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规范
附件2
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督促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销企业认真整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及《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省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后处理工作。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辖与级别管辖相结合及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按以下分工实施。
(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做好省级和外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实施以下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1.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
2.省级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省属企业或中央在甘企业;
3.省级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三资”企业。4.省局需要直接予以后处理的不合格企业。
(二)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省局做好涉及本辖区内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销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实施以下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1.省级监督检查中涉及本市、州行政区域的不合格产品企业;
2.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实施后处理的企业; 3.经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
(三)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上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做好涉及本行政区域内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销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实施以下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1.省级监督检查中涉及本县(市、区)行政区域不合格产品的企业;
2.受上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实施后处理的企业;
3.经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 业。
本省监督抽查中涉及的外省市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由各检查实施部门负责移送至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确保追根溯源,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
质检机构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完成对复查产品的抽样、检验工作,并将检验结果向后处理办理部门报告。
第三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应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1.对所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实行整改复查制度,企业整改后,由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第二条分工组织验收,同时委托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的有关质检机构,按原方案进行抽样复查,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企业支付。
2.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直接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环保和存在缺陷的不合格产品,影响国计民生并且质量问题严重的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应当根据情节,分别给予警告、通报,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可处以罚款,追究主要责任者的行政或经济责任,并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建议发证机构吊销其产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对已经出厂、销售的该产品实施强制性限期收回措施;
3.对省级监督检查中反映倾向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抽样合格率较低的产品,省局将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者组织行业协会、检验机构召开质量分析会、召开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
4.省局统一对在全省质量不合格产品及其相关企业在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网上实行曝光6个月制度;
5.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一年内连续两次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条 企业整改和验收按以下程序进行: 1.凡监督检查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的以外,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对不合格产品经销企业的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个月。
2.凡监督检查不合格产品的销售企业,后处理办理部门应立即对在销产品的库存产品进行清理,对直接危及人身健康安全或者存在致命缺陷或者失去使用价值的产品,必须立即撤下柜台,严禁继续销售。同时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和验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建立质量责任制。
3.对于国家以及本省各级监督检查中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当在接到上级部门的《后处理委托单》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责令整改通知书》(表1),并按规定时限向省局上报后处理结果。
4.对于外省市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省局《后处理委托单》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与企业取得联系,并向企业发出《产品质量外省市监督检查不合格通知书》(表2)。生产企业认可检验结果或逾期未提出异议的,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责令整改通知书》;生产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并已向组织检查的外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异议的,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组织检查的外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异议处理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后处理措施。
各后处理办理部门在督促企业整改过程中,应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查找不合格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条 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的企业,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当及时向质检机构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复查委托通知书》(表3),质检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查检验工作并上报复查结果。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在接到质检机构上报复查结果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受检企业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复查结果通知单》(表4)。
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整改工作或因以销定产、季节性停产等短期内不再继续生产的,可向后处理办理部门提出延期复查申请。
第六条 对监督检查产品质量不合格且逾期不改正企业有以下情况的予以通告:
1.监督检查产品质量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的;
2.监督检查产品质量不合格,在整改期满后,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的;
3.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向相关后处理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并未落实整改措施且产品经复查仍不合格的。
第七条 对逾期不改正的企业,后处理部门应当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组织进行强制复查。
第八条 经强制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由后处理办理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责令企业停业整顿,直至建议当地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同时建议主管部门免去企业主要负责人职务。
第九条 对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期产品复查仍不合格的,后处理办理部门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省局,由省局统一向发证机构移送材料并建议吊销生产许可证。
第十条 责令整改的企业经整改合格后,应向下达整改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验收申请。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组织有关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生产,但要将该企业列入重点监管企业目录。
第十一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按期对整改后的生产、销售企业进行回访检查,了解核实整改措施落实后的实际情况,以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
第十二条 各市、州局应严格按照省局下达的《不合格产品委托处理单》要求的时限将后处理结果上报省局,并对辖区内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并及时将后处理情况作好记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各级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专项报告。
第十三条 本规范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甘肃省质量监督不合格生产经销企业整顿管理规定》(甘技监发„2001‟83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
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
(试行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提高后处理工作效率,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依据产品质量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监督抽查后处理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依法处理和后续监管所采取的行政措施。内容包括通报、责令企业改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企业整改情况的复查验收、督促企业收回严重不合格的产品、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公告等。
第三条 工作原则
后处理工作应遵循程序合法、规范实施、依法行政的原则。第四条 职责分工
(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职责
1、负责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和信息反馈;
2、负责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的部分事项。内容包括: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质量分析会或整改学习班,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移交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对不合格企业整改结束后的产品质量复查检验等;
3、负责向各市政府报送监督抽查质量信息;
4、负责对市质监局后处理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考核。
(二)市质监局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除省质监局负责事项外的其他事项的处理;
2、负责对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考核;
3、建立、完善后处理工作档案;
4、汇总上报后处理工作信息。
(三)质检机构职责
1、受省、市质监局委托,对复查验收合格企业的产品实施复查检验;
2、检验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检验报告发送企业和委托复查检验的省(市)质监局。
第二章 工作程序及要求
第五条 移交报告
省质监局向有关市质监局发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不合格产品移交处理通知书》(附件1),将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报告移交其处理。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报告,由承担监督抽查任务的质检机构发送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市质监局。
第六条 登记造册
市质监局接到省质监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移交处理通知书》和移交的国家监督抽查检验报告以及质检机构发送的省监督抽查检验报告后,应当将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情况在《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登记表》(附件2)上进行登记。
第七条 实施处理和整改
(一)市质监局接到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向企业下达或委托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向企业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改正通知书》(附件3),明确改正的具体要求和期限。同时将《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附件4)发给企业,告知企业复查申请的时限等事项。
(二)企业接到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改正通知书》后,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整改:
1、立即停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企业法定代表人向全体职工通报国家、省监督抽查情况,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
3、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理;
4、对在制产品、库存产品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格产品不准继续出厂,对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产品,要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收回、监督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追回售出的有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5、根据不合格产品产生原因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整改要求,在管理、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6、积极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学习班或产品质量分析会;
7、按时提交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
8、接受质监部门组织的整改和复查检验。第八条 提交复查申请整改报告
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工作完成后,应将《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和整改报告提交市质监局或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
复查申请自收到《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之日起,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除外)。
第九条 复查验收和复查检验
(一)市质监局或其委托的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15日内,应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现场复查验收,并形成复查验收报告。
复查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质量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事实;
2、企业接到不合格检验报告后所作的工作;
3、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4、企业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已取得的效果;
5、复查验收结论。
(二)对于复查验收合格的企业,属国家监督抽查的,由市质监局将复查验收报告上报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向有关质检机构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委托书》(附件5);属省监督抽查的,由市质监局或其委托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向有关质检机构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委托书》。不需要安排复查检验的,由省、市质监局按照职责权限予以记录。
(三)质检机构在接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委托书》后15个工作日内,应当完成对复查企业的抽样检验工作,确因检验周期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检验的,应当向下达复检任务的部门说明。检验工作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质检机构应当向下达复检任务的部门、被检企业、企业所在地的市质监局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结果通知书》(附件6)并附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当载明‚国家监督抽查复检报告‛或‚省监督抽查复检报告‛。
第十条 延期复查
(一)企业因以销定产、季节性生产等原因短期内不再继续生产的,可以向市质监局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经市质监局调查核实后,向企业发出《延期复查企业告知书》(附件7),并报省局备案。
(二)市质监局或其委托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部门,应当在企业申请延长期内组织跟踪检查,发现继续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强制复查
企业逾期不提出复查申请的,由市质监局在期满5日内实施强制复查。强制复查合格的,按照第八条要求组织复查检验。
第十二条 特殊情况
(一)生产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生产地不一致时,监督抽查后处理由企业生产地所在的市质监局负责,需要注册地质监部门配合的,应当积极配合。
(二)企业因关停并转等原因无法进行复查的,市质监局应当如实记录。
(三)复查检验费用由被检企业承担。第十三条 行政处罚
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以及复查检验仍不合格的企业,应当实施行政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第十四条 建立档案
市质监局应在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登记造册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后处理工作档案。内容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改正通知书》、《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复查验收报告》、检验报告和复查检验报告、《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登记表》等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 上报信息
建立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月报制度。各市质监局应当在每月25日前将国家、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开展情况及《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登记表》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省质监局。
第四章 工作考核
第十六条 工作考核
省质监局将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纳入质量监督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对各市质监局后处理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进行抽查、考核并通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实施时间
本规范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未明确事项,按照《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同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如有其它规定,按其规定执行。
本规范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
(试行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提高后处理工作效率,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依据产品质量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工作。
监督抽查后处理是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依法处理和后续监管所采取的行政措施。内容包括通报、责令企业改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企业整改情况的复查验收、督促企业收回严重不合格的产品、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公告等。
第三条 工作原则
后处理工作应遵循程序合法、规范实施、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四条 职责分工
(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质监局‛)职责
1、负责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和信息反馈;
2、负责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的部分事项。内容包括: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质量分析会或整改学习班,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市质监局’)移交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对不合格企业整改结束后的产品质量复查检验等;
3、负责向各市政府报送监督抽查质量信息;
4、负责对市质监局后处理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考核。
(二)市质监局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除省质监局负责事项外的其他事项的处理;
2、负责对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考核;
3、建立、完善后处理工作档案;
4、汇总上报后处理工作信息。
(三)质检机构职责
1、受省、市质监局委托,对复查验收合格企业的产品实施复查检验;
2、检验工作结束后,及时将检验报告发送企业和委托复查检验的省(市)质监局。
第二章 工作程序及要求
第五条 移交报告
省质监局向有关市质监局发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不合格产品移交处理通知书》(附件1),将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报告移交其处理。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报告,由承担监督抽查任务的质检机构发送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市质监局。
第六条 登记造册
市质监局接到省质监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移交处理通知书》和移交的国家监督抽查检验报告以及质检机构发送的省监督抽查检验报告后,应当将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情况在《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登记表》(附件2)上进行登记。
第七条 实施处理和整改
(一)市质监局接到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向企业下达或委托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向企业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改正通知书》(附件3),明确改正的具体要求和期限。同时将《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附件4)发给企业,告知企业复查申请的时限等事项。
(二)企业接到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检验报告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改正通知书》后,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整改:
1、立即停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企业法定代表人向全体职工通报国家、省监督抽查情况,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
3、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理;
4、对在制产品、库存产品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格产品不准继续出厂,对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产品,要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收回、监督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追回售出的有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5、根据不合格产品产生原因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整改要求,在管理、技术、工艺设备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6、积极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学习班或产品质量分析会;
7、按时提交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
8、接受质监部门组织的整改和复查检验。第八条 提交复查申请整改报告
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工作完成后,应将《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和整改报告提交市质监局或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
复查申请自收到《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之日起,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除外)。
第九条 复查验收和复查检验
(一)市质监局或其委托的具体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15日内,应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现场复查验收,并形成复查验收报告。
复查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质量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事实;
2、企业接到不合格检验报告后所作的工作;
3、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4、企业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已取得的效果;
5、复查验收结论。
(二)对于复查验收合格的企业,属国家监督抽查的,由市质监局将复查验收报告上报省质监局,省质监局向有关质检机构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委托书》(附件5);属省监督抽查的,由市质监局或其委托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的部门,向有关质检机构下达《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委托书》。不需要安排复查检验的,由省、市质监局按照职责权限予以记录。
(三)质检机构在接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委托书》后15个工作日内,应当完成对复查企业的抽样检验工作,确因检验周期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检验的,应当向下达复检任务的部门说明。检验工作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质检机构应当向下达复检任务的部门、被检企业、企业所在地的市质监局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检验结果通知书》(附件6)并附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当载明‚国家监督抽查复检报告‛或‚省监督抽查复检报告‛。
第十条 延期复查
(一)企业因以销定产、季节性生产等原因短期内不再继续生产的,可以向市质监局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经市质监局调查核实后,向企业发出《延期复查企业告知书》(附件7),并报省局备案。
(二)市质监局或其委托实施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部门,应当在企业申请延长期内组织跟踪检查,发现继续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强制复查
企业逾期不提出复查申请的,由市质监局在期满5日内实施强制复查。强制复查合格的,按照第八条要求组织复查检验。
第十二条 特殊情况
(一)生产企业注册地与实际生产地不一致时,监督抽查后处理由企业生产地所在的市质监局负责,需要注册地质监部门配合的,应当积极配合。
(二)企业因关停并转等原因无法进行复查的,市质监局应当如实记录。
(三)复查检验费用由被检企业承担。第十三条 行政处罚
国家、省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以及复查检验仍不合格的企业,应当实施行政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第十四条 建立档案
市质监局应在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登记造册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后处理工作档案。内容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改正通知书》、《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复查申请表》、《复查验收报告》、检验报告和复查检验报告、《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登记表》等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 上报信息
建立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月报制度。各市质监局应当在每月25日前将国家、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开展情况及《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登记表》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省质监局。
第四章 工作考核
第十六条 工作考核
省质监局将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纳入质量监督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对各市质监局后处理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进行抽查、考核并通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实施时间
本规范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未明确事项,按照《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执行。同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如有其它规定,按其规定执行。
本规范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浙江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
各市:
《后处理工作规范》已经通过法规处合法性审查,准备局长办公会议讨论。现把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的讨论稿发给你们。
从2008年7月18日起,省局按照《后处理工作规范》将国抽复查安排下放各市局。复查程序:企业提出申请报县局。县局审核通过后报市局。由市局安排复查。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
柳静薇
2008.7.18 您好!
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以下简称后处理),增强监督抽查的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报告名单以电子邮件方式报市局(附件2)。市局一并纳入对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考核总结材料中报省局。
第六条 省抽不合格产品涉及销售企业的,由省局移送同级有管辖权的部门;涉及省外生产企业的,由省局移送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质监局。
第三章 后处理实施
第七条 除本规范明确指定外,后处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企业所在地的县局具体组织实施。
第八条 根据具体情况,省局可对国抽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市局可对省抽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
对监督抽查中有倾向性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抽样合格率较低的产品,省局可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者组织行业协会、检验机构等召开质量分析会。
对省抽中发现的问题,生产企业集中地的质监局认为有必要举办培训班或质量分析会的,应事先征得省局同意。
第九条 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责令其进行整改。
县局应在确认检验结果或接到上级部门的《移送处理单》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以下简称《责令整改通知书》,见附件3)。
第十条 《责令整改通知书》必须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期限。整改内容包括停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在制产品、库存产品进行全面清理,不合格产品不准继续出厂;查明不合格原因并予
企业对复查结果有异议的,由安排复查的部门按照浙质监发〔2007〕382号文附件4《监督抽查不合格异议处理工作规范(试行)》受理企业的异议。
对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等管理的产品,复查不合格的,安排复查的部门应通报同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管理部门,由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管理部门逐级上报至发证部门。
第十五条 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完成整改工作或因以销定产、季节性停产等原因短期内不再继续生产的,可以向县局提出延期复查申请。县局在核实后,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并告知企业相关义务(附件7)。
县局应在企业申请的延期复查期内进行跟踪检查,发现继续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市、县局应在企业整改期满后或复查结果确认后的10个工作日向上级报送逾期不改正或整改不合格的企业情况。省局负责及时发布公告。应当公告的包括如下情形: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的;
(二)在整改期满后,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的;
(三)整改期满后产品经复查仍不合格的。
第十七条 对逾期不改正或整改不合格的企业,县局应当在省局公告发布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组织强制复查。
第十八条 经强制复查,企业仍不改正或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县局在确认复查结果后的10个工作日内责令企业停业、限期整顿。
考核。省局将不定期地对市局及县局的后处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复查检验工作列入对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考核,一并纳入质检机构工作质量通报。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市局和县局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市局或县局实施的省级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由省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省局原有的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按照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篇: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管理办法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管理办法
2012.7.2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提高监督抽查有效性,明确工作职责,从生产源头确保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规定》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监督抽查、省内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和外省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移送的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的后处理工作。
第三条 监督抽查后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公告、通报、整改复查、行政处罚、移送等。
第四条 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按照“统一要求,分级实施,各负其责”的原则。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建立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档案。
第五条 监督抽查后处理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章 后处理工作内容
第六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做好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统计、汇总、上报和分析工作,把握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依法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向地方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有关部门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进行专题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的,必须进行整改;因迁址、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正常生产且能够提供有效证明的,待迁址完成或自然灾害消除后,必须进行整改。
第八条 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后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条 监督抽查的产品有下列严重质量问题时,依照《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一)产品质量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二)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三)属于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
(四)失效、变质的;
(五)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第十条 对抽查中反映出有倾向性的质量问题,或者产品质量问题严重、抽样合格率较低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检验机构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举办不合格厂长(经理)学习(培训)班。
第三章 后处理工作程序及要求
第十二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生产企业应当自收到责令整改通知书之日起,按以下要求,在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
(一)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向全体职工通报监督抽查情况,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
(三)查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理;
(四)对库存的不合格产品及检验机构退回的不合格样品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数量,不合格产品不准继续出厂;对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格产品,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监督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对因标签、标志或者说明书不符合产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生产企业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产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
(五)查阅销售记录,立即收回已出厂、销售的不合格产品;产品已经销售无法收回的,要做好情况记录并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并向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六)根据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在管理、人员、技术、工艺设备、原材料、产品检验等方面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七)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不合格企业厂长(经理)学习(培训)班和产品质量分析会;
(八)产品经企业自检或委托检验合格后,按期提交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
(九)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整改复查和产品质量的复查检验。
第十三条 国家监督抽查的整改复查工作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实施。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下达整改通知,并告知被抽查企业所在地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督促企业限期整改。
第十四条
省级(含外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复查工作,原则上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监督部门负责,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达整改通知,并督促企业限期整改;特殊情况下,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企业,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接负责整改复查工作,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实施。
第十五条
市级(含外市质监部门移送)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由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下达整改通知,并负责企业的整改复查工作。对监督抽查中发现具有区域性、普遍性质量问题以及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的严重不合格产品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六条 县级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复查、上报、处理等工作,参照市级监督抽查执行。
第十七条
企业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并应在整改期满5日前申请延期,延期不得超过30日;确因不能正常办公而造成暂时不能进行整改的企业,应当办理停业证明,停止同类产品的生产,并在办公条件正常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复查。企业在整改复查合格前,不得继续生产销售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
第十八条 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组织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复查。整改复查包括对企业整改工作有效性的现场核查和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按照原监督抽查方案进行抽样复查检验。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成立现场核查组,现场核查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检验机构的技术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参加现场核查工作。第十九条 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由负责后处理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进行强制复查。
第二十条 负责组织整改复查工作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复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下发整改复查结果书面通知。企业整改工作现场核查和复查检验全部合格的,为整改复查合格。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及时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结果。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
第二十三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支付。
第四章 移送
第二十四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的质量问题属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组织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抽查的不合格产(商)品,凡涉及外省生产企业的,要及时填写、发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移送处理单》(外省)至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凡涉及省内其他市、县生产企业的,同样要及时填写、发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移送处理单》至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第二十六条 省局收到外省质量技术监督或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移送的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后,及时下发《外省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移送的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处理通知书》至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由该市局负责实施后处理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结果及相关材料报省局。由省局负责将处理结果反馈外省的移送部门。
第二十七条 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收到外省质量技术监督或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移送的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后,应参照第二十五条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后处理工作,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至外省移送部门并报告省局。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 被抽查企业擅自更换、隐匿、处理已抽查封存的样品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收到检验报告后未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复查其产品仍然不合格的,由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企业在30日内进行停业整顿;整顿期满后经再次复查仍不合格的,通报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证照。
第三十二条 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有下列逾期不改正的情形的,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向社会公告:
(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无正当理由拒绝整改的;
(二)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在整改期满后,未提交复查申请,也未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的;
(三)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向负责后处理的部门提交了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但并未落实整改措施且产品经复查仍不合格的。
第三十三条 对在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中,因主观故意或过失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导致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过错责任。直接具有过错行为的人员为主要过错责任人,其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应承担失察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后处理工作文书处理,采用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监督抽查统一文书。
第三十五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定期监督检查后处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4年9月发布的《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检验报告编制规范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检验报告编制规范
J.1 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J.1.1 检验报告应采用统一格式。格式见附件1。检验报告表格中各项栏目应完整填写,不得缺项。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应使用“—”表示,不得空缺。编写内容应包括检验结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以及采用方法所要求的全部信息。检验报告表格栏目排列顺序可以适当调整,内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
J.1.2 检验报告应包括封面、首页、检验结果页,如有需要可以有封底。
J.1.3 检验报告中数据、公式、表格和其它技术内容应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带有计量单位的应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数值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J.1.4 检验报告中所用的符号、代号应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打印检验报告字体统一采用“宋体”。
J.1.5 检验报告正本首页应加盖检验机构相关印章,检验报告正、副本(含检验原始记录)应加盖骑缝章。
J.1.6 检验报告中的信息栏目与抽样单中相同的,检验报告内容应与抽样单上的内容一致。J.2 报告封面
J.2.1 报告封面应包括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证书标记及其他特定标志、检验报告编号、产品名称、受检单位、生产单位、委托单位、检验类别、检验机构名称。其他特定标志的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报告封面格式见附件1-1。
J.2.2 计量认证/审核认可证书标记:应正确使用CMA/CAL标志。不得使用不在有效期内的认证认可证书标志,未经认证认可的产品或参数不得使用带CMA/CAL标志的报告封面。J.2.3 检验报告编号:应为所属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的唯一识别编号。
J.2.4 产品名称:抽查样品名称应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如企业产品标注名称未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应在产品标注名称后用括弧加注产品真实属性名称。(产品真实属性名称一般是指标准规定的产品名称,属于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填写获证产品单元的名称)。示例:“南通甜条(酱腌菜)”。
J.2.5 受检单位名称:应填写抽检样品所属单位工商营业执照上的名称。受检单位名称应与受检单位公章相同。如在流通领域抽样,受检单位指经销企业,生产单位指生产企业。如在生产企业抽样,受检单位无需填写,可用“—”表示。J.2.6 委托单位名称:应填写下达监督检查任务单位的全称(如: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J.2.7 生产单位名称:应填写抽检样品实际生产单位工商营业执照上的名称,生产单位名称应与生产单位公章相同。若在流通领域抽样,生产单位的名称按包装标注名称填写(抽样后应与标称生产企业确认)。
J.2.8 检验类别:应与任务书一致,分为省(市)级监督抽查、省(市)级定期监督检验、省级专项监督抽查、省(市)级市场监督抽查、省(市)级复查检验、复检检验等。J.2.9 检验机构名称:应填写检验机构的全称。
J.2.10 封二应填写关于检验报告的注意事项或有关声明,以及检验机构的地址、监督电话、业务电话、传真电话、邮编、电子信箱等。此部分内容也可填写在封底处。格式见附件1-2。J.3 报告首页
J.3.1 检验报告首页格式见附件1-3。J.3.2 检验报告编号:应为所属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的唯一识别编号,同封面。J.3.3 页码为:共×页 第*页。“×”表示发出报告的总页数(不包括封面和封底),“*”表示报告页的页数号。
J.3.4 产品名称:同J.2.4。
J.3.5 规格型号:应填写抽检样品的包装规格或品种型号。J.3.6 生产日期批号:应填写抽检样品的生产日期或者批号。若产品包装上有生产日期或批号的,抽样单的生产日期批号应与产品包装一致,两者以“”分开,若仅有生产日期、批号其中的一项,则相应位置上的另一项用“—”表示。
J.3.7 商标:应填写抽检样品依法注册的商标(指有®标志的商标)。若注册商标为图形或异形字图案,可填写受检企业认可的符合商标注册规定的相应文字。如商标未注册,此处填写“—”。
J.3.8 受检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手机邮编:应按顺序填写抽检样品实际生产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手机邮编,中间用“”连接,应按照受检企业实际生产或经销地点详细填写企业地址(x市x县(市、区)x镇(乡)x路x号),地址所属市应为地级市(全省共13个地级市)。示例:“苏州市吴中区通安镇华山路28号”。电话应为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有关负责人的固定联系电话,手机应为联系人的手机号码。若仅有电话或手机其中的一项,则相应位置上的另一项用“—”表示。生产单位同受检企业的,此处填写“—”。J.3.9 生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手机邮编:应按顺序填写抽检样品实际生产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手机邮编,中间用“”连接,要求同J.3.8。
J.3.10 检验类别:应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委托书》中的检验类别一致,同J.2.8。J.3.11 任务来源:应填写省局全称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委托书》编号或者省局下达任务文号,有任务编号的必须填写任务编号,如: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322010080088或苏质监监函(发)[2010] ××号。省局委托各市局安排的食品或其他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任务,可以填写任务下达市局的任务书编号或文号。
J.3.12 抽样单编号:应为任务下达部门下发的抽样单的唯一识别号。J.3.13 样品数量:应为“检验样品数量”与“备份样品数量”之和。
J.3.14 抽样基数:抽样基数应为抽样时所抽同批号(生产日期)产品现存的实际数量。抽样基数应符合相关标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的规定。
J.3.15 样品编号:由检验机构自行编号,应为抽检样品的唯一识别号,一般与检验报告编号相同。
J.3.16 抽样地点:抽取样品的具体地点,描述应不会产生歧义,如企业成品库、商场(超市)等。
J.3.17 备样量及封存地点:备样量指与检验样品同时抽取,作为备份检验样品的数量。备样封存的地点可以使用承检机构无歧义的简称。示例:“6瓶/江苏省质检院”。J.3.18 抽样人员:应为持有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的有效期内的核定专业的检验员证的检验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有2人以上共同签字。J.3.19 检测日期:所检样品检验的起止日期,日期标注应符合相应规范,如:2010-01-25~2010-02-02。产品实施现场检验的,应在备注中注明。
J.3.20 抽样日期:应填写抽取样品的具体日期。如:“2010-07-12”。J.3.21 样品状态:指检验机构业务管理人员或检测人员开始检验前对样品状态和特性的记录或描述。应填写是否“符合检验要求”,若不符合则应填写具体状态。
J.3.22 封样状态:应填写检验机构样品接收时的封存状态,用“封条完好”表示。
J.3.23 样品等级:若产品标准中无分等级规定的,此处填写“—”。凡是标准中有分等级规定的,应填写抽检样品的等级。若产品未标注等级或标注的产品等级与相关产品标准规定不一致的,此处填写“—”,同时在备注栏中注明该产品实际应该标注的等级。J.3.24 样品到达日期:应填写所抽样品到达检验机构实验室的具体日期。所抽样品全部项目实施现场检验的,此处填写“—”。J.3.25 检查封样人员:应填写接收样品时检查封样状态的人员。所抽样品全部项目实施现场检验的,此处填写“—”。
J.3.26 检测地点:是指对所抽产品进行检测的地点。承检机构有多个异地实验室的,需列出可以区分的具体检测地点。如:“企业生产车间”或“企业实验室”(指现场检验)或“江苏省质检院·南京光华东街”或“江苏省质检院·宜兴”。所抽样品全部或部分项目实施现场检验的,应在报告备注栏中注明“全项现场检验”或“XX项目为现场检验。”
J.3.27 检验依据:指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所依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已备案的企业标准、许可证或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检验细则、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企业质量承诺等。
J.3.27.1 已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应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及相关产品标准一同列出。使用企业质量承诺作为检验依据的,也应同时列出。J.3.27.2 检验依据应完整填写现行有效的标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代号、编号、年代号及名称。示例:GB/T 5849-2006《细木工板》、GB 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CCGF 306-2008《细木工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技术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应注明文件名称和文号、年代号。
J.3.28 检验结论:已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应按照相应产品的标准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进行判定。结论用语中涉及到的标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可以使用其代号、编号及年代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只做综合判定的,检验报告首页格式同附件1-3-1,检验结论用语见附件2-1。《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检验结论分为实物质量判定、标签判定和产品质量综合判定三部分的,检验报告首页格式见附件1-3-2,检验结论用语见附件2-2。暂未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只做综合判定。检验报告首页格式见附件1-3-1,检验结论用语见附件2-1。
J.3.28.1 不合格程度的判定:已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出现不合格,应按照相应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的“判定原则”进行不合格程度判定。暂未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暂不进行不合格程度判定。检验结论用语具体见附件2-1中第1项。
J.3.28.2 不符合项的判定:对出现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判定时,在判定中应明确所有的不符合项,且不符合项应与不符合的标准一一对应。检验结论用语具体见附件2-1中第2项。J.3.28.3 产品等级的判定:对于检测产品执行标准中有分等级规定的,应在检验结论用语中加入对产品等级的判定。如所抽样品未标注产品等级或标注的等级与相应的产品标准等级规定不一致的,应使用相应产品标准的最低等级的技术要求进行判定。检验结论用语具体见附件2-1中第3项。
J.3.28.4 产品判定标准的使用
J.3.28.4.1 对于所检产品执行两个或以上产品判定标准时,在判定中应明确所有的判定标准,且不符合项应与不符合的标准一一对应。检验结论用语具体见附件2-1中第4项。J.3.28.4.2 产品有明示的质量要求时,判定的一般原则为:
a)若所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标准要求时,应按所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b)若所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c)若所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国家或行业推荐性标准要求、且不涉及强制性标准时,应按所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d)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若所检产品标注的执行标准或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的检验项目时,应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判定。
检验结论用语具体见附件2-1中第5和第7项。
J.3.28.4.3 检验机构出具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时,正常情况下,结论用语按3.28.1~3.28.4.2填写。若所检产品标注执行的企业标准质量要求低于国家或行业推荐性标准要求、且不涉及强制性标准时,在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判定的同时,应按照国家或行业推荐性标准作出符合或不符合结论,对企业标准的符合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验结论用语具体见附件2-1中第6项。
J.3.28.4.4 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受检单位应当在接到检验机构通知之日起规定时间内提供产品企业标准文本。逾期不提供的,检验机构可以用相应的产品推荐性标准作为监督检验判定依据。
J.3.29 签发日期:应为检验报告加盖检验单位公章或报告专用章后批准发出的具体日期。日期标注应符合相应规范,如:2010年5月28日。
J.3.30 备注:填写检测中需要对样品或检测情况说明的问题,无备注应用“—”表示。J.3.31 检验报告签名栏应包括批准、审核、主检。审核、主检人应具有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发的相关专业的检验员证。
a)主检:由主要负责检验工作的人员签名,有多名检验人员共同参与检验的,由检验项目负责人签名;
b)审核:由产品检测部门指定的技术人员校核、签名。报告审核者不应是同一报告的主检人员;
c)批准:由授权签字人按授权范围审批、签名。报告批准者不应是同一报告的主检或审核人员。J.4 检验结果
J.4.1 检验结果应尽可能列表表示,表格要简明、清晰、合理。检验结果页推荐格式见附件1-4,具体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J.4.2 检验结果主要内容为:检验报告编号、页码(总页数)、序号、检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检验结果、单项评价等,内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J.4.3 检验项目:应按照标准及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有关检验项目填写。
J.4.4 单位:应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或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所对应的单位。技术要求中没有单位的,此处应用“—”表示。
J.4.5 技术要求:应根据标准及技术文件规定,用符号、数值、文字表达,不得仅填写标准代号、编号或标准条款号。
J.4.6 检验结果:填写检验项目的单项检验结果。根据检验原始记录,采用经数据处理后的检验数据表示或用简明语言叙述。
J.4.6.1 技术指标有定量要求的,在标准规定的检验精度内,检验结果应用数值表示。J.4.6.2 技术指标是定性描述的,对于不符合定性技术指标的,检验结果应有具体文字描述,不得简单填写“不符合”;对于符合定性技术指标的检验结果,需要时应有具体文字描述。
J.4.6.3 按照多组检测数据判定检验结果的,除按标准规定进行数据处理要求的之外,应将所有试样的检测数据一起列出。
J.4.6.4 “未检出”的检验结果需同时提供相应检测方法的检出限。检验结果在临界值的,需同时提供相应检验数据的测量不确定度值。J.4.7 单项评价:应使用“合格”、“不合格”表示。如有单项不合格而综合判定合格或其他标准规定的特殊判定情况,应将判定原则在备注栏中注明。J.4.8 检验结果下面有空白处,应用终结线表示。J.5 检验报告格式和检验结论的用语
J.5.1 检验报告的格式见附录J中《附件1:检验报告格式》,该附件分为《附件1-1:报告封面格式》、《附件1-2:报告封二或者封底格式》、《附件1-3-1:检验结论只做综合判定的检验报告首页格式》、《附件1-3-2:检验结论分为实物质量判定、标签判定和产品质量综合判定三部分的检验报告首页格式》和《附件1-4:检验结果页推荐格式》。
J.5.2 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见附录J中《附件2: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该附件分为,《附件2-1:检验结论只做综合判定的检验结论用语》和《附件2-2:检验结论分为实物质量判定、标签判定和产品质量综合判定三部分的检验结论用语》。
附件2-1 检验结论只做综合判定的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项目序号 判定情况 适用条件
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1.1所检项目全部合格
*不合格程度判定 1.2当产品存在A类项目不 合格时
1.3当产品仅有B类项目不 合格时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和××实施规范,检验结论为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和××实施规范,检验结论为严重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和××实施规范,检验结论为一般不合格。
a)经抽样检验,××项目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1 不符合项的判定 2.1有两个不合格项目时
2.2有两个以上不合格项目时 产品等级的判定 3.1如符合
3.2如不符合
b)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项目„„不符合××标准和××项目、××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应列出所有不符合项)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规定的×等(或×级)品要求,检验结论为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等(或×级)品要求,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和××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
a)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b)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4.1如都符合
产品执行两个或以上标准的判定 4 4.2如都不符合
4.3如有符合,有不符合 产品有强制性标准 5.1企业明示执行该标准时
5.2企业明示执行高于强制性标准的企业标准,实测值符合企业标准时 5.3企业明示执行高于强制性标准的企业标准,实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测值低于企业标准但符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合强制性标准时
5.4企业明示执行高于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强制性标准的企业标
标准为企业标准)和××标准(××标准为强制性准,实测值低于强制性
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标准时
附件2-1(续)检验结论只做综合判定的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项目序号
判定情况
适用条件
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a)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b)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严重(或一般)]不合格。
a)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b)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6.1企业明示执行
该标准时
6.2企业明示执行企业标准,当企业标准指标不低于推荐性标准时
6.3企业明示执行企业标准,当企业标准指标低于推产品无强制性标荐性标准,但实测准,有推荐性标准 值高于推荐性标
准时
6.4企业明示执行企业标准,当企业标准指标低于推荐性标准,但实测值高于企业标准且低于推荐性标准时
6.5企业明示执行企业标准,当企业标准指标低于推荐性标准,且实测值低于企业标准时 6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另起一行)经抽样检验, ××项目不符合××标准(××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另起一行)经抽样检验, ××项目不符合××标准(××标准为推荐性标准)。7 企业对产品有质量承诺
7.1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承诺部分或全部高于企业执行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的,企业质量承诺也作为判定依据。如符合企业执行标准且符合企业质量承诺时
7.2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承诺部分或全部高于企业执行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的, 企业质量承诺也作为判定依据。如符合企业执行标准但不符合企业质量承诺时
7.3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承诺部分或全部高于企业执行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的, 企业质量承诺也作为判定依据。如实测结果为:高于企业执行标准的指标符合企业质量承诺但其他指标不符合企业执行标准时
7.4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承诺部分或全部高于企业执行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的, 企业质量承诺也作为判定依据。如实测值不符合企业执行标准也不符合企业质量承诺时
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执行标准)和企业质量承诺,检验结论为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企业质量承诺,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执行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标准为企业执行标准)和企业质量承诺,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备 注
1、已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检验结论按照相应产品标准和实施规范进行判定;暂未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检验结论按照相应产品标准进行判定。
2、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出现不合格,应按照相应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的“判定原则”进行不合格程度判定。暂未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产品暂不进行不合格程度判定。
附件2-2 检验结论分为三部分判定的监督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项目序号 判定情况 适用条件
实物质量判定 检验结论用语 经抽样检验,所检实物质量项目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标签判定 检验结论用语 经抽样检验,产品标签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a)经抽样检验,产品标签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
产品质量综合判定 检验结论用语 经抽样检验,产品所检实物质量项目合格,标签合格,综合判定为合格。
a)经抽样检验,产品实物质量严重不合格,标签合格,综合判定为严重不合格。
b)经抽样检验,产品实物质量严重不合格,标签一般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严重不合格。a)经抽样检验,产品实物质量一般不合格,标签合格,综合判定为一般不合格。
b)经抽样检验,产品实物质量一般不合格,标签一般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一般不合格。1.1实物质量与标签项目均合格 *不合格程度判定 1.2实物质量存在A类项目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
b)经抽样检验,产
论为严重不合格。
品标签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一般不合格。
a)经抽样检验,产品标签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合格。1.3实物质量仅存在B类项目不合格
经抽样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检验结
b)经抽样检验,产
论为一般不合格。
品标签不符合××标准,检验结论为一般不合格。其余
判定原则同附件2-1。
1、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的产品,检验结论按照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的要求做实物质量判定、标签判定和产品质量综合判定或仅*备注 做综合判定。
2、暂未列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中的产品,检验结论仅做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