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欧盟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国际区域合作领域的成功经验
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际区域合作”赴比利时培训团
一、欧盟的基本概况
欧洲联合进程已逾60年,先后经历了煤钢联营、经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四个发展阶段。1993年,原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批准了《欧盟条约》(也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正式成立。2004 年5 月,欧盟吸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10 国入盟,使其成员国增至25 个。2007 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即将入盟;此外,土耳其、克罗地亚等国家的入盟问题也在讨论之中。这样,欧盟将成为拥有4.5亿人口、GDP总值逾10 万亿美元,西起大西洋,东与俄罗斯、独联体接壤,北到波罗地海,南与地中海比邻的“大欧盟”。
经过60年的努力,欧洲一体化建设在经济金融、外交安全、内政司法三大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目前,欧盟经济总量和国际贸易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元已成为了第二大国际货币。此外,欧盟在独立防务和共同外交上取得重要进展;在制定共同移民和难民政策、打击跨国犯罪上取得一致,并决定建立统一司法区,推动成员国的法律趋同。欧盟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联合体。欧洲一体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上述骄人成绩不是偶然的。这里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欧洲各国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经济水平等方面差异不大,而且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角度看,又从来是分分合合,密切相联的。欧洲历史上战乱不断,使欧洲国家失去了昔日称雄世界的地位。为求和平、谋发展,恢复昔日的辉煌,欧洲各国理性地选择了一条捐弃前嫌、联合发展的道路。因此,欧洲一体化有其内在的驱动力。
欧盟的不断扩大给新、老成员国都带来了不小的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考察,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欧盟在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的不平衡现象。
近年来,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加大,成员国内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显现。按人均GDP和就业率划分,欧盟可以分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是从英国北约克郡和伦敦,经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德国汉堡等地,是欧盟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形状像个香蕉,俗称“蓝香蕉带”。这一地带只占欧盟土地面积的1/7,欧盟人口的1/3,但将近一半的欧盟总收入产生于此。围绕这一中心地带的边缘区域则相对贫困,多数地区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竞争地位较弱。据统计,欧盟生活在最繁荣区域10%的人口,与生活在最贫困区域10%的人口比较,前者的人均GDP是后者的2.6倍。
就各成员国而言,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发展差距更大。卢森堡是欧盟中最富的国家,其人均GDP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0多倍,法国、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也均比欧盟平均水平高20%-60%。相对而言,新近入盟的原东欧国家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欧国家。据统计,已入盟和即将入盟的10个原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经济总量只相当于荷兰一国,占欧盟原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
经济贫富差距如此悬殊的国家入盟后,必然会成为相当沉重的负担,使得欧盟内部本已存在的利益分配矛盾更加尖锐。以农业补贴为例,最近这次的成员国扩大使欧盟农业人口从700 万增加到1000 多万,分配农业补贴就成了大问题。新成员国的农民在现阶段只能获得老成员国农民所获补贴的1/4。经济差距悬殊也导致移民压力增大,在老成员国的强烈要求下,新成员国不得不接受限制其向老成员国移民的几年“过渡期”。再加之这些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制而来的成员国,在各个方面还留有不少旧体制的烙印,在新老成员之间长期形成的隔阂绝非短期内能够化解。随着成员国多样性的增加,协调不同利益要求就显得更加困难、棘手。
欧盟每个成员国内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同样存在,比如德国的人均GDP是欧盟的1.3倍左右,而德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人均GDP不足欧盟平均水平的60%;意大利南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北部地区,英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而我们主要考察的比利时,国家内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北部地区的商业意识强烈,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南部法语地区的商业意识要相对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
二、欧盟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有关政策 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各成员国内部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年来,欧盟一直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设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扶持计划,并安排了专项资金。
(一)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机构
欧盟在区域政策方面设置了职能机构与顾问机构。欧盟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负责起草政策、法规、报告和建议,并保证欧盟的政令在各成员国畅通。欧委会由20个委员组成,其中一个委员专门负责地区经济发展;下设一个地区政策总司,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地区经济政策。通过专项拨款、税收优惠、项目引导等方式,扶持欧盟欠发达地区及行业的发展、工业企业转产等。此外,欧盟顾问机构还设有区域委员会,我们对区域委员会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区域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欧盟的区域政策和社会发展进行咨询和评价,提出协调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政策建议,供欧委会和欧洲议会参考。
(二)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开始重视,通过规划安排资金和项目成为一种制度。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先后实施了1994-1999年的“六年规划”和2000-2006年的“七年规划”,明年开始,即将实施2007-2013年的“七年期支出计划”。
1994-1999年的“六年规划”中,把减少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提高落后地区的竞争力,作为实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任务,安排了1550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结构基金(占当时欧盟预算的1/3),并制定了七大目标:一是集中扶持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地区(投入资金占基金的68%);二是支持工业衰落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投入资金占基金的11%);三是解决长期失业问题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四是实行职业培训;五是促进农业和渔业地区的结构调整;六是帮助芬兰和瑞典人口稀少地区;七是支持欧盟共同倡议的用于跨国、跨边界的项目。据统计,此次计划中欧盟最落后的地区获得了约210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创造了80万个就业机会,修建高速公路4100公里,普通公路3.2万公里,有21万家中小企业和800万人得到帮助。
2000-2006年“七年规划”中,为提高政策效率,欧盟把原来的7大目标合并为三大有限发展目标:一是促进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二是支持新目标以外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地区,同时包括一些经济需要多样化的地区;三是人力资源开发。该“七年规划”期间,基金规模加大到2130亿欧元。
即将实施的2007-2013年“七年期支出计划”,目的是寻求提升欧盟的竞争力,以帮助欧盟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该计划将进一步增加基金规模。据在欧盟委员会调研了解到,2007-2013年间,欧盟将其公共财政的1/3,约3360亿欧元投入到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方面。
(三)欧盟地区政策的主体内容
欧盟的地区政策发端于1973年欧共体委员会提交的地区发展报告,1978年基本框架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建设单一市场目标的促进下,地区政策趋于成熟。欧盟地区政策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界定“有问题地区”,这类地区包括: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而需要对其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给予援助的不发达地区,通过短期和中期援助来扶持调整产业结构的地区,受世界经济波动或共同体政策负面影响以及预计要受影响的地区,边境地区;二是建立地区发展基金;三是协调成员国与欧盟关系的地区政策;四是制订判别“地区发展失调”指标。
欧盟区域政策的工具主要是基金工具和贷款工具,此外还附之以一定的行政手段。
1、结构基金
结构基金是欧盟区域政策的主要支持工具,近年来额度一直占欧盟总预算的1/3,由各成员国按照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缴纳,并纳入欧盟财政预算统一管理。结构基金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欧洲地区发展基金(简称ERDF),该基金主要用于缩小地区差距、支持工业地区的基金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实现欧盟所有地区均衡的社会基金发展提供资金援助。该基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以及为商业提供服务等领域。二是欧洲社会基金(简称ESF),主要用于职业培训和就业帮助。三是农业指导和保障基金(简称EAGGF),主要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渔业指导性融资基金(简称FIFG),主要用于支持渔业和水产业的结构调整,鼓励渔产品的加工和市场化,并为渔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2、团结基金(也称聚合基金)该基金成立于1994年,主要为符合条件的环境和交通项目提供资金援助,支持力度可以达到项目总投资的85%,从而强化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基金覆盖的国家主要是欧盟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包括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3、金融手段
欧洲投资银行是根据1957年关于成立欧洲基金共同体的罗马条约设立的,主要是为欧洲经济一体化提供资金支持。1993年以来,它的贷款额已经超过世界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优惠信贷提供者。为提高信贷安全,欧洲投资银行对一个项目一般只提供项目投资额30%-40%的贷款,缺口部分由结构基金和其他方面解决。据介绍,2004年,有280亿欧元的资金被投入到援助地区,其中71%是对欧盟25国的融资。欧洲投资银行资金的投向主要是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健康和教育基础设施。
4、行政手段
欧盟注重发挥组织机构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把在落后地区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规范,作为实施地区政策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强调政府、企业、工会和家庭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关系,强调树立服务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辖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欧盟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从中央政府、大区政府、省政府到市政府都有负责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专 门机构和人员。一方面申请和实施欧盟援助项目,实施本级预算安排的项目;另一方面制定辖区内的发展政策,运用各种手段扶持辖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级政府为辖区内企业强烈的服务意识。
三、比利时在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几个值得借鉴的典型
此次培训过程中,我们重点对比利时进行了调研,对几个地方发展经济的做法印象深刻,现将其发展地区经济的一些组织机构的成功做法总结如下:
(一)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
1974年,比利时中央政府下发权力,全国分为了10个大区。此次培训,我们考察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有120名工作人员,主要由代表政府的官员和代表民间的业主同盟及工会代表组成。
20世纪70年代,因布鲁塞尔的土地成本和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大量企业外迁。为避免企业大量流失,并更多地吸引外来企业,政府于1974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大区地区发展局。30多年来,该局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总结起来,该局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针对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过高的问题,开发了总面积为17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和研发园区。为吸引企业入园,工业园区厂房租金每平方米每年仅为8欧元,科研园区土地每平方米每年仅为6欧元,并允许企业可以30年、60年、90年的期限长期租用。同时,发展 局在城区内收购了一大批旧的楼房并将其改造成办公用房廉价租赁或卖给企业。上述措施,极大节约了企业的用地成本。
二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工作的开展,发展局意识到企业仅有土地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相关服务设施,比如银行、邮局、幼儿园、小学等社会服务设施。为此,发展局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成立了7个企业商业服务中心,共同开发配套设施。布鲁塞尔大区下设19个市镇,任何企业到地方政府提出用地申请时,地区发展局都去一个专家帮企业向地方政府作解释说明工作。在一些企业(如区内的大众汽车组装厂)需要扩建时,都由发展局出面去和当地政府协商解决。对未能进入园区的企业,发展局对其无偿提供数据库信息,通过该数据库,企业可以找到布鲁塞尔的生产、生活的各类信息,并为企业无偿提供信息更新。
三是高度重视企业的竞争力培育和环保标准。为增强地区企业的竞争能力,发展局共开发了四个研发园区,结合当地的科研力量,吸引和培育了一批医药、汽车、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布鲁塞尔作为首都,发展局在入园企业审核时高度重视环保标准,对污染型企业不予接纳。
四是高度关注当地民生和就业。为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发展局对入园享受低廉地价企业除了环保方面的要求外,一个硬性的规定就是要求该项目必须解决多少就业。近年来,按照政府的要求,发展局还开展了中档住房的开发工作,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
(二)比利时爱诺省发展委员会 比利时爱诺省是比利时南部的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毗邻法国,是欧盟结构基金重点扶持的一个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原来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该省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门类不全,工业部门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联系不强;二是工人和职员的教育培训不够,就业教育和再培训欠缺;三是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差,大多数居民不愿意更换工作;四是旅游资源潜力大,但开发程度不够;五是对地区发展研究不够,区域开发的主导方向不明确。为解决上述问题,1994年爱诺省成立了发展委员会。近年来,爱诺省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爱诺省发展委员会发展了积极作用,我们在培训期间考察了该委员会。
1994-2005年,爱诺省得到了欧盟总计30亿欧元的资助。在欧盟结构基金的支持下,该委员会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拓展壮大本地的竞争性产业。经过充分调研,委员会确定了制药和卫生医疗行业、特色农业、机械工程业、运输物流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作为地区的主导发展产业,并力争将上述产业培育成在欧洲具有龙头竞争地位的主导产业。目前,一批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二是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鼓励人们创办公司,委员会支持成立了很多咨询服务公司,为人们创造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大力加强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整个欧洲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信息咨询。委员会同时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了解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提高中小企业的中标率,并根据公司的要求为其员工提供无偿培训。三是制定了相关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并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的联系。爱诺省降低了当地企业上缴税收的比例,取消了所有上交省的税收;有效改善政府和公司间的关系,鼓励公司、大学、科研单位共创新公司。委员会开发了约20个科技园区,园区内的土地价格非常优惠,并为园区内所有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共同享用的秘书处,为企业提供日常服务。我们专门考察了爱诺省的CHARLEROI科技园区,该科技园区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盟的资助下建立起来的,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在信息传媒、生物、航空、艺术等技术研发和生产领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很多企业都是依托当地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形成的。
四是高度重视国际区域合作。爱诺省高度重视和法国的合作关系。为促进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实施了文凭的异国认可制度;鼓励边境两边公司的合作,鼓励环保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型企业的发展;积极发展跨边境的旅游业,鼓励共同改善农业污染等问题。
(三)比利时林堡省地区发展局
林堡省位于比利时讲荷兰语的弗兰德斯大区,距离首都布鲁塞尔以东70至120公里,与荷兰东南部城市马斯特里赫特和德国西部城市亚琛相邻,人口大约80万。1975年,林堡开发局作为比利时第一个区域性开发机构成立,1975年合并进入弗兰德斯公共行政机构。我们在比利时培训期间考察了该局。
1960年以前,林堡省的经济结构极为单一,主要以煤矿业和一些重金属生产业为主。1960年至1980年期间,由于海外资本的流 入,林堡的经济发展开始多元化。1987年,政府关闭了林堡所有的煤矿,该项决策导致了18000位雇员下岗失业,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十分紧张。比利时和弗兰德斯政府意识到关闭煤矿所引起的高度社会危机,两级政府承诺在尽短时间内降低失业率,以达到10年阶段内(1987-1997)与弗兰德斯大区相同的失业水平。从那时起,林堡省地区发展局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欧盟的支持下,林堡省地区开发局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鼓励私营企业投资。1988-1992年,林堡实施了一项名为“转变公司”的财政计划,该计划规定在公司营运的前十年,提供以减少公司税为形式的津贴。此外,林堡对私营公司投资实施补助金政策,即对在林堡进行投资的公司进行补助金奖励,以扩大生产能力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林堡省是一个工业转型地区,给投资方的补助金比率通常要高于弗兰德斯的其它地区。这些鼓励措施对提高林堡企业的吸引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1992年,林堡在吸引外资方面工作取得巨大成绩。
二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支持中小企业,地区发展局制定了很多计划方案。比如为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依据ISO认证标准)、环境认证、出口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关系网络和交换经验,组成不同行业的智囊团为特定行业提供战略、策略咨询;帮助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培训,通过多种多样的管理训练课程来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创业。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地区发展局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包括三个 方面:必须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基础研究及与企业合作研究。欧洲地区开发基金的资助加速了林堡科技园的建立,科技园内既包括高科技公司和一些公司的研发部门,也包括研究机构。目前,科技园已拥有500名雇员,被称作“弗兰德斯多媒体谷”。
四是大力扶持支柱产业。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交通和物流、工业转包、旅游、计算机研究、新型媒体和商业服务作为替代采煤业的“先锋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交通和物流业自1990年以来已创造就业机会4000个。旅游业已成为林堡当前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尤其是短期旅游和单日游,目前,林堡建立了1900公里的自行车道,旅游业创造了15000个就业机会。计算机技术研究和新型媒体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点门类,技术实力比较雄厚。此外,商业服务在林堡也获得了较快发展,目前林堡正准备实施一个“孪生城市”计划,即把根克和哈根两个城市联合起来,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是大力推进职业培训。这一点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结构基金的支持下,林堡省对50000人进行了职业培训。在经济转型的第一阶段(1987-1992),林堡省把重点全部放在了失业矿工的再培训工作上,大量的人员在短期内完成了培训。在经济转型的第二阶段,在失业风险非常高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发现并联系到那些失业高风险目标人群,并激励他们参加培训课程并帮助其重新就业,组织方做了极为特殊的努力。在此期间,地方政府在现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支持建立了几个新的培训公司,特别针对生产自动化、新型媒体、仓储物流等方面进行职业培训。自1996-1997年,林堡的培训 重点已从为失业者培训的供应方转移到需求方,即根据公司要求,对其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更加灵活。目前,林堡大约有70%的欧洲科学基金用于资助与工人有关的培训(每年培训5000人)。
六是积极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在欧盟地区开发基金的协助下,林堡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煤矿路面的清理工作,原来空闲地面被开发成旅游度假区、商业街和游览区;其它地面恢复为自然景区和休闲区,这项工作意味着林堡从黑色空间向绿色地带的转变,绿色环境对投资者、游客和本地居民创造了积极的形象。与此同时,林堡省加大了对矿工居住区的重建力度。对原来的矿山居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对矿工原来居住的10000所房子进行了改造,并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矿工,从而有效保持了社会稳定。
经过上述努力,目前林堡失业矿工的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林堡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失业率与弗兰德斯富裕地区相接近,林堡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新特点。
四、欧盟地区政策对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欧盟区域政策是目前世界上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区域政策,它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对经济落后的成员国和地区进行援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果。我国当前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与欧盟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从区域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角度来看却存在明显的差距。结合此次培训和调研活动,对我国区域政策的设计提出如下几条建议:
(一)尽快完善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系。
区域管理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效应和效益。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政策的研究、实施、评价要依托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在中央政府(欧委会)要一个完备的职能机构和咨询机构统筹考虑欧盟区域发展的政策,并统筹协调有关区域发展的事务;在基层政府,都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或发展局来统筹考虑区域问题的协调及资金项目的安排。目前,我国还没有独立的、统筹的区域政策研究和制定部门。因此,从提高协调区域发展的效率出发,亟待加强对区域政策研究、制定的统筹和协调工作,有必要根据客观实际发展的需要,对目前存在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进行调整整合,建立权威的、统筹协调的区域政策管理机构。
(二)加快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的区域政策工具是残缺不全的,国家没有针对问题区域、用于解决区域问题的指向性的发展基金,也没有为问题地区提供服务的有针对性的贷款工具。这样就使得我国对问题地区的经济援助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为此,国家有必要在中央财政中建立区域发展基金,并结合不同类型的问题性区域建立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子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应改革其现有的贷款机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问题区域的扶持力度。同时,应逐步建立起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体系。对区域政策的执行效果定期评估,适时调整区域政策的方向和重点。
(三)积极开展区域发展类型的划分工作。实施明确的区域类 型划分,是为区域政策的实施设定合理指向空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主要以行政区划作为标准来实施区域政策是不妥的。国家应该选取特定的经济指标,按照功能区定位和区域发展阶段,尽早完成以经济特征为基础的标准区域和问题区域的划分工作。为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保证区域政策有明确的针对性。
(四)建立完善的区域发展规划体系。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几个规划目标明确,手段措施完备,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为保证区域政策的有效实施,国家要考虑研究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同时,加快完善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着力点要放在明确发展思路、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区域合作等重大问题,并明确规划的主体地位和法律地位,使区域发展在理性的指导下科学发展。
(五)高度重视提高地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调研,我们强烈感觉到欧洲各国和各个地区在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过程中,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高度重视。为此,在设计我国的地区政策时,要高度重视对地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视,对技术密集型、生态环保型企业提出相对优惠的财税政策,大力倡导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
(六)突出强调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欧盟的地方政府对企业服务是全程式的、无微不至的,包括企业创立前的政策咨询、市场分析、办公选址,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财税减免、战略咨询、员工培训、信息服务、财税优惠等等各个方面,即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政府完全置于提供服务的 角色。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时对企业经营行为干预过多,服务欠缺,为此,有必要强调尽快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七)高度重视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和培训工作。欧盟各国在建立开发区、设置诸多优惠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区域内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也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包括产前和产中的培训。而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职业培训工作往往重视不够,发展经济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突出,对人的素质提高重视不够,往往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政策的设计中,要突出对提高就业容量和劳动力素质的相关内容。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国际区域合作”赴比利时培训团组成人员包括: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邹勇、杨荫凯,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王小莉,铁道部国际合作司的王连斌,吉林省政府发展中心梁占田、财政厅王长祥、开发办王铁虹、共青团延边州委张志刚,上海市合作办彭江,安徽省发改委耿冬木,江苏省发改委陆建康,云南省财政厅樊黎明、许薇、省投资开发公司刘海建、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郭晓,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曹宗杰、省招商局康浩,新疆兵团发改委周霖、农九师发改委傅茂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符志平。
本报告执笔为杨荫凯,报告部分内容借鉴了有关专家材料,并感谢全体团员提供了有关总结材料。
第二篇:如何采用国际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如何采用国际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各国经济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可以说,现在世界上很难说有一个经济体能独立与其他经济体而存在。我国当然也不会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保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过程中不断采用国际经验,不断创新才能确保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堪称奇迹。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也为高速的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是环境污染严重,二是经济增长效益低。因此采用国际经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坚定不移的贯彻和执行。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例如坚持技术创新,采用政企分离,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建立跨国公司,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引起发达国家注意,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尤其对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当贫乏。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的破坏了我国的自然环境,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转变难如人意。因此我们相当有必要转变以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粗放式破环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转向以环境和人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我国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向大家详细的介绍。先介绍下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高科技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调整和淘汰高能耗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近期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需要。从长远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呢?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考试,大收集整理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区别、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潜力尚未完全耗尽之前,应当积极培育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通过用新的增长方式置换旧的增长方式,来继续保持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的局面。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组。立足于现有基础,注重盘活用好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集约化发展经济的新路子。鼓励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中西部企业重组改造投资参股,促进各种资源在竞争中合理流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应当重视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等组合创新。建立起能够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和创新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发明奖励、国家专利申请等法律制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那些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1)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在绿色经济的框架下,推动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在内各领域的发展。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2)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我们应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际社会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
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3)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关系到国际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4)是充分考虑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一方面,我们要自主实现节能减排,服务我们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对碳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反制措施,在全球变化经济博弈中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二.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转变。生产最后还是要让老百姓消费,老百姓不消费,都出口了,等于把咱们的资源能源都输出了。所以要更多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1)要由国富转为民富,即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通过减税免税,技术推广等手段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进一步推行家电下乡。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3)实施医疗改革。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
三.扩大开放,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特别是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要组织国有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和技术转让的形式“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要鼓励各种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设计咨询,承包大型工程项目,带动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出口。要培植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组建生存和发展能力强的经济航空母舰。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之作铺垫的土壤。“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人们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傲。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为了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成功,我们就必须按照创新环境的要求去做、去努力地做好。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这当中应该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的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健所在。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和鼓励机制,就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就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也就实力空虚了,也就名存实亡了。
采用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而言又是重中之重而且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只要认清发展方向,坚持既定的方针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国家肯定可以成功转型,经济由“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走全面可持续道路。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防战略。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第三篇:强化邮政服务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经验材料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市委书记朱读稳同志在4月24日市委举办的专题报告会上强调,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我市追赶跨越步伐,并就“能不能加快追赶跨越”、“如何加快追赶跨越”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为
此,我们邮政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如何发挥邮政行业优势为我市加快追赶跨越提供现代邮政服务,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我局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研读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邮政行业优势以及产品特点,就“充分利用和整合邮政企业资源,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加快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开展工作调研。
一、邮政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与条件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邮政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营优势,如今已形成邮务类、金融类、速递物流类“三大板块”业务及实物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网合一”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邮政强大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步得到彰显。近年来,**邮政在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网点和人员优势,积极参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目前全市已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73个,不断加大邮政服务的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服务“三农”方面已具备了明显优势。
(一)百年邮政所独有的品牌和信誉优势,使邮政部门能够更有效的为中小企业、农资生产企业、快速消费品等商家和农户架起流通平台。特别是通过长期的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工作,邮政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与认可。
(二)邮政部门具有独特的网点、网络优势。目前全区共有邮政服务网点194个,现有邮运二级干线8条,县乡邮路18条,投递邮路426条,服务网络遍布城乡,邮政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千家万户。
(三)邮政履行的通商、通政、通民的职能。邮政部门所独有的集资金、信息、实物“三流合一”优势,通过提供金融服务、物流配送、数据库商函、报刊杂志的订阅、投递服务,为我市中小企业为实现发展壮大提供了物品配送、资金、产品营销等一揽子服务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了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同时为我市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抢抓致富信息、购买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推销农业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邮政部门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将依托现有的运输、投递和营业网络,网络运行和管理更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可以有效减少农资营销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与个体经营渠道相比,我们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商业信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五)邮政部门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运行体系,基础建设主要由邮政部门自己投资,不需要政府部门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有效补充现有农村供销社体系、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个体经营等农资流通渠道的不足。
二、当前邮政服务经济经济的主要工作举措
(一)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邮政不断递增城乡营业网点数量,扩大网点服务规模,加大网点软硬件建设,改善居民用邮环境,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使**邮政储蓄经营范围已从简单的储蓄业务拓展到小额质押贷款、代理保险、代销基金、代售国债、代发工资、代收话费等业务种类,涉足于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大领域。与区域内各中小企业联系,利用邮政储蓄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的推广力度,推动代发工资业务,同时根据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企业不同情况制订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使邮储资金反哺农村,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好支撑保障。
(二)利用自身网络和品牌优势着力打造现代物流服务平台。**邮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介入地方的生产、制造和流通加工企业的物流供应链,为**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乘风制约等多家企业提供仓储、配送、货款结算等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帮助地方企业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市场份额。根据市场和季节需求,备好各类农资,严把进货质量关,将质优价适的种子、农药、化肥,以及洗涤日化、酒水饮料等配送下乡,缩短了流通环节,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针对农民缺乏农业知识的现状,组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为农民开办培训班,熟悉产品特性及使用要求,然后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定期向农户发放病虫害预防信息,降低农户生产风险。
(三)积极
第四篇: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主持词
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主持词
在全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主持词
同志们:
现在开会。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都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日,在全省传达学习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王书记全面部署了***发展战略,把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省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列入其中。省委还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当前,全国、全省正在进一步凝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共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大会,主要目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党委、政府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发展,再上新水平。
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同志和有关领导同志。
参加今天大会的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有: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直驻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有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委书记李卫东同志讲话。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副市长邢志国同志就《市本级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和规范完善审批流程情况》作说明。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大会发言。
请洪武区政府发言,市经信委做准备。
请市经信委发言,市监察局做准备。
请市监察局发言,市住建委做准备。
请市住建委发言,市国土局做准备。
请非公有制企业家代表发言。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大会表彰。请市委副书记王东亮同志宣读表彰决定。
首先,请受表彰的市非公有制优秀企业代表上台领奖;
请受表彰的市优秀个体工商户代表上台领奖。
同志们,刚才大会对非公有制经济优秀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和对非公有制企业、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的充分肯定、鼓励和信任,洪武区政府、市经信委等单位的发言,表明了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支持、促进发展的明确态度和措施办法,非公有制企业家代表也表达了他们积极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工作力度、提升自身发展层次和水平的良好愿望和坚定决心。会议开始时,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非公有制经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当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组织领导保障、制度机制保障、政策措施保障、发展环境保障及非公经济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全面安排部署。王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央和省的要求,符合我市发展实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遵循。会后,各参会单位要迅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第五篇:加拿大政府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启示
加拿大政府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启
示
2009-06-16 | 作者: | 来源: 中国政府创新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内容摘要:加拿大西部、东部一些省区和我国西部省份_样经济状况也相对落后。为此,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努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鼓励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以优惠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多项额外的公共服务等。我国西部大开发应主张经济多样化;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等。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加拿大
加拿大西部、东部一些省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传统、产业结构等原因,经济状况相对落后。对此,加拿大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采取了﹁系列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有些省区的经济状况已明显好转。本文拟从介绍加拿大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概况入手,归纳整理加拿大政府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进而分析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加拿大欠发达地区发展概况
加拿大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全国GDP总量为6000多亿加元。但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经济依存度很高,向美国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0%,人口和经济中心也集中于沿美加边境南北纵深的100公里之内,且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据统计,两省经济之和占加全国经济总量的近70%,其中安省经济最发达。西部的阿尔伯塔省、萨斯哈彻温省、曼尼托巴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四省过去一直以农业、林业和能源等资源产品生产部门为主,产业结构简单、门类较少,经济总量在全加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大。直到80年代,四省的发展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经济强省。
此外,相对较落后地区是加东大西洋沿岸新布朗斯威克省,纽芬兰省,诸瓦斯科舍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省。可以说这四省是加拿大经济最不发达地区。在过去,这四省经济发展缓慢,产业机构调整艰难,主要以渔业、林业及少量矿业为主,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总量在加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也很小。
魁北克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人口总量和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加排名第二的大省。另一方面,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魁省长期作为加能源原材料和传统工业
基地的经济结构有待调整,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魁省经济的发展。因此,魁北克省失业率很高,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近年来,加拿大各级政府为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和实施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开展了促进欠发达省区经济发展的各种项目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果。
十年来,阿尔伯塔省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在加各省区中名列前茅。近几年,阿省经济以年均3.8%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在各产业部门中,石油化工、森林工业、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通讯电子及旅游业发展尤为迅速,竞争力不仅在加拿大,甚至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兴产业不断形成,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失业率不断降低。目前,阿省人均收入水平已赶上或超过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
在加东省份,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生物科技产业、生态产业和电子工业发展速度已经明显加快,开工率提高,就业情况大为改善,已经看到了经济增长的曙光。
二、加拿大政府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成立专门组织,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凝聚合力共谋落后地区发展
加拿大国会为促进东北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设有东北部资源开发委员会和西部大发展委员会;联邦政府设有西部经济多样化部(MinistryofWesternEconomicDiversification)。
1988年,为促进加东四省经济发展,加联邦通过法案,宣布在联邦工业部下成立大西洋沿岸省份商业机会署(MinistryofAtlanticCanadaOpportunitiesAgency即ACOA)。联邦工业部长亲自领导ACOA,具体工作由相当于联邦副部长级的主席及加东各省的四个副主席组成的委员会负责。1996年开始,ACOA成为加联邦产业领导小组(INDUSTRYPORTFOLIO)的成员,该小组由联邦13个相关部、局、署组成,可见配备规格之高。
为了魁省经济发展,1998年,联邦政府将地区经济发展办公室(魁北克分部)升格为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经济发展署(ECD),由联邦国库部长直接主管,署长由该部一名副部长兼任。
又如安大略省设有北部地区发展与矿业厅
(MinistryofNorthernDevelepmentandMines),主管安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事宜。
(二)各级政府努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积极扶持社会公益事业
如阿尔伯塔省政府人均科技研发和教育支出在全加一直是最高的。经过努力,目前该省已经拥有在加拿大较先进的公路,通讯设施,工业生产、科研和教育设施以及一支技术过硬的劳动力大军和科研队伍。很多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对阿省第一流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环境大为青睐,纷纷来此投资设厂。
加拿大实行1~12年免费义务教育,90%的高校为国家所有。职业教育水平很高,如汽车产业工人基本上受过高等教育,加拿大每整车生产时间为21个小时,而美国是23个小时。因此,由于加拿大全民整体受教育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所以也可以吸引投资,增加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
(三)鼓励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巩固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重
加拿大联邦政府1987年建立了西部经济多元化发展计划部。加东的纽芬兰省也出台了“经济多元化和发展企业计划”。
如西部的阿省在合理开采石化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石化资源相关的、技术含量和附件价值高的加工业和制造业。他们认识到,如果仅限于原料的生产和销售,对经济和就业的助益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发展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和相关产品的开发,这不仅可增加资源附加值,而且能带动生产技术的提升,使加石化工业竞争力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据统计,目前阿省制造业有2/3和石化资源有直接关系。同时,阿省政府鼓励在省内建立以石油天然气为能源的制造业和新兴工业,用一个产业带动多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同时,旅游、农林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也没有被忽视,并且有了新发展。政府大力发展旅游娱乐业,为旅游业企业提供市场营销,广告宣传,供求信息交流,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协助;同时,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设立专门机构,接受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投诉。旅游娱乐业的发展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大批公司和人才到阿省创业。
(四)重点扶持中小企业
加拿大政府一贯认为,中小企业是该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来源,也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源泉,因此把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多年来,加联邦通过与全加各种工业协会、金融机构及加西四省政府精诚合作,有效引导企业发展具有巨大技术和增长潜力的产业,从而使该地区的产业发展符合当地经济增长的需要,而且有力地支持了联邦政府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战略”。
如阿尔伯塔省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开办各种企业家培训计划,鼓励个人投资建立企业,培植企业家精神。一方面取消对私人投资的限制,另
一方面在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公司税税率分为多个等级,企业规模越小,应缴纳公司税税率越低,目的就是要给私营中小企业以充分的发展机会。目前,阿省中小企业数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自我雇佣人员比例居全加第二位。
(五)以优惠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
联邦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帮助中小企业从事生物科技、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通讯、环保科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农产品深加工、旅游等方面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的企业获得借款计划和融资项目的资助。BC省和萨省、曼省等草原省份政府为当地谷物(如BC省的小麦)和经济作物(如曼尼托巴省的蓝莓)种植者提供条件优惠的信贷支持。大西洋沿岸省份商业机会署为所有希望在大西洋沿岸地区设立企业的机构和个人提供贷款安排。为任何有志于在沿岸地区建立企业和开拓业务的机构和个人,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还款担保、借款保险、信用担保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如税收方面,阿省总体税率在加拿大是最低的:在全加是唯一免征省销售税(PST)的省份;不对省内企业和个人征收在美国和加拿大其它省份普遍施行的一般资本税(GPT)和工资税(PT);居民个人纳税负担是全加最低的。统计显示,阿省年收入55000加元的家庭的纳税额分别比安省和魁省同等收入家庭少2200加元和4600加元,因而极大地增加了阿省对外省和外国移民的吸引力;此外,阿省的公司税税率也是全加最低的,制造业公司应缴公司税税率比普通公司低25%左右。
又如加东的纽芬兰省出台了“经济多元化和发展企业计划”
(ECONOMICDIVERSIFICATIONANDGROWTHENTERPRISESPROGRAM)。凡是参加该计划的符合一定条件的省内外企业,均可享受到多种优惠政策:10年免征公司收入税、高等教育及保健税,继之以5年的逐步恢复征收期;可向当地市政府申请10年免征财产税,继之以5年的逐步恢复征收期;有权要求当地政府帮助加入当地融资计划,取得使用当地公有设施的执照、许可及选择权利;可以以象征性的价格获得当地公有土地的使用权,加入计划的企业最低可以以1加元收购当地闲置的工业设施。当然,享受优惠企业必须具备诸如最低投资额,最低当地雇员人数,投资技术含量等项条件。
(六)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多项额外的公共服务
为了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能够简单快捷地获得开展业务所需的信息和情报,联邦政府主导建立了西部商务服务网络体系。政府与社区未来发展公司(CFDC)、妇女创业办公室(WEIO)、加拿大商务服务中心(CBSC)等结成了商业信息服务联盟,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加西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在加西四省已经设立了西部多元化发展计划的100多个服务点。
联邦设有一个“供货商发展计划”,主要是帮助西部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计划的投标。在联邦的层级上向加拿大其它地方大力推介西部的企业和公司;与各级政府协作,不断简化、优化加西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规;鼓励当地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扩大出口的措施。此外,联邦建立了西部产业联盟,藉此推动西部企业之间结成各种形式的生产联盟,技术合作联盟和营销联盟,从而使当地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大西洋沿岸省份商业机会署的职责也包括:鼓励成立各种行业协会,举办贸易展览和交易会,开展经济研究和市场调研;建立银行和商业信息网络;提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商业和投资方面的人才素质等规定。
三、几点启示
(一)经济多样化是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方向
落后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对其它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忽视。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虽然相对东部较为稀少,但仍具有数个西方经济大国的人口规模,依靠少数几个产业部门发展经济不仅不能长久,也非常危险。但经济多元化绝非是在低水平层次上的“小而全,大而全”,而是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大力开发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人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二)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
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任务最终要靠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力量去完成。加拿大作为联邦制国家,地方省区权限分明,各自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促进发展的法律法规;联邦政府对地方经济限制和干预较少,支持和鼓励措施多,让地方政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放开手脚发展本地经济。同时,加国在联邦一级不断简化、优化经济政策法规,尽量减少对企业经管发展的束缚。由此可见,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应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中企业的积极性,并且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办事,这样才能增强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三)政府应逐步在社会福利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加拿大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政府在失业保险、基本生活保障、救济贫困方面非常有作为。在解决了基本生活要求后,许多公民、企业到落后地区发展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国政府应在失业保障、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方面逐步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发展。
(四)应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提高公民就业素质
加拿大实行1~12年义务教育,普通高校、各种高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非常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发展的根本和前提。我国西部地区应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制定符合西部地区长远发展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