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细则
安徽省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保障机构人员和设施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确保社会福利机构安全运营,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安全管理,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社会福利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由政府或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
第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设立安全管理组织,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第二章 安全职责和制度
第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是本单位及入住服务对象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承担本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责任,社会福利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社会福利机构安全责任人,对其安全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第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所属的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有督察、指导责任,应指定专人负责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设立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组织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逐级负责本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老年福利机构的安全管理组织,应吸收服务对象参加。
第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按照机构总人数配置相应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300人以下的,应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3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5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九条 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身体健康,具备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处置能力。
第十条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分别履行以下职责:
(一)民政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1、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监督管理;
3、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
(二)社会福利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职责包括:
1、对本机构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依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3、保证本机构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4、审查批准安全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负责各类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及管理工作;
6、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事故;
7、定期研究安全问题。(三)安全管理人职责包括:
1、对本机构内主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定期向机构负责人报告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报告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
2、制订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制订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制订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5、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组织实施对本机构设备、设施、灭火器材和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7、组织开展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8、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加强协调沟通。针对存在问题,确定解决办法。确保安全工作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
9、实施机构负责人委托的其他安全管理工作。(四)其他工作人员职责应包括:
l、在机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领导下开展安全工作;
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按照操作规范提供服务;
3、开展日常安全工作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4、实施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救护工作。
第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依据安全管理相关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要求,并公布执行。
第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入院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社会活动制度和其他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入院制度应根据机构特点分别制定:
(一)老年福利机构入院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与入院老年人或其亲属签订入院协议;
2、建立老人入院档案;
3、属于“五保”、“三无”对象的,应与老人签订个人财产(含动产和不动产)处分协议。
(二)儿童福利机构入院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弃婴的认定和接收制度;
2、孤儿的认定和接收制度;
3、监护人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放弃监护权的未成年人认定和接收制度。
(三)救助管理机构入院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l、入院安全检查制度;
2、入院信息登记制度。
第十四条 安全责任制度除本细则第五、七、八、九、十条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三)人身财产安全责任制度:
第十五条 安全教育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定期对工作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二)对新进工作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三)利用各种形式,对机构服务对象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和自救技能的普及教育;(四)定期组织安全活动,开展安全技能演练。第十六条 安全检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定期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制度;
(二)安全巡查、检查人员及巡查、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三)安全巡查、检查记录填写和签名制度;
(四)安全巡查、检查中发现问题隐患的排除和整改制度;
(五)安全巡查、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的处置程序和要求。
第十七条 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的分类和级别;(二)事故处理的程序和要求;
(三)事故情况的报告程序、时限和要求;(四)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指导思想;(二)组织领导机构;(三)处置基本原则;(四)预案等级;
(五)处置程序(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应急结束);
(六)处置工作要求。第十九条 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考核范围和对象;(二)考核内容和要求;(三)考核评分标准;(四)奖惩措施。
第二十条 社会活动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规范志愿者、义工活动制度;(二)捐赠接收和使用制度;(三)涉外活动报批及备案制度。
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布、执行其它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章 安全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福利机构应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入院安全管理工作;
(一)与入院老年人或其亲属、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包括服务范围、服务标准、双方权力和义务、协议变更、解除与终止条件等内容的入院协议;
(二)建立老人入院档案,包括入院协议书、申请书、健康检查资料、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老人照片及记录后事处理联系人等与老人有关的档案资料;
(三)与入院的“五保”、“三无”老人签订个人财产(含动产和不动产)清单及处分办法,登记其个人财产,记录其近亲属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
(四)为入院的智残和患有精神病的老人佩戴写有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以便老人走失后的查找工作。
第二十三条 儿童福利机构应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入院安全管理工作:
(一)接收弃婴入院,应由公安部门确定弃婴身份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一般应包括:检拾人捡拾时间、地点、捡拾经过,公安部门接报案,查寻无果的证明等。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检拾弃婴,应履行捡拾人的义务,报案查寻并出具相关证明,弃婴入院应经过一定的隔离观察期限。(二)孤儿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孤儿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孤儿,经孤儿本人同意,父、母所在单位或者孤儿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向住所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市辖区向市级民政部门申请),并签订入住协议后,可以接收入住本地儿童福利机构;由民政部门担任孤儿监护人的,经孤儿本人同意,可以接收入住本地儿童福利机构。
(三)孤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的,无抚养能力的,经孤儿本人同意,由监护人向住所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市辖区向市级民政部门申请),签订入住协议后,可以接收入住本地儿童福利机构。
(四)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经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经孤儿本人同意,可以接收入住本地儿童福利机构。
(五)接收监护人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放弃监护权的未成年人,经未成年人本人同意,由监护人向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市辖区向市级民政部门申请),并签订入住协议后,可以接收入住本地儿童福利机构。
第二十四条 救助管理机构应按照以下要求做好入院安全管理工作:
(一)接收流浪乞讨人员进站受助须进行安全检查,禁止受助人员携带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站;(二)建立流浪乞讨人员受助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高、自述年龄、户籍类型、家庭住址、求助内容、身体状况、亲友信息、来站方式、流浪经历、甄别情况、随身物品处理等基本信息;
(三)疑似重症病人、传染病患者、精神或智力障碍人员,应及时转至医疗机构救治。
第二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如发生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应在向公安、医疗卫生部门及时报告情况后,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办理善后事宜。
第二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新建、扩建及装修改造的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标准,在投入使用前,应通过公安消防机关的消防验收。
第二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并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第二十八条 严禁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挤占、堵塞消防间距、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识牌和安全疏散指示图,标明安全出口、当前位置、疏散路径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第二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选择用电产品应确认其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和条件,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使用及维修应由专业人员实施,严禁擅自更改电气线路、设备的结构,严禁机构人员私自使用电炉、取暖器等大功率用电产品。
第三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选用经有资质机构检验合格的燃气设备、不应私自拆改燃气管道、表、灶等燃气设施,不应私自安装燃气热水器、取暖器等燃气器具。严禁在房间内明火做饭、卧床吸烟。
第三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装、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氧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特种设备时,应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天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该设备显著位置。
第三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日常保养,并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在安全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严禁继续使用。
第三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定期对机构健身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健身器材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应设置在活动区显著位置。
第三十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根据自身功能特点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并进行无障碍设计,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
第三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遵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把好食品安全关,防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实行食品24小时留样备查制度。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
第三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参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患有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疾病的,应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第三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应符合医疗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卫生部门的规定,建立相应的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照料、医疗等重点安全问题进行监控,并接受卫生部门定期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对日常管理、服务活动中涉及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进行安全评估,对故意伤害、走失、交通、偷窃等重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监控和防范,有条件的救助机构应设置警务室,确保机构人员安全。
第三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建立服务对象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档案等文字、图片、影像档案资料,妥善保管,并严守国家保密法和保密守则,不外泄个人信息资料。
第四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活动和外事活动应遵守以下安全管理要求:(一)志愿者、义工活动应经申请和批准,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开展活动。
(二)社会捐赠举行仪式的,一般不应要求收养人员参加;确需收养人员参加的,应报经主管民政部门批准。(三)原则上不组织收养人员集体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确需集体外出的,应做好安全预案,报经主管民政部门批准,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四)不得接受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捐赠。
(五)与境外组织、个人合作的项目,应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草案应报经主管民政部门批准,并逐级上报至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备案。
第四章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第四十一条 各级民政部门应定期对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随时对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各项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二)入院手续、资料和其他档案资料是否齐全;(三)消防制度是否落实,消防设施是否完备;(四)食品卫生是否符合标准,环境是否卫生整洁;(五)安全保卫和值班制度是否落实。
第四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方案。检查和沟通的结果应形成系列文件并向机构负责人报告。机构负责人应对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予以保障和监督。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应及时组织不定期检查。
第四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发现设施、服务过程或服务对象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纠正,妥善处置,无法当场处置的,应立即向机构负责人报告,机构负责人应进行安全评估、并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消除隐患。
第四十四条 对护理照料、医疗、膳食、交通安全、传染病、消防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禁放等安全问题应进行重点监控、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建立突发事件紧急处理流程和报告制度。
第四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对服务对象进行安全问题预防知识教育,定期进行沟通,听取其意见,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解决。
社会福利机构应注重服务对象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
第四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定时查房制度。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值班和交接班记录,加强夜间巡查,防止意外事故。
第五章 应急管理和报告
第四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担负信息汇总上传和综合协调的职责。
第四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按照本细则第十八条要求制定应急预案。社会福利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内容和应急处置程序,如遇火灾、食物中毒、暴力伤害等突发事件,机构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急救治和处理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理。
第四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五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按照突发事件报告的相关规定逐级报告。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机构负责人;机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应在事件发生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民政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第五十一条 对重大突发事件,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不得阻止他人报告。
第五十二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由各本机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要及时报请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五十三条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事态平息后,经组织专家论证后,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终止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组织修订。
第五十四条 突发事件信息披露由地方主管部门统一对外发布。
第六章 教育培训
第五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机构负责人负责组织指导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检查考核培训效果。
第五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人应全面掌握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监测、控制、管理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指导实际工作。
第五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和相关安全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灭火器和其他安全设备,并能有效开展对机构服务对象的安全教育和指导。
第五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一)安全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二)本机构或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三)安全设施设备、工具、消防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四)安全事故的防范方法、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五)应急预案演练;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五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教育培训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机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年接受在岗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
(二)工作人员应每年接受在岗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课时;
(三)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0课时;
(四)换岗、离岗6个月以上,以及采用新技术或新设备的,应重新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第六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职业病防范、工作防护等安全教育,对新员工和换岗工作人员进行岗前职业健康安全教育。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六十一条 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安全事故通报制度。
第六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出现安全事故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六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出现安全事故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因报告不及时或瞒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本细则由安徽省民政厅负责解释。第六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1999年12月30日民政部令第19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审 批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应当符合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规划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
第七条 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以下称申办人)凡具备相应的条件,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
第八条 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拟办社会福利机构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
(四)拟办社会福利机构固定场所的证明文件。
申办人应当持以上材料,向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民政部门进行审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华侨以及国外的申办人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筹办申请。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外经贸部门审核。
第九条 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根据当地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审查,作出同意筹办或者不予同意筹办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
第十条 经同意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十一条 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机构,应当符合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下列基本标准:
(一)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
(二)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三)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开办经费;
(四)有完善的章程,机构的名称应符合登记机关的规定和要求;
(五)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第十二条 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
(二)民政部门发给的社会福利机构筹办批准书;
(三)服务场所的所有权证明或租用合同书;
(四)建设、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书;
(五)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
(六)机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名单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民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所报文件进行审查,并根据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实地验收。合格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合格的,将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第十四条 申办人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章 管 理
第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或者其家属(监护人)签定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孤儿或者弃婴时,应当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逐一审核批准,并签订代养协议书。
第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
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应当张榜公布,并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提交本的工作报告和下一的工作计划。
第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其收益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分配使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的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社会福利机构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租赁或者转让时,须经民政部门和登记机关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开展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第二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在对外交往中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变更章程、名称、服务项目和住所时,应当报民政部门审批。更换主要负责人,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分立、合并或者解散,应当提前3个月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报送有关部门确认的清算报告及相关材料,并由民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和处置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定期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根据情况给予警告、罚款,直至建议登记管理机关取缔或者撤销登记,并按管理权限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国家关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
(二)未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擅自执业的;
(三)年检不合格,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四)进行非法集资的;
(五)未办理变更手续,其活动超出许可范围的;
(六)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执业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提出申请,补领《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二十九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1999年12月30日民政部令第19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社会福利机构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第二章审批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应当符合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规划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
第七条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以下称申办人)凡具备相应的条件,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
第八条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拟办社会福利机构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
(四)拟办社会福利机构固定场所的证明文件。
申办人应当持以上材料,向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民政部门进行审批。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华侨以及国外的申办人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筹办申请。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外经贸部门审核。
第九条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根据当地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审查,作出同意筹办或者不予同意筹办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
第十条经同意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十一条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机构,应当符合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下列基本标准:(一)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
(二)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三)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开办经费;
(四)有完善的章程,机构的名称应符合登记机关的规定和要求;
(五)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第十二条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申请《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二)民政部门发给的社会福利机构筹办批准书;(三)服务场所的所有权证明或租用合同书;
(四)建设、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书;(五)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六)机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名单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民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所报文件进行审查,并根据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实地验收。合格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合格的,将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
第十四条申办人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第三章 管 理
第十五条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或者其家属(监护人)签定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孤儿或者弃婴时,应当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逐一审核批准,并签订代养协议书。
第十六条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
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应当张榜公布,并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提交本的工作报告和下一的工作计划。
第十八条社会福利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九条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其收益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分配使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条社会福利机构的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社会福利机构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租赁或者转让时,须经民政部门和登记机关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开展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第二十二条社会福利机构在对外交往中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社会福利机构变更章程、名称、服务项目和住所时,应当报民政部门审批。更换主要负责人,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社会福利机构分立、合并或者解散,应当提前3个月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报送有关部门确认的清算报告及相关材料,并由民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和处置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定期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社会福利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根据情况给予警告、罚款,直至建议登记管理机关取缔或者撤销登记,并按管理权限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国家关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
(二)未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擅自执业的;(三)年检不合格,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四)进行非法集资的;
(五)未办理变更手续,其活动超出许可范围的;(六)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执业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提出申请,补领《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民政部第19号令《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遵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通知》(苏政发[1999]92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社会福利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
第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执行国家和本省制定的行业标准,依法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社会福利机构进行审批、管理、监督和检查。省民政厅负责指导全省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置审批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基础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应当符合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规划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办法》施行前已设置的福利机构,不符合其所在地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的应当进行调整。
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以下称申办人)凡 具备相应的条件,可以依照本实施细则,向拟设置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 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
第九条 申请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符合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下列基本标准:
(一)设立地点在靠近社区、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安全区域内;
(二)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开办经费(平均每张床位不低于2500元);
第十条 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以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2)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情况;(3)拟设福利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4)拟设福利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服务科室和床位编制;(5)拟设福利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6)拟设福利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7)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拟设福利机构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福利机构的关系和影响;(8)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9)拟设福利机构的投资预算表。??(三)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身份证件和上级部门的委托证明或退离休证、下岗证等);??(四)拟办社会福利机构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由金融管理部门出具);??(五)拟办社会福利机构固定场所的证明文件(如房产权证明、租赁凭证等)。?? 申办人应当持以上材料,向拟办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民政部门进行审批。?? 省级福利机构的筹办,应向省民政厅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华侨以及国外的申办人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向省民政厅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筹办申请,并报省外经贸部门审核。?? 第十一条 民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根据当地社会福利机构设 置规划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审查,作出同意筹办或者不予同意筹办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
第十二条 同意筹办的批复文书有效期为1年,自批准之日起算,逾期未开工建设的,批复文书自行失效。
第十三条 经同意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批准申办的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未经领取的不得开业。
第十四条 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
(二)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三)有完善的章程,机构的名称应符合登记机关的规定和要求;
(四)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第十五条 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
(二)民政部门签发的同意筹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批复文书;
(三)服务场所的所有权证明或租用合同书;
(四)建设、消防、人防、卫生防疫、审计等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书;
(五)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
(六)机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七)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复印件;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八)科室设置总数,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名单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
(九)万元以上设备清单;
(十)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 民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所报文件进行审查,并根据社会福利机构设置和行业服务的基本标准进行实地验收。合格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合格的,将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
第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在本机构以外设置的分部,应当作为新设置的福利机构申请设置审批。
第十八条 申办人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当到有关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九条 《办法》施行前已执业的各级各类福利机构,应按规定,向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办理手续时,提交除本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会福利机构通过民政部门委托的评审组审核或者评审的合格证书;
(二)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批准证书;
(三)上一年机构工作服务数量、质量、效率和安全保障等各项统计信息资料。第二十条 民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按照社会福利机构基本标准和建设部民政部合发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办法》施行前已执业的的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发给《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暂缓发证,以书面形式通知整改:
(一)经评审或者审核未达社会福利机构基本标准的,或不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的;
(二)登记前一年内发生过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
(三)经业务主管部门调查,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综合评价不合格的。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有效期限为3年。有效期限届满前6个月,持证人必须凭原《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及其副本,向有权的民政部门申请换领新证。《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如有遗失,应当及时声明,并申请补发。
第二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申请办理年检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会福利机构年检申请书;
(二)《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副本;
(三)上社会福利机构年检审核或者评审合格证书;
(四)本机构服务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和安全保障等各项统计信息资料。第二十三条 办理年检手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给予1至6个月的暂缓年检: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一)经民政部门委托的业务评审组评审或审核不符合社会福利机构基本标准;
(二)限期改正期间;
(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其他重大意外事故,尚未妥善处理的;
(四)经业务主管部门调查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综合评不合格的;
(五)管理混乱,有章不循,存在事故隐患未得到改进的;
(六)停业整顿期限未满的。第三章 名 称
第二十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名称中含有“江苏”、“全省”、“苏南”、“苏中”、“苏北”等跨市、县(市)名称的社会福利机构,有省民政厅核准。
第二十五条《办法》施行前已执业的各类福利机构的名称,应当按规定申报登记;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改换名称,并报登记部门核准。核准登记的新名称,在核准机关管辖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第二十六条 政府所属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可以用序号作为识别名称,老年、儿童、残疾人等类福利机构则以老年、儿童、残疾人等服务对象为识别名称。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使用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名称,按照民政业务主管部门核准的运营方式和业务范围执行。
第二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或者其家属(监护人)签定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这类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孤儿或者弃婴时,应当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逐一审核批准,并由双方签订代养协议书。
第二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实行院长负责制。
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应当张榜公布,并报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备案。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有服务对象参与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保障职工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必须进行科学管理,根据服务基本标准,为供、休养人员提供生活护理、康复休养,文娱教育等优质服务,要求做到:
(一)供、休养人员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的人均生活水平;
(二)定期为供、休养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或病历档案,做到有病及时治疗;
(三)制定康复和特殊教育等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康;特殊教育等工作;
(四)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部门提交上一的 工作报告和本的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第三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应当到民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三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根据设施条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设立收费项目,制定收费标准,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和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其收益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分配使用,自觉接受民政部门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社会福利机构的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社会福利机构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租赁、抵押或者转让时,须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机关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开展捐赠活动,并报经所在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接受民政部门的审查和社会的监督。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第三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在外事、涉台、涉侨工作中,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变更章程、名称、服务项目和住所时,应当报民政部门审批。更换主要负责人,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分设、合并或者解散,应当提前3个月向批准申办的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妥善安置供、休养人员,报送有关部门确认的清算报告及相关材料,经由民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和处置后,办理有关手续,并及时收缴《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三十九条 境内外组织和个人举办的福利机构应在开业后,按设置的床位总数,以服务对象一个月的收费标准向批准设置的民政部门交纳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在社会福利机构停办并处理好善后事宜后的一个月内退还本息。福利机构被依法注销、撤消、取缔以及歇业后又不履行善后处理责任的,民政部门可以在其风险准备金内扣除善后处理所需经费。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应当定期对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实行检查制度。地(市)级以上民政部门均应组织社会福利机构评审组,会同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负责参照社会福利机构行业标准,定期对辖区内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作为年检考核依据。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根据情况给予警告、罚款,吊销《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处理,并按管理权限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国家关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违背国家和省制定的业务标准,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
文章来源:http://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
点击http://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二)未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擅自执业的;
(三)年检不合格,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四)进行非法集资的;
(五)涂改、出卖、转让、出租、出借《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
(六)严重违反国家外事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未办理变更手续,其活动超出许可范围的;
(八)未经批准接受捐赠、隐瞒捐赠收入或未按捐赠人意愿处理财物的;
(九)其他违法行为。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自2001年1月1日起,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必须持有《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书》。
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
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0-04-01 生效日期: 2000-04-01 发布部门: 大连市民政局
发布文号: 大民救发[2001]56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办发[2000]1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民政部19号令《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辽民发[1999]9号文件《辽宁省社会福利事业机构执业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福利机构是指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出资兴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为老年人、残疾人(含精神病人)、孤儿和弃婴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大连市有关法规和规章,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是社会福利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各区、市、县民政局依照本办法规定权限和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
第五条 经各级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社会福利机构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各级财政、税务、物价、城建、规划土地、卫生、公安、公用事业、电业等部门应依照各自的职责,积极支持和帮助社会福利机构的创办和发展。
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社会福利机构。
第二章
设置与审批
第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置要根据本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需要制定规划,申办社会福利机构必须符合设置规划。
第九条 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以下称申办人),凡具有相应的条件,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民政部门提出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筹办申请,并填写筹办申请表。
第十条
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福利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书。
(2)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及简历。
(3)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意见书。
(4)可行性研究报告。
(5)机构设置报告(包括机构名称、宗旨、组织机构、所有制形式、房间和床位设置情况、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及其它事项)。
(6)土地合法使用证明或房屋权证书(租赁房屋必须出具经公证机关公证且租赁期限十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合同)。
(7)依据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共同发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制定的建设规划和图纸。
(8)资金来源及银行出具的资金状况证明。
(9)若由双方以上合作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机构的,应提供合作方共同签属的法律文书。
(10)非大连市户籍的申办人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交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介绍函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第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筹建审批:
(一)政府投资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直接到市民政局办理审批手续。
(二)社会组织和个人申请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设置地在市内四区,设置床位30张以上的(含30张),直接向市民政局申请办理审批手续,设置床位30张以下的,向设置地所在区民政局办理审批手续,由区民政局报市民政局备案。设置地在金州区、旅顺口区、开发区、度假区、长海县、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设置床位50张以上的(含50张),由所在地区(市)、县民政局负责审核后报大连市民政局审批。设置床位50张以下的,由所在地民政局直接办理审批手续,并报大连市民政局备案。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提出审批意见。
(三)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组织和个人,华侨以及国外的申办人采取合资、合作的形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向市民政局提出筹办申请,并报市政府外经贸委及外事、公安等部门审核后,由市民政局办理审批手续。
(四)对符合设置规划和条件的,审批部门应当向申办人发放《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批准筹办通知书》。根据机构设置规模,批准筹办通知书的有效期分为六个月、1年、2年。对不予批准的,审批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办人。市民政局直接审批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告知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区(市)、县民政局,以便监督。
(五)经同意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十二条 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机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标准:
(1)有经过审批部门核准的机构名称。
(2)有固定的机构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并设置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相关要求的卫生所(站)或医务室和医务人员。
(3)福利设施建设要符合建设部、民政部联合颁发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符合国家安全防火、卫生防疫、环境保护标准。
(4)有完善的机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
(5)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经过培训持有岗位证书的护理员、相谈员、调膳员和符合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医务员和特教员,服务人员与生活能自理的老年养员的比例为1:4-7,与不能自理的老年养员的比例为1:1.5-4;与健康儿童养员的比例为1:6;与婴儿、残疾儿童养员的比例:1:1.5-3;与精神病养员的比例为1:2.5-6。
(6)有足以开办和发展社会福利机构的经费,开办经费按床位数计算,每张床位不低于5000元。
第十三条 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机构,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领取《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
(2)审批部门发给的《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的批准筹办通知书》。
(3)审批部门发给的《社会福利机构冠名申请表》。
(4)房屋所有权属证书或经公证机关公证的租期不少于10年房屋租赁合同。
(5)建筑、消防、卫生等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书。
(6)(7)(8)(9)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机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工作人员名单、有效证件复印件及健康状况证明。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第十四条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验收完毕。经验收合格的,由审批部门发给《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对验收不合格的,审批部门提出整改意见,书面告知申办人。
第十五条 申办人取得《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当到相应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实行检查制度。社会福利机构在每年3月底以前,持《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及副本并提交本工作报告和下一工作计划,到审批部门办理检查登记。
第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变更名称、场所、负责人及性质的,应当按照设置审批程序报审批部门批准。各区、市、县民政部门批准变更的,要向市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分立、合并或歇业,应当提前三个月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报送有关部门确认的清算报告及相关材料,由民政部门报请当地政府对其进行评估和处置,同时要妥善安置好已收养人员,经原审批部门核准方可办理手续,歇业或撤销的要进行注销登记,并收回设置批准书。
第三章
服务与管理
第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用工制度,并与所聘用的工作人员签订用工合同。
第二十条 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无任何传染病史。
(2)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无任何劣迹史。
(3)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必须经过民政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并实行院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
第二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须按照市民政局统一设制的合同书文本与收养对象或家属(监护人)签订服务合同,并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以孤儿、弃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福利机构,必须与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共同举办;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孤儿或者弃婴时,应当经民政业务主管部门逐一审核批准,并签订代养协议书。
第二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根据收养对象的特点开展服务,并坚持心理援助与生活援助并举,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并重,行政性管理与专业化服务同步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在服务工作中,分别设置护理员、相谈员、医护员、特教员、调膳员职位,并各司其职,格守其责。
第二十五条 社会福利机构中各职位人员均需经过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十六条 社会福利机构要按个案建立收养对象健康档案,有条件的福利机构要对养护对象健康状况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建立个案软盘档案。要定期对养护对象进行检验,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养员,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防疫部门。
第二十七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餐具、清洗被褥和衣服,达到基本无“四害”标准,养员无虱子寄生。
第二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配置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组织开展有益于养员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二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收费,应持民政部门审批手续及成本核算报告到物价部门审批,并办理收费许可证。
第三十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对养护对象实行财务公开。其收益应当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分配使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一条 社会福利机构的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社会福利机构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租赁或者转让时,须经民政部门和登记机关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二条 社会福利机构在对外交往中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十三条 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第三十四条 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每三年对全市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对先进社会福利机构和为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
第四章
政策优惠
第三十五条 经民政部门审批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一)各地要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在基本建设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二)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1、城镇人口不足6万人的街道办事处要设立一处老年人综合福利服务设施,同时附设一处可容纳30名左右老人的养老院。
2、城镇人口超过6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则按上述要求增加老年人综合福利服务设施数量。
3、建设社会福利设施,要严格按照规划和福利机构建设、建筑标准及规范实施,建成后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各级人民政府对此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应酌情给予减免。
(三)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项目免征营业税;对社会福利机构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四)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执行。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 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社会福利机构可以经政府批准,通过划拨国家土地、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方式使用土地。
(六)征用或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建设社会福利机构,免缴土地垦复基金。
(七)免缴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八)用电按最优惠价格收费,用水按居民用水价格收取。
(九)各地在制定本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时,要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为服务对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社会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申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可根据劳动保障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14号)的规定,经审查合格后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人员中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的社会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十)对社会福利机构中收养的(包括社会福利机构在社区和居民家中分散寄养的)就读于小学、初中的孤儿,要按有关规定免收杂费、书本费;对被高中(职业高中)、技校、中专、高等录取的孤儿,要免收学费、住宿费。
(十一)对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孤残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先推荐就业,免费给予上岗前的培训。社会福利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法保障职工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权益。对进入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并享受社会保险的人员,社会保险机构可委托社会福利机构代办其养老金发放等服务性工作。
(十二)对获得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按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时,有关部门应优先办理;对未获得民政部门批准而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有关部门不应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手续。
关联法规:
第三十六条 社会办社会福利机构执业期间享受与国家办的福利机构同等的优惠政策。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社会福利机构,有关部门有权终止给予优惠政策,必要时,有关部门可以追回减免的费用:
(1)擅自利用社会福利机构的固定资产和场所从事非福利性经营活动的。
(2)擅自转让、出租、出借社会福利机构固定资产和场所的。
(3)未按本办法规定向养护对象提供服务或不守合同侵害养护对象合法权益的。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审批和年检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社会福利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民政部门根据情况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5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直至建议登记机关取缔或者注销登记,并按管理权限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审批部门批准,擅自筹办社会福利机构的。
(2)未取得《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擅自执业的。
(3)未经审批部门批准,分立、合并、歇业、解散社会福利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或活动超出许可范围的。
(4)社会福利机构年检不合格,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或者不申请办理年检手续,继续执业的。
(5)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租《大连市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
(6)进行非法集资的。
(7)违反国家关于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侵害养护对象合法权益的。
(8)其它违法行为。
第四十条
民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务收据,罚款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或者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有关部门行政执法内容的,作出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关联法规:
第四十二条
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的审批人员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施行前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