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扶贫资金的监督与绩效评估(精)
中国扶贫资金的监督与绩效评估 ——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的角度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监察专员耿建云
根据此次培训班课程的安排, 下面我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财督实 践的角度, 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财政监督对公共财政提供为农村服务 的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绩效评估的情况,并就未来发展问题与大家探 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中国政府总揽全局、与时俱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 略决策。中国是一个有 13亿人口、其中有 9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 要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 根本是要解决好农村的贫困问题, 要大力发 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进一 步提高公共财政提供农村服务的标准和质量。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年 1月 29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 三农” 问题,明确指出, 加强“ 三农” 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素,是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财政作为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 针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监管手段,在解决中国农村的 贫困问题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 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大幅度增加财
政支农资金,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 事业发展。中央财政更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 2007年,中 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 “ 三农 ” 的支出高达 3917亿元,比上年实际执行 数增加 520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 15.3%。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税费改革使 9亿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 1250亿元。去年, 全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后,中央财政 2007年 为此安排了 760亿元转移支
付资金。二是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农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资金 151亿元、良种补贴 55.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 12亿元。三是加快建立 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资 金约 279.8亿元,全国 1.5亿农村儿童可以享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四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007年农村新型合作医 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80%以上县(市、区 ,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 标准分别由每人 10元提高到 20元,中央财政相应安排资金 101亿 元。五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 30亿元,用于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 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2007年预计 有 3000万农民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六是积极支持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建设。2007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中央财政预算 内基建投资和国债项目资金达 363.9亿元,主要用于农村“ 六小” 工 程建设。另外,中央财政预算还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达 115亿元。七是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 提高扶贫开发成效。比如从 2005年起, 中央采取“三奖一补”政策帮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以后,到 2007年, 全国财政困难县已经从 791个减少到 200个左右。八是支持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技能培训、生态建设、农村扶贫开 发等政策也在抓紧落实。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财政对 “ 三农 ” 的支持力度越来 越大, 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 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财政支农资金良好运行的保障机制,加大监 督检查与绩效评估的力度,越来越成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内在要 求。
二、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与绩效评价的实践
近些年来,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价,一直是 我们财政监督工作的重点。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 尤其是随着建 立“ 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约的财政管理模式” 的 更高要求,财政监督无论从手段、方式和理念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逐步由过去单纯的事后检查向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全过程
监督转变, 由过去以财务检查为主逐步向对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方位绩效监督评价转变。在这个大背景下,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 监督也在经历着方式和手段上的变革与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 践, 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事前审核、事 中监控、事后检查与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模式, 并通过实践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
(一财政支农资金财政监督与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
1.事前审核。事前审核主要是指在预算的编制、安排之前,对 财政资金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核认定, 为财政管理 提出科学的决策参考意见。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事前审核, 主要关注以
下两个审核要素:一是资金申请材料是否完整,申请程序是否合规;二是资金申请所依据的因素、条件是否真实,包括上报的人数、地方 配套资金、财政补贴分配依据,等等。审核方式主要采取书面审核与 实地抽查相结合。目前参与财政支农资金事前审核的工作主要有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审核, 棉花、化肥等部分国家储备 商品费用和利息补贴资金的审核等。为了规范审核程序, 目前这些项 审核工作都制定了相应的审核工作操作规程, 明确审核内容、审核程 序和审核责任。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事前审核为例: 审核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构成来源有农民缴费、地方 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补助。按照政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之前, 首先要求农民缴费和地方补助足额到位。所以核实农民缴费人数和地 方补助到位的真实性是我们审核的主要内容。
审核方式:一是对省级财政、卫生部门联合向财政部、卫生部 提出的申请报告进行书面审核;二是抽查部分地区进行实地核查验 证。如农民缴费人数和实际缴款情况,省、市、县财政分别安排补助 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等。
审核效果:专员办通过抽查农民缴费人数、查看合作医疗定点 医院会计核算、走访农户,核查出个别地区虚报人数,虚报人员的缴 费由乡干部垫付, 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也纳入参加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人数上报等违规问题。如审核曾发现东北某县虚报参加合作医 疗农民人数 9万人,骗取中央财政补贴资金 135万元的严重违纪问 题,依照法规进行了严肃处理。
可以看出,事前审核是财政监督参与财政管理的一种直接表现
形式,能够起到监督关口前移,从资金分配的源头上把关,节约财政 资金,规范管理的作用。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的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过程中的初审把关作用。2.事中监控。事中监控主要是指对财政资金的拨付、使用过程 进行同步监督,及时跟踪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起到预警、纠 偏的作用。目前财政监督开展事中监控的主要形式是参与对预算单位 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用款申请的审核, 并通过审核介入到项目建设中以 达到对资金使用状况的监控。未来随着金财工程建设的推进, 将通过 国库支付动态监测系统做到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和使用活动进行全 过程实施监控。
以国家粮库建设资金国库直接支付审核为例: 监控内容:参与施工前的招标评标,参与对工程取费标准和定 额制定等项目管理工作, 办理粮库建设资金的用款申请审核, 开展对 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资金的监督检查,参与竣工验收和决算编审 等。
监控方式:建立粮库项目支出明细档案和资金申请拨付信息台 账,定期与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现场察看,适时开展实地核查。监控效果:前两年, 粮库项目建设单位累计用款申请 5044万元, 经专员办初审核减 830万元,核减率 16.5%。既保证了粮库建设资 金及时拨付到建设单位,也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同时通过跟踪检查资金管理和工程结算、决算情况, 实现了对粮库建 设资金使用过程的连续性监督。
3.事后检查。事后检查主要是对以前年度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和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与调研,关注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目前事后检查仍是我们对支农资金开展监督的主要形式。多年来, 财 政部监督检查局组织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先后对扶贫 资金、救灾资金、特大防汛抗旱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村义务教育 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等财政支农专 项资金进行检查和调研,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 曾引起国 务院、财政部及当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如前两年我们在对西部 8省区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中, 发现各地存在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私设小金库、以小额贷款形式有偿 使用扶贫资金、多头申报等,共发现各类违规资金 6.61亿元。时任 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的朱镕基、温家宝同志先后对检查情况做出重要 批示,要求严肃依法处理,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还有近年我们开展的对全国 12省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检查, 发 现存在虚报套取、挤占挪用、截留滞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项目管 理不规范等问题。针对检查结果, 财政部通过中央与地方两级结算扣 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3868万元,并对违规性质严重的两个县做出了 取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资格的处理。该次检查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 领域引起很大震动, 对规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起到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们还在事后检查中坚持跟踪回访制度,确保检查处 理决定的有效落实,消除被查单位侥幸心理,巩固监督成效。可以说 开展事后专项检查,对于纠正违规行为,挽回财政损失,维护财经法 纪,扩大舆论监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我们还一直强调在专 项检查中加强调研分析的力度, 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检查信息, 积极提 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 为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服务。我们提出的很多
建议目前已在财政管理工作中采纳。
4.绩效评价。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是财政监督的一种方法,是 一种以评价财政支出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监督模式, 是指运用系统的指 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对
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及其使用效果进行 客观评价和反馈, 从而找出实际效果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差距, 便于督 促改进。在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使用的基础上,提高资金的使用 绩效是新时期财政管理的更高要求。所以尝试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的绩 效评价, 更好的为财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是财政监督义不容辞的责 任,也是今后财政监督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在财政支农资金绩效 评价方面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初步经验。
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价,首先要根据财政支农资金的特 点设计一套客观、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可以按照资金 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划分大类, 每一大类再细分明细指标, 如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大类可以设计资金到位率、财务管理水平等明细 指标;资金使用有效性大类可以设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明细指标。最后每一个明细指标再设计对应的评价内容。同一类别内的指标之间 都被赋予不同的权重。
指标体系设计完成之后,由工作人员根据项目检查情况和统计 资料对每一项评价内容进行打分。由于有些评价内容的专业性和复杂 性,打分可以引入专家测评和群众调查问卷形式。
通过逐级汇总各类别指标得分情况,得出最后结果。
以 2005年对湖北三个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监督为例: 该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时具体划分为规范性、安 全性和有效性 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具体
如下: 财政扶贫项目支出“三性”评价指标体系表 指标类型 权数 指标名称 权数 考评内容(权数
计分 方 法 1.项目规划(20%
2.项目库(20% 3.项目公示(15% 4.项目实施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
告(20% 5.项目责任书或招投标(20% 项目基础管 理水平40% 6.其他(5% 立项目标完 成程度
20% 7.实际实施项目数/计划实施项目 实施数*100% 项目完成可 能性
20% 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进度*100%(按月度作为进度单位 30% 项目目标的 合理性
20% 9.(总数-自行变更数/计划项 目总数*100% 根据检查结果和相关资料直接计算。如:项目规划完成率 =未编制规划的项目数/应履行规划编制 程序的项目数*100% 算方法类似 资金到位率 20% 10.实际到位资金/预算拨付资金 *100% 11.专户管理(10% 未履行规定程序该项分值为 0 1%以下 分
12.挤占(50% 1—5% 1—59分 实际支出情 况 50% 13.挪用(40% 资金数额 /资 金总额 5%以上
0分 14.报账制(10% 未履行规定程序该项分值为 0 15.真实性(40%如票证不规范
等
16.全面性(30%如会计信息不 完备等
财务信息质 量 20% 17.准确性(20%如会计科目处 理不当等
每发生一笔扣 10分,扣完为止 30% 财务管理评 价
10% 18.财务管理专家考评 参与考评人数去掉一个最高、最低分后 的平均分 19.贫困人口减少数量/计划减少 数量(40% 20.低收入人口实际减少数量/计
划减少数量(30% 40% 经济效益 40% 2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率 依据统计指标计算打分 社会效益 30% 22.整村推进验收合格率
23.扶贫项目扶持人口完成率 24.解决饮水困难人数完成率 25.新增及改建公路里程完成率 26.新增教育、卫生用房完成率 27.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人数完成 率
28.搬迁扶贫人数完成率 29.其他指标
验收合格率 10% 30.验收合格项目数/验收项目总 数*100% 可持续性影 响 20%31.(1—返贫人数/贫困人口总 数*100%
按照上述绩效评价监督指标体系、权数设置和计分方法,我们 以三个县 2004年度财政扶贫资金检查结果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 成本—效益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技术方法,对《财政 扶贫项目支出“ 三性” 评价指标体系表》逐项打分,其结果为 63.61分、65.56分、71.80分。该绩效考评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表示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公允,也有助于逐项对照,查找差距,改进工 作。同时我们认为, 评价结果对于上级财政部门和扶贫工作管理部门 更是重要的反馈信息, 对分析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扶贫资金 投向,科学分配资金都有很强的参考作用。
(二财政支农资金财政监督取得的主要成效。通过以上构筑 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以及绩效评价监督这样一条完整的监 督链条, 财政监督已经介入到财政支农资金的预算安排、拨付、使用、效益的各个环节,取得了“ 以监督和评价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的 初步成效。一是通过参与事前审核 , 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的 准确性。二是通过事中监控 , 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性与规范性。三是通过事后检查 , 及时纠正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 的违规问题。四是通过绩效评价监督 ,直观的反映了项目执行效果, 细化了项目评价标准,便于反馈和改进工作。
(三财政支农资金财政监督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通过近年来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检查与评价,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财政支农资金在 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以及业务管 理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在得到广大农村、农民和全社会的肯定。但 是我们还是应当承认目前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 着种种欠合理、欠科学的现象,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发挥。一是在资金申请方面, 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大量的资 金需求和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 我们可以看到在资金申请过 程中“ 争资金、跑项目” 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不惜采取夸大、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财政支农资金。
如西部某县在申请某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国债项目资金时,将 3个已经完工项目作为新建项目申报、骗取国债资金 2039.2万元,并 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配合下, 将骗取资金中的 1394.69万元转到 账外支用。
如在对南方某县退耕环林资金检查中发现, 某乡镇将许多地处公 路沿线、村庄周边适宜作为基本农田的连片平地违规申报作为退耕还 林地, 同时在退耕地上进行林粮间作, 农作物密度远远大于造林植株 密度,出现了“ 田照种,补助照拿” 的现象。
二是在资金拨付方面, 环节众多,资金链条过长,很容易导致 资金的缓拨、滞拨,同时也对资金的安全性带来了隐患。
如在对西部三省救灾资金检查时发现,三省在一年半时间中应 逐级下拨中央救灾资金总 5.33亿元,而实际按规定在一个月内如期 拨付的资金仅为 0.47亿元,滞拨资金达 4.86亿元,占 91%。
又如 2003年,国家紧急下拨西部某市移民迁建补助资金 5906万元,用于该市遭受特大水灾的乡村进行整村搬迁。但截至 2006年 7月份调查发现,该“ 应急资金” 落实到灾民手中的仅有 51.9万元, 不到总额的 1%。
三是在资金管理上, “ 多头管理,多头申报” 问题比较突出,其 结果一方面造成了资金管理政出多门, 不利于协调统一, 另一方面也 导致了资金使用相对分散,整体效益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 仅涉及管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项目就有 91项,涉及 26个部委。
如我们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 从 1998年以来国家财政每年平均投入达 2亿多元,但该项目资金是由农、林、牧、水、环保、扶 贫、国土等 10多个部门通过多个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分散,环境治 理的整体效能难以全面反映。目前该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没有从根 本上遏制住。
如某县在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 用申请到的 18所学校的 危改资金用于全县 202所学校危房改造, 有的学校仅得危改专款 500元,工程根本无法实施。
四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 ,由于支农资金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以及 基层农村, 由于这些地区财力普遍困难, 支农资金被用于平衡财政预 算、保工资发放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存在一些地方法纪观念淡薄, 将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建房、买车、旅游、出国等违规用途。
如 2006年我们在落实温家宝总理批示精神, 开展对南方两省部 分地区支农资金检查中发现,某乡镇在 2003年至 2005年期间,扶 贫资金 368万元未用于任何扶贫项目, 而是直接转作本级财政预算外
收入;某国家级贫困县所辖的一个村挪用 34万元扶贫资金用来修建 村委办公楼,该县扶贫办还动用扶贫资金 15万元用于出国考察和旅 游。
必须承认,以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问 题是由于现阶段政府管理体制、财政运行模式以及基层财力状况等诸 多原因造成的, 而且这些问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 这也 就决定了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绩效与评价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做好今后财政支农资金监督工作的设想
财政支农资金的财政监督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以下几个 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有工作:(一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资金全过程监管模式。总的看,可 以肯定的是, 在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目前对于财 政支农资金的监督与评价的模式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查错防 弊,纠偏惩戒,为新农村建设中各项财政政策的顺利施行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评估,积极为财政管理反馈信息,为新农村 建设出谋划策。
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我们目前的工作模式离高效、成熟的 监督与评价模式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目前监督力量的覆盖面还远远不 够,监督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监督与预算编制、执行之间的制 约机制还要进一步强化。下一步我们将在不断规范、巩固现有工作模 式的基础上,继续选择与农村相关的教育、卫生、扶贫、救
灾、基础 设施建设、环保等方面的财政支农支出开展重点检查与绩效评估, 从 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
(二进一步探索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监督。正如前面 所介绍的, 目前, 财政监督已经开始选择一些支农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的尝试。但是由于开展绩效评价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高, 技 术难度大, 尤其是目前我们还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 系,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支出绩效量化指标、测算模 型更是缺乏, 所以目前我们所开展的绩效评价监督还处在探索与起步 阶段。今后将继续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逐步选择与 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时又目标明确、效益直观、易于评价 的支农资金开展绩效评价监督,尝试从项目目标合理性及实现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合规性、财务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评, 逐步积累经验,完善评价体系。
(三积极推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是近几年的财政支农重点工作之一。去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 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部门、各地区因地制宜,分 别探索性的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开展试点。为了指导地方做好此项 工作, 目前从财政部门的角度出发, 十分迫切需要对各地的试点工作 进行了解、评估,对整合的支农资金进行跟踪、监控。对于试点工作 中有价值的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 对于带有苗头性质的问题要及时制 止并纠正。这些具体工作都需要财政监督力量的积极参与和介入。所 以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这项系统工程中, 财政监督应当充分发挥 “ 熟 悉基层情况,检查能力过硬” 的优势,参与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的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 并及时反馈信息, 使财政监督成为这项工作 中一支有力的推动力量。
(四 大力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
制度的推行,一方面大大简化了资金拨付程序,减少了支付环节,有 利于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一方面由于信息反馈及时, 中央 财政能够迅速掌握各级财政部门收到和拨付资金的时间、金额等各项 详细信息,便于对资金动态监控,有利于开展绩效评价。所以今后对 于大宗的、有明确用途的支农资金, 财政部将继续尝试推
行国库集中 支付制度, 进一步提高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管与评 价的水平。对于直接补贴农民的补助资金,继续实行“ 一卡通” 发放 制度,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管理水平。
(五 强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制。财政支农资金使 用管理点多面广,情况繁杂,往往需要各级政府、多个部门的协调配 合,有时就难免出现职能交叉或管理真空现象,出现问题,责任往往 难以落实追究。为此,在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各部门对具体支农资 金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必须层层落实责任追究制,严格推行问责制。对于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疏于管理,或明知造假,通同作案的, 要严厉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于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 金,侵害农民利益等违规违纪行为,要继续加大处理处罚力度,做到 “ 违者必究,执法必严” ,提高监督的威慑力和警示作用。
(六探索构建全方位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与评价体系。由于 财政支农工作管理的相对封闭性, 外界甚至有时基层农民本身对于支 农资金及政策都缺乏了解。在多年的财政监督实践中, 我们的工作人 员充分利用“ 检查、调研深入农村第一线” 的有利条件,在工作之余 积极向基层宣传财政支农政策,可以说在“ 推进乡村政务公开、促进 群众监督” 的过程中做了不少工作。今后财政监督将继续保持这一良 好传统。同时,对于在财政支农资金落实过程中情节恶劣、性质严重 的典型案例, 我们将继续加大信息公告和向新闻媒介曝光的力度, 充 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 益。在财政部门内部,我们将通过“ 金财工程” 等信息化项目建设, 搭建从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资金拨付到监督评价的信息沟通平台,并对重大的支农项目形成数据库,便于查询和监控,不断提高财 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最后, 在推进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过程中, 我们还要十分重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通行的做法, 积极开展理论研 究, 加快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的法制建设。这些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 步得到国内外同行及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
从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我们有信心不断完善现有的 工作, 使财政监督在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保障和参谋的作用。谢谢大家!
第二篇:精准扶贫绩效评估
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指由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特性以及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评估指标体系是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其特征和关联性的数量关系即指标。评估指标的选取往往要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简洁性、可比性等原则, 且按照制定的评估思路进行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一种定量评估法,即使是定性评估内容,需要将其转化定量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定量分析,能够发现评估对象各主要构成的特征和状况,找到其内在本质规律。将评估指标赋值后,可以根据各指标分值排序,比较绩效的优劣。本项目研究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下文进行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等综合评估的基础。
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管理具有目标多元性、层次复杂性和过程持续性。根据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情况,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目标多元化,涉及经济目标以及社会目标,即要从扶贫项目实施地区或对象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民主水平等多个角度对其绩效进行考核。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需要在以上多元化基础上,协调各目标相互配合,实现对精准扶贫绩效的科学、客观、综合评估。并且,绩效评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绩效评估指标。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自然条件环境差异很大,社会发展各不相同,在建设过程中,只能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合理设置资金绩效管理目标,减少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减少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其次,要根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结合扶贫项目开展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设计。要强调扶贫瞄准的关键性,并以地区和人口的贫困特征为重要依据,能够在评估中反映项目各环节尤其是瞄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与建档立卡户数据有所衔接,即能够利用建档立卡户数据从扶贫项目开展对覆盖地区贫困状况、贫困特征的契合、对贫困人口需求的呼应以及项目开展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项目的政策落实绩效、扶贫效率效益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成效等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评估。按照以上准则,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构建起一套尽可能的客观、可行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政策落实指标
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对整体项目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政策落实绩效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能否识别和瞄准扶贫对象将真正贫困人口挑出来,接着考察扶贫对象并做好建档立卡户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而比较和计算扶贫计划项目与实际实施的吻合度以及扶贫资金的到位率,最后反映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民主性满意程度。具体指标内容如下:
(1)扶贫对象精确瞄准
一般而言,科学合理的扶贫对象识别瞄准方式要求全过程都要有群众参与,做到民主评议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确定扶贫对象,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帮扶对象。该指标属定性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扶贫对象选择是否有详细实施方案,扶贫对象的选择流程是否公开公正。
(2)建档立卡户工作情况
为了便于了解和跟进扶贫对象的状况,在县(区)扶贫移民局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和联网运行,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此项工作又利于对扶贫对象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归类和整合,识别其不同的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发展需求,从而“对症下药”实现精准脱贫。这一指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扶贫手册》填写情况,数据录入、联网情况,致贫原因、贫困属性、发展需求分析情况以及数据动态更新及时性。
(3)扶贫项目规划吻合度
反映中央扶贫规划与地方规划吻合度,反映扶贫计划项目与实际实施的吻合度。
(4)村民对政策实施过程的满意度
科学的决策需要群众的监督和参与,定期调查村民对精准扶贫项目开展情况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纠正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失误促进扶贫项目精准脱贫。满意度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涉及面较多,一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这一指标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民主开展情况的满意度,村民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干部帮扶作用的满意度,以及统计在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干部的违规违纪情况。
2、扶贫效率指标
扶贫项目的效率是扶贫整体绩效最为直观的反映,这类指标的评估主要从扶贫资金到位率、扶贫资金利用率、扶贫项目计划完成率和脱贫率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精准扶贫的直接效果。该类指标的评估内容具体如下:(1)扶贫资金到位率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项目的资金用途更加强调其“精准性”,即扶贫项目资金尤其是财政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对象的情况。扶贫资金长期存在项目资金到位时间周期长,按计划半年才能传到省一级,到村到户时间更长,缩短了资金实际使用时间。该指标主要通过计算财政扶贫资金的用于扶贫对象的比例以及具体投向,来考察其用途是否合理,是否高效瞄准贫困对象,是否符合扶贫对象的需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扶贫资金的到村比例”、“财政扶贫资金的到户比例”。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比例”主要考察财政扶贫资金对于贫困对象的睡准和侧重比例。
(2)扶贫资金利用率
资金利用率指实际用于扶贫的资金占全部扶资金的比重。在扶贫资金管理利用中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手段和管理机制常出现违规违纪挪用扶贫资金的情况,一些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党政领导千方百计套取扶贫资金、滞留扶贫资金,使大量的扶贫资金“隐形”违纪,成为本地的第二财政。这不仅严重破坏党的形象在广大贫困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而且极不利于扶贫项目成效的实现。这一指标主要考察精准扶贫资金实际投入使用金额占总扶贫资金的比重以及资金流失率。(3)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
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主要从扶贫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的产出情况和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项目是否在有效的管理下按时按量完成建设内容。具体包括:“项目建设进展”,即本建设项目完成数量占计划完成数量的比例;“周期项目建设进展”,即本建设项目完成数量占总项目周期计划完成数量的比例。(4)脱贫率 这一指标用于考察扶贫项目的实施所带来的贫困人口脱贫和收入增长成效,主要包括项目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率”,即项目实施以来的贫困人口减少数量、较上年减少比率;“项目贫困收入增长率”,包括项目贫困户上年的收入增长幅度和增长率,并同非项目贫困户、项目非贫困户进行对比;以上指标同县级以及省级层面减贫水平的比较;“项目专项收入贡献率”,在增长的收入中项目专项收入增长额所占比例。
3、扶贫效果指标
扶贫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项目村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和劳务输转。其中产业化项目外部经济效益显著,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本文效果准则的评价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和劳务输转 3 个方面,构建了 12个评价指标。包括 D乡村道路硬化建设、D集雨节灌工程建设、D整村推进村覆盖率、人畜饮水工程建设、D小型水利建设、D村级卫生所和文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D恩格尔系数、D农民人均纯收入环比增长速度、D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D科技培训及推广情况、D24转移劳动力人数、D25“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两后生”培训。
(4)可持续发展能力。扶贫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改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同时,注重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提高了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特别是对贫困群体以后发展的重视,实现资源、人口、环境、教育和制度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 个方面,构建了 10 个评价指标,包括 D总收入增占率、D种养业发展能力、D产业化项目经营状况、D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D3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D3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D32村民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满意度、D自然灾害发生率、D 森林覆盖率、D生态环境满意度。
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学,2015
付英,张艳荣:兰州市扶贫开发绩效评价及其启示 【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27-29
第三篇: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经验交流材料
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经验交流材料
我县于20xx年开端施实乡村扶贫开拓项目。从单一的科技扶贫到新村扶贫、卫生扶贫、移民扶贫、残疾人扶贫、劳务扶贫,再到扶贫贴息借款等多方位、多渠道的扶贫开拓项目。扶贫开拓项目所需资金包罗国度财务扶贫资金和信誉扶贫资金两个局部,财务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穷村的根底建立,经由几年的施实,乡村扶贫开拓任务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然则,因为扶贫资金起原渠道多,资金用处广,因此统一类型项目由多个部分治理,客观上构成了资金投入涣散,治理难度大比及问题,经由审计发现,扶贫资金的治理运用上存在以下问题待于进一步改良和增强。
一、存在的首要问题
(一)项目标方案性与项目实践施行的多变性。我们目前所用的上报项目、审批方案、按方案施行,资金县级报账制是乡村扶贫开拓治理形式。项目方案的制订,是由治理者按总体要求意向规划,未能实在按受益者的实践状况规划。项目标成功取决于项目标施行者,扶贫资金是为农人效劳,是党中心为“缓解和消弭贫穷,进一步改善贫穷生齿的生涯质量,增强贫穷村庄的根底设备建立,改善生态情况,逐渐改动贫穷地域经济、社会、文明的掉队情况,为到达小康程度发明前提”而不是为完成义务外表景象的致富。审计发现乡村扶贫资金项目标施行单元无一破例均对方案进行了或多或少地调整。资金治理部分和贫穷户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流,方案的严厉性与施行中的多变性为实际的扶贫项目标施行报酬地带来难度。
(二)扶贫资金的运用和治理分歧成度地存在滞留、挤占、调用和虚列虚报工程量、伪造虚伪零工工资、涂改原始单据套取扶贫资金、私自改动投向、等违纪违规行为。财政监管不到位、主观方案、奖罚不严、好处驱动是招致这些问题发作的首要要素。
扶贫资金的挤占、调用首要受方案体系体例的影响,资金(物资)在运用进程中,既有当局的微观调控又有各级扶贫主管人员的主观志愿,使得方案项目资金受益者与实践扶贫受益者常会呈现错位,形成挤占、调用。
主观方案、好处驱动在资金县报账制中显得尤为凸起。在对乡村扶贫资金的反省中发现大多项目施行单元因为将农户根底设备三改五建,开展支柱财产生果、蚕桑,培训技能人员等项目调整为新修村舍路途工程,或为小集团好处驱动故弄玄虚,再按方案报账时运用虚列虚报工程量、伪造虚伪零工工资、涂改原始单据等伎俩套取资金,到达小我或小集团的好处。
滞留扶贫资金:多年因由于对扶贫资金治理没有一套严厉的监管伎俩,一些扶贫开拓重点县的党政指导把扶贫开拓资金当成是当地的第二财务,想方设法的使资金滞留,以备不时之需。
二、建议及对策
为了更好地用好扶贫资金,充沛发扬其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监管。
(一)进一步完美财务专项资金治理准则,加大监视反省力度。明白专项资金治理的责任主体。加大专项资金跟踪反省和违规处分力度,实在维护财生意律和农人的亲身好处。
(二)增强扶贫资金项目立项治理。扶贫项目标施行,起首应由贫穷乡(镇)、村两级制定脱贫规划,确定投资项目,由县级相关部分综合评价,设立项目库,然后由县级主管部分依据扶贫资金规划,从项目库中择优选项上报。
(三)强化对扶贫资金的效益审核。扶贫资金效益包罗立项效益和治理效益两个方面:一是立项效益应重点存眷立项能否科学,能否具有前瞻性,项目能否有明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的,能否契合国度财产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取向,方案项目能否与底层实践相符,能否进行了可行性研讨,能否存在先立项,后评价的景象;项目决议计划进程能否客观公平,能否进行了风险猜测;项目库的设计、挑选能否合理,能否准确处置部分好处与全体好处、短期效益与可继续开展的关系,能否了先急后缓、弃劣择优的准则。二是治理效益应重点存眷国度扶贫政策能否落实,资金的分派能否契合扶贫开拓规划,资金能否按项目、按进度拨付,能否专款专用,有无虚报冒领、挤占调用、滞留、抵扣扶贫专项资金的状况,能否存在受部分好处差遣,将扶贫资金投向非扶贫项目甚至用于机关经费。重点审核扶贫资金治理系统能否健全,内部节制准则和责任机制能否存在并有用施行,财政信息能否真实牢靠。扶贫借款和扶贫周转金的投放能否契合扶贫开拓总体要求,能否存在金融部分和信誉资金治理部分为了本身经济好处和单方面躲避信贷风险私自改动放款用处、招致放款分明偏离扶贫目的,扶富不扶贫以及故弄玄虚骗取借款和贴息等问题。扶贫资金能否执行专户治理,封锁运转;专款进出能否执行受权审批,账、钱、物的治理能否别离;能否严厉划分出产性支出和优抚性支出;扶贫资金的详细项目能否施行了预算治理。
四、增强对培训费的治理运用:培训费是和扶贫项目资金一同下到达底层的。依据项目治理要求,它该当是对广阔贫穷农牧民及底层干部的政策、营业、科技、技艺培训的费用。但在
我县于20xx年开端施实乡村扶贫开拓项目。从单一的科技扶贫到新村扶贫、卫生扶贫、移民扶贫、残疾人扶贫、劳务扶贫,再到扶贫贴息借款等多方位、多渠道的扶贫开拓项目。扶贫开拓项目所需资金包罗国度财务扶贫资金和信誉扶贫资金两个局部,财务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穷村的根底建立,经由几年的施实,乡村扶贫开拓任务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然则,因为扶贫资金起原渠道多,资金用处广,因此统一类型项目由多个部分治理,客观上构成了资金投入涣散,治理难度大比及问题,经由审计发现,扶贫资金的治理运用上存在以下问题待于进一步改良和增强。
一、存在的首要问题
(一)项目标方案性与项目实践施行的多变性。我们目前所用的上报项目、审批方案、按方案施行,资金县级报账制是乡村扶贫开拓治理形式。项目方案的制订,是由治理者按总体要求意向规划,未能实在按受益者的实践状况规划。项目标成功取决于项目标施行者,扶贫资金是为农人效劳,是党中心为“缓解和消弭贫穷,进一步改善贫穷生齿的生涯质量,增强贫穷村庄的根底设备建立,改善生态情况,逐渐改动贫穷地域经济、社会、文明的掉队情况,为到达小康程度发明前提”而不是为完成义务外表景象的致富。审计发现乡村扶贫资金项目标施行单元无一破例均对方案进行了或多或少地调整。资金治理部分和贫穷户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流,方案的严厉性与施行中的多变性为实际的扶贫项目标施行报酬地带来难度。
(二)扶贫资金的运用和治理分歧成度地存在滞留、挤占、调用和虚列虚报工程量、伪造虚伪零工工资、涂改原始单据套取扶贫资金、私自改动投向、等违纪违规行为。财政监管不到位、主观方案、奖罚不严、好处驱动是招致这些问题发作的首要要素。
扶贫资金的挤占、调用首要受方案体系体例的影响,资金(物资)在运用进程中,既有当局的微观调控又有各级扶贫主管人员的主观志愿,使得方案项目资金受益者与实践扶贫受益者常会呈现错位,形成挤占、调用。
主观方案、好处驱动在资金县报账制中显得尤为凸起。在对乡村扶贫资金的反省中发现大多项目施行单元因为将农户根底设备三改五建,开展支柱财产生果、蚕桑,培训技能人员等项目调整为新修村舍路途工程,或为小集团好处驱动故弄玄虚,再按方案报账时运用虚列虚报工程量、伪造虚伪零工工资、涂改原始单据等伎俩套取资金,到达小我或小集团的好处。
滞留扶贫资金:多年因由于对扶贫资金治理没有一套严厉的监管伎俩,一些扶贫开拓重点县的党政指导把扶贫开拓资金当成是当地的第二财务,想方设法的使资金滞留,以备不时之需。
二、建议及对策
为了更好地用好扶贫资金,充沛发扬其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监管。
(一)进一步完美财务专项资金治理准则,加大监视反省力度。明白专项资金治理的责任主体。加大专项资金跟踪反省和违规处分力度,实在维护财生意律和农人的亲身好处。
(二)增强扶贫资金项目立项治理。扶贫项目标施行,起首应由贫穷乡(镇)、村两级制定脱贫规划,确定投资项目,由县级相关部分综合评价,设立项目库,然后由县级主管部分依据扶贫资金规划,从项目库中择优选项上报。
(三)强化对扶贫资金的效益审核。扶贫资金效益包罗立项效益和治理效益两个方面:一是立项效益应重点存眷立项能否科学,能否具有前瞻性,项目能否有明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的,能否契合国度财产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取向,方案项目能否与底层实践相符,能否进行了可行性研讨,能否存在先立项,后评价的景象;项目决议计划进程能否客观公平,能否进行了风险猜测;项目库的设计、挑选能否合理,能否准确处置部分好处与全体好处、短期效益与可继续开展的关系,能否了先急后缓、弃劣择优的准则。二是治理效益应重点存眷国度扶贫政策能否落实,资金的分派能否契合扶贫开拓规划,资金能否按项目、按进度拨付,能否专款专用,有无虚报冒领、挤占调用、滞留、抵扣扶贫专项资金的状况,能否存在受部分好处差遣,将扶贫资金投向非扶贫项目甚至用于机关经费。重点审核扶贫资金治理系统能否健全,内部节制准则和责任机制能否存在并有用施行,财政信息能否真实牢靠。扶贫借款和扶贫周转金的投放能否契合扶贫开拓总体要求,能否存在金融部分和信誉资金治理部分为了本身经济好处和单方面躲避信贷风险私自改动放款用处、招致放款分明偏离扶贫目的,扶富不扶贫以及故弄玄虚骗取借款和贴息等问题。扶贫资金能否执行专户治理,封锁运转;专款进出能否执行受权审批,账、钱、物的治理能否别离;能否严厉划分出产性支出和优抚性支出;扶贫资金的详细项目能否施行了预算治理。
四、增强对培训费的治理运用:培训费是和扶贫项目资金一同下到达底层的。依据项目治理要求,它该当是对广阔贫穷农牧民及底层干部的政策、营业、科技、技艺培训的费用。但在
项目施行进程中的套取、调用等问题也是习以为常的,以下办法能有用预防培训费违规:一是加大贫穷县培训费的额度,加速提拔贫穷农人的科技、文明、技艺等本质;二是培训费应包括县、乡扶贫系统营业干部、区表里受训的费用支出,是恰当添加项目治理经费,以包管营业费用的支出弛缓解当地财务对扶贫办供应缺乏的矛盾
第四篇:2312+ 2020年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2312+
2020年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资金范围
本方案所称扶贫项目资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支持脱贫攻坚项目(含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目)的各类财政资金,包括上级补助和本级预算安排的全部或者部分用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基本医疗、社会救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等项目资金。
二、工作原则
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遵循目标导向、分工负责、全程跟踪、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的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实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相结合,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全面促进脱贫质量和减贫效果提升。
三、职责分工
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按照省级统一部署,由x财政局具体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财政局、扶贫办、发展改革局、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统筹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在x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x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指导、培训。
有关部门应当切实督促本行业实施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加强脱贫效果监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依照职责对扶贫项目资金相关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
资金使用单位承担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到项目负责人。
统筹整合后用于扶贫项目的资金,按资金新的使用单位确定绩效管理主体。
四、绩效目标指标设定
本级政府应将所有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全部设定绩效目标指标,并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x有关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在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编制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时,根据中央、省和本地预算编制规定和要求、脱贫攻坚规划等,科学合理测算扶贫项目资金需求,分项设定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
x有关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未按照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原则上不得纳入预算项目库和脱贫攻坚项目库,不得申请相关预算。
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应细化量化为绩效指标,主要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
x有关部门应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脱贫工作重点部署,会同财政、扶贫部门分项制定绩效目标设定规范和目标指标参考体系,指导部门做好绩效目标指标设定工作。
五、绩效目标指标审核
x有关部门应根据本级财政部门规定的内容、格式、时间等要求,编报并正式提交本行业、本领域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指标,并对绩效目标指标的设定依据、设定理由等逐项作出说明。
成立x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审核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财政、扶贫办、发展改革局、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必要时邀请第三方机构专家参加,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脱贫攻坚规划等,对有关部门编报的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指标进行审核,具体包括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绩效目标与脱贫目标的相关性、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衡量性、与资金的匹配性等内容。
审核通过并安排预算的,x有关部门应当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报送本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并编入本部门预算依法予以公开。审核未通过的,不得安排相关预算。
六、绩效目标批复
x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相关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一同批复至有关部门。
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批复后,原则上不作调整。预算执行中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绩效目标管理要求办理。
扶贫项目及相关预算需要变更的,包括上级增加补助、本级调整预算安排等,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同步调整绩效目标。
七、绩效执行监控
预算执行中,x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执行监控机制,组织资金使用单位定期对预算和绩效目标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定期向本级财政和扶贫部门报送绩效目标执行监控结果。扶贫项目资金实际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的,x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x财政部门应当加强监控结果应用,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予以处理;问题严重的,应当依法及时收回或暂缓拨付财政资金。
x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相关动态监控信息系统,开展绩效目标执行监控。x财政部门负责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及指标嵌入系统,x资金使用单位负责在线填报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并上传相关证明资料。
八、绩效评价
预算执行终了,资金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开展绩效自评,填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未完成目标的分析原因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按照规定的时限、程序、内容和形式,将绩效自评结果及时报送本级财政和扶贫部门。
x财政部门会同本级审计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自评结果进行抽查。绩效自评抽查结果应报本级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x级财政和扶贫部门根据需要,可以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扶贫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绩效自评结果和抽查结果应当作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改进管理,财政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及安排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
x财政部门应当将绩效评价结果编入本级决算并依法予以公开。x有关部门应当将绩效自评结果编入本部门决算并依法予以公开。
九、责任追究
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发现问题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扶贫资金监督管理追责等有关规定,对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追责。
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篇:XXXX街道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绩效和风险评估
XXX街道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绩效和风险评估
县农业农村委扶贫产业科:
根据XX农发[2019]XXX号)文件精神,XX县农业农村委员会〈〈XXXXXXX通知〉〉XX街道积极响应,高度重视,认真评估,准确研判,务求质量,对辖区内农业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绩效情况和面临的风险隐患,认真开展绩效和风险评估,现报告如下:
XXX街道地处XXXX与XXXX,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属XXXXXX气候,年平均气温XXX℃,生长期年平均XXX天,无霜期年平均XXXX天,年平均日照时数XXXX小时。给XXX和XXXX提供了天然的气候环境.脐橙更是XXX街道的主要产业之一,现就脐橙、蔬菜两个产业作如下评估。
一、脐橙的绩效评估与风险评估
(一)、脐橙的绩效评估
XXX街道的脐橙种植共计XXXX亩,目前每亩产量为XXXX吨左右,总产量约XXXX吨。脐橙的一部分是直接在本镇及周边乡镇销售,大部分运往XXX、XX、XX等外地销售。XXX街道的脐橙种植模式是专业合作社加农户,大多是散户种植。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利益链接,带动农民致富,尤其是贫困户带动了XXX户,每户大约增收XXXX元左右,对巩固脱贫成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脐橙的风险评估
市场风险:XXX街道的脐橙虽然大部分能销售本地和周边市场,但是因为缺乏品牌效应,价格低廉,加上缺乏深加工产业,冷藏设备,坐等上门收购,导致一些不能及时卖出去的脐橙只能自行处理或者烂掉,毗邻区域产业面临同质化,脐橙的销售缺乏特色,周边产品也没有有效开发和产品包装,因此脐橙产业向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任务迫在眉睫。
技术风险: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XXX街道的农技随访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脐橙的病虫防治和农药使用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引进新品种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街道辖区内种植户大多都是本地农民,而且中老年人居多,对于街道开展的脐橙种植培训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有限,推广起来进展缓慢;二是街道人员有限,本地种植户的专业种植技术基本都是通过干部下乡开会推广,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不管是脐橙的种植技术还是病虫害虫防治都与周边区县存在较大的差距,长期持续存在一定风险。
经营风险:XXX街道辖区内脐橙产业多以散户为主,集约经营组织化体系不高,小家小户经营难以进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规模难以扩大的情况下,不论是企业存在发展问题,还是面对自然灾害的抗打击能力都只能依赖政府的救济和补助。
资金风险:XXX街道辖区内的脐橙产业多是农户自行经营,在申报财政补助项目上缺乏资质,申请农业担保贷款方面又颇受制约,其中包括土地流转费、人工费、资金利息、还有成本投入,回收的又少,还有农户经营又不存在合理的管理制度,劳动力匮乏外出打工的也多,导致严重的收支不平衡,在资金上已存才巨大的风险。
二、蔬菜的绩效评估与风险评估
(一)、蔬菜的绩效评估
XXX街道的蔬菜种植共计XXX亩,目前每亩产量为XXX吨左右,总产量约XXX万吨。辖区内蔬菜主要是在相邻乡镇及城区等地方销售,基本都是小家小户种植。他们通过土地流转、利益链接,带动农民致富,尤其是贫困户带动了XXX户,每户大约增收XXX元左右,对巩固脱贫成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蔬菜的风险评估
市场风险:街道辖区内蔬菜种植各类蔬菜是以户为单位,每家每户规模小风险高利润小也缺乏产业效率,销售市场也是农户自产自销,销售渠道有限,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蔬菜也没有形成规模,数量稀少,在长期持续盈利上存在较大风险。
技术风险:如上所述,街道辖区内蔬菜种植多是小农户经营种植,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企业和成片蔬菜地,XXX街道地形以多山地为主,没有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条件,类似无人机技术等方案的实施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推进,目前农户种植以经验和政府的农业服务中心人员下村辅导培训为主,难以形成系统和有效地学习。
资金风险:辖区内农户种植蔬菜,资金来源单一,抗打击能力有限,只能在部分政府福利政策下受惠,一旦遭遇天灾或意外,以农户为主体的蔬菜产业可能会遭受极大的冲击,存在巨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以脐橙为代表的小水果种植和蔬菜种植在我街道已初具规模,生产效益逐步显现,生产技术也日益走向成熟,市场巨大,在绩效和风险因素并存的情况下,XXX街道将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改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同时向外引进人才和技术,努力化解各种风险,引导辖区内企业现代化成长,将产业做大、做强。
评估单位:XXX街道办事处农服中心
XXX年XX月X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