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3:0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

第一篇: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

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

摘要:回顾历史,探究事物发展规律,沿着中国共青团创立发展的历史脉络,侧重团组织与社会时代变迁、与赋权主体中国共产党、与组织功能承载主体青年关系的史实,分析团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思考共青团改革要重视的两个出发点:团组织的创新能动性和青年发展的时代性,对共青团改革路径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共青团历史 时代因素 党团关系 团青关系 共青团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的改革走在了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创新的道路上。叠加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社会转型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态势。党中央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面临大考。当前,国家与民众的连接,直接体现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共青团作为执政党与青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建立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共青团始终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和稳定社会的基本力量之一。”

肩负神圣使命的共青团组织,在经历了九十多年的风雨征程后,迎来了本轮共青团改革。共青团中央与各地方共青团组织相继出台了共青团改革方案,针对共青团存在的脱离群众的机关化、官僚化、贵族化、娱乐化 “四化”问题,从尊重青年主体地位思路出发,侧重于团组织在体制内的机构改革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增强与青年的联系为主要目标,推行共青团的改革,以期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团组织是凝聚力与感召力。改革任务复杂而艰巨,本文试图沿着共青团组织的更叠脉络,从社会关系变迁、党团关系演变、团青关系的发展三个角度,再一次思考本轮共青团改革不应该被忽视的出发点和路径。

一、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依附型组织,其政治地位与作为空间,与党的政治地位密切关联。这里,以党成为执政党的时间为节点,将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作简要回顾。

(一)共产党执政前

1、共青团组织初建时期(1920年8月-1937年4月)在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年代,共青团组织(时称: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上海1920年8月党成立,8月22日团成立;北京1920年10月党成立,11月团成立;武汉1920年8月党成立,11月7日团成立等等。党团组织几乎同时发轫。

新生的党团组织,受当时政治形势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对组织结构体系和党团关系的认识,还处于摸索阶段。理论上明确了团作为 “党的预备学校”, “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性质,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受其指导,在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完全落实,党团组织构成与工作模式有许多重叠,以至于“S.Y.不免仍是第二党的形式”。这样的一种“党团一体”格局,部分表现出分化革命力量的隐患,以及代表青年利益的弱化。

1925年团三大以后,党团中央共同推动了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的探索,要求团的组织更加扩大,更加年轻化,更集中关心青年本身的利益问题,进行了一次团组织建设的自我调整。

1927年大革命失败,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被批判,共青团组织在反右倾斗争中主张正确、反应迅速,以致出现“先锋主义”倾向,进而对党的领导地位提出质疑。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形势复杂变化,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党、团工作转入地下,党团关系也出现了主义纷争,取消团的“取消主义”出现,使根据地青年运动遭到严重挫折。而又在王明路线影响下,共青团工作方式上严重脱离群众,在组织发展上实行关门主义,最后使得国统区共青团作用也日益削弱,无法完成带领广大青年共同斗争的狭小组织。

这一阶段前期,中国共产党、团组织弱小且身份隐晦,尚处于政治力量积聚早期,为唤醒民众教育民众扩大影响力,组织活动的手段和能力均显不足的情况下,组织发展的能动性要求很高,进步青年自发地创造性地以各种形式组建团小组,独立开展活动,推动了早期团组织的快速发展,但也在客观上带来了党团关系的复杂性,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团的工作的有效推进。

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取消主义”出现,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团的工作由城市走向农村,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早期以青年知识分子为主的团组织及组织工作模式,尚不具备覆盖其它青年的能力。二是早期团与党的工作基本一样,缺乏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工作的经验,发动青年的有效性降低。

2、共青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改造时期(1937年4月-1946年11月)随着世界青年反法西斯斗争的全面开展,北平学联组织的“一二·九”运动,吹响了抗日救亡的号角。随后平津学联、全国学联相继成立,使中国学生运动与世界青年反法西斯斗争结合了起来。1936年2 月由北平学生成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全国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青年抗日救亡的骨干团体。

“这时,作为全国青年运动核心组织的共青团,依然是第二党式的秘密狭小的以少数先进的无产阶级青年组成的,组织的发展落后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和青年运动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广大青年日益高涨的抗日要求,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从1936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决定根本改造共青团,“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到1937年4月17日,西北青年救国会的成立,共青团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共青团工作全面停止。

共产党中央顺应形势发展,为了建立广泛统一战线,改造共青团,一个提法是,“千万不要幻想用一种组织形式与名称去组织所有的青年。” “我们可到其他已有的青年组织中去工作,争取其领导。”并且“要拿完全新的策略去武装这些干部。”在组织形态和领导方式、以及干部培养上都有策略上的考虑。

“在共产党各级组织内应该有青年部或青年委员会及青年干事„„共产党应该是青年运动的唯一领导者。”在不放弃党在青年运动中的领导作用的主张下,一般青年的抗日救国组织,包括几乎全体青年,极大扩展了青年聚集的群众性基础,在抗战初期起了积极作用。

这一阶段,党团组织体系外的团体,在青年抗日救亡运动中承担了领导和组织工作,在组织和动员青年过程中,很好地表达了民众,特别是青年民众抗争贫弱、抵抗外来侵略的共同愿望;青年自发和自觉地参与民族国家事务,形成了青年运动的蓬勃之势,引领了时代发展的进程。

而共青团组织,由于其秘密组织形态,无法实现广泛公开动员青年的功能,群众性失位;少数先进无产阶级青年核心性,则过于狭隘,所代表的人群缺乏相应的动员领导能力。

3、共青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重建时期(1946年11月-1949年4月)

抗日战争后期至抗战结束,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成为革命主线,需要发动青年、组织青年,依靠青年特有的革命性和觉悟,投入到新的革命斗争中、维护土地革命的成果。在新的革命高潮前夕,抗战中涌现集聚起来的青年积极分子,也需要一个旗帜鲜明、更有战斗力的组织,来表达他们政治上的要求。青救会则因环境变化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46年6月中央青委起草了《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议(草案)》,青年团重建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时任中央青委书记的冯文彬,对过去建团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青年团的建立,应当完全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建团。“应该在各种运动与斗争中、工作中去建团。”不是为建团而建团,“应该从下而上的建团。不搭架子也不包办代替。”关于青年团的任务,他认为就是学习,“青年团应该提倡和领导青年向群众学习,向人民学习的精神。在团员中特别是青年团的工作人员中,一定要提倡眼睛向下而不是向上,要到群众中去。”“脱离群众是团的致命伤„„建团决不是增加一批官,而是为群众需要增加一批真正为群众服务的勤务员。”

关于青年团的重建,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也多次指示,“青年团除纲领外,特别重要的问题是作风问题。”“要取得广大青年群众、广大人民的信任,就不能有官僚主义的旧作风,绝不能站在人民头上当青年官。”“青年团把青年组织起来,以学习为主,解决青年思想问题。”

伴随全国解放的迅猛态势,团的重建,在明确了团的任务、明确了组织权力来源等问题之后,迅速在全国开展,获得了政党支持和青年认同。并成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青年团的重建工作完成。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明确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在党的政治领导之下坚决地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先进青年们的群众性的组织,是党去团结与领导广大青年群众的核心,是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青年的学校。”团的性质、任务、建团的方针和步骤得到进一步明确,并且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新国家的政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革命领导人对团组织发展问题的清醒认识和策略主张:团干部必须戒除的官僚作风,在党团组织尚未取得国家政权主体地位时,就已然成疾;团组织群众性来源于群众的积极性;群众性的根本策略和方法,就是由下而上的自发性。

(二)共产党执政后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作为助手和后备军的青年团,其政治地位、权力边界、组织过程、工作任务都与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都有了制度化的确定,在党政一体化的国家体制内,青年团全面承接了党的青年工作的职权,在青年工作体系设计中,定位在青年运动的核心地位。

1、共青团组织的巩固与发展时期(1949年4月-1966年)

伴随社会主义改造和新中国的建设热潮,青年运动,也由五四时期启蒙民众,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救亡,转向建设社会主义新秩序。共青团组织沿习了革命传统,在新中国全面建设的热潮中,组织动员青年一代,成为了革命和建设的生力军,得到了党政支持和群众赞扬。

新中国初建,党成为执政党,国家权力体系的建设成为首要任务。作为助手和后备军的的青年团,被纳入到国家政治体系当中,在全国权力体系推进过程中,其组织网络也深入到基层;计划经济和单位社会的逻辑,使政党组织成为构建社会的核心力量,团的组织也很好地嵌入到所有单位组织之中,团组织的作用得以大力彰显;同时,共青团的工作又与青年成为新中国主人的政治热情紧密相联,组织化的强动员机制下,青年比较能够认同共青团的工作。

这一阶段,党应该如何领导青年团,青年团应该如何工作,成为共青团组织发展的重要指引。在建国后团的一、二大,都重点强调,加强党对团的思想、政治领导,始终是重要议题。1956年党的八大上,党团关系写入党章。这一阶段,共青团工作也比较重视照顾青年的特点,青年团干部作风建设也得到重视,这一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向好。

共青团组织快速发展,伴生于共青团工作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比如:脱离群众、独立开展工作、青年干部的官僚化等问题。1956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项南,结合当时团中央几个部门的意见,就应当切实解决的问题作了归纳,提出《十点建议》,从群众化、民主化、自治权、精简机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青年科学文化水平并建立青年活动中心场所)等方面分析了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办法。但1958年整风运动使得这些正确的主张,在极左思想的干扰下,遭到了批判。直至文革结束后,项南平反,肯定了其主张的正确性,但在当时,却造成了团组织的一次沉沦:片面解读“党的绝对领导”,忽略了团组织自身的作用;团组织内部民主氛围被破坏,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失去了青年团本应有的活力;不敢从实际出发,开展符合青年特点的活动,有的地方进而出现团不管团的问题。

2、共青团组织恢复和调整时期(1978年-2003年)

十年文革,共青团组织受到冲击,系统领导中断,组织瘫痪。而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运动”席卷全国。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层面“阶级斗争”的错误发动,给共青团组织带来冲击;极端形态的政治斗争,也使广大青年深受其害。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青年、青年运动与共青团组织离散状态,又一次出现。

文革结束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于1978年恢复了团的组织。从团的领导系统至基层组织结构得到恢复。这一次团的组织过程、组织功能的实现及其实现方式,则是全面沿袭了文革前的形态,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过程,自上而下,单向推动,强调组织在先,纪律为主。党对团的领导加强了,而青年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铺开,随之,共青团组织迎来了一次新的挑战。团的农村基层组织出现了大面积松散瘫痪现象,“团员难集中、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问题突出,基层组织设置、基层活动方式,都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实生活的变化。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因为经济体制的变迁带来的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时期,共青团组织依托自上而下的组织布置、主流媒体的宣传、体制内机构的强动员模式,带领团员及青年,积极投入到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开展了一系列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彰显着组织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活动的感召力有限、宣传空洞而抽象、有些则流于了形式、更有的活动难以覆盖到体制外青少年。

同时,团组织的影响力也在下降,表现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以1999年统计为例,非公经济组织达到3300万个,主体从业人员1.3亿,其中35岁以下青年近70%。2001年团中央下发《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建设的意见》,至2005年,全国有10.1万个非公组织建立了团组织,有效覆盖332万名团员。市场经济体制催生的非公经济组织快速扩充,非公组织团建明显滞后,远远跟不上市场自然增长力量带来的变化。新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青年群体自组织的大量兴起,共青团传统的组织化发展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团组织的覆盖面问题突出出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青年原子化特征、个体主体地位提升、利益原则价值观的形成,也使得青年与过分强调集体主义、组织为先的团组织渐行渐远。

在党的十三大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依党政为主导,共青团也开始了自身改革的尝试,1988年8月团中央印发《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克服脱离青年的行政化倾向„„”。1993年出台了《共青团机关机构改革方案》、2001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关于印发〈21个群众团体机构改革意见〉的通知》,启动改革。改革的出发点都是“改革组织制度,克服行政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活力” 等,反反复复。改革表现为,为现实问题所迫,由形势倒逼而改;改革自上而下,为协同党政改革而做;改革内容反复,集中在组织制度、机关机构改革方面,多为团组织内部结构的调整,并未触及整体性的改变,改革愿景没有达到。“机关化、官僚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引发了更多的现实问题。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影响力不足问题突出。

3、共青团组织的调整与改革时期(2003年7月至今)

1994年首个互联网诞生,不到十年时间,互联网就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这二十多年的互联网及至移动互联加速度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今中国社会,从营销方式的变革、传播方式、教育形态,乃至社会规则、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之间关系根本性的变化正在发生,社会经历着一场解构与重构的革命。80后、90后,甚至00后,这群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逐渐成为社会的青年力量,他们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力,也成为社会重构的主导力量。这个时代,青年发展与社会进步,表现出互为因果的状态,它们交互影响并反馈增强。

社会巨变之下的青年群体,全面代表了互联网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群体聚集方式的去政治中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个体表达的自主平等开放性、群体交往情感心理认同上的高频互动、利益诉求中跨界协作去地域化等特征,深刻改变了青年一代对共青团组织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2003年7月,团的第十五大时,胡锦涛总书记与团中央代表谈话中指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出共青团“在自身建设上要创新。要适应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适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2008年6月,团的十六大党中央指示“共青团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当代青年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群体分布等方面呈现的新特点,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上不断创新„„”。2013年6月,团的十七大上,党中央的祝词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和青年流动变化的新趋势,大胆创新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方式„„”而在与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总书记又明确指出共青团工作的不足: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团组织有效覆盖面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二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共青团的组织发展问题依然存在、团组织对青年的影响力问题依然存在,党中央对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党将长期执政的战略部署中,对共青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站在这样的高度,共青团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

二、共青团改革路径的再认识

历史的品读与分析,需要有客观的视角与态度,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是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实事求是分析问题、用普遍联系观点审视组织发展的历史和空间关系、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思考共青团改革的路径,是历史分析的贡献。

回顾团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党团关系,是共青团组织发展基础性关系,直接影响团组织发展的好坏,但党团关系内涵随时代变化是有不断调整的;团青关系,或者说团组织脱离群众的问题,在共青团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存在,基于政党逻辑的政治性组织,群众性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时代变迁,是组织发展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背景因素,尊重和顺应时代变化及规律,是我们思考现实问题的出发点。

(一)提升组织创新的能动性,回归青年组织的创新特质

纵观党团关系史,党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就是团的工作指南,团是党的后备军这一政治架构始终没有改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团实际工作空间、工作关系也出现过变化与调整。

党团建初期,党团关系中曾经出现“先锋主义”“第二党”问题,在一定层面给革命整体推进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是客观来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青年团发展的影响力。青年团积极开展活动、发展组织、重视青年学生运动,为党的组织发展、政治力量的聚集起到巨大作用。他们创造性的能动地开展工作的状态,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早期党团组织发展必然,也反映出青年组织的创新特质。事实是,在整个革命时期,青年团组织的基层工作都有较强的独立性,团的组织也是这样在不断地创造性工作中建立和发展。

另一个方面的事实是,党团关系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抗战时期,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的反侵略运动形成磅礴之势,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没有放弃,适时调整青年运动的组织体系,将青年团组织改造为青救会,全面停止了青年团的工作。党团体系中,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定位发生了变化。

文革期间,团组织系统遭受冲击,从组织形态上看,组织的存在,历史上第二次游离在青年运动之外。

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而共青团没有这个转换路径和功能实现通道,它依托于旧有体制保障基础上的发展,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四化”问题,团组织的空心化、游离化困境显现。实际上,团组织面临又一次组织失位景况。2015年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强调了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对共青团改革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团关系在理论明确前提下,蕴含着新一轮的党团关系再造的现实要求。

共青团有效领导青年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现代治理国家体系中,共青团能否实现执政党的根本要求,是组织存在的条件。要实现共青团组织价值,必须对共青团现状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党团关系的发展。首先,要肯定党团基本关系的理论定位,但要非常重视时代赋于关系定位的具体内涵。当前正处在社会大变迁时期,党团关系的重塑,集中体现在“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战略选择上,三者发展不可等量齐观,也不能彼此偏废,要认识到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适应时代变化发展,要在战略上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和方向。政党与阶级已经不再是区分先进性的标签,以政治利益为标志的团组织,其广泛性代表内涵已经发生了改变,共青团阶级利益代表的标签也已经失去了意义,理论上讲,代表青年的组织地位已经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了,在新形势下必须重构共青团组织的价值定位。

其次,辩证看待党的统一领导与团组织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创新性特质。青年与时代进步有天然的适应性,源于进步青年自发要求,自下而上建立的团组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大变迁带来的青年力量突显的时代,要代表青年,共青团组织必须要与时代进步协调发展,而唯有开放、自主的开展工作,才能保持对社会发展、青年发展的敏感度,从而还原青年组织最与社会时代步调相一致的属性。而党团关系协调上,应充分调动团组织工作能动性,给予团组织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广阔场域。

第三,应对本轮改革,共青团组织自我革新的勇气固然可嘉,但从历史发展、社会政治大格局立场看,仅从体制内以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设计,不足以应对现实的不确定性。改革开放后共青团多次机构改革,都是由内部结构治理到外部工作延展的思路,很多内容详尽具体,但基本立足于,以内部的调整来适应外部变化的逻辑,最终,期望改革的的问题不但没有破解,有的反而出现加重趋势。根本性改革的动能不足、效率低下,本位主义、既得利益纠结,甚至导致改革形式存在,而改革内核消弥的尴尬。

从动态变化的历史考量中,可以显著体察到,应对时代变迁改革共青团,需要跳出现有体制构架之外来思考,增强方案设计和政策指导的开放性,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创新能动性,从基层到中央,以尊重现实的态度倡导积极的实践创新。

(二)顺应青年发展的时代性,回归组织凝聚的自发特质

以“五四”运动、“一二九”学生运动为代表的近代青年运动,都是在共同意愿感召下先进青年自发的大联合,两次运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和青救会,虽然其组织特性不同,但其历史贡献都是不言而喻。一方面,反映出根植于社会现实、顺应时代要求、表达青年共同意愿,是青年组织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凝聚青年、组织青年,组织化形态也是可以多样化的。抗战时期青年团组织化的改造,为取得革命的有利地位,组织形态发生变化,但并未影响对革命目标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更广泛地扩大了组织的影响力。而要获得青年运动的领导者地位,一个好的方式是,顺应青年运动潮流,将青年的先进性在运动中去维系与引导。

回溯团的历史,“群众性”始终是团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早期“取消主义”的原因、抗战时期组织改造、市场经济转型期基层团组织的涣散、互联网时代多元化背景下的团组织失位,无一不表现在团组织之于青年的距离。

组织一旦成型,组织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就会相对稳定,形成运行惯性,容易出现与外部现实的不相适应问题。而共青团组织,所面对的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的青年群体,其组织运作模式和活动方式适应性要求就显著提高。

共青团改革去“四化”,破解脱离群众难题,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顺应青年发展的态势,遵循组织发展的规律,创新组织构架。放开不合适宜的体系设计和观念束缚,始终以任务目标为组织系统构建指针,从而保证团组织对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的适应性,最终实现团组织的组织价值,实现党的任务目标。

首先,要认识到,群众性的时代特征,群众性的基础在于群众的自觉,群众性的最正确的表达在于群众的内生性期望。

从组织形态角度来看,要清醒认识已经形成并产生重大影响的青年群体及其聚集形态,及其各自不同的要素构成,肯定其合理性和价值。因为这样的聚合是社会变迁自然形成的。当前更显著的互联网时代人群链接的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青年是这个变革过程的主体力量,是新型组织构成的主体,这些组织源于青年的创造,也是青年自主选择的结果,其群众性根基坚实而深厚。

另一个侧面,青年个体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多身份角色的定位,其利益诉求的表达具体而个性化。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变化性、组织选择的多元差异性,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第二,从组织功能来看,要理性认识共青团组织的局限性。团组织与党的组织的政治关系特殊,二者任务目标、政策主张、组织结构、工作模式都非常相似。政治性第一位原则不可改变。但是,任何政治组织都不可能拥有在任何环境中绝对适用性,其固有的运作模式和活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虽然共青团组织是最能体现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三位一体”的群团组织,其工作目标是全体青年。但其显著的政治性特征,在现实中已然使许多青年与之保持了距离。实际上,一个青年组织期望能够代表全体青年,影响全体青年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也与真实的社会现状有着巨大差异。

另一个绝不可忽视的现实,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伴随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加速,社会服务和组织功能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其相对方向,基于专业细分的跨专业融合,也以一种超越传统组织系统的发展态势在进行。当前共青团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的无力感,正是其发展与社会进步结构及速率上巨大差距的反映。

体制优势保证了团的工作地位,但不是固化其行动的理由。共青团改革,在强政治性与少数先进性的结合中,将一部分政治或社会权力让渡和分散,或说给予其它社会成员以权力加持,重置集合社会资源,形成自己的组织力量,成为领导和服务社会的有效杠杆,成为社会资源有效调节器,而不是利益的直接输出端,创新群众性代表的模式。

面对互联网时代多元化多中心的变化,共青团恒定而稳固的组织背景,为其提供了超越多中心之上、宏观介入调控的可能性。或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现代手段,精准了解青年偏好,从微观层面实现网络多中心、青年自组织的有效链接和整合;基于多中心弱关联性,把握社会网络系统的关键“结构洞”,优化和凸显团组织的比较优势。

青年代表着未来,带有更多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特质。青年聚集的自发性、创新性、自主凝聚的力量又是强大的。共青团组织要实现其组织价值,真正成为青年自己的组织,就要重视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组织形态到组织过程,都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青年发展的状况,顺势而为,才可能有作为。

参考文献

[1]《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的意见》1990年

[2]郑洸 叶学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关系史略[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5年8月第一版 [3]郑长忠.关系空间变迁的政治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 2012(5):5-11.[4]胡献忠.新常态下共青团发展图景与反思-回归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点和常识[J].青年探索 2015(6):5-11 [5]吴庆.新常态下组织转型-2015中国共青团发展趋势[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2):1-6 [6]胡献忠.群团改革背景下的共青团:问题与前瞻[J].青年学报 2015(4):16-20 [7]张耀铭 张路曦.互联网驱动的青年与社会变革[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1):1-17 [8]胡献忠等.共青团与相关团体关系研究-历史的视角[C].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6年5月第一版

第二篇: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定稿)(推荐)

浅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摘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改改革的推进,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显得紧迫性和必要性。事业单位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中国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各地方和部门纷纷进行了一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显然,如果不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问题弄清,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革也就很难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现状 路径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中国的事业单位在功能上对应国外的是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国外的这些组织是社会自治组织,在中国的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不同点,有些是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中国的社会自治能力不足造成的。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我国事业单位现状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主要提供教育、科研、文娱、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职能。产生于特定时期的我国事业单位,在巩固国家政权,发展国民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等方面作出过巨大成就,并将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但传统的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是政府权力的衍生物,具有经费依靠国家财政、高度的社会福利取向、人员编制、机构设置行政化、典型的官办官管官养等特征。长此以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明显滞后性和复杂性特点,并且日益暴露出许多突出的问题。

(一)人员急剧膨胀,财政供给不堪重负

事业单位人员超编,财政开支极大。政府既已的几次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转入事业单位,成了许多人理想的就业窗口,甚至变成了政府机关裁减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转移阵地和缓冲地带。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人员规模达到2900多万人。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由于实行财政供给制,常常是只管事业投入,不管事业产出和效果,长此以往,国家财政供给不堪重负,政府背负的债务也愈来愈重,即便所有的经费都花在“人头费”上都显得捉襟见肘。同时,人满为患的事业单位往往又工作效率低,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公共服务面临着尴尬局面。因此,改革事业单位已成为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关键。

(二)机构重复设置,政事不分,资源浪费严重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设置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而只是考虑政府本部门的特殊需要。为了发展各项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并由这些政府部门去分头统管各类事业单位。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事业单位大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事”,以本部门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这些重复设置的机构也使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绞在一起,导致政府和政府部门下的事业单位那种“裁判员”和“运动员”关系经常错位,使政府该管的事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事又管了。由于各类组织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的责、权、利界限,从而造成了政事不分,政事一体化。尤其是传统的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更加导致和强化了事业单位机构性质的行政化。另外,机构重复设置,事业资源分散,造成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不能有效地发挥规模效益,因此导致人才、资金、设备等的巨大浪费。

(三)资源配置和服务非社会化,社会效益不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办统揽社会事业,通过行政化手段配置社会资源是一个基本特征。而国家的各类事业资源,也是通过各种行政化方式加以配置和运用 的,从而形成非社会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其表现为事业单位投资的重复建设,服务面向狭窄和运行方式效率低下。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各自为“事”,产生政事不分,“事”出多门,又加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会降低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造成了有限的事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大量浪费,弱化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导致社会效益低下。

(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管理不善且缺乏统筹规划

虽然从1978年以来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指导思想下,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导和调整,并在局部进行了试点和单项推进试验,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力度和法律、制度保障,没有明确的依据和目标,改革步骤欠周全,缺乏统筹规划和明确的总体目标,效果并不明显,改革只是一个形式,只停留在表层改革,缺乏深度、广度。这样的改革并不能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治标不治本。与计划体制相适应,逐步形成的高度计划的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模式行政化倾向严重,对资源缺乏合理配置,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并且大多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养尊处优”,建设靠部门推动,管理按机关模式,运行远离市场竞争,机制不活,管理混乱自是“情理之中”。然而,从改革的实施方式上看,这些年的改革探索并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部署和规划的,而是基于社会事业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依靠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主实施。不同领域的改革进展很不平衡,改革方式、内容、目标等也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由于改革方式、做法各异,也无法实施统一、规范的制度建设。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存在这些问题与弊端,进行改革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改革,可以加速推进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真正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及相关产业市场的培育和壮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但,关键是如何改的问题,改革的目标设计应为如何,具体路径该当怎样,科学依据在哪,下面笔者试图循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选择 要达致上述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和基本方向,就必须认真设计改革的具体路径选择,逐步实施分类改革,创新相关制度保障和政策取向,才能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

1、根据政事分开原则,明确政府职责和事业单位职能

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下,事业活动的非经济性和非政治性以及政府职能扩大化导致政事不分的积弊已久,随着人们对公共事业认识的深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立足政事分开原则,合理划分事业单位职能和明确政府职责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政事分开,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改变过去国家包办统揽事业,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事业单位自主解决具体事务。

明确合理的政府职责范围,形成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合理分工。根据毛寿龙先生说讲:“政府应该扮演好四个不同的角色: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应该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确实采取措施,避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作为公益物品的提供者在正确引入外资或者民营资本的同时应该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条文,以保证程序的公开、合法,防止不法之徒政治寻租;作为管理者应该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是公共型服务体系,而不是以前的政府权力的延伸,更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力对其进行垄断;作为监督者应该广泛动员公民及企业的参与,扩大事业单位的监督主体,在有效监督的同时降低监督成本。”

明确事业单位职能,合理划分政府直接举办和间接究办的事业边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我们既不能沿用传统旧体制下的事业界定标准——“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组织,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界定标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基本特征的公共产品是界定国家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标准。国家财政本质上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凡是社会公共事务,均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都应由国家财政供给来办。因此,社会共同需要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根本标准。公共性是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本质特征,尤其是教育、科 学、文化、卫生等四大行业,直接体现着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公共物品、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督。公共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资源和产品分配的公正性,收益或损失的社会性,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和非竞争性,所有权和财产权的不可转让性,组织行为的公开性和限制性,资助和消费的强制性。政府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衡量事业单位公共性程度的基本标志。因此,界定事业单位职能范围时,就应以社会共同需要作为界定的标准和依据。凡是具有公共性特征的事务,就属于社会公共事务,就应由国家来办;凡是不具有这种特征的事务,就不是社会公共事务,就不属于国家事业单位职能的范围。同时,即便是那些政府直接组织的行政支持类事业也需要进行体制创新,增强竞争活力和加强约束机制建设。坚持政事职责分开,政事编制分开,政事财务管理分开,政事机构分开,从而更好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我国事业单位职能,明确政府的职责。

2、根据事业单位职能范围和特点,逐步实施分类改革

根据改革后事业单位的性质定位,清理、甄别现有事业单位,从总体上收缩规模、调整结构,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性一步。改革不是漠视不同事业单位的既有特点大搞“一刀切”,而是在政事分开的原则下,合理划分政府职责和事业单位职能后,就需要根据事业单位职能范围和特点,决定归属,进行分类改革,大力调整事业单位结构。

基于此,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职责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另一类是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第三类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第一,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为政府服务,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或提供行政支持,从事监管、资质认证、执法监督等活动的准行政组织的事业单位。如金融监督机构、工程与环境质量监理机构、交通监理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资格认证机构、政府部门直属的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统计机构等都属于此类。这类单位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靠国家公共财政全额拨款,对有执法收费权的单位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基本可以采 6 取与一般政府部门类似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其工作人员可根据“党管干部”原则参照公务员管理。

第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服务,根据社会共同需要,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和公益物品,设计公众基本利益和政府职能,承办国家交办、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具有较强“公益性”事业任务,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这类单位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纯公益类和准公益类事业单位。纯公益类事业单位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不是有偿经营,因此,大多需要政府来举办,同时也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引入竞争机制,甚至实行公开招标,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事业主体的多元化。如基础科学研究、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图书馆、环境保护等就属于这一类。准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为社会个体和特殊群体提供特殊产品和服务的单位,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由于可能导致“拥挤效应”,具有部分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如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卫生等。国家可通过政策优惠取向甚至公共基金等对这类事业予以支持和补贴,可以考虑逐步改为非营利机构,参照现代非营利机构运行模式组建。

第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指面向特定社会群体的专业性服务,承担中介沟通职能、为市场和企业服务,具有一定经营性,具有较强“私益性”的社会事业单位,从事服务、咨询、协调等活动。如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乃至部分宾馆、招待所等都属于此类。这类事业单位通常由于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这类事业单位发展的方向部分中介性机构可以成为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其他具有经营能力的可以实现企业化转制,采用经济核算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通过政事分开基础上实施的分类改革,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要精简压缩,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调整重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要转制改企。正如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长范恒山所言:“改革后的事业单位,性质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 7 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盈利组织。其基本特点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盈利(也非变相盈利)。”

3、根据结构性改革的背景,设计制度保障和政策取向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政府转型要从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涉及到我国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问题,其间触及到我国制度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大而全面系统改革,因此,我们在着手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适时注意法律法规、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第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要实现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确保社会事业改革的顺利实施及改革成果的稳定,法律与法规建设极为重要。从我国现实的情况看,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仍相当滞后。比如,虽然目前科技、卫生等领域已经明确要将一部分公共事业单位改革为非营利机构,但至今非营利机构在中国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有关注册登记、活动范围、机构和个人权力、资产与财务管理方式、政府支持与规制方式及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法规也几乎全是空白。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就要建立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在既定的体制下,对各种类型承担社会事业职能的机构在设立、组织、活动以及与政府关系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保障。所以,必须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充分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体系,指导今后改革的方向,为分类改革奠定法制基础。

第二,创新内部管理机制。要实现改革后的现代事业组织体制运行高效,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就必须要对事业单位内部进行加强管理,进行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对于转制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参照企业董事会管理,形成事业单位监管机构、理事会和执行人相互间的有效制衡机制,从投资、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真正提高内部活力和外部效益。二是要引入激励竞争机制。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管理者的干部身份,实行合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过考核,实行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单位和被聘用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 三是要健全财务结构和监督体系。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事业单位“等、靠、要”思想要坚决摒弃。针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国家公共财政拨款、补贴、补偿等使用比例和范围都需要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从资产管理、成本核算、收入支出等各方面完善管理和监督制度。四是要建立激励约束制度。实行区别于政府部门的工资福利制度和奖惩制度,根据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和完成任务的总体情况与具体业绩,实施对事业单位成员和干部的奖励和惩罚,从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众多社会事业机构和个人的利益。我国在事业单位从事工作的人员数目之多,利益牵扯之大,能否审慎协调诸多利益群体和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改革的成败,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比如相关富余人员的就业与安置问题、人员流动特别是流向企业后社会保障制度的连续与衔接问题等等都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就目前而言,国企改革过程中,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值得吸取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此外,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观念转变、文化认同、产权界定等问题都需要妥善解决。总之,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改革工程,需要不断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妥善解决,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制度改革创新,解决体制性障碍,才能不断推进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参见http://.[3] 吴锦良.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 参见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40324/11650799.html。[6] 陈湘侠.事业单位改革探讨[J].地方政府管理,1998,(3).[7] [16] [22] 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8] 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指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9] [15] [19]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 葛延风.社会事业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成绩和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3-08-05.[11] 吴知论.事业单位三分法及改革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3,(2).[12] 葛延风.对社会事业体制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反思与建议[R].改革攻坚30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3]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建设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回顾与展望[J].新视野,2004,(1).[14] [23] 朱光明.非营利机构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4,(3).[17] [18] 张勤.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对策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20] 毛寿龙.公共产品:毛寿龙——公共政策与有限政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27.[21] 吴江.模式创新:事业单位与政府应形成法定绩效责任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03,(2).[24] [26] 葛延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需研究解决的几个原则性问题[J].管理科学,2003,(1).[25] 宋大涵、李建、王岩.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第三篇:国有医院改革的路径选择

国有医院改革的路径选择

目前医院改革主要是考虑产权改制,即改体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考虑的是要转换职能,实行政医分开,改变政府既是国有资产所有者又是社会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改变因政府职能交叉、角色错位所导致的产权关系模糊,以及产权归属不清带来的弊端。但是,在轰轰烈烈的产权改革背后,是医疗服务公益性和赢利性的矛盾,而且医疗服务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存在供需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性。一位研究医疗改革的专家最近表示,目前医院体制改革的矛头直指产权,这是一种幻觉――是借希望于‘产权一改就灵’的灵丹妙药。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说公立医院产权不明晰,其实公立医院的产权很明晰,政府出资一般也很明确。所以,只是为了明晰产权而进行产权多元化没有必要。因此,中国的医院体制改革凸显出一个基本问题――公立医院究竟为什么而改革?是为了改善服务?为了提高效率?即使卫生部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医院产权改革“在许多问题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总体的改革目标还不明确。”

通过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司治理模式,是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政策相适应的医疗服务和经营管理新体制,增强公立医院的活力和竞争能力,并切实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这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因此,改革并不完全就是市场化和民营化,后二者最多是手段,而且如何运用这个手段还非常值得研究。一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投资医院的基本宗旨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满足社会和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另外,政府医院还承担着公共卫生、抢险救灾、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政府和社会职能。公共卫生职能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社会职能,有些地方将医院一卖了之,实际上造成了政府职能的空缺。

仁济医疗在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医疗改革的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识到在体制改革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实行医院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改革探索和合理的路径选择,既保持医院稳定、避免社会震荡,又推进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

医院托管模式基本要素

托管经营决不是“承包制”,承包以利润为单一指标,个人行为、短期行为、负盈不负亏是其显著特征。而托管经营考核,是一种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综合考核,不仅兼顾利润水平,而且要考核医院的发展能力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托管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和财务约束机制,对经营者提出了更为规范的要求。所以,“托管”在赋予院长更大权利的同时,也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实行托管后,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不再直接干预医院的管理和经营,只对国有医院的经营方向和国有资产进行宏观监督和管理。

医院托管活动的委托方,作为托管的主体,必须是具备接受医院资产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权力的独立法人。目前具备这一能力的医院管理公司是托管主体中的活跃力量,其以实现医院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与产权所有者代表签定“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合同”,在规定期限内通过经营、管理、运作受托资产,取得显著的经济回报,使医院获得新的生命力。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医院管理公司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和资质。

现阶段,国内医院管理集团或联合体主要有下面两种模式:一种是大型国有医院附属的医院集团,这些大医院一般经营状况良好,但由于政策与体制约束,自身发展空间有限,所以通常采取集团化形式扩展,将周边一些规模较小、缺乏技术与设备的医院纳入集团之中,通过派出专家队伍和共享医疗设备提高下属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并通过品牌的传播,提高下属医院的可信度。这些做法确实使得很多失去活力的医院重新获得生机,但是由于大型国有医院没有真正对所属的医院进行管理上的变革,也就是机制上没有任何变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管理能力和资金供应缺乏,专家的供应能力同样十分有限。因此,该类医院管理集团很难进行规模扩张。即使这样的公司有进行扩张的主观愿望,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专家资源的有限,其发展也比较缓慢。另一类是民营医院管理集团,它们通常有相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或是资金相对较充裕,但是在向医院全面导入品牌、技术、管理、资金的时候,它们往往表现出品牌和技术的缺乏――具体表现为缺乏知名度,没有稳定的技术专家队伍的来源。该类公司通常走专科医院的连锁经营管理道路,但是,会受到市场条件和技术壁垒的制约。

通过对以上医院管理集团的研究,仁济医疗管理公司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由成功的商业公司和具有创新经营意识的大型医院联姻,充分结合商业公司的管理理念、资金实力和大医院领先的医疗技术、学科地位及品牌,进入医院管理的领域。

仁济医疗的托管模式探索

仁济医疗在设立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认为自己是一个管理医院的公司,而是从一开始把自己放在行业内来考虑问题,公司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和信能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公司定名为“医疗管理公司”,就是说明“仁济医疗”不仅仅是一家专业化的医院管理公司,而且也是仁济管理理念的实践者,是仁济品牌和技术输出的唯一通道――因此,“仁济医疗”定位在医疗行业的一家专业管理公司,并致力于医疗行业的发展。

仁济医疗通过整合优化股东资源(仁济医院品牌与技术、信能管理与投资能力),致力于形成了以强大的产品设计与执行能力和医院连锁经营能力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医院内部价值链活动致力于托管医院生产价值与渠道价值的实现。在微观层面,仁济医疗充

分借鉴国外医院管理集团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结合目前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实际,努力推动三级甲等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优秀商业公司的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完美结合,并以此形成一套系统完整且可行的医院运营及管理体系。这套医疗价值链和医院管理方法论,是仁济医疗近年来苦心孤诣,汲取国内外医院管理的先进经验,运用成熟的商业理念与方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集合了大量商业和专业(医学、医院管理等)人士心血的产物。公司精心制作了两大类管理产品(专业管理产品体系和商业管理产品体系),涵盖一系列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案等,运用于医院运营及管理中。

仁济医疗在医院委托经营管理过程中,遵循以实现医院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后,被托医院资产归属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医院性质与基本功能定位不变;财政拨款渠道和标准不变;职工身份及待遇不变等原则,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医院所有者代表)的委托,以合法契约方式获得长三角地区的市县二级医院的经营权,通过输出品牌、技术、管理、资金使托管医院价值持续提升并以此达到股东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通过对医院内部运营机制的变革、完善和优化,真正实行了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进一步深化医院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仁济医疗采取前后台运营模式,由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三阶组织架构分别实施决策、分析、执行与反馈功能,形成PDCA的动态良性循环,保证所属医院的整体管理纳入科学的体系之中。仁济医疗通过输出品牌、技术、管理、资金和优秀的执行团队,致力于提升托管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实现医院价值的持续再造,从而在放大优势医疗资源价值的同时,提升目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仁济医疗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为医院量身定制运营方案,在经营过程中不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而是更重视社会效益,通过成本控制、降低药比、控制人均处方费用等管理措施改善医疗收入结构以期提高医院的两个效益。在实践中,仁济医疗的研发团队还力图在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初步构建医院内部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机制。

目前,仁济医疗正稳步的开拓市场,并协同各家托管医院,围绕经营目标,摆正了稳定、发展与改革三者的关系,创新性地进行多项管理探索,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打好了基础,努力在实践中为中国的医改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裁判文书改革的路径选择

裁判文书改革的路径选择

——基于255份民商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和展开 作者:邓俊明 王欢 发布时间:2012-02-21 15:12:27

【论文摘要】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制作的裁判文书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象征,对保证国家各项法律的正确实施,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2年《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出台以来,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有了较大的改观,在形式上更加条理、规范,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长时段的文书改革让裁判文书的质量提升并无实质性进展。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官多只注重事实的调查与认定,却忽视对证据的分析和裁判的说理,而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审判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国人法制意识的整体提高和以公开审判为主要内容的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传统的裁判文书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其缺陷和不足。本文拟对255份民商事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审判实践,就裁判文书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255分民商事裁判文书出发,分析目前裁判文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从司法理念、培训机制、技术规范、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原因解析;第三部分针对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拟对裁判文书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全文约85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觉处的敏感

人民法院报的一则报道:张某和女儿联合起来,准备一文不花将母亲陆老太的房产骗到手,被陆老太告上法庭。日前,北京东城法院开庭审理并宣判此案,法官首次在判决中援引《孝经》,维护了陆老太的权益。如果细读新闻,会发现法官并不是在判决中援引了《孝经》作为判决的依据,而只是在判决说理过程中引用了《孝经》的有关内容。法官作出判决的依据还是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文,具体到这一起撤销房屋买卖合同的纠纷,法官援引的当是《合同法》、《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尽管如此,法官在判决说理中引入了儒家经典《孝经》的内容,用传统的道德观点来增强判决的说服力,具有创新意义。如果庭审过程是司法过程的集中性展示,那么裁判文书就是人民法院司法成果的最终载体和质量体现。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向社会提供司法产品的重要物质载体。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的好坏,审判结果是否公正,裁判文书无疑是重要的载体与窗口。孝经入决是传统文化试图糅合进现代法治的一次尝试或是一个缩影吧。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显现了法官的人文水平和个人修养,更体现了法官的智慧。笔者原以为判决书都是刻板和僵硬的说理,但在法院报读到这个判决书就发现原来裁判文书还可以写得如此动情,如此让人动容,这不得不激起笔者对裁判文书的强烈好奇心。由此出发,笔者希望对裁判文书有试图更加的深入了解。

(二)想象处的实证 基于裁判文书的重要地位及笔者好奇心的驱动,笔者以X市法院的255份民商事裁判文书为基础展开了实证分析并辅之以对长期在一线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进行了座谈和个别式访谈以对裁判文书存在问题做一个实证性观察。笔者主要选取了该院近三年来的民商事裁判文书,共收集到近三年裁判文书民商事裁判文书255件,约占该院近三年民商事案件收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其中一审案件为43件,二审案件212件(详见图例1);民一庭177件,民二庭案件45件,民三庭33件(详见图例2)。对裁判文书实证之前先做个简单的背景介绍。该院为一个普通的中级法院,因一审案件不多所以抽样和统计的裁判文书主要为二审案件。审理民商事案件共设置了三个民事业务庭,共有法官16名及书记员4名。扣除3名办案不多的业务庭长(业务庭长不仅是法官,在实践中其更重要的身份是作为行政领导对外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并负责对本庭案件及法官的管理),实际从事一线审判的民商事法官为13名。在分工上民一庭分管普通类的民事案件,民二庭主要处理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民三庭涵盖了涉外民商及知识产权诉讼。在法官的人员结构上,大部分法官尤其是三个庭长均为长期从事一线审判工作、审判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几个审判新手多为近年来通过公务员考录的法律专业大学生。选取X市法院的民商事案件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主要是基于我国85%的案件都被中基层法院消化了,而中基层法院中主要案件为民商事案件。因而通过以X市法院民商事案件作为切入口,可以为了解我国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做一个概要性和样本式的了解。

(图例1 一二审民商事案件分布图)

(图例2三个民事业务庭收案数分布图)

笔者通过对255份裁判文书的抽样统计和分析整理,发现该院大部分裁判文书还是合格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抽样的255份裁判文书,大概有40多份裁判文书存在这样或那样、或大或小、形式或内容的问题,主要问题主要如下:

第一、在形式或格式上,不少裁判文书编排体例不够合理。对于某些案件,当事人提交证据多达十几甚至几十份的案件,文书起草人或撰写人依然采取罗列式或糅合在一块简单的表述为本院采信或不采信让人眼花缭乱,可读性差。即使像笔者这样接受过系统法律教育的职业法律人依然感觉难懂,普通的社会公众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无疑不利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树立。

第二、不少案件虽然整体上没什么大的瑕疵,但仍有不少细节仍值得推敲。比如可能是把关不严或者承办法官的疏忽大意,在一个判决书出现两个审判长的低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部分案件对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的使用不够统一和规范。比如在一个文书中既有尺、丈,又有米、厘米。在表述年份上本应用特殊符号“〇”的,很多法官经常阿拉伯数字“0”代替。

第三、个别案件只是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提交证据进行模糊处理而不进行一一具体答复,甚至还出现了超判漏判而被发回一审法院重审。在部分案件中,有些当事人提交了很多证据,但是判决书中态度暧昧,既未明确表示不予采信也不表述确认迹象,这无疑让当事人为涉诉信访、反复诉讼提供了温床。

第四、裁判文书表述方式、撰写方法单一落后。很多裁判文书并未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或特殊处理。部分案情复杂、证据繁多的案件,承办法官可能是因为信息化水平不高而未能熟练运用Word和excel等现代办公软件进行绘图、运算以采用图表、数轴等多元表述方法直观反映案情。在语言选择上,有些文书使用的语言过于专业而晦涩难懂或者文学味过浓而异化为散文。例如,在笔者调研的案件中就发现,有些案件使用过多生僻、难懂的专业法学名词而致使文书看起来像一篇专业的学术论文亦让读者不知法官所云。

二、原因的解码

(一)司法理念落后和法官素质不高。

在审判实践中,很多法官并未树立起现代司法理念。部分法官存在着重视审判而忽略裁判文书撰写的错误司法理念。认为只要裁判结果是正确的,裁判文书出现点瑕疵是无关痛痒之事。法官自身未能对判决书等裁判文书引起足够重视或缺乏责任意识,从而未认真对待裁判文书是裁判文书质量不高的重要缘由。另外,法官队伍自身素质不高也是裁判文书出现诸多瑕疵原因束之一。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我国目前在一线从事审判的相当部分资深法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而进入法院工作,即使是当前通过公务员考录的法律专业大学生也因为大学法律实务教育的匮乏、自身审判经验不够丰富、生活阅历尚浅等因素而导致裁判文书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制度激励机制阙如和裁判文书培训教育的边缘化。

缺失了制度的庇护和维持,即使法官自身再重视、再强调裁判文书的重要性,合格乃至优秀的裁判文书只能成为一种偶然式地爆发,而无法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法官行为自觉或经常性的惯性运作。虽然法院自身每年都有对法官业绩的考评,但不少法院一味追求办案数量和审判成果而忽视了对裁判文书质量的砥砺。虽然目前法官教育培训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对裁判文书的制作技巧与方法却被抛弃在遗忘的角落。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访谈,裁判文书的制作方法与技巧难以成为法官培训教育的必修课而是法官自身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自觉摸索出来的经验沉淀或跟着资深法官点对点辅导,这种自学成才式或师徒制的裁判文书技能培训自然无法保证裁判文书的零瑕疵。裁判文书制作技能游离于法官培训的视野之外必然导致裁判文书质量的大面积遭殃。

(三)技术规范空白,裁判文书签发审核链不完整。现行法院通用的民商事裁判文书体例和格式为1992年《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以下简称九二样式),九二样式因为细节不够具体而缺乏操作性。比如对于很多的标点符号使用、计算单位的统一都无一个通用、可行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技术规范的空白容易导致法官所撰写的裁判文书格式混乱和标准的无序。另外文书签发签发审核链不健全、不完整也是导致裁判文书大面积质量赤字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现行法院裁判文书签发审核权主要集中于业务庭长和分管院长。但在司法实践中,庭长和院长本身事务繁重、精力耗散及长期不在一线从事审判工作,不仅无暇顾及文书的质量审核也因为业务的生疏不利于对文书质量把关。另一方面,裁判文书自身的生产工序过多也会让文书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失真,耗散其原本的质量或品质。在目前文书撰写方式上,主要有承办法官独立起草或承办法官交代好大概内容交由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处理再返回承办法官进行审核,然后提交业务庭长或分管院长签发。笔者以为这种多工序、反复性的文书生产模式既不容易精确表达承办法官的裁判内容,亦因为流通环节过多而导致的信息失真而为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埋下了不良种子。

(四)社会快速发展,纠纷日益复杂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裁判文书是对裁判结果的展示和庭审过程的凝练,反映到裁判文书上也就必然牵涉到承办法官需要运用各种新知识、新信息来审理案件并以裁判文书为载体形成书面审理结果。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造成案件日益复杂及法律关系的复杂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金融股票等新类型纠纷、案件层出不穷,承办法官在审理金融类、知识产权案件时常常需要运用到相关行业或专业的大量科技名词、专业术语,这不仅对法官自身是个严重挑战,亦让当事人对其作出的判决书难以理解和接受。若承办法官依然对文字表达情有独钟,而只采用文字叙述、独白作为唯一的文书叙述方式不仅会凸显法官语言运用、文字驾驭能力的苍白,亦无法清晰表达其意图。

三、路径的选择:

(一)采用多元表述方式,创新裁判文书撰写方法。

在笔者所调阅的案件中,发现几乎所有案件的裁判文书都采用文字叙述等单一的表达方式,而且裁判文书也无法反映办案的整个经过及裁判文书的具体生产流程。笔者以为裁判文书的撰写不应当一味的求新求奇,但是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本身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反映案件流程,充分运用各种图表、数轴等多种方法表述裁判结果,通过图表对相关时间节点、案情进行一一表述,这不仅是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亦能让读者一目了然,清晰地了解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

例如,法官赵某在审理王某与谢某合伙纠纷一案中,王某称赵某的爷爷和谢某的妈妈是亲姐弟,赵某为谢某表哥的儿子,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赵某和谢某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赵某依法应当回避。经查,赵某和谢某上述亲属关系属实。在分析本案时,若只是运用文字解释说明:旁系血亲是相对直系血亲而言,它指与自己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具体为伯、叔、姑、舅、姨、侄子(女)、外甥、外甥女、堂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等。民众依然很难理解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但若运用图表计算法就一目了然了(如下图):

祖父和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 第一代

/ ﹨

父亲(母亲)伯、叔、姑等(舅、姨)← 第二代

︱ ︱

本人 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第三代

(图表一:分析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概念)

就本案而言,赵某和谢某亲属关系如下图:

赵某曾祖父和曾祖母 ← 第一代

/ ﹨

赵某祖父 谢某母亲 ← 第二代

︱ ︱

赵某父亲 谢某 ← 第三代

赵某 ← 第四代

(图表二:分析本案所涉的亲属关系)

根据上述图表,我们很容易看出:赵某和谢某最近的共同直系血亲为赵某的曾祖父和曾祖母,赵某父亲和谢某是姨表兄弟,属第三代旁系血亲,赵某是谢某表侄,二人并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出台裁判文书的通用格式,统一技术规范的实施细则。

通过对裁判文书的实证调查,笔者发现部分案件因通用格式的缺失和统一技术规范的匮乏而让承办法官无所适从,或“自作主张”导致裁判文书对计量单位、阿拉伯数字的使用非常混乱和无序。比如有些文书中既有米和厘米,又有尺丈等传统计量单位;亦或将文书中表述年份的特殊符号“〇”写成阿拉伯数字0或者英文字母O,或者三者混用。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细节,但细心观察,这些“小缺陷”不仅与裁判文书作为国家正式司法文书的严肃性不相统一,亦是对社会主义法治权威的伤害。笔者以为可以在人民法院诉讼文书格式的基础上继续细化相关的格式空白和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出台通用文书格式和统一技术规范以完善裁判文书的形式规范。比如对于计量单位和阿拉伯数字等特殊符号的运用,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在引用相关法条时也应当严格按照条款项的规范进行操作,在法条引述上,应当坚持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律引述顺序进行严格规范。

(三)更新司法理念,创新法官培训方式。

加强对裁判文书制作等相关司法技能的培训教育。一份裁判文书出现诸如两个审判长等明显错误,一方面承办法官自身没有重视,光注重案件审判而忽略了裁判文书的撰写;另一方面,因为司法技能的缺乏,很多初任法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与问题。因而笔者以为在裁判文书的撰写上,应当让所有从事审判一线的法官更新并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以培育法官自身的责任意识。要让法官深切体会到不仅案件的承办质量关乎法官的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裁判文书的撰写也是案件质量及法官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育法官责任意识上,一方面,应当将裁判文书的撰写及后续装订归档纳入法官工作量或业绩考核体系。将裁判文书撰写质量纳入法官业绩考评体系,将其作为法官日后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和参考系数。人民法院可以定期开展对裁判文书评比及优秀文书样式设计竞赛以激发法官对裁判文书撰写的热情与动力。通过这种文书样式设计竞赛及裁判文书的评比和遴选让承办法官充分认识到裁判文书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以创造更多的优秀裁判文书。另一方面,应当改变培训方法,强化对裁判文书制作等司法技能的培训,应当倡导有多名资深法官同时传帮带一名新人的交叉式导师制,以让新人快速学习各种裁判文书制作的技巧与方法及对常见的错误、误区的规避,以实现年轻法官的快速成长;同时通过开设文书制作技能专题讲座、印发相关优秀文书、文书样式设计竞赛等方法以实现对法官裁判文书制作技能的大规模轮训和司法技能的大提升。

(四)合议庭运作实体化,完善裁判文书签发审核链。

根据笔者对从事一线审判的调查和访谈,笔者了解到现行的裁判模式虽然是基本是把合议庭功能虚化了。即很多案件的审理,承办法官基本是对整个案件的文书送达、庭前调解、证据认定、裁判结果大包大揽,而作为合议庭成员的其他法官只是在庭审时合议案件,更有极个别者干脆合而不议。比如只在庭审前匆忙翻阅案卷或者连案卷也不参阅而直接参加庭审,在案件评议及裁判结果也是毫无实质内容的同意承办人意见。这种模式下的案件合议模式实质上已经异化为一人庭或者说合议庭已经被严重虚化了。合议庭虚化不仅丧失了其本应有的、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也排除了其合议庭成员之间分权与相互监督的功能。笔者以为应当让合议庭的运作实体化,让最熟悉案情的合议庭成员充分尽心尽责,明确其权责利的分配以便完善裁判文书的签发审核链。

1、在合议庭的外部运作上,将领导对裁判文书的签发审核权还权于审判长或合议庭,完善文书签发审核链。合议庭的实体化在外部上主要是将行政领导对裁判文书对签发权还权于合议庭,因为业务庭长和分管院长作为行政领导往往不参加案件的庭审与评议,无法及时掌握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其发表意见的权威性也就值得拷问。另外,作为行政领导的业务庭长、分管院长因为行政事务繁杂及长期不从事一线审判工作而生疏于审判工作也不适合对裁判文书进行签发。因而笔者注重在裁判文书的签发审核上,应当将文书的签发审核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分离。对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涉及案件实体性内容应当主要有合议庭的审判长审核签发,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个别案件可以将审核签发权上提业务庭长或分管院长把关。

2、在实体化的内部机制上,也可考虑将案件的事实审、法律审、证据审进行分离并分别配置给合议庭成员,最后由案件的具体承办人汇总相关意见草拟裁判文书交由审判长签发审核。这种案件审判权的三分法通过对审判权的分割以促使合议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制衡,有效地避免了合议庭被虚化为案件承办人的 “一人合议庭”。比如在案件评议上,应当先由非承办法官发表意见最后由案件承办人出具最终意见。通过这种技术处理唤起合议庭成员的责任意识,或避免承办法官的意见对其他成员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或者合议庭非承办成员以意见同意承办人意见敷衍了事。

3、完善裁判文书的生产流程,强化对司法辅助人员的考核。首先,要加强裁判文书的电子化,即杜绝手写裁判文书再交由文印人员输入电子版本,这样循环往复地校对文稿不仅大大增加了文书的生产流通环节,容易引发信息失真而增加不必要的错误;而且过多的循环往复也是对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司法的经济和高效。因此笔者以为作为实际承担文书校稿和格式复核的书记员及文印人员等司法辅助人员也对文书质量的影响不可小觑。其次,在考录环节上,加强对司法辅助人员法律常识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考察,并多开展在职培训教育以保证裁判文书整个生产工艺中所有成员在文书校对、格式复核上的基本素质达标,并形成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

(五)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高裁判文书的可接受性。

“诉讼和体育比赛的一个差别是,法官裁判胜负需要陈述理由,体育裁判只作结论,不谈理由,法官之所以有资格判决输赢,是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判决理由;体育裁判也有自己的理由,只是体育规则本身比法律规则简单、明确,裁判需要当场宣布因而没有时间陈述理由。” 说理是司法裁判的生命所在。说理是法律所应具备的理论品质,亦是司法不同于武力等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本质所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份堆砌着暴力、强权、强词夺理的裁判文书能够被当事人真诚、心平气和地接受。法官通过叙事实、摆证据、讲道理的温和强制让当事人从心底真正接受判决的正当性,让案件的相关当事人息诉罢访。说理性在裁判文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说理首先需要注重公开性、透彻性。裁判文书说理的基本含义是法官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生活常识、司法经验、法律方法等相关知识充分进行事实认定、证据评估和法律选择。通过这种认定、评估和选择的司法过程,裁判一步步靠近事实的真相,接近公正的彼岸。这种说理应当全面、充分展示法官的自由心证过程。这种心证既不是秘密的,也不是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的。法官的自由心证通过说理在裁判文书中得到全面展示,通过这种心证公开化打消当事人的疑问,能够对裁判的公正度有一个客观的检验标准。在事实模糊或法条竞合、法律漏洞的情形下,法官应当充分运用举证规则、法律推理、法律论证和漏洞填补等法律选择方法演绎案件的裁判过程,充分展示法官的自由心证过程。

2、裁判文书的说理应当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的统一。在全面性上,主要体现法官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和所提交的证据进行一一确认或否决。对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证据,法官不能抱着暧昧的态度不置可否,既不确认也不否决,这种不可置否的司法裁判当然无法当事人信服。对于当事人所提交的证据是采信还是不予采信,法官还需要用适当的论证或充分的理由说明而不是避重就轻敷衍了事。针对性主要指法官不是是说所有的裁判都必须长篇大论地进行反复论证和罗嗦,而是要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努力做到 “因案而异”。要对当事人争论激烈或重大争议的事实、证据进行有重点的针对性阐述并以一事一议为宜,在最后进行综述性的表述法院的立场和观点。而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法官也无须无病呻吟地循环叙述、重复论证。笔者不赞成篇幅越长就是说理越透彻、越明朗。笔者以为说理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繁简得当,论证清晰即可。另外对于调解书,只要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意达成,法官不需要大篇幅地进行说理和论证。

3、在强化司法公开的背景下,裁判文书的说理还应当从裁判文书外入手,从“书外”加强说理性。书外说理,主要是以裁判文书附件的形式将其他不宜写入文书但又与案件相关内容附在判决书或裁判主文的后面,将那些不宜写入正式裁判文书但又与案情相关、案件当事人利益相关的内容以附件的形式附在判决主文后面,这不仅有效地保证了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推进司法公开,也有利于将保证裁判文书作为国家正式司法公文的严肃和权威。裁判文书的附件主要指案件特殊处理的政策背景、量刑要素表、法条引述的全文及就案件本身发出的司法建议书等不宜写入判决主文的内容。现行判决书判决所援引的法条往往只有相关的条款项而无具体的内容或法条全文,一方面很不利于读者的查找和翻检,另一方面对于法律懵懂的当事人,让其自己去查找相关的司法解释或从众海量的法条库里去检索相关的法条也非一件易事,而法官在裁判文书主文后附上相应的法律条文,则是举手之劳。(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第五篇:街道办事处改革与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街道办事处改革与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发挥着“准政府”的职能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建设的深化,这种体制越来越显示出诸多弊端。因此,街道办事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 社区建设 社区自治 路径选择

街道办事处于城市所有管理职能的末端。社区建设、劳动保障等三十多项工作,都是街道办事处工作的重点。街道办事处不仅自身承担着社区建设的责任,还对同样负有社区建设责任的居委会起指导作用。因此,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对居委会工作和社区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将会对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政府更快地进行机构调整,转变职能,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从而推动街道办事处的改革。

街道办事处改革对社区建设的影响

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对社区建设的影响。由于城市管理的事务繁多复杂,市辖区政府纷纷向街道办事处下放权力,使街道办事处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仅仅作为市辖区人民政府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将其建成一级政府,能使现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模式切实转变成“三级政府,三级管理”。

首先,有利于加强社区管理。当前,我国的自治组织和市场机制都不成熟,社会力量弱于国家力量,有限的社会组织还不足以承担如此众多的社区管理职责。因此,城市基层“街区”政府仍不可或缺。而在我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中,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管理机构而无同级人大授权其管理权力是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不符的。①相反,街道办事处成为一级政府后,拥有合法的权力对社区进行管理,从而理顺“条块关系”,将经济职能与管理职能分离,拥有很多的独立权和自由权。

其次,有效解决社区建设经费问题。从社区基础建设到活动的开展,无不需要大量的经费,经费不足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街道办事处配备的社区工作经费有限,不足部分需要社区自筹,因此自筹能力较差的社区只能通过向街道办事处借款的方式来应付。这种状况客观上促使街道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发展街道经济上,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抓社区建设,制约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而将街道办事处作为一级政府,税收来源可以作为财政收入,进行独立预算、合理规划,并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从而改变原来税收分成的经费来源状况。撤销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建设的影响。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目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要减少政府行政层级。虽然街道办事处不是一级行政层级,但是实际运作中街道办事处自身派出机构的性质与职能强化之间的矛盾,造成街道办事处存在着角色的“越位”和“缺位”,成为实质上的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不清会导致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混乱。

首先,从制度上理解,由于法律没有赋予街道办事处一级政府的权力和地位,其履行政府职能和行使公共权力是不合法的。因此街道办事处在处理许多行政事务时必须“上传”给区政府职能部门办理,扮演着“二传手”的角色,致使管理层次增加、管理成本加大、行政效率降低、信息有效传递受阻。撤销街道办事处有利于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有利于减少行政层次和机构设置以降低管理成本,建设精简、统一、高效的政府,从而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

其次,从发展社区自治的角度考虑,撤销街道办事处,主要是解放街道办事处施加于社区居委会的压力,解除街道办事处在人、财、物方面对社区居委会的束缚。放松对居委会的控制,激发社区自治的主动性,使居委会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居民自治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力推进社区建设。

街道办事处改革与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理顺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关系。在社区建设中,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建设的推动主体,其职能是通过规划、宏观控制与管理,引导社区的发展方向。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的实施主体,它的职能是代表当地居民利益,在辖区范围内行使管理各项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推动街道办事处改革,推进社区建设,就要求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求政府部门和街道不再对社区进行各种考核评比,由行政指令变为服务指导,使部门和街道的工作由社区评议,社区居委会工作由所在社区成员评议。按照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则,各负其责,协调共进,避免职能交叉、越权缺位等不合理现象,稳步推进社区建设。

合理转变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及运行机制。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而经济发展是区级政府的职责。因此,要弱化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工作职能,进一步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地域范围,合理划分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和人口,适当扩大街道办事处管理社区的数量,分流街道办事处超编人员。可以将社区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纯住宅区社区,居民以移民为主;二类是农转城(股份公司)社区,居民以本地人为主;三类是混合型社区,特点是移民与本地居民相结合。②对不同的社区采取不同的管理规模设置,根据规模,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定员,人员采取聘任形式。合理划分区域有利于街道办事处根据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工作,发挥各区域不同优势,共同进行社区建设。

其次,积极鼓励培育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经营性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通过向社会开放社区服务市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健全社区服务中介组织,完善社会化管理的工作体系。各街道可分别建立社区事务服务所(站),将社区公共环境整治、各类

代收代订、统计调查等社区公共事务交由社区服务组织去承担。同时,加快政府办非营利组织改制的步伐,实行政社分开,将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归还社会运作管理,将政府办福利机构推向市场。还可以依靠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实习基地等社会团体、社区群众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性事务、承担部分社会性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社会性功能。

再次,运用行政手段,弥补居委会工作的不足。在社区内部,安装天然气管道影响其他住户安全、自家的水管破裂使楼下住户房屋渗水等均属于“外部性”问题。但解决这类问题,有时仅由居委会做思想工作和调解工作是不够的。因此,清晰的产权是必要的。这就需要具有行政权力的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各种可能产生外部性问题的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在房产出售、物业管理等合约安排中给予损失者一定的价格补偿,通过市场的、物质的手段制约人的行为,保证社区建设的和谐进行。

此外,在街道经济转型时期和过渡时期,要转变财力支撑体系,让公共财力向街道倾斜,把街道办事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下运作并逐渐加大财政支出比重。因此必须进一步理顺区级财税关系,充分发挥财政、税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税务部门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区对街道的财政管理体制,健全街道财力保障机制;财政部门应负责统一分配用于街道办事处层面的公共财政,以避免由于各个地区财力不均而造成街道办事处财政经费差异。同时,税收返还比例也要降低,保持适当的份额和街道办事处挂钩,既要与各街道办事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相适应,也要保持街道办事处较高的积极性。

循序渐进推动行政层级扁平化改革。加快社区建设需要体制上的支持,街道办事处改革是顺应社区建设的行政体制改革。但是,改革街道办事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综合性、复杂性和首创性,没有经验模式可循。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不出现较大的波动,不影响正常工作,一定要在试点的基础上,边摸索边总结,循序渐进,积累经验,逐步扩大成果。

根据组织学原则,政府层级与成本正相关,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改革首先要考虑减轻财政负担;按照管理学原理,管理环节与效率负相关,市、区、街、居四级组织的机构层次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减少行政层级可以使许多事项不会再浪费在请示、协调过程中。对照先进发达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来看,街道办事处是中国特有的一层政府组织结构,随着现代城市管理的逐步国际化,这一个层面的组织已经与现代管理不相适应;根据社区建设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行社区自治,让居民有更大的自主权,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

因此,撤销街道办事处是街道办事处改革的方向,是发挥社区居民建设社区、自治社区的必由之路。改革街道办事处应从试点开始推进行政层级扁平化,一方面坚持综合配套,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选取合适的社区进行试点;另一方面要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适应新体制框架的运行机制,加快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会工作站与社区服务中心等机

构的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取消街道办事处,使社区建设最终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共同完成。(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李荣娟,朱光喜:“将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的依据和构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页。

②李雷鸣:“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探讨”,《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第51页。

下载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共青团改革路径选择-历史的视角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生态城市发展路径选择5篇

    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生态城市发展路径选择 摘要: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特点与改革的路径选择(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特点与改革的路径选择 ——从“党政分开”到“法定党权” ● 王多晓 符永培 摘要: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但在“改革的路径”上仍众......

    中学共青团改革

    关于制定《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学校各处室: 为深入贯彻贯彻团中央、教育部《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制定了《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共青团改革意见

    共青团工作最有利的时期在中学,工作对象和工作力量最集中的也在中学。推进共青团改革,需要抓住中学阶段这个源头和关键,强基固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日,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

    事业单位改革路径探析

    事业单位改革路径探析:保持政策统一 不搞一刀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正是事业单位激发活力、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继中组部、中编办、国家行政学院在3月2日共同举办省部级领导......

    工会、共青团历史

    一、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

    共青团的历史

    共青团的历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培育下,走过了一条光荣的道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册上,写下了......

    中国共青团历史

    中国共青团历史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