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1:3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篇: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与智力工作,充分发挥海内外优秀人才“强强联合”的团队作用,提高中国科学院人才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国内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共同实施“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为规范计划的实施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围绕“1+10”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结合我院科技布局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按照“依托基地,先行启动,择优支持”的原则,创新三期院将组建一批创新团队,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支持。

第三条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成立计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计划的审批、评估、监督与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负责计划的日常管理事务。

第二章 团队组建

第四条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重大任务和学科建设的需求,部署、组建创新团队,并确定团队依托单位。

第五条 团队成员一般由5-8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和5-8位在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位的优秀学者组成。海外成员中华裔学者所占比例不少于2/3。团队成员组成应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第六条 团队海外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1、在海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位;

2、取得过国际同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过多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等;

3、能够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创新性构想,并能够带动研究团队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4、与团队的依托单位或团队中的国内成员已经或正在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5、确保在受聘期间能经常参加团队实质性合作研究,且每年到我院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受聘期间不得在国内其他单位兼职;

6、诚实守信、学风正派、乐于奉献、崇尚科学精神,愿意通过合作,促进科学发展。

第七条 团队国内成员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所占比例不少于2/3。团队的负责人由国内学者担任,负责团队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八条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基地和相关专业局将拟建创新团队方案报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拟组建的团队应填写《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组建论证报告》。团队拟招聘海外成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第九条 由相关科技创新基地、主管专业局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拟组建团队进行论证,团队至少3名海外成员代表和国内成员代表须参加团队论证会答辩。专家组由 7-11位相关领域的院内外专家及2-3位管理专家组成,其中院外专家所占比例须大于1/3,专家组名单须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论证通过后的团队由依托单位组织启动,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专业局备案。

第十条 院每年下半年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运行1年以上的新组建团队运行情况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团队将获得院人才专项经费的支持。领导小组将对团队的研究目标、学术水平、成员资格、国内外成员的合作进展等情况进行评审。未通过的团队经过调整、改进和完善后还可参加下一次领导小组会议评审,同一团队最多可参加两次评审。

第十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和招聘海外知名学者的管理办法》(科发人教字〔2006〕205号),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领导小组”将对团队海外华裔成员进行遴选,授予其中3-6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称号。

第三章 支持方式

第十二条 通过论证的新组建团队在运行第一年将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支持。团队运行第一年度海外成员的国际旅费和在华工作期间生活费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提供资助,资助经费使用范围和标准按照国家外专局重点项目标准执行,相关费用在批准额度内在院办公厅财务报销。

第十三条 在项目正常运行满一年、经领导小组评审通过的团队,由中国科学院支持人才专项经费300-600万元(即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专项经费),由科技创新基地支持项目经费200万元,经费由团队统一使用。经费分两次拨付至团队依托单位。

第十四条 鼓励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或“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项目已结题)作为团队海外成员参加创新团队工作,此类学者参加创新团队工作可按每人50万元(依托单位匹配10万元)向计划申请追加经费,由团队统一使用。每团队申请追加经费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第十五条 科技创新基地或团队依托单位在实验用房、仪器设备、人员配备和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对团队应给予优先支持。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六条 各科技创新基地和团队依托单位负责制定团队运行、人员聘用、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和海外成员的待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必须符合国家、院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团队依托单位或团队负责人与团队成员应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义务、待遇和成果所属等相关问题。在团队运行期间,对不能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成员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解除聘任关系,同时,可增聘新的成员,建立规范的团队成员进退机制。

第十八条 海外成员应积极参与团队的研究方向、人事、财务等重大事宜的决策和管理,并应通过网络、国际会议、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接收国内学者访问等方式推动团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第十九条 在团队人才专项经费中,人员费用(包括海外学者工资、食宿以及交通,研究生培养、助手聘任等费用)支出比例不超过40%;国际学术交流费用(包括国内成员到海外成员实验室访问交流、举办学术会议等费用)支出不超过20%;其余用于科学研究以及购买必要的小型仪器设备。人才专项经费不得用于购买大型仪器设备。

海外成员来我院工作的工资、往返旅费、住宿等费用按财务制度和聘任合同约定从院拨付的人才专项经费中支付。海外成员的工资参照国家外专局相关标准执行,各团队可根据海外成员实际工作时间,按天或周发放。

第二十条 国家外国专家局为“创新团队计划”海外成员办理来华工作许可和办理“外国专家证”开辟“绿色通道”,并提供相应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便利条件。

第二十一条 对团队中有突出贡献的海外成员,可优先推荐国家“友谊奖”候选人,参加国家“友谊奖”评选。

第二十二条 团队运行期间发表的论文、专著以及获得的专利等均应标注受“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资助(英文:Research Supported by the CAS/SAFEA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Program for Creative Research Teams)。对研究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按国家的法律法规、院所的管理制度和签订的聘任合同等进行合理分配。

第五章 考核评估

第二十三条 各团队须建立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应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年度工作进展报告;科技创新基地和依托单位对计划的执行和经费使用负有监管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团队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并负责组织相关考评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团队获院支持2年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学者对团队工作进行中期检查,内容包括团队运行管理情况、海外成员工作情况、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经费使用与管理等。对团队运行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和完善的意见;对拒不执行院有关规定、团队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计划执行效果差的团队,将及时终止计划的执行,并视情况要求其退回剩余经费或全部人才专项经费。

第二十五条 在团队启动后4-5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团队工作进行终期评估,就团队的科学研究成果、国际学术地位和竞争力的提高、对相应学科发展的贡献、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评估优秀的团队院将通过重要方向项目和研究平台建设等方式优先给予继续支持。

第二十六条 终期评估专家组由7-11位相关领域的院内外专家及2-3位管理专家组成,其中院外专家所占比例须大于1/3,专家组名单须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对团队的评估工作,将根据情况邀请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等国外专家参加。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创新二期组建的在运行团队项目按照原《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办法(试行)》(科发人教字〔2003〕19号)继续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榕职院综„2010‟82号

关于印发《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

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中心、馆、科、所: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已于2010年12月28日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印发,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请各部门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主题词:科研

创新团队∆

管理办法

通知

抄送:院领导,存档。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0年12月31日印发

(共印32份)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院各类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挖掘、培养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保证我院科研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提升教师科研队伍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实力,学院决定实施科研团队建设。根据科研团队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的宗旨是通过培养优秀科研人才,提升学院学术水平和实力为目标,以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所或工作室为依托,以大型科研项目为载体,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障,充分发挥学院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术优势,加强专业交叉,凝练科研学术方向,汇聚优秀人才,逐步建设、形成一批以知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创新学术群体,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三条 开展对地方科技、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实用性、前瞻性研究以及对福建及福州地区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应用科研的研究。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申报学院科研团队的条件

1.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应为本院在岗在编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职工,有较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近三年曾主持过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至少1项或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过论文;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治学严谨;年龄不超过55岁。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再成为其它科研团队成员。

2.科研创新团队各成员应具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或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以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个成员一般不得参与2个以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一般以3-5人为宜(不少于3人),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和研究骨干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同等条件下,对负责人及多数核心成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科研创新团队予以优先

支持。

3.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应符合国家和省市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问题应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研究范围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科研与集成、新产品开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等,研究课题应具有可预期的学术科研价值或应用价值。

4.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应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及团队精神。具体人员组成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由团队负责人在申报时确定,运作过程中如有调整需报备科研主管部门审核后确认。

第三章 申报与遴选

第四条 学院按照“公平合理、鼓励科研、择优支持”的原则,遴选申报的科研团队。

1.申报: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团队,由拟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向院科研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具体内容包括:(1)科研创新团队人员构成与学术研究能力;(2)科研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3)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

2.评审:学院科研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科研创新团队评审。评审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实行回避制。一由学院科研主管部门会同人事处、教务处,结合团队研究方向和学院专业建设情况对拟组建团队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提出预审意见;二是聘请院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团队进行评审和答辩,并将评审结果报院长办公会审批,在规定的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由学院予以公布。第五条

学院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科研创新团队的申报评审工作。

第四章 建设经费

第六条

对获准组建的属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或属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学院给予三年建设经费资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团队每年按1.5万元标准予以资助,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为中级职称的团队每年按负责人为副高及以上职称团队经费的50%资助。

第七条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费分三年拨付。第一年(启动时)拨付

1.5万元,第二年(中期考核后)拨付1.5万元,第三年(期终考核后)拨付1.5万元。要求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并按财务的相关规定,编制科研创新团队经费支出预算,并建立经费使用卡,据实报销。第八条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团队培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费用。一是团队人才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所需的费用,如科研培训产生的费用。二是支持团队发展及开展项目研究所需费用,主要为:(1)资料费;(2)资助团队成员科研成果的出版费,如论文版面费、著作的出版费等;(3)邀请专家指导的咨询费、讲座费、评审费;(4)科研项目申报产生的费用;(5)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产生的费用。三是科研团队建设的其它费用。

第九条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考核验收

第十条

学院对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据《科研创新团队申报表》中的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进行考核评估,采用考核和建设期满的全面验收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由学院科研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考核评估和验收。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1.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要在每学年初向学院科研主管部门提交团队的工作计划,并在学年末上交工作进展报告和《科研团队考核表》(见附表)。其中工作进展报告包括:(1)研究工作开展情况档案;(2)工作进展报告(包括目前所研究的项目、进展情况、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研究方向、预期成果及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变更、经费使用情况等);(3)提交体现研究进程及取得成效的原始材料或复印件。科研团队建设最后一年,提交团队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考核与评估的主要内容:争取到的国家级项目和省市级项目情况;成果获奖情况;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及其被 4

检索收录情况;出版专著、发明专利等形成有关知识产权的情况;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对学院贡献情况;团队成员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团队成员学术职务及学术影响的变化;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十一条 对于考核合格的团队,拨付下一项目经费;不合格的将减拨经费,团队负责人应认真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一年后重新考核;对重新考核后仍不合格者取消该团队建设,不再资助,并不允许申报下一轮的科研创新团队;学院对成绩突出的科研团队将予以表彰,并在下一轮资助中优先考虑。

第十二条 科研创新团队3年内应取得下列标志性科研成果之一。

(一)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为副高及以上职称者要完成以下指标中1和2—7中的1项:

1.团队负责人在公开出版的C类刊物上发表4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团队其他成员名义为负责人主持的市(厅)级以上自筹经费的科研项目共4项;或以团队其他成员名义为负责人主持的市(厅)级以上有经费资助和自筹经费的科研项目各1项,且团队其他成员在有CN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上各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

2.团队负责人主持有经费资助的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或有经费资助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

3.团队负责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取得具有比较高价值的软件著作权1项以上(以专家的鉴定为准)。

4.团队负责人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以上(前3名);或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以上;或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奖励1项以上(前3名)。

5.团队负责人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项以上,到位的科研经费,其中人文社科类达8万元以上,自然科学类达25万元以上。

6.团队负责人公开出版20万字以上高水平的专著或译著1部。7.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学院创造经济效益20万元以上,或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得到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定的。

(二)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为中级职称者要完成以下指标中1和2 5

—6中的1项:

1.团队负责人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论文,其中至少有2篇发表在D类以上的刊物或普通本科大学学报上。团队其他成员在有CN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上各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具有中级职称者需在有CN刊号的正式出版物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

2.团队负责人主持有经费资助的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 3.团队负责人获得专利1项以上或取得具有一定价值的软件著作权1项以上(以专家的鉴定为准)。

4.团队负责人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排名第一)或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优秀奖以上的奖励1项以上。

5.团队负责人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项以上,到位的科研经费,其中人文社科类达4万元以上,自然科学类达10万元以上。

6.团队负责人公开出版专著1部或承担撰写任务且作为主编的合著1部,其中人文社科类达15万字以上,自然科学类达10万字以上。第十三条 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学院有权中止支持或调整人员。根据项目实施、研究进展的情况,科研创新团队成员无法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如:岗位调离等),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可以对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人员调整经所在的科研团队签署意见后,报学院科研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管理办法中关于“公开出版的C类、D类刊物的学术论文”的界定,参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奖励办法(试行)》(榕职院综„2009‟61号文)。

第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中,科研成果的署名作者及署名单位应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且排序也应为第一。

第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院科研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过程中如遇未尽事宜,将另作补充规定。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20111005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试

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05-27

浙科发人〔2010〕 104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现将《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财政厅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更好地发挥人才和科学技术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08〕50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意见》(浙委办〔2009〕1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本办法的实施,今后3-5年,培育15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能够开展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的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

第三条创新团队建设按照“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要求,以同行公认作为评选的基本原则,以人才培育质量和标志性成果水平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创新团队建设和管理遵循“择优选拔,滚动发展,目标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创新团队连续给予一定的财政经费资助。

第二章评选范围

第五条评选范围: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为主体,围绕同一技术领域和研发方向进行持续创新创造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人才群体。鼓励跨单位整合,集聚优势科技人力资源。

第六条创新团队牵头单位应在浙江省地域范围内。宁波市及所属县市单位作为牵头单位的,所需经费由宁波市财政解决。

第三章评选条件

第七条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备履职所需的良好素质。在科研一线工作,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水平在业内具有较高公认度;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每个团队应明确1名带头人,也可根据需要设立2-3名共同带头人;团队带头人每年应在团队牵头单位工作6个月以上。

第八条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结构。人数应在20人以上,45岁以下成员不少于1/2,来自企业或基层的成员不少于1/4;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核心成员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是省部级科技成果或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他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提倡创新团队成员的学科交叉、专业多样和能力互补;学风正派,创新团队成员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科研不端行为。

第九条创新团队应具有稳定的研发方向和较高的创新水平。应在《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科技创新工程和优先发展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和战略性产品开发,其研发方向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在相关研发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近三年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得到业内公认。

第十条创新团队应具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条件。具有完成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装备基础,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已有的技术发明和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并有一定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创新团队建设应与省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发(技术)中心、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等创新载体紧密结合。

第十一条对归口管理部门、所在地方和单位扶持力度较大、扶持措施扎实,与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平台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

第四章申报与推荐

第十二条创新团队实行带头人申报制。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如实填写《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申请书》等申报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推荐上报归口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创新团队内部各组成单位之间应有切实可行的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四条由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评选条件,对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申报团队进行初选后推荐上报省科技厅。

第五章遴选程序

第十五条浙江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遴选、管理的牵头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农办、省科协为遴选、管理的参与单位。

第十六条省科技厅负责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遴选的具体组织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遴选时,负责对各归口管理部门推荐的候选团队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的确定为有效候选团队。

第十七条牵头单位组织省内外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分领域进行同行评议,以差额无记名票决制的方式产生首轮入围创新团队名单。专家组中省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十八条牵头单位组织相关领域业务专家和管理专家以及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遴选委员会,听取首轮入围创新团队有关情况介绍及答辩后,以差额无记名票决制的方式产生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议名单,并报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

第十九条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负责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议名单及其有关材料在新闻媒体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受理各种书面异议,组织进行核查,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公示后,建议名单提请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二十条审定通过的创新团队,由省委、省政府发文命名为“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

第六章支持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正式命名的创新团队及其所在单位与省科技厅签订《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合同书》,作为支持与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二条创新团队建设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建设周期内,创新团队应按照《浙江省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管理(试行)办法》、《浙江省省级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开展科研工作。建设周期期满后3个月内,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牵头对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效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细则另行制定)。对考核合格的,继续给予后续支持;对考核不合格的,停止资助,并报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取消省重点创新团队称号。

第二十三条专项资助经费专门用于团队内中青年(一般指45周岁以下)成员的培养,定向用于围绕主攻方向自主设计的项目研究、中青年成员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活动、发放科研劳务补贴以及团队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开支,不得用于与创新团队建设无关的开支。

第二十四条专项资助经费由团队带头人负责分配,团队带头人及其核心成员原则上不得使用专项资

助经费。创新团队及带头人须遵守法律和财政、财务纪律。专项资助经费用于劳务费开支的比例不得超过总资助额的1/4,特殊情况需提高劳务费开支比例时,须经由依托单位报经省科技厅审核并报省财政厅批准。

第二十五条创新团队在申报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和立项。但在建设期内,创新团队成员一般不再申报省级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创新团队在专项资助经费额度内围绕主攻方向自主设计的一般项目(每个项目的经费额度不得低于5万元),经省科技厅审核后,可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从创新团队专项资金中开支,不再另行给予资助。

第二十六条创新团队应注重技术成果的市场导向,将知识产权的获取、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的绩效作为成员职称晋升、业绩考核、收益分配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七条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效作为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创新团队所在单位要了解、掌握创新团队的工作状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第二十八条创新团队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省科技厅书面报告,经审查后决定是否继续予以支持。

第二十九条对于创新团队在建设和活动过程中,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或个人),将以通报批评或终止项目经费方式进行处理;存在弄虚作假或截留、挪用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创新团队带头人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浙江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人才创新团队△建设办法通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2010年5月18日印发

第四篇: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计划资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博士后和短期访问学者。第三条

发展中国家博士后的资助周期为2年,发展中国家短期访问学者资助周期为3-6个月。

第四条

发展中国家博士后每年资助50人,发展中国家短期访问学者每年资助75人。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国际合作局负责计划的管理与组织实施,会同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计划的宣传、征集、评审、报批等管理工作,定期向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执行进展。

第六条

院属接收单位负责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将其纳入本单位项目管理范围,与其签署项目聘用合同,提供必要工作条件以及办理签证、居留、保险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章 项目申请

第七条

计划采取我院接收单位推荐和我院国外合作伙伴机构推 1 荐两种途径进行申报:

1.院属接收单位推荐。接收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需求和掌握的信息,提出推荐人选并填写推荐表。

2.国外合作伙伴机构推荐。由院制定计划,商请我院国外合作伙伴机构限额推荐。

第八条

计划推荐材料每年集中受理一次,评审后经费纳入下一部门预算。

第九条

申请计划须向国际合作局提交中英文申请表各两份。第十条

被推荐人需具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国籍,能够独立使用英文或中文正常开展工作,承诺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我院相关规定,并分别符合以下条件:

A类:具得博士学位,具有5年以上研究经历,在所在国有固定职位,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优秀科学家;

B类:我院各单位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及拟进站博士毕业生(应符合国家关于博士后进站的基本条件)。

第十一条 接收单位的合作者应属于我院全职在岗科研人员并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二条 计划每年评审一次,安排在9月份,由国际合作局会同院机关部门组织专家通讯评审或专家会议评审。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被推荐人从事研究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进展;

2.被推荐人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意义、发展潜力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3.被推荐人与合作者及接收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对接收单位研究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4.接收单位承诺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一般为9-11人,赞成票必须超过到会专家人数的二分之一。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结果报主管国际合作的院领导审定。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博士后资助标准:15万元/年/人(税前),用于其工资、生活补贴和各类保险费用。此外,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补贴1.5万元。

第十七条 短期访问学者资助标准:2.2万元/月(税前),用于其工资、生活补贴和各类保险费用。此外,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补贴1.5万元。

第十八条 获得资助的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需与接收单位签订工作协议,按照我国政策法规和协议规定的任务做好各项工作。

第十九条 一年安排一次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在华学术访问活动。学术访问活动由其接收单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国情考察、研究所访问和学术报告等。

第二十条 院将统一制作“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证书”,由接收单位代表院向获得资助者颁发。

第二十一条

访问学者在我院工作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等)知识产权归属接收单位或按照其与接收单位签署的合同 3 办理,并应注明“受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编号:XXXX(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Visiting Fellowship for Researcher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Grant No.XXXX)

第二十二条

未能如期实施的项目可在内自主调整时间实施;年内未能实施的项目经批准后可延期1个实施;延期1个仍不能实施的项目视为自动放弃。

第二十三条 访问学者项目结束、回国之前向接收单位提交总结报告,由接收单位根据其工作表现为其出具评价证明信,并报国际合作局备案。

第六章 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际合作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实施我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管理,根据《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宗旨是通过吸引台湾地区优秀青年科学家到我院研究所进行一定期限的合作研究工作,促进我院学术交流、两岸合作和人才培养。

第三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资助期限为6-12个月。资助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延期,延续资助期限不超过12个月。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管理与实施。

第五条 中科院港澳台办会同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宣传、征集、评审、报批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 院属依托单位负责台湾青年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将台湾青年访问学者纳入本单位岗位管理范围,与其签署聘用合同,提供必要工作条件以及办理台胞证、保险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章 项目申请

第七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采取我院依托单位推荐和我院在台湾地区合作伙伴机构推荐两种途径进行申报:

1.院属依托单位推荐。依托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需求和掌握的信息,提出推荐人选。2.台湾地区合作伙伴机构推荐。由院制定计划,商请我院台湾合作伙伴机构限额推荐。

第八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推荐材料每年集中受理两次,受理日期分别为3月1-15日和9月1-15日。

第九条 申请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需向院港澳台办提交中文申请表两份。

第十条 被推荐人需具有台湾户籍,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我院相关规定,并分别符合以下条件:

A类:获得博士学位,具有5年以上研究经历,年龄在40岁以下,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B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博士后。

第十一条

依托单位的合作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正承担着重要研究项目,具备与台湾青年访问学者开展合作的能力和条件。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二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每年评审两次,安排在3月份和9月份,由院港澳台办会同院机关部门组织专家通讯评审或专家会议评审。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被推荐人从事研究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进展;

2.被推荐人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意义和发展潜力;

3.被推荐人与合作者及依托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对依托单位研究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4.依托单位承诺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通讯评审至少有3名同行专家参与评审;会议评审由院港澳台办会同专业局分领域组织,评审专家一般为9-11人,赞成票必须超过到会专家人数的二分之一。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结果报“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对于纳入资助计划的每位台湾青年访问学者,我院将提供资助1.25-2万元/月(税前金额,按实际工作月数资助),用于其工资、生活补贴和各类保险费用。其中,A类资助金额为2万元/月,B类资助金额为1.25万元/月。此外,提供一次经济舱位往返机票。

第十七条

对于如期实施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项目,院将及时向依托单位下拨资助经费。

第十八条

获得资助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需与依托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按照我国政策法规和合同规定的任务做好各项工作,并在项目结束、返台之前提交总结报告。

第十九条

院将统一制作“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证书”,由依托单位代表院向获得资助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颁发。第二十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在院工作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等)知识产权归属依托单位或按照其与依托单位签署的合同办理,应注明“受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编号:“

”。

第二十一条 未能如期实施的项目可在内自主调整时间实施;年内没能实施的项目经批准后可延期1个实施;延期1个仍不能实施的项目视为自动放弃。

第二十二条 在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项目聘用合同结束时,依托单位要组织同行专家听取其进展报告或采用通讯评议方式评估其工作进展,并将评议情况报院港澳台办备案。

第二十三条 项目如期实施、执行效果良好、希望申请延长工作期限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需在资助期限结束2个月之前,由依托单位提出申请,由院港澳台办商院机关相关部门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院港澳台办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下载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