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时间:2019-05-14 11: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第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肩负着筹集资金、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而一个有效而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则是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证券虽然是全球新兴的证券市场之一,但其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造假,对证券市场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新的挑战。因此,探讨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问题,对于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促进证券市场有效运行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从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的异同,指出了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借鉴之处。第二部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应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以满足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对其进行改进;同时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股票市场有效运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而股票市场的有效运行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第三部分在对我国信息需求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披露的时间和方式、信息质量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首先对AICPA提出的企业报告模型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可借鉴之处;紧接着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建议通过充实财务报表的披露内容、完善附表及报表附注、丰富其他财务报告等方法来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并最终提出建立适合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决策有用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告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75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引言12-131财务报告概述13-221.1财务报告的内涵及历史演进13-161.1.1财务报告的内涵13-151.1.2财务报告的历史演进15-161.2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6-221.2.1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6-181.2.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8-211.2.3二者的比较及启示21-2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理论22-31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经济学理论22-242.1.1信息不对称理论222.1.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股票市场的关系22-24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会计学理论24-312.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目标25-272.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27-31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31-413.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分析31-363.1.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者的构成31-323.1.2我国上市

公司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32-363.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36-413.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容存在的问题36-393.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和方式存在的问题39-403.2.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40-414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建议41-514.1AICPA的企业报告模型41-424.1.1AICPA的企业报告模型内容41-424.1.2对AICPA的企业报告模型的评价424.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42-474.2.1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现行财务报告的内容42-464.2.2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和方式46-474.2.3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474.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建立47-514.3.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结构47-484.3.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具体内容48-494.3.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特点49-51结论51-52参考文献52-54致谢54-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分析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影响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主要有:(1)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尽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舞弊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 会计 师,难以有效识别。(2)舞弊的客体是会计数据。舞弊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上市公司的会计凭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3)舞弊不能改变 企业 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报告舞弊是虚构或者篡改真实财务数据,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反,舞弊带来的虚假信息反而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的盈利情况。(4)疏忽行为同属舞弊行为。勤勉尽责是代理人 法律 上应该承担的信托责任,因此,导致重大误导性财务报告的管理当局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舞弊,在法律上属于虚假陈述的范畴。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社会 经济 的健康 发展,而且对相关的机构和人员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1)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以真实与公允的信息为前提的,造假的会计报表必然会误导市场,导致资源的逆向配置。(2)误导投资者。投资者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而遭受投资损失。(3)相关机构受害。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常常要面临重大罚款,甚至破产,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同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机构必然深受以其害。(4)相关中介机构受损失。相关中介机构如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往往会成为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5)相关人员受重大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对于公司高管人员来说,不仅会被监管机构裁定为证券市场禁人者,而且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对公司普通员工来说,凡参加养老基金、员工福利计划的员工或者其他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员工在经济上将受重大打击。而且,诚实的雇员和诚实的高级管理人员也会受牵连而影响其职业生涯。(6)造成诚信缺失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上市公司在大家的监督之下都造假,更不要说那些非上市公司了,投资者逐渐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信任,对上市公司失去信心,长此以往,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将日渐萧条,真正想做企业的公司将难以融资,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段

(一)虚增收入,虚增利润

第一,上市公司通过伪造顾客订单、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或虽以真实客户为基础,但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公司在该客户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或在报告目前(如年末)做假销售。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再在报告日后(如次年)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作退货处理,从而虚增当期利润。第二,寅吃卯粮,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目的需要,不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成本费用。

(二)变更会计政策,调节利润

有些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从而在报告多提折旧减少利润或少提折旧增加利润。还有些上市公司通过改变发出货的计价方法来调节利润。

(三)掩盖交易或事实 由于财务报表只能提供货币化的定量财务信息,决策者如果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仅仅依靠财务报表信息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比报表资料更详细、更具体的信息,这些一般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体现。但目前公司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在报表附注中通常掩饰交易或事实,常见作假手段主要包括对未决诉讼、未决仲裁、担保事项、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购置资产行为等的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四)利用资产重组“扭亏为盈”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资产重组已被一些上市公司用于粉饰会计报表。那些陷入pt、st的上市公司企图通过重组走出亏损状态,精心策划资产重组,精心设计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资产置换,利用劣质或闲置资产换回优质或盈利强的资产来增加利润。资产重组已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工具和免遭摘牌的保护伞。

(五)假借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和关联人扭曲交易条件转移利润,从而滋生非法或不当关联交易来调整其账面利润,粉饰报表。其中,关联方重组更是亏损公司“扭亏”的捷径,其手段多种多样:通过交易安排,设计有法律依据、无经济实质的关联交易,虚构经营业务;上市公司以高价或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与其关联企业进行购销活动,通过价格差实现利润转移;收取关联企业资金占用费,或利用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分摊共同费用或将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等转嫁给母公司;关联交易外部化——控股方通过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从银行贷款,再让控制的上市公司互相担保贷款,进行关联交易,编造业绩。

(六)少计营业收入,偷逃税款

一些利润充盈的绩优公司为达到少交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目的,少计收入,藏匿收益。有些在应确认收入的情况下不确认收入,如采用直接收款交货方式销售产品,已收到货款并将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全部交给对方,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却将货款记入“预收账款”账户,延期反映收入;有些以收入直接冲减成本,即以“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与“库存商品”账户对应,不反映销售业务;有些虚构销售退回,以偷梁换柱的假退货方式截留收入少交税金;有些对视同销售业务不反映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三篇: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研究——成因及治理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作为近代工业社会发展以来全球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迄今还未能找到有效治理虚假财务报告的良剂。如今该难题仍是困扰未来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由于出于对企业的营销与战略管理的角度考虑,不少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对虚假财务报告情有独钟,他们往往会利用对财务报表下手脚,从而达到吸收更多资金和业绩增长。如今,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不断的提高,而且手段越来越高超。如今虚假财务报告已经遍及全球,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对中国经济人来说,尤为熟悉的琼民源、PT红光等一系列上市公司绩优股神话的破灭,似乎今日仍历历在目。证券市场发生的欺诈案,几乎全部来自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由于企业内部的坏境和信息知晓度的,以及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确定性影响着散户大众的投资方向,如何能使更多的资金融入到自己的,或跟自己有关的上市公司中,已经越来越使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不遗余力的绞尽脑汁。这种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在如今已步入21世纪的今天,已经越来越成为治理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难题,这也恰恰决定了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问题是未来财务会计面临的首要难题。而更为困难的是,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200余年来,让经济人普遍认识到的是,财务报告的虚假更多甚至几乎所有都是动态。这也为我们的工作,尤其是未来财务会计工作中,着力研究其动态发展因素。归根结底,一切的犯罪违法都是为了利益。只要有利益存在,虚假就一定存在并不择手段。那么有效的遏制利益链的发生和成熟,继而有效的断裂利益链中的一环,使之发生连锁反应,将这种利益链崩溃。也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方向。

成因:

我国乃至世界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主要均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监督体制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出于利益的最大化考虑;信息提供者自我本身的利己考虑。目前的我国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成为了不少企业公司,相继利用的完美工具。直到现在会计信息的监管恰恰存在着诸多误区乃至盲区,均为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立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现实并长期存在的讽刺般的现实基础。那么,清醒的认识这些不全、不合理,将能有效的在新时期新环境中稳定虚假财务报告的泛滥及充分的发挥治理的高效化和最大化。

成因一:立法不完善,监督不彻底

在21世纪新时期新阶段,应该依据我国实情,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指标和发展需求,以及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健全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和教育,强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能对虚假信息制造者和提供者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和威慑,使之不敢或者不愿铤而走险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进而导致造假者权衡一再放弃虚假信息,那将是最好的结果。归根结底,如果我国能强化信息质量责任体制,并实行严格的经理市场禁入制度,改善并解决会计信息监管中的诸多误区,对虚假信息提供明确相关的惩罚制度,将有助于根本上解决虚假财务报告存在的合理性。并且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采取从严打击,尤其是会计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给消费者和市场造成动荡,以及财产损失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而且,在我国目前单一监管层出不穷,但是很难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并且也在处理过程中忽视综合整治的重要性,这也是症结之一。例如,独立审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既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也是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根本因素。不过这仅仅是监管者试图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达到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管,仅是上市公司财务报

告监管链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其他环节的并举,作用才能充分体现。这是思想存在误区,更是现实误区。也正是这些误区,严重的降低了监管的力度,同时也成为金融犯罪滋生的罪魁祸首。

成因二:民事赔偿问题长期存在我们社会中的,民事案件的最终目的,不过就是民事赔偿。说到底,解决不了民事赔偿问题,就解决不了民事问题,目前对我国社会只能依赖于《消费者保护法》,这是严重不足的,而且在《消费者保护法》中对民事赔偿的认定过于模糊,而且量刑过轻,基本上就是骗一赔一,这对信息欺诈者没有根本上的利益损失,这是不够的。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被欺诈进而遭受的损失不仅是既得利益,还应该计算长期利益乃至未来利益增值空间。这么浅显的道理,不用说经济人,就是普通大众都能完全理解并感同身受的。可以想见,如果是骗一赔十,那么金融信息欺诈者将会不得不考虑得失的因素,从而减少欺诈的手段和胆量。因会计信息欺诈造成投资者损失的民事赔偿能够在法律中更具体化,那么可预知的未来,信息欺诈的空间将会大幅缩小。对于触犯刑法的,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成因三: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以及上市公司上市规定及制度导致平衡难达一致

会计认知的有限和会计监管的缺失决定了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艰巨性。其中包括计量,有效传递信息,以及独立审计,想要各个方面做到平衡且动作一致,效果最显著,无疑有很多路要走。同时也因虚假财务报告的虚假性是变化的,这也给独立审计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可能随着资金的流动,虚假的报告也会演变成真实的,或者直接被掩盖。

众所周知,公司上市条件很是严苛,公司申请上市应遵循的法规主要有《证券法》《公司法》《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公司要上市必须满足上市条件。包括主体资格、公司治理、独立性、同类竞争、关联交易、财务要求、股本及公众持股等一系列的因素。不过这些指标设计时考虑过于简单化,过于硬性规定,没有具体考虑公司上市后会随市场经济的波动产生的负面影响,既造成企业管理层的压力,又很容易使一些不健康的市场规律找到漏洞。

【例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一些硬性规定(如近三年连续盈利等)、配股条件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因此,顺应市场要求应实行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减少制度干预,利用市场调节股票机制,控制市场资金流向,政府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加以干预,这样可以实现政府、证劵所、上市公司、股民之间的利益平衡。

而且《上交股票上市规则》《深交股票上市规则》均规定,符合以下规定的股票实行ST处理:最近两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净利润均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在实施ST处理期间,财务状况无明显改善,根据该审计结果已构成3年连续亏损的,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向证监会提交暂停上市的建议。这些措施的初衷点是好的,可以保证市场资金的健康稳定流动,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刚上市的企业容易感到压力巨大。如此一来,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硬性要求,就会为了业绩去虚假报告企业财务。

成因四:重遏制,不重教育

经济活动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在经济活动中,对参与者和监管者进行制约和威慑,严苛的制度乃至法规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监管效果。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谨的道德理念发生激烈碰撞时,人们将会选择什么,只有到当时才能得知。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目前还比较落后,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将教育潜移默化化,才能当利益与道德发生碰撞时,我们能更倾向于道德伦理。仅靠制度法规,不能从心理上让人们接受这种意识是不行的。“硬性”的监管手段是必须的,但是更应该重视诚信教育,而且是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不仅包括中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还是市场导向者还是企业家等等这些证券市场的身体力行者,而且还应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的监督者。

成因四:企业管理及经营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经营高层即公司董事会或经理部门本身掌管着一定多数的公司股份,或者公司执行部门存在业绩压力的前提下,为了是公司的股价更高,经营更加稳定,募集资金更多,进而使得自己或公司的市值增加,从营业收入上,对报表进行篡改,提高毛利率,降低营业费用,提升营业利润,夸大本业务的业外带动收益,及盈余利润成长空间……..因为人们长久以来非常重视公司的营业收入成长、毛利率变化、盈余成长及每股盈余。这样能够顺利地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所需要的资金,扩大产业的市场流动化,增强其股的上扬力度,更便于增发新股,操纵损益,发布更为虚假的财务报表。而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很多上市公司均是由国有企业改装过来的或者仍然是以国有资本为绝对主体,所以在管理体制上仍带有很强烈的计划性,缺少足够的市场性,这样便不可避免的,让很新晋上任的领导为了粉饰自己的业绩,展现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绩效,篡改财务报表的数据,为其升官等利益谋求最大化。成因五:信息的不对称性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经营高层即公司董事会或经理部门本身掌管着一定多数的公司股份,或者公司执行部门存在业绩压力的下,他们掌握着公司真正的财务情况分析数据,但是众多的少数股持有人以及广大的散户并没有能力到达企业管理的中心地带,那么,这也意味着他们无从得知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此时,大股东们为了自己的业绩考虑,操纵报表,虚高利润,就易造成很大的资产泡沫,导致资金的错误流向,则此时,信息的不对称性的劣势将暴露无遗,而且,我们大陆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国有股空前强大但是却缺乏所有者,因为所有者名为国家,但是国家不能也无法参与管理企业,那么需要代理人代为管理,而代理者的分化,导致权力过多的重叠或者匮乏,直接导致所有者其实空置的局面,管理层就成了这部分股票的真正主人,此时,小股东又有不想麻烦过多操心的倾向,不去监督大股东管理层,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为虚职。管理当局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欺骗股东,以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会计人员会伙同这部分蛀虫肆意而为,沆瀣一气共同作假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不实陈述,此后果必然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使会计在经济生活中应有的功能失效,进而危及到社会财富的分配,资金的流动,甚至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乃至社会的稳定。严重者更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因六:信息提供者利己的动机是普遍的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市场信息的持有者和提供者,他们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动机考虑往往会透过自己手中的权利或杠杆,撬动市场资金的流动方向,使自己得到某种不为人知的好处。比如,一部分股市专家,利用散户对自己的访谈或评论的信任,推动资金流向他所想的股票,从而人为推高此股,再通过亲友购买此股,达到隐性赚钱的目的。

治理:

治理一:完善法制教育,改善现行法律的缺陷及漏洞,及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一个时期的法律应该适合一个时期,在今天,我们应该依据我国实情,对一直以来存在于法律上的漏洞进行足够,以及一次性的修复,健全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和教育,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强化信息披露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也目前急需要做的,原因是过高的诉讼成本和偏低的诉讼效益,常常制约着诉讼提起的概率。换句话说注册会计师被真正提起诉讼的概率极低,所以需健全民事赔偿机制,更需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那么改进诉讼方式就势在必行了,比如当一方人数过多时,可以参考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制度一样,选举出一位代表,代表各方共同意志。这样做可以减少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诉讼效益偏低可以通过,改善法律法规中对市场经济犯罪从重处罚力度。而且,中国法律规定举报人需要举证,单从一个个体想要举出管理层及大股东的非法事件是非常有难度的,如果财务报表可以直接充当举证证据的话,那么,将有利于普通投资客的法律权益的维护。也会使那些管理层大股东们完善自己的作为,并且还可以将

举证的责任完全转交给管理层,大股东,以及注册会计师等人。便于保护经济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治理二:完善证监会的制度

目前,我国的证监会,只是我国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并不参与到政府的日常监管工作中。政府应当给予证监会充分的调节机制和空间,使得证监会成为真正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自我监管和相互监管相结合,利用上市公司的相互监督,更有利于证劵市场趋于稳定。

治理三:加强经济活动各类相关人员的教育

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法制教育,使之从根本上,道义上接受司法的监督和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也要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各上市公司,政府部门,会计师也应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守则进行职自律。使个人、投资者还是市场导向者又或是企业家等等这些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且还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的监督者都能恪尽职守的自律和他律。使得我国经济活动良好稳态的发展。

治理四: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包括信息的对称化)

(1)首先应该实施国有股减持。不少上市公司都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而来,国有资产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这样既降低了人们充分投资的欲望,还减少了外来参与的可能性,长久以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管理层的聘任,不仅受到国家(大股东)的控制而且难以和其他股东进行合理充分有效的互动交流,难以避免,在一家独大的基础上,发生本不应该发生的舞弊以及选择不利,以致成为一言堂,难以吸收新鲜血液,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管理层和大股东拥有会计信息分享计算方面的权利,给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剧了众多投资客的权益。降低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比重,引进其他投资能够相互制约股东间的行为。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为了保证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为我们均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就必须构建由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机制。虽然在国内可能性还比较低,但是也应该不断的削弱大股东及管理层完全控制独立董事的局面。而且,在独立董事确认后,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与义务,协调独立董事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和监事会的关系,使之彻底成为一个独立的机制。还可以让公司的中小股东评判独立董事的绩效,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手段。这样一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再过分的受大股东及管理层的制约,并在市场操作中,提升了独立董事个人价值和影响,这对独立董事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体系是可以真正起到防范高层及会计舞弊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公司领导的不作为导致的会计舞弊,也可以避免应高层的腐朽给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损害。因此,应该提高宣传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而且通过内部的控制,对上市公司的每个个人行为进行有必要的评估、检查及考核,做到奖惩如一,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从而引导公司走向健康的方向。

(4)逐步信息对称化。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结构、信息透露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可以通过加强中小股东等跟公司一切有关的信息需求者参与到公司决策的动机和能力。另外,公司应该加强信息披露的频繁度和全面度,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司法机关也应该在对公司管理层造假的处罚上加大力度,增加管理层造假的成本和法律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治理四:完善会计师制度

首先我们应当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修正政府与上市公司体制,优化两者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注册会计师的执行环境。杜绝政府部门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保证注册会计师审

计的独立性。同时政府也应完善《注册会计师法》,让这个行业的人充分的实行自律,对于舞弊者以及与腐败政府人员勾结者实施严厉打击,并终身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而且,类同于律师事务所,可以推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推行“合伙制”才能真正实现民事赔偿,使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自愿承担起风险。

第四篇: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对比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美国等国家财务造假丑闻相继曝光之后 ,会计报表粉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许多业内与业外人士都热切盼望了解会计报表粉饰的相关问题 ,尤其是其产生的动因、引发的后果、粉饰的方法及其治理的措施等 ,以防止再度蔓延。美国一直标榜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世界上最先进 ,但其财务造假丑闻也是世界之最 ,而中国一直在进行会计改革 ,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 ,尽最大努力寻找与国际会计惯例相结合的道路 ,于是比较两国会计报表粉饰的若干问题 ,更显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关键词: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粉饰财务造假证券市场审计质量 目录

一、中美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对比 4

(一)美国产生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 4

(二)中国产生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 5

二、中美财务报告粉饰的手法对比 6

(一)美国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手法 6

(二)中国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手法 7

三、中美财务报告粉饰的治理措施比较 9

(一)美国治理财务报告粉饰的措施 9

(二)中国治理财务报告粉饰的措施 10

四、从美国的财务报告舞弊中得到的启示与可采取的对策

(一)政企分开 10

(二)加强政府监管和部门协调 10

(三)改革上市公司业绩考核指标 11

(四)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11

(五)规范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制度 11

(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11

五、结论 12

六、参考文献: 12

七、致谢信:

我国与美国相比,在社会背景、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金融和财务监管环境、监督体制、审计监督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财务造假也存在形成原因、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比较这些差异,能够为我们防范造假提供借鉴,也能为我们校准所采取的政策等提供依据。

一、中美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对比

众所周知,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千差万别,但就其根源来说,无非是利益的驱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追求利益的倾向,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造假活动共性的一面。中美两国产生财务报告粉饰的背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更有区别所在。

(一)美国产生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 1 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

美国这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新兴国家,现在已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好大喜功、妄自尊大的思想,这在历届美国政府都不遗余力的推行霸权主义和单一世界格局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美国人的这种价值观念迅速地在以跨国公司的扩张为典型代表的经济扩张上得到了体现。美国企业普遍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表示企业越强大、越有力量,而企业做大之后就有可能接近政府高级官员,就可以去游说国会议员,去影响政府决策,并通过政府的渠道获取更多商业机会,攫取高额利润。于是,一个个巨无霸级的超大型跨国公司在美国雨后春笋般崛起,主导着国际市场,侵吞别国经济利益。我们认为美国会计造假丑闻与深深植根于美国文化中的这种价值观念有关,企业的经营者盲目扩充,一味追求企业的对外扩张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一旦企业自身实力不济,就只好借助于会计造假的“作弊”手段来达逞目的。2 社会环境因素

近年来,美国许多公司为提高效率和鼓励创新,弱化了董事会的监督机能,而公司经理层在权利扩大的同时,又通过股票期权的方式将个人收入与公司股票价格联系起来。据统计,美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接受的酬金有60%来自股票期权。股票期权将管理层的薪酬与其经营业绩相联系,激励效应毋庸置疑,但亦会导致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即管理层要想实现股票期权而获得巨额薪酬,操纵利润将是短期内的首选措施,而CEO的任期制使管理层忽视企业盈利的长期性和资产的安全性。在市场环境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如9.11事件及网络泡沫破灭之后,管理层能够挽回经营颓势的措施只剩下做假帐一条路了。一方面,美国政府强调经济自由,倡导不过度干预、由市场经济规律自行调节,认为经济成长的成功经验就是政府退出前台,让企业充分展示市场才能。另一方面,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和控制削弱,并没有换来生产经营主体的自律,不规范的会计报表核算和财务管理行为应运而生,这对会计造假来说无疑是如鱼得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以“滞胀”为特点的经济危机频繁出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开始抬头。到了克林顿政府时期,格拉斯一斯蒂尔法案被废止,代之以金融现代化法案,IT和电信领域同样如此,资本市场上的管制几乎形同虚设,放松成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目标。最近1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浪潮的高峰,经济精英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即如何减少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让私有部门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无形的市场之手”来打开通往繁荣和发展的道路。于是生产经营、商业经营、资本经营与帐薄经营(指做假帐)和法律经营(指利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空隙)一起成为企业经营者所津津乐道的手法。[1]这是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充斥于市场中的各种不规范操作却造就了一系列美国会计的造假丑闻,人们发现政府必须采取新的形式来干预经济。3 制度因素

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使管理高层产生作弊的动机,而会计制度的漏洞则庇护了他们的造假行为。近几年来,美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而会计制度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就给那些怀有不良企图的造假份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而且美国的会计准则厚达4500页,很少有人能够掌握这些规定,而企业主也不可能对此有全面了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席会计师罗伯特·赫德曼促请改革美国的会计制度,指出复杂的规则可能会鼓励诈骗而非制止诈骗,因为太复杂反而易找漏洞。而美国国会也已责成有关部门研究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制度(只设定公司必须遵守的大原则而非细则)。[2]

(二)中国产生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 1 政治利益驱动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仍然采用上级主管部门委派制,再加上现行组织和人事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对一个企业领导干部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的考核常常侧重于其任期内的损益报表、利润指标上,导致一些企业负责人不是在炼好内功,抓好市场上下工夫,而是一味从数字上做文章。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为了体现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发展速度,求得自己任期内的好名声,常常不经过科学分析就盲目制订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增长指标,并且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行下达给企业,由于这些经济指标缺乏合理依据,企业很难完成。当目标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时,又有意识地诱导企业采用报喜不报忧手段虚报利润,致使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财务报告粉饰的结果是当官的保住了位子,企业赢得了荣誉,而国家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失。2 满足股票发行条件,避免被摘牌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配股)两种情况。根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如果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满足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赢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而且,股票发行的价格高低,也与赢利能力有关。这样,准备上市的企业为了能够多募集资金,就必须“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设计股份制改革方案的时候,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而且当上市公司希望能够后续发行,就首先需要符合配股条件。根据相关规定配股必须符合: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最近3个完整会计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上市不满3个完整会计的,按上市后所经历的完整会计平均计算;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略低,但不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这样6%就成了上市公司的“生命线”。特别在有些企业里,三年时间只有一两年达到要求,为了避免“功亏一篑”,他们迫切需要伪造会计报表,以求顺利过关。

公司上市了,可以发行股票融资了,但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因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均规定,符合以下规定的股票实行ST处理:(1)最近两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净利润均为负值;(2)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在实施ST处理期间内,财务状况无明显改善,根据该审计结果已构成三年连续亏损的,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向证监会提交暂停上市的建议。这些虽然是监管部门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措施,但对企业而言却构成了无形的压力。这些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即得利益,避免被摘牌,就有可能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粉饰。3 制度因素

中美两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都有问题,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美国是制度完善中的问题,而我国是制度建设中的问题。我国的证券市场建立时间不久,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与具有一百多年证券市场历史的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利用体系的漏洞,进行财务报告粉饰。而且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是主管部门的单边行为,企业并没有权利参与。当会计准则制定出来后,企业意识到对他利益的约束时,一是对现有的会计准则不遵守,违反现有会计准则规定的经济业务处理方法来追求企业利益;二是对会计准则中还没有规定或者是解释不清的,尽可能寻找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有一个“充分程序”,就是让各个利益集团进行讨论,以使会计准则越发完备,成为各利益集团都遵守的契约。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会计造假的基本差异(主要是宏观层面),对于我们认识我国财务造假之性质、规模及与社会环境背景的关联,有重要的参照意义。但是要全面认识我国的会计造假事件,还需要深入对比我国会计造假与美国会计造假在具体管理和技术层面上存在的悬殊差异。管理和技术上的微观差异,对于我们理解财务造假的形成和操作过程,对于设置财务造假监控、检测和遇警系统更具有直接和现实的意义。因此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中美财务报告粉饰微观层面的差异。

二、中美财务报告粉饰的手法对比 尽管造假的目的同在经济利益,但中美两国的造假手法不能相提并论。虽然在具体技术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会通过经济政策或会计政策,利用“合法”和非法的手段去粉饰会计报表。在主要方法上都有通过关联方交易、提前确认收入等。但由于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经营环境、法制建设水平以及中介机构的作用等方面的不同,中美两国在粉饰会计报表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美国主要是采用打“擦边球”的手法,而中国主要是采用违规操作的方法。那么中美两国财务报告粉饰的差异具体有哪些呢?

(一)美国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手法 构造特殊目的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SPE)

SPE是指该主体或企业并非为经营之目的而设立,而可能是根据某种特殊目的而设立的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它在不增加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情况下融入资金。[3]大企业为了使融资的负债不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以改变公司的权益结构,往往通过特殊安排而让可以不与合并的子公司(如低于50%的权益)实施融资,母公司提供担保。由于子公司不纳入报表合并范围,母公司实质上得到的融资便不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从而形成表外融资,隐藏企业债务风险。如安然公司为了能为他们高速的扩张筹措资金,利用SPE成功地进行表外筹资几十亿美元。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安然公司未将两个SPE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合并处理,但却将其利润包括在公司的业绩之内。美国会计法规规定,只要非关联方持有权益价值不超过SPE资产公允价值的3%,即使该SPE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也可以不将其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报表。但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要企业对SPE有实质的控制权和承担相应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从事后安然公司自愿追溯调整有关SPE的会计处理看,安然公司显然钻了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仅就这两个SPE,安然公司就通过合并报表高估利润5亿美元,少计负债25亿美元。2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或期权合约,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安然最主要的创新成就,来自对金融工具的创造性“运用”。安然公司几乎把所有的资产都转化成金融衍生工具,而这些是以未来不确定交易为特征的。安然公司将资产都演变成一个协议,预计未来某个时间卖出某个价钱。由于创新,使安然公司会计利润大大增加。事实上,这些利润也是不确定的,而会计师要评估其利润,就缺乏一定的标准。通过新的金融工具使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或能源商品“流通”起来,其主要的方法有两种:(1)为能源产品开辟期货、期权和其他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以期货、期权市场和衍生金融合同把这些能源商品“金融化”。(2)将一系列不动产打包,以此为抵押,通过某种“信托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发行债券或股权,以此把不动产“做活”。3 收益性支出确认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是指为取得本期的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有关。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资产支出,即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相关。若将收益性支出错划为资本性支出,会造成资产多记,费用少记,从而造成收益多记,即企业的资产和收益均出现虚增的现象。如世通公司就将该公司支付给其他电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使用费以及线路日常维护费确定为资本性支出。从而使该公司经营业绩从巨额亏损变成赢利15亿美元。公司被迫宣布从6月28日起裁员1.7万名公司股票的价格由三年前的64.5美元暴跌至目前的每股9美元,公司2000年7月21日申请破产保护。

(二)中国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手法 1 虚构交易事实

与国外公司一般通过会计技术手段进行利润修饰不同,我国的某些企业主要是通过构造各种实质上是虚假的业务来实现报表的粉饰,所谓“真实地反映虚假的经济业务”。在报纸上被证监会确认为有造假行为的企业越来越多,被媒体点名有造假疑点的公司有上百家。最典型的例子是股份公司为了公司股票上市的需要、影响股票的市价、公司管理业绩评价或筹资的方便等目的,往往采用报告粉饰行为,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的财务信息。据2002年2月18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虚构经济交易事实这类违规事件约占40%。而其中以虚构交易事实,增加销售收入、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最甚。如银广夏的做法就是虚构销售收入,少记成本费用。这一多一少,就使利润大幅增加,实际亏损被隐瞒起来。此手法在公司的财务处理中被长期、重复使用,直到被揭露为止。在2005年遭受证监会处罚的湖南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虚构销售业务、少转销售成本、少计费用、虚拟承包合同和委托资产管理协议、虚构借款合同收取资金占用费等手段,2003年虚构税前利润6353.86万元,当年实际亏损4950.71万元。2004年上半年虚构税前利润1575.89万元,当年实际亏损777.92万元。2 掩饰经济交易事实

尽管国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但许多公司在信息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和披露时机的选择上仍很不规范。在最近几年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掩饰经济交易事实的占了大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掩示经济交易事实的常见手法有:重历史信息轻赢利预测,财务报告披露不及时,财务报告披露不充分。如2006年受证监会处罚的中关村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存在重大合同未及时披露的情况:2000年3月5日中关村科技与摩托罗拉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CDMA项目设备购买合同》,标的金额逾26亿元;2001年6月28日其与广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签订担保合同31.2亿元;2002年3月26日与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签订担保合同,担保金额高达2.7亿元;以上合同均属重大合同,中关村科技未按规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四通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2月28日收到证监会的处罚通知,原因是其在2000年9月至2003年1月期间共有5笔借款总计金额18750万元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114份总计金额97000万元的重大债务未在相关定期报告中披露,部分重大协议签订后还未依法履行临时公告义务。3 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表现。然而,我国现在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太过落后,致使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将坏账、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以及递延资产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减“资本公积”,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一家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时,过去三年报告的净利润分别为2850万元、3375万元和4312万元。审计发现,过去三年应收款项中,账龄超过三年以上,无望回收的款项计7563万元;过期变质的存货,其损失约3000万元;递延资产中含逾期未摊销的待转销汇兑损失为1150万元。若考虑这些因素,则该企业过去三年并没有连续盈利,根本不符合上市条件。为此,该企业以股份制改组进行的资产评估为“契机”,将这些潜亏全部作为资产评估减值,与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增值18680万元相冲抵,使其过去三年仍然体现高额利润,从而达到顺利上市的目的。中美两国公司财务报告粉饰手法比较表

相同点

不同点

美国 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 利用资本经营调节利润

利用虚拟资产和不良资产挂帐 将来不确定收益记入本期收益

构造特殊目的实体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收益性支出确认为资本性支出

中国

虚构经济交易事实 掩饰经济交易事实 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

从中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手法的比较发现,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显得比较低级。这一差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1)美国的会计监管要成熟很多,低级手法很难打“擦边球”;(2)中国的监管还很有空间,可能的高级手法还未曾被发现。不管从哪个方面解释,我国会计监管都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在此比较中美财务报告舞弊中得到的启示与可采取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美财务报告粉饰的治理措施比较

(一)美国治理财务报告粉饰的措施

自安然事件发生以来,最先被采用的治理措施是诉讼机制。随着财务丑闻的进一步扩大,美国朝野上下都积极地参与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1)FASB(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安然舞弊案表明,过于规则化的会计准则有可能导致相应的“擦边球”,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2)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强了对舞弊准则的研究,对原有的舞弊准则SAS No.82进行了第四次修订,于2002年12月推出了独立审计准则公告第99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关注》,以取代第82号。该准则更加强调舞弊环境的重要性、职业怀疑精神以及经验共享,积极倡导拓展询问、扩大识别舞弊风险的范围等,并具体规定了对舞弊风险评估结果作出适当反应的具体方式和程序。该准则显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加强对舞弊的发现以及反应。(3)SEC 主席哈维·皮特提议组建两个新的委员会,以加强对外部审计师的监督。一个是纪律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帮助对那些被指责为审计失败的案件开展调查,并提高其透明度;另一个是质量检查委员会,由其负责每年一度的审计质量检查,以代替目前大型事务所之间开展的三年一次同业互查制度,该委员会的权力可以延伸到对审计师的执业行为与SEC执业标准的一致性进行监督检查,并将发现不一致的案例提交纪律委员会。除此之外,还应对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进行严格管制,防止其独立性受到影响。(4)国会参议两院在既定程序之下推出了美国历史上又一部重要法典《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又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就会计行业的监管权、会计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的讨论、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强制分拆与审计师独立性的提高、审计委员会的会计监管权与财务报告编制的责任主体、违法行为及其处罚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可以说,该法案的出台从财务报告舞弊原因的所有主要方面都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对美国的公司治理和会计改革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治理财务报告粉饰的措施

自银广夏事件以来,中国加强了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主要措施包括:(1)证监会加强了对舞弊嫌疑公司的立案侦察,在对银广夏的侦察上尤其如此;(2)民间启动了诉讼机制,以确保投资者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追索;(3)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2002年1月和2003年1月公布了两个司法解释——《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和《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就民事赔偿的受理、管辖、认定、损失计算等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当事人的民事责任;(4)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另外,中国证监会还就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这些措施将对治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起到积极的作用。(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2年6月25日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还发布《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诚信纲要》)。《指导意见》和《诚信纲要》的出台,从人生观、道德观义利观方面引导注册会计师重塑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6)2002年7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审计技术提示第1号——财务欺诈风险》。这份技术提示总结了9大类54种可能导致公司进行财务欺诈或表明公司存在财务欺诈风险的因素,特别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公司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应当从这此因素出发,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各种财务欺诈及其风险的存在。这规定表明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正积极向国际水准靠扰。(7)2004年1月6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此文以加大相关主体责任为主要武器,对资产减值、会计估计、关联交易及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相关责任。(8)现行审计法实施11年来首度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审计法》于2006年2月28日,经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在保持现行法律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此次主要从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行为四个方面进行了修改。

从两国治理舞弊的措施来看,美国的治理措施更加全面,更加有力度而且也更加及时,这一点很值得我们重点学习和借鉴。

四、从美国的财务报告舞弊中得到的启示与可采取的对策

(一)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一直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政企尚未彻底分开,否则就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频频干预。因此,要取消企业厂长(经理)的行政任命,改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划分责任、权利、义务,形成有效的权力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要着力建立这样一种机制:政府不去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

(二)加强政府监管和部门协调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并不算少,但却存在着多部门同时干预,监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法规制度之间协调不够,甚至存在重复、冲突的地方,部分监管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我们认为,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应当进一步明确相关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理顺关系,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将之明确立法,以切实保障监管有力、有效。

(三)改革上市公司业绩考核指标

由于证监会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和进行特别处理的主要考核指标,而公司净资产和净收益的计量是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基础上的,易受非常因素的影响,常给粉饰财务报告者可乘之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泛滥与这一考核指标失当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完善上市公司业绩考核指标,增加主营业务贡献率、每股现金流量及其他相关指标的权重,建立多参数财务控制指标。主营业务贡献率、每股现金流量与净资产收益率相比,具有一定的不可操纵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

(四)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违法信息披露行为基本上都是由中国证监会等机构做出处理,主要是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所谓的加大处罚力度,也只是体现在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上。在财产责任方面,处罚后果往往只是表现在对当事人的违法所得全部由国家没收,而没有对投资者进行民事赔偿。而在美国,根据《反组织舞弊与行贿法》,投资者可以获得高于损失三倍的赔偿,往往令违法者赔的血本无归。当违规成本高于违规所带来的收益时,自然会减少违规。所以我国在加大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同时,还不应忘记建立民事赔偿机制。

(五)规范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制度 在这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属于专业人才,应该保持其独立性;另一方面,审计业务又属于服务业,顾客就是衣食之源。这两方面时常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执业环境,以便使注册会计师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例如,可以考虑中止由上市公司自行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成立专门的行业监管部门来组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还可以考虑规范审计费用,制定合理的指导价格,并由上市公司事先缴纳给专门的监管部门,然后由监管部门统一向各会计师事务所结算。

(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留有过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是财务报告粉饰的重要前提。因此,防范财务报告粉饰,应该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予以完善,主要包括:(1)适当调整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将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孰轻孰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如果一味强调借鉴国际惯例,盲目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粉饰的严重性。因此,当前会计信息可靠性更为重要,这是审视我国近几年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后得出的结论。(2)尽量缩小“打擦边球”的可能。比如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运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选择以及折旧和准备金的提取、待摊与预提科目的运用、股票期权的处理等。[4]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要重新审视这些基本的财务会计问题,杜绝会计造假的诱因和漏洞。总之,要尽量减少会计处理中的一些弹性做法,力求做到实务操作中有规可循。

五、结论

美国发生的会计舞弊案,可以说是成熟机制下的机械障碍。每次新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总是给美国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资本无限升值的强烈冲动滋生了大量的市场泡沫,而市场本身又很难自发地理性消化新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金融工具的创新无疑对市场投机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这些泡沫即将破灭的时候,处于自利的动机,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舞弊欺骗的手段挽救或拖延因自身投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后果,美国资本市场舞弊发生的周期性和频率便是明证。同时,每次新经济的繁荣使美国政府总是意外的自信和兴奋,实行放任自流的思潮的蔓延,新自由主义开始流行,既放松对金融、证券市场的管制,也开始放松对会计、审计的监管。但美国的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毕竟相当健全,当市场失灵时,政府能及时而有效通过各种手段对市场不能解决的行为进行干预。当《萨-奥法案》颁布后的两3年里,美国资本市场的会计舞弊数量便急剧减少,说明美国资本市场中灵敏的反应机制和强有力的自我纠错机制。我国资本市场的舞弊是经济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的长痛。而这一格局取决于我国能否成功建立市场经济以及时间跨度。市场主体和产权的界定不明确,使得很多的经济行为并不符合帕累托最优,此时他们更关注的是体制改革中利益分配机制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所以说,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是体制转型的系统风险,所以治理舞弊不能指望像美国那样下猛药就可一蹴而就,是个系统的长期工程。[参考文献] [1] 伊平.《财务造假监控与检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 阎达五.《也谈美国会计造假事件》[J].会计研究,2002(9)

[3] 吴革.《财务报告粉饰手法的识别与防范》[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吴嘉琦,张福英.《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危害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005(3)[5] 肖邦卫《成也会计败也会计》.——美国会计造假案例分析及启示[J].广西会计,2002(10)[6] 胡荣国.《美国会计造假事件后的反思》[J].会计之友,2003(2)

[7] 张波.《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1)[8] 朱国宏.《财务报告舞弊的二元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孔平果.《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常见手段及防范》[J].煤炭经济研究,2005(6)

第五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

范体系研究

摘要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粉饰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其关键在于造就有效的财务报告供给、需求主体并进而分别从供给、需求主体两方面着重阐述了为此目标所需采取的诸项具体举措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投资者素质等同时本文也指出、探讨了在制度层面应进行的其他配套改革这些制度主要分为会计制度、证券监管法规、注册会计师制度三方面;并在最后对政府部门如何强化对这一问题的监督提出了建议财力报告粉饰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极大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臵功能的发挥因而各国政府、学界均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我国会计学者近年来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黄世忠1999;陆建桥1999;刘杰19995等)这些研究侧重于证实这一问题的存在分析其表现形式本文拟对如何构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谈点粗浅认识防范财务报告粉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投资者素质造就有效的财务报告供给、需求主体、是其中的一条根本性措施;与此同时也必须实施如加强对财务报告编报的监督、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及建立健

全相关法律制度等配套措施

一、造就有效的财务报告供给、需求主体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是消除这一不对称的主要方式之一或者说财务报告是这两者之间围绕财务信息相互博弈的结果(Scott1997)因此防范财务报告粉饰的根本性出路在于从这二者入手造就恰当的主体让它们拥有足够的理性、适度的手段1.打造有效的财务报告需求主体当前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告粉饰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在于需求主体缺位即尚未形成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因此治理财务报告粉饰必须侧重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性的举措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提升投资者素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应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为此必须完善公司产权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是股东等市场主体根据真实财务报告进行交易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使得胜东追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才能形成其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进而形成真实财务报告的需求主体而产权制度的完善必须达到;形成以财产所有权分散化为前提的多元所有者的产权结构;形成具有民主程序特征的集体产权结构;形成剩余索取权与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对于上市公司的产权现状而言主要问题表现为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以及股权的过分集中相应地应采取如下措施(1)设立纯经济性而非行政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以解决上市公

司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问题该机构不直接从事国有资产的具体经营活动其身份只如同拥有众多企业股份的股东依靠投资所获得的法律认可的股权对上市公司享有监督权、收益权通过行使国有股股东表决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实施有效的监督对于该机构所发生的行为失当应严格运用有关的法律及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等手段予以纠正(2)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以营造其有效运作机制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有助于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有效地行使“用脚股票”等监督方式增强其参与上市公司监控的动机;也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即社会性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因为股权的分散能够在股东间形成制约保证公司的利益得到充分尊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国有股、法人股占到上市公司总殷本的70%这一现状显然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障其次应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以加强监控者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了解提高其信息收集、评判能力以及增加其监控手段上市公司在这一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通常表现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为此注重如下措施(1)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负责对董事提名、高级管理层的聘用与报酬、审计以及重大关联交易等事项表示意见(2)建立审计委员或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引入审计委员会这一机构它主要由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和监事组成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或者将这一权力赋予

监事会(3)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文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这些措施将得以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监控工作的客观性使其更能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三应完善外部监控机制当前在这一方面应采取的主要举措如下(1)培育公司间购并市场出台有关法规鼓励涉及上市公司的购并行为促使股东的“用脚投票”机制得以充分发挥功能换言之若公司出现经营状况不佳或被发现财务信息披露虚假等可能陷入被收购的境地(2)形成经理人的代理权竞争机制逐步培育经理市场使得股东能够及时在经理市场挑选合理的人选取代不称职的管理人员根据信号显示理论(Fama1980)等这类市场的发育将有力地推动公司管理层重视真实财务信息的披露第四提升投资者品质打造有效财务信息需求主体唯此才能形成对真实财务信息的有效需求与解读以及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约束为此(1)必须发展机构投资者让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体在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与吸收上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而且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反馈能力更强美国等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主力”才能形成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需求主体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开户数至2000年7月末只占总开数的0.44%因而大力发展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已是当务之急(2)应提高个人投资者的素质个人投资者无疑也是

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要构成之一我国当前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个人投资者现为5000多万户占投资者开户总数和99.56%但这些投资者的整体素质尚有待提高以学历结构来看其中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11.5%因此必须推动这些个体投资者的不断成熟例如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使其就整体而言逐步走上理性投资之路2.打造有效的财务信息供给主体由于财务报告由上市公司提供因而防范财务报告粉饰的关键之一亦在于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籍此才能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帐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等但遗憾的是当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例如有些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人员、资产、财务尚未分开新近修订的《会计法》已明确规定各公司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这无疑对扭转这一局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一问题若得不到解决相关规定往往会难以遵守因此有关部门应注意制定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式或指引以供公司参考

二、改革相关制度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应该指出有些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是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消除或缓解的具本说明如下1.消除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营中“政治挂钩”的色彩政企分开一直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时至今日政企尚未彻底分开否则就不会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发生也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频频干预因而应着力健立这样一种机制政府不去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不要“要数

字”“要利润”而应该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要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报告2.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经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多是财务指标这必然会助长其道德风险粉饰公司财务报告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公司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我们在这里给出美国董事协会的业绩评价因素如下(1)领导能力(2)战略规划(3)经营业绩(4)继任规划(5)人力资源管理(6)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7)与外部关系(8)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上市公司现行的薪酬制度亦需进行改革例如上海贝岭等少数上市公司当前正在试行认股权计划(Stockoption)应该说认股权可将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了以基本工资和资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管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3.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当前股票发行制度正处于由核准制向进一步市场化方向改革时期其中仍存在导致公司进行财务报告粉饰的诱因例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一些硬性规定如近三年连续盈利等再例如配股条件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因此应继续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与科学化例如推行主承销商保荐制度在满足充分披露要求的条件下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将配股条件由单变量固定控制改为多变量变动控制4.修改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条件根据现行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同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以暂停股票上市即沦落为PT公

司应该说这一规定本身是符合证券市场规范运作的问题是该规定较为简单往往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财务报告粉饰来逃避处罚对ST公司也存在类似问题为解决这类问题即需要对规定作相应修改使上市公司很难再通过财务报告粉饰得以“文过饰非”例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可考虑将经常性损益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第二增加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这一指标;第三增加非会计参数比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已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

三、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留有过多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是财务报告粉饰的重要前提因此防范财务报告粉饰应该对会计准则和全计制度予以完善主要包括一方面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1.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众所周知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孰轻孰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如果一味强调借鉴国际惯例盲目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可能加重财务报告粉饰的严重性因而当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这是我们审视我国近几年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后得出的结论2.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减少可供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尽管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因为“无论政策制定者是否意识到

每一政策选择都是对不同个体偏好以及各种可能影响的权衡”(AAA1977)同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若过于强调统一性不给会计人员以适度的专业判断空间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在强调统一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尽量减少真空地带既要检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例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比例合并法编制合并财务报告、中期报告的编制等做出了简单的规定但对会计人员来说如何进行比例合并中期报告的编制到底采用整体观还是独立观等至今仍模糊不清因此应该考虑采取补救措施又要检视当前的实际发现其中的新变化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比如当前证券市场中的企业购并、股份回购、认股权计划等事项会计上应如何处理和披露

四、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发挥“经济督察”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陈述的证据判断这些证据与建立的标准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递给有关利益的使用人”因此注册会计师制度在确立财务报告可能性、防范财务报告粉饰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仍需加以完善1.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尽管我国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已完成脱钩改制工作为保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保持独立性创造了

条件但我们仍需采取一定措施来强化这种独立性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李树华1999)从具体举措上首先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证券监管部门颁布的《上市分司章程指引》等有关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真正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保护伞”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上市公司多为内部人所控制尽管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在形式上由股东大会决定但实质上与大股东决定并二异;二是要换会计师事务所仅揭示更换的理由并不能达到所应达到的目的对于前者我们的建议正如前文所述即公司应建立审计委员会并由其负责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对于后者我们赞成要求公司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时揭示以下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变动的性质、理由;近年来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情况等其次应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在当前的会计市场上政府官员干预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是难以保持实质上独立的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有关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异地审计业务“保驾护航”等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业已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这一行业在我国属于一

种新兴行业也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其发展之快速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因而为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切实履行防范财务报告粉饰的职责尚须进一步加强该行业的法制建设具体包括首先应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制定《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我国的《注册计师法》制定于1993年距今已有6年其间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对《注册会计师法》作适当的修改同时为增强其可操作性还必须尽快出台《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其次应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为注册会计师防范财务报告粉饰提供技术支持三批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为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当前审计工作实际相比我们尚缺少一些准则需尽快出台例如由于没有《审计报告指南》一些注册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诸如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随意增加说明段等问题的混乱现象因而应尽快制定《审计报告指南》3.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政府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的公众期望差距例如近年来随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深入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必须指出的是业务监管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非一项突击性的事务同时还应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以及有关的惩戒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4.重新审视合计市场准入制度在当前会计市场上竞相压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健

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重新审视会计市场的准人制度为抑制会计市场恶性竞争而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应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的办法促使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兼并达到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净化执业环境提高执业质量之目的五、强化政府对财务报告粉饰的监督加强政府部门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无疑也是重要的防范手段在防范财务报告粉饰问题上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应扮演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角色还应作为证券市场的“守夜人”本着一种社会责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监督新《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规规定均体现了这一要求但是这些规定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相关法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违现行为的处罚包括责任人、处罚轻重等即不一致二是这些规定往往比较原则因而应相应制定诸如《实施细则》之类更为具体的法规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理顺对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督体制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政府监督体制不是十分顺畅也导致了政府对财务报告粉饰监督不力例如目前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的部门有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而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同时监管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多年以来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争夺对社会审计管理职能的遗留问题可能导致“令出多门”、“相互扯皮”、注册会计师无所适从等不良后果因而必须对这样的监督体制进行

改革总之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时期远未达到成熟这一不成熟表现在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相关法规与制度的科学程度、政府部门的市场化程度等诸多方面而这些不足之处又交织在一起集中体现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粉饰问题为此我们说诊治财务报告粉饰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市场力量对该问题的解决已经、且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进而认为这一防范体系的重中之重则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投资者素质造就有效的财务报告供给、需求主体

下载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

    武汉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 指导教师: 余光英 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张雅雯 学号: 09010773 专 业: 金融学 年级: 09级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3月,我国深沪股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A、B股)4000多家,其中深市和沪市各占一半的比例,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的,......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探讨[合集5篇]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探讨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探讨 摘要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并一直令会计界头痛的问题。这不仅仅危害到市场本身......

    xx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xx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及时准确的提供财务信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广西财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纸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

    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分析1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期财务报告问题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与兴趣。尽管西方个别国家实行中期财务报告制度已有多年,但多数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会计界是近年才开始对此......

    XBRL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及改进(优秀范文五篇)

    摘要: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 Language,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结构,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网络传输而发展的标记语言,主要是作为企业财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