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款内部支出管理-杨众喜
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内部会计控制程序
杨众喜
建设工程项目的价款支付控制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考核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统计,准确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和竣工决算编制的依据。建设单位加强和完善对工程建设项目价款支付的内部会计控制,是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促进建设单位及时收回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保护基本建设资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建设单位内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产品价值大、生产周期K的特点,决定了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商之间的工程款结算与支付必须采取阶段性进行的办法工程款的支付通常分为工程预付款的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和工程结算款的支付三个阶段,因此工程款支付的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按其支付阶段实施。
一、工程预付款支付的内部会计控制
工程预付款,也称开工预付款,是指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向施上承包商支付的、用于开工前期准备的款项,针对工程预付款支付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单位应建立一套严格的程序,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认真履行此程序,做好开工预付款的支付管理。具体程序为:(1)在已具备施工条件且施工承包商向建设单位提出支付申请时,建设单位除应要求其写明申请预付的金额外,还应要求其提交履约保函、开工预付款保函,以及经监理上程帅签认无误的开工预付款支付证书。(2)工程部门应对以上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确认无误后由负责人签署意见。(3)财会人员对施工承包商申请支付的金额与招标文件进行核对,核定应付款金额,并报部门负责人签署支付意见。在核定应支付金额时,若银行保证金额与合同规定的支付金额不一致,即开工预付款银行保证金额超过或不足合同规定的金额,超过合同规定金额的,按合同规定金额支付,不足合列规定金额的,按照开工预付款保函金额支付。(4)财会人员付款、入账。以上程序可用图1表示:
二、工程进度款支付的内部会计控制
工程进度款是指建设单位按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向承包商逐笔支付的款项。由于建设工程施丁合同的承揽合同性质,势必不能要求承包商承担垫付工程款的义务,因此根据工程进度支付工程进度款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重要特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过程是整个工程支付中最为频繁、往来款项发生最多的过程,有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要进行几十次进度款支付,因此,认真对待每一期的进度款支付,不仅是日常控制的需要,也是为日后工程竣工决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设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工程价款支付控制程序,由工程部门、会计部门及监理部门共同保障实施,层层把关。具体程序如下:
首先,由施工承包商提出支付申请,并应提交经监理部门审核的工程进度报表,报表要完整、详细,应包括申请支付理由、申请支付金额、工程进度报告等,同时要附上现场签证等相关证明材料,一并交给建设单位工程部门。
第二,建设单位工程部门的现场技术人员应针对进度报表从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现场签证、隐蔽工程、付款情况、相关约定、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核实,造价工程师根据工程概预算、现场签证、工程进度、付款情况等对上述资料进行再次审核,最后由工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
第三,会计部门应根据技术负责人核定的已完工工程量及合同总价款、合同变更金额、累计已付款金额以及工程合同中的其他规定等,核定本次应付进度款金额,交由负责人签署支付意见,严格控制“超付”,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第四,对申请支付金额较大(金额上限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总造价等自行确定),或者双方存在争议时,应报送单侠主管领导,由其审批。
最后,由出纳根据审批额度付款,同时,会计人员及时入账,并将审批单存档。以上程序可用图2表示: 除了进度款以外,建设单位还要向施工单位支付一些其他的款项,对这些款项的支付控制也可参照以上方法。
三、工程结算款支付的内部会计控制
结算款是指工程竣工后,双方对工程总价进行结算所确认的工程款,对已付工程款与结算款的差额部分,建设单位应予支付。竣工结算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结清工程费用的依据,也是建设单位编制竣工决算的主要依据。竣工结算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权利与义务的结束,即合同关系的解除。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控制,严格把关。具体程序为:首先,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书后,建设单位要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以单位工程为基础,对承包合同内规定的施工内容进行检查和核对,包括各单项项目工程量、单价取费和计算结果等,并核查工程的完成情况。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审核工作完成后,将竣工结算书交由工程部门负责人审定,并签署意见。第二,建设单位应组织内部审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对核查后的施工单位结算书进行审计,并签署书面意见。第三,由单位主管领导根据审计结果核定最后的结算额。最后,会计机构与施工单位及时结清尾款,并做好账务处理。其程序如图3所示。
[本文系湖南省建设厅研究项目(湘建科200516)部分成果](编辑 夏 娜)
第二篇: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与内部控制
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财政预算支出的监管问题
一般认为,财政预算支出的有效监管基于“四个支柱”:责任感、透明度、预测性和参与性。其中,责任感要求有关政府官员应明确其对内部上级领导和外部社会公众所负的责任;透明度意味着财政和财务信息的透明对行政部门、立法机关和大多数公众部门而言都是必需的;预测性要求法律和规章制度必须事前清晰地为人们所知,而且能统一地、有效地贯彻实施;参与性则需要提供可靠的信息并对政府的行为予以检查。财政预算支出有效监控的“四个支柱”具体体现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过程的诸环节之中,如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现金和国库管理、公共支出等。
在以上诸环节中,最关键的就是预算执行。这是一个利用现有资源来贯彻执行预算编制中的政策和充分体现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目标的过程。对此,就必须要有一整套用来确保预算完好执行的程序和机制。否则,决策就可能会建立在错误的信息基础上,资源也往往会失去有效的管理,即使是良好的预算制度,也会失去意义。
二、财政预算支出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根据财政预算支出管理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可把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旨在确保只有经过正确授权的指令才予以执行,要求对预算支出的每一过程都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控制环节有:
1、在承诺阶段,需要核实:(1)支出计划是否由法定批准人批准;(2)资金是否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拨付,且在适当的支出类型中保留足够的资金;(3)拨付的资金是否列入正确的科目。
2、当提供了商品和服务后,必须核实:是否已收到有关商品和已提供某项服务的有关单据证明。
3、在支付之前,需确认:(1)是否存在有效的支出义务;(2)有关专业人员证明所提供的商品和所收到的服务是否满足预期标准;(3)发票和其他有关支付票据是否是正确的或适合支付的;(4)验明收款人。
4、在最终支付之后,需对所有相关支出进行检查和复审,对不规范之处应予汇报。
总体上,在任何机构之内,在授权支出、批准合同和发出购买的指令、确认收到的商品和服务、履行支付等方面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其中,一些职责可以由同一人或同一部门担负。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人或同一部门不应既负责支付,又负责其他活动或控制支出。这种安排实际就是内部牵制原则的体现。
政府部门之间这些职责的分工支配着支出单位和核心部门(财政部门、财务控制部门)之间的职权分配。在不同的国家,这种控制可以是相关各部门的内部控制,也可以由综合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财务控制办公室来完成。
(二)会计控制
许多国家的预算体系都是通过会计控制来确保遵照执行的。有效的会计控制,应保证清晰地记录预算支出和拨款或预算项目间的变化(如,分摊、调查、预算追加等)。无论会计基础如何,会计控制都应做到:(1)会计记录必须要有足够而合理的程序,包括对收付事项进行系统的登记、足够的安全系统以及与银行账目的核对系统等;(2)所有的支出与收入事项都应该按照相同的方法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3)按照经济种类和职能作用对支出进行一般划分;(4)会计记录必须明晰,文件程序必须完备;(5)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规范;(6)跟踪支出周期(立项、审批和支付)每个阶段的拨款使用(预算会计)系统,等。此外,会计控制还包括与单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为编写每月现金计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经济监督的加强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建立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最高负责人服务的独立监督行为,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设置,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为编写每月现金计
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此外,会计控制还包括与单位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会计控制权(会计体制)的集中和分权制度。在许多国家,中心机构,如财政部设有专门办公室负责会计控制和办理支付,这个办公室通常也负责现金的管理,构成国库部门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支付由各个部委来负责,但现金和银行账户由负责现金管理的国库部门控制。因此,有关会计控制是否集权或分权的问题应与现金管理有关的问题相区别。一般认为,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运行过于分散时,就需要对现金进行适当的集中控制或对会计控制体制进行改进,以使当前的分权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监督会计记账和现金管理的需要;而当支付过程和会计控制过于集中时,就需要一个系统,以确保资金按照预算和现金支付计划及时支付,并使支出单位能更好地参与和获得更多的灵活性。由于各国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使为效率因素而进行的分散控制与确保支出的集中控制之间趋于协调,即现代技术有可能做到使二者兼顾:既分散控制,提高效率,又集中信息,便于预算执行。
(三)现金控制
现金控制属于内部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内部控制是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的,在此专门将现金控制罗列出来,主要是强调这一环节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现金控制的主要原则在于:
1、现金余额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应通过“国库专门账户”来实现。国库专门账户是一种账户
也可以说是一整套与所有政府支付交易相关的账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日的现金余额集中化;(2)财政部门负责开设账户;(3)收付事项应按相同的分类标准计入这些账户。
2、编制周密的现金计划。在编制现金计划时,要兼顾预算的权威性和考虑即将发生的支出所体现出来的灵活性。主要包括:(1)每年应按季度滚动编写预算执行计划;(2)在每年预算执行计划内,编写每月现金和借款计划;(3)月现金计划执行要每周总结。为编写每月现金计划,避免欠款和延迟支付的发生,必须对各项相关事项进行监控。
3、借款政策需要提前制定,借款计划应该公开。各级政府的借款必须规范而且应与总体财政目标一致。
4、借外债应该与预算或长期支出计划相一致,并严格监管。
(四)采购控制
政府作为购买者,其主要目标是能够在竞争性的价格上获得优质商品和服务。采购控制应有助于投标者的公平竞争,及获得货币的最佳价值,将腐败和特权风险降至最低。一些国家的政府购买功能是通过某个采购中心的采购任务体现出来的。理论上,集团购买可以获得低价位,但由于存在采购中心对客户的拖拉、官僚习气、存货过多、中间损失、偷盗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笔者建议政府应成立监督和帮助下级采购部门的中央公共采购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采购部门雇用和培训合格的员工,完善培训体系和监督政府采购。
除此之外,良好的采购控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采购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应规定清楚,并公布于众;(2)采购过程应接受公众监督,采购结果应公布于众,竞争方的名称、投标价格、中标者的价格也应该公开;(3)契约签定和整个采购程序应接受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监督;(4)应保存书面(计算机化)记录,便于公众查询;(5)工作人员的公务职责和个人利益不应有牵涉;(6)应进行财务委派和恰当的岗位分离及岗位轮换。
(五)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随一个组织为适应内部经济监督的加强和管理效率的提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建立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最高负责人服务的独立监督行为,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的一种设置,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第三篇:LNG加气站工艺流程的选择杨众喜
LNG加气站工艺流程的选择
杨众喜
LNG加气站工艺流程的选择与LNG加气站的建站方式有关,LNG加气站的工艺主要包括3部分流程:卸车流程、储罐调压流程、加气流程。1 卸车流程
LNG的卸车工艺是将集装箱或槽车内的LNG转移至LNG储罐内的操作,LNG的卸车流程主要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潜液泵卸车方式、自增压卸车方式.①潜液泵卸车方式
该方式是通过系统中的潜液泵将LNG从槽车转移到LNG储罐中,目前用于LNG加气站的潜液泵主要是美国某公司生产的TC34型潜液泵,该泵最大流量为340 L/rain,最大扬程为488 m,LNG卸车的工艺流程见图1。潜液泵卸车方式是LNG液体经LNG槽车卸液口进入潜液泵,潜液泵将LNG增压后充入LNG储罐。LNG槽车气相口与储罐的气相管连通,LNG储罐中的BOG气体通过气相管充入LNG槽车,一方面解决LNG槽车因液体减少造成的气相压力降低,另一方面解决LNG储罐因液体增多造成的气相压力升高,整个卸车过程不需要对储罐泄压,可以直接进行卸车操作。
该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对站内储罐泄压,不消耗LNG液体;缺点是工艺流程复杂,管道连接繁琐,需要消耗电能。
②自增压卸车方式
LNG液体通过LNG槽车增压口进入增压气化器,气化后返回LNG槽车,提高LNG槽车的气相压力。将LNG储罐的压力降车O.4 MPa后,LNG液体经过LNG槽车的卸液口充人到LNG储罐。自增压卸车的动力源是LNG槽车与LNG储罐之间的压力差,由于LNG槽车的设计压力为0.8 MPa,储罐的气相操作压力不能低于0.4MPa,故最大压力差仅有O.4 MPa。如果自增压卸车与潜液泵卸车采用相同内径的管道,自增压卸车方式的流速要低于潜液泵卸车方式,卸车时间长。随着LNG槽车内液体的减少,要不断对LNG槽车气相空间进行增压,如果卸车时储罐气相空间压力较高,还需要对储罐进行泄压,以增大LNG槽车与LNG储罐之间的压力差。给LNG槽车增压需要消耗一定量的LNG液体。
自增压卸车方式与潜液泵卸车方式相比,优点是流程简单,管道连接简单,无能耗;缺点是自动化程度低,放散气体多,随着LNG储罐内液体不断增多需要不断泄压,以保持足够的压力差。在站房式的LNG加气站中两种方式可以任选其一,也可以同时采用,一般由于空间足够建议同时选择两种方式。对于橇装式LNG加气站,由于空间的限制、电力系统的配置限制,建议选择自增压卸车方式,可以简化管道,降低成本,节省空间,便于设备整体成橇。2储罐调压流程
储罐调压流程是给LNG汽车加气前需要调整储罐内LNG的饱和蒸气压的操作,该操作流程有潜液泵调压流程两种。
①潜液泵调压流程:
LNG液体经LNG储罐的出液口进入潜液泵,由潜液泵增压以后进入增压气化器气化,气化后的天然气经LNG储罐的气相管返回到LNG储罐的气相空间,为LNG储罐调压。采用潜液泵为储罐调压时,增压气化器的入口压力为潜液泵的出口压力,美国某公司的TC34型潜液泵的最大出口压力为,一般将出口压力设置为1.2 MPa,增压气化器的出口压力为储罐气相压力,约为0.6 MPa。增压气化器的人口压力远高于其出口压力,所以使用潜液泵调压速度快、调压时间短、压力高。
②自增压调压流程: LNG液体由LNG储罐的出液口直接进入增压气化器气化,气化后的气体经LNG储罐的气相管返回LNG储罐的气相空间,为LNG储罐调压。采用这种调压方式时,增压气化器的入口压力为LNG储罐未调压前的气相压力与罐内液体所产生的液柱静压力(容积为30 m3的储罐充满时约为0.01 MPa)之和,出口压力为LNG储罐的气相压力(约0.6MPa),所以自增压调压流程调压速度慢、压力低。3加气流程
在加气流程中由于潜液泵的加气速度快、压力高、充装时间短,成为LNG加气站加气流程的首选方式。
第四篇:杨振喜演讲稿
龙年腾飞 新品齐芳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杨振喜。在座的有老朋友,有新朋友,今天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能跟大家一起交流沟通,我十分荣幸。
我演讲的主题是“龙年腾飞 新品齐芳”。我负责的区域是浙江、黑龙江、武汉周边的市场,从事开发和销售工作。围绕全年目标如何实现超越,也就是“龙年腾飞”,我将力争在1年内将所负责区域重新规范,响应“红旗插遍乡镇”的目标,网络编织到乡镇,并控制终端销售网络,即使变更区域代理商对我公司销售网络也不会产生影响。我的思路是:
1、规范市场,统一目前混乱的市场价格,控制串货,精耕细作,增加产品的覆盖地区,扩大销量。首先根据区域内部市场分布情况,设立几个总代理,规范划定总代理销售区域,由公司业务员协助将总代理下面的二级批发商全部挖掘出来,以公司的名义编织网络,由总代理和二级批发商签定销售合同,统一市场批发价格,划定各级批发商的销售区域,每一级批发都形成网络,并能控制网络。做到总代理销售我公司产品时,公司和代理商都能达到共赢,否则这个网络还是我公司的网络,达到我们公司市场不受到损失。这样即稳定、扩大了市场,也能检验客户的忠诚度。
2、培养客户的忠诚度。通过建立、规范销售网络达到双赢的目的,客户乐意和我们合作,是因为我们能帮他挣到钱。在运作市场中我们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品牌和知名度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
提高客户和我们合作的欲望,这才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唯一办法。
3、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销售政策。对老市场应增加销售品种,提高终端的覆盖密度来挖掘市场潜力,精耕细作,坚壁清野,维护利基。对新进入的相对空白市场采取差异化进入,逐渐渗透,终端拦截的手段拓展市场。
4、加强销售人员考核管理,组建一支能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团结合作,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销售团队。
5、努力调研市场,研究对手的销售策略,发现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密切联系客户,及时反馈有价值的信息给公司,用于指导我们应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
作为武汉中东磷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部副部长,我将不遗余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按照公司发展地要求,周密计划,密切组织,通盘考虑,紧紧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对手为主要目标来指导我们的销售工作,将我们的市场做好做大,编织销售网络。我将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追赶和同志们的差距,尽快地提高自己。
说到“新品齐芳”,今年,我们的主题是“绿聚能新品牌推广”,我们要打好新产品优势和借力营销这两张牌,从而推动品牌、渠道的扩充。
要成为市场区域性优秀品牌,必须要找到优质代理商,我们分析做得好,要么是代理商渠道好,要么是产品牛;所以我们在找客户的同时,要做好产品的优化推广,把有特色的产品推广好,以点带面。区域建设方面,以武汉周边为重点,以浙江、黑龙江为基石。巩
固现有客户同时,正如刘总说的,开拓好新产品的代理,做到1加1大于2。另外,可借力朋友及旧同事圈子,开拓新客户。我们必须加快行动力,我们有别于其它公司的是我们产品新、产品优,当然机会也多了!
各位中东营销精英,我号召大家,发挥中东人的智慧,中东人的勤奋敬业,持续推广好“绿聚能”的品牌理念,正如中东复合肥09年全国销量第一一样,做到街知巷闻,坚持产品创新战略,为客户增值,为同事创造机会,为家里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效益,为我们的成功而奋斗!
第五篇: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一节 行政单位支出概述
一、支出的概念
《规则》第十八条规定:“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行政单位支出是为实现国家管理职能、完成行政任务必须消耗的费用开支,是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资金保证,其经济性质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与原《规则》相比,将原《规则》的经常性支出、项目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三类支出改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类。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
二、支出的分类
为了全面反映行政单位各项支出的内容,便于分析、研究各个支出项目的开支情况及开支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支出管理,应对行政单位支出进行合理分类,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1、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它包括以支付工作人员劳动报酬、个人福利及社会保障待遇为基本内容的人员经费支出和以维持行政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消耗为标准的公用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是行政单位的基本消耗,没有经常性支出做保障,行政单位就无法正常运转。因此,管好、用好基本支
出,是支出管理的最基本内容。
2、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它一般包括专项会议、专项设备购置、专项修缮、专项业务等支出。项目支出是行政单位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基础上,对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安排的专项资金保障,因此,加强对项目支出的管理,是支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管理需要,项目支出可以一次性安排、当年完成,也可以一次性安排、分年完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安排项目支出时,不要把应属于基本支出的项目作为项目支出安排,要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基础
上安排项目支出。
第二节 支出管理的要求
支出管理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根据国家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行政单位支出管理的总体要求是:行政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各项支出由单位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按照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财政财务制度;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保障与控制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增强支出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积极采取措施,强化支出管理;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深化支出管理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规则》确定了行政单位支出管理的具体要求,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一、建立健全内部支出管理制度
(一)建立支出管理的制度体系
行政单位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善相应的内部支出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如对基本支出建立标准定额管理、水平考核制度;对项目支出建立核算、使用、效益考核、监督管理等制度;
对其他收入的使用,进一步完善纳入单位支出预算统一管理的制度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目标责任控制体系、综合定额管理体系、考核监督问效体系等,严格规范各种支出行为。行政单位及其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支出管理规定,做到按规定、制度办事,严禁有章不循、明知故犯,以控制支出的随意性和损失浪费。
(二)各项支出由单位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
行政单位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单位预算,由单位财务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规定审核办理。具体包括:行政单位有关财务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必须通过财务部门审议;行政单位的各项支出都必须由财务部门审核办理;行政单位的其他部门不允许在财务部门管理之外设立账外账或“小金库”。
单位财务部门在审核办理各项支出时,要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包括开支数额、开支项目等,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不得将批准的预算项目,特别是项目支出项目自行变更或废止,将资金挪作他用。
(三)完善重大支出项目的审批程序
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预算单位取得的项目资金,应当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预算单位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接受财政部门和上级预算单位的检查监督。
(四)如实反映财务情况
行政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提出的有关要求,对各项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分别予以反映,并做到反映及时、情况真实、符合要求。项目完成后,行政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预算单位报送项目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
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开支范围是指国家根据总的方针政策,按照行政单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性质及特点,对行政单位的各项支出所确定的开支内容。开支标准是指在开支范围确定的基础上,按照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根据需要和财力可能,对行政单位基本支出项目所规定的开支额度。
行政单位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国家政策和财政财务制度的具体体现,是行政单位编制预算、财政部门核定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尺度和加强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行政单位应严格予以执行,不得自行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对违反财经纪律和不合理的开支一律不得支付。
行政单位用于职工待遇方面的支出,不得超出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这里所讲的“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是指由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授权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发布的工资制度和津贴、补贴政策中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各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个人福利待遇政策,不允许有法不依,各行其事。同时应当认真清理过去已经发放的各种津贴、补贴,不合理的部分要坚决取消。
三、保证单位的基本支出需要
行政单位要将基本支出作为重点,切实予以保证。首先,行政单位要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支出预算,对批准的人员经费支出和维持单位基本运转的公用经费支出要予以落实;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尽量控制和压减大型设备,如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高档办公用品等的购置和大型会议等支出,努力保证国家规定的在编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等必需的人员经费支出,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完成基本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公用经费支出;最后,行政单位要通过采取清理和调整措施,即清理本单位不应由财政资金开支的项目,调整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保证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需要。
四、对支出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
新《规则》规定: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这些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可能会因各单位不同的管理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有的单位表现在车辆消耗方面,有的单位则反映在电话费项目上,但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这些支出项目主要表现在“人、车、会、电话”等支出方面。
因此,各行政单位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找出节约潜力较大、但管理较为薄弱的支出项目,分别制定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从严控制这些支出的过快增长,其中可根据情况适当运用经济手段来管理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支出。
(一)加强人员经费的管理
行政单位要严格执行编制主管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不能超出。要加强人员经费的管理,可在保证按国家政策据实安排编制内人员经费的基础上,通过预算手段,对超编人员限期分流,限期过后不再核拨超编人员的经费等办法,促使单位采取多种措施,建立约束机制,控制人员经费的过快增长。
(二)加强会议费的管理
行政单位要建立、健全会议的审批制度,坚持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加会议的人数,控制各种类型的纪念会、研讨会、表彰会、新闻发布会等。按国家规定实行会议费分类管理,逐步建立和推行会议费总额包干制度,完善会议费支出的管理办法。如将单位一般性会议费纳入公用经费定额统一管理;
对大型和专项会议费,实行“计划管理、总额包干、集中审批”的办法,严格执行食宿接待标准,以此降低会议成本。同时,提倡就地开会,开电话会议,尽可能减少会议费支出。
(三)加强车辆购置、燃修费的管理
行政单位要严格按照车辆编制及标准配备车辆,不得超编、超标准购车。严格控制车辆购置费,对缺编车和更新车,根据财力情况安排车辆购置费。对燃修费按编制内车辆数合理制定定额,完善单车核算办法,超编车辆一律不核拨燃修费。行政单位要完善车辆大修的审批和管理制度,杜绝大修中的不合理开支,节约燃修费。同时,做好车辆“定点维修、统一保险”等工作。
(四)加强电话费用的管理
行政单位要严格按规定配备电话等通讯设备,严格控制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除工作特殊需要并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外,不准配备移动电话,未经审批自行配备的,单位不负担购置及消耗费用。对办公用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等费用支出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完善定额管理,特别是对长途电话费用、移动电话费用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对公费安装的住宅电话费用要与个人挂钩,实行“定额包干、超额自付”等管理办法。
五、严格项目支出的管理
《规则》第二十一条对行政单位项目支出的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
(一)保证专款专用
行政单位对项目支出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和用途使用,不得任意改变项目内容或扩大使用范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改变项目用途时,需重新以书面形式向财政部门或主管预算单位申报调整,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实行专项核算
行政单位要根据项目支出的不同项目,分别建立项目支出管理台账,单独核算并反映资金到位、使用进度、完成结算等情况,同时按照规定及时向主管预算单位或者财政部门报送项目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
(三)加强检查监督
行政单位应对项目支出的使用、项目进度、使用效益等情况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检查监督,实行跟踪问效。行政单位应接受主管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六、从严控制其他支出
行政单位要按照新《规则》的规定,对确需用其他收入安排的,也要严格控制,严格审批程序,要事先将资金使用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同时,要将项目计划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行政单位要严格按照新《规则》的规定,加强支出管理,并积极研究和探讨深化支出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如进一步加强决策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并尽可能实施共同性基础设施共建,信息、资源共享,车辆和器材设备共用,提高设施、信息、设备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杜绝或减少损失浪费。总之,行政单位要想方设法,积极探索加强支出管理、节约使用资金的新路子,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手,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效益型的支出管理模式。
七、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解决了由于资金分配交叉造成难以整体控制的问题,可使财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克服财政资金被部门挤占和挪用的问题,保证预算资金的及时、足额支付。通过国库集中支付,也有利于对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有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资金都集中于国库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中,政府采购行为一旦发生,经财政支出管理部门的审核,采购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货物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预算单位无法直接得到预算资金,也就不能绕开政府采购规定随意采购、违规采购。因此,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是从源头控制和监督政府采购资金,促使预算单位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手段。
政府采购制度是将行政、事业单位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公开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准确性和效率。
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可以解决财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预算编制粗放、资金分配权分散、透明度不高以及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制定、下达和执行政府采购计划奠定了基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既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以配套,同时又促进和支持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