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0:1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省纪委信访室课题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今年3月在南京召开的信访举报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信访维稳工作,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顺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省纪委信访室于2012年4至5月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了“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调研工作。省纪委常委张依涛带领信访室同志分赴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等地,围绕“如何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调研。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围绕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积案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当前我省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2011年我省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总量呈大幅跃升态势。其中,到中央纪委监察部越级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0.68%、74.89%,到省纪委监察厅越级上访同比分别增长46.43%和46.92%。总体来看,我省群众赴省进京上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倒金字塔型特征明显。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省群众进京上访批次约是赴省上访批次的4倍,人次约是2倍,呈倒金字塔型结构。有的群众进京反映的问题甚至一次都没有向省、市等相关部门反映过。

2.业务范围外比重较大。去年我省群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越级上访中,业务外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占总量的91.09%和84.2%。其中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和劳动人事三类问题共占到上访总量的49.6%。

3.利益诉求占主导地位。群众赴省进京上访反映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同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存在有的上访人歪曲事实,隐瞒真相,有的以个人目的是否达到为息访标准,有的将上访作为谋利手段等现象。

4.缠访多头访现象突出。2011年我省群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越级上访中,重复访批次和人次分别占进京上访总量的53.6%和56.6%。有的上访人将相同问题和诉求同时向多个部门反映,有的为了让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捏造干部的违纪问题。同时,中央纪委群众来访接待处新址与全国人大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和国家信访局接访司毗邻,也成为多头访的重要因素。

5.组织串联性不断增强。2011年我省进京集体访同比分别增长52.38%和28.36%,赴省集体访同比分别增长22.22%和49.28%。一些上访群众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共商对策。有的上访人采取虚报人数、花钱雇人等方式制造集体访假象。

二、产生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的原因分析

1.发展方式不科学和深化改革带来的震荡。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迅速拉大造成部分群众仇富乃至仇官心理。有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民生改善,一些政策的制定和项目的推进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心里不平衡,有怨气。一些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形成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

2.困难群体利益受损和问题解决不及时。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人员构成绝大部分是农民、工人等基层群众,他们大多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权益保障不够,极易成为权力滥用的受害者。与此同时,当他们利益受到侵害,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后往往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和解决,致使上访人状越告越高,化解难度越来越大。

3.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和能力素质不高。一些地方群众上访多的深层次原因是对干部的作风不满。此外,一些干部处理复杂信访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有的遇事盲目指挥,没有按照组织原则和法律程序处理问题;有的相互推诿,害怕因为处置不当而引火烧身,优柔寡断,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有的滥用警力,以压制的心态处理问题,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4.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维权方式不当。当前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要求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甚至决策权,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揭发违纪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利益,“民告官、贫告富”等现象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一些群众在维权方式上却不愿意走正常途径,认为“找的领导越大越受重视,事情闹得越大越好解决”,故意通过越级访、集体访、非正常访等方式来扩大影响,施加压力。

5.信访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和应对能力不足。一是资源整合不够。各部门信息互通不够,有的问题在某部门信访终结,但其他部门还在重复交办督办,或者同一问题各部门答复口径不一致,都导致上访人缠访闹访。二是终结机制缺位。纪检监察机关目前还没有法定的信访问题终结机制。三是处置手段有限。对部分无理上访、造成恶劣影响但又够不上法定强制措施的行为,还没有合适的制度和手段。

三、我省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的主要做法

针对严峻的信访形势,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尝试化解矛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越级上访问题。

1.强化督办协调,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将减少和化解赴省进京越级上访问题作为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重要信访件、群众赴省进京上访问题办理进度表等台账,实行逐案化解销号。利用《鄂纪办通报》、《信访专报》等及时通报信访形势、工作进展和突出问题,引进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实行由省纪委直接约谈县(市、区)纪委书记制度,今年3月共约谈矛盾较为集中和突出的13个市(州)的27个县(市、区)纪委书记,重点督办了45件赴省进京上访突出个案,目前已化解息访过半。对引发赴省进京上访的腐败问题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问题,坚持直接查办和发函交办,绝不姑息。坚持对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梳理,实行包案督办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制度,坚持明确责任主体、承办人员、化解措施、办结时限、因案施策、逐案化解。2011年省纪委信访室接访人员直接负责督办协调解决信访问题近百件。

2.注重源头治理,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加强基层信访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并通过网上信访、电子信箱、民情热线、“绿色通道”等形式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使大部分信访问题能够“一站式”办结,在首办环节解决,在基层和当地解决。坚持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省纪委将领导干部坚持上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积极深化“四访促和谐”活动,深入群众解决问题。针对基层强农惠农资金被截留、挪用等突出问题,委厅领导带队组织14个工作小组先后两次对全省进行了暗访,现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从源头上预防上访事件的发生。从2011年开始,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轮流到省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参与接访。全省三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共接访4846次,领导包案1119件,带案下访1653次,化解信访积案351件。

3.完善工作机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省、市(州)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健全信访处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各级党政班子成员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班子成员全员包案责任体系,强化对工作的领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进京非正常访处置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进京非正常上访现场处置、劝返接回、地方处理“三线联动机制”。省纪委信访室与中央纪委信访室来访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处置进京上访问题;定期到省直有关部门收集掌握有关信访事项的办理信息,把握接访处访调访的主动权。依法处置无理缠访缠诉,或者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四、关于预防和解决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成果共享减少越级上访问题。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相统一,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相同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统筹协调各方利益,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心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决策要进行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尊重和考虑群众的意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隐患。

2.强化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以和谐的干群关系减少越级上访问题。增强群众观念,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端正政绩观念,强化科学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干部与民争利问题,让群众感受到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处置突发性紧急事件的能力,积极应对改革发展带来的震荡。

3.加大纠风治乱力度,以健全的利益保障减少越级上访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是许多赴省进京上访问题产生的源头。要着力查处征地拆迁、学校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十个方面的腐败问题,将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案件作为工作重点,集中查处一批典型腐败案件,严厉惩处一批腐败分子,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4.完善信访处置法律法规,以科学的制度减少越级上访问题。树立正确维稳理念。严格依法依政策处理信访问题,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拿原则底线做交易。对于主管部门明确、政策法律规定清楚的问题,应该引导上访人通过仲裁、诉讼、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法定方式解决。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尽快制定出台信访终结、缠访闹访应对处置等制度规范。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将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引导各级信访举报部门将工作重心下移。

5.健全工作机制,以科学高效的工作减少越级上访问题。一是完善信访工作考核机制。不宜简单地以上访人次、批次来衡量工作好坏,要区分具体案例、具体情况,以是否已经依法依纪办理信访问题为主要考核标准。二是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健全各部门重要情况随时通报、复杂问题及时协调、倾向问题定期研究、紧急事件配合处置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整体合力。三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因信访事项受理不及时、办理不认真、处理不合规、答复回告不到位而造成重复访、集体访或激化矛盾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肃信访工作纪律。

第二篇:可能赴省进京上访人群分析报告

(居)综治维稳

可能赴省进京上访人群分析报告

为认真做好我村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维稳工作精神,保证我村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处置信访维稳事件,提高信访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妥善处理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维护我村稳定大局,根据上级要求,按照党委提出的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辖区工作实际,特将村有可能赴省进京上访的可能性作以下分析:

一、村有可能赴省进京上访人群分类

1、集体纠纷群体上访: 原因: 现村民要求: 措施:

2、非法组织:

原因和情况:分别与 人谈话交流,经劝导 人均表示不会参与上访、闹访、滋事,但恐经他人教唆后改变想法,为了安全起见,我村已与其家人多次交流劝导并已安排二人周边的群众帮助观察随时关注。

3、个人上访对象:

村有 户因 上访对象,为首的分别是、、,该 人有多次上访经历,今年我村与上述几人多次沟通交流,经劝导后暂时没有明显的赴省进京上访迹象,但为了安全起见,每到特殊敏感期间都安排的人员一对一专职看守并保持与其沟通交流常态。

二、具体措施

1、因案施策,对症化解。逐案研究细化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教育稳控、依法处置等各项工作措施,因地、因人、因案施策,在有效解决上访人合理诉求的同时,依法处置有违法行为的上访人员,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2、包案制度、明确责任。充分利用村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的有利时机,主动约谈上访人员,落实化解责任和化解时限,真正做到亲自包案、亲自接谈、亲自协调、亲自处理。

3、村支两委负责人督查,跟踪落实。结合信访积案化解和村干部入户下访活动的开展,深入了解上访事件,极力解决信访积案,切实推进解决实际问题。

4、源头预防,超前化解。把专项治理行动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机结合,关口前移,超前化解,严格实行首办责任制,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防止因办理接洽不及时、不到位导致赴省进京上访问题发生。

村委会

2017年8月24日

第三篇:中央印发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二十条意见不支持不受理群众越级上访

中央印发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二十条意见 不支持不受

理群众越级上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提出二十条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称,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引发了大量信访问题。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

省市领导不接越级上访

意见提出,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关于“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健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中央和国家机关来访接待部门对应到而未到省级职能部门反映诉求的,或者省级职能部门正在处理且未超出法定处理期限的,或者信访事项已经依法终结的,不予受理。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突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重点。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制度,与下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联系点、扶贫帮困等结合起来,提高工作实效性。省级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厅级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1天、县(市、区、旗)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周至少1天到信访接待场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接待群众来访,省、市及其工作部门领导干部一般不接待越级上访。

中央印发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二十条意见 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制度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献计献策。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在评估中要充分听取信访、维稳、综治等部门的意见。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防止以闹求解决、以访谋私利、无理缠访闹访等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冤假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严肃查处刑讯逼供、暴力取证、隐匿伪造证据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网下办理、网上流转

意见提出,完善民生热线、视频接访、绿色邮政、信访代理等做法,更加重视群众来信尤其是初次来信办理,引导群众更多以书信、电话、传真、视频、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诉求,树立通过上述形式也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导向。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实现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推行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把办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提高信访公信力。

完善联合接访运行方式。按照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要求,在市、县两级全部实行联合接访,减少群众信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组织老干部等参与化解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法定诉求表达渠道作用。按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各级政府信访部门对涉法涉诉事项不予受理,引导信访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政法机关提出,或者及时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办理。

建立信访听证制度,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进行公开听证,促进息诉息访;规范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对已审核认定办结的信访事项不再受理。

意见提出,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等参与解决和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相关工作。制定扶持引导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办公场所等形式,发挥好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把群众工作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引导村(社区)制定符合国家法律的村规民约,运用道德、习俗、伦理的力量调节关系、化解纠纷。合理设置考核项目指标 意见提出,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地域特点、信访总量、诉求构成、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等因素,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不简单以信访数量多少为标准进行考评,推动各地区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和解决问题上。坚持量化考核和综合评议、上级评议和群众评议、平时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度。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建立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方式,搭建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回应民意的新平台,提高互联网时代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延伸阅读:

近几年,在信访部门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越来越多的基层老百姓会选择直接到省会城市,甚至是到北京上访,反映他们的问题。为什么问题出在基层,他们却不在当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呢?

河南省信访局副局长王宏表示:“由于在基层干部中确实存在工作不到位、推诿扯皮、该办不办,该解决不解决的问题,导致群众往上跑。”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李皋表示,越级上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不够所产生的,所以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李皋认为,解决越级上访问题关键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重视群众第一次来访和第一次来信的处理,尽可能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第一时间。

2、市、县两级要普遍建立责任部门联合接待群众的方式,减少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来回奔波。一个部门的事情一个部门解决,两个部门的问题协商解决,多个部门的问题协调解决。

3、抓好以市、县为重点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存在的信访突出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从源头上减少问题的发生。

4、加强督促检查。要分析评估各地维护群众权益的实际成效,推动责任落实,促进问题解决。

第四篇:关于农民上访行为不规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群众上访行为不规范,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信访工作秩序,影响各级党政机关正常的办公环境,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近几年,各级各部门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规定》等信访法规,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从我们近期调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看,农民上访行为不规范问题远远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调查分析,探索一些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一、农民上访行为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及成因

国务院《信访条例》、《山东省信访规定》对“多人反映共同意见”或“表达群体意愿的走访”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应当选派代表提出”或“反映”,最多“不得超过5人”。但有些农民偏不这么做,动辄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集体上访,或越过有管辖权和处理权的乡镇,来县、到市乃至更高层次上访。有的违反规定驾驶农用车辆载人结队上访;有的聚众冲击党政机关、拦截领导车辆、堵塞交通;有的在机关门前静坐、示牌、打横幅;有的不听疏导劝返,甚至辱骂、殴打接待人员,等等,均属于上访行为不规范之举。其主要成因有:

(一)农村干部“执政”行为不规范所至

1、村干部决策不民主,村务、财务不公开,或民主程度不到位,公开不彻底,“犹抱琵琶半遮面”。农民反映说,“经常见俺村的干部小脸喝得透红,‘公开栏’始终看不到花钱具体内容”。由于群众心里有疑虑,认为村干部在“捣鬼”,从而聚众上访讨个明白。

2、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上级政策、决定,或办理需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才能“拍板定案”的事情时,怕吃苦、怕麻烦,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以“长官”意志代替“百姓”意愿,结果多数群众不同意,要求更改,但更改又有一定难度,导致越级集体上访。

3、村干部个人或小团体主义思想严重,说话办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或周围少数人的利益,不考虑其他众多人的利益,从而引起干群之间矛盾尖锐对立,导致联合上访要求罢免不称职干部。

4、少数村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认为当干部就是“捞钱”的,甚至认为“不捞白不捞”。因此,上台之后便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变着法子抓钱。如擅自调整土地、私自拍卖宅基地、随便提高价格更改集体各种经济项目承包合同等。钱“捞”到手之后,有的收入不记账,任意挥霍浪费,大吃二喝;有的贪占挪用,甚至与城里人比阔气、讲排场,手机腰际挂,出入动辄租用小汽车,正经事没办多少,不仅把钱花光了,还为集体欠下了“一屁股”债。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怎么能够不上访?!

(二)乡镇干部信访工作不规范所至

1、一些乡镇干部在受理农民来信、接待农民来访过程中,缺乏解决问题的真挚感情,对上访人心平气和不足,批评训斥有余,有的常用哄骗拖延的办法应付,缺乏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从而失去农民信任,越级上访成为唯一选择。

2、部分乡镇干部经常到村里吃拿索要,本身就存在违纪问题。因此,接案后不敢放开手脚查处村干部的违纪问题,导致初信初访结服率不高,农民越级上访势必成然。

3、有些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能善待村干部的功过是非,特别是对一些“趟子”村、“先进”村的干部,往往看优点多,看不到缺点;干群发生矛盾后指责群众多,批评干部少;在信访案件查处过程中避重就轻,将保护变成了庇护,导致农民越级上访。

4、部分乡镇信访工作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管人的不管信访,管信访的管不了人”,导致一些农民反映的信访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使上访人认为乡镇干部不可靠。此外,对一些非正常因素引发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如对以上访为名,聚众闹事、煽动、策划、组织无理上访的为首人员打击不力等,也是引发农民上访行为不规范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农民上访行为不规范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继续坚持和突出抓好以“五个好”(好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好体制、好路子)为主要标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促进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大力推进农村工作规范化建设。按照“四化”,即:工作程序化、程序民主化、民主规范化、决策科学化的标准开展具体工作。一是要求农村干部开展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二是制定决策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三是民主酝酿讨论和进行公决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四是所有决策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达到科学、合理、合法。

3、强化对农村重大村务活动,特别是土地调整、宅基地划分、人口计划安排、集体经济项目承发包、财务收支情况等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努力减少信访源。

4、切实把信访工作“两个下移”(重心下移、责任下移)落实到乡镇和村街,建立健全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主动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主管部门具体抓等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失职、渎职造成农民信访行为不规范或不良影响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5、进一步加强信访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信访调研、督查、回访三项制度贯彻落实力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信访信息和不安定因素排查、上报和化解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基层信访工作规范,确保农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发阶段和萌芽状态。同时,对无理缠访、蓄意破坏信访秩序的为首人员要加大依法打击力度,触犯刑律的将绳之以法,决不姑息,从而有效促进农民上访行为的规范。

第五篇:上访群众的思想特点问题和思考

※上报材料

调研报告

上访群众的思想特点问题和思考

蔡公庄镇党委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涉及农村换届选举、土地纠纷和分钱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简单说来就是“土、钱、换届”三个敏感的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最容易发生上访事件的问题。从这三个问题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增多,比如,“土”涉及到征地、卖土、宅基地等;“钱”涉及到因征地分钱、惠农补贴、计生罚款等;“换届”涉及到的问题就一个——农村基层换届。若不注意这些问题,上访事件会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干扰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不仅增加了上访群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而且给各级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一、农村群众上访的种类

当前,农村群众上访基本上分为集体访和个体访两种类型,集体访主要涉及到在村两委班子选举、征地、拆迁、分钱补偿、集体资金等问题上;个体访集中在拆迁、宅基地、土地承包、户口回迁和农民单户利益等方面。

二、农村群众上访的共性分析

一般来说,农村群众上访主要表现为不满基层组织的行政行为给他们造成的利益侵害,希望上级政府部门主持公道,维护他们的利益。这种冲突激化源于市场化改革所导致的乡村利益格局的变迁,而经济改革加速村民利益主体分殊化,但却没有给利益意识已经显著增强的村民提供足够有效的制度化利益表达空间。通常农村群众最容易上访的村主要是:

一是两委班子比较薄弱的村。当面对上访群众时,这些村两委班子的主要负责人的态度或强横、或怂恿、或暧昧、或说大话等矛盾上交,应该说某些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都与村两委班子有直接关系。班子分析处理问题的危机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作祟。

二是村两委脱离村民代表会独自决策事务比较多的村。一般来讲,每一任村委会都想在自己的三年任期内多做一些事,通常发生上访事件较少或者没有的村,村委会一般决策事务较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越少犯事机会越少是一些村干部的想法。恰恰是决策事务比较多的村,村委会要么撇开村民代表会做决策,要么偏离村民代表会的议定内容做决策,往往容易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三、农村群众上访的思想特点

通常,农村群众集体上访集中在自己的主体利益遭到损害或者自己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表达时容易爆发群众上访问题。而群众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上访面越大、上访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越好,越能得到领导重视。

二是群众上访出现的三多现象,越级上访、缠访、老弱病残多,认为人越多越能对政府形成压力,老弱病残越多民愤越大,越能引起领导重视。

三是语言越重越能引起重视,基层解决不了问题,部门越高,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

四是闹得越厉害、社会知晓面越广越能达到目的,越能给政府施加压力。

四、农村群众上访问题的特点

(一)一时得不到解决,群情激愤,对抗情绪很大。不相信基层组织,甚至认为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官官相卫”。

(二)既反映经济问题,又反映违纪和不正之风问题。上访者往往抱着把事情闹大的心理,在具体反映一个问题时会不断抛出更多的问题,甚至“翻旧账”找问题,既反映经济问题,又反映违纪问题。

(三)上访群体有组织,分工明确、目的性强。一般来说,现在群众上访目的性很强,比如要见某一位领导、要立即罢免某一位村干部等等,而且分工明确,有人接,有人送,有人管饭。

(四)上访时间多集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有重大事项或者上级领导来检查期间。

五、群众上访的一些思考

一是要注意发挥信访,上访信息传递工作的作用。将群众上访的情况和上访中反映的农村干部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以及农民的意见和要求,随时向基层党委汇报,为党委指导工作,解决农村的问题提供资料和依据。

二是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和社区班子建设,其中要特别注意通过选举工作选准主要负责人。

三是在成立以综治办牵头,信访、派出所、司法、土地部门等部门人员参加的矛盾调处中心;加强基层人员的业务知识特别是法律、土地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是引导上访群众学会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不要一有问题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依法、有据、有理的向上边反映问题。

下载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预防和解决群众越级赴省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解决重信重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解决重信重访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张长洪近年来,随着地方人大工作的全面加强,人大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在群众信访中,经笔者粗略统计,重复来信来访约占信访总量的25%左右。......

    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是近来活跃于网络、报刊和各种会议的热词,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党的惠民政策最终落实的艰难以及人民群众可......

    关于群体性上访形成原因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群体性上访形成原因的调查与思考 周建平陈海龙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加剧,特别是新旧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引起的矛盾错综复杂,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

    对山区乡镇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群众问题的调查

    对山区乡镇如何化解矛盾解决群众问题的调查 吴才 近年来,随着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河道采沙、矿山开采、林权归属等等......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是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探索,对于如何改进土地流转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农村 土地 流转 当今中国以政治经济军事为......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第5期 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 中共丽水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4年9月13日 [领导干部重点调研课题]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 张成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

    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活动的要求,4月1日至4月7日,我先后到崇头镇栗溪、梅竹等村庄和县财政局等单位,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

    法院:行政案件协调解决的调查与思考

    尽管《行政诉讼法》没有把“调解”作为一种基本结案方式,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一直把协调当作妥善处理行政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经法院协调做工作后被告改变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