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01:3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写写帮整理)

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 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

二、规划原则 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年。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

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

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

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

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

5、规划效益计算按静态分析,水利净效益分摊系数采用0.6。

6、同灌溉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等专业规划紧密结合。第二节

治理标准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结合我市现状,对这次规划分了初治和高治两个标准如下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初治应同高治紧密结合,并为高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济条件富裕的乡镇,最好一次高治到位;在经济条件困难的乡镇,先进行初治,然后再进行高治。初治、高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量减少由初治到高治的重复工程投资。

二、产量标准。经调查以我省主要农作物小麦为准,产量水平:中产>350㎏/亩;高产>450㎏/亩 盐碱地治理标准表

标准

等级

初步治理

高标准治理

工程要求

田间灌排工程尚未配套齐全,仅有一定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田间灌排工程已配套齐全,具有显著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改盐标准

不能控制地下水们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尚有返盐缺苗现象30~50%

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已无返盐缺苗现象.产量标准

达到当地中产水平(按分区提出)

达到当地高产水平(按分区提出)

三、盐化指标。在1m厚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2%;重度盐碱地1.2%以上。

四、改良碱化型盐渍地的标准,可参照代换性钠初治≤15%,高治≤10%或在土壤中镁钙比值初治<3,高治

第三节

治理措施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措施与综合措施的关系,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治理盐碱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水利工程措施是先导,是基础,因为“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没有水字当头,即使搞好了其它措施也收效甚微,且难以巩固。兴建排水系统是综合治理措施中的关键措施,也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其它措施跟不上,单产不高,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采取经济可行的有效的水利措施,综合治理,保证治理效果,充分体现水利措施的作用,因此,本次规划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以水利工程措施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排水工程排除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份;控制地下水位,不使土壤返碱;调节区域水文状况,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同时,结合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田间管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等。根据我市盐碱地的成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措施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治理。

一、水利工程措施

1、排水出路

排水首先要解决出路。根据玉门市地形、地貌、水文、水流方向,排水向北排入低洼荒漠地带。

2、明渠工程

明渠排水一次性投入较低,收效快,但占地多,土方工程量大,由于排水沟一般很深,沟道边坡含水量高,边坡容易滑塌,沟道淤积严重,因此一般边坡陡于1:2的沟道,必须采取生物和工程防护措施固坡。同时管理养护要求高,维修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所以明渠排水以在边坡土质较好不易滑塌,地下水位相对低一些的地段上和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用。如:

采用明渠排水时,沟道级数视排水渠的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毛、农、斗、支、干沟都齐全。在地下水流不畅,水质较差、盐碱较重,同时还有洪涝危害的平川的坡地及二级台地上,为了兼顾排洪、排涝排盐和控制地下水位,就需健全干、支、斗、农、毛配套的深沟排水系统。同时,根据灌区土质情况一些地方在田间布置浅沟,骨干排水沟则采用深沟。

3、暗管排水

暗管排水是利用管道集流排水,既可解决深沟占用耕地多,排水沟道边坡容易坍塌堵塞的问题,也可利用机械开挖铺设管道。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高标准治理盐碱地的目的。管村先用硬塑料抗酸水泥管、混凝土管等。暗管排水系统质量好,维修养护费用少,使用寿命长、治理一片成一片,治理增产效果好,但是一次性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是我市高标准治理次生盐碱中、低产田的争取方案。

4、暗管明沟结合排水

这种形式选用于地下水位较高,耕地土壤粘土含量大,劳动力少的地方,如赤金镇。一般为干、支明沟排,斗渠发下几级暗管排水,克服了明沟暗管两者的缺点,适合我市市情,是这次规划主要采用方案。

5、竖井排水

一般适用于井灌区和河滩地。打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和洗盐,既淋洗了土壤表层的盐份,同时也能降低地下水位,一举两得。如果抽排的井水不利于灌溉,则可将抽排的井水集中到明沟流入选定的排泄区。另外,井排灌还可与明沟相结合,组成一个灌排系统齐全的稳产高产灌区。实行地上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统一调节控制,成为一项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有效措施。

井排措施一般在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方采用。其井的布置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定面积上要排水时,就均匀地布置或梅花形群井,以降低整个面积上的地下水位;二是如遇到地下水有补给来源的地方,又需要截断来流时,可呈线形布置。

二、农业措施

1、平田整地。平整土地可以消灭局部洼坡积盐的不利因素,使水份分布均匀下渗,提高降水淋盐和灌溉洗盐效果,可有防治土壤斑状盐渍化。

2、深耕深翻。深耕深翻有疏松耕作层,破除犁底层,降低毛管作用,并能提高土壤透水性保水性能。因此,对盐碱地深耕深翻后,可以加速土壤淋盐,抑制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发,防止底层盐分的向上运行而导致表层积盐。

3、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农家肥,以肥改盐是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改良和培肥的措施。这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减少土壤蒸发,还可促进淋丰田,抑制返盐,加速脱盐。

4、客土压碱。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力。土壤肥力的作用。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5、压砂改良。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壤,每公顷拉50-70立方米砂土,掺入耕层,防止返盐。

三、生物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目前,盐碱地区农业结构中,林、牧业占的比重较小,不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地多人少的地方,可集中力量种好基本农田,利用旱薄田植树造林,种植绿肥牧草,通过发展林业、畜牧业增加肥源,为培肥地力创造条件。

2、因地制宜布局作物 盐碱地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要符合盐碱地特点,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耐盐、耐瘠薄、耐干旱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以利恢复和提高地力。选种耐盐作物:大麦、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绿肥作物,均比较耐盐,可在盐碱地上适当种植,并在种植过程中继续改良土地。

四、化学改良措施

碱土因含有碱性盐类如重碳酸钠、碳酸钠,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或因土壤复合体代换性钠含量高于15%~20%,造成土壤结构破坏,通透性降低等,需要进行化学改良。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钙),使钙离子代换钠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再经过灌溉冲洗得到改良。有些地方施用糠醛渣,也取得一定的效果。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施在耕地碱斑的改良土上。第四节

防止措施

对盐碱地来说,防是前提,治是基础,对现有的盐碱地主要是治理,同时也要防止继续发展扩大,未出现次生盐碱地的灌区则主要是防止。其具体措施有:

1、今后新建灌区在规划设计中,先应该把排水工程列入计划,同等对待,排水工程可分稍后施工,防止有灌无排的现象,防止次生盐碱地的产生。

2、大力推行增产灌溉技术,提高现有灌区渠道的防渗能力,有效降低地面水位,增加产量,严防在现有的灌区再产生次生盐碱地。

3、重视和加强现有排水工程管理。新建排水系统工程时要为管理创造条件,如明确管理组织机构,修建管理设施划给一定生产生活用地,划定干、支沟两侧保护区等。

4、新建盐改排水工程时要同时把灌溉系统的改建一并考虑,防止出现排水畅通而灌溉不便的新问题。

5、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这是预防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渠灌区水盐动态的监测预报,可及时掌握土壤次生盐碱化发展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第四节

近期规划任务

近期规划目标是:采取集中连片治理,治一片收效一片,到2010年四年间治理盐碱地

万亩,其中:初治

万亩,提高

万亩;高治

万亩。(见附表)第五节

远期规划任务

远期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在巩固近期治理面积达到中、高目标的基础上,再治理盐碱地

万亩,其中:提高

万亩,高治

万亩。(见附表)

将可利用和碱化土壤转变为宝贵的土地资源,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多做贡献,并在盐碱土壤改造方面走出一条高效、经济、简便、易行的新路,发挥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第二篇:盐碱地改良试验报告

禾康盐碱清除剂效果试验报告

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作物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改良盐碱地大多是以挖排水渠、泡田洗盐等常规农业措施清除土壤盐碱,但常常出现改良周期长、除盐效果差、投资成本高以及引起次生盐碱化的问题。盐碱清除剂可以与土壤盐份离子发生络合化学反应,它们的化合产物容易随水流失并被分解,从而达到加速改良盐碱的效果。为了解和掌握盐碱清除剂的改良效果和方法,2001年10月,我们在察布查尔县羊场开发区的盐碱地上安排了“禾康”牌盐碱清除剂的使用效果示范实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供用药剂为“禾康”牌盐碱清除剂(北京飞鹰绿地科技发展公司生产),试验地点在察布查尔县羊场开发区王力的承包地里。试验设四个处理:

1、对照,不用改良剂只灌水,共设三个对照;

2、每亩用“禾康”牌盐碱清除剂1千克;

3、每亩用“禾康”牌盐碱清除剂2千克;

4、每亩用“禾康”牌盐碱清除剂3千克;

“禾康”牌盐碱清除剂采用稀释后在入水口滴入灌溉水中。

试验采用间比法,即每个用改良剂的处理都与一个对照相间排列,共计6个小区(三个改良剂处理和三个对照),小区面积大于33平方米,各小区间打高埂,各小区平整土地,单独灌水,灌水量约100立方米/亩左右。

试验于10月6日开始,试验前每个小区按对角线采集基础土样,当天用改良剂和灌水。10月14日,在原来样点附近采集用改良剂后的土样,土样送至化验室,分析化验用改良剂前后土壤总盐含量和PH值。

二、试验结果

1、“禾康”牌盐碱清除剂对土壤总盐的影响

表1盐碱清除剂对土壤总盐的影响

处理 项目 用药剂前% 2.85 1.69 4.96 3.67 4.80

用药剂后% 1.88 1.31 3.39 3.47 2.83

增减量%-0.97-0.38-1.57-0.2-1.97

增减率%-34.04-22.49-31.65-5.45-41.04

比对照增减-11.55

第 一 组 第 二 组 第 三 清除剂1千克 对照1 清除剂2千克 对照2 清除剂3千克

-26.50

-30.13 组平均 对照3 清除剂 对照 3.39 4.2 2.91

3.02 2.70 2.6

-0.37-1.50-0.32

-10.91-35.58-12.95

-22.73

在试验中,第一处处理在上水口,土壤基础盐份和PH值较,三个对照灌水前后土壤总盐分别下降0.38%、0.20%和0.37%,平均为0.32%,下降率平均为12.95%。使用禾康牌盐碱清除剂1千克/亩、2千克/亩和3千克/亩的三个处理,灌水前后土壤总盐增减量分别为-0.97%、-1.57%和-1.97%,平均为-1.50%,灌水后比灌水前下降率平均为35.58%,比对照的下降率增加22.73%,是对照的2.75倍。由此可见,盐碱改良剂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从盐碱清除剂的用量上看,基本上可以看出随着用量的加大,脱盐效果也越明显。

2、禾康牌盐碱清除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

2、盐碱清除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

处理 项目 用药剂前% 8.21 7.92 8.37 8.56 8.46 8.28 8.35 8.25

用药剂后% 8.01 8.05 8.43 8.39 8.33 8.4 8.25 8.28

增减量%-0.20 +0.13 +0.06-0.17-0.13 +0.12-0.09 0.02

增减率%-16.53 +14.13 +4.38-10.9-8.9 +9.38-7.02 4.2

比对照增减-30.6

第 一 组 第 二 组 第 三 组平均 清除剂1千克 对照1 清除剂2千克 对照2 清除剂3千克 对照3 清除剂 对照

15.28

-18.28

-11.22

注:表中PH值增减率以7中性为基数0计算.从表2中可以看出,三个对照的PH值灌水前后的增减值分别为0.13、-0.17和0.12,平均增加0.08,以PH值7中性为基数0计算,对照PH值平均增长4.2%。洗盐前后PH值不下降反而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硫酸盐和氯化物盐的水解反应为中性,部分碳酸盐如碳酸钠则为碱性。土壤盐份的各种离子溶解性和移动性均不相同,在洗盐脱盐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及钙镁等离子容易被冲洗淋溶掉,土壤中碳酸钠等盐份相对增加,造成土壤碱性增加,PH值升高,生产中经常出现因为改良方法不当造成土壤碱性增加的现象。在试验中,每亩用盐碱改良剂1公斤和3公斤的处理,PH值下降分别为0.2和0.13,下降率分别为16.53%和8.9%,每亩用量为2公斤的处理,PH值增加0.06,增长率为4.38%。三个药剂处理的PH值平均下降0.09,平均下降率为7.02%,与对照相比,下降值增加0.17,下降率增加11.22%,效果十分明显。

3、禾康牌盐碱改良剂的推广价值和应用方法

从化验分析结果看,察县羊场开发区土壤总盐高达1.69%以上,一般为2~4%,土壤PH值均在8.56以下,我们对试验区外陈世全的承包地进行取样,为了了解最高含盐量,我们只取造成作物严重死亡绝收的区域,经化验,总盐高达5.46%,PH值8.46。一般情况下,PH值8.5以下,大多数作物能够生长。因此,羊场土壤为盐土,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是硫酸盐和氯化物盐。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对照区土壤灌溉一次土壤总盐平均仅下降0.32%,下降率为12.95%,土壤PH值却略有增加,土壤脱盐降碱效果很差,从生产实际来看,如果仅以灌水洗盐排盐,必须要增加灌水次数和用水量,在排水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地下水位进一步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增加。使用盐碱改良剂并结合灌水后,土壤总盐平均下降1.34%,下降率达32.17%,比对照的下降率增加2.48倍,土壤PH 值也平均下降0.09,下降率达7.02%,比对照下降率增加11.22%。由此可见盐碱清除剂促进灌水脱盐除碱的效果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建议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首先必须建设完善配套的排灌水设施,确保排水通畅。其次结合使用盐碱清除剂和其他农业耕作措施,加快土壤脱盐除碱速度,缩短改良周期,提高改良效果。

三、结论

1、禾康牌盐碱清除剂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能够促进土壤脱盐除碱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结合灌溉使用盐碱清除剂后,一般能使土壤总盐平均下降1.34%,下降率达到32.17%,PH值下降0.09,下降率7.02%,而对照土壤总盐仅平均下降0.32,下降率12.95%,土壤PH值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使用盐碱清除剂对土壤总盐的下降率比对照高2.48倍,并有一定的降低PH值效果,PH值下降率达7.02%。因此禾康牌盐碱清除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2、不合适灌水洗盐排盐往往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土壤PH值增高,碱性增大,使用禾康改良剂可以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避免次生盐碱化并降低土壤的PH值。

3、使用盐碱改良剂必须要配套完善的灌排措施。

伊犁州农业开发办公室

朱新生 田秀欣

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肥站

罗新湖 聂国华 林颖佳

2001年10月28日

第三篇: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技术

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技术

徐 斌

【摘 要】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研究盐碱地形成原因及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实践证明,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和农产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盐碱化;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展望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世界盐渍化土壤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改造盐碱地,收到了较好的治理效果。随着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土壤盐分成因规律和特征、农田节水灌溉水盐运行机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措施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取得了新的成果。盐碱地改良利用实践证明,盐碱地预防和治理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显效的过程。

1、盐碱化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

1.1 盐碱化的概念

第1页(共13页)

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盐渍土是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洪、涝、旱灾害,河道变迁,以及土地利用、农业、水利技术措施等,又对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般将土壤层0.2 m厚度内可溶盐含量大于0.1%的土壤称为盐渍土。土壤盐渍化分盐化与碱化两种类型,故又称为土壤盐碱化。当土壤表层中的中性盐含量超过0.2%时,称为盐化土(盐土);以碳酸盐为主的盐渍土,土中代换性钠含量大,通常称为碱化土(碱土)。由于灌溉管理不当(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土壤盐渍化,称为次生盐碱化。由于人为影响产生的盐渍土称为次生盐渍土。

1.2 盐碱化的产生原因

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盐渍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壤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重要条件所制约,以及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合所造成的。(1)气候

由于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四季明显导致盐碱地区土壤盐分状况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雨集中,土壤产生季节性脱盐,而春秋干旱季节,蒸发大于降水,又引起土壤积盐为主。气候干旱、排水不畅和地下水位过高,使盐分积聚土壤表层的数量多于向下淋洗的数量,结果导致盐渍土的形成,这是引起土壤积盐的重要原因。

第2页(共13页)

(2)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

盐渍土中的盐分,是通过水分的运动且主要是由地下水运动带来的,因此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的深浅和地下水的矿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盐渍化程度。

地下水位埋藏越浅,地下水越容易通过土壤毛管上升至地表,蒸发散失的水量越多,留给表土的盐分就越多,尤其是当地下水矿化度大时,土壤积盐更为严重。

在干旱季节,不致于引起表层土壤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称为地下水临界深度。临界深度一般3m左右,但并非一个常数,是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异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地下水矿化度和人为措施,一般地说,气候越干旱,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率,地下水矿化度越高,临界深度就越大。

土壤对临界深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毛管性能、毛管水的上升高度及速度。凡毛管水上升高度大,上升速度快的土壤,一般都易于盐化。土壤结构状况也影响着水盐运衍,土壤的团粒结构,特别是表层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时,能有效地阻碍水盐上升至地表,临界深度可以较小。

地下水位埋深与地表积盐关系密切。地下水位埋深大于临界深度时,地下水位低,地下水沿毛管上升不到地表,不积盐,土壤无盐碱化。地下水位高,地下水沿毛管上升至表土层,表层开始积盐。地下水位很高(小于临界深度),地下水沿毛管大量上升至地表,表层强烈积盐。(3)地形

地形起伏影响地面和地下径流,土壤中的盐分也随之发生分移,例如在华北平原、山麓平原坡度较陡,自然排水通畅,土壤不发生盐碱化。冲积平原的缓岗,地形较高,一般没有盐碱化威胁;冲积平原的微斜平地,排水不畅,土壤容易发

第3页(共13页)

生盐碱化,但一般程度较轻;而洼地及其边缘的坡地或微倾斜平地,则分布较多盐渍土。在滨海平原,排水条件更差,又受海潮影响,盐分大量聚积程度更重。总之,盐分随地面、地下径流由高处向低处汇集,积盐状况也由高处到低处逐渐加重,从小地形看,在低平地区的局部高起处,由于蒸发快,盐分可由低处移到高处,积盐较重。地形还影响盐分的分移,由于各种盐分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盐分可被径流携带较远,而溶解度小的则携带较近,所以,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到滨海平原,土壤和地下水的盐分一般是由重碳酸盐、硫酸盐逐渐过渡至氯化物。(4)母质

母质对盐渍土形成上的影响,一是母质本身含盐,含盐的母质有的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盐分,形成古盐土、含盐地层、盐岩或盐层,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盐分得以残留下来成为目前的残积盐土;二是含盐母质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出露成为陆地,而使土壤含盐。(5)生物

有些盐碱地植物的耐盐力很强,能在土壤溶液渗透压很高的土地上生长,这些植物根系深长,能从深层土壤或地下水吸取大量的水溶性盐类,植物内积聚的盐分可达植物干重的20~30%,甚至高达40-50%,植物死亡后就把盐分留在土层中,致使土壤盐渍化加强;此外,还有新疆盐渍土上生长的红柳和胡杨木类的植物能够把进入到枯株体内的盐分分泌出来,增加了土壤中的盐分。

由上述原生盐渍土形成机理可以看出,除气候条件外,决定土壤积盐大于脱盐的水盐运动条件是土壤盐渍化得以发生的关键。

1.3 盐碱化的影响

土壤盐碱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使土壤物理性恶化,地下水

第4页(共13页)

矿化度提高,水变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使大片土地荒芜,农耕地减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协调,影响农作物产量。

影响主要有: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2、土壤盐碱化改良技术

根治盐碱化从而摆脱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带来的危害,并非易事。正因为如此,在治理盐碱地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水散盐留[1]”就是人们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土壤盐分运行受水分运行支配的基本规律。

国内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大致如下:(1)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2)水利改良。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3)化学改良。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4)生物改良。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箐等,使用微生物菌肥等。这些改良技术和方法,既有古老的技术,如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灌水洗盐、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箐等;也有近代传统改良方法,如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以及化学改良技术等;还有利用生物化学新技术所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如NPK增效剂),以及采用新型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所实施地下暗管排盐工程等。

第5页(共13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应用不断发展,单一或复合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不断出现。

2.1水利改良技术

地下渗管排盐是耕地盐碱化改良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基于“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行规律[2],通过铺设暗管将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目的。渗管铺设一般为水平封闭式。一级管和二级管相结合。一级管的渗入水汇入二级管中,然后流入污水管排走。若污水管道埋的深度较浅不能自行排泄渗水,可在二级管末端设集水井,定期强排。渗灌埋设深度、间距、纵坡等参数主要取决于耕地作物种类、土壤结构、地下水位埋深及气候等情况。

黄河三角洲所在中心城市东营市,利用荷兰[3]暗管排碱技术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暗管排碱利用专业埋管机械将PVC管埋入地下1.8-2.0m处,将地下盐水截引到暗管,集中起来排到明渠中,使得灌区当年地下水位下降0.5m,含盐量可降低0.1%,满足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

魏云杰、许模[4]论述了新疆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地质、地貌、土壤质地和人为灌溉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通过调查目前新疆盐渍化土壤主要有稳定脱盐型、脱盐聚盐混合型、脱盐聚盐反复型、持续聚盐型和灌溉聚盐型,其中脱盐聚盐混合型和脱盐聚盐反复型分布最广,稳定脱盐型近分布于竖井排灌区。总结了新疆土壤盐渍化的治理研究过程及国内外防治盐渍化的措施,提出了竖井排灌工程是防治新疆土壤盐渍化最有效措施。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竖井排灌具有降低地下水位和灌溉的作用,且经济效益明显。

第6页(共13页)

2.2土壤改良剂

由广东省蔬菜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的营养性酸性土壤改良剂(NPK增强剂)[5],该改良剂根据酸性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营养特点,采用蒙脱石、橄榄石、硫矿等多种天然矿物为原料,在改良酸性土壤、平衡作物养分、提高化肥利用率等方面有显著功效。由水稻、玉米、西瓜、蔬菜、粉蕉、荔枝、龙眼等作物进行的大田实验来看,该改良剂能提高上述作物产量10%以上。成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并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绿地科技发展公司[6]将有机络合催化理论引入盐碱土壤改良,研制出“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目前已在山东、内蒙、新疆、东北、天津等得大面积推广。“禾康”土壤改良剂是一种棕红色略带酸味无毒无害的有机液体化肥,可直接作用于土壤,因此,它广泛适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的治理、荒漠绿化等。

康地宝技术[7]利用盐土植物(盐篙、海蓬子等)以及作物自身通过根系分泌物改善根际微环境来适应逆境的机制,通过生物络合、置换反应,清除土壤团粒上多余的Na+,活化盐碱土壤中难利用的P5+、Fe2+、Ca2+、Mg2+等离子及微量元素,使其转变为可利用状态被植物吸收,解除植物生理缺素症状。同时通过Na+降低,活化Ca2+、Mg2+等离子之后,可使土壤水传导能(HC)增高,使土壤水分更易流动,从而改善了作物根系环境,促进根系生长,保证作物苗齐、苗壮,使植物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和提高产量。适用于受盐碱侵害的农田和新开垦土地,利用有机生化高分子络合土壤中成盐离子,随灌溉水将盐分带到土壤深处,降碱脱盐,解除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用。由于是从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提取的产物,对人、畜、作物、土壤安全无害。

第7页(共13页)

钠离子吸附剂[7]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碱土中的Na+、SO42-、cl-等有吸附能力,改良后的土壤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生长方向发展。另外,由于钠离子吸附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值,交换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脱盐率可达18.6%-29.3%。

2.3土壤水盐运移研究

目前节水灌溉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张琼、李光永 [8]等人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在土壤含盐量为0.08%和0.8%情况下,灌溉周期对土壤水盐运动和棉花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总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含盐量土壤在棉花的花铃期高频灌溉与低频灌溉相比,可以有效降低湿润体体内土壤盐分含量,并且得到了棉花增产28%的结果,而对于低盐土,灌溉频率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罗延彬、任葳等人对新疆部分盐碱灌区调研显示,在地下水位3-5m中土壤条件下,利用盐碱地2-5g/L盐化水灌溉,土壤1m培面均为脱盐状态。灌溉盐化水15a后,1m土壤残留阴离子浓度较小,多点平均为3.709mg/100g土。其中HCO-3相对较多,1m多点平均为0.404mg/100g土。K+、Na+浓度很大,1m多点平均为2.492mg/100g土。这时土壤1m全盐多点平均为0.248%,在灌溉水矿化度不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时,不影响耕作和作物正常生长。由此表明,盐化水在盐碱地上无排灌可行。

雷之栋、杨诗秀、尚松浩[9-10]等人通过对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一些典型洼地水量平衡的观测,基于平原绿洲内部水分迁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盐分特点

第8页(共13页)

和典型洼地蒸发耗水的分析,论述了洼地在容泄绿洲排水、排盐方面的旱排作用和能力。提出在绿洲排水规划时,可以将旱排(或内排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排水方式,选择合适的洼地作为主要的旱排规划区,在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时,应重视盐分的宏观运、贮规划。

土壤旱季自然集盐再加咸水灌溉,突然呈明显集盐趋势。尹美娥[11]的实验研究表明,小定额灌溉,砂壤土的积盐程度较中壤土高;大定额灌溉,砂壤土的脱盐效果较中壤土为好。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从咸水带入土中的盐分渗滤到作物根层以下的盐量越多。雨季为自然脱盐季节,经过降雨淋洗后,土壤含盐量可降至灌前水平,年内0-60cm土层一般不发生盐分累积。

沈万斌、董德明[12]等人提出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分析农业灌区发生土壤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实例,认为盐随水来但不易随水而去,由此认为提高灌溉效率,加强排水,建立盐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保证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作物水盐动态模型、灌溉制度研究

水盐模型以及灌溉制度等研究是盐碱土壤管理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作物水盐动态响应函数分析,可把握作物生长与土壤水盐运动关系,从而建立节水、控盐、高产灌溉制度优化设计模型,为节水灌溉和微咸水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实例分析表明,研究淡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合理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可为实施节水控盐显著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9页(共13页)

王仰仁、康绍忠【13】在作物水盐生产函数和农田水盐动态模型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制定咸水灌溉制度的模型。并以山西省永济市试区进行的棉花咸水灌溉试验资料为依据,求得了有关模型参数:利用该试区35a系列降雨旬蒸发量资料,对3种不同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7种灌溉咸水浓度,共计49种可能组合的农田土壤盐分和产量进行了模拟,并与该试区大田试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以模拟产量为依据,在对当地深井和浅井灌溉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咸水灌溉制度极其相应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策略。

含盐劣质水灌区作物生长受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状况的影响,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些作物的水盐模型[16-19]。总体上讲,这些模型将作物产量或相对产量表示为全生育期灌水量和土壤平均含盐量的函数,为灌区灌溉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作为全生育期模型,尚不能据此对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水盐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张展羽、郭相平[1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考虑作物对土壤盐渍度的敏感性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这一基本现象,提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盐动态响应模型,用以指导含盐劣质水或盐渍化灌区的优化灌溉管理。

赵丹、邵东国等[20]人根据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灌区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变化野外和室内实验成果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水盐动态模拟模型。经数据模拟计算,得出在一定灌水方案下的土壤盐分分布脱盐状况,并对适宜本地区特点的水盐调控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2.5 盐碱地改良利用实践 随着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日趋短缺,我国把中、低产田的治理、开发与持

第10页(共13页)

续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建设规划之中。在工程排水洗盐技术、碱土改良、生物化学改良、电磁改良技术与应用,以及盐碱土壤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天津等地开展滨海盐土种稻改良试验和引黄灌溉、种稻改碱等农业措施为主的改良;70年代盐渍土改良进入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发展阶段。在黄淮海平原建立了12个试验区后又在松嫩—三江平原等地相继建立了中低产田治理与综合发展试验区,开展了“六五”至“九五”攻关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使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应用也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土壤物理、化学改良剂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如石膏、氯化钙、工业废酸、工业废弃物磷石膏、粉煤灰等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70年代后应用电磁技术,在全国盐渍土地区进行了改土试验;90年代后生物化学土壤生化改良技术有了发展,如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盐碱土壤生化改良剂—康地宝以推广应用。

3、研究展望

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改良等盐碱地改良的多种技术和措施具有不同的改良效果。但由于盐碱地的改良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治理系统工程,所以对于改良盐碱土多采取以水肥为中心,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种树种草等综合治理方法,这是改良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方向。

在改良盐碱土的各项措施中,从盐碱地的整治力度、排盐效果和推广使用范围来看,在多种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法中,利用工程排水洗盐是一项重要的水利技术措施,只有健全排水设施,其他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第11页(共13页)

基于上述,随着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在治盐碱技术领域的研究应用,在新的条件下对于土壤盐碱的工程性排水在技术理论创新、灌排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以新的灌排方式和技术理论创新,着眼探索盐碱地改良新方法和新技术。

纵观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在传统的水盐运行理论基础上,提出“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新理论,基于此理论探讨农业灌区农田“土壤盐分上移地表排”新模式。

笔者认为,基于新理论方法进行“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机理、“盐分上移地表排”模式、不同节水灌溉排盐低耗高效机理、地表排盐技术等基础理论和试验观察等内容的探索和技术创新研究,致力于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对土壤水盐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不同基面与土壤水盐定向迁移关系、牵引力及盐分运积效应、地表排盐技术方法、适用材料技术特性试验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新技术应用研究打下基础。该方法为全新的水利土壤改良模式,也是今后我国干旱农业灌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理论研究与探讨的发展方向。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1]林成谷.土壤学(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邢军武.盐碱环境与盐碱农业[J].地球科学进展,2001(2):257-266.[3]黄河三角洲启动盐碱地改良工程[N].中国海洋报,2000-10-31.[4]魏云杰,许模.新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2005.[5]一种土壤改良剂.中国农业网[EB/OL],2004-2-10.[6]“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中国农业网[EB/OL],2004-2-10.[7]康地宝作用机理及使用技术.中国农业网[EB/OL],2004-11-3.[8]张琼,李光永,柴付军.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9):125-128.[9]雷志栋,尚松浩,杨诗秀,等.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洼地旱排作用的初步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1998(3):3-6.[10]杨诗秀,雷志栋.叶尔羌平原绿洲盐均衡及旱排的初步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1999(2):12-15.[11]尹美娥.咸水灌溉下的土壤水盐运动规律[J].水利水电技术,2000(7):24-26.[12]沈万斌,董德明,包国章,等.农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及实例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1):103-106.[13]王仰仁,康绍忠.基于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咸水灌溉制度确定方法[J].水利学报,2004(6):48-53.[14]张展羽,郭相平,汤建熙,等.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J].水利学报,2001(4):91-96.[15]Kenneth H,Solomon.Water-Salinity-Production Function[J].ASAE,1985,38(6).[16]Dinar A.Production Function Relating Crop Yield Water Quality andQuantity[J].SoilSalinity andDrainage Volume,Agri.W.M,1991.[17]艾尔斯R S,等.农用水质[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18]许越先,刘昌明,沙和伟.农业用水有效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9]张展羽,郭相平.作物水盐动态响应模型[J].水利学报,1998(12):67-71.[20]赵丹,邵东国,代涛.干旱灌区水盐动态模拟与实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43-46.第13页(共13页)

第四篇:关于对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给予支持的报告

关于对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给予支持的报告

县政府:

军丽化工有限公司是龙江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头站乡龙头企业、纳税大户。公司主要经营糠醛化工产品加工及销售、粮食仓储及加工,截止到2012年末,资产总值达?万元。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先后创造产值 ?万元,纳税?万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三农”的有关政策和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提高我县粮食产量,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公司拟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综合试验,为推动我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发挥更大的作用。现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黑龙江省盐碱地改良情况

盐碱地是对各种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的简称。由于盐碱地含有可溶性盐的数量过多,所以对大多数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黑龙江省重度盐碱地面积为1600万亩,由于受环境、技术、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盐盐碱化治理进展缓慢,甚至出现盐渍化继续扩展的趋势,中低产农田面积增加、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盐碱地改良工作,省领导多次到大庆及齐齐哈尔地区进行专项调研,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多次对我省水稻种植法改良盐碱地项目进行调研和推进。2010年10月,在杜尔伯特县连环湖周边的盐碱地块上进行水稻种植试验。2011年6月,整合我省盐碱地攻关技术力量,确定了由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八一农大及农民专家分别牵头负责的三种盐碱地种稻田间生产技术试验攻关模式。2011年秋季,三种试验攻关模式均取得实效。我公司的农民专家——杨玉明采取的综合法(即“苇笼”、“苇井”排盐排碱;矿石、稻壳改善盐碱地通透性、解毒;肥水耦合湿润灌溉;降低盐碱水平的“中药”秘方)取得较好效果,得到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的肯定。

二、龙江县开展盐碱地改良工作构想

龙江县土地面积58万公顷,其中盐碱地面积3.6万公顷,pH值在7.1~9.4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6%。盐碱地通透性差,湿时泥泞,干时坚硬,耕性恶劣,严重影响作物及树木的生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给我县农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我公司拟在龙江县头站乡开展改良盐碱地试验。重点采取水稻种植法改造盐碱地。同时,对我公司开发的多功能生物肥料进行种植试验。最终,建立成本低廉、实施简单、可规模化改造盐碱地的试验推广基地,打造生态循环、生物技术优势互补的新兴农业模式。

三、开展盐碱地改良试验的政策依据及条件

1.政策依据。试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8‟33号关于“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先开发缓坡丘陵地、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和废弃地”,“综合利用水利、农业、生物以及化学措施,集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的要求下开展。

2.技术条件。我公司聘用的农民专家杨玉明参加了杜尔伯特县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解决了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掌握了废弃盐碱地的水稻种植技术。

3.资金支撑。我公司在年初预算中安排了200万元资金,拟成立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开展盐碱地水稻试验、多功能生物肥料研发项目。

四、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

1.拟在头站乡 村划拨 亩盐碱地试验田。

2.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的发起设立及经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以上报告,请批复。

2012年4月15日

关于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相关报道

相关报道一

黑龙江杜蒙县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工作阶

段性成果显著

为了充分利用杜尔伯特县连环湖丰富的水资源,2010年10月,省农委决定在连环湖周边的盐碱地块上进行水稻种植试验工作,种植面积为330亩,由杜尔伯特县具体落实。该项目的实施对充分利用连环湖水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盐碱地水稻种植试验工作做为全县盐碱地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好各个技术环节,采取灵活措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历时近半年的时间,省、市专家与杜蒙县农业部门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项目确定之后,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农业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县农业局领导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部门技术人员与省农委项目推进组工作人员并肩战斗,在秋建、育苗、整地、泡田、插秧等关键环节,抢时间、争主动、克服困难、科学安排,形成合力,完成了预期任务。3月15日,项目推进组与全兴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签定了水稻试验劳务合同,明确了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劳务费等相关问题。为保证项目正常运转,设立了专户,政府采购,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组织人力抢建排水渠系,完成强排站施工并投入使用。组织农民对渠系进行了整形,共清理渠系3830延长米,铺设步道板1600米,打苇龙6000米。4月16日试验区开始育苗,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6个品种、10个大棚4000平方米的育苗任务。5月5日试验地开始放水泡田洗盐、排碱,按照专家技术要求,5月29日插秧,6月2日插秧工作全部结束。

二、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为保证杜蒙县盐碱地种稻试验的正常进行,省农委与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沟通为杜蒙县争取项目支持。省财政厅特事特办,2010年11月29日下达试验启动资金300万元,保证了试验项目的顺利启动。省水利厅将杜蒙县连环湖盐碱地种稻试验纳入小水利工程规划,省水利勘察设计院派出精干专家,会同我县水务部门进行现场实地踏查、设计,解决渠系建设难题。

三、科学规划,创新模式。针对连环湖地区水PH值高、土壤全盐含量高等五大难题,整合我省盐碱地攻关技术力量,确定了由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大水稻中心专家郑桂萍教授及农民专家杨玉明分别牵头负责的三种盐碱地种稻田间生产技术试验攻关模式。主要开展盐碱地不同类型肥料效果对比试验、不同土壤改良剂改良效果试验及加快泡田后泥浆分离速度效果对比试验等;主要采取物理、化学、农艺、生物措施进行盐碱地综合治理,试验筛选盐碱地种稻的可行的技术措施;主要采取“苇笼”、“苇井”排碱沟排盐排碱,矿石、稻壳改善盐碱地通透性、解毒,肥水耦合湿润灌溉,加之独家创造的专门解决盐碱地降低盐碱水平的“中药”秘方,提高盐碱地治理效果。此外,还安排农民水稻育种专家钱春堂育成的“芦苇稻”和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制定生产技术方案,并给予全程技术指导服务。

相关报道二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到杜尔伯特县实地调研

日前,省委书记吉炳轩到杜尔伯特县调研。他强调,要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坚持城镇开发建设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探索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水稻试验,走出一条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新路。

位于杜尔伯特县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区,为中度盐碱水、重度盐碱地,试验面积330亩,产量目标每亩400公斤。这项试验旨在重点解决湖水和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利用废弃盐碱地探索可行的水稻种植技术。吉炳轩来到试验区,与这里的项目负责人、省农委种植业处处长李世润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垦大学教授郑桂萍、农民水稻技师杨玉明等指导专家广泛交流,深入了解试验进展情况。李世润介绍了试验项目的整体情况及试验成果。李炯道介绍,他们以“截”为主,采用物理、化学、农艺、生物及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郑桂萍说,他们以“调”为主,通过不同调酸处理剂、土壤沉降剂进行盐碱地改良,促进养分均衡供应,实现盐碱地治理;杨玉明则表示,以“排”为主,通过建立横向、纵向立体排盐排碱结构,达到盐碱地治理目的。实践表明,与放任自流的盐碱地种稻颗粒无收相比,专家们采用的不同方法均使废弃的盐碱地长出了质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水稻。吉炳轩对试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重盐碱地试种水稻当年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出乎意料。他强调,将大庆地区大量的盐碱地改造成能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良田,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很多人不去想,不敢尝试,现在看,只要用心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一定要敢想敢试,不急于求成,可以考虑土地综合利用、尝试当地农家肥或使用秸秆等肥料、打小井灌溉等多种方法,不断改良土壤、优选品种、科学施肥,成功一项发展一项,也可利用地下水、嫩江水进行试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累科学详实的数据,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不断降低成本,实现多产粮食,富裕农民。

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省直有关部门及大庆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相关报道三

省委书记吉炳轩深入杜尔伯特、高新区和萨尔图区考察

调研

2011-11-27 20:20:48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省委书记吉炳轩9月10日至12日深入杜尔伯特、高新区和萨尔图区考察调研。他充分肯定大庆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殷切希望大庆加快推进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坚持城镇开发建设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探索盐碱地土壤改良种植水稻试验,发展壮大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把黑鱼湖国际艺术村打造成艺术家之家和旅游目的地,努力在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道路上有新的更大作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省军区原司令员寇铁,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东奇,市领导夏立华、李振锟、沈宏宇、薛志伟、曹力伟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调研。

位于杜尔伯特连环湖镇周边的盐碱地水稻试验区,为中度盐碱水、重度盐碱地,试验面积330亩,产量目标每亩400公斤。这项试验旨在重点解决湖水和盐碱地的PH值高、盐量高、泥浆不易分离、恶性杂草防除及地势低洼等五大难题,利用废弃盐碱地探索可行的水稻种植技术。

吉炳轩来到试验区,与这里的项目负责人、省农委种植业处处长李世润和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李炯道、八一农垦大学教授郑桂萍、农民水稻技师杨玉明等广泛交流,深入了解试验进展情况。李炯道介绍,他们以“截”为主,采用物理、化学、农艺、生物及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郑桂萍说,她们以“调”为主,通过不同调酸处理剂、土壤沉降剂进行盐碱地改良,促进养分均衡供应,实现盐碱地治理。杨玉明则表示,他们以“排”为主,通过建立横向、纵向立体排盐排碱结构,达到盐碱地治理目的。实践表明,与放任自流的盐碱地种稻颗粒无收相比,专家们采用的不同方法均使废弃的盐碱地长出了质量不同、产量不一的水稻。

吉炳轩对试验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重盐碱地试种水稻当年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出乎意料。他强调,将大庆地区大量的盐碱地改造成能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良田,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很多人不去想,不敢尝试,现在看,只要用心去做,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一定要敢想敢试,不急于求成,可以考虑土地综合利用、尝试当地农家肥或使用秸秆等肥料、打小井灌溉等多种方法,不断改良土壤、优选品种、科学施肥,成功一项发展一项,也可利用地下水、嫩江水进行试验,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累科学详实的数据,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不断降低成本,实现多产粮食,富裕农民。

第五篇: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调研报告

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工作

汇报材料

中共某某县委某某县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十一月三日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某某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某某县基本概况

某某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中下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定贫困县。全县总面积6715.4平方千米,辖11个乡、2个镇、297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7%。现有耕地86万亩,林地198万亩,待开垦土地361.3万亩,宜林宜牧荒滩361.3万亩。盛产棉花、小麦、玉米、某某瓜、酸梅、西梅、红枣等,是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

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某某县地处克孜河下游,“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现象十分明显。全县2009大河来水量7.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26亿立方米,2009提取地下水1.8亿立方米。某某县共有干、支、斗、农四级渠道8014公里,其中,已防渗长度为259公里,主要以塑膜草皮防渗为主,防渗率仅为3%。全县现有干、支、斗三级排碱渠1360公里,已清淤开挖200公里,占现有总排渠的14%。可正常使用的抗旱机井1785眼,灌溉水的利用率为41%。

三、盐碱地治理情况

(一)盐碱地现状。我县地势低洼平坦,地表水下渗严重、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埋深在1-3米,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高,全县115万灌溉面积中有90%不同程度的出现盐渍化,盐渍化总面积103.81万亩。以克孜河为界南岸灌区盐渍化面积53.38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31万亩、中盐渍化面积11.56万亩、轻盐渍化面积41.51万亩;北岸灌区盐渍化面积30.68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17万亩、中盐渍化面积6.65万亩、轻盐渍化面积23.86万亩;下游灌区盐渍化面积19.75万亩,其中:重盐渍化面积0.11万亩、中盐渍化面积4.28万亩、轻盐渍化面积15.36万亩。土地盐渍化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大量减产,造成土地沙化。

(二)土壤盐渍化成因。一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某某县地处喀什、疏勒、疏附、阿图什等县市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排水出路,加之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使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分向土壤表层积聚。流域内的河水在汇集过程中溶解山区及土壤中的可融盐顺水流入耕地。灌区土层下没有良好的透水层,地下水径流缓慢,再加上地势平坦,水平径流基本停滞,灌区水实际处于垂直循环状况,因而形成了积盐环境。二是灌溉技术落后。某某县现有灌区采用常规地面灌水技术,以畦灌为主,一般以1亩为一个灌水单元,且土地平整度不够,虽然近几年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但由于财力和技术力量等原因,大多数土地仍不平整,导致灌水不均匀,灌水量较大且低处积水高处积盐。三是渠道渗漏严重。由于防渗形式多为塑膜草皮防渗,防渗率低,渠系渗漏大。灌溉定额的偏高和渠道渗漏严重,造成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四是排水渠系不完善某某县骨干排水网已初步形成,但是支、斗、农三级排水渠的建设数量较少,供排水系统不配套。一些骨干排水渠由于配套工程不到位,加之缺乏资金及时清淤,造成排水渠淤堵,排水不畅通。

(三)盐碱地造成的危害。一是盐碱地致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主要表现为:土壤保墒能力差,土壤中胶体Na+含量高,透水性差,土壤脱盐困难,土壤中有效水含量低,对作物的供

水能力差。土壤中PH值高,碳酸钙含量高,使土壤中的磷易形成难溶性磷酸盐,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对锌、锰、铁等元素同样有降低有效性的作用。土壤有机质降低,在洗盐排水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氮素损失严重。二是作物、林木和牧草的生存条件变差。土壤微生物活动受盐碱抑制,致使固氮菌不断减少,氨化作用微弱,由于营养物质大幅减少导致作物减产。碱土中的溶液浓度过高,使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离子的能力降低,非营养离子进入作物,打乱了作物体内正常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蛋白质合成与分解,引起可溶性盐离子在作物体内积聚,产生离子毒害,危及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根据统计,轻盐渍化可造成作物减产10~20%,中盐渍化减产可达20%以上,重盐渍化作物产量仅达到一般农田产量的50%。三是盐碱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盐碱化土壤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严重盐碱化土地被迫弃耕,由于缺少植被发育,造成土表裸露不断沙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四)盐碱地改良的必要性。一是盐碱地改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某某县成为喀什噶尔河流域的水、盐汇集中心区。在现有的排水工程中,能用的斗、农两级排水沟数量极少,干、支排水沟深度又达不到输水要求,使得排水工程目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大部分干、支排水沟成为灌溉的退水渠道,加速了排水渠的坍塌,从而抬高了排水沟的沟底高程,妨碍了地下水的排泄,加重了大片农田的盐渍化程度,全县盐碱性耕地面积已达90%左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盐碱地改良是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某某县是喀什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县,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7%。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土地增产提高收入。盐碱地改良利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民人均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若不采取改良措施,随着盐碱化的日趋加重,保持现有的农业产值和人均收入也将遭遇很大困难。三是盐碱地改良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某某县同时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5%,盐碱化严重程度与其它县比较十分突出,进行盐碱地改良,改变农业生产环境,对于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于维护县域社会稳定,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五)盐碱地治理的措施。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降低地下水位。建立明沟排水体系,降低地下水位,在灌水洗盐期,造成洗盐排水的条件,加强洗盐效果;在洗盐后,改变毛管上升条件,造成切断土壤盐分来源,防止土壤返盐,巩固洗盐效果。二是淡化地下水满足作物对地下水含盐量的要求,地下水矿化度小于3g/L。三是把土壤含盐量降低到2.5g/kg以下。

盐碱地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排水措施。目前,我县采用工程排水措施主要有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两种:其中水平排水为明沟排水,垂直排水为竖井排水。水平排水主要分干、支、斗、农四级排水渠道,排水网络是否完善是影响排水工程控制地下水位、抵制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我县支、斗、农三级排水渠道也有一定程度的建设,但数量不多,排水作用不明显,有待完善。近几年,某某县利用竖井排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有效的降低了地下水埋深,浅水井与大河水以1:3比例混灌,不仅为土壤脱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为枯水年提供有效灌溉水量,缓解了灌溉矛盾。二是灌溉措施。目前我县采用标准沟、畦灌、高效节水,按计划定额灌溉,在田间灌水的全过程中控制各种水量损失;加强渠系防渗,避免跑、冒、滴、漏,防止产生深层渗漏,控制地下水的垂直补给来源。采用灌水洗盐的方法治理盐碱地,根据经验,表层土壤含盐量为2.5~6g/kg(轻度盐碱区)和12%~20g/kg(重度盐碱区),必须在非灌溉期集中灌水洗盐。洗盐季节应安排在农作物收割之后的 9月份,洗盐之后进入冬季,蒸发量小,根据我县灌区经验,在重度盐碱土地区,粘土为300~450m3/亩,壤土为200~250m3/亩。三是农艺措施。我县盐碱地改良的采用农艺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土地平整、土壤耕作、土壤培肥技术。平整使土地田面土壤表层盐分脱盐均匀,改变毛管水上升条件,防止局部积盐。通过耕翻、耕地、镇压、中耕等田间作业,创造良好的土壤表面

状态和耕层构造,达到促进土壤脱盐,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在土壤培肥措施中,我县主要采用“配沙增肥”的方法,主要是在秋收后发动群众对白地进行配沙和增施农家肥。四是生物措施。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经济林以及生态林,林带的营造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变了毛细管上升作用,减弱了地面和蒸发强度,起到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供木材、燃料、饲料、肥料,促进生产,增加效益。

(六)盐碱地改良治理情况。我县盐碱地改良工程主要以排水为主,现有排水干渠八条,总长度542公里,排水支渠845.5公里。八条排水干渠分别为:阿巴霍加干排、恰依拉干排、喀伽公路南排干、喀—伽干排、艾木达瓦提干排、克孜勒苏干排、阿伽干排、“九三”干排。除恰依拉干排与艾木达瓦提干排外,其他六条已于近年通过世行项目资金清淤改造完毕,恰依拉干排与艾木达瓦提干排目前淤积严重,急需清淤改造。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方积极筹措资金,动员各方力量对盐碱地展开了治理。

一是加大新建、清淤、改造排水沟的力度,保障排水出路。自2001年以来,通过自筹、世行贷款、以工代赈、财政扶贫等资金2487.2万元共清淤干排6条、346.3公里,支、斗排渠14条、176.5公里。先后对阿巴霍加干排、喀伽公路南排干、阿伽干排、喀伽干排、九三干排、克孜勒苏干排、艾木达瓦提干排下游段、桑支排、苏里坦艾日克支排进行了清淤改造,基本实现骨干排水工程的畅通。

二是加大灌排两用机井建设力度,降低地下水位。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到盐碱地改良工作中,积极鼓励乡、村两级集体,农民,个体户出资新建浅水机井。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建设浅水机井621眼,累计提取地下水约1.6亿立方米,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根据2009年5月份喀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出具的《某某县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报告》,2006年以前我县地下水埋深涨落幅度比较平稳,2006年以后地下水埋深出现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变幅为89cm。

三是提高渠道水利用率,加大防渗配套力度。通过每年对一至两条主干、支渠进行防渗,逐步提高渠系防渗率,减少地下水补给。通过近几年对部分干、支渠道采取塑膜草皮防渗,我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1998年的0.39提高到2009年的0.46。

四是加强田间节水,实施定额灌溉,改变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在上游灌区实行定额灌溉,在下游灌区加大排水力度,形成“上控下排”格局。自实施定额灌溉以来,通过加强田间灌溉管理亩毛灌定额由1200m3/亩降至目前970m3/亩。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目前我县累计实施高效节水面积4.09万亩。灌水定额的降低,农田垂直下渗水量大幅减少,从而使因地下水位抬升造成的盐碱化得到有效遏制。

五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平整度,同时进行渠系合并,加大正规条田建设力度,有效减少盐渍化耕地面积。针对我县条田标准化程度底,地块零乱的现状,我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每年中、低产田改造、条田规划速度不低于5万亩,将低产田改造列入到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自“十一五”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万亩,标准化条田由2005年占总耕地面积的30%提高到50%以上。

六是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着力发挥水政监察职能,加强宣传引导,严厉处罚破坏盐碱地治理工程行为。

(七)盐碱地改良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我县完成了县级排水规划和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卧里托格拉克乡、古勒鲁克乡、英买里乡、江巴孜乡盐碱地改良利用可研报告,均已通过地区评审和自治区水利部门技术评审。

(八)盐碱地改良试点工作

我县作为全疆盐碱地治理八个试点县之一,积极开展了盐碱地改良试点项目,该项目位于铁

日木乡3、6、7村,距县城3公里,项目区总面积9000亩,其中:盐渍化耕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3。项目总投资320万元。该项目实施前由于地下水埋深1~2.0m左右,排水不畅,常年沉积,土壤次生盐碱化相当严重,在我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该项目一、二、三期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毕,通过采取排水沟开挖、土地平整、竖井排水、和化学药剂改良等综合改良措施,试点区盐碱改良效果显著。项目区土壤含盐量由改良前的平均34.9g/kg下降到

9.4g/kg;地下水埋深由改良前的平均1.0~1.6米下降到2~2.8米;地下水全盐量由4.23~

1.93g/L下降到2.4~1.1g/L;小麦、棉花、玉米产量较改良前分别增产14.4%、28.9%、20.0%。试点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行,为我县盐碱地治理、排水技术改造积累了经验,为盐碱地治理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资金短缺仍是盐碱地改良的主要矛盾。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投入200多万元用于盐碱地改良前期项目编制,部分项目也已通过了上级水利部门的审查,但立项少。即使建成的排水工程也因缺少必要的运行管理费,使得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维护,而逐渐变得排而不畅。加之近年来抗旱形势严峻,大量的水利资金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影响了其它基本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议上级部门能否考虑在盐碱地改良方面予以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是目前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对盐碱地改良项目资金偏少,且零星分散,工程效益不明显,无法实现骨干工程建设。建议上级部门对水利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建立专项资金渠道,形成资金集中优势,对排碱骨干工程进行系统性建设,并形成盐碱地治理建设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三是缺乏灌区监测体系。要对盐碱地进行治理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灌区水文、土壤监测体系制度,监测并掌握灌区内土壤水盐剖面分布及变化特征、灌区内盐分运动规律、灌区内水量平衡及水分转化、对农业的影响或效益等,为灌区盐碱地治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五、近期及2010年盐碱地改良的目标和计划

按照排水分区,某某县可分为三个排域:阿巴霍加排域、阿伽排域、九三排域,根据《某某县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报告》的规划,工程总投资45527.56万元,其中清淤总干排3条、长度198公里,改建干排5条、长度164.5公里,新建、改建支排108条、长度918.4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1892座(不含斗、农排)。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近几年内没有能力将三个排域全部实施改良治理。近期我县将盐碱地改良工作重点放在九三排域,同时对阿巴霍加排域、阿伽排域的骨干排水网进行维修清淤。目前我县已在九三排域,即:卧里托格拉克乡、古勒鲁克乡分别做了盐碱地改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九三排域盐碱地治理总投资为12685.78万元,其中干排清淤64.1公里,新建支排25条、长度158公里,改建支排21条、长度198.1公里,新建斗排210条、长度213.55公里,新建农排1274条、长度677.2公里,配套建筑物2167座。

下载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世界盐渍化土壤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

    二0一二年改良站工作计划及措施

    二0一二年改良站工作计划及措施 1、继续加强“瘦肉精”监管,强化实施瘦肉精长效监管机制。结合卫辉实际,制定《卫辉市2012年“瘦肉精”监管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

    我国盐碱地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 我......

    支付宝网站对信用卡套现处罚措施(详细解读)

    支付宝网站对信用卡套现处罚措施(详细解读) 曾几何时支付宝是众多卡友套现最佳工具,但是随着支付宝对套现交易查处力度的加大,目前通过支付宝套现已经越来越困难,本文详细解读支......

    论重庆主城区园林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良措施

    关键词 园林土壤;存在问题;改良措施;重庆 摘要 提出重庆市主城区园林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偏碱、养分含量低和物理性质差等,并针对各种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化学措施、工程措施、......

    习近平对七一讲话解读

    习近平“六个深刻认识”点出学习“七一讲话”总纲目 2011-07-06 08:54:0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提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5日出席全......

    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

    对共产党宣言的解读 《共产党宣言》(又被译为《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

    烟草行业对标措施汇总

    烟草行业对标措施汇总 什么是对标? 对标管理是源自西方的管理思想,也被称之为标杆追寻或标杆管理,基本要义是通过规范、连续的比较分析,帮助企业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