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情况的问题与思考
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情况的问题
与思考
王晶
(黑龙江省洪河农场,黑龙江 同江 156332)
摘 要:本文概述了洪河农场居民委的建设概况,探讨了新形势下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就加强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居民委女工;建设概况;问题;建议
居民委是女工组织做好新时期女工工作最前沿最重要的阵地。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女工组织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更牢固、纽带更坚韧。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妇女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由农场单位进入社区居民委,最后成为居民委居民,构成居民委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加强女工委女工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女工委女工工作水平,充分调动发挥女工委女工群众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已成为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深入基层调研掌握辖区内的主要情况,通过走访和入户调查居民的情况、填写户卡等形式,就新形势下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一些建议。
一、目前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概况
1、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基本情况
洪河农场居民委成立于2011年,下设五个居民委,其中,第二民委成立于2010下半年。同时配备了居民委书记5名、干事5名、女工主任5名、治安员5名、劳动保障专职服务人员5名。
女工委员会是洪河农场女职工的组织,是农场工会的组成部分。它的根本职责是为洪河农场居民委全体女职工服务,维护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2、女工委组织运行情况
通过调查得知,按照党建带妇建原则,女工组织建设已经纳入党建工作范围。各女工组织建立了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女工会议,认真做好上情下达工作;建立了学习制度,及时学习各类文件精神和重要文献,促进女工成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建立了档案制度,做好了女工工作、活动的各类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工作,使女工委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3、女工委组织载体建设情况
女工委组织结合新形势,寻找新特点,创新组织载体。如:洪河农场第四居民委女工组织,辖区内楼区组建了3人进行清扫。大道上15个人,安居5人,为构建社会化女工工作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农场居民委建设更能让居民感到干净舒心的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新形势下女工委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女工传统思维和工作方式相对滞后制约参与实效。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资源重新配置、新的阶层和利益团体出现,同时在洪河农场职能改革逐步推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主体趋于多样化的多重影响下,洪河农场要求女工更加科学严谨准确地反映居民委女工群众的利益和女工发展现状,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农场要求女工更加直接地为不同层次的妇女群众提供更为直观的利益和帮助,女工组织传统的活动型的女工工作方法和垂直型的女工组织架构已经难以应付洪河农场居民委、妇女对女工的全新要求,无法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因此,在对象增多、内容增加、任务加重的情况下,现有的居民委女工组织模式已不能满足女工工作的新要求。
2、现有社区女工组织的组建还存有不平衡性。
调查中显示,目前农场居委会虽然已配备女工主任,但是组织系统趋向封闭、工作方式趋向保守、工作职能趋向模糊。既不能建立更加紧密、覆盖广泛的组织网络,也不能有效运用已经建立起的从上而下的组织优势,实现广泛联系妇女,了解妇女需求,代表妇女权益的职能作用。同时由于过多依赖上级命令和财政,缺乏上下沟通的渠道,在工作开展中往往出现居民委女工发展差别,一刀切式任务布置的情况,成为女工委组织建设的空白点和盲点。更多的导致女工组织不能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地为妇女群众提供更为便捷、贴心、全面的服务项目。更不能凝聚居民委妇女力量,发挥女工委作用。
3、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和干部的社会化能力距专业化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现有的经济条件制约了女工工作的开展,没有工作经费、业务经费以及开展各项活动的经费,现有经济来源有限,社会资源较少,没有活动经费,给居民委女工组织开展服务和活动带来了一定难度,影响了开展居民委女工服务和女工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很难满足各居民委女工委妇女群众多方位的需求。
三、加强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覆盖广泛的组织网络,提高参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和参与度。
(1)应与各类女工组织加强联系。农场居民委女工委应在现有的纵向组织体系基础之上,与各类自下而上的女工组织横向构建合作型组织网络,形成以女工为核心的,与其他各类女工组织平等互助的合作型的组织网络体系,要大力发展壮大外围组织如各种工会、女工组织队伍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女工的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女工工作的有效力量,加强居民委女工委组织建设。
(2)加快居民委女工委组织建立。扩大居民委女工委组织覆盖面,努力消灭居民委女工委工作空白点。
(3)加强居民委柔性女工委组织建立。在居民委建立创业女性联谊会、女干部联谊会、外来妹读书会等各类女工委联谊组织,夯实居民委女工委组织建设,增强居民委女工委工作影响力和渗透力,充分发挥居民委女工组织“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居民委”的功能。
2、加强社区女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工作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层女工干部队伍。
(1)一是把好“入口关”。要把政治素质弄好、熟悉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善于做好妇女群众工作,农场居民委女工组织和女工干部必须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一要提高农场居民委女工政治理论水平。这是提高参与度的基本要求,农场居民委女工干部应及时、准确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与女工妇女有关的具体政策,更深入地参与并切实在工作中运用、执行,把党的主张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熟练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关注并了解社情民意,并具备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活动策划等能力,成为合格的农场居民委女工工作者。
(2)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农场居民委女工干部素质。要把女工干部培训纳入到党政干部教育总体规划,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女工干部进行能力建设培训,进一步提高她们的参政能力、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帮助他们掌握科技致富本领和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同时,在广大女工干部中广泛开展“争做学习型干部,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通过培训班、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等,不断提高女工干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3)把好“考核关”。通过听取社区干部意见、在居民中进行测评等途径,加强对居民委女工委干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考核。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女工干部,要积极向党委组织部门做好推荐工作,在居民委女工干部中形成“有为才有位,能上也能下”的工作奖惩机制。
3、农场居民委女工干部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从整体上讲,目前居民委女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日益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成立居民委女工组织后,年轻女工干部工作经历单一,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独立自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还不够强;另外,居民委工作量大,女工干部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工作中难免会顾此失彼。
4、加强农场居民委女工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居民委女工委共建机制。(1)建立居民委女工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居民委单位女工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协同,成立女工儿童工作联席会,充分发挥居民委单位女工组织的作用。定期召开居民委女工儿童工作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分析问题,明确重点,探索路子,形成各部门共同推动居民委女工发展强大合力。
(2)建立居民委女工委代表议事制度。居民委女工组织定期牵头召开居民委女工代表议事会,通过一事一议、一季一议、要事随议等形式,认真听取女工代表向女工委组织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畅通女工群众意愿和心声的反映渠道,及时解决发生在女工身上的实际问题。
5、加强基层女工阵地建设,提高基层女工组织的实力与活力。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培育和建立以农场居民委女工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服务和合作经济为纽带的辖区妇女,同时,紧紧围绕农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创办巾帼居民委女工服务实体,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居民委女工的水平,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不断增强基层居民女工组织的实力和活力,充分发挥居民委女工组织生力军作用。
(1)居民委女工儿童教育阵地。要继续发挥农场女工干部学校,居民委女工暑假期间学校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在居民委开展讲座、法律咨询、亲子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居民委女工儿童的教育,提升女工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母亲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要加快女工之家、姐妹谈心室、居民委女工儿童活动中心等女工儿童文化教育阵地的建立和建设,为居民委女工儿童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居民委女工再就业服务阵地。以农场“巾帼服务中心”和“半边天”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立健全“居民委女工劳动力转移服务站”,开通下岗女工服务热线,进行上下联动,共同打响“星级家庭”、“巾帼护工”、“‘半边天’保洁”等等,推动再就业工程和优质服务进居民委。发展一批以安置下岗女工再就业、发展居民委各类服务为内容的服务性机构,形成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络,以优质服务和特色服务创出服务。
(3)居民委女工维权阵地。在巩固现有法律援助中心和居民法律维权站的基础上,居民委女工组织要与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延伸居民委女职工维权臂膀,在居民委建立女工维权咨询站、投诉站、救助中心等,开设维权热线电话,把法律服务直接送到女工家门口,为女工提供法律知识、心理咨询、民事纠纷调解等多项服务。
总之,居民委女工组织建设不仅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更需要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洪河农场居民委女工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基层居民委女工组织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针对居民委女工所需,调动农场居民委女工各方面的积极性,紧密配合农场的各项活动,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工作内容,努力构建有利于女工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模式。
第二篇:洪河农场学校后勤工作总结
洪河农场学校后勤、安全工作总结
洪河学校后勤、安全工作在校长、书记的领导下,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落实建三江管理局教育系统、农场安委办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洪河农场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洪河学校后勤、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学校安全工作小组由教育科科长兼子弟校校长陈宏波、学校党支部书记赵景波任组长,后勤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使学校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岗,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校长与分管副校长、主任,与每一位班主任、全体课任教师分别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安全工作高质量完成。
全体安全工作小组成员一起对学校教学楼、操场、食堂、各个实验室、微机室以及校门等周边环境进行了月检查,组长、副组长进行周检查,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校园周边食品与学校卫生安全
1、积极联合农场教育科、卫生防疫部门对学校校园周边食品与学校卫生安全联合检查,学校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学校食堂、饮用水、传染病防控、公共场所卫生联合检查细则》的要求,逐项核对检查,查找差距,排除隐患。
2、学校对饮用水的情况进行了严格检查。学校建立了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制度,制定水污染应急预案。安排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制水工人持健康证上岗,有水质检查报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学校对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监督自查,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记录,坚持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制订了学生晨检制度、学生有病缺勤制度、病因追查登记制度、教室、公共场所消毒制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制度,做好晨检记录、因病缺勤记录、有病因追查记录、消毒记录、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记录。学校建立了卫生室,配备了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传染病报告人员、专职传染病防控管理人员,及时对学生开展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三、消防检查演练相结合,提高学校消防安全水平
邀请安全办、消防队、电业局等兄弟单位来校园进行联合检查,加大了专业检查力度,检查安全设施,更换灭火器粉剂,张贴安全指示牌,安全出口牌,及时检查更换应急灯,整理灭火器临时架。电源开关盒张贴安全提示,更换陈旧电路线、更换不合格电源插座,迁走校园内变压器,确保学校校园安全。各班日光灯按时维修完好,墙壁开关毁坏的及时更换,保障学校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为了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能力,我校按管理局教育局要求,成功进行了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从火警警报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一分半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消防演练,整个撤离演练历时一分半钟,做到快速、安全、有序。消防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对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演练活动,也提高了师生应对火灾突袭的应变、逃生能力。
四、切实抓好校园及周边治理工作
1、对学校公共场所进行一次地毯式大检查、大排查,图书室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建立了管理组织及制度,图书管理员持证上岗室内环境卫生整洁,经常通风,建立了卫生管理档案。
2、对学习环境严格自查。大教室小班额,人均使用面积、前排课桌距黑板距离、各列课桌距离、后排横行走道、后排课桌距黑板距离均符合标准。教室内设每生一桌,可调式桌椅。黑板符合检查要求。教室设有通气窗,冬季室温高于16摄氏度。
3、学校的公共财产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须的物质条件,为了使学校的公共财产保持完好,不受损坏,不丢失,充分发挥作用。各班主任、相关附属室负责教师都能配合后勤工作,对使用寿命已到期更换、或损坏的,如灯管、插排、电源线等及时上报学校后勤,及时修复更换,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5、做好学生防火防电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不乱动电源,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杜绝水源,尤其是吸烟的住宿生,做好思想教育,多检查、多督促,加大对住宿生处理力度,防止宿舍火灾发生。
6、联合交警、城管、交通等各部门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在交通部门配合下,学校校门路段实行上下学封路举措,效果显著,确保上下学孩子生命安全。
五、校园三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栽植山桃稠李150棵,红松586棵,榆叶梅200丛(400余棵),学校多处空地、荒废地得到治理,效果显著:小学教学楼东栽植榆叶梅,点缀山桃稠李,原北面空地栽植红松名贵树种,春季鲜花盛开,夏季枝繁叶茂;小学到中学的涌路东侧柳树空,栽植山桃稠李,做好树木品种升级换代工作;中学楼东与水厂之间,栽植红松,空地变宝地,荒地变绿茵;运动场北侧、西侧、滑冰场南侧,全部栽植红松,升级树木品种,绿化美化运动场所。
洪河农场学校
第三篇:洪河农场表态发言汇报范文
洪河农场表态发言汇报
2010年,洪河农场紧紧围绕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按照年初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实现粮豆总产33.57万吨,同比增长18%;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58亿元、同比增长23%;人均纯收入1.8万元,同比增长16%。
一、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调整种植业结构新增水田7万亩,新建5000头生猪养殖小区1个;投资1.2亿元,整理土地2000公顷,改造低产田300公顷,完成桥、涵、闸744座,干、沟、渠3439条3234公里;投资300万元新建、扩建大棚育秧基地13处,新增大棚1500栋、新建浸种催芽基地2处;投资8000万元更新大型农机具336台件、高性能插秧机297台、收割机99台。通过统一供种、供肥、浸种、催芽,和新技术示范、新机械应用,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实施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达到了预定目标。
二、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资1500万元对场区进行“硬、绿、亮、美”建设,完成城区街道硬化1390延长米,楼宇硬化24万平方米;安装环形路灯120座、楼体亮化0.75万平方米;绿化3.5万平方米;新建庭、桥、亭、阁、雕塑等为主的美化景观10处。以社区、物业、管理区相结合,城镇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三、工业建设全面提速。2010年,投资1050万元建设粮中二期扩建工程,完成2.8万平方米水泥坪、2座万吨罩棚仓,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建设,使粮中收储能力达到10万吨,仓储达到6万吨。
四、民生得到全面保障。电子阅览室、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老干部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场地设立健身服务设施50组、使城镇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困难弱势群体、“五七工”、“家属工”的社会、医疗保险全部落实。加大了困难职工的救助力度,为低保户发放最低生活保证金47万元。
五、党建、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五为民”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紧紧围绕跨越工程,努力构筑宣传强势,提振了精神,凝聚了力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努力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管理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六、2011年工作推进目标
推进七大工程建设,实现“366521”目标,即粮豆总产36万吨、生产总值6.5亿元,人均纯收入2.1万元。
(一)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强场富民”建设。新增水田3万亩,使水田面积达到57万亩;投资900万元,建设万亩智能集中供苗基地一个;投资5000万元增加高速插秧机200台,大马力拖拉机300台套、收割机50台,确保从2010年到2012年投资1.7亿元,实现大马力机械整地、大马力收割机收割、高速插秧机插秧三个100%的目标;投资1000万元兴修水利设施;通过农业研发中心继续实施示范户、示范带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依托供苗基地建立和完善浸种、催芽、供苗、插秧等专业化生产组织,实施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化生产。
(二)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投资2000万元,扩建粮中地坪3万平方米,两个万吨罩棚仓、铁路站台和3.3公里铁路专用线。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引商引资步伐,引进加工企业1到2个。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按照“公园化精品城镇”规划设计风格各异的别墅小区、水上公园各一个。实施整治“裸土”和“无灯区”工程,全部完成场区绿化和亮化工作。建立以街道办和管理区为核心,完善居民委,街道办、管理区三级城镇管理体系,制定实施《洪河农场城镇管理暨环境建设考评办法》。
(四)加快推进“管理工程”建设。加强财务和审计监督,抓好刚性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区现代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利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坚持和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公益事业投入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三重一大”等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制约和监督,加强廉政建设。继续抓好欠款回收工作,实现清欠工作新突破。
(五)改善民生。继续完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提高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的参保率。针对城镇化发展需要,通过扩大保洁、保绿、保安、交通协管等公益岗位,努力解决 “零”就业家庭收入问题。通过“自(有能力种地的低收入户自己种地)、帮(对有基本能力的低保户由农场帮助种)、代(对完全没有能力的无收入户由农场代种)”措施实现低收入户脱低致富,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实行“大户瘦身”,争取两年内使85%的土地资源集中在职工手中。发挥城镇功能,带动餐饮、加工、家政等现代服务业,拉动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支持干部职工通过股份制形式参与农场项目建设,产业(畜牧业、林业)发展等,最大限度增加干部职工财产性收入。投资完成四区至5区9.852公里、2区至洪保路7.34公里灯路段41公里白色路面建设。
(六)推进“先锋工程”建设。依托构建大党建、大政工格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建模范区建设,实施好“北大荒先锋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勇挑重担、创优争先”活动,培
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现有科技人员指数1:1的比例配备储存大学生。创新宣传方式,为打造中国“三个核心区”营造舆论氛围。
(七)推进“平安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普法、排访、调解、防范“四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加强隐患排查和矛盾的调处,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中。加强解释和稳控工作,依法有效的解决信访问题。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解决突发事件矛盾的能力,保证农场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定。
第四篇:洪河农场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预案
洪河农场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我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到现在,全场拥有拖拉机等农业机械1100台。为了加快推进农场建设,又好又快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洪河农场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本地区道路以外发生的重大、特大恶性伤亡事故的紧急处理。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2.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3.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4.生命高于一切,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事故处理和上报工作遵循属地化。
四、突发农机事故分类
本《预案》所称的重大、特大、特大恶性农机事故划分:一次死亡3-9人为重大农机事故;一次死亡10-29人为特大农机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为特大恶性农机事故。
五、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农场农机主管部门是我场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网络单位,负责与上级农机主管部门及时通报。农场农机主管部门要成立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本辖区范围内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负责落实同级政府和上级农机主管部门对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指示,并提出的应急处理措施和相关情况的上报工作。指导监督应急处理工作,协调解决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本地区农机安全整改措施和实际工作情况,掌握应急处理动态,及时调整部署应急工作措施。完成同级政府及上级农机主管部门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和其他工作任务。
六、指挥中心分工和具体要求
应急救援程序响应后,在指挥部领导下成立现场指挥组、现场救援组、事故调查组、治安维护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等机构,各组人员要配齐并相对稳定,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1、现场指挥组:负责掌握全面情况,保护好事故现场,制订现场抢救措施,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和排险工作。现场指挥组由事故农场农机副场长嵇洪军担任组长,农机科长为成员。
2、现场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及时到达现场,抢救伤员;发生群伤时,制定救护方案,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生命,减少死亡。迅速、准确判断人、畜及财物的伤情或险情,疏散人员;对遭受损失的财物尽力挽救。现场救援组农场农机科科长吴海荣任组长,赵霁霞、王永峰、谷宏跃、刘莹莹为成员。
3、事故调查组:按照农机事故处理程序和有关要求,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负责对现场取证、勘 查、分析,写好调查报告,做好事故责任认定。事故调查组由农场农机安全监理所所长吴海荣担任组长,赵霁霞、谷宏跃、王永峰、刘莹莹为成员。
治安维护组:维护现场的治安秩序,做好群众的疏散和思想教育工作,确保现场抢救正常进行。由管理区农机安全员组成。
4、善后处理组: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稳定群众思想情绪,解决伤亡者家属的实际问题,维护稳定,避免上访等事件发生。由农场工会、民政等领导组成人员。
后勤保障组:保证各种抢救物资及时到位;做好现场抢救人员的生活安排等工作。由公安、消防人员组成。
3、预防和预警机制
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高度,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科学、全面地认识农机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科学预防,综合应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应急救援救助工作。
⑴科学分析农机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特点,查找安全隐患,提出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建议和对策,特别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危险路况下、特殊农忙季节下、通讯、电力不完善、人迹稀少、医疗消防不便等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要有针对性地完善应急预案,有预示性地通过短信、交通标志、广播、电话等方式向农机户提出警示、注意事项。
⑵农机科要主动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交通、卫生、保险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联合执法、服务、联络机制,加大农机检查监控力度,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大科技检测力度,创建平安农机。
⑶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承诺书
七、应急响应
1、信息报告
农机科负责本辖区农机事故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总结和报告工作。接到重特大农机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规定上报,最迟不超过2小时。
2、通信
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农场农机科,联系电话:5703034。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
3、指挥和协调
(1)各级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和指挥命令后,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协同配合,共同实施紧急处置行动。
(2)事故现场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在农场党委和农机科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发生。
4、紧急处置
(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发地农场和农机科应急处置力量进行。
(2)农场重特大农机事故指挥部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调动应急队伍,集结专用设备和物资,参与应急处置,并协调相关部门的专业救援力量、专用设备和物资实施紧急增援。
(3)参加现场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下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救援时,应优先救助受伤人员和幸存人员。
5、救护和医疗
(1)农场负责现场组织协调医疗救护工作。(2)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指挥部商请卫生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医疗救护、医疗专家、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协调组织现场卫生防疫有关工作。
(3)农机科按照本单位应急预案中确定的医疗救护网点,迅速联系地方医疗机构,配合协助医疗部门开展紧急医疗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
6、应急人员的防护
应急救援必须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必须按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和标准执行。参加应急救援和现场指挥、事故调查处理的人员,必须配带具有明显标识并符合防护要求的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靴等。根据需要,由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指挥部提请农场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7、群众的安全防护
(1)农机事故需要应急救援时,必须先将当地群众疏散到安全区域后方准开始应急救援。
(2)凡需要对群众进行安全防护、疏散时,农机科应立即提请农场进行安全防护和疏散。
(3)群众安全防护和事故处理期间的治安管理,由农场协调公安部门负责。
8、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需社会力量参与时,由上级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农场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应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9、信息发布
上级农机局负责农机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如发生影响较大的农机事故,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舆论工作,迅速拟订信息发布方案,确定发布内容,及时采用适当方式发布信息,并组织好相关报道。
10、应急结束
当农机事故发生现场对人员、财产、公共安全的危害性消除,伤亡人员、群众已得到医疗救护和安置,财产得到妥善保护后,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按“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宣布应急结束。
八、后期处置
1、保险理赔
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后,由善后处理组通知有关保险机构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及伤亡人员和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
2、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对整个应急救援行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逐级上报总结情况。
九、保障措施
1、救援装备和应急队伍保障
(1)上级农机管理部门协调、检查、促进下级重特大农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强化完善救援队伍建设,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
(2)农机科要进一步优化和强化以救援车辆、救援队、救援班为主体的救援抢险网络,合理配置救援资源;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安全防护器材,制订各类救援专业技术方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救援起复能力。
2、交通运输保障
启动应急预案期间,农机拉按管理权限调动管辖范围内的交通工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根 据现场需要,报请农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维持应急处置期间的交通运输秩序。
3、医疗卫生保障
(1)农机科应当协商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医疗卫生保障应急预案,明确可用于重特大农机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治资源和卫生防疫机构能力与分布情况,提出可调用方案,检查监督本场医疗卫生防疫单位的应急准备保障措施。
(2)农机科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按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承担农机事故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名录,明确不同区域发生农机事故时医疗卫生机构地址、联系方式,并制订应急处置行动方案,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4、治安保障
农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中,要协商公安机关明确事故现场负责治安保障的负责人,并安排足够的警力做好应急期间各阶段、各场所的治安保障工作。
5、资金保障
农机科要把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需求。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经费从财政预算中开支或由事故责任者承担,事故责任者无力承担的,由农机管理部门报请农场协调解决。
十、宣传、培训和演习
1、宣传教育
农机科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和守法意识;要结合行业实际,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和机手的安全意识。
2、培训
按照分级管理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救援技能。
农机应急管理机构要对专业救援队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定期进行救援知3演练
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指挥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习。根据需要,可开展区内外的工作交流,提高农机行业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十一、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部门职责的变化以及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农机科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2、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实施应急响应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由应急指挥部(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应急处置中因公殉职的人员需追认烈士时,报请农场负责按有关程序办理。对玩忽职守、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关于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显得日趋紧迫。纪检监察干部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者,又是开展反腐败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有关要求和规定,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切实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市反腐倡廉工作保持了平稳健康、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济源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革、完善和创新。
一、队伍现状
我市现有1个市级纪检监察机关,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纪委(纪工委)、43个市直派驻纪检组和系统纪委。全市专职纪检监察干部2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25人,占人员总数的89.3%,45岁以下干部205人,占人员总数的81.3%。市纪委监察局现有在编干部职工47人,其中干部44名,领导班子成员9人,内设科室14个,7个正科级科室,7个副科级科室。
二、当前纪检监察组织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同级党委尤其是“一把手”监督缺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以来,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等原因,尽管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对同级党委(党组)的监督职责,但基层纪委(纪检组)在实际操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对同级党委(党组)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很难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方法,致使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长期处于监督的“空档”。
(二)基层纪检书记(组长)兼职太多,负担过重。这个问题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表现尤为突出。我市十六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90%以上纪委书记分管工作在十项以上。除纪检工作外,纪委书记分管工作涉及宣传、信访、稳定、综治、政法、农经(审计)、消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等,分工太多,负担过重,造成纪委书记精力不足,顾此失彼,影响了工作成效。除此之外,部分乡镇纪委书记同时分管土地、城建、工业、环保、招商引资等工作,这些工作工作量都比较大,日常性事务多,造成“副业”冲击“主业”,党政工作交叉不分,很多时候是纪检员在应付纪检工作,而纪委书记则游离于纪检工作之外,对纪检监察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部分基层干部对纪检工作认识不到位。调查发现,部分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对纪检工作重视不够,业务生疏,对市纪委安排的各项工作配合不力。尤其在查办案件方面,存在对涉及本辖区的案件不仅不予积极配合,反而极力袒护、掩护,四处说情,干扰案件查办的现象。还有的纪检书记(组长)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平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查,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有的甚至热衷于干其他,不愿意搞纪检,忘记了自己的监督检查职责,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工作上,结果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四)一些单位专职纪检干部长期缺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调查发现,在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存在一定的弱化现象。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人员裁减等原因,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人手不够问题,有的单位专职纪检员只有一人,办案时临时抽调人员,造成案件办理质量不高,同时案件积压,不能及时查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稳定。由于人手不够,在对待市纪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上也存在疲于应付现象,纪检监察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中,仍存在部分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由于岗位调整、人员经常变动等原因,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生疏,知识面窄,理论水平、工作思路等相对滞后,一些干部甚至有“干纪检是暂时的”等消极思想,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六)执纪环境导致畏难情绪。当前,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一怕得罪领导。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了。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
三、原因浅析
(一)机制体制不完善,监督制约工作不力。当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不完善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不能也不可能加强监督工作。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必须接受同级党委(组)的领导,其实质就是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必须接受党委(组)书记的领导。既要接受其领导,又要对其实施监督,在这种管理体制及特殊情况下,基层纪委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同级党委和“一把手”手中,对其不能也不敢监督。
(二)考评体系不健全,缺乏工作量化标尺。目前对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绩效考评仅限于一年一度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百分量化和派驻纪检组长述职评议,对其本人具体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以及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情况没有更加科学完善的考评办法,容易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工作量化标尺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造成纪检干部工作缺乏积极性。
(三)工作环境不优化,外界干扰因素多。部分基层主要领导存在求稳怕乱心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损害当地形象,出于“保护”干部、“维护稳定”的需要,对一些已经发现的案件线索提出不予立案的要求,从而造成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工作,更难有所创新。
(四)忙于日常性工作多,业务学习少。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纪律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纪检书记(组长)对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热情,心浮气燥,坐不住,学不进,工作中忙于应付,满足于得过且过,对政策法规知识一知半解,遇到具体事情,往往凭主观意识和老套路、老经验办事,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不够,钻研不深,缺乏系统、全面的知识,造成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滞后于实际工作。
(五)政治生活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纪检干部往往局限于本系统内提拔任用,“出口”不畅。如从市纪委、监察局选拔的干部,大多交流到相关乡镇或局委担任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向系统外交流使用的很少,给纪检干部整体能力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局限,同时影响了纪检干部工作积极性。
四、对策初探
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并进行认真剖析,我们认为,要解决当前纪检监察组织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以人为本,从机制创新入手,着力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切实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精简高效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一)创新干部管理体制,强化对同级党委监督。积极探索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管理新模式,试行对乡镇、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干部统一管理,实行编制和工资单列。实行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直接受上级纪委、监察局领导,重要情况和问题直接向上级纪委、监察局请示、报告,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并有权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进行初步核实、参与调查,独立性、权威性愈加突出,既可以有效加强对同级党委(党组)的监督,又可以解决基层纪检干部分管工作过多、“专职不专”问题,同时加强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
(二)完善组织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干部队伍。所有纪检机构都要配齐配强人员,每个纪检机构至少要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干部,规模大一些的单位和乡镇可适当增加。纪检干部务必做到专职专用,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纪检工作。乡镇纪委书记分工要与纪检监察工作相近,对分管工作过多没有足够精力抓纪检监察工作的纪委书记,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协调,合理调整其分工。同时要紧紧抓住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的有利时机,主动加强与组织、人事、编制部门的沟通联系,明确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室级别,理顺纪检监察工作体制,为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纪检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纪检干部是监督查处违纪党员干部的干部,这就要求纪检干部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学习、实践才能造就。要经常性地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专题业务培训,在培训范围上尽可能地扩大,培训内容上尽可能地丰富,培训方式上尽可能地多样,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培训成效,不断提升纪检纪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
(四)建立科学考评体系,激发干部工作热情。一是加强对基层纪委(纪检组)工作的整体考核。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使考核结果尽可能客观、全面、真实、准确,把考核的最终目标定位在有效地促进并落实工作上。二是对基层纪检干部的个体考核。要把纪检工作的整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对查案办案、执法纠风、宣传教育、源头治腐、信访调研等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要进行业绩综合评分排位,并把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内在积极性。对那些理论基础差,实际工作能力低,又缺乏上进心的同志,应调离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五)加大人员交流力度,提高纪检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要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交流制度,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交流力度,尤其是适当考虑在非系统内的流向问题。对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时间较长且成绩突出的干部,原则上通过提拔、转任的办法,交流到其他部门工作。在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的同时,要加快队伍更新步伐,严格选调干部,把那些政治基础好、原则性强、学历较高、专业对口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志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使基层纪检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切实关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想方设法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