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

时间:2019-05-14 00:0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

第一篇: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

郭德林 陈晖

白河地处安康东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素有“秦头楚尾”之称。全县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27个村(社区),总人口20.89万,有育龄妇女4.0万,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1万。近年来,该县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深层次挖掘、剖析当前制约人口计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重大问题,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体制机制,消除障碍,大胆革新,相继获得了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信息化项目县等荣誉称号。“十一五”期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稳定在8‰、1‰以内,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顺利实现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并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考核中位列前10名,持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综合治理 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综合决策、统筹安排。更名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增强党政主要领导统筹协调力度,调整充实成员单位,明确细化工作职责。实行人口计生专题会议、制度。开展经常性“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发现苗头及时处理。落实定点分娩、定点终止妊娠及出生实名制,努力把新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四是大力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修订和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章程》,进一步落实“三查”约束措施和政策外怀孕举报制度,强化村(居)“两委”成员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积极探索政策内生育落实节育手术联保制度,由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干部担保及签订协议书。以村为单位全面落实流动人口“1245”服务管理模式,着力推行挂牌式管理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双向交流服务。

以人为本 建立和完善优质服务机制

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计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安全、优质的服务。一是改革基层服务体系。新组建茅坪、仓上、构扒三个区域中心服务站,各编制4人,隶属县服务站管理,分别负责茅坪、仓上、构扒三大片计生技术服务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区域中心服务站为辐射,乡镇普通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的基层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新建县级婚前检查室和优生监测室,为县服务站新配置彩色B超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设施。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乡镇服务站,超前水平、超高水平配置了检查治疗设备。三是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全面实施母亲健康工程。抽调县乡技术骨干,组建医学检查组和专家服务组,深入乡、村、组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活动,落实政策 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把落实兑现计生优惠政策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切入点,强化利益导向作用。在全面落实中、省市计生优惠政策的同时,集中形成一系列具有白河特色的计生奖扶补免政策。在全市率先将独生子女保健费提高到20元/月,对农村“两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双女结扎户)子女考入本科院校的每生一次性资助2000元,“两户”父母及子女住院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实行农村双女户结扎奖励制度,按期主动落实绝育措施的每户一次性奖励1000元,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计生干部奖励待遇,对连续在人口计生工作岗位上工作年限满10年、20年、30年分别奖励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标准工资。把农村普惠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有效衔接,在实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林权改革、征地补偿等项目时,对农村“两户”分别提高1个人、半个人的分配份额。每年从当年全县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中统筹10%作为生育关怀基金,用于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关怀“五关怀”行动。

创先争优 建立和完善机构队伍机制

实行计生干部动态管理,建立准入、退出、培训长效机制,引导干部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优化、锤炼计生干部队伍。一是稳定扩充计生行政管理队伍。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县上多次调整充实县人口计生局领导班子,在县人口计生局增设执法大

第二篇:健全计生工作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健全计生工作机制,统筹城乡人口发展

人口计生工作是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丹凤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工作快速推进,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数量越来越多,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各类矛盾及问题随之而来,特别是农村户口和城镇居民户口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不同,在农村户口城镇化过程中带来一系列问题,统筹解决城乡人口问题,妥善做好进城落户人员的计生工作,做好政策过渡街接,确保计生工作有序推进,就成为人口城镇化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紧要问题。

一、基本现状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人口流动量不断加大,而我省在计生政策上,对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实行了不同的生育政策,部分奖励优惠政策在对待农村计生对象和城镇计生对象方面还有不同之处。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的同时,城镇居民应享受的居民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未能及时落实,加上农村身份转变为城镇居民,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和接受上不能一下子转变到居民身份上,延续农村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以生育二胎的政策认识,在转变为居民身份后,对于只允许生育一个孩子的居民生育政策上,有一个接受期。同时在落实奖励优惠政策时,在农村身份时符合奖励优惠政策,但在转变城镇居民后,按照政策界限就被界定在政策兑现范围之外。加上一系列因城镇化身份带来的系列问题,在计生工作中逐一浮现,使得计生工作必须随着城镇化工作推进而及

时作出适应形势的安排,统筹城乡人口计生工作变得更为重要。

二、2012年统筹城乡人口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1、思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研究人口城镇化政策过渡措施,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政策问题,破解人口难题,突出“以国道为轴线,南山、北山为两翼”的管理方式,深化计生服务,宣传人口文化,建设人文计生,和谐计生,构建以人口公共服务体系为载体的人口计生新机制,落实人口政策城乡统筹的科学利益导向政策,使人口计生工作走上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为我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工作目标:适应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形势,结合农村人口政策和城镇居民人口政策的不同,制定人口工作城乡统筹方案,制订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政策实施方案,解决城乡统筹工作中人口政策不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生育政策向城镇居民生育政策过渡以及农村人口过渡到居民身份后国家奖励优惠政策的衔接,用三年时间,完成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政策的过渡。

3、工作措施

(一)出台相关政策。主要是针对生育政策和优惠政策在对待农村人口和居民人口中的不同,明确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在转为城镇居民后,尚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医疗等福利待遇的,继续执行农村人口生育政策规定;已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自享受待遇的下一起,给予三年生育过渡期。

过渡期内,执行农村人口生育政策规定,过渡期满后,执行城镇居民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诸一优惠政策中,尚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医疗等福利待遇的,继续执行农村人口计生优惠政策办界定条件;已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自享受待遇的下一起,给予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按照农村人口政策界定条件执行优惠政策,过渡期满后,按照城镇居民条件执行优惠政策。

(二)落实配套服务。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统筹城乡人口发展中,落实各项服务是计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要落实相关人口政策的落实,搞好城乡人口、流动人口生育政策、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强化免费服务和落实母亲健康等工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打造特色人口文化,使计生工作由管理转向服务,实行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二是落实计生家庭在林业、扶贫、教育、卫生、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使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人员队伍。实现以镇、社区为主的管理模式,突出“国道为轴线,南山、北山为两翼的城乡人口统筹模式,强化镇、社区管理服务力量,协调人事部门镇通过招录公益岗位或者其他正式渠道为16个每镇补充一名计生服务人员,为国道轴线区域内重点社区(居委会)补充一名计生服务工作人员。

四、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系统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人口计生工作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筹

城乡人口发展的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进行。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对统筹城乡人口有关政策的宣传,全面宣传生育政策、优惠政策等各类人口计生政策在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对象方面的规定和不同之处,加强协调,按照各自工作职责,抓好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解答计生对象在身份转变及政策适应方面的疑惑,推进人口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各镇、各社区要在推进城乡人口统筹工作方面,集中领导力量和工作精力,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切实推进人口城乡统筹发展。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人口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宣传,营造深厚氛围,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强大动力。

第三篇:关于创新领导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毕地党发„2011‟25号

毕节试验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子方案一

关于创新领导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精神,结合毕节试验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一年起步,两年明显见成效,五年走在全省前列,十年实现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一升双降”(符合政策生育率上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目标,创新领导机制,强化目标管理,落实领导责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基本目标

到201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9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5‰以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17‰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改革试验内容

(一)完善“四项”工作制度,落实“三级书记”抓计生工作责任制

1、完善领导责任制度。各级党政一把手是人口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围绕“一升双降”目标,组织打好攻坚战、突破战和争先战,定期督查调研,定期听取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县市区党委(党工委)书记、县市长(管委会主任)是人口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随时把人口计生工作抓在手上,随时做到心中有数,随时进行工作调度,勇于担当责任,善于排忧解难,敢于争比进位。配齐配强基层计生队伍,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加大对计生工作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乡镇党委书记具体负责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既要善于全面统筹抓好工作,更要在关键时刻敢碰硬、敢担当,实现追赶跨越。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直接工作在计生第一线,直接面向群众,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善于做群众工作,敢抓敢管,建立台账,把基础工作做实,做到无常住人口政策外生育,无出生人口漏报。

2、完善投入保障制度。地县乡财政每年的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入,要在上年的基础上递增并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使用,要保证80%以上的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向基层,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改革试验提供财力保障。各县市区要设立“人口计生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基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奖励或补助。

3、完善综合治理制度。地县要细化各部门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中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纳入对部门和班子成员的实绩考核,并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在部门考核中的权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职能,制定出台本系统参与和支持人口计生工作的实施方案,抓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工作的督查落实和考核奖惩,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格局。

4、完善考核奖惩制度。按照“流动红旗推争先、赶超进位促跨越”的要求,推行人口计生“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半年一奖惩”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地区实绩办、人口计生委等部门每月对各县 市区人口计生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将考核结果按实绩排好名,前三名亮流动红旗,后三名亮黄牌,在区内主要媒体上公布。县对乡、乡对村也要采用这一机制推动赶超进位。加大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对考核奖惩的督查力度,严厉追究不履职者、不落实者、不作为者。

(二)完善乡村干部绩效考核,推进计划生育“合格村”创建

1、织牢基层网底。必须优先按编制配齐配强乡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人员。同时以乡为单位,按照满足工作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招聘计划生育特岗工作人员,组成不少于10人的常抓队伍。切实加强村级计生队伍建设,2000(含2000)人的村配备1名人口计生专干,2000人至4000(含4000)人的配备2名,4000人以上的,配备3名。

2、实行绩效考核。努力提高村干部报酬,以人口计生工作为主要任务,用60%以上的工资进行绩效考核。明确乡镇干部人口计生工作职责,工资报酬与人口计生工作实绩直接挂钩,全面实行绩效考核。

3、开展创建活动。以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到2012年,全区计划生育“合格村”比例达30%以上,其中毕节市30%、大方县35%、黔西县35%、金沙县35%、织金县30%、纳雍县30%、威宁县25%、赫章县30%、百管区30%。到2015年,全区计划生育“合格村”比例达50%以上,其中毕节市50%、大方县55%、黔西县55%、金沙县55%、织金县50%、纳雍县50%、威宁县45%、赫章县50%、百管区55%。村级在参与各类评先选优时,必须以完成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任务为准入条件。

(三)完善层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考核奖惩落到实处

1、突出层级考核重点。地区重点考核县市区人口出生率、符合政策生育率、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尤其是流动人口手术库存消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县市区重点考核乡(镇、办事处)符合政策生育率、出生统计准确率、绝育措施落实、妇检、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指标。乡(镇、办事处)对村(居、社区)围绕杜绝政策外生育设立考 核指标,实行个案考核。

2、完善考核督查机制。地县专业机构督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举报核实调查和专项工作调查的方式,定期开展过程督查考核,健全被督查单位档案资料,督查结果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实绩考核办对人口计生重点工作跟踪督查,结果记入领导干部实绩档案。针对督查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开展过程开单督查,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落实。

3、严格考核结果运用。严格阶段奖惩,按照“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点评,半年一奖惩”的要求严格兑现奖惩。奖励增比进位,以工作实绩和回归数据为依据,连续三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且综合评比位于同级考核前三分之一位次的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经考察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处罚工作后进,对未完成人口出生率或符合政策生育率目标的县乡实行“一票否决”。在同级责任目标考核中,综合得分低于总分的80%且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县(市、区)、乡(镇、办事处)的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班子成员不予提拔重用;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口计生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履职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必要时,可根据情况作组织处理。

牵头领导:杨华昌、吴安玉。

责任部门:地委组织部、地委宣传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地区实绩考核办、地区编委办、地区督办督查局、地区发改委、地区人口计生委、地区财政局、地区公安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区教育局、地区卫生局、地区农委、地区扶贫办、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区林业局、地区畜牧局、地区民政局、地区文化和体育局、地区广电局、地区农机局。

试点县乡:大方县,毕节市小坝镇、黔西县洪水乡、金沙县平坝乡、织金县板桥乡、纳雍县王家寨镇、威宁县岔河乡、赫章县雉街乡。

四、实施步骤

(一)强力推进阶段(2011年6月—9月)。保持高强度工作态势,强化领导责任,推进部门联动,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后进转化,严格兑现奖惩,以超常规措施赢得跨越发展的主动权,确保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在全省位次递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初步成效。大方县及其它县市试点乡镇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全面启动工作。

(二)巩固提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着力解决工作进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依法治理,更加注重科技支撑,更加注重利益驱动,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问效问责。人口计生工作达到全省中等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大方县及其它县市试点乡镇率先取得突破。

(三)持续发展阶段(2012年7月—2015年12月)。继续推进工作加速发展,务求取得更大成效,真正形成网络健全、管理规范、服务满意、保障有力、工作高效的新格局。人口计生工作迈入全省先进行列,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更大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区成立创新领导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地区人口计生委,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相关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人员专门抓,明确职责分工,整合各方力量,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奖惩到位。各县市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改革试点工作。

(二)建立机制,合力推进。一是建立决策推进机制。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有关工作。二是建立督查机制。把改革试验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建 立联动协调机制。地、县、乡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协同效应和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毕节试验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子方案二

关于建立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制度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和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结合毕节试验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工作的通知》、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贵州省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守信受益、失信受制的原则,通过村(居、社区)民自治公约,以村(居、社区)向群众承诺和群众向村(居、社区)承诺的“双诚信、双承诺”方式,建立群众享受普惠特惠政策及自觉参与和实行计划生育的长效管理机制,把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公共服务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与群众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二、基本目标

2011年6月底前,8个县市分别选定10个乡镇、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选确定1个乡镇,进行“双诚信、双承诺”试点工作;2011年7月起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2011年9月底完成60%乡镇;2012年6月全区250个乡镇(办事处)基本完成,以乡(镇、办)为单位的承诺书签订率达85%以上。

三、改革试验内容

(一)双向承诺,双向诚信。村(居、社区)向群众承诺内容为:在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生产、生活、就医、就学、保障等方面提供全力扶持和帮助,公开、公平、公正地落实惠民政策、计划生育 奖励扶助和优质服务。群众向村(居、社区)承诺内容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按政策生育,主动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按时参加妇检,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承诺的目标人群为:

1、生育重点管理对象;

2、生育未交清社会抚养费家庭;

3、已婚育龄夫妇“三代”人员(财产代管人,土地代耕人,孩子代养人)家庭;

4、在育龄期且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家庭;

5、出租家庭;

6、村(居、社区)实际其他应签订家庭。

(二)相互守信,互相监督。以村(居、社区)民自治公约为依据,通过签订诚信计生承诺书,约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履约,互守诚信,互相监督。村(居、社区)不履行承诺,参加承诺的家庭有权向上级反映;上级党委、政府要进行调查核实,督促村(居、社区)兑现承诺;不兑现承诺的,对相关干部进行处理。群众违反承诺,记入其诚信计生信用记录,并作为有关部门和机构为其办理有关手续和事项的重要依据。

(三)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按“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原则,建立诚信计生信用基础数据库,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共享。公安、人社、教育、卫生、民政、住建、国土、林业、农机、工商、扶贫、畜牧、农业、政务中心、药监、金融、人口计生等部门在落实有关政策和提供服务时,须由村(居、社区)出具履约证明,乡镇验证核实,方可办理。相关部门同时须查询当事人诚信计生信用记录,与乡镇验证的情况相符合,诚信履约的给予优先优惠优待;没有履行承诺的,督促其履行承诺后才给予办理。诚信计生信用记录纳入各部门经营、信贷等信用记录管理,形成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牵头领导:杨华昌、吴安玉。

责任部门:地区人口计生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委、卫生局、扶贫办、林业局、畜牧水产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农机局、政务服务中心、人民银行。试点县乡:大方县,毕节市小坝镇、黔西县洪水乡、金沙县平坝乡、织金县板桥乡、纳雍县王家寨镇、威宁县岔河乡、赫章县雉街乡。

四、实施步骤

(一)2011年6月底前,制定方案。县、乡、村都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县情、乡情、村情,组织对拟参加诚信承诺的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基础数据档案,制定能管用、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各部门也要根据部门工作制定参与和配合诚信计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确保信用信息发挥作用。

(二)2011年7月,宣传发动。召开村组各种会议,向群众进行全面宣传,公布承诺事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形成良好工作氛围。

(三)2011年8月-2012年6月,组织实施。按照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先优惠、优质服务和本乡、本村最大限度能提供的帮助和扶持事项,确定承诺内容和违约责任;根据计划生育的要求确定群众承诺内容和违约责任,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诚信计生双向承诺书》,组织目标人群全部签订《诚信计生双向承诺书》。

(四)2012年7月,验收考评。地区相关部门组织对各县市区开展“双诚信、双承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评估。从2012年计生开始,将“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纳入地区对县市区人口计生考核内容进行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区成立推进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人口计生委,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相关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改革试验工作的统筹指导,确保落到实处。地直各相关部门要予以支持和配合,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二)加强宣传发动。通过进村入户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 宣传动员,讲清政策要求,利害关系,让群众充分理解诚信计生承诺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各种优惠保障,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履约的自觉性,逐户签订承诺书。

(三)完善承诺内容。村(居、社区)承诺内容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既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要求,又是力所能及、尽力而行、能够保证持续履行的。

(四)抓好部门联动。要制定部门联动的工作措施和考核奖惩规定,确保各部门在办理事务和提供服务时,必须查验乡村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书,查询个人计划生育信用记录,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强化群众履约的外部制约力量。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落实利益导向政策,拓宽普惠内容,为利益导向向诚信计生户倾斜提供政策保障。同时要利用诚信计生信用记录督促履行承诺,落实个案责任到人,共同助推工作开展。

(五)建立信息平台。开发“诚信计生双承诺”应用软件,建成完整而又适时更新的诚信计生信息数据库。信用信息由村(居、社区)上报,乡(镇、办事处)计生部门审核、汇总和录入。乡级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查询平台或实行联网管理,供各部门共享。县级由县人口计生局通过乡级上传信息形成县级应用数据库,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共享平台,各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都要查询计生信用信息。诚信计生信息为终身信息,只有履约后才能消除。

(六)保证工作经费。诚信计生双向承诺工作是基层管理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软件开发等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工作正常有序推进。

(七)抓好督促检查。充分发挥村(居、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村支两委干部、党员、计生协会会员,做好组织动员和落实工作;联系村的副科级领导和包村干部负责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乡级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促落实。县(市、区)要加强督查指导,坚决杜绝“走过场、做形式”。地区实绩办、地区人口计生委要加强对诚信计生双向承诺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试点工作期间要加大指导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毕节试验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子方案三

关于创新人口管理载体统筹解决人口

问题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1]13号),结合毕节试验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一升双降”(符合政策生育率上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目标,坚持“处罚从严、奖励从重、扶持从优”的原则,创新人口管理载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探索新阶段人口控制新模式,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人口管理水平,确保人口控制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基本目标

到201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9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5‰以内,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17‰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改革试验内容

(一)以推行诚信计生承诺制为平台,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依据法律法规,整合各种资源,依靠村民自治,推行诚信计生机制。村(居、社区)和目标人群互相签订诚信计生承诺书,明确权利和义务,双向承诺、双向诚信,相互守信、互相监督。村(居、社区)向群众承诺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就医上学、社会保障、民政救济等方面提供帮助,公开、公平、公正地落实惠民政策、奖励扶助和优质服务;群众向村(居、社区)承诺自觉执行计生政策,履行计生义务主动落 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

(二)强化行政手段与司法介入“双制动”,构建社会制约生育行为新机制。深入进行宣传,让群众确切知道超生孩子应缴纳社会抚养费具体数额。建立社会抚养费征缴家庭账户,重点对2002年9月1日以来违法生育家庭社会抚养费进行一次性清理核算,按法定程序通知到户,以村民组为单位张榜公示,采取行政和司法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征收,首次征收到位率不能低于30%。对2002年9月1日前违法生育家庭按有关规定征收。对2011年5月18日(黔党发[2011]13号行文之日)以后出现政策外生育的,按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上限征收。2011年8月底前完成清理核算和登记建档工作,边清理,边征收。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将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人民法院的目标考核。县级人民法院必须切实做好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迅速立案,限期办结,每年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结案数必须达立案数的50%以上。

(三)全面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全力破解“三个难点”。推行流动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区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实行“一盘棋”双向管理、双向考核。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凡在区内流动的本区户籍人口,在到达流入地30个工作日以内出现政策外生育的,考核流出地;超过30个工作日的,考核流入地。对流出区外的完善个案基本信息,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定期组织开展异地协作联动,大力消化流动人口手术库存。对流动人口手术库存和常住人口手术库存同考核。完善二女户节育“全程优抚”服务模式,破解二女户绝育措施落实难的问题。对二女户作绝育术后给予一次性重奖,并实行“生产发展持续帮扶、子女教育政府买单、基本养老保障全面落实”的“一条龙”服务,大幅度提高新增二女户绝育落实率。建立“教育、监督、服务”并重的早婚早育控制模式,破解政策外生育控制难得问题。加强法制教育、优生优育和避孕知识宣传,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婚育行为,实施群众监督,形成舆论压力,落 实防范措施,2012年内基本杜绝政策外一孩生育。

(四)深入开展计生家庭“四优先”行动计划,完善生育行为自控新体系。整合涉农惠民政策、项目和资金,让计生家庭充分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优先奖励、优先扶持、优先发展、优先致富。县级设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补助”财政专户,用于农村计生“两户”参加新农保、新农合个人应缴部分,提高标准提前发给夫妻双方的奖励扶助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含职业高中)和农村“两户”子女的基本生活费和住宿费补助,城镇居民中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独生子女户基本养老保障金。资金来源:县级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社会抚养费和社会各界的捐款,地区财政每年予以适当补助。农村计生“两户”和其他计划生育家庭,经村级张榜公示、乡级审核确认后,报县人口计生部门审批,统一办理《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证》,凭证到有关部门享受优先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各县市区成立的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担保公司,在发放时重点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和计生“两户”倾斜。

(五)着力创建全省“三个一流”,树立优质服务新标杆。服务设施创一流。2011年7月全区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全面开展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微创技术;2013年以前建成地、县和中心乡站优生实验室;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新建和改扩建计划生育服务站,配齐先进技术设备。技术力量创一流。通过资源整合、创新管理等方式,引进区外、省外技术人才,改善技术人员结构。加大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提高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到2015年全区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服务水平创一流。2012年以前,地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六)组织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平台。深入开展“婚育新风唱响乌蒙大地”主题活动。到2012年扶持100 支“民间文艺宣传队”,其中毕节市12个、大方县12个、黔西县12个、金沙县12个、织金县12个、纳雍10个、威宁县10个、赫章县10个、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4个。到2012年建设1000个“人口文化大院”,其中毕节市164个、大方县136个、黔西县104个、金沙县104个、织金县128个、纳雍县100个、威宁县140个、赫章县108个、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16个。到2015年,全区打造10000户“四生家园”(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宽裕、生态环境优美、生育文明有序)示范户,其中毕节市1240户、大方县1200户、黔西县1320户、金沙县1320户、织金县1200户、纳雍县1080户、威宁县1200户、赫章县1080户、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200户。

牵头领导:杨华昌、吴安玉。

责任部门:地委组织部、地委宣传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地区实绩考核办、地区编委办、地区督办督查局、地区发改委、地区人口计生委、地区财政局、地区公安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区教育局、地区卫生局、地区农委、地区扶贫办、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地区林业局、地区畜牧局、地区民政局、地区司法局、地区妇联、省农信社驻毕办事处、地区文化和体育局、地区广电局、地区农机局、生态家园建设办公室。

试点县乡:大方县,毕节市小坝镇、黔西县洪水乡、金沙县平坝乡、织金县板桥乡、纳雍县王家寨镇、威宁县岔河乡、赫章县雉街乡。

四、实施步骤

(一)强力推进阶段(2011年6月—9月)。强化领导责任,推进部门联动,夯实基层基础,加快后进转化,兑现考核奖惩,以超常规措施,创新人口管理六个载体,保持高强度工作态势,赢得跨越发展的主动权。人口计生工作在全省追赶进位,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初步成效。大方县及其它县市试点乡镇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全面启动实施。

(二)巩固提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6月)。着力解决工 作进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依法治理,更加注重科技支撑,更加注重利益驱动,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问效问责。人口计生工作达到全省中等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大方县及其它县市试点乡镇率先取得突破。

(三)持续发展阶段(2012年7月—2015年12月)。继续推进工作加速发展,务求取得更大成效,真正形成网络健全、管理规范、服务满意、保障有力、工作高效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人口计生工作迈入全省先进行列,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更大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区成立创新领导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改革试验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人员专门抓,明确职责分工,整合各方力量,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奖惩到位。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改革试点工作。

(二)建立机制,合力推进。一是建立决策推进机制。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有关工作。二是建立督查机制。把改革试验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省、地、县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协同效应和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第一大组丑武江)

一、小组问题梳理

1、学院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理事会,从成立到现在因活动内容少,节目少,园区建设内涵开发不够,大部分参加中高职院校因受益不高而不满意。

2、一产园区建设,内地有公司化模式,而我们园区理事会体制深层次东西太少;东泉基地建设,办学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学院领导思想不够解放,“高位推动不够”。

3、“四中心,六基地”建设,园林分院向外扩张很快,但是师生方面限于人手紧张,基地为教学服务目标不清晰,参加师生感觉很累,整个分院忙于对外应付。

4、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目前有八个理事分会,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化建设。

5、校企合作,一是一线教师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二是在一产园区这个平台上合作层次不高,关系不密切。

6、校企合作,现在更多解决了“工”的问题,做不好,就会出现以“工”代“学”的问题。校企合作机制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就会成为廉价劳动力。

7、校企合作,学院没有统筹兼顾的统一规划布局。

二、推动学院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校企合作的思路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办学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学习规划纲要,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群策群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对策

1、将一产园区建设作为援疆的一个项目,争取各方面支持。

2、以国家农业高职办学体制改革项目实施为切入点,利用一产园区搭建的平台,进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开展理事会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提升学院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变“跟”为“引”。

3、一产园区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要发挥好园区的作用,就要让政府给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条件的企业发实习补助,或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支持等。

4、关于建立办学机制问题,实际上就是能否向下放权。在东泉校区办学,已引入市场机制,力度还需要再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院基层一线办学积极性。

5、引企入校,建立董事会制,在东泉校区建新疆现代养殖实训基地,将企

业与学院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6、“四中心,六基地”建设要研究机制和做法,要考虑学院的承受能力,不是越大越好,要量力而行,要做精。

7、立足“大农业”,服务农业现代化,考虑学院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考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立足“大职教”观,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

8、循序渐进,引企入校;学院参与企业顶层设计,又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实现纵深融合;市场化运作校企利益关系;交叉育人,实现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

9、加大学院校企合作力度,关键点之一是提高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学生到企业中去,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教师能够进入企业,沉下身子,为企业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就能受到企业的欢迎,校企合作就做的实,学院要增加教师下企业锻炼年补助天数和提高差旅补助金额。

10、校企合作,要体现“双主体”,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们要研究,要请核心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第五篇: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第一大组

丑武江)

一、小组问题梳理

1、学院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理事会,从成立到现在因活动内容少,节目少,园区建设内涵开发不够,大部分参加中高职院校因受益不高而不满意。

2、一产园区建设,内地有公司化模式,而我们园区理事会体制深层次东西太少;东泉基地建设,办学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学院领导思想不够解放,“高位推动不够”。

3、“四中心,六基地”建设,园林分院向外扩张很快,但是师生方面限于人手紧张,基地为教学服务目标不清晰,参加师生感觉很累,整个分院忙于对外应付。

4、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目前有八个理事分会,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化建设。

5、校企合作,一是一线教师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二是在一产园区这个平台上合作层次不高,关系不密切。

6、校企合作,现在更多解决了“工”的问题,做不好,就会出现以“工”代“学”的问题。校企合作机制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就会成为廉价劳动力。

7、校企合作,学院没有统筹兼顾的统一规划布局。

二、推动学院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校企合作的思路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办学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学习规划纲要,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群策群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对策

1、将一产园区建设作为援疆的一个项目,争取各方面支持。

2、以国家农业高职办学体制改革项目实施为切入点,利用一产园区搭建的平台,进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开展理事会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提升学院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变“跟”为“引”。

3、一产园区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新疆第一产业职教园区,要发挥好园区的作用,就要让政府给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条件的企业发实习补助,或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支持等。

4、关于建立办学机制问题,实际上就是能否向下放权。在东泉校区办学,已引入市场机制,力度还需要再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院基层一线办学积极性。

5、引企入校,建立董事会制,在东泉校区建新疆现代养殖实训基地,将企业与学院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6、“四中心,六基地”建设要研究机制和做法,要考虑学院的承受能力,不是越大越好,要量力而行,要做精。

7、立足“大农业”,服务农业现代化,考虑学院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考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立足“大职教”观,构建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

8、循序渐进,引企入校;学院参与企业顶层设计,又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实现纵深融合;市场化运作校企利益关系;交叉育人,实现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

9、加大学院校企合作力度,关键点之一是提高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学生到企业中去,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教师能够进入企业,沉下身子,为企业解决疑难技术问题,就能受到企业的欢迎,校企合作就做的实,学院要增加教师下企业锻炼年补助天数和提高差旅补助金额。

10、校企合作,要体现“双主体”,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们要研究,要请核心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下载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加快统筹城乡综合改革 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温州发展还存在很......

    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

    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司法鉴定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一环。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 可从这样几个方面予以完善:构建有序的“多元化”司法......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强力推进四项改革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强力推进四项改革 --商城县城乡一体化“四项改革”进展情况 根据市委“两个月完成城乡一体化四项改革”的总体工作目标部署,自五月上旬以来,我县从宣传发动、......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促进事企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促进事企发展贵州储备局二五八处任学高/文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按照政事分......

    加快推进我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我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的思考 广西日报 2015-05-05......

    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突破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

    以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突破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成绩有目共睹。《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权威公布,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排名2......

    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 的实施意见(草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号)和《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43、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计生局)(5篇)

    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作出了新的部署,最重要的是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而要做到任人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