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大全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
文章来源: 退耕办
更新时间:2008-1-16 11:19:34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家林业局林退发[2001]550号(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退耕地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主要术语
2.1生态林是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营造以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以及竹林等。
2.2经济林是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营造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3生态林认定标准
符合以下4项条件的认定为生态林。
3.1造林树种。附表1中所列的乔木树种;附表2中所列的灌木树种;附表3中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兼用树种。
3.2造林密度。乔木树种营造的生态林,南方下限为每亩100株,北方为120株;灌木树种营造的生态林,南方下限为每亩150株,北方为170株。附表3中的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兼用树种,其造林密度达到《全国造林技术规程》要求。
3.3植被配置。用附表1和附表2中的树种营造纯林或混交林时,根据各树种的比例乘以规定密度来确定各树种的株数下限;附表1和附表2中的树种与草进行乔草、灌草以及乔灌草混交时,若当年草的盖度大于0.2,各树种的密度下限不得小于规定造林密度的90%;附表3中的树种与灌草混交时,当年灌草盖度不得小于0.2。
3.4经营措施。生态林经营主要是利用自然地力形成和恢复林分植被。禁止采取大面积的垦复、松土、割灌、除草等抚育措施。4经济林认定标准
符合以下4项条件的认定为经济林。
4.1造林树种。附表4中所列的经济林树种;附表3中所列的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兼用树种。
4.2造林密度。达到《全国造林技术规程》中规定的造林密度要求。
4.3植被配置。用附表3和附表4中的树种营造纯林或混交林时,根据各树种的比例乘以规定密度来确定各树种的株数下限;附表3中的树种虽与灌草混交,但当年灌草盖度小于0.2。
4.4经营措施。经济林采用嫁接苗、大苗、名特优苗等,造林后可进行局部垦复、松土、施肥等抚育措施,同时必须采取林草间作和建造生物埂等水保措施。5其它情况
5.1生态林与经济林带状、块状混交时,根据混交比例分别计入生态林和经济林面积。5.2林与草带状、块状混交但达不到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密度和植被配置要求时,按林草所占比例分别计入林和草面积。6附则
6.1本标准属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附表1生态林造林主要乔木树种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松树、落叶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红豆杉、云杉、冷杉、柏树、栎类、栲树、水青冈、桦树、桤木、椴树、桉树、樟树、槭树、楝树、杨树、柳树、刺槐、中槐、榆树、朴树、银杏、合欢、相思、檀树、楸树、木麻黄、鹅掌楸、核桃楸、鹅耳枥、黄连木、杜英、喜树、女贞、翅荚木、枫香、石栗、石楠、连香树、泡桐、枫杨、檫树、木荷、香果树、红椿、香椿、臭椿、杨梅、榕树、任豆、刺楸、南酸枣、拟赤杨、蓝果树、楠木、重阳木、木莲、红豆树、皂荚、领春木、虎皮楠、青檀、珙桐、银鹊树、竹类松树、落叶松、云杉、冷杉、柏树、栎类、栲树、桦树、桤木、椴树、槭树、楝树、栾树、杨树、柳树、刺槐、中槐、檀树、榆树、银杏、楸树、鹅掌楸、核桃楸、水曲柳、黄波罗、香椿、臭椿、泡桐、杜松、杜梨、皂荚、白蜡、鹅耳枥、文冠果、梧桐、合欢、火炬树
注: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划分,与执行粮款补助的南北方地区相同,下同。
附表2生态林造林主要灌木树种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茅栗、野山楂、冬青、化香、白檀、海棠、蔷薇、山胡椒、山苍子、乌药、灌木竹类、报春、爬柳、盐肤木、夹竹桃、三棵针、狼黄荆、蛇藤、山茶、锦鸡儿、绣线菊、栒子木、金缕梅、小蘖、山毛豆、黄荆、黑荆、杭子梢、杜鹃、车桑子、余甘子、沙棘、马桑、胡枝子、广东紫珠、黄栀子、金银花、山葡萄、野葛、黄栌、火棘、紫穗槐、三桠、金银子、绣球、刺五加、木瑾、茉莉、栀子、十大功劳锦鸡儿、金缕梅、沙地柏、绣线菊、黄刺玫、黄蔷薇、榆叶梅、珍珠梅、虎榛子、胡枝子、胡颓子、毛樱桃、紫穗槐、金银花、杜鹃、越橘、刺五加、山桃、小蘖、丁香、黄栌、黄荆、野葛、酸枣、连翘、河蒴荛花、荚蒾、欧李、梭梭、柠条、毛条、花棒、柽柳、沙棘、沙柳、沙枣、忍冬、白柳、麻黄、黄柳、杨柴、踏郎、白刺、沙拐枣、榛子、狼牙刺、沙冬青、杞柳、白刺花
附表3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主要兼用树种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油茶、核桃、油橄榄、乌桕、板栗、枣树、柿树、木瓜、木豆、茶树、桑树、漆树、花椒、杜仲、厚朴、山茱萸、山核桃、香榧、油桐、八角黑核桃、核桃、板栗、枣树、柿树、山杏、山楂、桑树、花椒、枸杞、杜仲、漆树、油橄榄、乌桕、油桐、山茱萸
附表4经济林造林主要树种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芒果、桔、柚、橙、龙眼、荔枝、枇杷、猕猴桃、树莓、黄皮、苹果、梨树、杏树、桃树、李子、葡萄、石榴、肉桂、黄柏、花红、樱桃苹果、梨树、杏树、桃树、李子、葡萄、石榴、无花果、猕猴桃、樱桃、海棠、沙果、阿月浑子、黑穗醋栗、巴旦杏、仁用杏。
第二篇:杞县金城 经济林生态林可行性报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习近平
杞县金城生态林经济林建设
推广方案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杞县金城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目 录
杞县金城生态种植专业的批复..................................2 关于发展大樱桃种植的调研报告................................6 第一章 总 论...........................................11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4 第三章 建设条件.........................................16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营销方案................................19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3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4 第七章 社会效益分析......................................24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26 土地合作种植协议..........................................28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发展大樱桃种植的调研报告
大樱桃,又名大樱珠。它颜色艳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大樱桃.享有“春果第一枝”、“百果第一枝”的美誉。经调研,大樱桃是河南杞县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也是当前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大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继中国樱桃之后果实成熟最早的果树树种。在调节鲜果淡季,均衡周年供应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大樱桃果实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大樱桃管理用工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积极发展大樱桃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营养价值
大樱桃之所以被誉为“水果之冠”。每100克大樱桃可食部分中含碳酸化合物12.3-17.5克,其中糖分11.9-17.1克、蛋白质11-16克、有机酸10克;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桔子、葡萄高4至5倍,维生素C的含量超过苹果和柑橘;胡萝卜素的含量为苹果的27倍;含较多的钙、磷、铁,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磷、铁、钙、酒石酸等物质。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之功效,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均有益处。尤其樱桃含铁量每百克高达6至8毫克,在水果中居首位,比苹果、梨、柑橘高20多倍。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多吃樱桃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二、效益分析
据调查,在北方落叶果树中,大樱桃应该是效益最高的一个树种,大约是苹果的十倍。正常年份露地亩收入一般1-2万元,保护地栽培亩收入3-6万元。
三、市场前景
从市场潜力来看,我国目前生产的大樱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绝大部分中小城市很少见到或根本见不到大樱桃,更不用说全国的广大农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樱桃产量的不断增加,运销手段的不断改进,国内这个潜在的大市场也将逐步得到开发。只要有市场,再加上有好的品种和质量,大樱桃发展前景就会一片光明。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四、种植要求
樱桃属于蔷薇科樱桃属,是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的树种,其主根不发达,须根和水平根较多,集中分布于5~35厘米的土层中,以20~40厘米土层根量最多,可达80%,砂壤土可深达70厘米,适宜在土层深厚、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的沙壤土和砾质壤土中栽培,适宜土壤的PH值为6.0~7.5,最好为6.5~7.0。
樱桃喜温而不耐寒,适应温暖潮湿的气候,耐寒力较弱,故长江流域及北方小气候比较温暖地区栽培较多.甜樱桃和酸樱桃原产于西亚和欧洲等地,适应比较凉爽干燥的气候,在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栽培较宜.但夏季高温干燥对甜樱桃生长不利.冬季最低温度不能低于-20,过低的温度会引起大枝纵裂和流胶.樱桃对水分状况很敏感,既不抗旱,也不耐涝.中国樱桃的栽培区,除南方省份雨水充沛外,北方多选择山坡沟谷小气候较湿润的地区栽培.我国甜樱桃的主要栽培区目前多分布在山东烟台、辽宁大连等地,这两地靠近海,年降雨量为600~900毫米,空气也比较湿润.但这并不能限制降雨量少的地区栽培甜樱桃,像美国甜樱桃生产区华盛顿州的雅基玛和韦纳契,年降雨量不超过250毫米,生长季降雨量不超过150毫米.樱桃和其他核果类一样,根系要求较高的氧气,如果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将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树体不能正常地生长和发育,引起烂根、流胶,严重将导致树体死亡.五、发展设想
从地理气候条件分析,刘庄村比较适合种植大樱桃。经调查,村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所处年温适中,雨量中等,但既无大涝也无大旱,全年比较均衡;气候温和,无霜期长,终霜期早;从理论上分析,是大樱桃栽培的理想区域。
从转变本村种植结构角度出发,适宜作为突破参考项目。当前,刘庄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由于人均土地少,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极其低下,群众收入微薄。转变种植结构,应是当前不二选择,必须选择部分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作为突破口,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从村集体带头引导角度考虑,适合作为集体种植项目。村庄要发展,村集体引导支持是关键。大樱桃投资回报期至少2年,投资回报期较晚,一般当年投资见不到效益,农户大多不愿种植尝试。发展此类项目,需要政府和村集体的必要引导。种植大樱桃,适宜作为村集体带动刘庄发展转型的突破路径。
从管理成本上来看,大樱桃管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刘庄在家务农人员多以中老年和妇女劳力为主,适宜选用劳动强度低的农业项目。大樱桃种植不需套袋,修剪量很少,喷药次数一般只有小麦、玉米1/3-1/2。一个人一年管理5亩苹果比较累,但管理10亩大樱桃不会太忙。生产成本一般只有苹果、梨的一半。
从地理人文角度考虑,该村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另外该村土地达 1260 亩,连片平整,毗邻213省道,郑民高速,地理优越,交通发达,综合分析适合远期旅游开发。在此背景下,适宜的约10000亩土地发展大樱桃种植,可为实现远景梦想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埋下重要伏笔。
综合分析,如果把刘庄村发展大樱桃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来抓,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政府补贴,鼓励农民在田间地头、房前院内、承包地里种植大樱桃。也可在集体林地、坡地、尤其是沿河地带大量种植,经过3-4年的精心管理,即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在远期每年都有一笔稳定的集体收入,也能转变城镇景观结构,向景观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六、需要政府扶持的几个方面 1.加大政策补贴。
2.加大宣传引导。要引领部分积极种植户去外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了解市场前景,增添种植致富信心。
3.发挥规模效应。以刘庄为中心,进行综合规划,统一扶持引导。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金城生态种植大樱桃基地建设项目
住所:杞县平城乡刘庄村
法定代表:李涛
注册资本:3000万
公司类型:股份制
经营范围:高效农业开发、推广
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公司法人李涛,具有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勇于开拓创新,经营管理经验丰富,多年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拥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是一位十分有为的民营企业家。
1.1.2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位于杞县平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政策优惠,原材料和劳动力充足,是进行农业开发的理想之地。
项目实施单位具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与省内外大型超市和部分出口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拥有一支团结、拼搏和勇于创新的团队,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无负债记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1.1.3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金城生态种植樱桃产业化项目
投资人;李学军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杞县平城乡刘庄及周边村庄、建设规模:经济林推广面积9890亩,共分六个功能区:(1)(2)引进成品树4200棵,育苗大棚50亩。
(3)(4)(5)2千吨樱桃保鲜储存库15坐
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规划占地20亩。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占地60亩,配合项目实施建立农资及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6)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教育培训中心规划占地30亩。配合园区项目实施及传统农业的升级与换代,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1.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1800万元,流动资金143万元,建设周期两年利息
万元,。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000万,企业自筹。1.1.5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54982.76万元,年均增值税3679.78万元,年均净利润11868万元。投资回收快,项目经济上可行。经济利益分析:
项目生产区总规模9890亩,每亩种植樱桃树60棵,第四年开始挂果,每棵20-30斤亩产1200斤,第五年以后进入旺果期每棵年产产量80-110斤每亩4800斤乘以10元=48000元。
市场批发价3年来都在15-20元之间。农户5/5分成后毛利润=24000,每亩除去年化肥农药管理10%支出,销售业务费用10%支出,除去销售过程不可预见30%损失,每亩净利润12000乘以9890亩=1.1868亿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1.2.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1.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3综合评价
本项目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金城生态种植樱桃产业化基地,符合国际及杞县农业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市场前景良好,建设规模和内容切合实际,运行模式科学合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对于提高项目单位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民 13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给予立项支持。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项目以绿色、有机瓜果、食用菌、有机蔬菜、蔬菜、生产与加工等理念为载体,致力于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把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体现高科技农业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为目的,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投资兴建,依托杞县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高效农业、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味。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适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新趋势的需要
本项目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当地资源特点,确定以以优质和特色的瓜果、有机蔬菜、原生态观光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既适 14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也符合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方针。
示范园区将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研、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平城乡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促进平城乡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2.2.2是符合省、市、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技长远规划的需要 项目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广泛吸纳和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积极培育发展具有区域比较有时的水果、有机蔬菜和畜牧业,通过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构建由生物、信息、材料、管理、培训等要素综合集成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体系,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高效化。符合河南省、开封市以及杞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技长远规划。
2.2.3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发展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多个地方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水平和经济、资源状况,在加强基础实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有利的措施提升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形成以绿色、有林下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和畜牧为主的技术体系,逐步达到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及产品检测等技术符合国际规范要求,为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2.4是加速当度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当地农村产业规划、乡村建设与旧村改造有机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建设整体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村社会化、现代化进程。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本项目建设地址在河南省杞县平城乡213省道以南。平城乡位于杞县西部,紧邻S213省道,郑民高速。这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农、林、畜牧业发达。
3.1.2 建设地点选择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项目建设地点在杞县平城乡刘庄。平城乡交通便利,空气新鲜,适宜项目建设。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优势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而在2007年的党十七大报告中也已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现在在十八大再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议题,并将此列入了重要议题中,可见中央高层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优化产业格局并实现产业升级,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3.2.2生态环境优势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平城乡发展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及产业化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自然环境好,无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水果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无大型化工厂,水质好,污染少。二是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项目所需财力十分丰富。
3.2.3市场优势。
今年来,随着人民对环境及水果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纯绿色原生态水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已引起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纯绿色水果及有机水果已成为世界水果的宠儿,尽管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传统水果高出20%以上,甚至3—5倍,但市场销售额仍正在不断上升。不仅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而且有着很大的国内市场。
3.2.4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经过前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细致论证,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水资源丰富、群众积极性高、群众基础好。其它建设条件基本到位,项目各项前期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已经就绪,项目工程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目前项目只等待上级批准实施。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3.1主要障碍因素。
1、标准化建设。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新招聘的农户标准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对项目的整个运作至关重要。加之农民本身素质参差不齐,种养殖管理技术不规范,这些可能导致产品品质不齐,商品性降低。
2、目前,绝大部分资金已落实到位,但由于公司尚处于发展中,为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取得规模效应,项目总投资数额较大,需要国家农综项目给予必要支持,以便尽快转化成果,形成产业和效益。
3.3.2解决方案。
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予以支持,对新招聘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营销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水果市场分析。4.1.1.1产品目标市场。
本项目产品选择优良树种与品种,通过设施栽培生产反季节的高档水果,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产品包括:大樱桃、苹果、核桃、桃、大枣、葡萄、等。
4.1.1.2产品消费群体分析。
本项目水果产品主要为大樱桃、苹果、核桃、桃、大枣、葡萄、等,产品质量一流,主要消费群体是大部分中端消费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部分人是本项目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4.1.1.3产品所出的发展阶段。
本项目产品处于市场发展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水果的需求量剧增,水果市场空前火爆,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水果消费量较世界平均水平低25%,因此,水果处于市场快速发展期,需求大于供给。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4.1.1.4市场需求分析。
1、水果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有机水果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这首先在于,世界绿色水果消费的潮流为中国提供了市场机遇。从国际需求市场看,有机水果目前已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有机水果基本上靠进口,德国、荷兰、英国、美国每年进口的有机水果分别占有机水果消费总量的60%、60%、70%、80%。有机水果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
4.1.3.市场需求分析。
1、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今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大增加,大樱桃和有机蔬菜不仅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新宠,国际市场对大樱桃和有机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樱桃和有机蔬菜消费市场。大樱桃和有机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3、同行业竞争状况。
目前,当地还没有大规模的瓜果、反季节蔬菜、大樱桃、有机蔬菜、自然放养畜牧业基地,更缺乏设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因此,本项目面临的本地化竞争较小。
4.2.1公司竞争优势。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1、项目产品市场竞争力有两点:一是高科技产品,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产品的卵化基地,二是绿色、有机,严格按照有机水果的标准。
2、产品价格优势来源于三方面:一是规模化生产能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以上形成了价格优势。
3、本项目涉及的行业较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4、公司产品品种较多,涉及到果蔬、大樱桃、水果、畜牧等多个品种。产品种类多,有利于规避市场风险。
5、公司拥有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团队,行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营丰富。公司将通过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间接持股的形式建立有效的长期股权激励机制。
4.2.2市场竞争策略。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农户产品深加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农民家门口就业。利用满意的价格达到生产经营初期的市场渗透。公司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和号召力的信誉品牌形象,突出“绿色产品”标识,从多方面加强品牌维护和信誉提升,创建国内知名企业。4.3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4.3.1营销策略。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开发,广开营销渠道。重点做好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卫生健康,守合同、讲信誉,提高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施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
4.3.2 营销方案。
项目建成后,在积极做好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郑州等省内外30多家超市和蔬菜果品市场以及周边县区20多家销售网点的供货关系,同时加强新市场的开拓,积极争取与省内外大中城市更多的超市连锁店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争取成为他们的主要供货单位,不断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4.3.3 营销模式。
在产品营销模式上,在加强原有的营销队伍建设和密切与营销网点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扩大自己的营销队伍,开拓建设新的营销渠道,并根据国内外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对营销人员实行任务与利益挂钩,进一步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创新营销模式,加大营销活动。4.4.1市场风险分析。
1、虽然项目建设单位已有稳定的销售网络,与销售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但仍需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注意建立和开辟新的产品市场。
2、产品质量能否满足需求方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风险因素。要提升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规避市场风险。
4.4.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针对市场风险因素,规避市场风险,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要加强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保证需求方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稳定现有市场。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2、积极加强市场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市场,把握瞬变的市场信息,以防单一市场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转向其它市场。
3、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积极探索产品的加工转化,切实增加产品的市场广度,减少市场风险。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1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公司依托科技、人才、技术、信息、政策和区位等综合优势,建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及产业化基地,辐射带动平城乡及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力、带动农民增收,成为我省高科技农业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5.1.2建设规模。
优质大樱桃工厂化生产、冷藏储存区规划占地200亩。有机蔬菜工厂化生产加工区规划占地100亩。5.1.3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配合本项目实施及平城乡的农业生产需求,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规划占地20亩。5.1.4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配合项目实施及平城乡的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农资及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占地52亩。5.1.5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配合园区项目实施及杞县传统农业的升级与换代,与河南农业大学 23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开展大规模农业技术教育培训。规划占地30亩。5.2建设标准。
项目建设将依据国家有关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和产加销一体化,延长产业链的政策,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的目标,依托科教优势,以公司为主题,运用成熟、先进、可靠的生产加工工艺,建设工程设施配套的精深加工条件,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民征收,使公司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6.1.1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项目一期建设投资1856万元,流动资金144万元。
第七章
社会效益分析
7.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本项目建设分两大阶段,核心区建设,示范推广区阶段,项目生产区总规模9890亩,其中:核心区890亩,示范推广区1000亩。建设内容分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教育等板块。核心示范区建成后可安排项目区1000人就业,示范推广区建成后可安排5000人就业。
本项目可带动农民就业,同时以公司+农户的方式,项目区的农民可直接获得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民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7.2 经济利益分析:
项目生产区总规模9890亩,每亩种植樱桃树60棵,第四年开始挂果,每棵20-30斤亩产1200斤,第五年以后进入旺果期每棵年产产量80-110斤。
市场批发价3年来都在15-20元之间。农户5/5分成后毛利润,每亩年化肥农药管理10%支出,销售费用10%支出,销售过程不可预见30%损失,亩净利润12000。7.3农业产业化经营。
7.3.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本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带动项目所在地广大农民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温室蔬菜的积极性,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农民积极发展生产,使主导产业得到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7.2.2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本项目建设以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应用为主线,突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提供经验。
7.3生态效益评价
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不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资源,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概算
本规划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1、本项目立足于杞县的资源优势,致力于把杞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与产业区建成区域性的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基地,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培训教育基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杞县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当地气象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项目建设符合杞县的产业规划,项目区内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完全具备项目建设条件。
3、项目产品技术成熟,产品质量一流,市场前景广阔。
4、项目建成后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走市场牵头、龙头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于调整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5亿元,年均净利润11860万元,远远高于行业基准收益,投资回收快,项目经济上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实施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十分必要,项目方案可行。
8.2建议。
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上级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审批机关给予审批,金融部门给予贷款支持,同时项目建设单位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该项目早日实施。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合作种植协议
甲方: 杞县金城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乙方: 身份证号码:41022119
一、为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行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产值最大化、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广林-粮、林-果,套种模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订立如下土地联合合同。
二、土地合作方式: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不改变地形、地块现状、不影响乙方农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乙方利用农户房前屋后,荒地,闲置宅基地,田间种植、管理。甲方免费提供树苗、生产机械,农药、化肥(一袋)等生产物质。土地托管:将土地合作社种植、管理、分得60%净收益,保证每亩年最低收益2000元。
三、期限和起止日期:
合作期限为; 2013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四、利润获取与分配:
农户按甲方技术指导方法和生产要求进行管理,按订单计划种植产品,按时按量将产品送交合作社收购,依据《中国园林网》上公布价格,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按市场批发价回收,现金结算。
收益分配:公司、农户各得净收益的50%。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按甲方计划种植培育苗木,协调地邻共同执行此合同、爱护果木、精心护理。按甲方要求规格起树上交。
七、甲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树木进行管理、登记,制定种植计划,并将有关合同及文本资料进行归档保管,建立电子档案。免费提供树苗、生产机械,农药、化肥(一袋)按市场批发价回购。
八、奖励惩罚;
由于该项目为名贵珍奇果木为确保成活率,果木收获率不低于95%,其余5%奖励农户。
人为故意破坏一经发现处以价值10赔罚款。盗窃、丢失由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与乙方无关。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一份,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因国家政策性变化与自然灾害造成不可抗拒的损失除外。
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形成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建设花木生态林发展林下经济的调研报告
基本做法
今年春季以来,杞县金城生态种植合作社对城郊、平城、裴村店、沙窝等区域推广了千亩经济林和生态林种植,截止到4月下旬,已建成花木基地65万平方米,栽植法桐、高杆女贞、栾树、白蜡、柳树等10余个品种的乔灌木120万株,其中乔木70万株。
基本设想
今年起,全县境内河流,滩、堤,城、乡道路,郑民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种植,万亩生态林林、更新,未来五年计划实施郑民高速公路两侧种植花木产业生态林。
惠济河、淤泥河及其他河渠,主要道路两侧绿色通道,采取生态防护林建设与花木苗圃种植相结合的模式,将全县道路沿途择优选择种植苗木。与域内农户签订合同。
实施效果
郑民高速的沿路绿化带以常绿树种为前景,外侧(远离公路)为香樟、杜英、桂花、含笑、等乔木或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等球状色叶灌木,株行距也是4×4米,宽度100米以上,培养大苗。沿路水塘、房屋基本 30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保留,并融入绿地中,形成湿地区、村庄绿化区。
郑民高速杞县段两侧绿化宽度一般各250米,其它道路50—150米不等;对于确实无法绿化的地块,实行“以宽补断”,面积在其他可以加宽的地方补齐,按长度折算的绿化总面积不减,沿路借景、出新,融入绿色通道大环境中。
四是明确责任。农户负责苗木管理,区(市)财政负责土地流转费用,负责在无法种植苗木、可以做出景观的地块进行景观建设,形成合力。
我县建设花木产业生态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从调研中掌握的情况来看,建设花木产业生态林,有利于进一步增加绿地,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生态杞县”;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绿色通道的景观效果,形成城市特色;有利于进一步壮大花木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可以说,“金城生态种植”顺应形势,符合实际,利在当前,功在长远。
当然,推进该项工作确实存在一些操作细节上的具体困难,包括: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一些花木农户提出,建设花木产业生态林,要有优惠的条件,明确补贴政策,希望政府承担土地流转租金、青苗费补偿、清障费用,并适当补贴沟渠疏通、便道建设费用,县乡两级财政实力在 31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满足这些要求。
但是,上述困难,固然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困难,更是在发展中可以逐步解决的困难,理由如下: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央规定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植树,但基本农田用于繁育绿化苗木,增加的是苗圃地而非林地,与国家政策、法律没有抵触。同时,建设花木产业生态林,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国家和省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契合度较高。
2.为打造我县花木城,我公司组织一批实力雄厚的花木技术力量,有一支素质良好的花木经纪人队伍,这样的产业基础为我们建设花木产业生态县提供了有利条件。调研中,一些花木农户也表达了建设花木基地、扩大种植规模的愿望和需要。
3.有可以借鉴的诸多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了多种建设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使我们大大减少了走弯路的可能。特别是杞县金城企业的经验,符合我县实际,一系列具体措施可直接推广运用。
对我县建设花木产业生态林的构想
建议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适当补贴”的原则,全县统一规划,按郑民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新建道路、铁路等不同情况分类实施,现有生态林保留并按标准加宽;杨树成片林保留,林下间种耐荫绿化苗木。2014—2019年完成全县其它新建道路沿线 32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花木产业生态林的建设。争取通过四年努力,全面完成杞县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形成“城际花卉苗木产业示范环”。
(一)统一实施标准。一是技术标准。花木产业生态林建设应格田成方,并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做到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二是宽度标准。在现有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可以在原则上确定郑民高速公路两侧分别加宽至250米;106国道、213省道两侧分别加宽至150米,国道和其他省道及新建道路两侧分别加宽至50—100米。要按照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控制成本的原则确定具体地块的实施范围。花木产业生态林建设范围内的村庄、民房、企业等可以不进行拆迁。
(二)遵循市场规律。一是政府工程绿化单位均引用采取招投标方式,我们组建绿化工程公司遵循价格最低、质量最高,守信用、资质等依托基地苗木的强大实力、预案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花木生产经营管理者。具有一定的规模,原则上花木产业生态林面积不低于5000亩。二是注重经济手段。对按要求完成花木产业生态林建设任务的中标者,及时拨付补贴资金;对工作成绩突出农户,给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在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维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合作社应对农民承包地流转按不低于800元/亩·.年的标准进行合理的经济补贴,在宣传发动和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要着重强调花木产业生态林建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壮大花木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的现实意义。对地形地貌复杂、不具备苗圃建设条件的零星地段,建设生态林,委托花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木农户进行专业管护,或由就近农户承包经营,确保花木产业生态林的整体效果。
推广生态林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一)发展林下经济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
(二)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植树也能致富的成功实践。
(三)发展林下经济是满足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林下经济是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抓手。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每亩植树60棵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可开发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套种,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比如说林花模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搭建与金融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指导、产中技术、产后的销售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建立销售网络
采取“金城生态种植+基地+大户+农户+园林绿化”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建设一批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积极培育适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和好品种,不断提高林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绿色健康的林产品。要重点研发林产品采集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开展合作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各种咨询渠道,及时提供政策法律、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篇:北塔区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经济林自查验收报告
北塔区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经济林自查 验
收报告
北塔区林业局 二○○七年十一月
北塔区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经济林自查验收报告
一、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自2002年我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政策精神,生态林、经济林比例配比,科学引种适地适树,全区经济林造林面积137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4.5亩,荒山荒地造林42.5亩。
二、自查验收工作概况
区退耕还林办、林业局于2007年11月对全区2002经济林造林全面验收,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检查验收。
三、检查验收结果
2002全区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实施了三个乡,有经济林工程造林的2个乡镇,面积137亩,5个村,9小班,7个户。其中退耕地造林94.5亩,5个小班,有3个小班改变了林种及树种;荒山荒地造林42.5亩,4个小班,有3个小班改变了林种及树种,但面积核实率100%,保成率100%,小班成活率达85%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经济林造林由于技术要求高,肥培管理及栽培技术管理粗放,而经济林树苗死亡或不成林造成了改树种,变林种,重造现象。
对经济林种植进一步举办培训学习班,进行经济林知识技术讲座,提高农林在栽培管理上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确实提高经济林产量,增强农林收益。
北塔区林业局
2007年11月
第四篇: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山区是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开发与建设工作,把山区生态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和牵动全局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山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山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邹西相比仍有较
大差距,还需要举全市之力、举全民之智扶持山区发展,形成支持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主要是研究分析山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山区林业,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邹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会上印发了《关于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意见》、《邹城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实施方案》,一会省林业局马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讲三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邹城有山有水、山城相连、山水相依,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特别是邹东山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既是我市涵养生态、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宝贵财富,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保护好邹东山区青山绿水,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为邹城大发展大跨越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是全市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干部务必统一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一)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市山区丘陵总面积17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4%;总人口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但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1.7%。山区面积大、人口多,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山区经济的同步振兴就没有全市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大跨越,没有山区群众的同步富裕就没有全市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多年来,山区特别是邹东山区为邹城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和绿色屏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具备了大力支持山区发展的必备条件。支持山区发展,最重要的是激活山区潜力,放大山区优势。山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农民增收的希望在林,只有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突出发展特色林业,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才能进一步拓宽山区农民增收的空间,才能推动山区经济跨越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发展。
(二)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加快建设生态靓市的必然要求。山区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在生态,山区是事关邹城发展的坚实生态屏障。保护好山区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我们跨越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实现邹城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生态环境已经变成一个稀缺的资源,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天更蓝、水更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失去了良好的生态,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邹东山区就是邹城的生态调蓄区、涵养区,是城市之“肺”。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涵养区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好这片蓝天净土,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这是唯一的出路。我们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不断提高邹城的核心竞争力,为邹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三)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造福山区群众的根本途径。我市山区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区域土层瘠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只能种植花生、地瓜等传统农作物,受天气、市场等因素制约,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较差。相比之下,种植经济林经济效益较为突出,1亩经济林的效益往往是普通农作物效益的4—8倍。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只有把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林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为广大山区群众提供广阔的致富空间,才能全面激发山区群众跨越发展热情。因此,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主动破解山区林业发展难题,对于深化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把“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成惠及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退耕还林”生
态富民工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根本目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邹东山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把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按照“打造精品、典型带动、逐步推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握关键,全力以赴抓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生活富裕、整洁便利、山青水秀、社会和谐的新山区。
(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把好事办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实施的主体是群众,真正受益的是广大老百姓。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府服务、自主管理,政府扶持、风险自担,政府补贴、农民受益”。我们要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放到工作的首位,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把“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和林木种植的良好经济效益向广大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群众的自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群众完全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群众愿意不愿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唯一标准,坚决不下硬性指标、不纳入考核,坚决不搞强迫命令,坚决不搞一刀切,更不能用行政手段包办代替!群众愿意实施“退耕还林”的,可以“退耕还林”;愿意继续种庄稼的,可以继续种庄稼,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杜绝任何不顾农民意愿、简单粗暴“一刀切”等现象发生。
(二)坚持土地流转先行,实现规模集中连片发展。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土地流转先行,是“退耕还林”实现规模集中连片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往年经济林发展中每家每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经验教训,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变“各自为战”为“抱团取暖”,从而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组织起来,让“小农户”变成“大公司”,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各山区镇、村庄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退耕还林”区域土地流转先行,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退耕还林”集中连片发展,适度推进经济林规模经营,提升林业规模效益。村级组织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定程度上说,土地流转能否成功,关键在我们的村级班子,在我们的支部书记。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照“集中规模连片、一退一个流域”的原则,准确把握好土地流转的政策界限和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流转当事人权益,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健康推进。要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把分散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鼓励实行“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或者实行大户承包经营,确保土地流转在依法、自愿前提下严格按程序操作。
(三)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真正让群众吃上“定心丸”。经济林种植一次性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一般3年结果,5年才能形成产量,与农民农业生产追求的“效益短平快”相矛盾。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融资难,农民普遍缺乏耐心和坚持,直接导致部分区域“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难见林”。正是基于这一实际,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财力安排上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市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从经济林建设当年开始,市财政给予资金补助,连续补助4年。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财政补助的不是苗木款和管护费,而是补给老百姓的口粮钱、生活费,就是要以财政补助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大家一定不要误解。除此之外,市里还以“村级信用联盟”的运作形式,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公司)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市财政第1年对其贷款全额贴息。对“退耕还林”区域按每500—1000亩公开选聘一名林业技术员,为“退耕还林”农户(公司)搞好品种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加大林农种植、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达到一个流域一名技术员,一户一个明白人。同时,为有效减少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鼓励“退耕还林”农户(公司)自愿参加保险,市财政承担保险费用的50%,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四)全力抓好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利用5年时间,分流域相对集中实施“退耕还林”不少于5万亩,真正把邹东山区建设成“山上松柏葱郁,山中花果飘香,山下林果环绕,田间地堰青翠,山间道路林荫”的秀美新山区。今年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年,各山区镇、相关村要抓住良好的政策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真正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成惠及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水利道路等设施相对配套、村级班子较强、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庄或流域先行试点,在依法完成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退耕还林”区域必须相对集中连片。要抓好“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农户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特别是整地标准、土壤改良标准、苗木标准、栽植标准等要全部达标,切实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和工程质量,确保试点取得成功,为下步全面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五)突出抓好配套建设,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我市“退耕还林”区域大部分为干旱的瘠薄山地,缺乏相应的水利配套措施,还有部分流域缺乏电、路等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成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制约因素。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千方百计抓好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工程顺利实施。要整合水利、交通、农业、国土、林业、供电等部门资源,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向“退耕还林”区域配套,加快拦水坝、蓄水池、水窖、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解决果树水浇、用电、运输等问题。要抓好种苗基地建设,相关部门要发挥好在良种引进、选育、驯化、示范、推广中的作用,切实保障优质种苗的供给。要将林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仓储、保鲜库、运输等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务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取得实效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邹城长远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一项富民工程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要加大检查、督促和指导力度,重点做好工程审批、政策兑现和确权发证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各有关镇和部门要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开展。林业部门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相关职责和任务,具体靠上指导和服务。有关镇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做好工程申请、土地流转和组织实施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面、准确、深入地将“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内容、配套措施,以及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的期限、方式、标准和退耕农户的责任等,确保宣传到户到人。要总结推广一批林果种植大户的典型经验,采取现身说法、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用身边人、身边事等实实在在案例,教育引导老百姓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镇村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采取发放明白纸、张贴公开信等方式,让政策和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严格工作程序、强化责任追究。“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程度高、操作难度大,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兑现到位、落实到位。要严把区域确定、政策兑现、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政策兑现的公平、公正。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具体工作过程中,该集体讨论的一定要集体讨论,该征求意见的一定要征求意见,该张榜公示的一定要张榜公示,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好评。监察、审计部门要主动介入、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检查,对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截留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以铁的纪律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推进。
(四)坚持稳步推进、建立长效机制。“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邹城实际,扎实稳步推进,切忌急功近利。要拓宽林业融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林业投融资机制。要坚持走改革创新路子,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扶植培育果品冷藏、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销售市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林果协会等,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连锁超市,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叫得响、销得旺”。
同志们,“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决打赢“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这场硬仗,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绥宁县退耕还林及长防林工程造林工作汇报
绥宁县退耕还林和长防林
工程造林工作汇报
一、今冬造林任务及工作进度情况
绥宁县今冬明春总造林任务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46万亩(坡耕地造林21万亩、荒山造林25万亩),长防林工程造林04万亩。到目前为止,已落实到小班的面积3万亩(其中坡耕地13万亩、荒山造林13万亩、长防林0.4万亩),完成整地约03万亩。为按时完成造林任务,我县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县委、县政府在8月16日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负责人、各村村长参加的退耕还林动员大会,会上县长陈小松做了动员报告,县委书记杨正胜做了重要讲话,宣布了各乡镇造林任务,学习了国务院10号文件“关于退耕还林(草)的若干规定”。在10月19日县委、县政府又在长铺子乡召开了各乡镇主管林业乡(镇)长参加的督战会,会议参观了长铺子乡荣岩村的坡耕地造林整地和新水冲村荒山造林整地现场,县长陈小松和县委副书记黄民清对今冬造林任务的落实和整地做出了具体要求。10月24日,林业局又在金屋镇召开了各林业站站长、三场一所负责人的部门退耕还林督战现场会,会上刘明昌局长对全县退耕还林林业部门应作好的具体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督查。
2、层层落实责任制。为了完成今冬明春造林任务,县政府与各乡(镇)长签订了退耕还林责任状,对工作责任、权利和奖惩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每个乡(镇)长交风险抵押金1000元,将退耕还林列入了双文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所占分数高。
3、林业部门深入乡村农户对长防林和第二批退耕还林任务进行了作业设计,为造林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奠定了基础。
4、县委、政府和林业局领导深入乡镇督查退耕还林任务的落 实,县委副书记黄民清和林业局长刘明昌及主管副局长刘永松等亲自到长铺子乡等S221省道线上的乡镇召集乡、村干部进行座谈,解决存在的问题,督促完成造林任务。
5、为了退耕还林工作的高质量,切实改善林种结构,10月4日至9日,县委、人大、政府及林业局负责人又专程到广东英德考察苗木,引进优良退耕还林品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任务落实差距大。目前尚有第三批2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尚未落实到村、到小班,主要原因一是集体、林农砍伐木材后基本不获利或获利甚少,造林积极性低。二是资金投入少,特别是荒山造林仅每亩50元,除苗木费外,所剩无几。三是短期行为的影响,使部分乡镇营林意识不强,政府行为不力。四是木材采伐时,乡镇村由于考虑荒山造林投入少,基本搞择伐,使荒山造林任务更难落实到位。
2、整地进度较缓慢。目前整地仅完成应落实面积的10%左右,比省市要求11月底完成100%整地差距远。
3、政府机构改革和换届,影响了领导干部的精力投入,同时造成部分干部的人心涣散,对今冬明春的造林进度造成了影响。
4、工作经费不到位。县委常委和县政府会议对全县退耕还林的工作经费做出了安排,但由于协调难,至今均无分文到位,对该项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今后计划采取的措施
1、县委、县政府加强对造林工作的领导。县委和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深入到每个乡镇督促各乡镇领导迅速落实造林任务,搞好整地工作,加强县、乡两级的政府行为。并采取果断措施,克服因换届和机构改革造成的领导和干部人心涣散所造成的影响。
2、层层狠抓责任制的到位。乡镇驻村干部与乡镇长签订责任状,负责发动组织、任务落实,林业站职工责任到村到地块,其工作质量与工资和各种待遇挂钩,县林业局和退耕还林办人员责任到乡,负责技术指导、检查督促,县直各单位均到挂点单位督促造林,兴办示范点,县委督查室则随时进行督查,以确保完成造林任务。
3、尽快使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到位,县委主要领导出面,召集林业、粮食、农发行、财政有关单位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经费,便于工作开展。
4、县委、政府从林业、财政和竹木加工企业筹集专项资金,加大对荒山迹地造林的扶持,提高补助标准,提高集体和林农的造林积极性。
绥宁县退耕办 二00二年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