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财务管理办法(第五印发件)
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财务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互助金使用效益,保证互助金的安全和滚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州委州政府《关于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指导意见》、《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全州各级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包括总社、分社、管委会、管理站和互助社。
互助社是经民政部门注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第三条 互助社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资金和资产管理,互助社财务实行村财乡管,管理站负责代理记账,资金监管。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互助社实行理事长负责制,财务实行报账制。第五条 互助社设报账员(会计)一名,由一名理事兼任。
报账员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和登记互助金本金、借款及回收等台帐,收集、整理互助金相关收支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及时办理各项借款、收款、日常财务开支等报账工作。
第六条
报账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变动时,必须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移交工作由理(监)事长监交。
第七条 管理站在信用社为各互助社代开互助金专户,互助金专户由管理站代管。
第八条
管理站的主要职责:
1、分互助社核算互助金。
2、根据互助社理事会提供的合法、合规的财务资料(单据),及时办理互助金借款、收款和占用费缴纳等收支业务。
3、审核原始凭证,及时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整理、装订互助金财务资料,保管会计档案。
4、每月向互助社理事会、县分社报送财务报告及各项相关资料。
5、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财务审计与监督,及时反映财务活动和核算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 资产及负债
第九条 互助社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第十条
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办公设备、建筑物和其它相关设备等。包括捐赠、上级配置和自行购置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以原价计价,不计提折旧。
上级配置的固定资产,以上级部门提供的相关凭证入账。捐赠的固定资产以捐赠人提供的相关凭证入账,没有提供相关凭证的,按评估价值入账。自建的固定资产,以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入账。
第十一条 流动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备用金、互助金借款、逾期互助金借款、应收占用费、逾期占用费、其他应收款等。
管理站、互助社收到的货币资金应于当日存入互助金专户。
互助金借款分借款社员进行明细核算,及时进行结算和回收。互助金借款通过一折统发放,无一折统的,采用现金支票支付。
应收占用费,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于每月末根据互助金借款本金和占用费率,分借款社员计算应收占用费。
到期未还的互助金借款,应及时转入逾期互助金借款科目中核算,同时占用费按逾期占用费率计算。
其他应收款,核算应收未收的除互助金借款和占用费以外的各种款项。
第十二条 备用金的使用根据日常管理需要,由报账员填制备用金申请单,经理事长签字后向管理站申请,管理站审核同意后领用,每次最高不超过1000元。
代收的占用费等现金应于当日存入互助社专户,不得“坐收坐支”,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私设“小金库”。
存取现金1000元以上时,须两人以上共同办理。第十三条 互助社可在以下范围内使用现金:
1、互助社运行开支;
2、出差人员的差旅费等。
第十四条
报账员办理报账业务时,严格审核应报销的原始凭证和相关审批手续,原始凭证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须经相关经办人签字,报账员审核无误的填制报账单,报账单须经理事长签字后管理站报账;及时在台账中记录每笔业务收支情况,做到日清月结;月末与管理站进行对账,要求做到与管理站的账簿记录相符。
第十五条 管理站应加强互助金专户的管理。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严禁签发空头支票,理事会和管理站应定期核对互助金专户资金的使用情况,管理站和信用社定期核对专户收支及余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 管理站应加强对互助金借款及占用费管理,按照互助社《章程》规定发放借款。严格执行联保协议和借款合同规定。
互助金借款的基本程序是:
1、由社员提出申请并填写《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申请》;
2、根据自愿原则,由互助社其他社员进行担保,签订《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联保协议》;
3、经理事会初审、公示,上报乡(镇)管委会审批后,由借款社员与本社理事会签订借款合同;
4、报账员根据借款合同及担保协议开具《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通知书》;
5、社员凭《借款通知书》到管理站办理借款手续,同时报账员根据信用社回单登记借款台帐。
第十七条 加强互助金借款本金和占用费还款管理。理事会应于借款到期前10日内通知借款人到期还款,借款人还款时凭管理站出具的进账单到信用社办理还款手续,应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占用费。
管理站根据进账单回单,给还款社员开具互助金还款收据,其中一联转交理事会,解除借款合同和联保协议,报账员登记台账。
第十八条 加强对逾期借款和逾期占用费的追缴管理。对逾期满一月未偿还的借款社员,按照联保协议,向其联保社员追偿借款及占用费。
启动联保程序后仍未收回逾期借款的,停止审批其联保成员的借款申请;理事会要逐户调查、认真研究,制定详细催收计划,下发借款催收通知书,同时,理事会应及时将逾期借款催收情况上报乡管委会。
乡管委会收到报告后,要及时派员到实地了解情况,协助村互助社回收借款,确保资金放得出、收得回,减少资金风险。
第十九条 互助社的负债包括其他应付款等。其他应付款包括应付未付社员或理(监)事会个人的有关款项。实际发生其他负债项目的,另设科目进行核算。
第四章 收入和支出
第二十条 互助社的收入包括互助金借款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收入、逾期占用费收入以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互助金借款对象是本互助社社员,借款用于种植、养殖、创业等富民增收项目。借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特殊情况最多不超过两年。借款按月收取5‰(年6%)的占用费。对逾期借款按月收取10‰(年12%)的逾期占用费。
第二十一条 互助社的支出包括提取风险准备金、转增互助金本金、支付入社收益分红、管理费用等。
互助金支出按下列次序进行提取和支出:
1、风险准备金。按年末借款余额的1%提取风险准备金。当债务人死亡,继承人在三年内仍无力偿还的逾期互助金借款和逾期应收占用费,须经理事会提出申请,社员大会讨论通过,报请乡管委会和县分社审查和批准后,才能作坏账损失处理。
2、转增互助金本金。按当年应收占用费总额的20%提取,转增互助金本金。
3、支付入社收益分红。社员和企业年收益分红按不低于入社金额的3%执行。自愿放弃的收益,转入互助金本金。
4、管理费用。除上述三项支出外,剩余部分互助社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第五章 净资产 第二十二条 互助社的净资产包括互助金本金、风险准备金、资本公积和结余。
第二十三条 互助金本金包括国家投入、互助社社员入社缴纳的互助金、入社企业投入的互助金。
资本公积包括捐赠资金、提取占用费转增和结余转入。应分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第二十四条 结余是指互助金相关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年终,应将所有收入与支出转入结余,有结余的,转增互助金本金。结余为负的,不得冲减互助金本金。
第六章 内部控制与监督
第二十五条 管理站、互助社应建立健全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发放借款、回收借款、占用费收入、风险准备金、管理费用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第二十六条
管理站、互助社应对备用金领取、使用和保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财务审批人员、业务经办人员、备用金直接管理人员为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
第二十七条
管理站、互助社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建立资产台账,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
第二十八条 管委会、管理站和互助社应当建立规范的发放借款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放借款实行集体审议和联签责任制度,加强发放借款项目评估、决策、发放、监管等环节的控制,以降低借款风险。
第二十九条
管理站、互助社应当建立运行费用管理制度,做好运行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各项费用支出标准,考核运行费用支出指标的完成情况,降低管理费用。
第三十条 相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应明确监事会的监督职责。监事会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
第三十一条
内部会计控制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1、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2、对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内部机构和岗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对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3、县分社和管理站应对各互助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对各互助社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第七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三十二条 财务报告是互助社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财务报告由管理站负责编制,互助社协助提供有关财务资料。财务报告分月报、季报和年报。月报要求次月5日前上报,季报要求次季第一个月10日前上报,年报要求次年1月15前上报。
第三十三条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经营情况表及其他附表等。
资产负债表应列示互助社在报表日所有的各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的类别和金额,资产负债表必须符合以下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净资产
损益表应充分反映互助社互助金所获得的收益,必须提供收入、支出、收益分配等数据。
经营情况表应反映互助社在该会计期间互助金借款及应收占用费、逾期借款及占用费、管理费用支出等营运情况。
其他附表按上级有关规定编报。
第三十四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资产负债情况:本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总量、增(减)量、结构、质量情况、增减变化原因。
2、财务收支情况:本会计期间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等增减变动情况。
3、经营效益情况:本会计期间互助金营运情况及分析,包括互助金本金规模、发放总额、应收占用费总额、逾期借款及占用费总额、实际回收情况及分析,以及互助金借款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果情况,包括扶持本村种植、养殖、创业、就业、扶贫等方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
4、净资产情况:互助金本金增加、风险准备金提取及结余实现情况。
5、采用的财务会计方法及其变动情况和原因;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为便于正确理解财务报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6、重大差错、其他损失情况。
第三十五条 管理站、互助社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按期向互助社社员代表大会以及主管部门提供财务报告。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由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总社负责解释。
第二篇: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财务管理制度(新)
xx县xx乡xx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
财务管理制度
(以州财政局发布的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财务管理制度为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互助社的财务行为,管好用好互助金,保证互助金的滚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结合《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工作实施细则》,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互助社是经民政部门注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其财务管理为理事长负责制,同时接受全体社员的监督。有关重大财务事项须按《互助社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规定办理,并定期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其财务状况。
第三条 为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要求各互助社遵循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财务人员应遵守财经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贪污索贿。对不合理、不真实、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和违反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应予以拒绝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互助社的财务会计工作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第二章 财务管理人员及职责分工
第六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互助社财务管理,实行理事长负责制,其财务开支由理事长一支笔审批,日常财务管理由理事会具体负责。
第七条 会计主要负责互助社资金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负责按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及项目有关要求,及时进行会计制单、总账与明细账的记账工作,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说明;负责财务业务的审查与复核、计算合作社应收回的本金和使用费;负责财务凭证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和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接受财务审计与监督,及时向理事会或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反馈财务活动和核算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等。
第八条
出纳员负责具体办理现金收付与银行结算业务。根据合法、合规的财务手续(单据)及时办理现金和银行收支业务;负责管理个人印鉴,管理使用中心财务票据,办理其领用和注销手续。所有开出票据要及时登帐;及时进行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账工作;负责放款和收款个人借款台帐的建立和登记工作;及时与会计对帐,做到手续齐备、日清月结,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负责社员借款的催收,做到上账不清、下账不借,严禁公款私用。
第九条
财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变动时必须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办理移交手续,移交工作要由理事长监交,并签字。
第三章 资产管理 第十条 互助社的资金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国家投入的财政资金、互助社社员缴纳的入社资金、入社企业注入资金、公积金和捐赠资金。
第十一条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和应收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严禁挪用货币资金。互助社的现金必须专人保管,不得坐支;互助社收到的所有货币资金须按规定存入在信用社开设的专门账户中;应收款项应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及时进行结算和回收。
第十二条 现金的提取与存入。日常现金的提取根据日常管理需要,经理事长同意方能进行;收取的现金须在当天或次日存入到互助社专用账户中,不得用于直接支付互助社自身的支出,不得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严禁收款不入账;提取存储现金额度较大时,须派员陪同出纳一道,以保证现金安全;互助社的现金由出纳员妥善保管,互助社库存备用现金不应超过500元;超过使用限额的部分,应当以转账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会计审核,理事长批准后支付现金。
第十三条
现金使用的范围。现金使用的范围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理》的规定执行。互助社可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①理事会成员及管理人员等个人误工补贴;②互助社管理需要办公开支;③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及应报销费用。
第十四条
出纳办理现金支出业务时,要严格审核应报销的原始凭证和相关审批手续,无误后办理现金支付;出纳员要每天清点库存现金,详细记录每笔业务开支的实际情况即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第十五条
理事会和监事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严禁“白条”抵库。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第十六条 互助社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按有关规定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严禁签发空头支票。理事会应当定期检查银行账户的使用情况、核对银行账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七条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发放借款。把好借款条件关、借款限额关,坚决杜绝人情借款和以借谋私行为的发生。
第十八条 严格执行联保协议和借款合同规定,按照借款发放和回收基本程序进行严格管理。
(1)其基本程序是:
① 根据《章程》,由社员提出申请并填制《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申请审批表》,签名(盖章)后,理事长严格审查并批准同意后方能借款;
②根据自愿原则,由互助小组签订《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联保协议》;
③ 发放借款并开据《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凭证》;
④ 登记《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台帐》(或借款花名册);
⑤ 回收借款开据《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还款收据》; ⑥ 根据回收借款情况填制《xx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借款逾期情况报表》。
(2)对到期未偿还的农户,应及时启动联保程序,15日内向其联保成员收回此笔借款;(3)逾期仍未收回的,首先要停止审批联保成员的借款申请,理事会要逐户调查、认真研究,制定详细收款计划,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催收。同时,要及时将借款逾期情况上级管理部门(管理站)。
(4)管理站收到报告后,要及时派员到实地了解情况,协助村互助社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保证资金放得出、收得回,以减少资金无风险。使互助社资金能够健康、有序的不断发展并壮大。
第十九条
收益分配。分配原则和顺序如下:(1)运行成本。包括办公成本和管理人员误工补贴。运行成本的提取要有利于互助社的持续发展。
(2)公积金。扣除运行成本和风险准备金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公积金转入本金。
第二十条 互助社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其可收回性,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的 1%提取。坏账注销,须理事会提出申请,经社员大会讨论通过,报请管理站和县财政局审查和批准后,才能作坏账损失处理。
第二十一条
按照《章程》规定,每年年底借款收益中将有一定比例用于当年管理人员误工补助。
管理费开支范围包括:管理人员补助、办公费、差旅费和其他用于管理的费用。互助社应力求做到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科学合理的对理事会经费进行预算,严格按管理费开支范围控制开支。费用支出,须由经办人提供已办理的报销票据(原始凭证)填制报销凭据后,会计审核、理事长审批 5 签字,再交出纳办理支付。对于手续不齐、凭证不实、不符合财务规定的开支应拒绝报销。
第二十二条
互助社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办公设备、建筑物和其它相有关设备等。包括捐赠、上级购置分配和自行购置的固定资产。
第二十三条
固定资产以原价计价。自建的固定资产,为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支出。互助社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第四章 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发放借款、回收借款、使用费收入、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第二十五条 互助社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第二十六条 互助社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
第二十七条 互助社应当建立规范的发放借款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实行发放借款决策集体审议联签名册等责任制度,加强发放借款项目评估、决策、发放、监管等环节的控制,以降低借款风险。
第二十八条 互助社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降低成本费用。第二十九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
第三十条 互助社应当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由监事会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
第三十一条 内部会计控制检查的主要职责是:(1)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2)写出检查报告,对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内部机构和岗位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对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3)县镇财政和管理站应对各互助社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对各互助社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缺陷提出书面报告。
第五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
第三十二条 财务报告是互助社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三十三条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其附表等。资产负债表应列示互助社社在报表日所有的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类别和金额,资产负债表必须符合以下平衡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损益表应充分揭示互助社互助金所获得的收益,必须提供收入、支出、收益等数据。
其他附表按上级有关规定编报。第三十四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资产负债情况:本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总量、增(减)量、结构、质量情况、增减变化原因。
(二)财务收支情况:本会计期间各项收入、成本、费用等增减变动情况。
(三)经营效益情况:本会计期间资产收益构成原因。
(四)结余实现及分配情况。
(五)采用的财务会计方法及其变动情况和原因;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为便于正确理解财务报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六)重大差错、其他损失情况。
第三十五条 互助社管理站应当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采用月报方式于次月5日前向主管部门提供财务报告,向互助社社员代表大会提供财务报告。
第三篇: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考评办法
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考评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动全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规范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互助社健康安全高效运转。根据《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工作实施方案》(临州互社﹝2016﹞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目的
(一)强化全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在脱贫致富中的积极作用;
(二)全面、客观评价全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运行情况;
(三)保证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各项政策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考评范围 全州管理站和互助社。
三、考评原则
(一)实事求是、效率优先。对全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工作进行分解量化,综合考评、评价各管理站和互助社工作实绩和工作风貌。
(二)注重实效、强化监管。以目标考评促工作落实,强化对各级互助社管理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激发进取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和制度意识。
(三)奖惩结合、激励促进。考评结果作为评定先进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有效有序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机制。
四、考评内容
(一)管理站考评内容。管理站考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管理、规范运行、财务管理和软件运行四个方面。
1.监督管理:管委会履职情况,管理站履职情况。2.规范运行:统计、会计报表编报情况,基础资料装订情况,借款发放情况,风险准备金、分红、人员报酬、办公费情况。
3.财务管理:资金账户、账簿设立情况,记账情况,会计报表编制情况,会计资料装订情况。
4.软件运行:互助社管理系统信息录入情况,互助社管理系统使用情况。
(二)互助社考评内容。互助社考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管理、规范运行、借款发放、借款回收四个方面。
1.日常管理:理事会履职情况,监事会履职情况。2.规范运行:账簿、科目设置情况,记账情况,借款合同、担保协议签订情况,基础资料装订情况,违规操作情况。
最终考评结果由州总社进行通报,对考评优秀的管理站、互助社在全州范围内进行表彰,并作为今后壮大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优先注入资金的重要依据,对考评差的管理站、互助社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七、组织领导
为保障考评工作顺利实施,考评工作在州、县市双联行动和扶贫开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分社具体组织实施,总社抽查确认。
附:1.××管理站考评评分表 2.××互助社考评评分表
第四篇:扶贫互助社资金管理办法
江安县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创新财政扶贫新模式,有效缓解贫困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切实保障我县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贫困村村级农民互助资金(以下简称互助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投入资金和农民入股资金。第三条 建立互助资金,由政府统一规划、部门具体指导、乡(村)组织实施,财政、审计、监察监督,村民民主管理。第二章 资金管理 第四条 县财政局或项目主管部门按照项目计划和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分期分批将资金直接拨到村扶贫互助社,实行专账核算、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村民共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第五条 特困户的选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村民公开民主评定;特困农户名单和入会金额在村内张榜公布。(1)全县所有村的互助资金管理实行公示制、管理责任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村互助资金接受县财政局、扶贫办、审计局、银监局的管理、指导、审计和监督。(2)由群众参与,自订章程、实现资本与劳动的联合,推行全公开,全程参与制度。赠股配股、借款审批和管理、管理人员报酬、费用等开由社员决定。(3)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不以赢利为目的,允许惠顾额返,资金原则上只能在本社内周转使用,不得外借、外调。(4)村扶贫互助社不得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不得代管资金;不得从外部取得借款;不得对外提供担保或抵押。第六条 村扶贫互助社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单一银行账户。严格银行账户存款和取款管理,日常不预留现金,现金必须及时足额缴存银行; 除农户借款、购销用款和发放管理人员报酬等正常业务外,不得从银行取款;每月要进行银行对账,并保存银行对账单备查。第七条 互助资金借款发放坚持扶贫宗旨,不谋求盈利,坚持保本经营,保证放得出、收得回。借款需有3户以上互助社社员担保,每户最高借款余额不得超过5000元。借款占用费率按8%计;借款对象必须是本村农民;借款用途限定为生产经营活动,禁止用于非生产经营活动;借款期限在一年或一个生产周期。第八条 村扶贫互助社不得开支除必要的办公费(办公文具、票据、报表、打复印费用)和管理人员报酬外的任何费用。第九条 村扶贫互助社管理人员的报酬每人每月不超过150元。其来源为借款占用费收入,不得用股金支付,若占用费收入不足,应相应降低报酬。第十条 互助资金应提取风险基金,提取比例为借款占用费收入的10%。互助资金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提取比例分别为净利润的10%和5%。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各村扶贫互助社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好公示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自觉接受财政、扶贫、监察、审计、银监、乡、村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互助资金进行审计、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村扶贫互助社接受县扶贫办的统一领导和业务指导。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监督互助资金的使用,预防和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违规使用互助资金等行为。县审计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村互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县银监局对村互助资金的借款对象、借款用途、借款占用费率等进行监督、管理,严禁突破规定借款,维护金融秩序。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两委要加强对村扶贫互助社的领导、指导和监督,不参与扶贫互助社的具体管理。第十二条 由县扶贫办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户入社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验收,根据检查验收情况拨付资金。第十三条 实行报表管理制度:
1、月报:村扶贫互助社每月终了5日内向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办)、县扶贫办 村两委报送月报,包括资产负债表、银行对账单。
2、季报:村扶贫互助社每季终了10日内向县扶贫办、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办)、村两委报送季度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银行对账单、借款情况表;县扶贫办收集汇总送县财政局。
3、年报:村扶贫互助社每年终了30日内向县扶贫办、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办)、村两委报送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银行对账单、借款情况表;县扶贫办收集汇总送县财政局。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挪用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如有违反,一经查实,按照《会计法》、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相关条款予以处罚,责任重大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四章 绩效评估 第十五条 县扶贫办每年年末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借款农户发展生产和联合购销情况、增收节支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抵御市场风险情况、维护农民生产经营权益情况、完善服务体系情况、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乡村发展情况;
2、互助资金保全、借款本息回收、正常营运和持续发展情况。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农村发展资金互助社理论探悉
农村发展资金互助社理论探悉
张连虎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理论依据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具有类似或关联生产的农民共同发起,拥有和管理,为了获取便利的融资服务或经济利益,按照资本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的互助金融组织。在社员范围内开展借贷业务。合作金融是指社会经济中的个人或企业,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获取使得的融资或经济利益,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主要为入股提供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不难看出,从市场定位来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
在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存在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可以简单概括为:手续简便、贷款时间灵活、融资成本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市场细分来看,农村资金互助社适合我国农户信贷需求的目标市场。因此,农村资金互助社面对分散的小额贷款市场就有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优势,从而发挥了金融体系毛细血管作用,激活了整个农村金融体系。
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角度来说,农村资金互助社都将对农村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利于相当一部分农户资金需求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繁荣起到积极作用;第二,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资金回流农村机制的建立和形成,有效利用信息对称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实现商业银行面向农村市场的规模经营; 第三,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它的设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一些创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探索和实践,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其中比较典型和成功的案例。本文中以吉林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以下简称百信互助社)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整体情况,但可以反映出其最基本的、大致的共同性质。
百信互助社是我国最早创立的,并且是第一家经银监会批准正式运行的农村资金互助社。2007年3月9日,东北黑土地上诞生了我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由32位农民作为发起人,注册资金10.18万元,吸收第一笔存款1000元。从那一刻起,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社区互助性银行机构诞生。两年后,百信互助社以弱小的身躯披荆斩棘,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资金规模来看,百信互助社资金总额两年内增长了近三倍,增长主要来源是拆入资金和存款。百信互助社创立的第一年中取得了较为快速成长,无论在社员数量还是资金总额方面,同期对比增长200%以上。从经营状况来看,百信互助社在经历前期筹备之后,贷款笔数和累计贷款额均取得快速增长,资金周转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年间百信互助社不良贷款额为0元,可以说明百信互助社在风险控制方面做得很好,保证了资金健康运转。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模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在社员收入水平方面,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目标社员为中低收入水平农户。中低收入水平农户由于受到条件限制,较难提供有效担保,其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大多被排除在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之外;第二,在资金需求特征方面,农户资金需求呈现出规模小、周期短的特征。百信互助社平均单笔贷款额约为4000元,说明大多数农户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其财务盈亏与累计贷款的比例远低于商业银行平均利率水平,据此判断平均每笔贷款周期较短,说明大部分农户贷款均属短期借贷行为;第三,在利润来源方面,农村资金互助社属于微利行业,盈利并非经营的首要目的。从百信互助社财务盈亏来看,几千元的利润对比资金总规模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农村资金互助社运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社员资金需求问题,经济效益始终是放在第二位的。
总体来说,百信互助社在创立初期取得了快速发展,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是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缺乏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原因制约,百信互助社在发展中同样面临较多困境,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短缺,融资渠道有限。融资困难是阻碍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虽然在运行中一切顺利,风险较小,基本上没有不良贷款,但是贷出款额远远超过了吸收存款,出现了资金缺乏的状况。如果资金得不到有效补充,资金互助社就没有能力放出更多贷款,不能很好地为农户服务,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将面临重大考验。
其次,社会公信力较低,未能被社会广泛认可。因为虽然国家已经承认了资金互助社的合法地位,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它,资金互助社还未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更多的人现在仍然处于观望状态。人们对资金互助社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其发展,如果人们不认可资金互助社,都不敢存钱,而只想着贷款,那么资金互助社就会出现资金缺乏状况,进而限制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
再次,社员受教育程度偏低,不利于规范化运作。农村资金互助社社员总体来说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是高中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程度。虽然资金互助社规模比较小,应对市场比较灵活,但是仍然不可避免风险的出现。资金互助社是农民自己管理,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了解的金融知识不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几点尝试
第一,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发展和壮大农村资金互助社。随着农民资金需求不断扩大,农村资金互助社自身资本金根本不足以满足农民需求,对外融资成为资金互助社的必然选择,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增加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
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的最终结果是双赢,这也是两者之间建立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的必要前提。商业化运作的金融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在营业网点设置、存款吸纳、贷款发放、信用风险等负债来源和资产选择方面,要把成本和收益作为决策依据,做出最优行为选择。资金互助社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具有贴近农户、信息对称的天然优势,是金融机构末梢的一种有效补充。它可以凭借信用解决缺少抵押物的贷款风险,并且保证了农民资本、产业利润和金融利润不外流。
因此,既解决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短缺问题,又解决了其他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户交易成本过高问题。
第二,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空间。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身努力是实现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资金互助社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金融基础知识水平,扩大知识面,学习内控制度并熟悉业务操作,完善风险管理措施。必要时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来解决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学习规范化的流程操作有效控制经营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如果仅仅实现资金互助,所产生的利润很难维持这个组织的生产,也无法有效控制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此,走向综合性的合作组织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建立起“专业协作、分散经营、金融互助、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的农民合作组织。
第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通过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有利宣导,提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会公信力,从而得到社会广泛的认知和认可。
提高人们对资金互助社的认识,首先需要政府对资金互助社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人们才会相信资金互助社的地位和作用。同样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宣传和呼吁,让全社会的人都了解资金互助社。只有这样资金互助社的社会公信力才能得到提高,社会公信力提高了,就会得到企业、银行的青睐,进而会吸引企业、银行的资金支持。
国家对资金互助社的资助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国家可以为其输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其茁壮成长。国家的资金支持,不仅可以帮助互助社发展壮大,而且可以通过互助社解决农民融资的困难,为国家解决一个难题,从而更好地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一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朋.农村资金互助社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0,(06).
[2]朱晓静.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及建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03).
[3]廖继伟.新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