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浅析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浅析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摘要】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军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对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中的企业而言,更是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本文从军民融合的思想要求、内部环境、利益格局、产品布局、市场经济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军工企业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Abstract】 Mixe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s the country's strategy,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military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For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enterprise, is to solve the fundamental way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issues.This idea from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requirements,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the pattern of interests, product distribution, market economy, discussed in such areas,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military enterprises development.【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军民融合;多元化战略
2010年两会后的第一天,中国房地产市场造出几个新科地王,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企业成为事件的焦点,掀起了军工企业多元发展或军民融合发展的高潮。军工企业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行业区别,无论是军品制造还是民品制造,都无法违背。对于军品制造而言,军品制造业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除了需要满足一般制造业的普遍规律之外,还有其特殊属性。因此,军品制造业除了要服从一般制造业普遍应该服从的规则之外,还必须服从一些特别的规则。一般规则与特殊规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普遍规则是基础性的、起主导作用的规则,特殊规则用于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如果我们本末倒置,过分强调特殊规则而忽视普遍规则,甚至用特殊规则替代普遍规则,就会事与愿违。
军民融合式发展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工业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历史。在大多时期内,每当国家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急迫时,军工企业就红火,就高速发展;每当国家对武器装备的需求下降时,军工企业就普遍不景气,甚至出现衰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历史背景条件下的军工企业不可能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品科研生产单打
一、武器装备的订货大幅度波动必然引起企业景气状态剧烈波动。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有些军工企业深度走向市场,已经彻底摆脱了对军品市场的单纯依赖,走上军民结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正确道路,军品销售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经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仅没有取消或减少这些企业的军工订单,而且还大力支持企业进入更加广阔的国民经济领域。在国防和民用两个领域取得双重战略地位。
第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推动产品布局
在2010年两会上,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胡总书记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军民融合正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方针政策的一项措施。军民融合式发展,产品(业务)是载体,多元化战略是方向。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的加快,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方面,应主要发展贸易、金融、投资、工程承包与房地产等。
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形成人员、资本、技术的双向流动(互动)局面,扩大顶尖人才的活动舞台,为富余资金(资本)寻找出路,为技术成果转化搭建桥梁。以重点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为载体,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强化营销体系建设,形成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品(业务)为媒介的专业化发展组织体系,建立适应性经营机制,在更高层面上完善军民产业互动机制,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长远目标。
第二、解放思想突破传统障碍
过去几十年中,我们曾经主要从事国防产品的研制与生产,秉承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优良传统,完成了大量的难度极高的技术攻关与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无形中我们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军品依赖症。应该看到,过去政府只要求军工企业搞军品,搞好军品就是最大的政治,军品任务完成得好就是为国家分忧。可是,现在不同了,政府不仅希望我们继续搞好军品,同时还希望我们不单纯地依赖军品,要自己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成长,到广阔的民用产业领域中去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政府赋予军工企业的使命和评价军工企业发展好坏的标准都发生了变化,要求军工企业在完成好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还要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有所作为,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军工企业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保障,只要国家还存在,它就不可能消失。作为一个行业的载体,从事军工产品研制与生产的企业虽然不会消失,但是并不等于当前所有的从事军工产品研制与生产的企业都不会消失。新陈代谢是普遍规律,老朽的企业要淘汰,必然会有新生的企业来替代。无论我们愿意或者不愿意,军工企业的特殊性都在逐步地被高科技制造企业的一般性所替代。
当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全面改组,推行企业化运行机制之后,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发展与工业基础普遍升级,国防科技工业内部运行活力增强,在军工集团成立后的短短几年之内,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武器装备,国防实力和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大幅度提升。如果国家继续维持“军工特殊”的政策,不推行军工企业改革开放措施,就不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从国际趋势看,随着冷战时代结束,美国和俄罗斯都有几百万从事军工科研与生产的人员面临显性或者隐性失业,国家不得不拿出大笔经费将军事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用,为面临失业的人员打通一条生路,为民用科技与产业发展提供推动力。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家比过去变得更加富裕和强大。
第三、创新内部环境
要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首先要建立适合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部制度环境。目前,我们基本上是实行军民分立与军民结合并行的管理制度。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被切割成几个相互独立的板块,各自封闭运行,难以实现军民共享,更谈不上融合。实际上,不仅仅是在中国存在这种问题,在号称市场经济典范的美国也有类似的问题。
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军方派驻波音公司监督其军用飞机生产的人员总数达到680人,政府派驻波音公司监督民用客机生产的人数仅仅5人,前者是后者的136倍。但是民用客机的合同额远大于军用飞机,且民用客机的出勤率远高于军用飞机,故障率远低于军用飞机。据统计,当时与同等的民品生产企业相比,美国军工企业花在政府合同管理上的人力和物力是前者的4倍多,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是民用产品生产企业的3倍多,合同中管理费用所占比例也是民用产品生产企业的3倍多。为了应付军方的各种特殊检查和评估,许多公司建有专门的生产线或者工厂。后来,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军方订货减少,许多企业维持军品专用生产线有困难,于是纷纷撤销专用生产线,改为军民兼容生产经营体制,以至于一些企业后来坚决不接受附加特别监督条件的军品订货,除非完全按照商业惯例签订、管理和执行这些军品合同。
中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做法,并且中国自身国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借鉴国外好的做法是有必要的。当前除了军品研发与生产推行合同制与招标体制外,国家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法规,意在将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成体系地纳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政府已经将全部军工企业进行分类,允许军工企业实行投资多元化和改组上市,逐步采用规范的采购合同取代传统的装备科研生产计划;在军品型号探索、预研、研制和生产的各个阶段,广泛地实行招标制,对军工企业的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军工企业全面改革开放从法律意义上看已经成为可能。由于政府对军工企业的管理从前台走向后台。外部大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果企业内部不做及时调整,就很难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步伐,很难完成所承担的各种任务。我们必须及时地作出适度反应,尽早建立和完善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部制度环境,优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小环境。
军民融合的核心是文化的融合,通过塑造一种适合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为军民融合提供良好环境。军民融合式发展要通过人来实现,发展成果要惠及军民两个领域的员工。
要充分利用多年形成的军品人才资源,通过培养、交流等方式,让民用产业人才队伍迅速成长;用民用领域的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管理理念,提升军用领域人才的研发管理水平,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军民两用优秀人才队伍;并要以民用产业发展成果通过资本关系惠及军品领域的员工。还要公平、公正地使用军民两个领域的人才。军品领域与民用产业领域的人才在薪酬、职务晋升等方面要享受同等待遇和人才使用政策。人的融合要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得到保障,而企业文化更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第四、利益格局的攻坚战
任何改革都必然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格局的调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与长远竞争力,能够给国家和职工带来更多的长远利益。但是局部地、短期地看,利益的调整往往难以做到人人受益。盼改革是希望通过改革能给本人和本单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额外的利益,怕改革是担心因为改革失去既得利益和已经明朗的发展机会。这是人之常情。
历史上,所有顺利推进的改革,都是较好地处理了改革相关方的利益调整问题,所有推进困难甚至失败的改革都是没能处理好改革相关方的利益调整问题。当然,任何一项改革方案,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满意,总会有一部分人不满意,但是只要绝大多数人满意了,就是好的改革方案,只要能改善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成功的改革。
实际上,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的建立,没有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出台是不行的,但是军民融合式发展也不是一个方案、几个决定、多少个配套制度就可以自动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转变过程。因此,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大思路指导下,把思想认识的转变转化为行为方式的转变,不断循序渐进,最终才能实现全面的转变。
第五、积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军民融合营销能力,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军工企业必须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生命力在于有没有市场,而想占领市场,必须勇于进行市场竞争。要围绕重点产业的发展,迅速筹建专业的营销队伍,选拔有经验的高级营销人才来领导营销工作。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加强市场营销战略策划,整合单位市场营销资源,运用市场手段开展产业品牌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要充分挖掘现有营销网络和渠道的市场开拓能力,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打造共享的军品融合式市场营销平台,提升体系化的营销能力。
实行资本运营,优化整体资源配置。要加强军用、民用产业资源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采取改造、重组、置入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调整,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发挥其产业化单位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牵动作用。开展资本运作,审慎实施收并购战略,实现产业资本的低成本、低风险扩张。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运用股市融资功能,以重点产业为中心,通过股权收购、资产置换、上市增发等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第六、军民融合的未来展望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少央企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战略举措。这需要以军民融合思想为指导,建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作出园区发展和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发展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基础先行、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和“边建设、边运营”的思路建设和运营产业园区;以股份制为主体,有效聚集各种资本,通过股份转让、定向增发、增资扩股、收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做强做大产业园区,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军民融合的产业化发展基地。
第二篇:军工企业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军工企业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经济强国的战略选择。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大比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
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因此,“军民融合”之路也就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工企业落实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性任务。在“十二五”发展中如何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军工企业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落实。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
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军。将富国和强军的目标融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伟大进程中,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其关键是利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 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五项基本要求”,即:着力精干军工主体、扩大协作配套范围;着力完善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着力培育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着力健全有机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军工企业坚持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实现“五大发展目标”,即: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基本实现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公平化,军品市场退出制度健全完善,军工资源开放共享;培育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装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一体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武器装备发展的产业基础明显加强。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结合取得了显著进展,军工行业完成了由比较单一的军品结构向军民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民用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 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军工企业贯彻国家“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政策,按照国家和行业对军工企业的战略定位,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各自军工技术特色为主的多层次业务框架。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已有2/3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10多万项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国防科技工业已能生产50余大类,约1万种民用产品。这其中,年销售过亿元的民用产品近200种,过10亿元的近20种。2008年1-6月份,军工企业民品产值同比增长30%,占全部产值的比例达到74%,创下历史纪录。
尽管如此,国防科技工业要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军民融合”发展目标,把国防科研生产植根于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军民两种资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2 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至今还程度不同存在军民结合产业支撑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机制运行不畅,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不适应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当前制约军民融合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领域中军民技术双向流动机制不健全;军工企业在军转民发展过程中,基本维持的是一个军民分离的工业模式,军工企业内部,军民品只在制造层面利用军工制造技术实现工序间 融合,而在科技研发层面还是分离的。由于军民技术缺乏双向流动机制,即使在企业内部,军民品科技资源、科技成果,也无法实现全面共享。
军用技术标准与国家技术标准不通用,非军工企业技术进入军工企业与军工技术融合存在程度不同的障碍,在军民融合转型中对非军工企业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也制约了军工企业利用民用高新技术开展科技创新。
二是在军品科研生产及订购中军工企业与非军工企业之间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军民融合转型中对二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影响和制约。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惯性,又缺乏市场推动机制,部分军工企业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程度不同仍存在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意识和优势地位,在军民融合转型中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这对军工企业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不利,甚至带来青蛙效应,危害显而易见。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也在影响着军民技术融合,随着军、民产品界限的日益模糊,一些军工企业正在从事的工作,非军工企业也在同时进行,这无疑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2.3 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将陆续推出与之相衔接的政策,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如立足国家工业基础,扩大协作配套范围,通过动态调整优化,加强科研生产条件建设;改进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修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并 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创造条件;改革现行军品税收政策,按照公平、高效的原则,对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税收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向传统的军工科技生产体系发出了强烈的改革信号,表达了国家建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军工科技生产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改革浪潮中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的冲击。国家面向社 会建立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打破了军工企业自我封闭、一股独大的局面。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形成和积累的科研和生产及技术优势,将如滚滚洪流冲开传统军工科技生产体系的堤坝,涌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来自市场机制下的竞争和冲击,在转制改革、军民融合发展中步伐较慢的军工企业将面临重大打击,有的甚至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军工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在战略转型中同时也面临诸多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军工企业多年来自成体系,自我封闭,远离市场,有一段时间曾出现“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尴尬局面。随着军民融合战略转型的深入发展,军工企业的经营在不断融入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将获得来自多方面的市场机遇,多年来集聚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将得到释放和发挥。在带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的推动与非军工企业将建立起 技术联盟、产业联盟,促进军工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获得质的提升,完成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的蜕变,进而实现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军工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核心能力建设
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从企业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在企业“十二五”经营改革和发展中坚持“四个融入”,即: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融入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中;将企业非战争军事装备发展融入军队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融入企业科研生产能力建设中;将企业优势技术和产业发展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建设中。
明确政策指引,落实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分工布局。坚持科学统筹军民用科研、生产、试验能力条件建设,加速推进科研生产的信息化。在推进军、民用产业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军用科研设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民用科研设施服务与国防建设的作用,加快推进能力的兼容和兼顾;提高通用制造能力的柔性化水平,既满足民用产业的发展,又保障军品通用制造的需要,努力建设军民共用且适应军民两业发展的科研生产能力。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能力资源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3.2 加强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军工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统筹军民用科技资源,完善企业内部科研、技术领域的组织结构,明确组织内部职能之间和组织间的协调界面,理顺军民品研发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大力推进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企业军民结合产业研发中心以及其他研发能力、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技术同源的民用产品,推动军、民用产业相关技术的双向转移,建立技术发展相互借鉴、科技成果相互转化、军民两业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
3.3 加强“小核心、大协作”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提升企业军品科研生产核心能力为目标,从产业发展、产品发展、技术发展等方面认真梳理、准确定位,抓住核心技术,重点投入,形成军民结合的柔性专业化生产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把军品的通用生产制造能力寓于民用产业发展当中,退出无竞争优势、无发展前景、长期亏损的产品和领域,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改制或通过市场机制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引入社会资源,深化战略合作,实现通用生产制造能力的军民一体化,促进企业产品逐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和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军民两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战略转型中军工企业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组织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做到“五个坚持”,解决“两个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富实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出发,统筹谋划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骨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力量,使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四是必须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调动发挥军地各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包括军队、企业、科技、教育、人才等各领域在内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必须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解决思想观念的制约。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现实中,自成体系的思维定势和本位主义观念还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视野不开阔,行业壁垒,不善于利用组织和吸纳社会资源开展经营。解决利益关系上的制约。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可能要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产生某些利益摩擦。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生产领域,军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将失去垄断地位。诚然,经济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即使在企业内 部进行军民技术交流和转移,也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因而,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协调问题化解矛盾的常效机制,才能将军民融合式发展引向深入。4.2 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
制定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精心制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规划。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企业改制、整合重组、合资合作以及军民品科研生产等诸多因素。必须树立体系建设的观念,加强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努力构建以需求牵引建设、以计划规范进程、以标准控制质量的科学管理模式。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融入企业“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做到与企业“十二五”规划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
配套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配套法规制度。对国家已出台的法规中军民融合的相关规定,加以细化,使之更具操作性。要完善需求提报论证机制,在我国其它行业和民营企业中存在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要结合企业发展需要通过需求提报论证,诉诸法律、制定法规等措施予以整合,形成准入机制;制定军民品技术转移管理办法,形成军民品技术在企业内外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发展;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机制,强强联合,融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之中,保持企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通过以上措施,使企业经营发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相机制定符合军民两用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消除军民融合发展中的管理冲突,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效率。不断完善有利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在经营中达到信息对称,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统筹制定各管理领域融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执行、重大项目进展、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此为依据,加强奖惩激励,督导问责,促进工作落实。
第三篇: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字号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我们党着眼全面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总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经验,科学把握其时代内涵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军地各级坚决贯彻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军品生产向军品民品生产并重转变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举全国之力,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带动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之后,国家相继实施“两弹一星”等重大装备项目,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同时,军工企业积极掀起民品开发热潮。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国防科技工业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上世纪90年代后,国防科技工业实行战略重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逐步形成“小核心、大协作”格局,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军工行业效益明显提高。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军事需求成效明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高度重视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军事需求,并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推动落实。1964年,党中央作出“搞好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不仅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提高了国民经济生存能力和战略后方支撑能力,而且大大改变了西部地区交通闭塞、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上世纪90年代后,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重点加强了通信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贯彻军事需求工作。1994年启动的军民合建光缆干线网,一举改变了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进入新世纪,根据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利用国家提升交通、通信等领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机会,在融合发展中不断提高我军战场建设水平。各级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军事需求给予有力支持,完成了一批民用基础设施附带军事设施项目建设。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军队教育体制与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接轨,从地方引进了大批军队建设急需人才。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作为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举措,使军地协作培养军事人才由过去单一的军队接收方式,发展为以招收选拔国防生为主要形式,以依托普通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选送在职干部参加地方培训、接收提干、直招士官、聘用文职人员等为重要形式的多种培养渠道,较好满足了部队多系统、多层次、多样化人才需求。此外,征集大批地方大学生入伍,大大改善了兵员素质结构,促进了部队战备训练和各项建设。
军队有关保障初步融入国家社会化保障体系。1998年底,军委明确提出“军队的后勤保障特别是生活保障必须社会化”。2000年,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经过10多年持续推进,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军队保障摊子大大收缩,保障效益显著增强,保障负担明显减轻。全军先后撤销食堂、加油站和幼儿园、子女学校等各类保障机构几千个,移交撤销一批军队院校、保障性企业,大量保障任务交由社会承担。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成果,在近年来部队执行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处突维稳、联合军演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和检验。
国防动员各领域军民融合建设不断加强。在后备力量建设上,进一步压缩基干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规模,依托相关行业组建新型民兵专业分队,增大海军、空军、二炮预备役部队比例,后备力量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积极改善训练保障条件和装备器材,改进训练方法,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不断提升。在国民经济动员上,突出抓好战略物资储备和相关行业动员能力建设,建成一批经济动员中心和物资保障基地,有重点地落实物资动员储备和轮换调用。在人民防空建设上,着力推动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加大人防工程为社会服务力度。在交通战备建设上,坚持结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防交通网络布局,调整组建铁路、公路、航空和通信保障队伍,国防交通抢运抢修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在国防教育、信息动员、科技动员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富实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出发,统筹谋划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使之与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国家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骨干,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力量,使多种所有制经济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四是必须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调动军地各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领域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良好格局。五是必须坚持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些基本经验,深化了我们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应当始终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二、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根本目的是富国和强军。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军民融合式发展,将富国和强军的目标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根本方法。发展重点是“七个领域”,即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队人才培养领域、军队社会化保障领域、国防动员领域,以及空天、海洋、信息等领域。实现方式是“六个纳入”,即: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将军事人才基础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军队后勤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将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富资源和持续发展后劲,使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主要任务是构建“四个体系”: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军工集团公司跨行业专业化重组、产研结合、内部重组以及相关配套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从根本上增强军工行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增强以信息化为导向、以先进研发制造为基础的核心能力。要加速高新技术军民双向转化。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重大工程为平台,推动高新技术在国防领域、民用领域的双向流动和高效利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以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作为孵化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的重要领域。要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努力形成规模效益。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要按照《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在办好军队院校特别是指挥类院校的同时,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力度,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开放融合的军队人才队伍发展路子。要有效利用国民教育优质资源,坚持军地通用专业主要由国防生培养补充、指挥专业和军事特色鲜明的专业主要由军校培养的大方向。要更加注重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坚持科技素质与军政素质并重,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要研究解决地方大学生入伍后发展及退役后安置问题,军队重点抓好大学生当兵培养、岗前培训、使用帮带,各级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公务员选拔、就职创业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要依托国家信息资源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采取共享资源、合作建设等方式,完善军队通信骨干传输网,建设陆海空天一体的移动通信系统,建立军民共用的航天设施和应用保障体系,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跨越发展。要依托地方基础设施加强战场建设。在基础设施布局、设计等级、技术标准和配套建设等方面,认真贯彻军事需求,努力完善战场设施条件。要依托社会力量搞好装备维修保障。适当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军队装备维修保障的范围,逐步形成部队维修力量、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和地方相关企业相结合的装备维修保障格局。要依托市场资源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化。逐步将军人社保、医疗、退役安置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参与军队生活服务、工程建设、军事物流、装备维修等创造条件。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动员体系。要加强国防动员力量建设。重点编组保障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急需的民兵专业队伍,调整各军兵种预备役部队比例结构,加快转变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训练有素、动员快速的后备力量。要搞好重要战略物资联储联供。扩大军民通用物资储备覆盖面,重点抓好未来作战急需、稀缺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完善物资联合筹措、运输和配送渠道,建立健全军地联储联供保障体系;坚持实物储备、能力储备、技术储备、生产储备相结合,提高储备效益。要抓好战略机动保障能力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投送能力基础上,把大型民用飞机、大吨位民用船舶等列入战略后备运输力量体系,有计划地做好加装预置军事功能的工作,确保需要时能够为部队战略投送提供有力支援。要提高重点城市防空抗毁能力。在城市规划中统筹人防工程、通信警报设施和疏散地域建设,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兼顾战时防护功能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提高人防工程和重要经济目标抗毁能力。
三、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措施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工程。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周密筹划,狠抓落实。
精心制定推进融合式发展的规划计划。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必须树立体系建设的观念,加强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制定完善配套的规划计划,努力构建以需求牵引建设、以计划规范进程、以标准控制质量的科学管理模式,推动军民融合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底国家启动了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这个《规划》将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颁发施行。《规划》出台后,军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抓好各项任务和保障措施落实。各省(区、市)应当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规划计划,努力形成上下衔接、完善配套、可操作性强的规划计划体系。
不断完善有利于融合式发展的工作机制。要完善需求提报论证机制。军事需求对融合式发展具有牵引作用,要逐级建立完善提报机制,使军事需求提报论证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要完善重大项目对接机制。落实军事需求,必须搞好军地衔接,尤其是重大项目对接。要依据国防动员法,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要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通报制度,加强交流互通,为推进军民融合提供信息保障。要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统筹制定各领域融合绩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对军民融合规划计划执行、重大项目进展、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此为依据,加强奖惩激励、督导问责,促进工作落实。
健全完善促进融合式发展的配套法规政策。要完善法律法规。对已出台法律中军民融合的相关规定,应加以细化,使之更具操作性。新起草法律法规,应充分考虑推进军民融合的要求。要完善军民通用标准。统筹制定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军用标准,扩大军民通用标准的范围。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大型交通工具加改装、民用资源征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加强对融合式发展的科学指导。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军民融合式发展,既要满足国家安全需要,又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军事需求应当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各级政府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军事需求的支持力度。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优先安排解决融合式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急难问题,力求在关键领域、重大项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要把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统一起来,切忌急功近利。三是军需与民用的关系。要搞好综合平衡,做到既保障军需又兼顾民用。四是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自觉做到部门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兼顾各地区各部门利益。五是项目建设与成果应用的关系。要坚持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统筹安排、精心实施,确保建设项目质量高、效益好。同时,要克服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切实把各个项目管好用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防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使融合式发展更具活力,更有吸引力。
(作者: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来源:《求是》 2011年08月01日
责任编辑:春华
第四篇: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富国强军双赢之路
军报: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富国强军双赢之路
中广网2009-08-04 10:08[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发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一种资源投入产生两种效益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抓住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1引言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或更具效能。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以说,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2 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冷战结束后,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都纷纷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家资源和整体力量来实现防务能力的整体跃升。
例如,美国实行军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每隔10年左右就推出一个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依靠这些计划,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始终保持超前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至两代的领先地位。
而冷战时期的苏联,“要大炮不要黄油”,各种资源过度向国防建设倾斜,使经济建设陷入困境,这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深层原因。
以色列强调“以军带民”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军用技术转民用机制,用军用技术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实质也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信息化战争呈现军民一体、前后方一体的趋势,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
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富国与强军的“双赢”之路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坚持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内在要求。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致力于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使国防建设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经济建设也取得重大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重要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在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同时,为支持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江泽民同志强调国防建设必须随经济建设发展得到加强,要做到“两头兼顾、相互促进”,并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重要思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作用逐步凸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行通盘考虑,把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阶段联系起来,提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思想。
从“军民结合”到“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这些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尤其要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个核心军事能力。“融合”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篇大文章,应区分好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下功夫,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军民融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互动发展,统一通用型军民产品的技术标准,深化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
推动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军民融合,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的体制机制,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
推动军队保障体系的军民融合,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军队现代后勤,积极稳妥地把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
推动国防动员体系的军民融合,建立健全国防动员组织领导制度,完善军民结合、平战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强国防动员应急功能。
推动科技资源体系的军民融合,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重在思想观念“融合”
军民融合作为新的重大时代课题,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靠军地双方长期的共同努力。当前,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首先应转变观念,实现思想上的“融合”。
实现思想上的“融合”,就必须切实转变军地各自封闭、自我发展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我国之所以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呈现“两张皮”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地双方没能真正转变观念,没有把协同推进军民融合工作摆在重要议程来抓。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局部利益,片面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统筹国防建设的作用,只把“军民结合”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之中;就军队自身建设而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自我发展的模式,认为“天有、地有、不如自己有”,万事不求人,搞“大而全、小而全”,致使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步子放不开、走得慢。这些思想观念一旦固化,反过来又在不断地强化军民分体化建设模式,严重制约着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融合式发展。
当前,消除这些传统观念障碍,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用融合式发展的共赢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思路新办法。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军队虽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国无防不立。牢牢抓住
新世纪新阶段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全党全国全军的共同责任。军地双方应加强协调,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协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各项工作。“融合”需在战略上“纳入”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全局性重大战略,需要制定实施长远科学的发展战略,努力使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运筹、同步落实、同步推进,努力形成二者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融合格局。
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应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统筹确定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努力使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安全与发展之间轻重缓急的关系,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向前推进。
从宏观层面来讲,制定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需要重点做好“六个纳入”,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把重大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体系,把军队人才基础知识素质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军队生活服务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把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这种“纳入”式融合发展,既能从总体上消除军事经济和民用经济的分割状态,共用一个经济技术基础,又能够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建设全民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应立足于国情社情军情,既力求有所作为,又体现量力而行;既注重发挥我国特有优势,又合理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既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相适应,又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构建决策科学、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制度问题同样是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机制虽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但也存在指导关系不顺畅、主体权责不清晰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相当繁重,迫切需要构建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组织精干、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当前,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眼于理顺融合式发展的利益关系,着力建立健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军地协调体制机制,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二是着眼于优化融合式发展的资源配置,着力构建权责对称、运转顺畅、激励有效、惩罚有力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融合式发展的运行效率;三是着眼于调动融合式发展的积极因素,制定完善包括市场准入、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投融资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四是着眼于强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法制保障,着力构建一套层次分明、相互配套、彼此协调的法规体系,不断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法制化、正规化、科学化。(舒本耀)
第五篇:军民融合式发展十项措施专题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的十项措施2013-12-29 23:29:37 丁 锋 韩 璞 魏 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以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重要论述,指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军民融合工作。
军民融合领域军内外专家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时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更加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专家们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专家们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的精神实质。一致认为,这里讲的“二个坚持”、“一个加强”,不仅指明了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事关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现化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是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们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而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特别是 “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1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党、全军在我国“走出一条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我国从军、民分离的体制格局基础上实行“军民融合”,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 分析,推进“军民融合”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仍然比较突出。1.1思想观念上的束缚
能够实施“民技军用”的技术和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特征。由于观念上存在误区,军、民双方尚未完全形成“两用”意识。开发两用技术及其产业化不同于军转民,而是要求科研单位和企业从技术理念的提出开始,就考虑技术的两用性以及产业化前景,要形成两用技术(军用和民用)——有两个目标(战斗力和生产力)——开拓两个市场(军品市场和民品市场)观念。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现有体制影响,国防科研部门与民用科技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都缺乏两用意识,军与民各自为政。1.2价值评价体系不同
长期以来,国防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形成了重科研、轻应用,重军品、轻民品的传统观念,甚至认为选用民品不符合规定、违反规矩。而民用部门则普遍缺乏国防意识,认为开发国防科技项目是军工部门的事,即使有好的技术和产品也不往军品市场推荐。因此,军、民双方难以形成两用价值观。1.3缺乏两个市场意识
过去我们国防建设采取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奠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同时强调军品市场的特殊性,不允许有民品进入军品市场。另一方面,过去大多数民用部门与国防科技工业没有联系,政策上不允许民企打军品市场,民用技术和产品进入军品市场是很难的,所以民用企业发展新技术或研发新产品很少考虑军事上的需要。由此造成军民两个市场的长期分离,“民技军用”就成为可望而不可及之事。1.4缺乏相应的效益观念
过去,军品科研生产一般不追求经济效益,而是以保证国家安全利益为主要目标;而民口企业科研生产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由于军品任务大都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特点,构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风险大,如果没有必要的补偿机制,有些民企不愿主动承担军品任务。而军工部门“吃皇粮”的观念,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根深蒂固,长期依靠军方的计划订单和国家投资的设施,在缺乏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很少想到利用成熟的民品来降低成本。这是影响“民技军用”实施在经济效益观念上 的主要障碍。2加强高层领导机关对推进“军民融合”的领导与协调,设置高层机关的协调 机构
推进军、民两大创新系统的融合,事关国家全局,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绝不仅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行业的事,它涉及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国家的物资和科技资源,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也势必影响各方面的利益格局,政府主管部门职能转变与调整。因此是一个“举国”的任务,必须从国家层面上统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统一部署,制定阶段目标和具体措施。部门利益必须服从大局,必须由各部门共同参与并协同。
建议国家应设立有权威的高层领导协调机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负责方针政策的制定,统筹国家科技规划计划,监督重大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实施等重大决策。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办公室(建议设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加强重大科技计划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由有关部门如: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总装备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资委等部门参加,定期议事,协商处理重大军民两用工程项目和科技计划决策问题(如 法律法规、重要政策的拟定,资源利用、重大军民两用技术专项等问题的部际协调)。2010年10月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主办的国发37号文件出台后,雖然明确了相应的部际协调机构和办公室,但在有关工作的沟通和协调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3修改完善《国防科研生产法》,把“军民融合”特别是把鼓励支持民企参与国 防建设纳入国家的根本大法。
为使民企参加国防建设有法可依,应该适时修改完善《国防科研生产法》。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民企参加国防建设相关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民营企业把民用相关技术向军用方面转化,力求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使更多的民企加入到军品研发的行列中来。军方和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改革政策,但还没有立法。军品科研生产在某些方面已吸纳了一些民用科技成果和民用产品和研发资源,但由于开拓军品市场程序复杂、门槛较高,使很多可以为国防科技服务的民用高科技成果和民用研发资源被挡在为军工应用的大门之外。军方和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民用高技术向军工和军队转移等方面制订统一的规章制度,在这方面工作的职能还不太明确,尚未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落实到责人,没有在这些统一规章制度支撑下的运行规则,就不能从制度上保证把民用高新技术融入到军工科研生产系统中去。
为此,建议大力开展“军民融合”相关课题研究,并请注意将人大军民融合立法与国防科研生产法的修改相结合,为制订和完善“军民融合”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4深化武器装备采购和军品科研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放开一般配套,打破 军、民界限及军工集团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 境。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民营企业没有获得参与国防建设的平等权利,不能与目前的军工企业平等的参与竞投标。为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军民合作、充分调集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国防建设的合理机制。
当前,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政策大多面向传统军工企业,投资、免税等方面的支持仍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军工领域,对民营企业缺乏明确的参与机制和实施政策支持。参与军品的民用企业和现国有军工企业处于非合理、非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主要表现为参与机会、市场信息、经费支持、运作规定等多方面的实施政策和管理机制严重缺乏,由此制约了民用企业在其中的技术和潜力发挥,无法公平、公正地参与到军品市场竞争中去。这样必然不利于“军民融合”理念的形成,同时也会极大地制约民企的发展,损害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壮大。
对民营企业经济支持问题。从民营企业为军事装备提供产品模式来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民企现有的或相近性能的又能满足军品要求的产品,可采用货架采购方式。另一种是有专用技术要求,而需要进行前期技术研究的产品,虽然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有相当的潜力与技术优势,但仍在需要相当数量经费投入的产品,则国家也应该和军工企业一样考虑无偿的给予前期投入的支持。
改革军品税收制度和军品条件保障费的使用规定,让承担军品任务的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在税收上享受同等待遇。条件保障费的使用要打破军民界限,凡是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民企都有权按规定申请条件保障费;或者明文规定军工重点实验室和专用试验设施向民企有偿开放。以上有关事项雖然在2010年国发37号文件中都已有明文规定,但尚需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
5国家统一规划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的发展,统一制订军、民口军民两用技术规 划和计划。
在体制机制尚未彻底变革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军民融合,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推进军民融合的切入点。军民两用技术,是指在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在军品和民品两个方面都有比较广泛应用空间和应用潜力的技术。对于军工中的军民两用技术应当有一个辨证的认识:在计划经济的军工独立体系中,过分强调军品的特殊性,使军工行业膨胀成大而全或小而全,这是忽视军民两用技术的通用性或共性,没有处理好其通用性与特殊性之间八二开的关系,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而现在强调军民两用技术的共性时,不是要否认军品的特殊性,在关注军民两用技术通用性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将会有利于提高投资强度集中更多的力量解决军品特殊性向题。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军、民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创建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军民技术成果的双向转移和产业化,在军民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链延伸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促进军民两个领域的双向技术交流和发展,既增强军事科研生产能力,又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提高战斗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事半功倍的战略措施。为加快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根据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统一组织重大军民两用技术专项论证;制订鼓励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重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鼓励军方与民企合作,努力营造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环境;军队不能单纯作为一个采购方到市场上来买技术和产品,特别要支持和培养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原创性、前瞻性的、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进行予以支持和指导,加强军方的需求牵引。在重大关键领域立项时,重视对同行业中的民品项目和产品予以公平的军工专家评审,择优选取,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建议设立专门两用技术研究开发基金。民营企业中正在研发具有国防应用前景的两用技术项目可以申请该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民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6军方和军工部门定期向符合保密条件的民营企业发布军事装备技术的需求信 息,让民企知道军方(包括军工)需要什么。我国国防军工行业仍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民企为国防建设服务最大的难点就是不了解军方的需求。在信息渠道的层面上,军与民之间的信息很不对称,“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除少数经常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军方和军品科研生产中需求是什么,因而认为无法为国防军工服务。民口高科技企业即使有进入军品市场的强烈愿望,但是没有正规的渠道和方式去了解军品科研生产的需求。他们无从知道当前军品科研生产是否需要他们手中成熟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否适应军品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申办军品项目的各项复杂程序和特殊规定。有些民用企业手里有好技术、好产品,很看好军品市场,但苦于找不到“婆家”而发愁。
目前,装备采购也开始采用招标、竞标的采购方式,部分民企特别是民营电子类企业已或多或少地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一些通信类的电子产品、软件和网络技术已逐步向军品市场渗透,但大多数是在一种无序的、偶然的状态下进行的。主要靠这些企业的原军工背景及其熟人的关系,相互了解有关需求信息,尝试开发适应性产品和技术。这种靠熟人、老关系构成的信息渠道是难于长久的,也是极不规范的,由于很难把握准军方的需求,有些企业常常为得到过时的信息而付出高昂的代价。专家建议:建议按照需求指标结构分解树的办法,军队和军工部门逐步扩大向民企公开发布二、三次配套以下的需求信息。军工总体、系统和整机单位应搞好需求结构分解,逐分增加解密的装备预研、研制、订货需求信息;解密的装备采购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等。同时,建议国家及军工保密部门在加强电子信息保密又不防碍技术交流前题下,制定出符合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的措施。
7建立国家级军民两用高科技资源信息库,从政府层面推动民用高科技资源为 国防建设服务。
国家科技部每年都安排各种高科技计划,如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还有国家引导类计划(如火炬、星火计划)及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相关科研计划,这些计划所列项目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立项的,但其科研成果中有许多具有军民两用的特征,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国防建设服务。为此,建议由国家科技部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信息的跟踪收集工作,包括统计普查,以及利用现行渠道对各部门、各尚市科技组织、科技型企业的动态跟踪,及时汇集各类科研计划所产生高新技术成果、可用高科技资源情况及动向,建立两用高科技资源信息库。邀请军队和军工专家对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分类遴选和评估,把有军用潜力的技术成果和产品纳入数据库。入库项目,通过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军队和军工部门发布信息,也可组织专项活动(如:信息发布会、成果交流会、展览会等)向军队和军工部门推介。8军转民应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军工科研生产剩余能力的转移、人员 的分流,重点抓好由军用技术向民用的转移,使先进军用技术成果 及时转移为国家 经济建设服务。
上世纪冷战结束以来,国家重视军转民工作,军工部门开发民品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军转民往往着眼于军工制造能力的转移和人员的分流,军用技术向民用的转移的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受制于解密规定。一项新技术的开发成功后,应用于一型重大的新研制武器装备,其周期约6至10年,如果等到该型装备服役10年后才能解密,那这项技术已失去了先进性。为此,研究解决军转民技术成果的解密问题,这是军用技术适时向民用转移的瓶颈。
专家们认为,有些预研中间技术成果可以采取“先民后军”的做法,民用量大面广,在应用中考验其可靠性,然后转为军用,民用得效益,军用也放心。这是“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好办法。
9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 戏”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军民互动来促进军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在调研和座谈中,军方反映采用民间高科技资源最大的困难是不了解民间有哪些优质资源可供选择。军方装备采购部门和军工科研生产单位除了原有的计划渠道,也没有其他相应的渠道可以在全国范围了解哪些非军工企业拥有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不少军队用户和军工企事业单位对民企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不了解,没有固定畅通的信息交换沟通渠道。如:武汉盘古减振抗震缓冲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电磁流变流体智能主动防震减振技术,完全可应用于军用车辆的防震减振,但长期未被国防军工所了解。直到某军工单位相关科技人员偶然发现了此项技术,才被该军工企业所采用。
为此,军、民双方都强烈呼吁建立一个军民共用的信息平台,以即时沟通和交流供、需双方的信息。军与民之间很需要搭建一个军民互动的信息平台,沟通双方的信息。这个信息平台的构想是:在政府中心工作指引下,由“中介机构+专用信息网”组成。中介机构负责建立信息库和专家库,将广泛收集到的民用高科技资源信息,组织专家评估、筛选,然后通过专用信息网向军方推荐(也可直接推荐)。军方(或军工部门)需要获取民用高科技资源的信息,可直接从网上获取。中介机构的人员由两部份人员组成,一是军队和军工行业退下来的装备管理专家(他们比较了解军方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二是从事中介活动的专门人员。从我国目前现行体制出发,在国家和军队领导机关的支持下,可以有重点地扶持民间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军民互动来促进军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民用高科技资源向军用转移的有效措施。
10开展“军民融合”试点。根据各部门、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可以开展 军民合作的试点,逐步建立起军民互动、互通的高效运行机制。在经济科技条件比较好的省市或地区(如中关村高新区)建立军方与民企建立合作开发军民两用技术项目的试点。军方从简单的买卖关系转为合作伙伴,组建专项军民联合攻关小组,集中军民各方优势力量和资源,及时解决重大国防技术课题和项目,或长期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重大技术。这样有利于把军地资源包括科技人才和资金集中在一起突破技术难点,针对军队的使用要求,进行共同开发将会有更好的合作效果。有的企业还提出希望和军队专业技术对口的部门,建立联合实验室,把军队需要做的技术攻关项目,军民双方一起在实验室里做,加快科技成果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两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