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宽窄巷子商业研究分析报告
空间与商业——宽窄巷子探底
宽窄巷子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它处于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的古少城内,北距琴台故里不过千米,南到人民公园也仅500米距离,地理优势明显。
经过四年的保护性改造后,于08年6月正式开街的新宽窄巷子,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它是否能成为文旅集团号称的“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能让人体会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答案褒贬不一。
宽窄巷子,由长顺上街、下同仁街、支矶石街以及西胜街四条街道围合而成,包含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巷子之间有数条通道,将院落分隔开来,布局如棋盘状。在其入口和出口处,各有一个广场,作为空间过渡。(东西广场仅能提供人流的集聚和分流,无休憩和娱乐功能,略去不谈。)
棋盘状格局
宽巷子
宽巷子总长为300米左右,宽度为6-8米之间,实际可通行的街道宽为4.2到4.7米。其左右两侧建筑高度基本一致,落差幅度在20%以内,围合感较强。墙体多为黑灰色,能很好的衬托出每个院落风格独特的门头及装饰,路道上白天是大叶梧桐树洒落的斑驳树影,晚间为地灯星星洒洒的莹光,景色别致。
以连通窄巷子的第一条通道为界划断,宽巷子前半段是景区人气最旺的地方,各商家门头及店内的院落空间,观赏性极佳。在宽巷子后半段,私家住宅密集,另有”张采芹故居”等文化景点。对比前半段的热闹,这里仿佛成了景区的断点,紧凑情节戛然而止,节奏缺乏连贯性。
整条宽巷子的商业与文化景观占比为7:3,除去挂摊,共有20余家商家,业态比例为:
消费档次比例为(按商家数量):
注:档次甄别标准是按高档餐饮的客单价300元-600元,中档餐饮客单价为100-250元为准。如按经营面积和权要占比来分,餐饮类占比更大,因此整个街区的消费档次偏向高档。
小结:
1.宽巷子前半段人气旺盛,后半段的文化旅游景点人气冷清,人流极易因第一条通道流至窄巷子。
2.整体规划上,商业占比为70%,文化旅游景点挖掘不够。
3.餐饮比例过半,按店面面积计算,所占比例更大。
4.整个街区消费档次偏高档,私家会所占餐饮类半数,由于茶铺的占道经营,破坏了街区形象,高端商业所需的私密性受到影响。
5.低端商业集中在川式茶铺和小吃,及旅游纪念品。业态单一,特色不够,恐难支撑长久的人气。而项目的物业条件较高,由此而生的各种经营费用加大了低端商家的经营困难。
窄巷子
窄巷子的总长与宽巷子相当,街道宽度为4到5米。街道中段较窄,后段宽阔。左右两侧建筑高度大概为7米左右,落差变化幅度在30%以内。和宽巷子相比,商家分布较散,整个街区时而为热闹的商家,时而为院落墙壁,其中文化景点和住宅的穿插,使得节奏起伏不定,缺乏韵感,易带来错愕和拘束感。
戏台:与旁边星巴克连成一片,人气佳
小洋楼:古老的西洋教堂风格和开放式的设计,是最吸引人的旅游景点
窄巷子的商业与文化景观占比约为6:4,共有20余家商家,业态以酒吧咖啡厅等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主、辅以购物等。业态比例为:(按商家数量)
消费档次比例为(按商家数量):
小结:
1.窄巷子人流集中在几个重要景点和特色商家处(夜晚集中在酒吧等商家内部)。
2.整体规划上,商业占比为60%,有个别文化旅游景点较为突出;整个街区消费档次趋于中档,针对旅游客群的商业业态较少。
3.休闲类业态占比较大,其中酒吧、慢摇吧因形成规模,名声和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成都。同类竞争普遍,部分店家收益减少,内部商家开始淘汰和进化。而咖啡厅等其他休闲类经营情况不佳。
井巷子
从橡树酒吧入巷,其街道宽度约为5米。前半段较宽,后半段较窄,最窄处不过3.5米。
井巷子较为寂静,除了左侧东西朝向的文化墙,整体上没有太大起伏。因为左侧的文化墙紧靠某家属宿舍区,商家少而分散,街道的旅游气氛、商业气氛不浓,几乎与周围现代化建筑融为一体;其尾部通往西胜街,其街铺商业低端,但建筑风格与景区较统一,对项目造成不利影响。
井巷子特色景点——文化墙:用砖、壁、道、碑、门等材料,嵌合拼凑的老成都千年历史文化片断。可惜的是墙体靠近宿舍区,甚至被单元门出口隔断,从巷口或通道口遥望时,视觉效果不强,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文化墙
井巷子的商业与文化景观占比约为4:6,共有10余家商家,业态以酒吧、购物和餐饮为主。业态比例为:(按商家数量)
消费档次比例为(按商家数量):
小结:
1.2.突破上,都有待改善。
3.不佳。
4.配置与导视缺陷
宽窄巷子是成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展。
40%,文化旅游占比较大,不过在包装和宣传,以及视觉的
整个街区消费档次趋于中档,人气不足,然相关硬件、服务配套却发展滞后,井巷子人流不旺,人群多聚集在几个景点,然后迅速分散,旅游气氛、商业气氛不浓。
在整体规划上,商业占比为休闲和零散购物类业态占比较大,商家经营状况
文化墙极具特色,然因靠近宿舍区,视觉效果不强。
制约了其旅游发
外部导视
商业经营现状
从整体来看,宽窄巷子是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目前已成为外地人到成都的必到之地。
项目的目标客户群是以政要商贾和都市新贵为主,再到普罗大众,商业档次高中低均有涵盖,各业态经营情况不一。
1.低端商业经营概况
集中在露天茶铺、小吃、土特产上,针对的是普通消费群和大部分旅游群体。然而,除了占道经营的露天茶铺外,其余均不见佳。笔者认为是因项目的物业条件并不适合做低端。
一些经营不善的低端商家现已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从前景来看,如因租金压力提高单价,但同时商品不提升档次也难以支撑,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2.中端商业经营概况
中端商业占比大,在此将其分为两个种类:酒吧、慢摇吧等夜间娱乐和咖啡厅、西餐厅等休闲场地。
酒吧、慢摇吧:因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地理位置,众多商家生意兴隆,成聚集效应,影响力辐射到整个成都片区,有序的同类竞争也将引导商家的进一步优胜劣汰,提升了项目的商业竞争力。
咖啡厅、西餐厅:经营情况不一。一些经营堪忧的商家认为项目的消费氛围不浓,环境、服务配套虽和高端相当,单价和人气却难以支撑高额租金,因此商家盈利较难。
3高端商业经营概况
宽窄巷子有着300年的历史积累,文化内涵丰富。项目依托成都城内独有的清末贵族建筑气质,打造出了种种别有情趣的院落景观。文化性、私密性强,极其适合高端商业的入驻,加上体量不大,商家经营情况较好。
然而,项目内因广大人群而设的低端业态和配套,影响了高端商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档次。
4定位错乱下的后期经营隐患
抛开历史文化因素不谈,单从其物业条件来看,项目更适合做高端商业。目前商业定位较为混乱:既因经济因素(市中心黄金地段、高拆迁费、高端物业标准等高成本)而发展高端,又因市民对其的 “草根印象”而保留低端。项目商业定位不明,各种业态相互形成的冲突和不良影响,将对整体经营埋下隐患。
在其改造工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并不是整体搬迁统一建设,因此景区连贯性不佳,常常有断层的感觉,如宽巷子前后差距相当明显。景区中夹杂的私家住宅不易分辨,令游客难以适从,也让居住者饱受干扰。另外,一旦私家住宅破门开店,宽窄巷子的内部风格将更为凌乱,带来后期管理的困难,对项目造成威胁。
宽窄巷子——文化与商业如何平衡
作者:成都商业地产网总编 牟芸杉
在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很容易出现冲突。站在项目操作的角度,如何平衡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永远是一道做不完的探索题。
为保证景点的自我生存和发展,开发者多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有强烈的功利色彩。项目中的文化符号,易丧失独立的地位和作用。而弱化的文化底蕴又削弱了旅游价值,反过来限制景区和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化塑造与商业开发的矛盾,也是目前中国文化旅游开发的难题。宽窄巷子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宽窄巷子文化脉络:
300年来,宽窄巷子经历着历史的变迁风雨,具有极强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康熙年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宽窄巷子正是那个时代遗留的老街道。
从清朝的满蒙八旗子弟,到民国的满族后裔和达官贵人,再到解放后融居于此的成都平民,宽窄巷子融合了满清贵族风格、西洋流派、川西民居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展现了成都几百年的岁月变迁。
而后,近现代成都平民的“草根文化”,逐渐取代其它,成了宽窄巷子给老成都留下的强烈精神印记。
从草根到贵族:形象重塑的种种冲突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其整体环境和秩序生动的展现了少城风貌,门头、外墙、装饰物、树木等,及街巷的外观风貌,都形成了绝佳的视觉特色,赢得了公众的普遍赞赏。这种新古典主义西洋结合的视觉冲击,似乎让宽窄巷子回到了当年的贵族气派。
但是,新宽窄巷子在建筑上获得的一致好评,却让宽窄巷子的文化灵魂有些找不着北了。开街以后,开发商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公众认为其不再是老成都的代表,“徒有老成都文化的建筑外表,真正的财富——难以复制的文化底蕴,被弱化的只剩下空壳”。再看看新宽窄巷子的定位:“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这么大这么多的名号却显得很笼统,在广大群体内心难以留下深刻和鲜明印记。像这样的动不动就用“名片”、“会客厅”来称谓的事情,似乎很容易发在成都任何一个类似的项目上;这种照抄上海新天地的模式,或许可以换来商业上的部份成功,但在中西结合式的照搬中,我们的“成都的根”是否也因此沦丧了呢?什么才是老成都的根?不知开发者可否想过这个问题。城市的记忆,似乎已经在一片开发浪潮中变得面目全非了。
最明显的是,宽窄巷子现的在华丽包装,已经让人再也回不到那段“阳光大树下喝五块钱盖碗茶”的惬意时光,也难怪让老成都和艺术家们觉得不爽。这不,看旁边开的家庭式文化怀旧茶房,卖五块钱一客的普洱,生意好得很咧,至少,艺术家和土生土长的成都60、70后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记忆的时光。
文化形象重塑的困境
如提起锦里能让人联想起三国,提起文殊坊能让人联想起佛文化。宽窄巷子呢?
以前,它是著名的八旗贵族聚居之所,少城子弟的张场之地,贵气十足;
近代,它成了成都“老成都草根文化”的代表:透着与世无争的惬意和慵懒,老成都们齐聚于此,晒太阳、喝茶、聊天,艺术家们在这里可以得到最真实的灵感,画画、摄影、写字……
其实,宽窄巷子本身就是此地人们生活文化的一部渐进史,它是复杂丰富的。论历史价值可能会偏重于它的历史贵族身份,然而论城市精神价值,其浓重的老成都草根印记任何人也无法抹煞。正是这种复杂丰富,让宽窄巷子在成都人心目中才显得那么重要,它绝对是城市古老记忆的一座丰碑,在成都人的精神领域中,是难以侵犯的。所以,一旦有谁轻易动了它、一旦动得不对,引起骂声一片,是可以理解的。我仍记得宽窄巷子里坚持几百万都不卖自己老宅子的老奶奶坚定的目光,这种坚持让人震憾,又有点心酸。
在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中,文化(包括文化气质感觉、文化建筑等)与商业的关系是一致的,文化是灵魂,商业是核心,商业要与文化相契合,文化要帮助商业提升效益。什么样的文化就做什么样的商业,如果文化与商业气质不合,项目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要以文化价值来提升商业价值,说粗浅点,文化更像是一种包装。这里的文化是要根据商业求进行改造过的,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样子(文化博物馆除外),不然,一旦与商业相过分冲突,何以盈利。但这样的矛盾冲突在项目定位之初就已频仍,看看策划师与古建筑专家们争论得有多激烈吧,各有各的理,但最终还是要符合开发盈利这一根本出发点,除非是公益项目。站在项目开发的角度,宽窄巷子高昂的拆迁费、建安、地价、装修成本,决定了它只能做成高利润价值的经营物业,不然只有赔本,因此文化定位上也只能重点选择“贵族”而淡化“草根”——不管开发者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宽窄巷子的商业是只能越来越往中高端上走的,高昂的装修成本和其它费用决定了商家的高定价,它不可能再卖五块钱一杯的盖碗茶,必须卖三十五元一杯的咖啡。
由此,文化与商业的矛盾已经很明显:要草根,就会不经济;要贵族,就会伤草根。如今的宽窄巷子已经不得不走上高消费之路,这似乎也颇符合它史上的贵族身份,但是,它这样土洋结合的高贵形象,也损害了大家根深蒂固的草根情结。成都还剩下多少城市记忆?不多了,宽窄巷子一倒,可能只有耿家巷了。因此,这样的新形象这样的文化味要想得到市民的认可,需要一段艰难和漫长的过程。
还有,现在的宽窄巷子,民间艺术已经渐渐被忽视掉,艺术大师们或自主卖艺,或出售文化纪念品,聊以为生。站在商业的角度,民俗文化在这里并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只能被慢慢排挤出去。但是这种老成都味道的民俗文化却又生生是宽窄巷子生命的一部份,因此,我们看到了老民俗艺术家们落寞的却坚持的身影,在巷子里显得有些不合拍,成了一道遗憾的风景。
坚守阵地的民间飞刀绝技艺人——汪明生先生
宽窄巷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品牌形象?现在的它能代表真正的“最成都”吗?老成都心里可能才有答案。
在项目开发中,文化和商业,如何才能平衡?干我们这行的,也许需要尽快探索出一条路子。两边都能讨好的事,不容易啊。
实际上,在项目操作上,细心的人可以观察出,宽窄巷子的定位是有些混乱的,它什么文化都想要搞——中式贵族的、西洋小资的、异域风情的、民俗的、草根的、现代艺术的,商业定位上也什么都在做——土的、洋的、旅游的、本地的、创意经济的,高中低档都想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点贪大求全,反而让商业经营变得混乱,要知道高端与中低端消费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环境和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旅游消费和本地消费的需求亦是不同。可能在中国,大家都喜欢搞人气旺热闹的商业吧,觉得热闹就是好。宽窄巷子到底想做什么?纯旅游?纯当地高端?798式创意街?民俗街?大杂烩?值得思索。几百米长的步行街,想要承载那么多的文化身份与商业层次,恐怕是太沉重,带来的问题也多。
根据调查走访,不少商家已经出现经营困难——想卖价格经济实惠的,但昂贵的装修成本、管理费用让他们根本算不过帐,如果不调高价格只有被高档次定位的商家竞争出局。
当然,宽窄巷子的夜间经济是有前景的,毕竟,热爱声色犬马的成都人喜欢夜生活。
因此,不光是文化定位,宽窄巷子还将面临着一个商业的调整阶段。站在项目开发规律的角度,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希望它能慢慢找准最合适的定位。
附:宽窄巷子华丽图片
养云的荷花
天趣满汉楼的戏狮娃
精致的院落空间
私家住宅——宽居
第二篇:宽窄巷子简介
One day one life 公元前三一六年,张仪筑城,少城肇兴。公元一七一八年,少城之上重筑满城,数千八旗劲旅入驻于此。公元二零零三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着手复修,满城之内唯一存留至今的宽窄巷子。公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四日,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宽窄巷子正式向公众开放。
宽窄巷子是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元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也是成都人记忆中最后一抹老成都的隐约风姿。
这里曾是少城旧治,既崇且丽。自古官商云集,是为繁奢之地。有清一代,满人入驻。“鸠声树影,令人神畅”。
它占据形胜,掠尽风华,见证了成都的城市递嬗与兴衰沉浮。作为一个城市最后的标志性景观,它是这座城城市鲜活生活的重要物证。在所有的历史叙述中,人,尤其是普通人被隐遁、藏匿,唯有这里,保留了顽强的气息和记忆。
世事如烟,古巷依然。
现在的宽窄巷子,茶声鼎沸、酒吧铿锵、咖啡溢香、美馔宜人、古老与时尚同在,艺术与文化共一色。一个院落就是一寸风景,一个院落就是一段传奇。
在成都,宽窄巷子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文化坐标。是成都传统与现代最完美的物质载体。
它是开启成都之门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成都意象最完美最抒情的段落,是进入成都心脏的秘密栈道。要理解成都,必须先要走进宽窄巷子。只有从这里,才能潜入成都灵魂的最深处。
成都之惑,成都之谜,成都之魅,成都之髓„„,宽窄巷子,写满了答案:这里的一天,就是一生。
第三篇:宽窄巷子开业调查报告
宽窄巷子开业调查报告
作者:梁国武 来源:梁国武 发布日期:2008-6-27
开 街
---观宽窄巷子雨中开街有感
锦官仲夏震渐尽,宽窄巷子迎雨开。
悠悠庭院酿古韵,熙熙游客享开怀!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规模
(1)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44000㎡(地上35000㎡、地下停车场11000㎡);(2)整个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明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组成,院落以一层为住,局部二层,均带天井,院落面积173~1100㎡不等,主要集中在400~800㎡。
2、运作模式
租赁为主,出售少量资产
3、运作单位
成都文旅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4、总体定位
宽窄巷子项目总体定位:
最具典范性成都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
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
成都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5、商业定位
宽窄巷子商业定位:时尚生活街区
6、文化定位
二、项目分析
1、总体布局
宽窄巷子项目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用通道连通,实现了人气、商气的互动,也显得非常人性化。另外,在宽巷子两端分别设置了东广场和西广场,起到聚集人气、提供促销场地等作用。
步行街长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窄巷子宽度多为4米,街巷距离适宜集聚人气。
2、商业规划
整体上来看,为突出项目“时尚生活街区”和“体验街区”的定位,项目商业规划考虑得较为充分,将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窄巷子定位为“慢生活”,井巷子定位为“新生活”,既便于吸引各种业态的进驻,又使得整个项目层次分明;既保留了老成都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西方文化,在实现中西合壁的同时给老巷子赋予了新内涵。
从建筑产品来看,整个项目显得空间层次舒适而人性化,建筑高度、街巷宽度、庭院宽度的尺度显得和谐,由街到巷到门厅、院落的空间层次也非常清晰。整个街区以巷子为中心,以院落为单位,局部2层,宅院式酒店以2层为主,局部3层。这都体现了项目空间的层次性。
在业态、业种搭配设置上,也显得较为科学,符合人们逛街、购物消费的心理习惯,例如宽窄巷子以餐饮、茶馆为主,窄巷子以西餐、咖啡等为主,井巷子则以酒吧、夜店为主。此种业态分布还体现了时间序列的层次性,即人们上午可以在宽巷子体验原真成都生活,下午可以到星巴客品位午后时光,华灯初上后可到井巷子体验成都的阑珊夜色。
3、业态分布
(1)三条巷子业态分布
为体现项目“时尚生活街区”的商业定位,项目业态分布主要围绕“体验”、“时尚”、“文化”等进行,具体分布如下表:
本人认为,该项目业态定位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 项目总体定位和商业定位 ◆ 项目建筑产品特点;◆ 借鉴了云南丽江、上海新天地项目的业态分布;◆ 突出项目文化内涵 ◆ 居民消费习惯及层次性
◆ 部分避免了文殊坊开业初期聚客、留客能力不足的现象
(2)业态统计分析
4、商家分布
5、文化内涵
(1)两种结合:老成都原真生活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在保留老成都建筑、设置老成都生活方式体验馆、规划引进体现老成都文化内涵的商家等的基础上,引进法国餐饮、法国著名巧克力、星巴客咖啡等,实现中西合璧。(2)三类生活:闲生活、慢生活、新生活
宽窄巷子凭借其独特的宽窄文化成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在项目打造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主要通过宽巷子的闲生活、窄巷子的慢生活、井巷子的新生活来体现。(3)四个见证:老门头、拴马石、留声机、盖碗茶。
(4)五种文化
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印巴文化、餐饮文化、西方文化(5)六段文字
◆ 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喧然名都会,吹萧间笙簧 ◆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 宇宙之绝观,优游之天府
◆ 盛世宽窄巷,名都少城史。古韵依旧在,悠悠庭院情。
6、店招、导识、景观
三、调研结论
1、宽窄巷子作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成都最有特色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是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
2、宽窄巷子采取“修旧如旧”的开发原则,在建筑上保留了宽窄巷子传统四川民居融合外来文化影响形成的民居结构形态和特点,在功能上则恢复了少城作为成都城市文化商业母体的原始功能。
3、宽窄巷子进驻商家大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做到了商业性与文化特色的有机结合。
4、宽窄巷子此次6月14日雨中开业,稍显仓促,但仍然吸引了5万游客,部分商家还未开业,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性,而且如今窄巷子和井巷子商家又在大肆装修,影响了体验效果,奥运会之前能否完整开街,还是个未知数。
5、宽窄巷子项目通过业态规划、业种配比、商源准入等,既保留了老成都的原真生活体验,又融入了外地文化,实现了中西合壁。我们期待完整的宽窄巷子,更期待成都从此拥有自己的“新天地”。
第四篇:宽窄巷子的诗歌
宽也好,窄也好,抑或井字的格局,都没有关系。
你就是你,有着川音的里弄,说着巴适、安逸的街区。
曾经的曾经,你灰头土面,即或远去的奢华,也不过庭院深深。
怎比潮如流水的观瞻,寻一路淡雅的情怀,孩子般童稚。
·
我不曾知你的前身,只洋车夫口里的讲述,远与近,虚与实。
连同眼里烙迹的魂灵,三O,五O,七O,九O,乃至OO,一O,竟是如此的宁静,如此地让人找寻。青,白,补丁倚在门廊。
新与旧,碎花的往事,开在灰砖的缝隙,从宽到窄,从窄到宽。
·
一步紧踏着一步,娓娓的。你漾起微风,我无忌微笑。
云朵层层筛选,阳光,细腻亦温软。西式的糕点,中式的牛排。
嚬跳麻辣兔头的闹剧,日子连成一片。高高低低,男男女女。
手牵手地说着,锅盔传奇,火锅拥挤。抹一把铲铲黛黑,咀嚼,生香。
·
三元,五元,慢条丝理地走着,你和我遗失经年,失了色的吆喝。
时光不老,从前,现在;昨天,今天;我在你的舞台上变脸。
你在我的脑壳上摔打,直到明天,直到未来,直到不经意睡去的一刻。
依然文字岁月里的回眸,青葱,白头,蹒跚平仄,起起伏伏。
第五篇:宽窄巷子游记散文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宽窄巷子游记散文,让我们跟着这些文字一起走进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游记散文
1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
当和煦的阳光悄然地笼罩着宽窄巷子,满含柔情似行云流水般轻洒于古街上、庭院里时,整个巷子便散发出既古老又明媚的气息。沐浴这别样的阳光,踏着留下岁月痕迹的青石板,和着院落里流泻出的优美旋律,行走在宽窄巷子,恍如游走在时间的长河里。古与今,古韵与时尚,梦幻般地交替呈现,让你惊喜感动,心潮澎湃。
行走在宽窄巷子,如同走进了画舫!
一街一景,景中有景。长长的巷子透着一份宁静,两侧的古建筑,参天的古树描绘着历史的画卷,讲述着历史的记忆;那虚掩着的各式大门,那门前的石刻,那墙上爬着的绿色小精灵,那木质窗格上的精美图案,那雕梁画柱,那各种形状的刻有浮雕的水缸,还有街边的竹椅,藤椅……无不是一幅幅具有浓郁怀旧特色的老照片。行走在巷子里的人,无不愉悦地收藏着这珍贵的照片。
走近庭院,让人感慨不已,每一个庭院的设计是那样的含蓄,那样的富有文化底蕴,那样的有民族特色。铜扣的双木门,高高的厚实木制门槛,门厅两侧摆放着造型奇美的盆景、或古琴、或古色古香的茶几、或古字画,门厅的正中则是木雕的屏风,透过屏风,院中美丽的景致、别具一格的家俬隐隐约约。你可以在这里享受愉快的餐点,也可以沏上一壶茶,体味古人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调,让自己浸润在浓郁的古文化中!
行走在宽窄巷子,如同走进了心灵的家园!
坐在街边,泡一杯功夫茶,那精湛的功夫茶表演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各种造型动作,收放自如,如高山流水,一气呵成!伴随着喝茶人的叫好声,围观人的掌声,表演者则把自己的绝活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雅致的茶馆中,你可以欣赏优雅的茶道表演,品一杯香茗,听一曲古琴,纵横天下事,惬意至极!
坐在不同风格的酒吧里,或沉浸在浪漫的萨克斯音乐中,或听婉转曼妙的怀旧歌曲,或观看川剧表演,或畅谈文学创作的酸甜苦辣,或分享摄影艺术的魅力……心灵在这里热烈碰撞,思绪在这里地尽情放飞!痛快至极!
市民生活的随意,文人的雅趣,在宽窄巷子极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天地。
“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宽窄巷子名副其实!
宽窄巷子游记散文2
当你看惯了闪耀的霓虹灯,听惯了汽车的轰鸣,尝遍了各种山珍海味,是否会开始渐渐怀念曾经古朴无华的日子,是否慢慢想念那种清酒一壶而浊饮的感觉?我想,我会的。我乘着暑假的休闲日子,约上了几个朋友,来到了成都的名片——宽窄巷子。
一走进宽窄巷子,一阵清风迎面扑来,像是一位温婉大方的女子上前迎接你回家。街道两旁的四合群落众多,到处可见成都少城遗存和百年原真建筑。修葺如旧,保持原貌。店铺临街经营。沿街即为市,吆喝不断,招揽游客,品茶打尖,观景休闲,游人的五官得到了尽情的享受。
当我一走进宽窄巷子,就被一个做糖人的老爷爷给吸引了。只见那位老爷爷依靠在一张木质的椅子上,悠闲地吸着烟斗,在他的旁边有一块牌子——“吹糖人”以及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虽说是糖稀,却也还是金光闪闪,兹兹诱人。我可是只听过画糖人,这吹糖人也是头回见。见我走过去,老爷爷笑笑说:“小妹妹,要糖人吗?”“恩,爷爷你给我做一个大公鸡!”只见爷爷拿起一小块棕色的绵芽糖,用手捏了捏,又吹了吹,又拉了拉,扯了扯,拽了拽,再用嘴衔起一端,然后轻轻地吹了起来。那糖块竟然像气球一样,慢慢地胀了起来。这可是与成都的画糖人大不相同啊,可算是开了眼!
正当我惊叹于老爷爷的高超技艺之时,一阵叫喊声又将我引领到了过去的日子里,“打尖住店勒!”在一家小吃店门口站着一位叔叔在吆喝,络绎不绝的路人都被吸引了进去,我也被朋友拉进了里面。木制的桌子木制的椅子,桌子上有木制的酒壶,木制的碗筷,客人们坐在椅子上享受着人间难得的美味。小二在人潮中不断地来回走动,厨子不断地坐着美味的菜肴,老板晓得咧开了嘴。
宽窄巷子的事物自当是写不完的,而老成都人的生活自当也是叙不清的,不如乘个时间,来到这个地方。走一走宽巷子,挤一挤窄巷子,体会体会那心灵的享受与放松。
初二:致爱
宽窄巷子游记散文3
这次去成都,准备就在成都市内逛逛,于是买了第二天上午的机票直飞成都,到了成都住进朋友推荐的成都A+酒店公寓,由于是临时决定出来,所以之前没有做太多功课,也没想好去哪儿玩,问了老板,老板推荐我去宽窄巷子,于是放下行李,就打车过去。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让我喜欢上了宽窄巷子,流年忘返。
宽窄巷子在成都喧嚣繁华的闹市区中,离天府广场和人民公园不远,散散步一不留神就到了。宽巷子,窄巷子是以一排房子为界限,两条并列的巷子。它们是老成都旧址,也是清代满族人在成都聚居的众多街巷之一。
这里非常幽静,古朴。虽然巷子不是很长,可让人去过一次就很难将它的印记从心底抹掉。它们躺在这里,静静地诉说着几百年来成都人的休闲雅致的生活韵味。
青砖绿瓦高墙的宽窄巷子,是成都现存较成规模的两条清朝古街道,是老成都原汁原味的缩影,是现代成都人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我们穿梭于老街道,看斑驳的门脸,潮湿的墙角,与这些韵味十足的旧时光合个影,这一刻,我们的身影和诚挚的情感也镌刻于这古迹里了。巷子里,独具特色的盖碗茶总有聊得不亦乐乎的成都人品着。不由自主的我们的心也融入到这份“闲”里了。
宽窄巷子原是清初满大人在成都当官时修的住宅,因此是北方胡同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在川西这个地方,保存有这么一片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小街小巷,也算是一大趣事。只是三百年过去了,房子都旧了,在拆与改造之间,政府选择了改造,便有如今的新时尚:宽窄巷。
宽窄巷如今多被改造成了餐饮店,一间间颇具古风的门脸儿和深深的庭院,中式的布置,让时尚男女找到了新玩具,让游客又多了一个地方去寻奇。
宽窄巷一共有三条巷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宽巷宽,住的是官,窄巷窄,住的是兵。
我找了一个庭院,是一个茶馆,叫海棠晓月,坐进去,非常清静,一个人静静的喝了一碗茶,享受了一下休闲的成都慢生活,进进出出的有很多驴友和成都本地人,都是三三两两的,我一个人虽然孤独,但也自在。
晚上天微微暗了,肚子也有点意见,于是去了公寓老板推荐的茶马古道,一家藏式风情的海鲜烧烤店,味道非常好,不过装修级简陋,我一直没想明白,藏家怎么会做出如此美味的海鲜?难道是几万年以前西藏还是海底的时候,他们祖先就遗传下来的绝招?呵呵,这种问题不用深究。只要味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