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0:2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

第一篇: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

把农作物秸秆当作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

丁声俊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28日 23 版)

焚烧秸秆不但影响空气质量,而且是对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过政策等扶持手段,支持秸秆装备的研发、生产,把秸秆等生物资源的利用纳入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对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德国巴登州一家农业合作社,一户农民家庭企业正在用鲜玉米秸秆制作“青储饲料”。玉米秸秆被放进水泥池,经压实、发酵,就成为牲畜爱吃的饲料。业主称,“青储秸秆”是他家饲养的100多头奶牛的优质饲料来源。

这是我在德国等欧盟国家考察秸秆利用情况时经历的一幕。在多地考察调研中,我切实感受到了德国等欧盟成员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采取支持政策为保障,以加强科学研究为先导,已研究和开发出多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途径,取得许多成熟的技术和重大成果,秸秆作为重要资源已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取得了经济和生态“双丰收”。

利用农作物秸秆和森林废弃物进行直接燃烧发电,制取液体和气体燃料,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两大领域

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作生物质固体燃料,充当发电燃料等。目前在欧盟的多个成员国,利用农作物秸秆和森林废弃物进行直接燃烧发电,已成为生物质能利用领域的成熟技术。在瑞典和丹麦,以秸秆等生物质为燃料的小型热电联产已成为重要发电和供热方式。在瑞典的可再生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占了55%,生物质燃料在区域供热燃料中已占据主要地位。德国和意大利对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质固体颗粒技术和直燃发电也非常重视,在生物质热电联产应用方面也很普遍。在丹麦,BWE公司率先研究开发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并早在1988年就建设了第一座秸秆生物质发电厂,以此为契机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秸秆发电厂已达130家,已成为丹麦的重要能源。在丹麦可再生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占的比例高达81%。近10年来,丹麦不仅新建的热电联产项目都是以生物质为燃料,而且还将过去许多燃煤供热厂改为燃烧生物质的热电联产项目。迄今,丹麦以秸秆等生物质为燃料的发电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秸秆可以用作生物质液体燃料,用来制造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利用的第二大领域是利用生物质制取液体或气体燃料代替汽油或柴油。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欧盟积极寻找粮食和油料的可替代品,资源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森林废弃物成为首选,正在开发利用为制取燃料乙醇的新原料。在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高达68.5%,主要为区域热电联产和生物液体燃料。在意大利,可再生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占24%,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

秸秆可以用作生产生物质气体燃料,即秸秆气化技术等。这是指利用固定装置、对农作物秸秆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热化处理,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氢和甲烷等高品位能源的过程。德国很重视发展农作物秸秆沼气的技术和应用,大力加强秸秆收储技术设备研究,注重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和储存,已实现机械化。德国开发利用秸秆沼气的重点在农村和城郊,并与畜牧养殖业、畜禽粪便处理、环境保护相结合。此外,德国的小型沼气燃气发电技术,促使德国沼气发电站数量成倍增加。1999年,全德仅有850家沼气电站;到2000年就达到2000多家;目前德国沼气电站已达3000多个,其中有60%以上采用玉米青储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并用来发电。

重视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成立联合及国家级研发机构,出台相关法律,用法制化手段促进秸秆再利用

为了促进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欧盟和各成员国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并采取了积极和务实的政策和措施:高价收购、投资补贴、减免税费和配额制度等。与此同时,欧盟国家高度重视生物质能、农作物秸秆的技术研发。不仅欧盟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而且成员国也都设有国家级生物质技术研发机构,全面系统地对生物质原料生产、转化技术、产品市场进行研究和推广。在生物质能源产品市场方面,欧盟强化了对生物能源产品标准化的研究,从固体颗粒燃料到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一些国家出台相关法律,用法制化手段促进秸秆再利用。如德国制定较完备的生物质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早在新世纪之初,已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生物质条例》和《可再生能源法》,至今德国从沼气的制造利用、技术研发,到资金支持等都形成完整的办法。

把农作物秸秆当作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生态意义。首先是,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使过去的“废物”变成了社会需要的生物质能源,以及优质有机肥料等;其次是,促进发展生物质能源。以秸秆做原料生产的生物质能源,可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从而有效减轻污染,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再次是,促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通过综合化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还有其他多项有价值的用途,像用作有机肥料和种植草菇等。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作物秸秆在田野上粉碎掩埋充作有机肥料,可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最家常的方法是把农作物秸秆和生产沼气结合,既可获得大量燃气,而沼液和沼渣又是优质有机肥料。这种肥料,既富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又含有以有机形态存在的硫、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具有化肥所没有的益处:不偏肥,不缺素;效力长,效果好;改良土壤,利用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又增效。与化肥相比,在同样产量下,可减少肥料使用量30%—40%,每亩投入可减少20—50元。此外,以秸秆覆盖果园、油茶林等,也是其重要用途。对果园、油茶林连续覆盖3—5年,不仅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产效果也很明显。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林业大国,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质能资源量十分庞大,具有开发利用的良好条件

我国拥有各种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可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促进调整能源结构、缓解能源资源矛盾。可见,农作物秸秆的能源价值更高。如果只利用农业籽实而抛弃作物秸秆,那么只是开发利用农产品的部分价值,而其余部分的价值就被白白浪费了。我国必须把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置于“大资源”战略地位,把过去当作废弃物焚烧的秸秆,变成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和财富来源。

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分布在农村,充分开发利用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制定明确的促进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措施。目前应着力抓好以下要点:其一,积极研发秸秆利用的设备和推广利用技术。像农作物秸秆固体颗粒成型技术和设备,生物质燃烧锅炉技术和设备都已成熟,我国应该加大对生物质固体颗粒技术的支持力度,使其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应用。其二,积极研发以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副产物为燃料的小型热电联产发电技术设备。一般是区域性供电的中小型设施,一个秸秆发电厂的燃料收集半径确定在适宜的范围内,以避免燃料供应不足和运输成本提高。根据国外经验,在秸秆电厂的成本中,燃料价格所占比重不超过50%。农作物秸秆发电,是开发新型清洁能源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事业,政府应该提供金融、税收支持。其三,要制定适当的措施,积极支持农村经纪人或专业合作社,搜集和经营作物秸秆,使他们和农民群众从销售秸秆中得到合理的经济收入,以提高其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搜集、储存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其四,要把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的科研及其实用技术置于重要位置,特别是对急需的秸秆搜集设备、粉碎储存技术、发电技术设备以及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

开发利用量大面广的农作物秸秆,是一项关系到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只要政策法规到位,必然有助于实现从思想观念到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过去被抛弃或仅是粗放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就会“变废为宝”资源化,加工方式工业化,开发利用循环化,经营供给市场化;有效促进农民小康化、农业发展持续化和农村环境优美化。

(作者为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国秸秆利用扫描(链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据统计,2010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吨。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6%,利用量约5亿吨。其中,作为饲料使用量约2.18亿吨,占31.9%;作为肥料使用量约1.07亿吨(不含根茬还田,根茬还田量约1.58亿吨),占15.6%;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量约0.18亿吨,占2.6%;作为人造板、造纸等工业原料量约0.18亿吨,占2.6%;作为燃料使用量(含农户传统炊事取暖、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约1.22亿吨,占17.8%,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牛瑞飞整理)

第二篇:戈宝产业迅猛发展生态经济效应双丰收

戈宝产业迅猛发展 生态经济效应双丰收

作为全球唯一的戈宝麻全产业链生态科技企业,戈宝集团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养生领航者。4月26日,在深圳举办的“戈壁珍宝与人类健康产业2014高峰论坛”上,商业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经销商代表近千人共同见证了戈宝麻的生态价值与商业价值成为消费者指明了绿色保健之道,为经销商提供了投资营销渠道。

戈宝集团发展至今已达十二年,创始人刘起棠先生独具慧眼,针对目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养生需求,独辟蹊径,将生长在阿勒泰戈壁地区的戈宝麻作为研发对象,并集数十亿元建成世界首个阿勒泰戈宝麻种质资源保护区、世界最大的10万亩艾比湖戈宝麻拯救恢复项目、罗布红麻兴地试验站等多项工程。正是源于戈宝集团的努力,昔日一片荒芜的戈壁滩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戈宝集团始终本着“保护戈壁珍宝,发展绿色产业”的企业理念,从环境生态效益与人们追求的养生保健生活两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生态绿色产业链。

戈宝麻的保健功效不仅经过了权威机构的检测认定,同时在市场上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肯定,戈宝麻茶的解郁安神、降脂降压、缓解失眠等功效十分明显,成为友人馈赠、孝敬父母、日常饮用的绝佳产品。此外,由于戈宝麻本身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用其织造的衣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除臭、促进代谢的功能。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戈宝集团201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加盟连锁店的形式,将戈宝产品的奇特功效汇及千家万户。同时,开创“360°戈宝盈利模式”,使戈宝产品迅速引领保健市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养生大国”,倡导使用天然保健产品,追求自然与身体的和谐,这为戈宝产品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巨大潜力,成为经销商投资经营的绝佳商机。

在“戈壁珍宝与人类健康产业2014高峰论坛”上,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会长沙祖康先生肯定了戈宝集团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他指出,十二年的奋斗,使得戈宝集团发展成为国际唯一戈宝麻产学研全产业链企业,为国内保健品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在未来的发展中,戈宝必将会开拓创新,在绿色健康行业铸就新的辉煌。

第三篇:秸秆利用好的经验

礼泉县秸秆综合利用好的经验和做法

1、及时总结,不断提高。

夏收后,一方面我们及时总结夏季项目实施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单位领导及骨干赴兴平、三原、泾阳等县参观学习,通过总结学习查找自己工作不足,及时修订秋季工作安排。

2、细化任务、落实到人

首先,按项目内容将项目分两大块(合作社、示范田),分别由副校长刘清锋、书记刘新华负责。其次,将每一个相关示范村、农机专业户、养殖青贮专业户落实到同志。

3、横向合作、事半功倍

在示范田中作物生长季节,我们与县植保站合作开展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研究总结不同形式下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相应防治措施:与农技站种子站合点,实现项目试验捆绑,农机、农技、种子结合合作,研究总结不同秸秆利用形式下作物生长规律,事半功倍,既提高了效果又扩大了影响。同时我们积极争取乡镇政府、农技站支持帮助,得到了他们的鼎立支持,使工作开展顺利。

4、重点扶持,以点带面

示范田以阡东镇梁家等六个村为重点,加大宣传及

扶持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工作以帮助农民进行机械化作业、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秸秆青贮为重点,先后重点扶持两个相关合作社、三个规模养殖大户,预计今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较以往有大的进步。

5、重视宣传,扩大影响

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详尽的宣传方案。一是编印发

放秸秆综合利用资料,利用各种机会向群众宣传发放。二是在作物收获季节,在重点乡、村悬挂醒目宣传横幅;出动宣传车宣传。三是利用县电视台开办“农业大讲堂”,更广泛宣传。

第四篇: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800字左右

对外交流频繁 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金秋十月光明中学对外交流频繁,“光明链”(光明初高中)首次联合赴法友好学校交流,交流访问团一行共16人,访问了法国亚眠市罗贝尔德·吕萨斯中学和贝尔市乐利克斯中学等学校。10月20、21日,由我校与日本文化厅、日本全国高等学校文化联盟、NHK ENTERPRISE联合筹划的“2009中日高中生书法交流活动”在光明中学举行。本次活动是日本文化厅开展的众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部分。它是日本在全国范围内选出20名有书法爱好和特长的高中生,由书法专家、老师的带领和我校书法社特长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加强国际交流,国际交流课程化,已经成为光明中学开拓创新的亮点。

月初风和日丽,我校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上海法国学校高一学生们,他们与我校高一法语班学生一起体验了一天“中国学校日”。

这是早在开学时,上海法国学校中文老师与我校校长、法语老师共同定下今年两校交流计划,希望两校学外语的学生能够结对,互助提高外语,更多了解异国文化。

当告诉法语班学生法国学生要来,三分之二的学生有法国伙伴,一对一交流时,他们都很兴奋,花了几天功夫:画海报、写欢迎词、设计各种漂亮的图画、文字来欢迎法国学生的到来。

在第一天的见面仪式中,我校穆晓炯校长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辞。日本文化厅、日本全国高等学校文化联盟的领导就此次来访的目的和意义向全体同学和老师作了介绍并对我校的活动前期准备和接待工作表示了感谢。双方互赠了礼品,学生之间也互赠了小礼物。

在为期两天的交流活动中,中日双方学生被分为5组,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件以“相逢”为主题的作品。同学们在各组翻译的帮助下扫除了语言障碍,集思广益、认真协调,将各自的拿手绝活一一展现出来。最后各组都高质量的完成了集体作品。其中有以表现中国广阔地域为主题的,以“遇见古典”、“与文化相遇”为主题,也有以“与艺术相遇”、“与人相逢”为主题的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作品。完成后进行了作品发布会。各组同学都表述了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意图。此后,中日双方书法专家、老师对各组的作品进行了点评。

晚上,中日双方师生在上海老饭店举行了告别晚宴。在晚宴上,我校金怡书记和日本交流团团长、全日本高等学校书道教育研究会前理事长等老师都对此次意义丰富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同时为我校20位参加活动的同学颁发了纪念证书。我校吴丹妮同学也代表中方学生谈了感想,孙震来同学为大家表演了黑管《北国之春》。日本全体20位同学也为大家献上了极具日本特色的民歌与笛子演奏。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以书会友,在不断地交流中加深了双方的友谊。同时在字里行间充分展现了中日双方高中生对中国传统经典艺术——书法的热爱之情。

“上海法国周”始于2002年,每年的10月,梧桐掩映的雁荡路将化身巴黎小巷,来自法国的艺术家、歌手、红酒商相聚于此,为人们打开一扇了解法国文化的窗户。

10月16日下午,高一(6)班和(8)班学法语的学生在外教和两位法语老师的带领下,共赴这一年一度的法兰西风情之约。对于刚刚学了一个月法语的高一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接触法国文化的机会。

2009年“十一”长假,经过小半年的各项前期准备,光明初中带队教师校长杨翎,初三学生5人,随行初三年级组长、英语教师魏燕华、法语教师朱祎恒;光明高中带队教师副校长朱莹毅,高二学生6人,随行校办主任、高二政治教师孙瑛。本次赴法交流的主要任务是访问3所法国的友好学校,并参观法国主要的文化景点,感受欧洲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上海法国周”始于2002年,每年的10月,梧桐掩映的雁荡路将化身巴黎小巷,来自法国的艺术家、歌手、红酒商相聚于此,为人们打开一扇了解法国文化的窗户。

10月16日下午,高一(6)班和(8)班学法语的学生在外教和两位法语老师的带领下,共赴这一年一度的法兰西风情之约。对于刚刚学了一个月法语的高一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接触法国文化的机会。

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发展良好的对外国际教育与交流关系,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课程和营造一种表现国际文化的校园文化和活动。本文通过对国际交流处/港台事务办公室国际交流简讯网页近五年(2003年——2007年)来关于广外大国际交流活动记录的回顾,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分类,从高校国际人员流动(学生与教师的流动)、课程国际化、科研合作与合作办学几方面,描述出近五年来广外大国际化教育交流策略的概况。

关键字: 国际化 教育交流近五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与国际化的策略。

顾明远主编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种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注意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l)加强外语教学,大量增设有关国际问题的课程、专业和系科,注意培养从事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研究的专门人才。(2)进行广泛的人员国际交流。如本国教师和学生出国留学、进修、讲学、研究或接受、邀请外国教师、学生从事类似的学术活动。(3)进行教育和学术跨国合作。如实行联合培养、合作研究,互相提供资料、信息、设备条件等。

威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模式中,把定为国际化关键因素的许多不同的活动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别即项目策略(计划策略)和组织策略。项目策略(计划策略)指那些把国际维度整合到其主要功能中的高等教育组织的学术活动与服务。组织策略包括那些通过发展恰当的政策和管理的体制,从而有助于确保一种国际维度或者说是己经论及的活动被组织化的创建活动。

本文在综合威特的分类基础上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手段)归纳为以下几类:人员流动(学生与教师的流动)、课程国际化、科研合作、跨国教育(合作办学)等。

2.近五年广外大人员的国际交流情况。

人员的交流包括学生、教师、学者的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高与低不仅体现在其教育输出的强势上,同时也体现在学生、学者的国际范围上的发展上。因此高校除了采取措施吸引国际教育人员的来访,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教师出国学习交流,以进一步增加对世界各地的人民、民族风情、文化、政治的了解与认识。2.1.学生的国际交流情况。

广外大国际交流简讯近五年来有记录的学生对外交流的活动为30多次,学生交流并不算很频繁。主要的形式是外国高校的友好参观访问,而我校学生走出校门到国外高校交流的次数并不多;其次的形式还有跟外国合作相互派遣学生体验外国生活,例如2004年9月7日,以谷祝子女士为团长的日本兵库县洋上大学137名师生来我校访问。这是洋上大学第11次访问我校。代表团参观了我校,并与我校学生进行了友好交流。随后19名日本学生分别入住我校学生家庭,进行为期1天的广州生活体验,并由我校学生陪同参观广州市区。学生对外交流的高校所属的国家主要是日本、美国和韩国,也有少数西欧的国家,如英国和德国。2.2.教师与访问学者的国际交流情况。

聘请世界著名学者任教或讲学已成为重点涉外型大学创新型发展的模式。许多世界著名高校之所以拥有一批世界公认的各种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许多尖端科技之所以在著名高校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高校的国际人才引进措施有关。如二战初期欧洲大批科学家逃亡到美国,他们大多在美国高校任教或从事科研,从而大大加强了美国高校教科研的力量,这些人中最著名的包括科学家爱因斯坦。

相比起学生的国际交流,近五年广外大与外国高校教师学者的交流比较频繁,共有120多次的相互交流,每年就有20多次。主要以教师学者来访为主,且大部分都来自西方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交流的主要的形式是开设讲座和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来访的教师学者开设的讲座的类型以语言类、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科技类为主,尤其以语言和经济类的讲座为主;而由我校教师学者走出去讲学比较少,而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为主,例如2007年8月1日至2日,徐真华出席了由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台湾龄东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三方论坛。本次论坛由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主办,主题是“国际合作与发展:构建远东与拉美文化、经济与技术交流的桥梁”。徐真华以“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了主题演讲,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可以看出,我校教师学者对外相互交流的形式比较单一,应该注重交流多样化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国际教育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培养创新研发教育模式。教师与学者的国际交流也会促进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研究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有利于扩展高校的相关课程的国际因素。

3.近五年广外大课程国际化、国际培训情况。

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策略因素,也是当前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不断做出调整,在设计、改造过程中不断增加国际性的科目,并不断拓展课程的国际内容。

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为美国、及世界各国所认可之国际名校,其商学院在全美排在前八十名,MBA全美排名二十五并获得全美,2003年在北京、美国德州同时开课,在台湾地区则开设EMBA课程。

广外大在过去五年里国际化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4年我校与兰开夏大学国际班结业;05年我校英文学院与英国利兹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班毕业;06年,我校与英国兰开夏大学国际班结业、第五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硕士班开学;07年,欧盟财税法律和政策培训班开班、我校与兰开夏大学国际班结业;我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高级翻译文凭班开学。国际化课程在我校的开始,不断开拓了我校国际性学科广度、提高了我校的国际知名度的同时也为本校学生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4.近五年广外大对外国际科研合作情况。

著名涉外型高校高校大都推崇与国外学术组织、科研机构以及国际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究与开发,既可以增加高校研究人员的国际经验,又可使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提高大学的知名度。

广外大过去五年里对外的科研合作项目主要有我校欧洲研究中心的项目,07年9月10日,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评估组成员莅临我校,对我校欧洲研究中心执行欧洲研究中心项目进行评估。而还有其它的合作项目尚处于商谈之中,包括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佛莱士诺分校助理副校长托玛斯.麦克那汉博士希望在ACT等项目上与我校合作。

科研是广外大的薄弱环节,在对外国际科研合作中,广外大也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对外科研项目少、对外科研成果不多等等都制约着广外大向研究型大学发展。5.近五年广外大国际办学情况。

国际化办学有几种情况,如建立直接建立海外分校,招收海外学生,但这样的费用较大;第二种是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一方出师资和课程,一方出场地与教学设施;第三种是两所学校互相提供课程与师资,共同培养双方的学生,并提供两所学校的学位。一般第二、第三种合作方式较多。(图1)

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王伟鸣同志作重要讲话,他对“黄浦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并强调了:我们是教育的实践者,因此要去实践,才能达到目标;要看到“快乐、幸福”对学生成长的价值,看到“快乐、幸福”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黄浦教育办好学生喜欢的学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从内容、形式、方式上作一点改变,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一件一件加以落实,共同推进黄浦精品教育。

1.调研结论

学生层面:目前我院学生虽然具有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观念和意识,但由于经济承受能力、外语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大多不能拥有足够的主动参与到实际出国出境学习活动中的能力。

学校层面:如需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学院需要结合重庆地区以及本校国际化现状和程度,制定学院国际化战略规划和组织落实实施,加大政策及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在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外语培训、外国专家聘请、宣传推广等综合方面下大功夫。

2.主要应对措施

第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模式,针对我院学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能力层次现状,对症下药,分别寻找英语水平适中、学习费用较为低廉同时又能有效促进学生毕业后获得理想经济回报的合作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第二,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宣传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跳出基于特定经济社会条件、思想开放程度不够而形成的较为保守、狭隘学习成长模式,通过积极组织宣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夏令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开拓视野,逐渐融入到实际的国际化浪潮中来并积极寻求自己的发展定位。

第三,加大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学生参与力度,结合学院外籍专家聘请、外国专家讲座、外国专家来访等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外事干事来开展学生工作的组织与宣传,加强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学生典型的介绍和宣传,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善于交流和沟通,更有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内容的宣传、组织和推广。

第四,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和强化外语培训,组织成立学院英语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学院硬件设施和英语教师资源,主要针对在校生开展英语四级、出国雅思培训,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英语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来。

第五,创新工作思路,构建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宣传组织体系,形成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为龙头、以学生组织自我宣传为主体、以各二级院系和辅导员为依托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参与推广体系。

2002年,我校被评为第一批北京市级示范高中校,这在我校的发展中是个大事。而如何利用这一契机,使我校进一步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知名教育品牌,是需要全方位筹划设计的。加强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为师生创造开拓眼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条件,应成为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校开展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我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我校开展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主要有如下一些:

每年聘请一至两位英语国家的外教,这使文化教育的交流深入到课堂中去。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真真切切地感受英语文化,接受纯正的英语知识,这种方式的熏陶也能有助于学生消除一些与外国人交往的隔阂; 每年暑期举办“中华营”活动,学生在全封闭的英语环境中生活、学习、活动,全方位地掌握英语,使用英语,与外国人全面交流。尽管每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学生的收获是高效的,对学生的后期影响是长效的;

每年举办短期汉语及中国文化学习班,为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中小学生培训,同时安排他们与中国学生开展多种交流活动。特别是安排他们周末住家,做到了“互惠互利”,中外学生都有极大的收获;

每年派出英语教师到英语国家学习交流一年。教师学成归来后,他(她)的收获就不仅仅对个人有利,他(她)的学生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每年派出学生赴欧美国家学习一年。学生回来后,他们的生活学习的体验与感受在学生中有很大的辐射作用,为周围的同学打开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 从2002年开始,我校还开始了一个接待住家的项目。外国学生在中国学生的家里居住一年,并进入到正常的班中和中国学生一样地学习。中外学生从最初的新奇,到最后的习以为常,并很自然地进行交流的变化,说明了交流的成功; 另外,我校还经常接待来访的各国师生,他们来自泰国、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国,交流是短暂的,但对于中国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

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学生的作用

学校中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对于年轻学生是有巨大作用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对于新型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种新型国际型人才不仅是有出色的外语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与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理解能力,合作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要有适当的环境。我校频繁的对外交流活动,正是为学生们创造了这一环境。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可塑性、接纳性是很强的,这种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此,我校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实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双赢效果

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结果也是双赢的。由于我校频繁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使得我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引起了国外不少教育机构的注意,他们纷纷向我校表示合作交流的意向。这就为我校将来把教育作为产业发展,把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与国外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展现了广阔前景。更好的资源整合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而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到一流大学深造,会成为我国各方面发展所需的人才,同时也会扩大我校的知名度,会吸引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也有助于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的形式 在今后的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中,我校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形式。除前面涉及到的几种形式外,我们还可以:

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文化小组活动,聘请中外有关人士为学生们传播不同的文化,为他们播下多文化沟通、理解的种子,为他们培养高境界的人文品位、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打下基础;

增加师生的出访,扩大他们的视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我校更多的是请进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资源、途径,为师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走出去,让他们去亲身感受各种文化,并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 对师生的英语语言培训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提高他们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有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有交流的基础。对教师而言,国际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外语教师的事情,而目前,国际文化交流更多地局限在外语教师这个范围内,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来说,英语不只是学习的科目,而也应该是真正进行多文化交流、沟通的工具;

鼓励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对中外文化比较方面有所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方面,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多文化融通的宽阔思维。这样的素质对个人、对社会都大有裨益;

开展非英语学科教师的外语培训,创造条件进行双语教学。由于我校要培养的是能进入高水平大学的学生,目前,这些大学很多科目都使用英语教学,因此,如果我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这方面尽早适应,会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另外,我校可以聘请英语国家的非英语学科教师,直接用英语教授某些学科,同时也可以增加中外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互通有无,拓展视野。

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在对外交流方面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在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中还需要注意的以下一些问题:

鼓励交流,但需要有原则。特别对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心理特点,他们有时会对其它国家的文化盲目崇拜,并妄自菲薄。要让学生首先对中国的文化深入了解和理解,然后才有对外国文化的理智比较,真正做到不卑不亢。

礼仪在国际交流中的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交流中要以尊重对方为原则,不能一味地强求对方入乡随俗。只有做到这一点,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有基础。处理好交流中的矛盾冲突。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信息渠道的不同,交流中会产生一些尴尬的局面。比如,对中国的国情方面、对国际事务的看法等,中外常有较大的差异。我们要实事求是,不回避这种矛盾,可以求同存异,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清楚。交流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理解。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造成交流中的障碍。交流前要多了解对方的各方面情况,小到饮食服饰习惯,大到民族传统,有了解,才能有理解,才会真正做到尊重。只有这样,交流才能真正进行下去。

我校作为示范高中,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有效手段;加强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也是大势所趋,会有助于我校的持续发展。

国际部2008年

第五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1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袁名松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贵州在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保护生态环境行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为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下,推动贵州的投资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服务业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贵州应当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顺应人民群众对实现贵州经济后发赶超的期朌下,走有贵州特色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深刻认识。赵克志在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1] 现在就近几年贵州在项目投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建好生态文明,认真抓好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谈谈些许看法。

一、贵州经济发展的现状

贵州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空气怡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彩贵州”形象已深入人心, 但贵州经济欠发展,2012年贵州GDP达6802.2亿,人均GDP19608.53元,位列全国后面。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使得近年来贵州经济逐见端倪。

1、经济高速发展

贵州在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6802亿元,增长13.6%;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1644.48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分别增长14.7%和13.4%。贵州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排位分别由去年的第29位、第2位均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第5位上升到第3位。

2、项目投资大幅增加

在2012年完成的项目投资额,工业是3126.2亿元、城建是1000亿元、房地产是1467.6亿元、公路是762.28亿元、铁路是264.44亿元、水利是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5.9%、68%、37.1%、56.6%和13.3%。省委、省政府加快地完成270个重点项目投资649.5亿元。大幅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资金324.4亿元,其中发行企业债券259亿元,超过历史总资金的3倍。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农业经济发展较好。2012年贵州粮食产量1079.5万吨,增长8.5%;油菜籽产量78.2万吨,创历史新纪录;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产超过20%,这些都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工业经济稳中求进。一是奋力发展能源工业,2012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为4010万KW,新增274万KW;发电量1572亿KW时,增长20.5%。二是努力打造特色食品、茶、民族

医药、烟、酒的五大产品形象,茅台酒生产达到3.26万吨,比上年增加2600吨,努力发展煤电铝、煤电磷、煤电化、煤电钢“四个一体化”。三是加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115亿元高技术产业,增长20%以上。

(3)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快发展风景区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8%、30%。公路旅客周转量增长24%,货物周转量增长33.5%。另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会展、商贸等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增长12.1%。

(4)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启动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增加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新建2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新增生产力促进中心39个,实施了46个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科技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2.2%。

二、生态文明与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是在党十八大召开后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习贯彻好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好生态文明,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改善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对党领导贵州人们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新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中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胡锦涛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如果要使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那就要搞好生态可持续发展,即自觉地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和改善自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近年来,贵州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完成植树造林1800多万亩,治理石漠化48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2.5%。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与生态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促

[3]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经济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石”。因而,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贵州要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突出山地农业特色,推广种植大棚蔬菜、烤烟、油菜、茶叶、核桃、精品果业、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必将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生态工业方面,贵州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无公害马铃薯、核桃、肉类等绿色食品,生产新能源电动车、汽车,发展煤基新材料、硅系列、高端化学品等原材料生态化工厂,大力发展以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等现有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入推进工厂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来来,贵州省优化生态工业结构,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规模以上生态工业增加值增长25%。加大生产白酒技改和资产整合力度,组建“大茅台集团”,加快把茅台集团公司打造成千亿元级生态企业。

最后,在生态服务业方面,以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积极发展大自然、休闲度假村等旅游,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力度。例如,贵州发展了神秘梦幻色彩的梵净山、水势浩大的黄果树大瀑布、有着“大自然的大奇迹”的龙宫等知名风景旅游,还展开了“遵义会址”的生态红色旅游,等等。

3、生态文明对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集中精力搞好贵州经济是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建设好生态文明是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用生态文明铸就贵州的健康体魄。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协调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这样“多彩贵州”才既拥有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又拥有繁荣富强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其次,以生态文明创造贵州的秀丽形象。即使人们拥有豪华的别墅,坐着奔驰的宝马,但吸收污染的空气、喝着浑浊的污水,也不能说我们搞好了贵州经济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过上环境优雅,健康幸福的生活。再次,以生态文明制度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建设好生态文明制度,以制度维护绿色环境,那就使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得到彼此协调发展,从而促进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以规范贵州公民的文明行为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开展生态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教育,让每个公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积极推动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建设好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1、绿色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公众逐渐意识到,美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更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的首要条件。“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多方面的范畴。实现贵州经济绿色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发展需要测量水耗、能耗和节能减排,以及污水、生活垃圾的污染物治理,从而提高农产品、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通过环境评估的标准来降低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率,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经济效益提高。

最后,绿色经济发展要通过强制性的和市场化的措施进行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让贵州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2、低碳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它的提出是为了控制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4] 贵州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作为一个正在跨跃发展中的多彩贵州必须承担国家责任,从而低碳发展是实现贵州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对于解决和摆脱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生态和能源危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有效的低碳发展方式:其一,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强化对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二,大力发展绿色农、林、牧、副、渔业,提高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其三,关停那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部门,提高对能源、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其四,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大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查处力度和惩罚力度,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和谐发展。

3、循环发展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

循环发展是将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现在的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贵州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组织开发有毒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等技术;三是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四是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合作,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语

总之,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是实现好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需要一个攻坚克难的长期过程。如果我们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付出艰辛的汗水,那一定会促进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克志.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加快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N].贵州日报,2012-05-30 [2]胡锦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03-11(1).[3]李永诚.试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0(3).[4]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作者简介:

袁名松(1977-),男,湖南人,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下载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好秸秆,经济生态双丰收(国际视野)(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安全宣传的国际视野

    网络安全宣传的国际视野 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维护网络安全,同步推进安全和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各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出台新的网络安全战略。截至2......

    国际视野下的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改革较多是在教学层面进行的,比如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作文指导的方法,作文的批改与评讲,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技能等等,而我认为我国作文教学有教学层面......

    《教育的国际视野》读后感

    《教育的国际视野》读后感 《教育的国际视野》通过对早期教育中外差异、学校教育中外差异、学生素质中外差异、中国教育现实问题四个方面的阐述,使我们开阔了教育视野,帮助我......

    粮食安全生态经济

    粮食安全之我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耕地相对较少的大国, 粮食问题历来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粮食一直被视做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从理论上说, 粮食安全是个大系统。从......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湖南农业大学选修课论文课程名称生态信息学论文题目如何发展生态经济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指导老师2011年5月9日如何发展生态经济 ————公益创业 生态经济是指在......

    用好公益诉讼 建设生态文明

    用好公益诉讼建设生态文明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检察院崔海波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很荣幸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在一起学习、研究、交流关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方式方法。我今天汇......

    密云县农村实用人才成果推介会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搭建平台 扩大影响 密云县农村实用人才成果推介会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密云县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县战略任务,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激发了......

    跨文化视野中的生态批评

    跨文化视野中的生态批评 大会议程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5月8日下午 大会开幕式 时间:14:00-14:30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