学等多学科,是经典植物造景(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来创造景观,发挥植物本生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自然美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一定意境和功能的艺术空间)与景观生态学的融合。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小城镇地域人文特色,加强合理植物群落设计,提高生态效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应该尽量保护小城镇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
2)景观特色上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枝、果等,配合小城镇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这有利于乡土特色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更是小城镇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为丰富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可有计划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但必须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4)引入绿量概念,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提高立体三维绿量能大规模提高植物群落与外界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效率,提高生态效益。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5)加强植物群落自身更新、恢复的能力,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H.T.Odum)指出“人类应该用尽量少的自然能而足以对自然界产生巨大作用的模式和过程”,小城镇街道绿地人性化配置,要努力把握小城镇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改变植物配置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运用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来调整和构建改善种植结构,提高植物群落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如尽量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植物群落中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利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能参与自然界的演替,达到自然力平衡,稳定而优美的小城镇自然景观等。
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是根据植物在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特征与水动静、深浅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配置而形成的景观水生态景观。由于水位的涨落,处于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区域,形成湿地景观。生态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生态湿地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生态湿地可产生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另外,生态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净化水体;最后,生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实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多类型的环境。小城镇街道景观水景中的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就是利用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景空间;是将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绿色人性化生态空间。它是人类亲水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
生态溪沟就是在景观规划中运用新型材料,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中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营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循环环境。目前比较流行的为常年充水性地面渗透溪(沟),溪(沟)中常年有水流动,水声潺潺,可种植水生、半水生植物,构成人造天然湿
5地植物群落;既减少了人工和外来资源(例如水、能量、等)的投入,符合环保要求,又成为吸引野生生物,特别是鸟类、昆虫(蝴蝶、蜻蜓、萤火虫等)和两栖动物(青蛙、龟、蟹等)的绿色源头,造就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小城镇街道水景景观。
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要素如斑块、基质、廊道等合理规划,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以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人类聚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包括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由于街道绿地景观是带状空间,其主要表现为廊道(绿色走廊)结合斑块(楔形绿地),表现形式为绿色走廊与街道廊道链接起来,在街道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联网,改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动;同时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
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涵盖植物群落学、环境园艺学、修复生态学等多学科,是经典植物造景(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来创造景观,发挥植物本生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自然美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一定意境和功能的艺术空间)与景观生态学的融合。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小城镇地域人文特色,加强合理植物群落设计,提高生态效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应该尽量保护小城镇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
2)景观特色上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枝、果等,配合小城镇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
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这有利于乡土特色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更是小城镇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为丰富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可有计划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植被,但必须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4)引入绿量概念,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提高立体三维绿量能大规模提高植物群落与外界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效率,提高生态效益。小城镇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小城镇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
5)加强植物群落自身更新、恢复的能力,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H.T.Odum)指出“人类应该用尽量少的自然能而足以对自然界产生巨大作用的模式和过程”,小城镇街道绿地人性化配置,要努力把握小城镇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改变植物配置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运用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来调整和构建改善种植结构,提高植物群落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如尽量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植物群落中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利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能参与自然界的演替,达到自然力平衡,稳定而优美的小城镇自然景观等。
第三篇:初探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
初探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小城镇建设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其街道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今“宽街高楼”使许多小城镇“千镇一面”,失去了地域性和场所性。重视小城镇传统街道空间的塑造,可以增加人情味,加强居民的集体记忆,找到认同点,以缓解当前小城镇日益严重的“特色”危机。
关键词: 小城镇;城镇规划;空间设计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回顾中国建立半个世纪以来,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划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与此同时,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几千年文化传统、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结构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城市在扩大,小城镇在增长,城乡结合部即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传统概念中的城镇街区,正面临现代城市结构性变迁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古代村镇建设模式
1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大中城市通常用城廓来保护,与古代村镇建设模式有较大的区别,而小城镇是由当地居民自主建设的,其城镇空间结构随着地域特征或地形变化而变化,空间结构更加灵活多变,富有地方特色。服务于小城镇的街道和公共建筑是小城镇的灵魂,且大多数是以商业活动和宗教活动为主要内容。大多数传统的小城镇都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茶楼、酒肆、商铺云集,还有商业街、寺庙、祠堂成为人们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
而对西方来说,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后来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西方城镇建设从很早开始就强调居民交往的重要性。西方人很注重城镇公共空间建设,把城镇的公共集会场所看作是城镇的“客厅”。不论城镇规模有多小,它往往有一个集会交往中心,旁边矗立一座统领全城的重要公建,这几乎成了西方城镇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已深深地扎根于西方社会,构成人们的思维定势,对后来西方国家城镇建设思路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相比而言,中国古代城镇的公共空间更加强调线性,以街道为主体,注重小空间的营造,而广场这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就不如西方古代城镇发达。
2我国小城镇街道现状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宽街高楼”的做法,在原有城镇周边,新的街道四处蔓延,沿街是毫无特色的新建筑。老街要么衰落下来成为破败的一角,要么被急功近利的改建一新。许多小城镇中还充斥着“欧式”建筑一条街,虽然满足了一部分猎奇的心理需求,但这种街道风格割裂了与地域的文化联系,对小城镇整体形象的构建危害极大。当然也有不少小城镇(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重视整体空间形象,注重街道等公共空间的处理,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3小城镇中传统街道的特征及场所性
3.1街巷高宽比
芦原义信在研究街道空间时认为,街道宽度(D)与两侧建筑物高度(H)的比例D/H,以及街道侧面每幢建筑的平均面宽(W)与街道宽度(D)的比例W/D对人的心理及城市景观都有重要意义。
当D/H=1时,一般可以看清实体的细部,人有一种内聚、安全又不至于压抑的感觉;D/H=2时,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仍能产生一种内聚、向心的空间,而不至于产生排斥、离散的感觉;D/H=3时,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和背景,开始产生排斥,空间离散的感觉;如果D/H的比例再继续增大,空旷、迷失或荒漠的感觉就相应增加,从而失去空间围合的封闭感,无法形成良好的景观气氛。现代城市道路就存在这种情况。
当W/D≤1时,建筑物使街道能保持整体节奏感,使街道显得有生气。
D/H和W/D的种种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街道气氛,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例如,芦原义信认为当D/H~<1时,如果W/D≈0.6,街道就可产生亚洲商业街独特的热烈气氛;而W/D≈1时,则可产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街道的亲切气氛。
传统街道一般比较窄,且建筑不高,D/H一般都在1:1左右,不超过2,较适合于人的尺度;W/D一般都小于1,赶集的时候会觉得热烈非凡。虽然传统城镇的街道有较强的闭合性,但不是封闭、冷淡的外推实墙面,而是包容性很强的、具有吸引力的檐廊空间,因而显得格外亲切且平易近人。
3.2街道的连续性
街道连续性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连续的立面及街道空间,二是人群活动的连续性。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写道:“(街道连续性)其特征可能是林荫道成排的树木,人行道特殊的色彩或纹理,也可能是沿街建筑立面统一的古典式样:这种规律还可能有一定的节奏性,比如不断出现的开敞空间,历史建筑或街角的杂货店。”传统街道沿街建筑单体依次排开,类型较单一,使街道沿街立面连续性加强,这比起现代城市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更体现连续性。而传统城镇中的人群活动更增加了街道的连续性。《清明上河图》中反映东京城街道的这种特色,图中画出的店面达60多家,有敞蓬营业的,有临街设摊的,有沿街叫卖的,也有豪华阔气的店肆。商店及摊贩所经营的买卖也繁杂不一,还有担货郎,沿街布列,使人目不暇接。这一情形表明街道的商业活动仿佛是市民天然活动的一部分,沿街兴店,沿街叫卖被视为日常生活的内容。人的行为活动增加了街道的连续性,赋予街道空间不一样的场所性。
3.3街道空间的凹凸间隔
传统街道空间是线形空间,在线形空间上有着错落有致的凹凸间隔,让人感到曲折多变的意味。这些变化是由于地形条件或人力所为,从而打破长向线性空间的单调乏味。凹凸空间也即“阴角”和“阳角”,是指其内侧凹进的空间和外侧凸出的空间。在传统街道空间中,凹凸空间一般尺度不会过大,往往是通过单个建筑的进退关系获得,不会造成空间节奏的中断。在传统城镇中,一般是由于街道上房屋使用性质(如寺庙、祠堂、会馆)或房屋主人的显赫程度,人为或不经意地形成这种凹凸空间间隔。传统街道空间中,路面一般较窄,人们的视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建筑的细部变化。这些街道两侧建筑的凹进与凸出与建筑的细部一起使空间充满了生活的情境:不像现代城市的大街道尺度巨大且无变化,不能使人们产生在街道中行进的愉悦。历史性街道的凹凸间隔,使街道本身变得生动,增添了趣味。传统街道空间的特征除了以上几点共有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地域特征。当地气候、环境、材料以及经济水平都可以影响街道空间形态及建筑形式。地域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江南的水巷,营造了“南寻贾客舟中市”的繁华井市。因此在塑造小
城镇街道空间时,应有其鲜明的城镇形象,发挥其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的环境优势,创造有特色的小城镇街道空间。结束语
城镇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从以前的传统性设计转变为科学性的设计,更注重延续和保留原历史的风貌,使小城镇的规划更有地域特色和城市气息。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必将能建立一条具有中国小城镇特色的规划设计道路。参考文献:石忆邵.国内外村镇体系研究述要.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 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规划师,2003(11)[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林自新、暴永宁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12页。
4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5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
第四篇: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的非人性化设计探究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的非人性化设计探究
——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摘 要】:校园景观设计作为现代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景观设计可以展示校园文化,体现校园自身特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感情上的熏陶等一系列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深刻变化,外部空间格局也履行着教育的职能,设计出符合师生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景观是规划设计人性化的校园外部空间的出发点。大学校园是学生精神品格与人生态度的酝酿园,大学的景观能否给予一个身临其境、生活其中的学生一个充足、健康的精神营养与心灵启迪是校园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景观设计中的的非人性化的空间格局结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泉州师范学院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发展。【关键词】:校园;景观空间格局;校园景观;人性化
引言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许多大学都面临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的问题。在我国大学新建和改扩建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空间格局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担负着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如果只单纯注重解决功能问题,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1]。因而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的设计应以人文环境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文主义为立足点努力体现大学的精神,将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通过对它的物化,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2]。在泉州地区,泉州师范学院,就是属于近几年新建校区的一个案例,通过自己三年来对学校景观的深入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泉州师范学院在景观设计上存在非人性化设计,以此对校园的景观空间格局中的非人性化设计进行探究并提改进建议。
1泉州师范学院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泉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省属公办本科大学,是福建省文明学校。它是由同济大学设计和规划的,整个校园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式布局。
1.1自然条件
泉州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称。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5;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541公里,可开发建港的自然岸线长112公里。
1.1.2文化背景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国际花园城市——泉州市。泉州地处中国东海沿海,与台 湾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代泉州市区分为古城区与新城区,古城区保留大批的融合闽南、伊斯兰、欧式风格的古建筑,古城区呈现满城红砖特质。
2校园景观空间格局的规划设计原则及理念
2.1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设计的原则
校园景观空间格局的设置,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气候、不同的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百家齐 1
放的风貌,南北方校园景观有差异,东西部校园景观格局也有差异,差异是有的,但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应该注意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要富于艺术性,又必须满足生态化的要求,同时应该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主要原则有:宏观层次原则、中观层次原则和微观层次原则。
2.2校园景观空间格局的设计理念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生态造景和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采用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形态,结合传统造园艺术手法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特征,充分反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脉,处处体现旅游文化的独到之处,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统一,这就是“承传文脉、交融情景”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承”就是继承,“传”就是弘扬,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融汇于现代校园景观之中,由此达到品味高雅、生态和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旅游院校校园。
2.2.1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校园规划以“一轴二线三区”进行布局:一轴即1中轴线,二线即校园主干道,三区即由学生宿舍楼组成的A区、B区、C 区。
2.2.2校园特色
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的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泉州属于闽南地区,校园在在建筑外墙上,通过闽南传统的建筑颜色,来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
2.2.3生态环境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生态系统。泉州师范学院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留了现在被学生成为白鹭林的生态林。给白鹭留下了一片葱葱郁郁的原始生态林。
2.2.4可持续发展
校园景观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校园景观大体采取相对简单的景观设计,没有做过多花哨的设计,给后期景观改造留下了空间。
2.2.5其他
1)建筑单体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对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密不可分,是校园景观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泉州师范学院景观空间格局非人性化景观设计及改进方法
3.1校门
泉州师范学院的校门,给人第一感觉,像是一座加油站。调查发现,每年的新入学的新生,看到校大门时,感觉自己上的是一所中专而不像是去上大学,校门缺乏大气之感,不能突出学校的主题,整体上看,就校门的颜色,符合闽南的建筑特色,加之校门口便是一个公交站,四周缺乏遮阴的绿化,校门的主体建筑顶的一个钢架玻璃钢结构,不能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
泉州师范学院校门
该区绿化要做到精心布置,可适当选择四季景观较好且遮阴效果好的树种,如盆架子、刺桐等。盆架子树形优美,遮阴效果极佳,而且可与东海大街的行道树,形成统一的格调;刺桐是泉州是市树,市花,其花木高大,枝叶繁茂,夏初开花,殷红似火。种植刺桐更是极好地体现出了校园的文化氛围。
3.2道路
泉州师范学院的整体道路布局是合理的,但还是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校门口进来的广场拐角,道路拐角是90度拐弯,没有道路弯道曲率,给入校的开车司机驾车与视线都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同时,在道路的交叉口,没有设置道路指示标志,给第一次入校的学生家长带来了不便,导致他们在学校内驾车乱窜,造成了校道的拥堵和一些交通安全问题。
学校广场道路
道路是一个系统的血脉,道路系统设计合理,可以将校园连成一个整体。泉州师院的道路,基本上是才用对称式布局,由大门像两边各开一条干道,一条直达学生生活区C区,一条直通图书馆、理工楼。可以对校道的拐弯处,进行合理是施工,使之具有一定的曲率,不至于呈现90度的拐角,同时,在校园的道路的交叉口,设立交通指示牌,方便外来人员,能及时的找到想去的地方,不至于在校园乱窜。
3.3垃圾处理站
泉州师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8000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要是不能及时处理,会给学校是日常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学校垃圾处理站,位于往C区的校干道旁,C区与B区 3 的大量学生,上课,吃饭,下课,或是去校门口,都必须进过这条道路,垃圾处理站就位于这条主干道旁,冬天气温低,生活垃圾腐败的时间缓慢,不会产生一些难闻的气味。泉州处于亚热带地区,夏季最高气温课高达38摄氏度,高温高湿,加快了垃圾的腐败,产生了浓重的垃圾腐败的味道,路过此处的学生,无不避开或捂着口鼻。
师院垃圾处理站 学校经济允许的话,可以将垃圾处理站迁到资料楼后人员较少的地方,或者可以在现有的垃圾处理站附近,种植夏天开花的九里香,米仔兰,四季开花的四季桂等芳香植物,用植物的芳香,掩盖垃圾腐败的气味。
3.4水体
荷花池是师院的第二大湖,其水源主要是俊秀文学院后面山上的山泉水,水量虽不大,但起码给荷花池注入了活水,遗憾的是,荷花池的主要水源是学校及后山的生活污水,水体浑浊不堪,散发的阵阵恶臭,2013年初,学校对荷花池进行了改造,主要是对池底进行了清淤处理,同时在水体中增加了一些水生植物,用于水体的净化,还增加了一些喷泉。这些改造,总体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荷花池的水来源仍然是学校的生活污水,源头不根治,是没有办法改变荷花池”乌龙江”的称号的,因为水体浑浊,水质差,增加了喷泉后,只要一刮风,这些生活污水就会随着风势,刮到路过的学生的脸上,衣服上。总体来说,荷花池的整体设计是很失败的。
师院荷花池
水体乃地之血脉。泉州师范学院,周围地势平坦,没有较高的山峰,同时,有处于入海口处,淡水资源匮乏,但难得的是,泉州师院校园内,有一条自己的水系,从总体上看,整个水系曲折萦绕,又宛如传统园林之“曲水流觞”,象征着知识的源泉源远流长,人文意境油然而生。要想改变荷花池的现状,就要对荷花池的水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把关,杜绝一切生活污水排入荷花池,同时,保护好唯一注入荷花池的那股山泉,那是荷花池的命脉,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养殖鱼类来净化水体,同时减少喷泉的喷射高度,防止水喷到学生的身上,还可在池岸种植翠柳,增加景观效果。
3.5建筑物
泉州师范学院的建筑物,主色调的采用泉州传统建筑的色调,红白色调为主,提现了泉州的传统文化。建筑外观就不多说了,来说说学校的教学楼与实验楼吧。学校的建筑,是有同济大学设计,同济大学是一所北方的院校,北方天气寒冷,建筑物注重保暖,所以,建筑朝向与建筑物的走廊的设计,都是考虑到保暖问题的。但是,泉州处于亚热带,夏天温度高达38摄氏度,建筑物应考虑散热问题。就以师院的理工楼来说吧,理工楼是南北朝向,教室是分两排排列的,上午上课,向着太阳的那边,会晒到太阳,下午上课,向着太阳的那一面,会晒到太阳,使得每一间教室都要安装两层的窗帘。同时,教学楼跟实验楼的走廊都是内置式的,夏天闷热不通风,同学下课无处可去,只能都窝在班级。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师院理工楼
3.6校园植物
校园的植物景观,相对来说,师院采用的大量的乡土物种,其中有芒果树行道树,有刺桐林,有大片的台湾相思树林。这一点,突出了泉州的特色。唯一不足的的是,也许是师院土壤厚度薄,肥力低,导致了大部分的植物长势不良,如师院图书馆钱的羊蹄甲,叶片干枯发黄,枝干缺乏活力。
师院行道树羊蹄甲 植物是营造景观效果最佳的选择,植物应用的好,能给景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机勃勃的树木、葱葱郁郁的草地、美丽鲜艳的花朵,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与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泉州师院园林管理者在日常的园林维护中,要适当的给予植物人为的修剪,施肥,养护,裁剪老枝,保护新枝。为师院的景观增添最重要的一笔。
4结语
校园环境是多种文化知识渗透交融的环境,是多元文化的组合。校园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工作学习效率和学生的交往沟通,间接影响其人生观与自然观的形成[1]。因此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既要考虑其对学校整体形象的反映,又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把人的发展目标隐含在设计之中。同时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师生员工爱校情结的载体[5]。同时校园景观设计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其独特处在于他不同于一般的社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学校的其他要素有密切的联系。一个好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需要专业人员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构思立意以及严谨理性的思考分析,同时还需要学校的领导者富有远见的判断以及与设计师的良好沟通。此外随着人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师生的行为模式,充分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和行为规律,以师生的心理需求为尺度,才能塑造生态的、优美的、人性化的校园空间环境[6]。还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应该展现多元的特色,不同地方的学校应有不同的景观,同一地方的学校景观也应各有特色。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应重视校园景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特色,遵循自然与人文结合、功能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将功能性空间精神化、艺术化,为师生创造一个心灵共有的精神家园[7-8]。笔者以桂林旅专新校 区为例提出主要文化景观节点的初步构思,希望能对即将进行的校园各部分景观的详细设计和具体实施建设提供可兹借鉴的思路,为其他高等学校的校园历史文化景观布局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申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29):18036—18040.[2]申怀飞.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6
2011,27(08):719-722.[3]毛小岗.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 [J].地理科学进展, 2012,31(10):1295-1306.[4]唐强.盘锦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40(9):67-68.[5]简坡,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南方建筑,2005,(1):31-32.[6] 谢嘉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景观文化设计浅议[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77-80.[7] 校园文化景观布局结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校园历史文化景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4-85.[8]田晓.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文化之探讨[J].商洛学院学报,2009,23(5):40-42.[9]滕微.浅谈校园景观设计的要素与原则[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30):109.[10]贾德华,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长江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44-151.[11]王文菲.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2008,34(8):64-65.[12]马雪梅,孙振帮,刘叶青.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J].沈阳建筑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70-272.[13]吴晓晖.论城市园林铺地景观创造[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12):13.[14] 杨 扬,孟 瑾.浅析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塑造--以天津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2,2(199):89-92.[15] 孟祥伟.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需求分析[J].环境科学, 2010,4(37):112.Campus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of non-human design exploration
-Case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Landscape Design Professional 100,905,068 Zou America Week
Abstract: As a modern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scape design can show through the campus culture, reflecting the campu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students gain knowledge and in the subtle influence of a series of emotional role, increasingly Vietnam has been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Profound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external spatial pattern also perform the functions of education, designed to meet the student's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landscape is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ampus outside space humane point of departure.Campus students spiritual character and attitude to life brewing Park, the University of the landscape can give an immersive, life is one of the students an adequate, healthy nutrition and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spiritual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key to success.By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Landscape Design dehumanizing structure of the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I hope this research can promote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landscape design humane development.Key words: Campus;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campus landscape;humane
第五篇:景观空间设计参考书目
《景观空间设计》课程参考书目
1、《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诺曼 ·K·布恩,曹礼昆、曹德鲲译,中国林业出版社
2、《从概念到形式》,【美】格兰特·W·里德,陈建业、赵寅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英】西蒙·贝尔,王文彤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美】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园林建筑设计》,华南理工学院建筑系,杜汝恩、李恩山、刘管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园林建筑》,冯钟平,清华大学出版社
9、《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江苏科技出版社
10、《独立式住宅环境景观设计》,【美】诺曼 ·K·布恩、詹姆斯·E·希斯,彭晓烈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设计几何学》,【美】金伯利·伊拉姆,李乐山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设计元素》,【美】盖尔·格里特·汉娜,李乐山等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形态》,【美】凯文·林奇,华夏出版社 《城市意向》,【美】凯文·林奇,华夏出版社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白德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过伟敏、史明,东南大学出版社 《都市空间作法笔记》,【日】片山和俊、新明健编著,陶新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设计艺术心理》,王令中,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园林文化》,曹林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园林美学》,金学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