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皮书2011年发展报告
江西图书馆2011年度发展报告
2011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历史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持续增强,较好地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以全面免费开放为契机,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优质服务发挥积极作用。江西高校图书馆在江西省高校图工委统一指导、协调、组织下,在高校图书馆界同仁共同努力下,稳步推进基础工作,谋求持续长远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2011年度江西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
全省现有公共图书馆114所,其中省级1所、地、市11所、县级102所,除袁州区、庐山区外,全省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从业人员共计 1469人,其中: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297人。全省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16647147 册,其中:图书11555401册,古籍1100629册,善本 61527册,报刊
2408923册,视听文献39010册、缩微制品3025册,电子图书622198册,其他917961册。全年总流通人数7,561,219 人次,书刊文献外借 4199548 册次。公用房屋建筑面积291408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 77064平方米,阅览室面积:96112平方米,(书刊阅览室面积 61958平方米,电子阅览室面积16670平方米),阅览座席数共23305个。全省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共计6040台,有电子阅览室终端4135个,设网站的图书馆网站访问总量3308485个。设立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11个,县级支中心100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121个(其中包含街道服务点46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7099 个(其中包含社区服务点223个)。全省共有87所高校图书馆,其中本科24所,职业学院45所,高专4所,独立院校13所,医学分院1所。
二、2011年江西图书馆年度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以全面免费开放为契机,全省公共图书馆办馆条件进一步改善,业务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深入调研行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2011年,省文化厅正式下发《江西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今后5年的发展制定目标;为充分掌握和了解全省公共图书馆的事业发展的规模、建设水平、现实需求及未来思路等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协调沟通,对全省107个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材料进行汇集整理、查漏补缺、修改润色,12月底完成《江西省公共图书馆概况(2010)》和《江西图书馆通讯录》编修,为掌握全省公共图书馆情况和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二是全省公共图书馆迎接免费开放,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全省公共图书馆为免费开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通过完善各项服务制度保障免费开放的运行。各馆有针对性地购置一批新书、丰富馆藏,更新基础设施、设备,提高接待能力。其中,江西省图书馆对多个阅览室进行维修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少儿阅览室的成功改造,成为图书馆少儿服务的亮点;数字图书室的开放更为市民们查阅资料、阅读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与此同时,共享工程江西省分中心全力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建设,做好技术保障,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省分中心先后为全省的11个市级支中心、100个县级支中心组建网络,安装、调试卫星及计算机设备,安装资源管理软件,及时更新数字资源。2011年省分中心下基层为各级支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达到526人次,为基层群众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是文献资源建设得到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全省图书馆总藏16647147 册,同比增长7.52%。12月16日,我省全面启动全省各级图书馆免费开放,同时安排了免费开放的专项资金,其中市级图书馆不低于50万,县级图书馆不低于20万,社会各界包括媒体反响强烈,成为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成果。江西省图书馆年购书经费由2010年300万提高到2011年的500,并于今后进入年初部门预算基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省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的压力。政府的多项资金的大量投入,既为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省公共图书馆赢得了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和有效渠道。
四是各类读书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4月23日,由江西省文化厅主办,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学会承办、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联动的“江西省首届‘读好书’活动”全面启动。首届“读好书”活动以“读红色经典,扬爱国激情”为主题,在江西省图书馆举办的首届“读好书”活动启动仪式上,向全社会发出“读好书、多读书、好读书”的倡议;由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江西省图书馆学会、江西省图书馆承办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宣传推广活动同时在江西省图书馆正式启动。全省各地围绕首届“读好书”活动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5月23日至6月1日,江西省图书馆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2011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江西省图书馆、九江市图书馆、靖安县图书馆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2010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深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成效显著 一是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2011年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配套标准的通知》等文件,对乡镇、街道、社区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作了具体部署。今年三月,我省还组织全省文化共享工程专项督导,促进全省文化共享工程的深入开展。2011年,我省下拨了1667万元为46个街道文化中心配备电脑272台,为223个社区文化室配备电脑669台。12月,我省又投入了1189万元配备了3900台电脑,为一批社区文化中心(室)和乡镇文化站各增设10台电脑设施,正式启动了我省文化共享工程乡镇、社区基层点扩容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重大工程。
二是努力开发具有江西历史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健康向上、总量丰富的数字资源,打造特色数字资源库,推进优秀数字资源建设。在上级部门资金扶持下,2011年,省级分中心完成了《江西地方戏剧资源库
(二)》、《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二)》和《江西陶瓷文化资源库
(二)》等三个数据库的资源建设工作,连同去年建设完成的《江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库》,至今年年底,我省分中心共建设完成了四个独具江西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源库,初步建立了全省数字资源采集、保存和服务系统。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图书馆特别是基层馆人员业务素质。事业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我省十分注重对基层人员的业务培训,2011年省分中心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不留培训死角,完成了全省所有已建成的市、县、区支中心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级基层服务点的培训工作。省分中心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片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辅导相结合、设备验收与人员培训相结合,统一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方式, 举办35期江西省文化共享工程业务人员培训班,每期培训32个课时。2011年10月至11月,省分中心重点对35个县支中心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辅导。全年培训基层业务骨干超过290人次。全省各支中心主要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率达到了100%,并获得由省分中心颁发的“上岗资格证书”。
(三)深入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全省公共图书馆保护典籍传承文明的职能不断深化
一是古籍保护条件大为改善。政府在制定古籍保护方针政策、加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的同时,各级财政也加大了古籍保护工作的经费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古籍收藏单位获得的古籍保护经费不少于500万元,大大加强了我省古籍保护的条件。各古籍收藏单位,通过改造古籍书库,添置古籍保护与普查设备,建立了一批基本符合《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的古籍书库,为古籍提供了良好的保护条件。各古籍收藏单位还通过加强古籍保护的制度建设,从管理上加强了古籍的保护。
二是古籍普查成果显著。开展古籍普查与启动《中华古籍总目·江西卷》的编纂。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通过对全省古籍藏量的摸底调查,已初步了解到全省132家公藏单位、29家私藏,共拥有古籍100万册以上,其中善本5.5万册。我省古籍藏量以公共图书馆为多,64家公共图书馆藏有古籍91万册,其中善本5.2万册。全省已开展古籍普查的单位有21家,俱为公共图书馆,已完成古籍普查基本数据近万条。至2011年,“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共举行了四批,我省各古籍收藏单位积极开展了申报工作。2011年5月至11月,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江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赣文社字[2011]20号)的指示,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一批“江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江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工作。
三是人员培训覆盖全省。省古籍保护中心开展以自办培训班为主,联合培训与送出去培训为辅的培训模式。受培训人员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文博系统图书室,公共图书馆的培训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与此同时,积极组织我省人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包括古籍普查、古籍编目、古籍鉴定、碑帖鉴定、古籍修复、古籍普查平台等),累计有11馆45人次参加了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培训。此外,省图书馆还向基层馆开展了免费跟班培训古籍保护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我省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
四是古籍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齐头并进。古籍修复是原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开展古籍修复工作较好的馆是省图书馆,该馆比照文化部颁发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改造古籍修复室,配备了更加合理的修复队伍,添置了更加先进的修复设施,进一步加强了以古籍修复为重要手段的原生性保护工作。而数字化、影印等再生性保护方式,则是有效缓解古籍藏用矛盾的重要模式。比如省图书馆,已对部分馆藏古籍进行了全文数字化的尝试,2011年遴选馆藏珍贵古籍《汤显祖评花间集》进行影印,以及编制馆藏古籍图录,制作书签等多途径地开展古籍原生性保护工作,有效地缓了古籍保护与使用的矛盾。又比如萍乡市图书馆、景德镇市图书馆在古籍影印方面也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庐山图书馆则通过编纂《历代庐山诗词选》间接性地开展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工作。
五是古籍保护宣传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古籍保护的宣传对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一年来,省古籍保护中心,以及各古籍收藏单位通过电视、报纸、网络,通过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普宣传周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古籍保护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高校图书馆合作日益加强,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抓手,各馆谋求共同发展
一是在省教育厅领导下,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取得突破。2010年提交的《关于建设江西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提案,在2010年12月正式立项,2011年8月获得省财政的全额拨款,极大推动了我省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二是在高校图工委的组织协调下,召开各层次学术研讨会,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首届江西省高校图书馆情报学术研讨会于8月11日至8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是硬件设施条件改善,相继有一批高校图书馆新馆落成,4月28日,九江学院隆重举行新馆落成典礼,10月11日,新余学院图书馆新馆隆重开馆,这些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落成,壮大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保障力量,扩大了整体服务能力。
三、未来展望
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江西图书馆将进一步提升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以江西省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整体筹划、共建共享,不断扩大文献收藏范围、合理布局文献资源结构;进一步增强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能力,以江西省文献资源总目建设为重点,建成一批成体系、有特色的专题知识库,较好整合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体系,形成立法决策服务网络化、深层次,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细致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为重点,建设覆盖全省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形成数字资源库群,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数字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和利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使我省古籍得到全面保护。进一步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强化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二篇: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10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余年发展 “热运行”,回归“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下降,几乎与同年GDP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生活景象。这种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普遍的“互渗”性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标志。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外,生产性服务功能较差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在这里,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中间产品率”较低,产业关联度较低,带动性较差。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发展动向。2014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新的开端,该文件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文化走出去”要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
蓝皮书指出,反思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内宣模式做外宣”的结果,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这就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为指导,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命题,也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效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什么叫作“文化治理体系”?就是在政府“管文化”和具体文化单位“办文化”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环节——第三部门。这个部门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专业机构组成,对外可以以民间渠道探讨敏感问题,避免政府直接出面立场过于僵硬的不便,对内可以承接政府相当的管理职能,避免对文化价值做不恰当的是非判断。事实证明,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既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构建文化治理体系必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又从“管文化”到“治理文化”的新型路径,开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都超过百万人,北京排名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而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集中度和产出能力的差异也很大。
蓝皮书指出,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新兴文化消费三低特征明显,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以互联网为例可总结出一些新兴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消费现阶段的特征。
第一,消费群体年轻化。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第二,学历偏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又一大特征是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第三,收入偏低。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第四,用户付费意愿增强。随着用户付费意识逐渐增强,政府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付费用户数量逐渐增多。以网络文学为例,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愿意付费的比例明显提升,达到28.9%。但是实际上付费用户的比例仍然不足1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版权保护环境还有待改善。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可接受的月付费额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较高额度的月付费用户占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3~10元是用户可接受的主要付费区间,占比接近50%。互联网企业将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蓝皮书指出,2014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通过一桩桩的投资与并购案例,让中国电影市场充分领略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在BAT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下,电影投资方面出现了众筹的新模式,电影发行方面出现了视频网站平台或新媒体的模式,在电影购票方面更是出现了团购和在线选座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影产业链,使之与互联网产业链相互结合。
第三篇: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7)
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7)
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社会资本蜂拥“从医”,新业态不断涌现,民营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展规模逐步增大
(一)民营医院数量增长幅度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持续增加,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家,相对于2005年的3220家,增加了4倍,并且与公立医院的数量拉开差距。2010~2016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总体数量增幅达132.48%,平均增长率达到15.10%,2011年的增长率达到19.4%,并且2015年在数量上开始超过公立医院。相比之下,公立医院总体数量基本呈现负增长的势态,从2010年的13850家降到了2016年的12708家,降低幅度为8.25%。2015年民营医院数占比上升至52.63%,首次超过了公立医院数占比;2016年民营医院数占比更是达到56.39%,相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数量优势愈加显著。
(二)新增民营医院地区分布
进一步分析新增医院的地区分布,在2016年新增加的1914家民营医院中,753家位于东部地区,629家位于中部地区,532家位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民营医院数量仍然最多,西部民营医院数量次之,中部地区民营医院数量最少,但增幅较大。
(三)民营医院规模增长幅度
虽然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是其规模普遍偏小。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0%的民营医院为一级或者未定级的医疗机构,开设床位数普遍小于100张。2016年,平均每家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仅为75张,而同期每家公立医院平均床位数达到351张。
二、医疗服务能力逐年递增
(一)门诊诊疗人次2005~2016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门诊诊疗人次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至2016年,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为28.48亿人次,占比为87.09%;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为4.22亿人次,占比为12.91%。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占比逐年增加,2010~2016年年均增加16.8%,尽管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逐年增加,但是对比同期民营医院数量增幅达132.48%,这就反映出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数量增幅相比,差距非常大,而且同期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的增幅大于民营医院。因此,如何在患者中建立良好口碑、吸引患者就医,是民营医院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住院人次
2005~2016年民营医院的住院人次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08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2777万人次,占比由4.07%上升到15.84%,略高于2015年的14.70%。尽管2005年以来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占比徐缓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但我们不能不看到,2016年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占比仍达84.16%,说明民营医院的住院服务总量仍处在较低水平。
三、医务人员增长迅速
卫生技术人才是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务人员流失、人才吸引难等问题制约了民营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2011年和2016年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398.09万人和533.95万人,同期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54.61万人和120.26万人,仅占公立医院的13.72%和22.52%,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伴随着民营医院的快速扩展,民营医院吸引到更多人才。从增长速度看,2011~2016年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数增长率达120.22%,而同期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数增长率仅为34.13%。
四、医疗效率亟待提升
(一)床位使用率民营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虽然从2005年的49.80%提升到2016年的62.80%,但始终维持在62%左右,而同期公立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为91.00%。民营医院的床位数在持续增加,但是病床使用率变化不大,说明大量闲置床位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这说明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没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
(二)平均住院日 2016年民营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8.6天,同期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6天,说明民营医院在住院流程的各个管理环节协调上较为完善,同时也与住院患者病情较轻、较少为疑难疾病和危重患者有关。
五、民营医院的发展机遇
新医改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鼓励社会办医,2010年就提出“非禁即入”原则。“十三五”以来,实质性的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破除社会办医隐形壁垒。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放宽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服务领域的要求,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健康服务。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推动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水平提高。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儿科、精神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健康、康复、安宁疗护等稀缺资源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
近年来,民营医疗在重塑医疗健康生态圈,利用互联网医疗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医疗模式融合的速度将加快。这将使传统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出现较大的分化,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全面转型升级,部分坚守基层、低端服务,部分自生自灭。总体上,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以及电商业务的发展阶段,医疗产业前期高投入和高风险特性对融入互联网和电商业务的医疗机构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总之,国家卫生政策的利好为社会办医持续注入活力,民营医院必将蓬勃、健康地发展。
我国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资源投入匮乏,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信息化作为考察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民营医院要面临的一大关卡。为了解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便相关部门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对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给予更精准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民营医院管理者科学合理地制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联合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6全国民营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1.参与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241家民营医院各项指标分布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以中东部地区为主;综合性医院、非综合性医院分布较平均;以营利性医院为主,年医疗收入大多小于5000万元,床位数基本小于500张,平均职工约270人,大多数医院已接入医保。2.信息化组织管理情况
(1)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医院信息部门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90%的调查医院有专门的信息化部门,且有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院领导,仅有少数医院信息化工作由行政部门代管;近40%的医院有信息化整体建设发展规划,超过50%的医院制定了部分发展规划;信息部门总人数普遍为1~5人;信息化累计投入和整体预算水平均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医院信息化投入小于300万元。
(2)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民营医院管理层基本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9544%的民营医院管理层普遍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作用巨大,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必要工具;仅5家医院管理层认为信息化建设作用不十分明显,收效不明确;1家医院管理层认为信息化建设基本无用。(3)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人、缺钱、缺理念。93.33%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系统最应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临床业务效率,支持医院流程再造;50.0%以上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障碍分别是信息化专业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资金支持及管理层缺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经验。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1)关键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将医院关键信息系统分为HIS、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收费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LIS系统、PACS系统和移动护理系统等,对各系统建设的全院覆盖率均不足80%。药品管理全院覆盖率居首位,移动护理系统全院覆盖率最低,为6.64%。4.信息系统建设相关性分析
医院床位数与2016年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即医院床位数越多,总收入越高。2016年总收入与信息化建设累计总投入,以及信息化建设累计总投入与2017年信息化建设预算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即收入越高,2016信息化建设投入越多;2016信息化投入越多,2017信息化建设预算越高。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改进策略: 1.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公立医院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必像公立医院一样,要充分借鉴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与教训,走出适合民营医院整体发展与未来规划的创新之路。2.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更多困难
(1)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滞后。民营医院面临生存的压力,医院管理层首先关心的是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病源的吸引,因此部分医院管理层人员会认为信息化无用,甚至用处不大,还停留在对公立医院管理层十几年前的认知水平上。
(2)信息化建设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投入超过千万元的民营医院寥寥无几,基本投入都在300万元以下,比照公立医院,其与大多数二级医院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化人才队伍更加“捉襟见肘”,公立医院面临与供应商争抢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民营医院要面临来自供应商和公立医院双重的人才竞争压力。
(3)投资回报要求。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民营医院,投资方对医院管理层有投资回报指标的要求,可以说民营医院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而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投资即见效、一蹴而就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而其成果与效果往往体现在为医院省钱而非赚钱上。因此,民营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仅需要有远见、有耐心、有信心,还要想办法说服投资方持续投入,难度颇大。3.民营医院具有赶超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可能 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是可以说是站在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的肩膀上,可取其精华,充分参考、学习和借鉴其经验,配合新兴技术与产品的部署应用,以着重体现民营医院现代化管理或专科特色,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和就医感受。如果能实现这种效果,那么民营医院会比系统老旧、面临更新换代的公立医院更容易部署和实施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民营医院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民营医院的特殊经营需求,需要考量每一分钱的投资效果,因此医院管理者和投资方是否愿意将资源投入信息化建设上是其面临的极大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民营医院带来挑战和机遇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蓝皮书指出,中国医疗有若干优势应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中国民营医院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具备品牌、技术和服务基础。1.中国医疗体系全面
中国具有庞大、全面的医疗体系,一线、二线城市的各级综合性和专科性医疗机构几乎涵盖了所有专科:从提供公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一级医院到诊治疑难危重疾病的三甲综合性医院,从综合性医院到专科医院,从公立医院到非公立医院。随着医改深入,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联体建设推进使医疗体系更趋完备。2.在中国就医便捷即时
国外医院除了急诊外,门诊住院均采取严格的预约诊疗模式,许多患者并不是因为医疗水平问题,而是因为等待就医延误病情。而在中国几乎所有医院均可以做到门诊即时挂号就诊,近年网上预约挂号也大大缩短了患者门诊等待时间,各项大型检查的预约时间也远远短于国外医疗机构动辄数月的周期。
3.在中国看病性价比高
中国百姓观念中的“看病贵”主要是由政府对医院投入相对不足、患者支付能力相对低下造成的。其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费用相比较,中国公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处于相对较低水平。4.中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
临床医学技术是一种需要实践积累才能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技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中国医生提供了数量最多、病种最全、病情复杂的临床实践机会,中国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操作熟练,在国际医疗行业可谓有口皆碑。“中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亦可作为中国民营医院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亮点。
5.沿线国家并无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认知差距
民营医院在我国被边缘化,尽管民营医院已经占据我国医疗机构的半壁江山,但医疗服务规模、医疗服务总量远远不及公立医院,这与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历史有关。由于部分民营医院办院理念的问题,也由于部分投资者用错误的理念绑架了整个行业,迄今为止中国民营医院还在诚信认知度上挣扎。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公众并无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认知差距,可能还认为民营医院是高端、优质医疗服务提供者,因此,中国民营医院有可能以品牌定位为先导,开拓新的市场。
民营医院融资遇到困难
一、民营医院融资面临的困境
医院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融资是缓解民营医院资金匮乏和解决医院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但民营医院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难以获得符合前述中所有条件的理想融资。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规模小且信用低
在我国,民营医院是近5年来逐渐开始活跃起来的医院,虽然发展迅速,规模日益扩大,但与公立医院相比,不论医疗服务体量还是床位数都差距较大。2016年,全国民营医院全年门诊诊疗人次累积4.22亿人次,只有公立医院的14.8%。床位数方面,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床位总数为123.36万张,而公立医院则有445.52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只占全部医院床位数的21.68%。另外,大部分民营医院成立时间较短,仍处于初建期和扩张期,规模小且信用低。2.抵押担保责任落实困难
由于我国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有规定,禁止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抵押医疗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所以民营医院可用于抵押的有效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加之医疗器械大多专业性强、变现率低,债权难以保障。3.投入高但回报慢
民营医院的投资往往投入高但资金回笼慢,回报最快的口腔诊所通常也需要用18个月才可能赢利,而口腔医院最快大概需要两年,骨科医院和妇产科医院大概需要近三年,肿瘤医院通常需要更久的时间,因此,投资者一般对民营医院的投资都比较谨慎,这就进一步限制了民营医院的融资渠道。4.财务风险较高
财务杠杆虽能有效提升资本效率、但财务风险也相应上升。初建期和扩张期的民营医院在经营上的不确定性较高,利用财务杠杆虽能有效提升资本效率、加快医院建设及扩张速度,但融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出现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流量不足等,民营医院将面临财务危机。所以,有效提升资本效率,控制财务风险也是民营医院融资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总而言之,通过抽样调查蓝皮书发现,虽然融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政府扶植力度不够以及融资成本较高等原因,目前中国大部分民营医院在融资能力和融资形式多样化上仍然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因此,蓝皮书认为未来民营医院应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及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再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在融资方式上应大胆尝试各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引入资本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吸引更多资本的关注,实现良性循环。
第四篇:《发展和改革蓝皮书》绪论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绪论
邹东涛
一
2007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9周年,也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其时,正值“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组编和写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心潮澎湃,写下了两首《改革步入三十年》的诗稿——
(一)改革步入三十年,三中全会功盖天。
坎坷跌宕建国路,开辟新程转大弯。
阶级斗争“纲”退位,经济建设走前沿。
摸着石头探河道,慎履薄冰高扬帆。
土地承包农民笑,市场开放购销欢。
国企改革产权变,非公经济半壁天。
经济增长蒸蒸上,环球商贾竞抢滩。
(二)前腐后继斩难断,道德衰败信誉残。
社会阶层大分化,收入分配距天渊。
劳工地位落千丈,权贵资本蠹蔓延。
当年喝汤呼万岁,今日吃肉骂声喧。
“两仇”思想日演进,反思改革白浪翻。
退则卅年前功弃,进则改革大攻坚。
改到深处是硬核,民主建政挺前沿。
在第一首中,我对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喜形于色。
在第二首中,我对改革开放存在的种种问题忧心忡忡。
二
开启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国改革开放,经过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30年的艰难拼搏,创造了当今中国的“两个盛世”:一是中国经济体制创新的盛世;二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盛世。美国学者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于2004年5月向全世界打出了“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的旗帜,以挑战“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的气派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自古“盛世修书”。“两个盛世”把为改革开放“修书”的历史任务推到了世人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的《新年祝词》中宣布:“2008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隆重纪念”有着许多实际工作要做,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者和研究者们,最重要、最熟悉、最恰当的工作就是为改革开放“修书”。为此,我们组织撰写了这本“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既是改朝换代的历史,也是发展和改革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改朝换代和改革都是推进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十多次大的改朝换代都成功了,而十多次大的改革在当时基本上都失败了,或者说初胜即败了。从先秦商鞅变法到北宋王安石新政,从明朝海瑞上疏到清末戊戌变法,都在轰轰烈烈中成为历史的悲剧。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只是在扭曲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一个个功勋卓著的大无畏的改革家,只是在身后的历史学家笔下才得到崇高的评价。王安石的千古绝唱“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只是当时无可奈何的悲怆呼唤。
在人类历史上辉煌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自身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双重落后”,这只世界闻名的东方雄狮渐渐沉睡,受尽了新兴西方列强的惨烈蹂躏,华夏文明不仅衰落了,而且是百孔千疮。然而,天行健,东方雄狮始终不甘衰落,始终不忘振兴崛起,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当地球旋转到1949年时,中国人民勇敢地站起来了,坚定不移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地球旋转到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又进一步觉醒了——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场崭新的“长征”之路一走就是30年。
3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的短暂一瞬。由于30年来改革开放稳操胜券,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走上了中华崛起的快车道,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当惊世界殊”。30年来,中华民族为了自己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解放思想,观念更新,破除各种思想障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逐步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探索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冷眼向洋看世界”到逐步融入世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大国、最重要的外汇储备大国、最重要的投资“抢滩”大国„„为此,世界称奇,环球惊诧。在当今世界,谈及改革开放的成功,言必称中国。无论是国内专家,还是国际社会,都在纷纷探索“中国改革开放成功之谜”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谜”。
自从1978年以来,我与许多国人一样,深深“沾染上”了改革情结。满脑子改革开放,满脑子发展崛起,调研从未止步,思考从未松懈,笔耕从未停歇。当历史跨入2007年,就开始惦记上了次年的改革“而立之年”,琢磨着要为心之所系的改革开放做点什么有益的工作,献上一份什么心仪之礼。
皮书,特别是蓝皮书,是以“出社科精品,创传世文献”为宗旨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品牌出版物。迄今已有近百个品种,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哲学、文学、法律、社会等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类的占绝大部分,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城市、区域、企业、商贸、能源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但中国改革开放快30年了,却一直没有在整体上全面系统深入探索发展和改革的蓝皮书。借此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让我们来开启这个项目吧!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分析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展望和探索改革开放发展的未来路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为改革开放30年的“修书”纳入蓝皮书系列——“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
2008)》,这既是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填补一项空白,更是为中国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献上一份华诞心礼。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按照常理,国内应当是一派莺歌燕舞庆盛世的景象。然而,中国国内却在“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中生起了“烽烟四起”的大争论。尽管邓小平同志生前多次强调“不争论”,甚至还把“不争论”作为自己的重大“发明”,但中国改革开放尚未满30周年,就已经发生了三次大的争论。而就争论的广度、深度和时间的长度而言,则以这几年的第三次争论最为剧烈、最为深刻。这就给本书的写作提出了艰巨任务。
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作一场空前巨大的无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就是在全国各个方面纵横交错、波澜壮阔中展开的.作为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本蓝皮书,既要有“战争史”,又要有“战争理论”、“战争胜利经验”、“战争失败和挫折教训”、“未来战争的理念”等等。为此,本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转变”、“宏观经济调控”、“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农村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演变”、“社会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房地产改革与发展”、“证券市场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与发展”、“法制建设” 等各个方面,系统回顾、总结和研究,既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又深入分析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努力奋斗的方向。
作为我国30年来第一本“发展和改革”蓝皮书,对改革开放30年的研究绝不能沉湎于事务主义,成为一本改革开放的历史流水账,必须要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本书的主报告“总结经验 科学改革——科学改革观论纲”,就是试图系统全面而又高屋建瓴地把握改革开放30年的缘起、理论基石、过程和阶段、基本经验和教训、现存问题和现实空间,认为对改革开放30年最好的纪念和庆典,是探索“科学改革观”。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又衍生和胶着许多矛盾,迫切需要“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客观上催生了科学改革观。科学改革观的视野是“做中国‘猫’,抓中国‘鼠’”。科学改革观的路径就是要从过去的“摸着石头过河”走上岸来,为改革“造船”、“造桥”,从而飞跃到“划着船过河”和“踩着桥过河”,从改革的“必然王国”向改革的“自由王国”越进。毛泽东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改革只有走进了自由王国,才能悟出高超的智慧,走上康庄的大道,释放巨大的潜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作一场空前巨大的无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就是在全国各个方面纵横交错、波澜壮阔中展开的,作为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本蓝皮书,既要有“战争史”,又要有“战争理论”、“战争胜利经验”、“战争失败和挫折教训”、“未来战争的理念”等等。为此,本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转变”、“宏观经济调控”、“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行政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财税改革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农村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中国社会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房地产改革与发展”、“证券市场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与发
展”、“法制建设” 等各个方面,系统回顾、总结和研究,既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又深入分析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努力奋斗的方向。
作为我国30年来第一本“发展与改革”蓝皮书,对改革开放30年的研究绝不能沉湎于事务主义,成为一本改革开放的历史流水帐,必须要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本书的主报告“总结经验,科学改革——科学改革观论纲”,就是试图系统全面而又高屋建瓴地把握改革开放30年的缘起、理论基石、过程和阶段、基本经验和教训、现存问题和现实空间,认为对改革开放30年最好的纪念和庆典,是探索“科学改革观”。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又衍生和胶着许多矛盾,迫切需要“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客观上催生了科学改革观。科学改革观的视野是“做中国‘猫’,抓中国‘鼠’”。科学改革观的路径就是要从过去的“摸着石头过河”走上岸来,为改革“造船”、“造桥”,从而飞跃到“划着船过河”和“踩着桥过河”,从改革的“必然王国”向改革的“自由王国”越进。毛泽东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改革只有走进了自由王国,才能悟出高超的智慧,走上康庄的大道,释放巨大的潜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三
人生三十,只是“而立”,四十也仅为“不惑”,五十才初知“天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攻克了一个个“必然王国”,但旧的“必然王国”攻克了,还会产生新的“必然王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一次次逼近“自由王国”,但“自由王国”在不断升华,每接近一次,它又渐高渐远一次,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让人永远去攀登“自由王国”的云梯。
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必须进行深刻的理性思维,而凡理性思维总是“冷”思维。比如,对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无论怎样讴歌赞颂都不为过,“隆重纪念”肯定少不了要“载歌载舞欢庆”和“铺天盖地歌功”。这些“热”的形式肯定是少不了的。对于理性的领导者、政治家和思想家来说,不仅要看到过去之辉煌,更应当关注今日之问题和未来之挑战。当举国上下载歌载舞欢颂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时候,“而立之年”的成熟则应表现在对改革开放30年多一些“冷”思考。这就要求我们一点不能骄傲自满,一点不敢掉以轻心,而必须矢志不渝、坚忍不拔地进行改革攻坚,迈过和超越一个个大关——
我们正在过大关,这是一个改革探索者心灵良知的呼唤。
搞活国企,发展民企,保护私产,让社会财富的源泉淙淙不断。
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劈开丛荆,绕过暗礁,越过激流险滩。
我们正在过大关,这是人民群众深切的心愿;
警惕权贵资本把改革的成果侵占,自发的市场难以把“帕累托最优”实现;
铲除“坏的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促进“好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走了多少沟沟坎坎弯弯,旧的体制已经初步得到改观;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见倪端; 打好深层次改革的攻坚战,继续攻克一道道新的大关。
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作一场空前巨大的无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就是在全国各个方面纵横交错、波澜壮阔中展开的,作为改革开放30年的第一本蓝皮书,既要有“战争史”,又要有“战争理论”、“战争胜利经验”、“战争失败和挫折教训”、“未来战争的理念”等等。为此,本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转变”、“宏观经济调控”、“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行政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财税改革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农村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中国社会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房地产改革与发展”、“证券市场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与发展”、“法制建设” 等各个方面,系统回顾、总结和研究,既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又深入分析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努力奋斗的方向。
作为我国30年来第一本“发展与改革”蓝皮书,对改革开放30年的研究绝不能沉湎于事务主义,成为一本改革开放的历史流水帐,必须要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本书的主报告“总结经验,科学改革——科学改革观论纲”,就是试图系统全面而又高屋建瓴地把握改革开放30年的缘起、理论基石、过程和阶段、基本经验和教训、现存问题和现实空间,认为对改革开放30年最好的纪念和庆典,是探索“科学改革观”。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又衍生和胶着许多矛盾,迫切需要“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客观上催生了科学改革观。科学改革观的视野是“做中国‘猫’,抓中国‘鼠’”。科学改革观的路径就是要从过去的“摸着石头过河”走上岸来,为改革“造船”、“造桥”,从而飞跃到“划着船过河”和“踩着桥过河”,从改革的“必然王国”向改革的“自由王国”越进。毛泽东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改革只有走进了自由王国,才能悟出发展的智慧,走上康庄的大道,释放巨大的潜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人生三十,只是“而立”,四十也仅为“不惑”,五十才初知“天命”。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攻克了一个个“必然王国”,但旧的“必然王国”攻克了,还会产生新的“必然王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一次次逼近“自由王国”,但“自由王国”在不断升华,每接近一次,它又渐高渐远一次。
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必须进行深刻的理性思维,而凡理性思维总是“冷”思维。比如,对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无论怎样讴歌赞颂都不为过,“隆重纪念”肯定少不了要“载歌载舞欢庆”和“铺天盖地歌功”。这些“热”的形式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对于理性的领导者、政治家和思想家来说,不仅要看到过去之辉煌,更应当关注今日之问题和未来之挑战。当举国上下载歌载舞欢颂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时候,“而立之年”的成熟则应表现在对改革开放30年多一些“冷”思考。这就要求我们一点不能骄傲自满,一点不敢掉以轻心,而必须矢志不渝、坚忍不拔地进行改革攻坚,迈过和超越一个个大关——
我们正在过大关,这是一个改革探索者心灵良知的呼唤; 搞活国企,发展民企,保护私产,让社会财富的源泉淙淙不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劈开丛荆,绕过暗礁,越过激流险滩。我们正在过大关,这是人民群众深切的心愿;
警惕权贵资本把改革的成果侵占,自发的市场难以把“帕累托最优”实现;铲除“坏的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促进“好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走了多少沟沟坎坎弯弯,旧的体制已经初步得到改观;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见倪端;打好深层次改革的攻坚战,继续攻克一道道新的大关。
邹东涛
2008年4月
第五篇: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精读
2015年10月27日 10:35 来源:中国皮书网 作者:字号
报告精读 |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
2015年10月21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
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已在建设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空间
报告指出,全球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更为明显;留学目的国和来源国格局均有所改变,新兴国家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国,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留学主要生源国;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积极建设高等教育市场。
1.全球留学人数持续增加,留学目的地多样化
报告指出,全球学生的跨国流动程度进一步加大,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较为明显。以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为例,2013~2014年,在美国、英国、中国等八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为2921141人,比2012~2013年增长了4.7%。其中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达886052人,同比增长8.1%;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也实现了8.6%的增长,达356499人;德国和加拿大的人数增长也非常明显,分别达6.4%和10.6%;英国和日本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英国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从488380人减至481050人,降幅为1.5%,日本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也减少了2237人。而据统计,2013~2014财年,新西兰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为至73510人,比上一财年增长了14.4%。其他留学热门国家,如韩国,国际留学生人数也从2013年的81871人增长至84801人,增幅为3.58%。总体而言,全球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跨国流动速度明显加快。
蓝皮书发现,随着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和选择的多元化,全球留学目的地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来看,2001年与2014年八大留学目的国所接收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基本保持在65%左右,但具体的国家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虽然OECD国家仍为主要的留学目的地,但全球前八大留学目的国正从传统的欧美国家逐渐分散至欧美和亚太地区。老牌留学目的国如西班牙、比利时正在被新兴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如中国、加拿大等国所取代。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也逐渐成为国际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这些现象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新兴留学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正在越来越受国际留学生的欢迎,特别是本区域内其他国家留学生。
2.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
报告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区域化已成为一个显著特点。世界范围内,两大区域已经在建设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空间。欧共体的高等教育区的建设—Erasmus Mundus计划,已成为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在欧洲经济情况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实习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更容易引起各类学生群体的关注。
报告显示,随着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一体化也越来越被重视,推出“Common Space of Higher Education”计划。东盟高等教育已有“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东盟大学网络(AUN)”、“东盟教育保障组织(AQAN)”等机构或组织。而根据AQAN的报告,东盟国家目前正在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协调:一是构建统一的教育框架,在东盟区域范围内实现基本一致的课程体系;就区域认证问题,对东盟范围内的大学、学院等教育机构给予评估并授权认证;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东盟范围内正在筹建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对高等教育一体化进行质量保障。
中等收入国家成主要留学生源国
报告指出,中等收入国家逐渐成为主要的留学生源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2000年至2012年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国中,增长最快的主要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中高收入国家。2012年,中高收入国家的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42万人,与2000年的54万人相比,增长率高达160.9%。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低收入国家,留学人数从2000年的34万人增长至2012年的75万人,实现了120.6%的增长。相比之下,高收入的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留学人数输出相对稳定,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
以中国为代表的中高收入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教育上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这也导致越来越多中等收入国家的学生选择去发达的欧美国家接受高等教育。而高收入国家学生流动率较低,主要因为高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对发达,但人口基数比中等和低等收入国家要少,因此学生流动规模相对稳定,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较慢。
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1.中国留学目的国主要以英语国家为主,但“一带一路”沿线等与中国有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
报告指出,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英语国家,但与中国有活跃经济交往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未来将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根据报告对2012-2014年主要留学接收国中国留学生人数的统计,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北美和英联邦等英语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公布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日本、韩国、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平缓增加,而法国和新西兰留学人数略有减少。从近五年对本科毕业生留学的调研来看,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在2014届有较大的减幅,从前四届的55%左右降到40.7%,赴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从前四届的24%以上下降至17.3%;赴美国、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占比从2013届的31.4%降到23.4%。而赴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留学的比例均有较大提升。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拉共体论坛”、“一带一路”的提出、APEC举行及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等经贸大事的发生,与中国有较为活跃的经济交往的国家将成为留学生关注的目的地。根据CCG的观察,“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后,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全球共有4亿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而在美国有600万人、法国有200万人、德国有50万人学西班牙语。中国学习西班牙语者不足2.5万人,远不能满足经贸交往对西班牙语言人才的需求,由此相关国家留学生也将成为重要人才。
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也将会成为核心稀缺人才,也将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重点国家如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对留学生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对中国留学生有着明显的吸引力。此外,部分非英文国家出台各种措施,吸引留学生,也将促进中国留学生进一步从英语国家分流。如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16个联邦州将全面取消收取学费,仅萨克森州还在收取每学期不超过500欧元的学费。日本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等30多所名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全英文授课(G30)课程。
2.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CCG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推进,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无疑成了转型能否成功地关键要素之一。而“一带一路”、亚投行所涉及的区域对中国诸多企业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地区,没有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的储备,很难推动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从全球跨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落地国企业用人还是以当地人才为主,因此,培养熟悉、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而人才培养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好分布在134个国家的495所孔子学院,依托他们培养起来的数百万亲近中国文化的学员和已经打造好的文化交流基础,加强来华留学,并且从孔子学院学员、来华留学人才中,培养和挑选“一带一路”所需国际化和本土化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相应国家中国海外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培养起来的数万名中方院长及外方院长,为我国未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解决国际人才缺口问题。
蓝皮书认为,加强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培养和交流的重要载体,而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加大留学教育的投入,将成为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需国际人才的重要抓手。
中国留学生专业选择:商科降温,国际关系等有所上升
1.FAME专业和STEM专业最受青睐
报告指出,FAME专业(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和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最受国际留学生的欢迎。主要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薪资丰厚。尤其是商科专业,近十年来一直是大部分国际留学生的首选。但根据QS在2013年的调查报告表明,相比于2009年,国际留学生对商科专业的偏好有多下降,减少了近9%,而其他如STEM专业,国际关系等却都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主要受就业情况的影响。
在英美两国的毕业生十大高薪专业排行榜中,前十名几乎都是STEM专业。尤其是工程学,包括化学工程、能源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航天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入行时拿到的年薪远远超过其他专业。
研究发现,就读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生有85%来自亚洲。其中从印度赴美的留学生中,有80%的学生选择STEM专业,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商科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比例;伊朗的国际留学生也主要就读STEM专业,比例高达77%;尼泊尔的国际留学生对STEM专业也非常热衷,约61%的留学生选择STEM专业。相比之下,中国、沙特、韩国等地的留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相对更多样化。
2.中国留学生专业以商科、理工科为主,商科有所降温
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专业分布统计结果来看,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分布以商科、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主。人数较多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22.19%)、工程技术(15.66%)、数学与计算机科学(8.57%)、社会科学(8.04%)、医学(7.62%)、生命科学(6.66%)、艺术与应用艺术(5.66%)。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学习工商管理的留学生不断下降,占全体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从2010届的45.1%下降到25.5%,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选择工程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学生比例在增加。2014届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近半数(48.6%)的学生选择就读STEM类专业。
工商管理、工程科学仍是最主要的热门专业。近些年,选择工商管理的学生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而STEM领域专业的热潮持续高涨,这与主要留学国家针对STEM类专业学生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如移民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吸引STEM类专业学生有较大影响力。
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持续增加,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1.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双向增加
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同比增长了11.09%;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从2000年到2014年,15年间中国留学人员人数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接近22%。其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年的增长率也经历了微妙的变化。比如,2003~2005年期间,受到主要留学国家如美国的移民政策等影响,中国出国留学生增长率曾一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从2008年起一直到2012年,持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虽在2013年出国留学人员增速相对放缓,不到4%,但2014年的增长率再次加快,达11.09%。
研究显示,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加,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总人数增速有所回落。2014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人次,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人次,增长了3.20%。截止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
蓝皮书认为,留学生归国的趋势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形势高度吻合。200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国家就业难度加大,大批留学生归国就业,这两年回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均超过55%,2008年达到最高值57.50%。同理,由于受到欧元危机和欧盟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因为本土就业问题而限制留学生就业的政策影响,2012年在欧洲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也出现大规模的归国潮,当年归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再次达到峰值。
2.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报告指出,留学人员回国现象逐年明显,约六成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国,回国后近五成居住于直辖市。回国的就业毕业生三年后的主要去向是工作、读研以及自主创业,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具有国际化特点及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国内读研毕业生相比,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高。报告分析了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现状及就业的特点。
一是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在过去十年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约六成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到中国,实际回国的比例比该届毕业生在出国半年后的回国意愿比例高。该届国外读研毕业生回国后多居住于直辖市。
二是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78%集中于工作,15.7%读研,工作的比例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比例低,读研的比例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比例略高;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约是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3.3倍;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有约四成就职于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等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企业,五成以上就职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
三是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月平均收入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高1854元;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综合看来,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在职场中的综合竞争力要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中美留学单向流动趋势明显, 建议加大力度发展来华留学,突破政策挖掘国际“人才红利”
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在美留学人员数目仍远超美国在中留学人数,同时中美留学单向流动趋势明显。而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指出“未来三年,中美两国将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去学习”。建议我国要加大力度发展来华留学。
1.留学“赤字”持续增加,来华留学亟待增长
报告特别关注了留学“赤字”这一近十多年来中国留学发展的突出现象。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8.89万人,比2013年增长了1.38万人。然而同期来华留学的数据却相差甚远。2014年共有37.71万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相比前几年,处于比较平缓发展的态势,但增速从2012年12.21%的增速下降到2014年的5.77%。
蓝皮书指出,近些年我国对来华留学愈加重视。2014年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了重要指示,强调留学工作“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首次提出“来华留学工作和出国留学工作并重”的工作理念。但是与出国留学人员相比,来华留学生的增幅和数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距。这也造成了中国的留学“赤字”依然高位运行。2014年,我国的留学“赤字”略有收窄,为71.78万人,尽管与高峰时期的2011相比,留学“赤字”已经收窄了超过10万人,但是中国留学“出超”的状况仍没有根本缓解。不仅数量上有明显的差距,质量上差距更为明显。2014年,我国在外深造的108.9万留学生,全部为攻读专科以上学历的学历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而同年,约37.7万来华国际留学生中,只有16.4万即43.6%的学生来华是为了攻读相应学历和学位,与在外留学的学历生相比差距近6倍;其中读取硕士和博士的人数相对更少,仅分别为3.5万人和1.2万人,约占总人数的9.4%和3.2%。而且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以学习商科、理工科为主,来华留学生大多以学习语言、文化等社会学科为主。2.中美留学生单向流动趋势明显
报告特别指出,中美之间留学生单向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2013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为23.56万人,同期美国来华留学人数仅为1.44万人,二者差值达到了22.12万人,与五年前(2009年)的8.45万相比,差值扩大了161.78%。2014年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为27.44万人,尽管美国尚未公布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但从二者增长的趋势来看,中美之间留学的单向流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
留学“赤字”现象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表明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国际化水平较低,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吸引来华留学生的政策力度尚待加大。
就进一步为来华留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蓝皮书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合作热潮,将吸引沿线国家人才来华留学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大力推动海外“一带一路”来华奖学金项目,开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才资源双向流通渠道,培养生源国的未来精英。
二是树立“教育消费”理念,增强来华留学教育的市场意识和“留学经济红利”意识。一方面要注重教育质量,提升吸引来华留学生能力;同时,要提高来华教育的市场属性,实现学校和来华留学生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的动态平衡,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教育模式。
三是注重与孔子学院等现有载体结合,拓展来华留学生源渠道。
四是重视来华留学生的“人才红利”,给予优秀在华留学生“实习签证”和“工作签证”。
五是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
六是放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定价权,提高高校招生来华留学生的自主
七是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加大外籍专家学者的引进。
八是开展多样性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领域的融合工作,调整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宿舍分离政策。
九是加大对技能型、专业化的中高等学校以及武术、太极、语言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专业的开放。
蓝皮书认为,面对汹涌奔腾的人才流动浪潮,来华留学将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新亮点。积极应对人才流动潮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人才友好型社会环境,是吸引国际人才“为我所用”、充分挖掘国际“人才红利”的关键所在。
中国低龄留学现象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建议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战略,鼓励高校面向全世界招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合作研究机构麦可思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就读高中或者本科的比例明显增加。与2012年相比,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了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或者是预科以及语言学校,这意味着其中大部分学生不会参加高考,也不会选择读完国内高中的课程。可见,虽然大学阶段留学仍是中国学生选择的主流,低龄留学升温趋势十分明显。关于低龄留学扩大的原因,蓝皮书认为,主要是留学生为了能够进入教育质量更好的国际知名大学。
低龄留学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相比2004-2014年出国留学人员13.62%的增长速度,我国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增长速度不容乐观。
蓝皮书同时指出,部分国家和地区肯定中国高考成绩,也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截至2015年5月,我国高考成绩已获得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香港、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对高考成绩的肯定,反映了国外大学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肯定。但是另一方面,对高考程序的信任,也可能会激发各国对我国高中毕业生生源的争夺。
另外,全国每年近百万弃考大军中,因选择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者达两成。这些都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同时也将会倒逼中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
高校国际化的两条建议:
一是放宽限制,加强合作办学。应鼓励高校建立更多国际化交流交换项目,并应适时放开国外大学在华设立分校的有关限制,留住部分优秀生源。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高校与我国顶尖中学合作的经验,加大知名高校与国外优秀高中的合作,提前培育优秀本科来华留学生生源。
二是鼓励高校积极探索“走出去”,到世界各地招收优秀生源。国内高校“走出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北京语言大学在东京设立北语东京学院,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联合创建全球创新学院,成为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在高校“走出去”方面,为国内高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留学生面临诚信危机,亟待加强对留学生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养
报告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已引起美国高校关注。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国留学生作弊和造假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作弊行为体现在SAT、托福等各大类型的留学考试中,也体现在入学材料中的申请短文代写以及成绩单造假等方面。
蓝皮书指出作弊事件的盛行,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留学市场中存在相应的作弊需求。中国家长和中国学生盲目追求高分和名校,往往不会意识到制造假申请资料或作弊的严重性。不少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考上好学校和有利于提升母校的形象以及教师的荣誉感,也加入其造假行为,帮助学生修改最终的成绩单;代考和代写之风盛行之下,很多考生甚至“被代写”文章,因为担心自己准备材料不比相关机构专业而被迫找相关代写机构,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二是中国有大量的留学服务中介为了市场竞争和公司利润,公然违背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作弊风气推波助澜。由于在中国,进入大学的方式单一,主要以高考为主,因此中国学生并不熟悉国外学校复杂的招生程序,没有准备整套申请材料的文化和习惯,从而加大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依赖,也滋养了作弊造假的风气。虽然目前在国内有330多家留学中介机构取得相关教育部门的认证,但仍有大量中介机构没有取得相关认证,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监督。部分留学中介机构针对中国学生和家长追求高分和名校的心理,推出了相应的代考和作弊等服务,为急功近利的学生提供了非法的捷径。
很多通过作弊或作假踏上留学旅程的留学生,在完成学校相关学术要求方面受阻,因而也产生了论文代写等灰色产业链。澳大利亚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华人论文代写机构My master 为华人留学生提供论文代写的丑闻。经调查,有16所大学近1000名学生曾使用过My master 论文代写公司代写学术论文或代考在线测试。目前调查不仅涉及在校生,也涉及已毕业的学生,确认交钱雇用代写服务的70多名学生面临不同程度处罚,部分已毕业的学生如确认雇佣代写,将面临被取消毕业证的风险。
蓝皮书认为,留学生入学考试的作弊,不仅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业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学生的整体入学率的问题。目前,海外主要高校学校也开始更加严谨查看中国留学生的申请资料,防止作弊造假等行为的发生。不少学校在收到高成绩的申请人选时,都必须仔细检查申请人的学术背景,有时学生甚至还要通过面试或发表个人声明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在中国,抄袭现象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考SAT考了2300多分,口语却无法正常交流;正因为抄袭严重,导致哈佛大学对中国学生无从评价,也导致了配额的大量减少。因此,作弊造假不但对作弊者不利,也对整体申请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蓝皮书建议加强留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法律法规知识的培养。
对于准备出国的留学生及学生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功课,如主动学习留学国家的法律规则,提升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减少触犯法律的概率,同时保证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二,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增强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的能力。其三,建议我国在驻外使馆设立留学生法务参赞,为我国海外留学生、华侨华人提供所在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驻外使馆也可以通过编印发放所在国《基本法律规定问答小册子》等方式,为留学生、在当地工作或旅游的华侨华人、国内相关企业开拓业务等提供便利。其四,对于年龄偏小、自控力较低、心智尚未成熟的留学生而言,积极倡导海外留学生监护人制度,为留学生指定当地监护人,加强风险防范。
海外留学创业教育需求明显,建议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教育,大力培育创业型国际化人才
报告指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势头。中关村2014年新增创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9000家,并且出现了高校大三学生休学创业的“21岁现象”。在大学生创业需求增加和政策鼓励下,创业教育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开始重视来华留学和吸引国际外来人才。如果能够构建国际化的创业教育环境,则可以对外国优秀学生产生更大吸引力。建议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蓝皮书针对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教育、培育创业型国际人才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首先可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业课程,将创业内容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并打造创业创新的学习体验,在学校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而不局限于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其次借鉴美国在大学科技园设立创业扶持项目的模式,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通过这样的阶梯级体系,倒逼传统大学真正进入创业教育改革中,有参照物的实施创业教育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再次允许试点颁发创业文凭,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加入。
二是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结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外资创办企业的相关经验,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以点带面的试点模式,在有历史积淀、办学条件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办设立领军创业大学;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为各领域培育创业型人才;再以这些领军的创业大学作为试点,向全国推广好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是中外联合培养更多创业教育教师人才。以商学院师资力量为基础,从商学院选拔若干批教师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外国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创业教育高级教育人才。
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报告从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及地域分布、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外部监管环境、机构竞争力等方面阐明中国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的现状、发展环境和竞争力水平,并形成了中介机构的竞争力排名。
报告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我国留学市场的发展,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我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已能充分满足留学发展需要。随着监管的加强和机构自律意识的提高,我国的留学中介行业逐步走向完善,但其在地区分布、服务收费以及满足日益个性化的留学需求等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学中介机构地区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差异显著;二是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三是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